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美滋滋吃大紅棗?它真的補鐵嗎?
「一日吃仨棗,終生不顯老 」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保養方法。但如果你已經出現面色蒼白,渾身乏力等缺鐵性貧血的癥狀,大紅棗真的可以幫我們擺脫營養困境嗎?
首先要明確,中醫中的「補血」理論與西醫的「補鐵」理論不是一回事。中醫認為大紅棗有很好的補氣養血功效,主要原因在於紅棗能健脾益胃,從而促進胃腸對營養素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環。於是食用者便能產生面色紅潤,氣血充足之感。但就西醫的「補鐵補血」理論而言,紅棗卻算不得補鐵佳品。
棗有干棗和鮮棗之分,紅棗便屬於干棗類。首先,就鐵的含量而言,因為在晒乾過程水分流失,干棗的鐵含量能達到鮮棗的兩倍,每百克含鐵約2.3mg。雖然紅棗的鐵含量在水果中算是翹楚,但相對與豬肝每百克22.6mg的鐵含量而言,紅棗並無補鐵優勢。
其次,就鐵的吸收率而言,紅棗中的鐵主要是以三價鐵形式存在的「非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如果想吸收,就必需將三價鐵還原成二價,它需要酸性環境和一定的還原性物質。而鮮棗素有」維生素C丸「的稱號,其中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恰好能起到促進鐵還原吸收的作用。但是,紅棗在晒乾過程中幾乎將其中的維生素C損失殆盡,鐵的吸收率也大大降低。
其實,不僅是棗類,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率普遍不高,僅為1%-2%。如果你已經出現缺鐵性貧血癥狀,靠吃紅棗補鐵只能收效甚微,起不到及時改善營養狀況的作用。如果補鐵,一般建議首選肝臟、全血、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因為其中的鐵是以人體直接吸收的二價鐵形式存在,吸收率達20%-30%。
雖然紅棗的補鐵效果並不理想,但並不意味著紅棗不是鐵的良好來源。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利於吸收,但就中國人的飲食結構而言,動物性食物占的比例並不高,因而植物性鐵在飲食結構中也很重要。紅棗香甜可口,食用又很方便,如果想要」預防「而不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紅棗還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閱讀:
※補鐵是女人一生的功課
※別再輕信那些補鐵謠言了!營養師敲桌子告訴你應該怎麼補
※李長青:關於「補血」的真相
※寶寶缺鐵的癥狀是怎麼樣的?如何補鐵!
※缺鐵能使孩子學習能力下降,補鐵正確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