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五個女人的故事(卷二)

孫中山與五個女人的故事

卷二 革命伴侶陳粹芬的故事

1、香港邂逅相識,宏論打動芳心 [本章字數:4302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27 09:55:10.0]

各位看官,在與孫中山關係密切的五個女人中,陳粹芬的身份極為特殊。她曾伴隨孫中山投身於推翻清朝皇權、創立共和民國的革命,無怨無悔地奔走於香港、澳門、日本橫濱和南洋等地,同孫中山在一起生活,朝夕相處,同起居、共患難長達十幾年,是孫中山從事推翻清朝革命鬥爭初期最親密的伴侶,曾被台北《傳記文學》誤傳是"孫大總統夫人",卻又沒有妻妾的名分,只有在她死後才被孫家的後人在家譜中稱為"側室";她能騎馬、會打槍,隨軍征戰,多次參加過武裝起義鬥爭,運送武器,傳遞情報,為接待革命同志,燒飯做菜、洗衣縫被,任勞任怨,屢立奇功,卻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功成身退,深居簡出,銷聲匿跡,以致多少年來,對於陳粹芬的名字以及她與孫中山的關係都是鮮為人知的。

其實,孫中山是偉人,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七情六慾,年輕的時候做點"出格"的事情,有像陳粹芬這樣的"紅顏知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情未必不丈夫",孫中山與陳粹芬的故事,不僅不會影響孫中山作為偉大革命先行者的光輝形象,反而,通過他與有著坎坷凄婉、功勛卓著傳奇人生的陳粹芬的交往,更加凸現了他為人豁達,情感豐沛的真實一面。

陳粹芬,原名陳香菱,又名陳瑞芬,人以排行稱呼"陳四姑"。祖籍福建省廈門同安縣新?村,陳粹芬的祖父由河南遷來這裡定居。陳粹芬父親是位郎中,五口通商時隨廈門商人到了香港。鴉片戰爭後,陳粹芬的祖父賣掉房子,帶著家人離開廈門也來到了香港。公元1874年9月23日,農曆甲戌年8月13日,陳粹芬出生於香港新界屯門,屬狗。

1892年8月12日,時年19歲的陳粹芬在香港屯門基督教堂,由陳少白介紹她與孫中山相識。陳少白是孫中山的好朋友,是結拜的把兄弟。陳少白比孫中山小3歲,是廣東新會縣人。他丰姿俊美,風度翩翩,才高行潔,思維敏捷,詩文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有"風流才子"之稱,因而結識女輩名流頗多。

話說這一天,陳少白將陳粹芬領到孫中山面前,說道:"我介紹一下,這位陳粹芬女士是一位難能可貴的女革命,她對我們的革命主張完全贊同。"孫中山聽罷非常高興。但見眼前這位妙齡少女,面目秀麗,身材適中,舉止豪爽,頗具風韻。孫中山興奮地說道:"你好,我是孫文。凡是主張革命的都是我們的同志。當今的滿清政府已腐朽透頂,官僚生活烏煙瘴氣,靠賣官鬻爵以自存,正如糞土之壤,其存愈久而其穢愈甚。要救國救民,就非要鋤去惡劣的滿清政府不可,要效法洪秀全、石達開以武力推翻清朝。我就是要做"洪秀全第二"!"陳粹芬早家聽陳少白說過孫中山,近日始得一見,心中不覺大喜,果然是個美男子、偉丈夫:明目皓齒,相貌堂堂,意氣風發,光華閃耀,溫文儒雅而又慷慨陳詞,所言字字千鈞,句句落地有聲。初次見面,陳粹芬已被孫中山的豪言壯語所感動,崇拜之情油然而生。陳粹芬面帶微笑地說:"先生所言極是,今後祈願多多教誨,我已決心投身革命。"當時,孫中山26歲,不久前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獲得醫學碩士學位,在澳門鏡湖醫院任外科醫師。陳粹芬經常到澳門去看望孫中山,逐漸了解了孫中山的身世和為人。孫中山給她講童年和少年的生活境況:小時候因家境困難而沒鞋穿,常赤腳走路。家中以蕃薯為主要食糧,很難吃到米飯,過著半飢半寒的窮苦生活。6歲時便隨姐姐上山砍柴草,到塘邊撈塘飄。年齡稍長便下田插秧、除草、排水、打禾、放牛,到10歲時才進本村私塾讀書。孫中山給她講哥哥孫眉如何被迫離鄉背井,漂洋過海到檀香山謀生,開墾荒地,開辦牧場的艱苦經歷,以及後來成了茂宜島的首富之一,被人們稱為"茂宜王"的故事。孫中山給她講怎樣隨母親去檀香山投靠哥哥生活、學習的情況以及初到異國的感受。這使他聯想到千年封建中國的種種落後和愚昧。這裡美好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這位來自東方一個制度陳朽、風氣循舊的國家的少年腦海里,第一次萌生了要改良祖國,拯救同群的朦朧念頭。孫中山給她講自己如何在哥哥的茂宜島茄荷蕾埠商店裡當店員,並很快學會了記賬和珠算。後來如何進到英國基督教監理會辦的意奧蘭尼中學上學。他在那裡學習了西方社會政治學理論和自然科學,也學了一些聖經科目。3年後畢業,又進入美基督教公理會辦的奧阿厚書院學習,他在那裡開始學習英文,並取得優異的成績。孫中山給她講自己在學校里閱讀華盛頓、林肯等人的傳記,接觸這些偉人的思想的心得體會,以及自己打算師法他們,要有一番作為的決心。孫中山給她講自己如何被哥哥從夏威夷趕回家鄉以及看不慣鄉親們的愚昧落後,而打碎了北極殿里的神像,惹下了一場大禍的故事。當講到他和陸皓東跳上正殿,握著"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手,用力一拉,神像的手和身體頃刻分離,泥塑中的稻草和木頭裸露出來的時候,當說到他和陸皓東又走到左廊的金花殿,將專司生育的"金花娘娘"的臉塗成大花臉,還把一隻耳朵扯下的時候,倆人都開懷大笑起來。孫中山覺得陳粹芬是一位深諳人情世故,秉性樸實敦厚,待人和藹親切,而又善解人意的人,他願意把自己的一切都講給她聽。孫中山把她作為最親近的知音、知己......

孫中山把自己的一切"秘密"都告訴了陳粹芬:他和陳少白、尤列、楊鶴齡4人志同道合,相依甚密,如何結為"四大寇"。他們如何經常在一起放言高論,所談論的都是革命之言論,所具有的都是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都是革命之問題。孫中山甚至把改造中國、推翻滿清政府必須依靠武裝和廣泛聯絡同志的思考都告訴了陳粹芬。他們已經到了無話不談的程度了。陳粹芬願意聽孫中山那具有磁性般的男子漢的聲音,願意聽他那具有嚴密邏輯而又令人振聾發聵的講話。當她聽孫中山遭遇挫折的時候會為之扼腕嘆息;當她聽到孫中山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會為之歡欣鼓舞;當她聽到孫中山說他已經結婚並且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的時候,她陷入了沉思......

隨著兩個人的交往,他們之間的感情日益加深。每次相見暢談之後,陳粹芬都激動不已,久久不能入睡。與孫中山的邂逅相識,竟是如此銘心刻骨,至死不可磨滅。陳粹芬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獨立而驕傲的女子,策馬飛馳,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然而,只是在遇見孫中山的那一刻,自己所有堅強的假象都潰散得無影無蹤。男性的魅力不在於容貌,不在於健壯,不在於高矮,也不在於所謂"男子氣",而是自信。孫中山正是以他無比鑒定的信念形成的自信心,從而使他顯得無比堅強,勇敢無畏,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目標和美好未來,形成對女人最具魅力的男子漢風度和陽剛之氣。作為女子,誰不希望自己能與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共同生活,哪一個不希望自己的終身伴侶是一個堅毅,剛強,不畏任何艱難困苦,敢於面對挑戰,不斷追求進取的強者。在陳粹芬的心目中孫中山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難得的男人。孫中山的音容笑貌喚醒了陳粹芬心中似藤蔓般柔軟的纏綿,腦海中萌生了一種奇特的想法:自己要做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子,追隨他、照顧他。她也曾想到孫中山的妻子盧慕貞,他們已經有兒子了,這樣做是否會影響他們的家庭?但轉念一想,自己無意與盧慕貞爭什麼,只求與孫中山能長相為伴就滿足了。她要永遠做孫中山從事革命的忠實助手。

孫中山在澳門行醫時,憑著他醫術高明,善待病人,故診所名聲日隆,特別是他為了推翻滿清還採取義診贈葯的方法,收攬人心,求診者絡繹不絕。孫中山成為澳門唯一的外科醫生,而且是出類拔萃的外科醫生。陳粹芬看到這些心中非常高興。有一天,孫中山來找陳粹芬,顯得很激動的樣子。陳粹芬急忙給他倒了一杯茶,詫異地問他出了什麼事情。原來是葡萄牙籍的醫生嫉妒孫中山的醫術,採用召開葡萄牙醫護協會理事會討論孫中山作為市立醫院一位外科醫生是否稱職的方式,排擠孫中山。他們說,根據法律規定在包括澳門在內的葡萄牙領土上,只允許擁有葡萄牙醫學院校畢業證書的人行醫,雖然孫中山到醫院任職是由廣州的凱爾博士和香港的康德黎博士的介紹,他們竟然無理地提出"在馬交這裡作為一名校外考生進行考試",或者"由孫先生向葡萄牙政府提出申請,被授予葡萄牙國籍......",聽到這些無理的要求,孫中山冷笑地說道:"把葡萄牙國籍授予我?!先生們,我是中國的兒子!"說完便朝門口走去。陳粹芬知道孫中山無法在澳門待下去了,於是勸慰他,既然是"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從事"醫國事業"活動,在哪裡都是一樣,只要保持與社會各階層人士廣泛接觸就好。孫中山覺得陳粹芬說的很有道理,1893年春天,便將他的事業轉到了廣州。

話說孫中山到了廣州之後,在西關基洗創辦了"東西藥局",取意:孫中山雖然學的是西醫,亦使用當時盛行的中醫之手法,實行中西結合行醫。為了擴大影響和便於城內患者治病,又在雙門底的聖教書樓內設了一個醫務分所。與此同時,他還在香山縣石歧鎮與人合資開設了東西藥局支店。出人意料的是孫中山在廣州的事業比在澳門時更為發達了。為此,孫中山邀請陳少白到廣州幫助料理藥局,此外孫中山還邀請了當時名醫尹文楷加盟,時稱"杏林雙幟"。孫中山對陳粹芬的生活十分關注,一直將她安排住在尹文楷家的廂房裡。在孫中山的"東西藥局"里存放著15支手槍,這是他用在醫院工作時第一次發的薪水買的,這件事只有陳粹芬等極少數的人知道。

在生活安定了以後,孫中山便將妻子盧慕貞和兒子孫科接到了廣州。尹文楷三遷其居,陳粹芬仍然寄居在尹文楷那裡,後來孫中山離開廣州,直到發動廣州武裝起義,陳粹芬都受到尹文楷的悉心關照。

孫中山和陳粹芬經過幾年的辛苦努力,物色到的革命同志僅10人左右。其中只有極少數幾個人是軍官,其餘的都是些白面書生。僅靠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們,造反能成功嗎?能夠迅速拯救中華民族於水火之中嗎?於是孫中山想到,倘若朝廷中有既識時務又掌握大權的人,首肯並實行自己的救國主張,也未嘗不是挽救貧弱中國的一條好途徑。他把想法告訴了陳粹芬。孫中山認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是何時的人選。陳粹芬沉默了良久,沒有表態。孫中山說,這就好像一個人生了大毒瘡,治療的辦法可以有兩種:一種是開刀割除,剔穢去腐。這種辦法乾脆徹底,但代價很大。一種是投以藥石,使它自行排膿,長出新肌,效果雖然慢一些,但較為穩妥。毒瘡終究是要排除的,在動刀之前,為什麼不投以藥石治一治?如果證明藥石無效,再動刀切除也為時不晚。陳粹芬對李鴻章這個人不甚了解。孫中山說,李鴻章是朝中手握重權的漢族大臣。他經營"自強求富"的洋務、海軍幾十年;對教育又熱心,是自己就讀的香港西醫書院的名譽贊助人;對人才也是賞識的...... 陳粹芬告訴孫中山,這個辦法可以試一試,但不要報太大的希望。孫中山打定主意給李鴻章上書。於是,攜帶懷孕的妻子和兒子回到翠亨村,閉門撰寫《上李鴻章書》。他與陸皓東赴上海、天津尋找上書門徑,最後上書遭到拒絕,證明陳粹芬的懷疑是有道理的。對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是無法用改良的辦法挽救的。

2、遇挫亡命海外,假扮夫妻成真 [本章字數:3903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27 09:55:27.0]

話說陳粹芬日思夜盼地等待著孫中山到北京上書的消息,結果盼來的是失望。孫中山雖然經過鄭觀應和盛宣懷等大臣的介紹,他們仍然沒有能夠見到李鴻章,上書也就成了泡影。這對孫中山是個打擊,但又使孫中山對改良救國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而從此踏上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1894年10月,孫中山遊歷了天津、北京、武漢,回到上海,得到鄭觀應幫助,領到了出國護照,從上海起航,經日本抵達檀香山。他要在華僑比較多,且相對比較熟悉的地方積極從事發展革命組織的工作。當陳粹芬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興奮。

孫中山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1894年11月底首先在檀香山建立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宗旨的興中會,吸收會員20多人。興中會以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宗旨,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此後,由檀香山興中會派員到各埠擴展組織,在很短的時間內吸收興中會會員130人之多。1895年初,孫中山急如星火地回到香港,謀劃反清起義。陳粹芬趕到香港去會見孫中山。孫中山請她立即召集舊友陳少白、陸皓東、鄭士良等,與他們討論擴大興中會事宜。他們決定分頭行動,聯絡同志,籌建興中會總會。1895年的2月21日,興中會總會成立大會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樓房正式召開。成立大會通過了修訂過的《興中會章程》。會後,陳少白赴上海找鄭觀應,謀求他的支持,並希望從上海找到一些同志,再回廣州。孫中山則同陳粹芬、陸皓東當然分赴廣州秘密串連,建立興中會廣州分會。楊衢雲等則留在香港籌措經費、募兵、購運槍支。起義準備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1895年4月,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的清王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一傳出,舉國震驚。孫中山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加緊布置起義事項。孫中山在廣州東門外成蝦欄張公館、雙門底聖教書樓後禮拜堂設立了機關和接待站,由陳粹芬等負責接待往來同志,貯藏文件、武器;還在廣州河南洲頭嘴設置了由美國化學師奇列負責的炸彈製造所,組成了由陳清負責的炸彈隊;另外還購置了兩隻小火輪作為運輸工具。這期間,陳粹芬作為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工作是非常繁忙的。

孫中山和同志們把起義的時間定在1895年10月26日,即農曆九月初九。興中會決定利用重陽節作掩護髮動起義。重陽節是粵俗掃墓的日子,無論什麼人都要回省城去,那時來往的人多,參加起義的人混雜在人群中進城,就不易被人注意了。經過半年多的努力,起義工作進展得順利而迅速,形勢頗為壯觀,籌備的事項也很周密。孫中山被大家公舉為會長來領導廣州起義。

重陽節前夕,廣州附近的各路隊伍,打著醒目的燈籠,雲集廣州。省城巡防有戰鬥力的安勇一部3000人,經過興中會運動,答應起義時反正。珠江中噸位最大的兩艘軍艦,也由興中會會員控制,準備響應起義。翌日,天剛黎明,好幾路會黨、綠林、民團首領已經在起義總機關等候命令。他們以"除暴安良"為口號,紅帶纏臂做標誌。身藏利器的100多名衛隊戰士,也在起義總機關周圍待命。突然,孫中山接到汕頭、西江兩路會黨的報告:"官軍戒備,無法前進。"緊接著又接到負責從香港往廣州運送武器的楊衢雲的電報:"貨不能來,延期兩日。"情況有變,孫中山立即召集陸皓東、陳少白、鄭士良等各路首領商量應急辦法。陳少白說:"凡事過了期,風聲必然走漏,如果硬要發動,一定要失敗的。我們還是暫時把事情壓下去,待以後再說吧!" 孫中山當機立斷,把錢分發給各路首領,叫他們回去再聽命令。形勢越來越危險,他命令戰友們立即離開廣州。他給楊衢雲發電報:"貨不要來,以待後命。" 楊衢雲雖是接到電報,但7箱軍械早已經交給"保安"號輪船,若是起回,又怕事情敗露。於是只好硬著頭皮,仍派朱貴全等帶領200人隨船趕往廣州,同時複電孫中山:"接電太遲,貨已下船,請接。"28日清晨,"保安"號輪船剛剛抵達廣州,等候多時的南海縣令及緝捕統帶揮兵上前截緝。起義用的7箱槍支,全被雜貨積壓在下面,臨時根本無法拿出,朱貴全等40多人無奈,束手就擒;木箱內的200多支手槍和彈藥,也盡被查獲。為起義籌辦的所有武器、彈藥只有經陳粹芬之手隱藏的一批短槍、短刀、子彈、炸藥、手榴彈等武器由於分藏在河南、河北各處,行蹤隱秘,安全無事,保留下來,以備後用。

興中會會員朱淇自首告密,兩廣總督連忙調兵遣將,把守各處關口、碼頭。孫中山得到消息,立即安排機關人員轉移,最後身邊只有陸皓東和陳粹芬。陸皓東自告奮勇,要去雲崗別墅焚毀興中會名冊,以免落入朝廷之手。孫中山同意他前往處理,並與陸皓東約定:事完之後,黃昏在水鬼潭埠頭會合,然後一同離開廣州。陸皓東進了機關,迅速緊閉大門,取出興中會會員名冊燒毀。門外,兵勇接踵而來,將機關包圍得水泄不通。待兵勇破門而入,名冊已經燒成灰燼。如釋重負的陸皓東露出欣慰的笑容,從容被捕。

廣州起義至此即告徹底失敗。

隨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起義的陳粹芬,在得悉陸皓東被捕的消息後,立即告知了孫中山。為了保證孫中山的生命安全,陳粹芬成了孫中山唯一的衛士。她和孫中山不敢回診所,也不敢回家,只好隱居在親友家中,觀察事態的發展。陳粹芬從三合會的一個首領那裡得到消息,得知清政府以重金緝拿孫中山,懸賞花紅銀1000兩。另外,清朝總理衙門向亞洲、美洲、歐洲各國清使館發電,通緝孫中山。情況萬分危急。於是,陳粹芬和躲藏在牧師王煜處的孫中山當機立斷,匆匆收拾行裝,孫中山化裝成商人模樣,陳粹芬裝扮成闊太太的樣子,二人挽著手臂深夜逃出廣州。孫中山發現她的身體有些抖,就握著她的手對她說:"要鎮靜,有我在,不要害怕。"陳粹芬微笑著搖了搖頭。此時對於陳粹芬來說,激動掩蓋了恐懼。挽著自己崇拜的、敬重的人的手臂,那時一種難得的幸福。次日,陳粹芬隨孫中山乘舟經順德到了香山縣的唐家灣,再到孫中山在澳門行醫時結識的葡萄牙人菲南士家避居。過了兩天,從澳門搭船去了香港。在香港孫中山與陳少白、鄭士良會合。從報紙上看到當天晚上有船開赴越南。正是慌不擇路時刻,去越南也未嘗不可,就派人去買船票。不料這是艘貨船,不載客人。再去打聽,還有一艘"廣島丸"的日本貨船,恰好還有4個客位,而且明天便起航日本。沒有別的選擇了,他們決定乘坐這艘船逃亡日本。幸好,陳粹芬掌管的經費還有300美元,於是從滙豐銀行里全部取出以備東渡之用。

14天之後,"廣島丸"在日本神戶港靠岸。在通過海關的時候,日本人檢查得很嚴。他們大概已經接到滿清政府通緝孫中山的函件,因此當孫中山和陳粹芬挽著手來到檢查口時,海關官員把孫中山上下左右打量了個遍,然後指著陳粹芬問:"她是你的什麼人?"未等孫中山開口,陳粹芬微微揚起頭很傲慢地說:"我是他的太太!"日本人大概很納悶,通緝的是一個人,怎麼會有太太了?當他們安全走出海關之後,孫中山很高興地對陳粹芬說:"你回答得很好。"陳粹芬心中暗喜,如果真是這樣那該多好。

他們走上岸來,舉目四望,一切都異常陌生,到了一個使人茫茫然的世界。他們勉強在神戶住了幾天,深感在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經濟匱乏的困難,就搭船到橫濱去尋找華僑朋友譚發幫忙。譚發是廣東三水縣人,在橫濱開一間洋服店。雖然與孫中山只有一面之交,但非常佩服孫中山不怕掉腦袋也要推翻滿清政府的博大胸懷。他對孫中山說:"我雖然是一個知識淺薄的商人,但我很想替先生出點力。以後如果有什麼用得著我的地方,我一定儘力協助。"孫中山按著地址找到了譚發,向他說明來意,譚發非常高興,立即替他們租了兩間房子,安排他們一行四人住下。譚發以為陳粹芬就是孫中山的夫人,照顧得格外周到,孫中山不便解釋,陳粹芬更是欣然接受了。

休息了一天後,譚發陪同孫中山、陳少白到橫濱山下五十三番地文經商店,拜訪商店主人馮鏡如,商量組織興中會橫濱分會的事。事情進展得很快,不久,以馮鏡如為會長的興中會橫濱分會正是成立了。他們刊印《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和《明夷待訪錄》中的《原君》、《原臣》兩篇,作為鼓吹反清革命的宣傳品。

為了安全起見,孫中山剪掉了從小蓄留的長辮子,留起了鬍子,隨後又到服裝店買了一身新式的日本和服。穿戴起來以後,陳粹芬一看,不覺笑道:"真是以假亂真。"孫中山和陳粹芬假扮夫妻,兩人同居一室,倒也規規矩矩。晚上,陳粹芬堅持讓孫中山睡在床上,自己睡在沙發上,條件雖然差些,但能與自己崇拜和喜愛的男人同在一個房間里,可以聞到彼此的氣息,聽得到輕微的鼾聲,真可謂"息息相關"。恍惚之間,有一種叫做"溫馨"的感覺在無聲發酵,使陳粹芬的心裡溢滿了幸福。她在心中暗想,"我太滿足了,真的,我只要這些,無怨無悔。"興中會橫濱分會成立的那天,孫中山整個晚上都顯得很激動,很晚了還在挑燈夜戰,研究文獻,書寫綱領。陳粹芬勸他休息,他搖著頭說:"你先去睡吧。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是我的習慣。"陳粹芬心疼地給孫中山的肩上披了一件衣服,然後沏了杯熱茶,悄悄放到孫中山的旁邊。孫中山的思緒正馳騁在革命的疆場,他忽然抬起頭來,堅定地對陳粹芬說: "我不會被擊垮,廣州起義的失敗只是一場必經的磨難。我會成功的,相信我。"陳粹芬受到他的感染,同樣堅定地說:"廣州起義既是對我們的考驗,也為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你是個無比堅強的人,你一定會成功!"孫中山十分激動:"你是這樣想的?"陳粹芬說道:"是的,我堅信,一定會成功!"孫中山一把抓住了陳粹芬的纖纖細手,在她那紅暈的臉頰上輕輕吻了一下。

各位看官,就是這輕輕的一吻,像冰裂雪崩似的,以雷霆萬鈞的力量將他們各自心靈上的重重防線徹底擊潰。這一對假夫妻,終於墜入了真愛河。像暴風雨夾雜著電閃雷鳴向大地傾訴;像火山在熾熱的岩漿激蕩奔涌形成的巨大壓力作用下產生的噴發......

3、甘當革命配角 功績彪炳史冊 [本章字數:4885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27 09:55:51.0]

話說孫中山在亡命日本期間,陳粹芬除在生活上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照外,更是革命工作的有力助手,兩人的感情也日益加深。為了進一步打開局面,孫中山打算到歐美等國開展革命宣傳工作;鄭士良回國收拾餘眾,重新部署,以待捲土重來;陳少白和陳粹芬暫留在日本做些考察工作。大家商量停當,便分頭去做準備。回到房間,陳粹芬對孫中山說:"你的妻子逃亡到檀香山,你的母親和大哥都在那裡,你應該先到檀香山,然後轉赴歐洲。"孫中山覺得陳粹芬說得很有道理,感動得拉著她的手說:"謝謝你!"那一夜,陳粹芬輾轉反側,始終不能入睡。她對於那個未曾謀面的盧慕貞,只有無盡的羨慕,沒有絲毫的嫉妒。她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個孩子或者是一群孩子,而那些可愛的孩子的父親就是孫中山。她在心裡默默祝福,祝福孫中山一路平安,祝福盧慕貞生活愉快......

自從孫中山走後,陳粹芬的心總是懸著,忍受著思念的熬煎,密切注視著孫中山的行程。孫中山在檀香山小住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精力旺盛地從檀香山到了美國的舊金山,接著橫越大陸,經芝加哥抵紐約,在華僑中宣傳革命。然後在紐約登上"麥竭斯的"號輪船赴英國倫敦。她期待著孫中山早日歸來,但又清醒地知道,他心裡盛裝的幾乎全是革命,絕不會為了兒女情長的事情分心。陳粹芬想用繁忙的工作來沖淡相思的苦澀,心態漸漸的平和了許多。但是,像有心理感應似的,有一段時間,她總是無法安下心來。其實,遠在千里之外的孫中山當時正在在倫敦蒙難,被滿清政府駐英使館的人綁架軟禁,生死未卜。這年10月間,陳少白從香港打電報給在日本的陳粹芬,說孫中山蒙老師康德黎的營救已安全脫險了。聽到這個消息她的那顆懸著的心驟然緊縮,雖說已經脫險,她的心依然砰砰跳個不停。陳粹芬自結識孫中山後,在香港曾見過康德黎博士一次,留給她十分慈祥的印象。事後回憶孫中山脫險,她總說:"康德黎博士是救命恩人,永世難忘啊!"孫中山倫敦脫險後,為披露被綁架事件的真相,寫成《倫敦蒙難記》。

1897年秋天,孫中山經加拿大到達日本橫濱,與翹首盼望的陳粹芬久別重逢。孫中山除了講述蒙難被救的詳細經過外,側重對陳粹芬講他在英國考察的心得以及對中國革命的思考。陳粹芬婉轉地表達了她對孫中山的思念。孫中山很激動地取出了那隻金懷錶,遞到陳粹芬手上。這是一隻極其精緻的金錶,周身金燦燦的耀眼,打開表蓋,銀白色的錶盤上鑲刻著指示時間的羅馬數字。把表放在耳邊聽聽,聲音清脆有力。陳粹芬用雙手捧著金懷錶還給孫中山。說道:"這是件極其珍貴的禮品,你要好好保存著。"孫中山深情地望著陳粹芬說:"正因為它無比珍貴,所以我要把它送給你!"陳粹芬十分驚訝:"不,它太貴重了,我不能要。"孫中山說:"只有珍貴的物品才能表達珍貴的感情,讓它作為我們愛情的見證吧。"陳粹芬無比激動,心中漲滿了幸福,她一下撲到孫中山的懷裡......從此,這隻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金懷錶一直保存在陳粹芬的手上。

話說孫中山倫敦蒙難之後,成了世界聞名的革命家,在國外華僑中的影響日益增強,慕名投奔者日眾。另一方面,滿清政府也加緊了對孫中山的誘降和迫害。由於陳粹芬與孫中山共同生活,並以夫妻的名義掩護孫中山,對革命的秘密活動頗為有益。陳粹芬又以女性的溫柔與細緻,加上勤勞賢惠,熱誠幹練,使孫中山在亡命異鄉、顛沛流離的艱苦生涯中,獲得精神支持與慰藉,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鬥志和樂觀主義精神。有一天,孫中山接待了一位慕名而來的日本人。此人名叫宮崎滔天,原名寅藏,別號白浪奄滔天,比孫中山小5歲。他是受日本民黨領袖犬養毅的指示專程來拜訪孫中山的。他對孫中山提出了許多有關中國革命的問題,孫中山慷慨陳詞,頭頭是道,在宮崎滔天聽來,孫中山的話彷彿是滾滾激流,洶湧澎湃,飛流激濺。孫中山最後說道:"我確信,為了中國蒼生,為了亞洲黃種,更為了世界人類,上天一定會佑助我黨。你們來和我黨締交就是一例。徵兆已經出現,我黨一定發憤努力,不負諸位的厚望。也請諸位拿出力量援助我黨,實現我輩的志業。拯救中國4億蒼生,雪除東亞黃種人的恥辱,恢復和維持世界的和平和人道,關鍵在於我國革命的成功,如果中國革命成功,其餘問題可迎刃而解。"宮崎滔天覺得孫中山的話言簡意賅,字字貫義理,句句挾風雷,似激揚轟鳴的交響樂章,如熱情洋溢的革命旋律。他對孫中山心悅誠服,決定協助孫中山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接見時陳粹芬也在場,聽得十分入神,深切地感到孫中山思想何其高尚,見識何其卓越,抱負何其遠大。孫中山留宮崎滔天等日本客人共進午餐,陳粹芬負責接待並作陪。

若干年以後,宮崎寅藏的夫人宮崎褪子在《我對辛亥革命的回憶》里,有一段關於陳粹芬的描寫:宮崎民藏(宮崎寅藏兄弟)睜大眼睛回敘昨天晚上的事情,邊稱讚那位中國革命婦人,邊鼓勵我說:"在照顧孫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國婦女同志,真是個女傑。她用長筷子,張著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飯的樣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這樣才能擔當大事。你看她聲音之大,你應該向她看齊才對。"這次會面,使孫中山得到了日本民黨領袖犬養毅和日本著名實業家平岡浩大郎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大力幫助。幫助孫中山在東京租了一棟房子,孫中山以平山語言學教師的名義,由東京府發給"居留地外僑許可證",准予留居日本。此後,孫中山往返於東京、橫濱、長崎等地,宣傳革命,結識同志,策劃再次舉行武裝起義。

有一次,陳粹芬看見孫中山眉頭深鎖,夜裡睡不穩,吃飯也不香。細心的陳粹芬估計孫中山是為活動經費不足,而一時有籌措不到而發愁。陳粹芬取下那對祖傳的翡翠耳墜,放在孫中山的手上,說道:"拿去當了吧。"孫中山十分詫異,連連擺手說:"我沒有給你買件像樣的東西,怎麼能夠讓你把祖傳的首飾拿去換錢?"陳粹芬態度堅決地說:"如不收下,就是看不起我。"孫中山激動地將陳粹芬緊緊地抱在懷裡。面對這樣的女人,一個恨不得把一切都獻出來的女人,任何一個男人都不會不為之動情。

隨著形勢的發展,接待工作日益繁重。孫中山為了使革命同志能夠得到很好的接待,就讓陳粹芬搬到孫中山的好友橫濱華僑郵船會社經理張能之的住宅,這裡比較寬敞,有個較大的伙房,有個大客廳和多間住房,由陳粹芬全面負責接待工作。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顧大家的生活,幾乎無微不至。她為革命黨人燒飯做菜、洗衣服和襪子等,一切活兒都由她一人承擔,任勞任怨。當年如廖仲愷、蔣介石、黃興、蔡鍔、李烈鈞等都曾受到陳粹芬的接待與照顧。她使這群為獻身革命而背井離鄉的亡命客大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以至大家都親熱地喊她為"四姑",有的見她與孫中山關係密切,就直接稱呼她為"孫夫人"。每當這時,陳粹芬會很爽快地糾正說:"不要這樣叫,我是大家的煮飯婆、洗衣婆。你要是餓了,就喊煮飯婆,煮飯!要是有衣服要洗,就喊洗衣婆,洗衣!"說得大家哈哈大笑。

後來。老興中會員馮自由在《革命逸史》一書,記載了老同盟會員劉成禺為這本書的第三集寫的一首有關陳粹芬的詩:"望門投宿宅能之,亡命何曾見細兒;只有香菱賢國嫗,能飄白髮說微時。"馮自由為這首詩加了個註:陳萃芬原名香菱,陳夫人恆為往來同志洗衣供食,辛勤備至,同志咸稱其賢。

話說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以後,革命形勢如火如荼。為了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曾到南洋各地奔走革命,陳粹芬不畏艱辛,形影相隨。孫中山在廣東等邊界先後策划了四次起義,陳粹芬始終隨侍其左右。陳粹芬曾和孫中山一起寓居馬來半島檳榔嶼的晚晴園。晚晴園位於新加坡北區的馬里士他路上,是新加坡愛國華僑張永福購得此樓作為供養母親安享晚年的寓所。這裡綠樹環抱,環境幽雅,遠離市區,樓是呈"凸"字形的、中西合璧的二層小洋樓。經整修後張永福以李商隱詩中的"夕陽憐芳草,人間愛晚晴"的"晚晴"兩字,將該樓宅院落命名為晚晴園。張永福致力反清革命,遂將晚晴園作為革命活動機關,用以款待革命領袖,從而使晚晴園成為南洋反清革命的基地。1906年孫中山到新加坡創建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會址就選在便於隱蔽的晚晴園。1907年的黃岡、鎮南關起義,1908年河口起義的策劃工作也在晚晴園完成。孫中山曾先後八次到新加坡,其中有三次和陳粹芬同住晚晴園。每當孫中山下榻晚晴園,那裡馬上成為他與南洋革命志士及社會各界名流相聚的地方,人們也總能看到陳粹芬忙碌的身影。後來,張永福在《南洋與創立民國》一書中,記述了陳粹芬與孫中山同住晚晴園的生活趣聞:陳粹芬有個嗜好,喜歡吃榴槤。這榴槤號稱是熱帶果王,是東南亞諸國特產的優質佳果,其外觀如柚,其狀若西瓜。榴槤拿在手上聞聞,臭味難當,不堪如鼻;剖開後嘗嘗,卻鮮美無比,滑似奶膏,齒頻留香。陳粹芬喜愛這種"聞著臭,吃起來香"的榴槤。孫中山則討厭這種東西,聞著味就想吐,任憑陳粹芬如何說榴槤營養豐富,孫中山從來不沾一點。陳粹芬愛吃也愛買,一次要買四五顆榴槤,趁孫中山不在的時候吃。有時吃不完,悄悄放在一邊,孫中山回家肯定會聞出來,必定讓陳粹芬拿到遠處或者乾脆扔掉。每當這時,陳粹芬就會嗔笑著問道:"要不要把我一起扔掉?"孫中山用手掩著鼻子,笑而不答。陳粹芬急忙把榴槤放妥,又把所有的窗戶打開,孫中山滿意地笑了,拉住陳粹芬的手,說道:"你閉上眼,我給你變出一樣東西來。"陳粹芬幸福地閉上眼,待她睜開眼室,眼前竟是一對閃耀著綠瑩瑩光澤的翡翠耳墜,就是她那對祖傳的翡翠耳墜。孫中山說:"我已托我的日本朋友將它從當鋪贖回了。這一對耳環,你留一隻,我留一隻,作為我們共患難的記憶,至死不忘。"陳粹芬非常激動,這正是她所企盼的,她一下撲到孫中山的懷裡,用熱烈的吻作了最明確的回答。

陳粹芬隨同孫中山直接參加了鎮南關武裝起義。孫中山計劃從南襲取要塞鎮南關,進而進攻廣西,然後懸軍萬里,旌旗堂堂,貫通中國的中腹。起義軍與鎮南關炮台清軍守兵迅速聯繫成功。是夜,迎著刺骨的山風,革命軍80人,攜帶快槍42枝,由鎮南關背面小路摸索前進,向鎮南關炮台迂迴偷襲。他們攀登斷澗危崖,直趨第三炮台,正在睡夢中的100多名清兵,還未弄清是怎麼一回事,就做了俘虜。起義軍一鼓作氣,相繼奪取了第二炮台、第一炮台。第二天上午,孫中山、黃興、陳粹芬等一行10人,從河內搭火車北上。列車經過諒山,到了安南鐵路的終點同登。他們下車步行10分鐘,便到了文淵。前來迎接孫中山等人的起義軍代表,早已在那裡等待。他們牽來了5匹馬,準備了幾輛馬車。孫中山要騎馬,眾人讓陳粹芬坐車。不料,陳粹芬躍身上馬,馬鞭一揚,駿馬四蹄翻騰,看得眾人目瞪口呆。孫中山的坐騎渾身雪白,陳粹芬騎的黑馬是四蹄踏雪,他們一路策馬飛馳,身後塵土飛揚,真是瀟洒豪爽。來到駐地,用過晚飯,起義軍首領伍集合了部隊,連同孫中山一行,共60人,點燃幾十個火把,向鎮南關攀登。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台,坐落在右輔山上,山高林密,荊棘叢生,攀登相當吃力。陳粹芬步伐矯健,始終沒有落在後面。翌日上午,清軍援兵趕來反撲。孫中山用望遠鏡觀察敵軍陣地,命令發炮轟擊,一炮擊中敵人陣地,清營著火,清兵死傷60多人。"打得好哇!給我狠狠地打!"孫中山見戰士發炮準確,大加誇獎。陳粹芬給受傷的起義將士包紮傷口。清兵恃險向起義軍開槍放炮,槍彈呼嘯,硝煙瀰漫,震天動地。孫中山是個極易激動的人,說道:"來,我也操炮一試!",即命陳粹芬填彈,親自動手開炮,"轟"的一聲炮彈在清兵軍營炸開。孫中山感慨地說道:"反對清政府20餘年,此日始得親手炮轟擊清軍耳!"鏖戰終日,清軍損兵折將,未能前進一步。正在關鍵時刻,忽然傳來消息:大宗糧食、槍枝、子彈,在文登被法軍扣留。起義軍如果缺乏糧械補充,必然遭受挫折。孫中山決定立即下山籌款購械。他要求起義軍堅守陣地5天,一俟餉械運到,立即進取龍州。孫中山一行10人不顧戰鬥的疲勞,當晚從山後小道迂迴下山,回到河內。次日晚,孫中山接到電報:"炮台失守。"這次戰役起義軍共獲大小炮14門,步槍400多枝,和幾千敵兵晝夜血戰,打死清兵數百人。大批增援的清軍部隊開到,起義軍寡不敵眾,彈絕糧盡,被迫撤離鎮南關,退往越南境內燕子大山裡。孫中山聽罷彙報之後,勉勵大家說道:"這次起義,已顯示出我們革命軍人的大無畏精神,震撼了滿清政府,中國專制政體不久一定會被我們革命黨推翻。"

4、革命成功隱退 好人一生平安 [本章字數:4685 最新更新時間:2010-01-27 09:56:08.0]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的槍聲震撼了全國,辛亥革命終於成功了。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後,終於結束了流亡海外的生活,於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溥儀)被迫宣布退位,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

當得知孫中山當上了臨時大總統的時候,陳粹芬徹夜未眠。當時,她居住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勝利的消息傳來朋友們奔走相告,紛紛向陳粹芬表示慶賀,有的朋友專門設喜宴,喝喜酒,請陳粹芬坐在上座,待為貴賓。陳粹芬確實非常高興,終於盼來了勝利的一天,為革命乾杯,為勝利乾杯,為共和乾杯,為民國乾杯。從1895年孫中山策劃的廣州起義算起,革命前後歷時長達26年,先後舉行的大小起義十餘起,死傷的革命烈士不可數計,今天終於實現了革命的理想,推翻了滿清帝制,建立了共和制的民國,以勝利告慰為革命犧牲的英烈的在天之靈。回想孫中山為革命亡命海外,顛沛流離,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難。孫中山是具有堅強意志的人,是不屈不撓的革命者,是中國最偉大的領袖。回想當年與孫中山初次見面的情節,他自稱是"洪秀全第二",現在看來,他比洪秀全有魄力,比洪秀全更偉大。她回想著與孫中山在一起生活的日日夜夜,回眸她隨孫中山出生入死的坎坷經歷,回味她與孫中山的甜美愛情......那一天,陳粹芬喝了太多太多的酒。人們對她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和孫中山在一起的女人那是何等幸福的女人啊;人們在議論,作為大總統的女人該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啊;她幻想著孫中山挽著她的手臂,走在歡呼的人群之中,她在分享孫中山的榮耀,這是她這麼多年與孫中山同甘苦、共患難,備嘗艱辛得來的......

但是她沒有醉,特別是當想到剛才有的人喊她"孫夫人"、"大總統夫人"的時候,她忽然變得格外清醒。回到家,她無論如何無法入睡。我是誰?我是孫中山的夫人嗎?孫中山的夫人是盧慕貞,不是我!我只是孫中山的妾?啊,妾也要履行一個接納的程序,也要娶進門才行。而且,孫中山多少次明確表示,他是反對納妾的,我並不是孫中山的妾!那麼我是誰?我只不過是孫中山的一個朋友,一個相當要好的朋友!難道我們之間僅僅是朋友嗎?不,我們長期居住在一起,在一個床上睡覺,我們之間有愛,有很深很深的愛,像海洋一樣深沉,像大山一般堅固!那麼,我和孫中山是什麼關係?是曖昧的情人關係,我僅僅是他的情婦......各位看官,想到這裡她不覺出了一身冷汗。朦朧中,好像感到周圍都是憤怒的眼睛,人們對她怒目而視,紛紛譴責她損害了大眾對孫中山的光輝形象;人們鄙視她,唾棄她,說她是在惡意中傷他們敬愛的大總統!堂堂中華民國的大總統怎麼可能有情婦呢?陳粹芬感到口乾舌燥,她起來喝了口水,心情平靜了許多。是的,我與孫中山的關係說不清,我是有口難辯啊!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此銷聲匿跡。千萬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走到他的身邊,要離得遠遠的,不要讓人們知道這一段戀情。

想到這裡,陳粹芬黯然神傷。從今後她將與孫中山形同陌路,天各一方,今生今世再也不能相見。昨日的紅花綠柳,將被冰雪寒霜摧毀;往昔的溫情脈脈,將被狂風全部吹走。她是多麼不情願失去這已經到手的一切。特別令她沮喪的是,這麼多年的同床共枕,竟然沒有懷上一個孩子。如果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那麼......不,還是這樣好,這樣免得孫中山分心,免得授人以柄。陳粹芬從箱子里拿出了她珍藏的那隻金懷錶,還有那隻翡翠耳環,這是他們愛情的見證。尤其那隻金懷錶,那是孫中山在倫敦蒙難脫險後,他敬愛的恩師康德黎博士送給他的紀念,是無價的歷史珍寶。"這金燦燦的懷錶是孫中山對我情深似海的信物,這錚錚作響的表聲是孫中山對我情意纏綿的訴說。"陳粹芬又拿出那枚每人一隻的翡翠耳環,好像孫中山的話語還在耳邊迴響:"你留一隻,我留一隻,作為我們共患難的記憶,至死不忘。"陳粹芬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她感到已經十分滿足,今生今世能夠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生活過,雖無天長地久,但是曾經擁有,足矣。經過痛苦的思索,她已經下定決心:為了自己所摯愛的人,為了不使孫中山感到尷尬,為了不給攻擊孫中山的人以任何話柄,也是為了我們共同為之奮鬥的事業,她必須義無反顧地選擇離開!為了深深的無私的愛,為了濃濃的蜜意的情,她必須忍痛割愛,從公眾的視線里消逝!

1912年春天,當時也居住在檳榔嶼的孫中山元配夫人盧慕貞要啟程回國的時候,曾差人來請陳粹芬同行。原來,陳粹芬在參加鎮南關武裝起義之後,由於勞累過度,患了當時很難治癒的肺結核,於是留在檳榔嶼診治。盧慕貞對陳粹芬的印象很好,特別是在日本期間,陳粹芬對孫中山的悉心照料,更使她心存感激。自從陳粹芬來檳榔嶼養病,盧慕貞曾多次請她到一起居住,免得一個人孤單。陳粹芬都婉言謝絕,推說自己的病有傳染性,還是獨居為好。盧慕貞差來的人到陳粹芬的住處一看,全然沒有要回國的樣子。盧慕貞得知這一情況後,親自登門勸說,陳粹芬也覺得已經沒有繼續在國外漂泊的必要了,於是草草收拾了行囊,與盧慕貞及孫中山的兩個女兒一起回國了。到了香港後,陳粹芬悄然去了澳門,盧慕貞等一行則由鄧澤如護送到南京與孫中山團聚。陳粹芬在澳門隱居下來。澳門的朋友找到了她,追問她不到南京去享清福的原因,甚至有人責怪孫中山忘恩負義,每到此時,陳粹芬都會耐心解釋道:"我跟孫中山參加反清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我救國救民的願望已達到。我出身貧苦,知識有限,是我自願離開的,並非孫中山棄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負我。"陳粹芬在澳門過著清貧但安逸的生活。

當孫中山被迫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讓位於袁世凱後,他曾攜兒女以及秘書宋靄齡回到闊別的翠亨村,和哥嫂及妻子等團聚。他非常惦念在最困難時刻追隨其身邊的革命伴侶陳粹芬,經打聽得知她隱居在澳門。於是,孫中山隻身來到澳門,找到了陳粹芬的住處,不料卻是人去樓空。原來陳粹芬已經得知孫中山回到翠亨村,料定他一定會到澳門來找她。她多麼想見到自己心愛的人,傾訴這麼多年來的離別思念之苦,細說自己沒有和盧慕貞一起到南京去見他的真實想法,也好取得他的諒解;她多麼想見倒自己心愛的人,最後一次向他表白自己對他深深的愛,今生今世永不相忘......但是,她也想到了,孫中山是個脾氣執拗的人,只要見了面,他就一定會把她帶走,許多尷尬的問題都會出現;她也想到了,自己其實是很脆弱的,見了面她會哭個不停,她會喪失理智,她會動搖的......。經過激烈的痛苦的思想鬥爭,她下定決心,要離開這裡,忍痛不與孫中山見面。於是她悄悄搬走了,鄰居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之給孫中山留了一封信。這是一封只是充滿祝福的簡短的信,陳粹芬讓他放心,她會在遙遠的地方很好的生活下去,時時祝福他的革命事業成功。孫中山被這封簡訊深深地感動了,這是一位有著大海樣的胸襟,高山般的意志和春風似的柔情的女人,一位偉大的女性!

陳粹芬這時已悄悄搬到廣州隱居,錯過了這次機會,他們此生再也沒有相見。

袁世凱篡奪民國政權後原形畢露,孫中山毅然發動"二次革命"。孫中山的大哥孫眉被迫逃亡到了澳門。當他得知陳粹芬獨身居住在廣州,生活十分拮据,於是,親自登門把陳粹芬請到澳門居住,並給予生活上的接濟。孫眉本想讓她和家人居住在一起,陳粹芬堅持獨居,仍然推說自己有病,對大家不好。孫眉知道孫中山與陳粹芬的親密關係,深知陳粹芬為了孫中山的事業甘願做出犧牲的良苦用心,因而對陳粹芬格外敬重,他們之間相處得十分融洽。孫眉認為陳粹芬就是孫中山的妻妾,讓兒孫們尊稱陳粹芬為"二婆",排行在盧慕貞之後。當時孫眉的生活並不寬裕,但他仍然籌集錢款為陳粹芬治病。肺結核在當時差不多就是"不治之症",陳粹芬後來能夠康復,與孫眉的關心和幫助是有直接關係的。

當時,曾經有不少人認為孫中山既然不便有兩個夫人,陳粹芬莫如趁年輕另嫁他人,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孫中山當臨時大總統的時候,陳粹芬才38歲,正是風韻猶存的年歲,另嫁是不會有問題的。此事遭到孫眉的堅決反對,他認為,陳粹芬為中國革命出過力,對孫氏家族也是有功勞的。陳粹芬雖然沒有正式迎娶,但她已經是孫家的人,這是定而無疑的。孫中山隨時都有可能回來把她接去的,另嫁是萬萬使不得的。陳粹芬也不同意,她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孫中山的人,自己就是孫家的人,絕不能幹出有辱孫中山的事情。一來是為了排解孤獨,二來為了向那些好心人表示她的決心,陳粹芬抱養了一位蘇姓華僑的幼嬰為女兒。孩子的姓名既沒有保留原來的蘇姓,也沒有用她陳家的姓,而是用孫中山的姓,取名孫容,又名孫仲英,以志紀念她和孫中山之間的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這一場風波才算漸漸平息了。

孫眉去世以後,陳粹芬告別親友,隻身赴南洋檳榔嶼隱居,並與商人陸文輝合股經營橡膠園,與孫容母女倆相依為命。後來橡膠園經營失敗,生活拮据,多賴華僑及當時老興中會會員、同盟會會員和國民黨員等人的接濟照顧。1915年,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的消息傳開,眾人議論頗多,陳粹芬則泰然自若地說:"孫中山娶了宋慶齡之後有了賢內助,諸事順利了,應當為他們祝福。"她視富貴榮華如浮雲,看榮譽權勢似草芥,受到當地僑界人士的普遍尊敬。1925年3月,陳粹芬得知孫中山逝世的噩耗,遠在南洋的她,痛哭失聲:"我雖然與孫中山分離,但我們的心還是相通的,他在北京病危期間,我幾乎每天晚上都夢見他在空中飛翔。"她在家中設壇遙祭孫中山,時間長達7天。陳粹芬身著喪夫之婦的孝服,女兒孫容則以喪父的兒女身份披麻戴孝。前去陳粹芬家弔唁祭奠的人,見陳粹芬哭得死去活來,無不為之陪泣落淚,更為陳粹芬對孫中山的深厚感情動容,一時在南洋檳榔嶼傳為佳話。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陳粹芬應孫中山之子、時任行政院長的孫科之請,攜女兒孫容回國,住在廣州。5年間,為孫科操持家務,照顧其子孫治平、孫治強兄弟及自己的女兒孫容,讓他們都先後考入大學。1936年蔣介石南下廣州,為答謝當年陳粹芬在日本時的照料,特親自修書托司法院長居正到廣州探望陳粹芬,並致送10萬元,給她作為建築房屋及養老之用。1937年,陳粹芬的養女孫容,與孫眉之次孫孫乾相愛。然論輩分,卻有姑、侄之別,即孫乾應稱孫容為姑母。故當時盧慕貞很反對這門親事。無奈彼此相處既久,了解深刻,感情甚篤;且無血緣關係,只好默認既成的事實,孫科也極為贊成,出面成全,採取孫容恢復原姓,改為蘇仲英的調和辦法,使有情人終成眷屬。孫乾和蘇仲英在義大利米蘭市結婚。

晚年的陳粹芬與孫中山元配夫人盧慕貞誼同姊妹,相處和諧,經常相聚。1949年仲夏,孫科陳淑英夫婦特往澳門,恭祝其母盧慕貞83歲生日,當盧慕貞挽陳粹芬攜手走下樓梯時,狀至親昵,宛若姐妹,受到親友們熱烈的鼓掌歡迎。

1962年10月21日,年邁體弱的陳粹芬在香港溘然長逝,享年89歲。由於種種原因,家人的治喪形式頗為簡單,不登報,不發訃告,匆匆購地葬於荃灣華人墓地。1992年6 月5 日,孫乾由美國回香港,經中山縣僑辦的大力協助,將岳母陳粹芬的遺骨改葬於翠亨村的北山頭,面向大海的孫氏家族墓地之內。墓碑上寫道:孫陳粹芬夫人之墓,婿孫乾率外孫必勝、必興、必達、必成、必立建立。《翠亨孫氏達成祖家譜》關於孫中山的有關情況中將陳粹芬稱為"側室",即妻妾之意。陳粹芬被孫氏後人正式接納為孫中山的第二位夫人。過去,為避諱故,在正式場合很少提及陳粹芬。現在,為了還歷史的真是面貌,介紹陳粹芬的文章逐漸見諸報端,稱陳粹芬和孫中山是"革命鴛鴦"。

陳粹芬,一位不該被歷史遺忘的孫中山的革命伴侶,一位為正義和信仰獻出了一切的巾幗英傑,一位為愛情奉獻了畢生的偉大女人!


推薦閱讀:

孫中山孫女是誰? 孫中山的子孫後代今何在
魯迅·戰士和蒼蠅
她20歲當皇后,40歲當太后,46歲病逝,孫中山稱她是女中堯舜
國民性認識與孫中山的民權道路
美麗愛情:孫中山宋慶齡婚姻誓約書

TAG:故事 | 孫中山 | 中山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