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多數老人立遺囑迴避子女 95%以上涉房產
前日,西交民巷,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門口,老人們正在排隊進行遺囑登記。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辦完這件事,往後的日子才踏實。」前日,位於北京西交民巷的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門口,78歲的王敏(化名)拄著拐杖,獨自來預約。她正式辦理遺囑登記的日期已經排到了11月14日。自開始免費接受老人遺囑登記僅10個工作日,已有1000多名老人前往中華遺囑庫辦理了登記遺囑的預約手續。面對「供不應求」的場面,北京民政部門已協調派出志願者「增援」。今年內,中華遺囑庫還將在京新設立3至4個登記點,並向上海、廣東推廣。多數老人立遺囑「迴避」子女「好久沒坐過公交車了。」北京西交民巷,78歲的王敏拄著拐杖,迎著午後的陽光,步伐緩慢地走到中華遺囑庫第一登記中心門口,加入等候的隊列。十多位等待辦理遺囑登記預約手續的老人排著隊,隊伍一直蜿蜒到了街面上。自3月22日開始辦理遺囑登記至昨日,中華遺囑庫「門庭若市」,已為130多人辦理了遺囑登記。由於接待能力有限,目前只能先接受預約。還有多名來到現場的老人反映,熱線「熱」得打不進來。中華遺囑庫負責人、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理事長陳凱稱,為了提高遺囑庫的接待能力,民政部門已經派來了志願者「增援」,專門接聽熱線。近期計劃再增加幾個辦理窗口,解決排隊問題,「可以5月之後再來辦理預約,到時接待能力增強,預約排期可能會比現在更靠前。」像每名辦完預約手續的老人一樣,王敏也領到了一張通知單和遺囑範本。老人可以按範本的格式寫好遺囑,再按照預約的日期前往登記,將內容錄入到遺囑庫內。王敏早就想好了遺囑內容,北京一處房產留給女兒,山東一處房產留給兒子。「我活了這輩子,最後一件事一定要辦好。」王敏說,她特意選了個兒女都不在家的日子前來預約。工作人員也發現,大多數老人是獨自或老兩口結伴前來登記遺囑,表示立遺囑不希望子女提前知道。有的甚至是瞞著孩子「偷偷摸摸」來的。不少老人在遺囑中提出,希望根據贍養程度的多少或其他因素分配財產,而不是平均分配。因此,老人們不希望孩子過早獲知遺囑的內容,免得影響彼此和睦,滋生家庭矛盾。「人老了,特別怕家庭關係不好。」75歲的錢大爺說,他的哥哥生前就是怕子女鬧矛盾,一直沒有立過遺囑,結果去世後4個孩子還是鬧上了法庭。為了確保遺囑體現老人的獨立意志,中華遺囑庫規定,即使子女陪同前往,老人辦理登記時也必須在專設的房間內獨立完成且全程錄像,子女不允許在場。另外,對於老人登記好的遺囑,除了老人親自指定的提取人之外,不允許「泄密」給任何人。對於遺囑錄入、查詢、列印、提取的每一個環節,遺囑庫都實行嚴格的分級授權。如「泄密」,或以侵犯個人隱私被追究法律責任。95%以上老人遺囑涉及房產據陳凱介紹,前來登記、諮詢遺囑事宜的老人中,95%以上均涉及房產分配問題。「房子拆遷怎麼辦?」「一套房子怎麼分給5個孩子?」遺囑庫現場,老人之間議論最多的便是這些。很多老人知道房價一路飆升,但並不真正了解房地產市場行情,對多年「老宅」現今的價值心中無底。另外,許多老人都有不止一名子女,一處房子如何分配給幾個孩子方能不失公平,也成了難題。有老人提出,將房產給其中一名子女,要求該子女補償一些錢給其他子女;還有老人希望將房產變賣後,子女再「分成」。陳凱表示,對於老人在遺囑中的訴求是否合法有效,遺囑庫的律師志願服務團隊會作出風險提示,比如不能夠違法、儘可能具備操作性等。此外,律師還會根據老人的想法與願望、面臨的問題給予一些幫助。比如,一名老人反映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和房產證都被兒子藏起來了,律師遂建議他重辦證件,即可完成遺囑登記。 追訪遺囑登記保存將長期免費中華遺囑庫的發起、主辦方並非政府部門,而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均是公益社會組織。對於社會組織「承接」老年人遺囑管理的事務,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表示,中華遺囑庫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拓展了新的社會公共服務項目。針對有媒體稱中華遺囑庫遠期將試行收費,陳凱表示,作為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的公益項目,對於遺囑的登記、保存將會長期免費。不過,作為「一站式」服務,遺囑事宜的後續辦理如果涉及到律師、公證等,需要按照公證處的標準進行收費。另外,針對部分老人身體虛弱,走路、寫字困難的情況,遺囑庫正在研究新流程,希望能夠推行上門服務,並通過錄音錄像的方式登記遺囑。 個案「同意我捐眼角膜 女兒才能繼承遺產」「我希望通過立遺囑,迫使女兒答應我的要求。」65歲的梁女士說。梁女士立遺囑是基於一個特殊的原因。六七年前,曾是退休教師的她,萌生了捐獻眼角膜給貧困地區學生的心愿,但女兒女婿都明確表示反對。梁女士曾到同仁醫院表達登記捐獻眼角膜的希望,但醫生當時告訴她,需要家屬同意簽字。梁女士的老伴已去世,女兒堅決不肯簽字。「我理解她疼我,但捐眼角膜是我的願望,我已經想好了。」從報紙上得知中華遺囑庫成立的消息後,梁女士便萌生了以遺囑「逼宮」女兒的想法。梁女士在遺囑開頭申明,希望女兒女婿承認遺囑的效力,並且配合醫院,同意她做角膜捐獻登記。在這個前提之下,女兒才可繼承她的遺產。中華遺囑庫律師表示,梁女士的遺囑中,設置了給繼承人的「附加義務」。這種情況下,只要附加義務本身合法,遺囑便在法律上成立。也就是說,如果梁女士的女兒不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便無法繼承她的遺產。 問題缺乏精神鑒定機構對接中華遺囑庫運行十日,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精神鑒定機構的對接。陳凱表示,在財產繼承糾紛中,許多案件的爭議焦點是遺囑人身體和精神狀況是否正常。對此,中華遺囑庫在登記遺囑時全程錄音錄像,這個檔案可以幫助反映、證明老人在立遺囑時的身體、精神狀況。但有些老人前來登記遺囑時,表現出的精神狀況不太好或反應較遲鈍。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會建議老人前往精神鑒定機構鑒定。中華遺囑庫呼籲,希望有精神鑒定機構同遺囑庫對接,這樣老人登記時就可以「一站式」進行精神鑒定,更大限度地保障老人的遺囑切實生效。 提醒老兩口應分別立遺囑「很多老人對於遺囑的意識是好的,但對法律的理解還不夠到位。」陳凱稱,有的老人雖然立了遺囑,但由於對法律不了解而導致遺囑無效。根據北京市高院統計,在遺囑繼承案件中,有將近60%的遺囑被法院認定為無效。最常見的法律「盲區」就是遺囑人分配的遺產「越界」,夫妻一方在遺囑中支配了夫妻共同財產。比如屬於老兩口的房子「去世後不給老伴,給兒子」的遺囑就屬於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對此,陳凱提醒,老兩口必須分別立遺囑,遺囑中支配的財產只能是遺囑人有權支配的部分
推薦閱讀:
※兒子女兒的名字型檔-------記得保存,以後用得著.......
※千真萬確!「小拇指」決定一生子女緣與福氣的多少,看看你自己的
※為什麼要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