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潘氏族譜網

作者:潘可權 2003年12月10日   編者按:浙江省麗水市太平鄉浯沽村潘國相先生(85歲)經過十來年的奔波勞累精心編著的《滎陽郡中國潘氏通系史》(以下簡稱《通史》)一書共六卷,於公元二00一年清明節發出之後,立即引起全國潘氏宗親的強烈反響。至今兩年的時間裡我先後共收到了三十餘篇評論或批評《通史》的文章。其中也有國相先生反駁批評的文章。這些批評與反批評的文章,除少數用語有些偏激之外,動機和目的都是好的。都是為了維護潘氏的統一和團結,為振興中華髮揮潘氏宗親的智慧與才華的。批評者與被批評者之間的分歧集中到一點就是「祖源」的問題(潘氏起源問題)。為了弄清並統一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二00三年三月二十日,部分省(區)的潘氏代表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岩頭鎮芙蓉山莊舉行會議。成立了「世界潘氏文化研究會」,並選舉產生了臨時組織機構,組織領導大家進行研討。並確定開闢《潘氏文史研究》專刊,作為學術交流的園地。希望廣大潘氏宗親積极參与討論,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下面就此問題談談我的觀點:

  一、關於潘氏起源

關於潘氏起源,筆者從查閱過的古今姓氏專著和全國各省(區)、縣、鄉、村的潘氏宗譜中看到,幾乎所有的譜書都一致認為構成漢族潘姓的主要有四大支:

第一支源於姚姓。舜因生於姚墟又姓姚,舜建都於潘,古城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東北,後因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舜的部落南遷到山西省的永濟縣,潘地也隨之遷到今陝西省的興平縣以北,接近古畢國之地。商朝時,舜的後裔在潘地建立了潘子國,史稱姚姓潘國。到商朝末期被周文王文所滅,文王殺潘正就在此時。姚姓潘國,因國小勢弱,不見於經傳,姚姓潘人事實上已經淹沒於以後的姬姓潘人之中了。所以許多姓氏專著在談到潘氏起源時,就不提這一源了。姚姓潘氏的歷史至今將近4000年了。

第二支源於姬姓。商朝末期,周文王為滅商創造條件,首先吞滅了周邊的幾個小國,並在攻滅姚姓潘國之後,將其地封給他的孫子季孫,是為姬姓潘國。此後姚姓潘人與姬姓潘人就完全溶為一體了。周武王滅商之後,周公旦為保厘東土,又將潘國東遷到河南省洛陽以東的潘城,即原滎陽縣,並在此建祠立廟,世居於此繁衍後代。數百年後,由於戰爭頻繁周國衰微,潘人再度東遷到河南省商丘西北的潘侯集,最後又南遷到靠近楚國的潘鄉,即今河南省固始縣,到戰國時期被楚國吞滅。姬姓潘國的歷史至今已3000多年了。

因姬姓潘人自季孫公被封為滎陽候,並在此建祠立廟世居,所以歷代潘人同尊季孫公為始祖,以商為音以滎陽為郡,並定為滎陽堂。

第三支出自羋姓,以字為氏。相傳顓頊帝的後裔陸終,生有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周滅商後武王封季連的後裔熊繹於荊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帶建立荊國、定都於丹陽(今湖北姊歸縣)。以後荊君熊通的兒子於公元前689年遷都於郢(今湖北江陵縣)改國號為楚,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成王時(前671年至前626年在位)潘崇是太子商臣的老師,輔佐商臣繼承皇位,即楚穆王。因助其繼位有功封潘崇為太師,掌管國事。並將太子宮中的財物全部賞賜給他。從此,潘氏便成為楚國最有勢力的家族,潘崇成為羋姓潘氏之始祖。這一支潘氏,大致發源於今湖北省境內,以後繁衍發展於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一帶。是為湖北潘氏。

第四支是其他各族改為潘姓。

 除以上三源之外,賜姓為潘,他姓改潘以及少數民族被漢族同化改為潘姓者,也是潘姓由來的重要途徑。如鮮卑族破多羅氏(宇文)改潘姓,台灣高山族土著人改為潘姓,蒙古族賜姓為潘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潘姓上述諸源中,姚姓潘人早已溶入姬姓潘人之中,且姚姓,姬姓都是黃帝的嫡系子孫,羋姓是黃帝之孫—顓頊帝的後裔,姜姓鮮卑族(宇文)是黃帝之子昌意的後裔。因此,四源同屬一宗,即從根本上講,潘姓是黃帝的後裔。潘姓儘管來源眾多,但構成當今潘姓主體的只有出自季孫這一支。潘姓人所說的滎陽、河南兩大郡望,也與這支潘姓人的發展有直接關係。

  根據新編百家姓2000年統計,目前潘姓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安徽、內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這8個省(區)的潘姓約佔全國漢族潘姓人口的69%。在滿、苗、水、京、彝、回、壯、土家、蒙古、么佬、布衣等11個少數民族中均有潘姓。

  二、我與國相先生的分歧

  (一)、在祖源史實上的分歧:

  從上述潘姓起源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其來源雖然眾多,但構成當今潘姓主體的只有出自季孫這一支。2001年清明節國相先生髮出的《通史》上,把中國潘氏分為炎帝一榆網系和黃帝——季孫系的「兩祖論」。筆者為尋其源,親自到北京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除西藏以外,全國所有省級以上圖書館、博物館、通志館以及部份大專院校的圖書館共四十八家可能存有譜諜的單位,共翻閱了一百一十六部潘氏族譜,五十三本姓氏專著。均沒有發現任何一本族譜或專著提到潘氏祖源來自「炎帝——榆網」的。而百分之百的一致確認:潘氏來自上述四源,而以季孫支係為主體。國相先生說:我的家譜是祖傳下來的,我怎能隨便改呢?反問之,別人的家譜也是祖傳下來的,你為什麼隨便改動人家的呢?

  (二)、在思想認識方面的分歧。我們為什麼要搞潘氏總譜?其目的何在?

  我認為:就是為了在最大範圍內、最大限度地團結和調動全國乃至全球潘氏宗親的智慧和力量,把具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各支潘氏的優秀文化發掘整理出來,發揚光大遺傳後代,這就是我們的宗旨和目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求。而搞「兩祖」論,只能帶來消極因素和不良後果。可以設想:○1潘氏內部人心分散,導致一事無成。你的《通史》發出之後,讀者首先要看你是炎帝一支還是黃帝一支,要看清楚,不能跟錯人,排錯隊……結果只能是:你寫你的炎帝一榆網史,我寫我的季孫史,各搞各的有什麼意思?還給別的姓氏看笑話,這與我們的宗旨不是背道而馳嗎?○2攪亂了宗系。自古以來潘氏世系表只有一個,那就是以始祖季孫公為一世,肇公三十六世、岳公四十世、若思四十五世、廣宗公七十世、仝公七十五世、任公七十七世,至今已有一百一十餘世(各支不等)。這個世系表是歷代祖先排列留傳下來的,國相先生很清楚。如今你把它東挖一個西挖一串,搞得七零八散,造成全國潘姓的不安,挑起了潘氏宗親的新矛盾。《通史》發出後,在浙江、福建兩地,有的宗親由於不了解史實,在修譜中盲目抄襲《通史》的世系,改寫了自己的祖傳家譜,把潘氏的譜史搞得亂七八糟,坑害了後代。○3給潘氏子孫後代的修譜工作造成了麻煩和困難。筆者今年四、五月間到浙江、江西、江蘇、安徽、山東、廣東等地調查時,發現目前潘氏宗親中存在兩種傾向:一種對外地來尋根問祖的人不接近,不談真實情況,不給看族譜,以防上當;另一種直言不諱的問:你是季孫系的還是榆網系的?這兩種人雖然為數不多,但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呀!

  (三)、「兩祖論」不符合中國幾千年來各姓氏的慣例,在全國各姓氏中也從無先例。國相先生論年紀已是85歲高齡,論學歷自稱史學士,您應了解:中國有上萬個姓氏,各姓氏不管其起源來自多少?但都統而歸一,按世系排輩。例如:

  1、全世界知名的孔姓,眾所周知,山東曲阜縣的孔姓,自孔子以來就有世代相連的譜系,他們是孔子的後裔,是勿庸置疑的。但如果認為天下的孔姓都與孔子同一血統那就不符合事實了。從各種史料考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孔父嘉的後裔,當時衛國也有孔姓,其源來自姞姓。陳國也有孔姓,其源來自媯姓,而鄭國的孔姓則出自姬姓。這四支孔姓都有子孫傳世分布各地,由於四支孔姓中只有孔子這一支地位最高,其他那三支為了抬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統統認定自己屬於孔子的後裔同屬一個血緣。到了清朝,全國的孔姓與顏、曾、孟三姓聯合修譜時,又再次確認:凡姓孔的均須承認自己是孔子的後代。從而更進一步地把與孔子無關的其他三支孔姓獲得了正式的確認。這就是今天的孔姓。

  2、其次來看王姓的情況:王姓是當前中國第一大姓,其起源今天可考者多達數十種,其中有出自黃帝之後者,有王子比干之後者,有虞舜之後者,有少數民族改姓之後者,另有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媯姓之王,虜姓之王等等,但他們最終只確定:出自姬姓黃帝之後。這就是今天中國的王姓。

  3、再來看看李姓的人口為什麼這樣多?主要原因是:凡唐初跟著李淵、李世民打天下的文臣武將或有功於唐王朝的人,均被賜從唐朝國姓李氏,現知被賜為李姓的有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張、董、羅氏及少數民族的鮮於、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氏等。他們的後代也統統以李為姓,因而就大大擴充了李姓的人口。這就是今日中國李姓的史實。

  4、再看張姓的情況:張姓的起源至少有三:第一、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氏,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第二、以祖輩名字為姓氏,即宋人鄭椎《通志"氏族略》云:「晉有解張,字張候,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候之字以命氏可無疑也。」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晉被韓、趙、魏三國瓜分,張氏又世仕韓,此即晉之公族以字為氏者。第三、世居雲南之南蠻酋長,龍佑那,三國時被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姓。第四、《三國志"魏志》載,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姓,世居馬邑成為大姓。第五、金、元、時期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凡此種種。如今他們都統一為黃帝第五子之裔。

  5、再看看周姓:周姓的來源至少有八個。第一,周姓最顯赫的祖先當然是建立周王朝的姬姓,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到古公顫父時姬姓人遷居周原,周文王於此地立國,故以國為氏。至公元前256年,周被秦所滅,淪為平民的周朝國人遂以周為姓。第二、周平王之子名烈,被封於汝南,人稱「周家」,後代以周為姓。第三、商代有位名叫周任的太史官,其後人也以周為姓。第五、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避「基」字(基與姬同音)之諱,遂令天下姬姓人統統改姓周。第六、代北複姓賀魯氏改為周氏。第七、南北朝時,北周一位驃騎大將軍是鮮卑人,姓普屯氏,後改周氏。第八、唐末一個名叫成訥的人,昭宗時為荊南留史。後梁時賜姓周氏。如今他們都統一為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後。

  三、奉勸

  綜上所述,同姓不一定同血統。在當今中國100個大姓中,幾乎100%都是如此。這不僅過去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證實,而且在目前的生活現實中也得到證實。我相信在未來姓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也將永遠如此下去!在這裡我想起潘國相先生,2000年在福建省閩候縣南通鎮盛美村對潘家楷等人說過的一句話(當時我在場親自聽到):「我們是炎帝榆網的後代,他們是黃帝季孫的後代,是兩個不同血統的家族,血統不同能和他們混在一塊嗎?不同的血型注射到人體內是會死亡的……。」

  請問國相先生:就全國或你省、你縣、你鄉、你村甚至你的家族而言,從歷史至今天,有沒有過異姓人融入你的家族的事實?又因此而死過多少人?在此,我還想提醒你注意一個新的動向:目前國內外尤其是海外華人,正在掀起一股「同姓不同源聯宗」和「異姓同源聯宗」活動的熱潮。在國內最著名的有: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兩系(同姓不同源)聯宗,在海外主要有柯、蔡二姓(同源)聯宗。劉、唐、杜三姓(同源)聯宗。王、尤、游、沈四姓(同源)聯宗;余、徐、塗、佘、俞、五姓(同源)聯宗,另外,在台灣、香港、金門、馬六甲、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新加坡等地,都有規模龐大的王氏(不同源)宗親會。台灣前年成立了一個「全球董、楊(同源)宗親總會」。這種舉動你能理解嗎?因此,我再奉勸一句國相先生:不要再做那些逆潮流而動的蠢事了,冷靜頭腦,回過頭來,團結攜手前進!為潘氏子孫後代,樹立一個可敬的好形象!以姓氏為依據而聯宗篤親,是姓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它是與姓氏同時產生而又隨之發展而發展的必然規律。

  由於本人文化水平很低,既沒有歷史學的功底,也沒有社會學的基礎,既沒有考古學的經歷,更不是從事譜學研究的專職人員。因此,個人見解難免有誤,恭請海內外潘氏宗親,尤其是國相先生給予敕教。詞語不當之處,請多加海涵。最後題詩一首與國相先生共勉: 

  枝葉同根一脈傳,先賢后裔漫追尋;  海天阻隔迢迢路,手足牽思切切情。  饑寒交迫雲天外,風雨交加足未停,  立志纂編滎陽譜,月照床頭未宿人。


推薦閱讀:

山東萊陽有個姓「粘」的村子,是女真皇族完顏氏的後人
【族譜/姓氏/名字】A1
淺析家譜和姓氏文化對家庭家族發展傳承的意義
《上古柏龔氏族譜》(完整版)

TAG:族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