標籤:

近戰兵器

近戰冷兵器主要包括刀和劍。

刀,作為砍殺兵器,其出現遠早於劍,但因早期的青銅刀由於材質和形狀笨拙、容易折斷等原因,反不如劍好用,所以遲遲沒有大批量地投入戰場,但隨著鍛造工藝和材質的發展,最終在實用性方面被證明優於劍。

劍者,人所帶兵也。劍作為古之短兵,其身雙刃,端尖為鋒,既可橫斬,又能直刺,還用於投擊,應用十分廣泛。刀直背直刃,易於砍劈,尤便於騎戰。幾千年來,古戰場上近戰衛體格鬥,幾乎處處都有刀劍閃爍,即所謂「刀光劍影」也。

中國刀劍發展及分類

殷商之前,由於史料及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型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仍少有了解,因此直至目前為止的研究一般均以殷商為起點,並將我國早期的戰爭型態分為車戰、步戰與騎戰三個過程。春秋中期之前以車戰為主,戰國時期則以步戰代之,秦至漢初逐漸轉為以騎兵主導戰場;從對戰爭型態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刀劍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對刀劍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

商朝的步兵單位采十進位制,稱「什」(戰車甲士則以三人為一單位),此制延續至周初,之後以五人為基本的編製單位,稱「伍」,每五個「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個方陣,稱「兩」,「兩」即是最基本的戰術編組,在每一「伍」中,成員彼此熟悉,平時一起下田勞動,戰時互相呼應支援,這是生死與共的緊密關係,也形成了軍隊牢不可破的基礎。

「伍」並不單憑個人的技藝或體能,它是一個組織化的武裝力量,個人發揮手中兵器的最大效能,而達到最高的整體戰鬥力;按《司馬法》所言:「長以衛短,短以救長」,短兵在前,長兵在後,分別是:戈手、戟手、矛手、殳手、弓手,其中戈和戟、矛和殳是可以互換的,前四人所持的兵器足以互相支援,戈最短而殳最長,最後的弓手以前四人為縱深,可以不斷地以箭射遠,同時指揮全「伍」,這些步卒根據現有的戰國圖案,是都佩有銅劍的,可在近身肉搏時用以刺殺敵人。

舊石器時期石刀

石頭打磨製成的刀,人類史前時代已有石刀。在中國周口店舊石器時期遺址中發現了許多長方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的石刀,所用的石料以石英和砂岩為主,也有少量的水晶,還有用動物腿骨打製成的骨刀,鋒刃都很銳利。這些早期的石刀、骨刀既是勞動工具,也是隨身攜帶的武器。到了傳說的黃帝時期,刀被稱為「玉兵」。許多儀仗用的武器,都是用珍貴的玉石磨製成的,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圖案。

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劍

春秋戰國時期是青銅兵器的高峰期,而此時的銅劍有「水試斷鵠雁,陸試斷牛馬」之美譽。

青銅的特點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從出土的實物中可以證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頗為原始,單刃曲背,若作為攻擊性武器的話,恐怕稍嫌單薄脆弱了些,事實上,當時的刀作為切削工具的作用可能還大於護身,真正作為兵器的,應該是長於刺擊的劍。

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雙刃,劍身扁闊,柄以木片夾束,亦無劍格,而後發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兩段收束的劍身外,並有了格、莖、箍、首的完整握柄,長度在四十公分之內,劍柄以絲麻筋皮等物纏繞,方便持握。在未來的千年間,這種劍的造型逐步邁向成熟,並作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躍於戰場上。

春秋時期的劍形制變化很大,但比較多的是柱脊劍。柱脊劍劍莖一直向前延伸,到劍鼻部分形成凸起的劍脊,莖和脊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渾然聯成一體,劍長可達六十厘米。這樣的劍不但可以前刺,還可以劈砍,實戰功能加強了。有些劍鑄造精良,特別是那柄越王勾踐劍,蜚聲海內外。

張家坡兩周墓青銅劍

中國迄今出土最早的青銅劍。1956~1957年出土於陝西西安張家坡第206號西周墓中,劍全長37厘米,形狀很象一條細長的柳葉,兩刃上端平直,下端稍寬,並呈外曲的弧線。安裝劍柄的那部分略微瘦些,上面鑿有兩個圓孔,大概是為綁木柄而設,類似短劍,在北京琉璃河、陝西寶雞竹園溝也有出土。

吳越的名劍

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

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褶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幹將等人,鑄就一批千古名劍:幹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形容,均是指劍身上的褶疊花紋而言,當我們看到古代刀劍上的花紋時,才能體會古人所言實非虛語。

最具代表性的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號楚墓中,劍長55.7厘米,柄長8厘米,劍寬4厘米。劍身上裝飾著菱形花紋,劍格兩面都用藍色琉璃鑲嵌精美的花紋,考古學家稱此劍為「勾踐劍」。這口劍從鑄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金劍仍然鋒利如初。據分析化驗,勾踐劍是用青錫銅鑄成的,其中還含有少量的鉛和微量的鎳,有灰黑色的花紋在黑色的劍柄、劍格中都含有硫元素,是中國青銅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秦漢時期的刀劍

秦朝統一六國,其軍容之壯盛、裝備之優良,從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以強大的軍力、高度的機動性,控制著越來越龐大的帝國。刀的製作工藝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長,並且已有專門的戰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講究式樣別緻,鑲飾美觀;戰刀則注重質地堅韌,做工精良。在當時諸國戰爭中,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騎兵隊成為作戰主力。

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單手施力的長劍固然仍能直刺敵人,予以重創,但衝力之大也足可把騎兵拉下馬來,陷入挨打的困境。特別是重甲騎兵,因其全身負有幾十公斤的鐵甲,嚴重妨礙了他的靈活性,所以若被拉下馬來,就代表他已經死了。因此,馬上的短兵顯然要恃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代末期完全退出戰場。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擅長劈砍揮殺的鋼刀的製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刀是用來裝備軍隊的,那時刀已成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環首刀」。

環首刀又稱環柄刀,直背直刃,刀背較厚,刀柄呈扁圓環狀,長1米左右,便於在騎戰中抽殺劈砍,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短兵器,在戰場上的廝殺格鬥中,許多將領往往長矛短刀並用,遠刺近劈,威力無比。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三國時南蠻首領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長標,背插五口飛刀,重傷張嶷,活捉馬忠。

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劍,為了提高劍的劈砍性能,劍脊、劍鋒是按銅錫不同比例分兩次鑄造的。先按銅百分之九十、錫百分之十的比例鑄好劍脊,然後再按另一比例鑄劍鋒。劍鑄好後,再用鉻鹽處理。故劍身柔韌不易折,劍刃鋒利又不易卷,長年光潔無銹,寒光逼人。

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製寶刀。那時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師,據說他造刀「受法於寶青之虛……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陶,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所制之刀「截輕微無絲髮之際,斫堅剛無變動之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阮家刀。當時蜀國有蒲元,他運用當時的先進淬火技術造,曾受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鋼刀3000把。

隋唐時期的刀劍

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鍊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鄣刀、橫刀三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

五代及宋時期的刀劍

五代至宋之間,新的戰爭型態又蘊釀成形。由於火藥的發明與使用,熱兵器登上了歷史舞台,這是宋代戰爭的一大特點。此時的騎兵戰力相當有限,主要以步戰、城池攻防戰與水戰為多,在短柄兵器上,則吸收了西北少數民族的風格,形式龐雜,有鞭、棒等,在接戰時配合長刀使用,以破解敵軍的鐵甲,而長刀也變化為刀身微曲、刀頭較寬、厚脊薄刃、並帶有護手的型式,堅重有力,從出土的少數宋刀得知,此時也運用了純熟的夾鋼技術。

在長柄的兵器方面,則有大刀、戟、斧、鉤、錘等,可說無奇不有,這些都是為了戰術上的需要而製作的;軍中以很少用劍,只作為軍官的佩飾,短刃厚脊鈍鋒,樣式重拙,不利擊刺,顯然象徵多於實用。

當時普遍用刀為朴刀,雙手使用。《水滸傳》第二回:「少華山上朱武、陳達、楊春……將了朴刀」。

元朝的刀劍——蒙古與阿拉伯的交會

元朝雖是橫跨歐亞的大帝國,蒙古軍長於騎戰,人人馬術嫻熟,行動飄忽而快捷,使用利於砍削的馬刀或腰刀,蒙古軍征服阿拉伯時,曾擄掠當地的能工巧匠隨軍征戰,以當時「大馬士革鋼」冶煉技術之精湛,其兵器之形制、製作工藝等,刀具因此質量得以改良。

蒙古騎兵重短刃,所用劍製造輕巧,鋒刃犀利。出征時,召募印度、土耳其、阿拉伯及歐洲著名工匠製造,吸收了歐亞各國兵器製造工藝之精華,鑄造出許多舉世聞名的利刃。其劍型受印度、伊朗或歐洲的影響,劍刃、劍柄採用歐洲式樣,劍身細長,刃部狹窄尖銳,其能洞穿敵鐵網盔甲,義大利稱其為透網劍。

明清時期的刀劍

明朝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

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等。其中被廣泛應用於作戰的是腰刀和雙手帶刀。腰刀上部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長三尺二寸,柄長三寸,重一斤十兩(古時1斤=16兩),一般用於騎兵作戰。雙手帶刀,柄長一尺五寸,可容雙手把握,刀刃長且特別寬大厚重,上部呈平線形,步兵在近身交戰時,一刀砍去,可斷敵首級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

大刀隊與抗日戰爭

八年抗戰時,重演明代戚家軍歷史,二十九路軍的大刀隊與日本刀相抗衡,寫下現代史上特殊的一頁;其刃身無異厚背砍刀,柄稍長以利雙手施為,柄首有環,使用起來勢沉力猛,勇悍無比,日人夜不敢寐,這也是中國傳統刀械用於戰爭的最後一個例子。

中國歷史上刀劍另有斬馬刀——專砍對方坐騎;

方戰刀——純正的中國官造刀,有細膩的鯊魚皮刀鞘、狹長的刀身形狀和優美的刃紋;

龍長刀——雄壯霸氣,大將之刃;

福劍——取「蝠」字諧音,劍萼部是一惟妙惟肖的蝙蝠,適用於女孩,是「劍走輕靈」的最佳詮釋;

雙手卷龍劍——全長122厘米,劍身90厘米,氣勢恢宏、威武異常;

圓戰刀——質樸細膩而又不失典雅,古代中國武士戰場上的拿手武器;

柳葉刀——為眾多練武者量身打造的稱手武器,刀身刀裝具配合細緻嚴謹,刀柄處特意纏有加強防滑性能的柄繩;

還有裝飾精美豪華的紫檀鞘雕雲龍素銅裝劍、龍紋八卦刀、牡丹重劍、龍紋單刀、鯤鵬劍、紫檀鞘雕雲龍鎦金裝劍、鎦金綠鮫卷龍劍和黑鮫鞘金裝園裝清刀。

西方劍之分類

在中世紀的歐洲,劍是力量的象徵,也是權力和身份的代表。法國國王曾明文規定:「騎士如被俘,不得用自己的劍當贖金」,「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劍」;羅蘭在戰死之前,將自己的佩劍在石塊上猛砸,以防死後佩劍落入對方手中。中世紀歐洲的利劍和鎧甲、城堡和騎士,那個時代留給後人一個又一個關於美麗浪漫和勇敢的傳說。

長劍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為了修辭上的方便,所有的「劍」都能和「長劍」一詞混用;而真正意義上的長劍則出現在中世紀早期,是一種輕、薄、長短適中,無論單手還是雙手都能方便使用的一種武器,以切削、突刺為主要攻擊方式。長劍的刃長70~80厘米,柄長20~25厘米,但是這種劍的破壞力實在太小,所以主要是給一般士兵用的武器。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長劍的柄頭一般沒有裝飾或只有長橢圓配重球。

騎士劍

騎士劍是由長劍發展而來。在11世紀時出現了這些在馬上的騎士專用的武器:長槍和鳶形盾,但是使用盾牌和操控馬匹使騎士的長劍失去了雙手使用的價值,而又窄又薄的長劍對鎖鏈甲的破壞力又不足,所以,騎士專用的刀劍出現了。騎士劍的劍刃為銳角等腰三角形,長70~80厘米,握把僅容一手握持,並有較大的配重球,在馬戰中可以充分發揮突刺的威力,面對站在地上或已經倒地的敵人時它也是最佳選擇;電影《魔戒》里,馬上王國羅罕的騎士們用的武器就是騎士劍。但是,萬一必須步戰,這種劍砍劈的作用實在太差勁……所以到了12世紀,闊劍和斬劍就誕生了。

斬劍

這種劍是純粹的步兵劍,被稱為「蘇格蘭的巨劍」。至少1.5米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但薄的刃身,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劍刃,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砍劈」而存在。電影《勇敢的心》在蘇格蘭人抵禦英格蘭人的戰鬥中,面對英格蘭整齊的長矛步兵陣容,擅長混戰中「一斬多」的斬劍發揮出了它的威力。但是作為軍隊的裝備,它實在太過極端了;所以,除了對一些傭兵外,斬劍逐漸失去了價值。

闊劍

闊劍是有著典型英格蘭風味的武器。平行的劍刃,長橢圓的頭部,較寬厚的刃身和夠雙手使用的劍柄,是一種非常沒有特色的武器,但是無論是馬上、步戰、平時防身或水上戰鬥時都能發揮出作用,在11到15世紀中一直是主流的個人武器。傳說中亞瑟王的削鋼聖劍艾克斯卡里巴也是一把闊劍;但是到了15世紀,逐漸發達的冶金技術使它的地位逐步讓給了大劍。

羅馬寬劍

自從第二次布匿戰爭時吸收了西班牙劍長處的這種劍出現之後,在好幾個世紀里一直是羅馬士兵特別是步兵方陣的專用裝備。雙方的士兵「盾牌頂著盾牌」地拼殺時,劍比一般希臘世界重裝步兵所使用的長矛更加便利。在皮德拉戰役中,突破了馬其頓方陣那長達七米、恐怖至極的長槍之壁後,羅馬士兵的寬劍就把馬其頓兵砍得落花流水。

大劍

15世紀,通過阿拉伯人的傳播,中國和日本先進的冶金技術傳入歐洲。於是,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軍人和傭兵們的「斬刺不能兩全」的問題遂由大劍的出現而得到解決。因為它同時擁有騎士劍的「突刺」和斬劍的「砍劈」以及闊劍的「順手」。實際上,這種劍可說是最完美的;無論是否使用盾牌,都能發揮它的效用。

一般來說,刀刃長度為使用者身高一半,柄長為刃長的三分之一是最好的比例。《羅德斯島戰記》里帕恩的魔法劍和亞修拉姆的碎魂劍都是大劍,《魔戒》里阿拉貢的劍也是如此。

穿甲劍

正如斬劍將」砍劈「發展到了極致以發揮對付以鎖鏈甲為裝備的輕步兵的殺傷力,在十四、十五世紀,和大劍的流行同時,冶金技術的發展也使沉重的板金鎧變得堅固且輕巧靈活得多。越來越多的騎士和傭兵開始青睞這種實用而簡單的裝備。而一些富有的騎士也在輕鎖甲外裝上板金鎧以提高防禦力。連銳利的大劍都不能穿透這樣的鎧甲,而步兵的短矛也沒有這樣的穿透力,於是,又一種極端出現了。

穿甲劍和斬劍是同等級的武器,確切地說,它其實是一种放大的錐子。完全不考慮斬殺的需要,在長達90~100厘米的劍身上,往往有著三棱、四棱、菱形甚至圓形的橫截面,而在可以雙手使用的劍柄後也往往有著如同短槍托似的配重球,可以用肩膀加大突刺的力量。

雖然對穿著鎧甲的士兵來說穿甲劍是如同惡魔般的存在,但是在肉搏時實在是吃虧。不過對真正擅長使用它的高手來說,高速揮舞時的穿甲劍銳利的尖端是有著極其可怕的威力的。而這時,他們也會用預備的左手短劍對敵人伺機做最後一擊。

左手短劍

以法語」左手「為名的這種短劍可以說就是為了擊劍手而設計的。左手短劍是為了彌補講究輕巧而犧牲防禦力的擊劍術而出現的,其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盾劍,而也有蛇狀,帶鎖扣的各種怪異設計,是輔助類的武器。但是卻也有著必要的殺傷力。

破刃劍

它是一種特殊化的左手短劍。破刃劍唯一的目的,就是鎖住和摧毀對方的武器。它有著長棒型的護手、略寬的刀身,在一側的刃上有著鋸齒或者格柵的設計,用來卡住對方的武器,然後用力一擰,細劍、小劍這樣的武器很容易地就被別斷了。

軍刀逐漸佔據決鬥中的主流冷兵器地位之後,出現了靠沉重的棱齒型刀背硬磕斷對方武器的獵刀型破刃劍。雖然比一般的左手短劍欠缺靈活性,但是卻直截了當地剝奪對方的戰鬥力。正如西方軍事俗語所說「儘快剝奪對方的戰鬥力是對你和他都最慈悲的辦法」,因此破刃劍在決鬥中仍非常常見。

細身劍

在現實中,細身劍是德國貴族喜愛的武器,其實,這是一種為女性或體格瘦小者專門設計的大劍。雖然劍身很窄(和劍柄同寬),但是它略厚的刃脊使其在雙手握持揮砍的時候也有一定的破壞力。由於它有很大的裝飾餘地,所以不少對體力自信的貴族對它青睞有加。從大仲馬《三個火槍手》中的波爾多斯擅長斬擊來看,他很可能用的也是這種武器。

細劍

最早出現於15世紀的法國,主要作為佩劍出現,同時決鬥也由披盔戴甲肉搏轉變為了用細劍決勝負。甚至在服裝設計中也往往把劍當作全身服飾的一部分考慮進去。在決鬥時有一個的細節,在騎士的配置中手套是皮革和鎖鏈製作的,當騎士扔出手套就表示要求決鬥。而後來被那些決鬥的人沿襲下來,他們在決鬥前交換手套,意思是:「擦亮你的劍」。

曲劍

用於劈殺與刺殺的曲形劍。出現於16世紀,刀身逆彎,凹面為刀刃,刀背為弓形。少數曲劍劍身是雙曲形,劍身底部為逆彎,而戰鬥部分為馬刀形。劍柄沒有護手盤。劍柄(骨制的,少數是金屬的)頭上有加粗把,便於手掌抓靠。木質劍鞘用皮革或金屬包面。曲劍總長800毫米,劍身長650毫米,彎度40毫米,不帶鞘重量約800克,帶鞘約1200克。除土耳其外,近東、巴爾幹半島各國和南高加索軍隊都使用過曲劍。

德國劈刺劍

德國劈刺劍是盛行於1375到1450年的日爾曼人之間的單手劍,是介於騎士劍和大劍之間的典型過渡類型。全長41.375英寸,刃長34英寸,刃寬1.875英寸,刃厚0.1875英寸,有著漂亮修長的直刃和均勻的淺弧劍鋒,在保證了穿刺的威力的同時也確保了劈砍時的強度。而且這把武器頗為輕巧,只有3磅4盎司。這種武器最先是為輕裝甲的步兵所設計,逐漸也為騎士階層所接受。它是一種以步戰為基礎設計的武器,對重型的鎧甲破壞力不足,但是卻方便使用。這和往往超過4英尺,重過9磅的大劍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卻是最早將「砍」和「刺」結合在一起的設計,對後世的武器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德國雙手劍

德國雙手劍和被稱為「巨劍」的一般雙手劍有很大的不同。4英尺半的劍身上,刀刃的部分還不到3英尺半,最有趣的是,這種長過6英尺2英寸的巨大細長的武器最常見的握法卻是一手握住刀刃下用木材保護的劍身,一手握住劍柄上部,在狹窄的地方充分發揮短小的刀刃和細長堅韌的劍柄兩方面打擊的能力,在野戰中也可以雙手握柄發揮大力砍殺的威力,和一般用來對付重鎧甲的士兵的巨劍不同的地方是這種武器針對的目標還是輕步兵。德國農民起義中最常見的武器正是此種劍,因此它也經常採用焰形刃或者鋸齒型的設計。它是一種更接近中國的朴刀和日本的野太刀的武器。

焰形劍

焰形劍在15到17世紀之間,一直是德意志法庭和宮廷權威的象徵。穿著法袍的士兵手握雙手焰型劍正如同中國的衙役手持水火棒一樣,象徵著法律嚴酷無情的一面。而身不著甲,手舞焰形劍沖入對方弓弩陣中左右砍劈大開殺戒的士兵也正如蘇格蘭令人恐懼的斬劍手一般,是無裝甲或者輕裝甲士兵最為恐懼的噩夢。由於當時歐洲戰場的第一列步兵往往是長矛手、火槍手等輕步兵,甚至是完全沒有鎧甲防護的,揮舞著這種巨大而恐怖的武器衝鋒,如履平地地撕開第一陣的防線,直接把重步兵和來不及衝鋒的重騎兵暴露在己方火力和騎兵衝鋒的銳鋒之前,對於無防禦的肉體來說是一種殘酷而有效的武器。可以比直鋒的劍砍得更深,又不像彎刀那樣需要垂直於切面的大力揮舞,一次直抹就可以造成很深的傷口。這一點在德國雙手劍上經常採用的鋸齒刃是同樣的出發點。

蘇格蘭籠手劍

文藝復興時代之後,蘇格蘭人在他們民族性的武器闊劍和斬劍的基礎上吸收了當時的流行細劍的裝飾,將斬劍和闊劍略微地小型化,然後用整體的金屬絲編製的籠手包住整個護手,並在內里襯上鮮紅的蘇格蘭粗呢子。先不提實用性如何,至少那些蘇格蘭的男人們穿著華麗的緊身外套,插著羽毛的貝雷帽,紅色的格子呢短裙和長襪子時,這些裝飾華美的劍成了他們身上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顯得喜氣洋洋、意氣風發。蘇格蘭人一向高傲而好鬥,在那個年代,決鬥可說是家常便飯。由於不再需要對抗鎧甲,籠手劍幾乎都是單手劍,一手籠手劍一手小圓盾正是那個年代決鬥中的蘇格蘭男子的註冊商標。源自斬劍的設計,使得籠手劍在決鬥中依然是以揮砍為主。作為一種民族性的武器和裝飾品,籠手劍到今天一直可以在各個蘇格蘭的民俗慶典中看到。而蘇格蘭傳統的劍舞的道具,也正是這種象徵著這個高地民族繁榮的華麗武器。正如同斬劍象徵引領自由的十字架,籠手劍象徵豐收的籃子。

陣劍

是16世紀中葉為西班牙貴族設計的一種裝在細劍般的單手把柄上的重型劍。這種重心偏前的武器在馬上有絕佳的破壞力,然而要習慣使用它卻是非常困難。在古斯塔夫時代的瑞士軍團,來自芬蘭的胸甲騎兵們也使用者類似的武器。

正裝劍

文官入朝所用的禮儀之具。正裝劍有的是一種縮小了的穿甲劍。有著修長的多棱刀身和圓盤型的護手。它是一種屏棄了細劍複雜的動作,確保對敵人一擊必殺的殺傷力和足以貫穿輕型護甲的破壞力。這種多棱刀身的設計甚至影響了後世刺刀的設計很長的時間。有的則是厚身的細劍,除了突刺之外,留有銳利刀鋒的劍刃一揮之下的威力也可以打倒輕裝的刺客。同時,正裝劍的外觀莊重素雅。和英國風格的正裝非常合適。給人以莊嚴端正之感。因此在正式場合也是一種普遍的裝飾。而使用正裝劍的決鬥,正是現代擊劍中「重劍」項目所模仿的對象。當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時所佩帶的正裝劍和拿破崙皇帝日常的佩劍正是兩種設計風格的體現。

刑劍

一種在斷頭台發明之前佔據了死刑台上的主角的武器,僅僅是為行刑而設計的,但是有一些人把它帶到了戰場上。這種畸形、有著寬闊刀身和沉重頭部的巨劍非常適合舉過頭頂使用,它的奮力一揮可以輕易地斬下人頭。由於僅僅是為了行刑而設計,因此它的一切設計都是為了在舉過頭頂揮下時能充分發揮巨大和銳利刀刃的作用,一旦在橫砍等動作時,全然偏前的重心使得它極度難以控制。《三個火槍手》中的劊子手用的就是這東西。

鉤劍

鉤劍是一種極特殊的衣索比亞劍。那個大鉤子足足有一米長,只有經過特殊的訓練才可以使用靈活。這種劍和一般的刀劍不同,不是用來砍人的,而是用那個特大的彎曲部去鉤。在能夠熟練使用的人手裡,鉤劍是相當可怕的武器。

鐮劍

一種希臘人慣用的兵器,刀刃部呈大鐮刀狀,在混戰中可以發揮靈活的啄、抹、割的近身格鬥技能。是很有特色的武器。

雙手巨劍

以雙手使用為基礎的大型砍劈武器,厚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長160厘米,其中柄40厘米,在刀身上靠近護手處有30厘米無鋒的部分,有血槽,一般有多個裝飾突起,重五公斤左右。雙手巨劍往往並不是非常鋒利,畢竟對它來說,破壞力比殺傷力要重要得多。

拳劍

是印度的回教徒所特有的一種武器,在印度之外很少見。一個方框作為護手,手抓住方框中的橫木,有很多拳劍是被華麗地裝飾過的。有不少拳劍還帶有機關,使用者可以輕易地操作劍上的機關,於是劍刃就會分成三刃,方便于格擋對方的武器或是增加拳擊的傷害力。

虎爪 

也是印度的特種武器,其名的意思就是「老虎的爪子」。它有兩種形制:一種是手抓住鐵爪後面的把手,還有一條帶子把鐵爪綁在前臂上;而另一種則像手指虎一樣,握在手裡即可,抓一下就是好幾條不小的傷口,抓到喉嚨更是必死無疑,一般只有暗殺者或盜賊才會使用它。

波紋劍

波紋劍是馬來人所使用的一種短劍,被稱為「世界上最洗鍊的刀劍」;它通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極度華美,而且打造波紋劍的鐵全都是隕鐵。在馬來人那裡,所有的隕鐵都要被徵集到政府手裡,用來打造這種劍。因為隕鐵的純度比較高,因此波紋劍相當鋒利,又因為應用了特殊的鑄造技術,所以在刀刃上有著特別的紋路。

波紋劍一般長40~60厘米,馬來人得到火槍之後曾經把它安在槍口,這就是刺刀的雛形。因為用來打造它的是「天上的鐵」,所以波紋劍被看得相當神聖,一般都裝飾有神的雕刻,被認為是辟邪的聖物。波紋劍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握住柄的橫杆後,以手腕的靈活動作去刺戳對方。要領是絕對不能伸直胳膊,這樣會大大降低靈活性。戳入人體後輕輕偏轉方向拖出,可以造成巨大的創傷。

雙尖劍

雙尖劍長約25~35厘米,有兩個稍微彎曲的劍刃,兩頭的刃是相對著的;這是8世紀左右中印度的民族所使用的特殊武器,隨著12世紀伊斯蘭教勢力侵入印度,這種武器就傳播到整個伊斯蘭世界之中,成為一種泛用的武器了。

刺突

刺突是北印度的民族特有的一種武器,它的特點是刀刃略呈S形彎曲,並且有著T形的特殊截面。這種短劍顯而易見,是專門為突刺而設計的,可以輕易地刺穿一般的甲胄;而且,為了增加重量,在柄上通常還會附上配重。這種武器傳到波斯人那裡,波斯人將之稱為懷劍。

西班牙左手短劍

左手短劍又稱匕首,15~16世紀曾流行於歐洲,尤其是德國地區。左手短劍經常與長劍搭配使用。細尖的刀刃不必鋒利但需強而有力,足以抵擋敵人的劍擊,其功能形同盾牌。有時刀刃成鋸齒狀,可折斷敵人長劍尖端,故又名斷刀器。

義大利長劍

1530年起,長劍風行於歐洲,成為武士必備兵器,但它只適用於刺擊,無割砍功能。影響所及,學習劍術蔚為風尚,劍術的研究與發展也十分蓬勃。長劍的手柄造型極多,制劍大師可隨個人喜好設計出各式造型,其中不乏精雕細琢者,日後均成為兵器收藏家的最愛。

短劍

短劍在金屬盔甲出現之後戰場上很少在用,比較誇張的是柄20厘米、刃40厘米的雙手寬刃短劍。

小劍、市內劍、散步劍

這些指的都是同一種小型化的細劍。自文藝復興以來,到16世紀,無論市井小民還是達官貴人,男子佩劍已經是一種日常的習慣。劍的裝飾,佩帶的方法,乃至長度等都成為了攀比的對象。以至於在一些尚武的國家裡,佩上一把華麗的大劍或者彎刀或者細身劍都是一種風尚。但是越來越長的佩劍卻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17世紀巴黎的警察曾經抱怨過一天里出了20件和劍有關的糾紛,卻沒有一件是拔劍決鬥。而是比如走在前面的人彎腰揀東西的時候劍鞘就戳到後面的人,在擁擠的市場一轉身就掃掉一個攤子等雞零狗碎的麻煩事情。乃至於英國甚至頒布過專門限制佩劍長度的法令。於是很快地,日常用的佩劍已經連細劍都少見了。一種長50~70厘米,重不超過1公斤的小型的細身短劍廣泛地流行開去,有著圓盤型的護手和用來別斷對方武器的副護手設計,細長的刀身僅僅是「剛夠用」的長度。到19世紀之後,一般人不再佩劍,逐漸地小劍成了一種禮儀性質的儀式用具。

刺劍

形狀像今天比賽用的花劍,最早出現時並不是武器。而是為了檢驗鎧甲的質量,用劍在上戳刺看能否貫穿,因而得名。後亦成為裝飾品,或者決鬥。蓋長劍上修飾過多分量過重,故而刺劍成了歐洲劍客的標誌。出劍更快,但殺傷力極小,避開要害,別的部位被惡狠狠捅個透明窟窿亦無礙。

花劍

最後一種歐洲劍,四兩撥千斤。碗形的護手可以卸開重武器的攻擊,其殺傷力在於良好的彈性。今天僅用於擊劍運動,在黑火藥剛在歐洲出現時曾經作為火槍兵的防身武器,但在歷史上沒有實戰交手的經歷。

西方刀之分類

斬刀

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臘人使用的、在海戰中使用的大彎刀,後來在整個地中海世界都十分流行。斬刀在東方發展成一種騎刀,叫做反刃軍刀。這兩種刀都是逆刃的,專門用來斬。這些武器都結合了斧子和刀的優點,可以發揮重型頭部的破壞力,也有刀的有效殺傷範圍大和用途靈活的優勢。

海軍刀

為了海上輕裝肉搏而極度特化的短劍。一般長60到75厘米,有略微彎曲的寬達3到4厘米的刀身。除了尖端10厘米左右的地方開雙鋒來保證刺殺時的威力外,有血槽和加強的厚重刀身,即使猛力揮舞砍在鎖鏈甲上也可以輕鬆地劈開,在戰鬥中絕對有著一擊就解除敵人戰鬥力的威力。就算是三桅大帆船粗如人腿的主帆纜繩,用它的話也可以很快劈斷,在海戰中兇猛地互相撞擊、碰撞也不會和一般的細刃刀那樣輕易地折斷、卷口或者扭曲。

短彎刀

其實就是輕裝步兵用的海軍刀,他與海軍刀的唯一區別是海軍刀上有著半球型或者籃型的整體護手。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步兵中,就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後拿破崙時代才被更適合陸地混戰的印度式軍刀取代。

大砍刀

一種割甘蔗用的長50厘米以上的刀。在拉丁美洲國家中,使用大砍刀清理稠密的雜草灌木叢中的道路。古巴起義者在19世紀最後35年的解放戰爭中,曾利用大砍刀這種冷兵器抵抗兩班牙殖民主義者。

馬刀

劈殺或劈刺冷兵器,刀身呈弧形。由於刀身彎曲,重心遠離刀柄,增大了馬刀的殺傷力量和殺傷範圍。馬刀的這種特點在用彈性大和韌度高的硬質鋼製成的刀身上表現最為顯著。刀柄有帶彩的握把和十字橫擋(東方馬刀)或護手(歐洲馬刀)。刀鞘裹有皮革、山羊皮或絲絨,也有表面鍍鉻或鍍鎳的金屬鞘。馬刀出現於東方,7~8世紀盛行於東歐和中亞游牧民族,用作劈刺武器。14世紀,馬刀上鑲了寬脊,即刀身加寬處逐步變尖,兩面開口,這種加寬用於增加刀身的重量和增大撞擊力。馬刀從此主要用於劈殺。這一類馬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耳其馬刀和波斯馬刀。兩種馬刀均為直把,刀柄帶有十字橫檔,重量小(無鞘850~950克,連鞘1000~1250克),刀身彎度大(14厘米左右),刀身長75~85厘米,全長95~97厘米。在18~19世紀的歐洲軍隊中,馬刀刀身中等彎度(4.5~6.5厘米),刀柄帶有笨重的呈1~3個弧形的護手,也有碗狀的,刀鞘從19世紀起一般是金屬制的。馬刀全長達111厘米,刀身長90厘米,無鞘重約1100克,連金屬刀鞘重約2300克。刀身彎度減至35~40毫米,馬刀又重新具備劈刺性能。馬刀在各國普遍裝備騎兵,一些國家也用於裝備禁衛軍。現代一些國家仍裝備有馬刀,但大部分作為儀仗武器。

德國雙手刀

13世紀時源自於歐洲,是中古時代步兵戰鬥中最笨重的兵器,公元1450~1580年期間流行於歐洲,它的外形極少有改變。一般雙手刀長1.8公尺,重16公斤。專用於比武、防城戰或對付持長矛的集團步兵。雙手刀的刀刃有的呈波浪狀,容易砍斷敵方長矛,接近大型十字形護手下方有兩支突出的小刀,主要是防止打鬥時敵軍的刀劍滑落割到手。

匕首

一種短小似劍的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兩部分組成。長20~30厘米,有單刃和雙刃之分。匕首短小易藏,從古至今一直是軍隊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懷劍

匕首的一種,由金屬書寫文具——尖筆發展而來,它由很薄的鋒利的三棱劍身和十字形劍柄組成。通常置於武裝帶上的鞘內作為儀仗武器,或藏於衣內,無戰鬥作用。盛行於15~17世紀的西歐各國。

俄式軍刀

一種直刀身單刃(刀尖為雙面刃)劈刺冷兵器。刀身長85厘米,刀柄上有防護盤(護手)。置於腰帶上的鞘內或掛在馬鞍上。出現於16世紀,在俄國軍隊中,大軍刀從17世紀末開始廣泛使用,18~19世紀裝備於重騎兵的胸甲騎兵團、龍騎兵團和馬槍團。19世紀末停止裝備部隊。在海軍中,大軍刀屬於近搏鬥武器,刀身較短。1917年以前,是海軍准尉候補生制服裝具的一部分。1940年規定蘇聯高等海軍學校的學員佩帶大軍刀。1958年取消。在蘇聯海軍中,大軍刀僅作為副戰旗手制服裝具的一部分保留下來。長鉤刀

一種來自於農具的武器。由於它在英國是如此的普及,甚至可以作為長弓之外的英國大眾武器。13世紀開始步兵逐漸有了鎧甲的保護,於是在和步兵的戰鬥中,直刺很難真正有效地造成傷害,相反地,鉤、拉、摔、絆倒對方之後再攻擊卻變的有效起來。所以類似的武器在各國都頗為流行。很快這種武器受到了軍隊的喜愛而大量裝備,和使用龍刀槍、斬矛的重步兵混編。隨著時代的前進,長鉤刀也吸收了很多其他兵器的特點。特別是從龍刀槍上吸取了隔擋對方武器的小翼,從戟上吸取了對付頭盔的刺錐和鉤翻敵人後狠補一槍的槍頭。但是由於長鉤刀的使用要比戟花費更多的訓練,因此正規軍中的比例一直不高。這種武器長2~2.5米,重3.5千克以下,雖然破壞力不足,但是多樣化的攻擊方式使它也擁有特殊的魅力。17世紀後,隨著火槍的推廣,長兵器的比例減小,但是法國和西班牙軍隊的下級指揮官依然用它作為身份的象徵,一直使用到18世紀末。

其他分類

印度式長刀

隨著信仰伊斯蘭教的莫卧爾王朝統治印度,印度的武器逐漸帶上了濃厚的中東風格。受土耳其卡拉拜拉長刀的影響,印度在16世紀開始出現了單手的輕型單刃長刀。這種截面呈T字型,輕而銳利的長刀在刀全長1/3的刀尖開了雙刃,無論是突刺還是斬殺都可以在一個簡單的甩臂動作中完成。這種刀除了在馬上平端,利用衝鋒的衝力取敵首級外,所有的格鬥動作都靠手臂和手腕划出或大或小的圓弧。這使得刀手彷彿被包圍在一團光弧之中,在凌厲的肅殺之氣中透出一種飄逸高雅的瀟洒。

阿拉伯彎刀

一種曲線形的刀。因為古代阿拉伯穆斯林慣常製造和使用而得名。刀身狹窄,彎度較大,長3~4英尺,刀身上有一道較深的凹痕。其特點是彎度大,韌性和硬度好,刀刃極為鋒利。古代大馬士革和托萊多的軍械工匠因製作優質的阿拉伯彎刀而聞名於世。

說到彎刀,大家都會聯想到阿拉伯的彎刀。沒錯,就是這個。阿拉伯的彎刀設計思想和歐洲的騎士劍非常相似。

阿拉伯匕首

曾盛行於奧斯曼帝國、波斯和印度,雙刃開鋒且彎曲,刀柄和鞘的外形多因地區而異。在阿拉伯半島,這種形式的匕首被尊為自由的象徵,它不但是打仗的武器,也常出現婚禮以及割禮慶典(一種宗教儀式)上。刀鞘長又彎,鞘末是球莖狀,鑲嵌精緻,19世紀曾出現U形的鞘。

印尼蛇形刀

馬來西亞和印尼民族特有的兵器,刀刃大部分都呈蛇形,約有5~15個不等的彎波。當地人相信蛇刀具有超自然、不可思議的特性,並代代相傳。通常男人一生會擁有數只蛇刀,分別是來自父親、岳父的相傳與饋贈,以及他們為自己所訂做的。


推薦閱讀:

百曉生兵器譜小李飛刀排名第三還真不冤,前兩名確實太恐怖
天山武林大會各派兵器曝光:風流扇猿猴棒
中華武功——奇門兵器(上)(下)
冷兵器時代,長一些的武器是不是要比短武器有優勢?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一

TAG: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