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的召喚——鄭成功及其事業 / 醉罷君山 / 第45頁

使命的召喚——鄭成功及其事業共48頁 第一頁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頁 頁碼: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23 11:45    (使命的召喚-153)    四、「開闢荊榛逐荷夷」    鄭成功解放台灣之役之所以進行得非常順利,乃是得益於台灣人民之支持。  在決心收復台灣之前,鄭氏將領中很多人是持反對意見,可是事實證明了鄭成功復台之役是高瞻遠矚,而且遇到的困難也遠比想像的要少,這是因為台灣同胞視鄭軍為解放者,他們拒絕為荷蘭人賣力,並且給鄭軍提供了大量的支援與幫助,並且自發組織暴動,以終結荷蘭人的統治。  赤嵌城與熱蘭遮城附近的鄉社土藩頭目對鄭軍的到來表示歡迎,並情願歸附鄭成功,南北兩路的其他鄉社接踵而至,鄭成功對這些鄉社頭領均有賞賜,荷蘭人在此的統治確實不得人心,當鄭成功抵達汶港(又稱北港、笨港)時,這裡是漢族移民最先到達且開拓之地,所有的居民對漢族軍隊的到來歡欣鼓舞,男女老少,壺漿相迎,這也使鄭成功對開拓台灣更懷堅定的信心。  不過鄭軍的軍紀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一些士兵乘機搜掠百姓的銀兩,或者擅自私藏糧食。鄭成功認為這種行為將大失民心,下令嚴加整肅,一批犯法的士兵被無情地處決,將領也未能倖免。首先遭殃的將領,便是當時反對攻台最賣力的吳豪,他是宣毅後鎮的指揮官,對於他的罪行,史書上沒有詳細的紀載,因此真正原因有可能是他一直反對鄭成功的經略台灣的計劃;另一位遭到處分的將領是左虎衛鎮的陳蟒,被捆責革職。    對於台灣總督揆一所據守的熱蘭遮城,鄭成功仍然希望能和平解決,他又一次派遣使者試圖說服荷蘭人放棄抵抗,但是遭到荷蘭人頑強的拒絕。既然和平方式不可行,那麼只能訴諸武力了。  赤蘭遮城的荷蘭守軍約一千一百人,這座城堡修建於砂丘之上,三面環海,以磚石砌成,是典型的歐式城堡,正面城牆厚度可達六英尺,側面牆厚度達四英尺,外圍還有圍牆,高三英尺,厚十八英寸。城堡四角都置有炮台,布置有二十門大炮。熱蘭遮城內,無論是糧食還是火藥,都很充裕,所以荷蘭人準備憑藉火炮的威力,來堅守這座城堡。  為了迅速攻克熱蘭遮城,鄭成功作了半個月的精心準備。  四月二十四日,鄭軍數十門大炮開始發出怒吼聲,炮彈向赤蘭遮城傾泄,造成一些荷蘭人的傷亡,並且使城牆遭到一些損壞。顯然,此時鄭軍的官兵低估了他們的對手,鄭軍大炮架設在曠地之上,沒有掩體的保護,許多士兵都從防禦工事里走出來,興高采烈地看著己方的大炮猛轟敵軍的城堡。  荷蘭人雖然受到一些損失,但是他們的大炮卻絲毫未損,並耐心地等待著反擊的時機。當鄭軍士兵以為這座城堡已經是唾手可得之時,荷蘭人的大炮開始發威,威力巨大的炮彈紛紛落在這些暴露在曠地上的士兵身旁,很多人被炸得粉身碎骨,一些大炮也被荷蘭人所摧毀。鄭軍將領、禮武鎮的指揮官林福也被荷蘭人的來複槍所傷。這次進攻,使鄭軍士兵見識了紅夷大炮的厲害,那崩山裂石的威力,令人吃驚。  第一次進攻熱蘭遮城以失利而告終。           作者:將軍一跳聲名裂 回復日期:2009-04-23 15:15:30      樓主的說辭未免太過於政治正確了.鄭成功攻打台灣時土著人是站在荷蘭人一邊對抗鄭軍的,沒有台灣土著的支持,那麼點荷蘭人根本控制不了台灣    荷蘭人自從佔據台灣島之後,憑藉此堅船利炮,鎮壓台灣人民的起義,由於台灣人民既缺乏大陸的支援,武器又非常落後,所以不是手持精銳武器的荷蘭人的對手。    =================    這話是不正確的,當時台灣漢族只能算華僑,"台灣人民"主要是高山族,很多高山族鄉社是支持荷蘭的.菲律賓也是這樣,林鳳攻打菲律賓時,土著也是和西班牙聯合對抗林鳳的.否則單憑歐洲那麼點人,根本不是華僑對手  ------------------    我說說我的看法。  說台灣土著是站在荷蘭人一邊,這是指全部的土族人呢?還是一大部分呢?還是一小部分呢?  在1654年時,荷蘭人費爾堡在寫給巴達維亞的信中寫道:「許多『半野蠻土人』由於愚昧無知而屈服在我們的腳下,只要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就不會象往常那樣安份守己了。」荷蘭人之以武力、欺騙、恐嚇之手段,屈服台灣土著人。  再舉中國之史料,第一手資料《從徵實錄》  「各近社土番頭目,俱來迎附,如新善、開感等里,藩令厚宴,並賜正副土官袍帽靴帶。繇(由)是南北路土社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賜之。土社悉平,懷服。」  「十二日,藩駕親臨蚊港,相度地勢,並觀四社土民向背何如。駕過,土民男婦壺漿迎者塞道。藩慰勞之,賜之□□,甚是喜慰。」    鄭軍與土著人也有矛盾,原因是鄭軍將領欺凌逼反:  《從徵實錄》紀:「援勦後鎮、後衝鎮官兵激變大肚土番叛,衝殺左先鋒鎮營,楊祖與戰,被傷敗回,至省病,死之。圍援勦後鎮張志營,右虎衛、英兵鎮、智武鎮□□,差兵都事李胤監制各□,不準攪擾土社,吊(調)後衝鎮等移札南社。」  《台灣外紀》記載:「七月,張志、黃明縱管事楊高凌削土番,大肚番阿德狗讓殺高反。成功令楊祖征之。祖與讓戰,中標槍死。其鋒甚熾,欲出援荷蘭。功復令黃安、陳瑞二鎮往征。安設伏誘戰,遂斬阿德狗讓。撫綏餘黨,班師。」    這兩書記錄都比較客觀,一寫官兵激變土番叛,一寫欺凌土番。所以後來鄭成功在欺凌土番這事上,對鄭軍將領的懲罰是頗為嚴厲。這件事僅是少數的例子,以宏觀來看,無疑鄭軍是得到包括土著人在內的台灣民眾的支持的。   將軍一跳兄似乎對政治正確很感冒,筆者向來以史論史,並不刻意向偉正光看齊。  正好筆者在翻閱史料時,看到有日本人稻葉君山《清朝全史》有這種一段政治正確的評述:  「鄭成功之來也,素為荷蘭人政令所壓制之全島人民,悉行叛亂,各地生番,亦向化支那,起而黨成功,至有以殺宣教、毀擲宗教書籍為復得自由而互相慶賀者。」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24 11:52    (使命的召喚-154)    鄭軍自從起兵以來,攻城戰一直是其最大的弱項,雖然鄭軍曾經收復許多城池,但絕大多數都是不戰而降,真正以攻堅戰的方式贏得的城邑並不多。但是並不能說鄭軍在攻打城堡上一點經驗也沒有,雖然不能攻堅取勝,但可以採取長期圍困的戰術,只要時間足夠長,城內的守軍最終會被困死,除非投降。  鄭成功曾經圍困漳州城五個月,最後因清軍援軍趕到而最終失敗;後來在南京城外的圍困戰也以失敗告終,現在輪到熱蘭遮城,這次圍困戰能否成功呢?  熱蘭遮雖然是一座孤城,然而也是荷蘭在遠東的一個重要據點,還是可能得到來自荷蘭巴達維亞殖民當局的軍事援助。鄭成功多次寫信給台灣總督揆一,勸他投降,但是揆一無一例外地拒絕,與此同時,分布在台灣其他地方的荷蘭人紛紛向鄭成功投降,人數大約有一百二十多人。鄭成功勸揆一認清形勢,並且表示即便荷蘭堅守十年,鄭軍仍然會以無比的耐心等待最後的勝利。  對台灣總督揆一而言,另一大麻煩,是他與巴達維亞殖民官員之間存在很深的矛盾。在鄭成功發動攻台之役前,荷蘭殖民當局錯誤判斷台灣戰事不會爆發,因此準備進攻澳門的葡萄牙人,以奪取澳門這個重要貿易港口,但是揆一卻認為鄭軍隨時可能發動進攻,荷蘭人在台灣的軍事力量不夠強大,反對在此時貿然出兵進攻澳門。巴達維亞當局對揆一非常不滿,決定將他撤職,改派東印度檢察長克倫克出任台灣總督。  克倫克率兩艘艦船出發後,在大員灣海戰中狼狽而逃的馬利亞號快艇逃回到巴達維亞,並向巴達維亞殖民當局確認鄭成功的軍隊已經發動征台戰爭,這下巴達維亞當局慌了手腳,組建一支七百名士兵、十艘戰船的增援部隊,由雅科布•考烏率領,前往增援熱蘭遮城。    先期抵達台灣的克倫克及其兩艘戰艦,驚諤地發現迎接他的不是掌聲與鮮花,而是嚴陣以待的鄭軍士兵,他居然嚇得不敢下船登岸,在逗留幾天後,索性將船駛向日本去了。  西曆8月12日,由考烏率領的荷蘭增援艦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終於抵達台灣。然而考烏與克倫克是一路貨色,看到鄭軍的陣容強大,他心裡涼了半截,不敢貿然上岸,以港內風浪太大為由,艦隊在外港逗留了二十八天。一艘小船觸礁擱淺,被鄭軍所擄獲,船上的四十二名荷蘭人都成為鄭軍的俘虜。  不論怎麼說,荷蘭援軍的到來,還是使熱蘭遮城的守軍為之一振,援軍帶來了二千二百磅的火藥,還有一些物資,以及揆一盼望已久的戰艦。荷蘭人開始著手組織反擊,9月16日,荷蘭人出動了三艘大型夾板船、兩艘雙桅船以及十幾條小艇,向鄭軍的船隻發起進攻。  鄭成功下令還擊,宣毅前鎮指揮官陳澤、戎旗鎮左協、右協等軍隊率艦隊迎擊。荷蘭艦隊本來處於順風向,但是出發不久後,風向突然逆轉,反而處於逆風向,荷蘭人的小艇駕駛靈活,逆風而行,率先與鄭軍艦隊交手。鄭軍艦隊並非純粹以數量優勢取勝,而是非常聰明地掩蔽起來,然後突然發起進攻。荷蘭小艇的戰鬥力遠不如大型戰船,不多時,鄭軍便繳獲了三艘荷蘭小艇,荷蘭人見不是對手,趕緊後撤。  不想荷蘭人的運氣不佳,其中兩艘大型夾板船被海上衝到淺灘上擱淺,一艘是科克倫號,一艘是克登霍夫號。鄭軍乘機發起猛烈的進攻,科克倫號成為鄭軍艦炮的固定靶子,在火炮的轟擊下,科克倫號遍體麟傷,最後在炮火聲中被擊毀。另一艘克登霍夫號戰船,則被鄭軍以火船逼近,最後成功引燃,被熊熊的大火所燒毀。  鄭軍海軍再次證明自己海上的實力,這場海上戰鬥只進行了一個小時,荷蘭人的反擊計劃完全破產,損失了兩艘大型夾板船與三艘小艇,人員傷亡約三百人。鄭軍方面也有不少的損失,傷亡一百五十餘人,其中宣毅前鎮副將林進紳在戰鬥中陣亡。      作者:天下烏賊 回復日期:2009-04-24 12:51:00      有一事請教樓主:    攻台前,鄭成功部是否在閩東沿海地區招收過兵源?        據聞祖上曾隨鄭成功參加過復台之戰。看過去年新修的族譜,其中記載鄭成功在出征台灣前,在閩東沿海某村徵集了100名鄭氏宗親子弟。攻台後,100名子弟大部戰死,僅餘三人,鄭成功特准倖存的這三位戰士攜烈士骨灰西渡海峽還鄉安葬,途中遇颱風阻隔,三位戰士未能抵達故鄉也無法重回台灣,故在當地將親人骨灰安葬後,即在當地定居下來,其中一位即是先祖。        此事藏在心中甚久,今日在此希望能得到驗證。  ---------------------------------------------  令先祖還有這樣的事迹,佩服.  這事在下也從來沒聽說過,在攻台之前,鄭成功的軍隊有到過閩東地區征糧征餉,至於有沒有招兵,不得而知.   作者:story110 回復日期:2009-04-24 15:22:02      台灣馬上就要平定了,可是離國姓爺英逝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唉,痛心啊!國姓爺的事業後來鄭經還是繼承的,只可惜最後毀在鄭克爽這個豎子手上......    希望樓主能繼續寫鄭經的抗清事業和對台灣的經營,讓大家永遠記住這段大明海外遺史!  --------------------------  筆者準備寫到鄭成功去世就止了,後面的故事,如果以後有機會再寫一個專題.寫鄭成功是因為我覺得他是最偉大的英雄之一,至於鄭經,沒什麼興趣了.   作者:蠟筆曉新 回復日期:2009-04-25 08:54:51      建議君山兄寫完鄭成功,可以接著寫施郎.一個收台,一個復台,都是大英雄.  ---------------  現在沒有這個打算。  最近開始寫《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34367.shtml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4-25 09:55    (使命的召喚-155)    荷蘭人反擊的失敗,使得熱蘭遮城內所有士兵無不沮喪,這支七百人的救援部隊不僅只是杯水車薪,甚至新來的士兵也開始等待別人的救援了。  城內的情況日益惡化,在被困數個月後,荷蘭人必備的生活物資開始缺乏,由於食物單一,缺乏潔凈的飲水,很多荷蘭士兵得了水腫病與敗血病,幾乎每天都有荷蘭人被病魔奪去生命,表面上還堅固無比的熱蘭遮城,其實內部已經是顯得脆弱不堪。  而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鄭成功的軍隊仍然不依不撓地繼續封鎖圍困,對很多荷蘭人來說,似乎只有當熱蘭遮成為一座死城之時,才是戰爭的終點。  可是在11月6日時(農曆九月十五),台灣總督揆一意外地收到一封信。  這封信是清靖南王耿繼茂寫來的,耿繼茂希望與荷蘭人合作,乘鄭軍精銳部隊集中於台灣時,一舉擊破鄭成功在大陸的後方基地,這麼一來,鄭成功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戰爭有時就是如此微妙,參戰各方都考慮利益的最大化,清軍既然在水師上無法與鄭軍抗衡,就企圖藉助於荷蘭人的力量。  這封信令荷蘭人彷彿看到一線希望,如果鄭成功在大陸的基地被摧毀,那麼將被迫回援,這樣在台灣也難以立足。  揆一象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樣,決定派出三艘威力最大、航速最快的夾板船,配備強大的火力,以及兩艘小船,全副武裝,準備駛往福建,配合清軍作戰,一舉攻佔鄭軍在福建的軍事基地。  救援兵團司令考烏接受了這項任務,他率領五艘艦隻組成的艦隊向台灣海峽深處挺進。不過考烏接受此任務,卻完全出自於私心,考烏在荷蘭艦隊遭鄭軍重創之後,他便考慮返回巴達維亞,他自稱是要去爭取更多的援兵,可是實際上他是想逃跑,他認為自己並不受到台灣荷蘭當局的管轄。  考烏率這支艦隊行駛到澎湖列島後,有三艘船出了問題,其中兩艘大船、一艘小船,由於停泊在不合適的水域,導致這三艘船的錨鏈被風吹斷,只得返回台灣進行維修。而剩下的一艘大船與一艘小船,並沒有如期駛向對岸的福建,聯合清軍作戰,考烏自作主張,將這兩艘船駛回巴達維亞,乘機溜走了。    荷蘭人內部的矛盾,使得聯合清軍作戰的計劃泡湯了。  不僅如此,熱蘭遮城的荷蘭人不僅未能通過打擊福建方面的鄭軍來牽制圍困在城外的部隊,反而跑了兩艘船,以及船上的士兵、火藥、糧食。這使得熱蘭遮城內的荷蘭人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處境更加惡化,此時城內可以拿起武器作戰的強壯士兵,已經不足四百人,而疾病與死亡卻仍然如惡夢一般困擾著他們。  這些自認為勇敢的荷蘭人開始向鄭軍投降,首先是一名上等兵投降,接著是一名軍曹,然後又有三名士兵相續投降。  投降的士兵供出了城內的情況,並且還向鄭成功供出城堡的弱點所在,並建議鄭軍率先攻取烏特利支外堡以其附近的外堡山,這樣可以佔據地形上的優勢,居高臨下攻擊熱蘭遮城。  這個價值連城的情報對鄭軍儘早結束這場戰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由<貼庫網>脫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85696/45.html


推薦閱讀:

巡迴法庭在推進司改中的使命與擔當
拋棄魯迅就是拋棄使命
十幾歲孩子這些行為不是叛逆,是在完成自己成長的一個使命
浮生若派 使命必達
我的使命: 幫助世界把恐懼轉換成開放和快樂

TAG:成功 | 事業 | 鄭成功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