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石頭記》:可能是最接近紅樓夢真實結局的續書
2008年,石破天驚,傳說中紅樓夢的真正結局流出。我近日讀到,非常震驚。
這一藏家稱為的「舊時真本」曝光了末28回(81-108回)。情節和所有版本迥異:
賈母和王夫人均早亡,寶黛婚姻得到賈政認可,馬上就要拜堂。
就在此時,元妃被朝廷千刀萬剮,賈府失去靠山並被牽連抄家;
家賊流寇內外勾結,賈家和整個朝代徹底敗亡。
寶釵對黛玉的死負有直接責任,此女心計深重,原書中有多處伏筆。
我初讀紅樓夢的時候年紀還小,在成長中一次次重讀,心裡積攢了幾個疑惑。但當我試圖從各種版本中尋找解答,甚至看了各個版本的續書之後,仍就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吳氏石頭記》幾乎解答了全部。
(一)被抄家能不能算末世?
紅樓夢中屢屢強調末世的概念:「凡鳥偏從末世來」,「生於末世運偏消」等等。什麼算末世?幾乎所有的續書都寫出了賈府被抄家,但僅僅一個家族的滅亡就算末世嗎?好比如果薄公子跟人聊天,說末世那會兒啊,我還在國外念書——是不是聽來很奇怪?以我的理解,只有一個朝代的覆滅,才能稱為末世。
書中還有一句話:「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意思是,本想教子有方,誰知道子孫做了強盜;本想找個好女婿,結果女兒被賣到妓院。後半句是說巧姐,前半句就很詭異。究竟到了什麼時候,好吃懶做的富家子弟,會去做強盜呢?如果只是清平盛世,家被抄了,這些子弟選擇做強盜撈一點錢,太容易被逮捕了。數罪併罰,結果肯定比被抄家還慘,他們會不會做這麼愚蠢的選擇?比較好的時機,自然是亂世,最好的時機,是末世。
《吳氏石頭記》是唯一寫賈府亡於流寇的書。兩派流寇分別由賈環,賈蓉帶領進攻大觀園,燒殺搶掠,「白骨如山」,黛玉作為沒過門的寶二奶奶率眾抵抗不過,終於自殺。初看情節,似乎想像力太過感人。細細思之,如果只是抄家和子弟流落,紅樓夢就完全沒必要成為禁書了。
(二)是誰告的密,導致晴雯死,四兒被逐出大觀園?
不管紅學家怎麼洗白,襲人都從直覺上讓人討厭。院里的海棠花凋謝,寶玉說那是晴雯去世的先兆。襲人醋意十足地頂嘴,大意是說晴雯算個什麼東西,怎能「滅過我的次序」,作為頭牌丫頭的我才當得起那美麗海棠的比喻。這可是晴雯剛死的時候,連死人的地位都要爭,真讓人無語。
續書說的很明白,襲人讓秋紋傳話,向王夫人告的密。其實原書寫得也很清楚,襲人被王夫人收買後,逐漸失去了寶玉的信任:寶玉給黛玉送傳情的手帕,要把襲人支開,讓晴雯去送。晴雯走了,寶玉非常明白嫌疑最大的就是襲人,他這樣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四兒是我誤了他,還是那年我和你(指襲人)拌嘴的那日起叫上來作些細活,未免奪佔了地位。
這時賈寶玉還在給這個通房丫頭留面子,沒有直接說,「奪佔了你的地位」。接著由於過於悲痛,就不管不顧的爆發了:
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樣,從小在老太太屋裡過來的,雖然他生得比人強,也沒甚妨礙去處,就只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鋒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們。
寶玉不是聖人,他其實恨得咬牙切齒,「箝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這本續書里,因為顧著從前情誼,終究親自說媒把襲人嫁給了有錢的蔣玉菡,合情合理。敗落後,襲人也知恩圖報地供養寶玉,「有始有終」。
(三)女兒都是好的嗎?
在得知襲人告密害死晴雯後,賈寶玉的觀點「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崩塌了第二次:夏金桂是個貌美心惡的蛇蠍。續書中,她把香菱趕去做了寶釵的丫頭,最後甚至直接勒死,想嫁禍給寶釵。而寶釵呢,因為識破了金桂奸計,不報官,所以就沒有惹禍上身。
其實,女孩都是好的只是賈寶玉一個階段的認識,在他逐漸接觸世事時,這種認識就破滅了,芙蓉女兒誄中,他開始厭惡襲人,續書中,厭惡寶釵以至於寧願凄涼一生也要逃離。
(四)寶釵觀玉,是不是一出雙簧?
續書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時想要嫁給寶玉的寶釵,不輸給《圍城》里處心積慮嫁給方鴻漸的孫柔嘉。
第八回中,寶釵觀看通靈玉,有這樣一段敘述:
寶釵看畢,又從先翻過正面來細看,口裡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獃作什麼?鶯兒嘻嘻的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象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為什麼一個才思敏捷的女孩看見八個字要念兩遍,兩遍過後,丫頭智商低外加沒默契,還要主子回過頭去提醒她該說的話。如果真想岔開話題,隨便恭維一下就行了,或者直接和丫頭說,去倒茶吧——但是寶釵沒有。
(五)「風刀霜劍嚴相逼」,會不會太誇張?
葬花吟預示著黛玉的命運,以前總覺得風刀霜劍的比喻太過誇張,「一年三百六十日」,我不能想像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續書的情節告訴我這不是委屈的比喻,是寫實。流寇入侵大觀園,劫走寶玉平兒。這時熙鳳死去,探春遠嫁,只有林黛玉作為寶玉未婚妻獨撐大局,卻因中了反間計誤殺軍師小紅,導致眾叛親離,最後在淪陷的前夜走進樹林的隱蔽處,上弔死去,所謂「玉帶林中掛」。一年後寶玉回到大觀園,看見樹下一具白骨和樹洞中的手帕,才知是黛玉屍骨,哭暈之後黛玉託夢,訴說了前世的絳珠草和神瑛侍者為誰,這就是批註中的「證前緣」。
(六)鳳姐「掃雪拾玉」 和 「知命強英雄」
批註里言之鑿鑿,說後回目有:
薛寶釵借詞含諷諫 王熙鳳知命強英雄
我一直覺得「王熙鳳知命強英雄」的時間不太對,因為:
寶釵諷諫寶玉的時候,兩人已經結婚了。(批註「今只從二婢說起,後則直指其主。今日寫襲人,後文寫寶釵」)
諷諫的時候,賈府已經敗落了。因為批註指出,寶釵的這次說教沒有成功,且寶玉目睹家破人亡,「懸崖撒手」,跑了。
批註說哪怕有探春在,賈府敗落的時候子孫都不可能流散。那麼若換做才幹更高的鳳姐呢?唯一的可能,鳳姐在敗落以前就死去了。
已經死了的人,怎麼「知命強英雄」呢?
續書的答案是,鳳姐死後從太虛幻境里逃下凡,想來大觀園和賈府看看女兒。玉為什麼在雪裡?因為通靈寶玉「三知禍福」,害怕刀劍無眼,就藏了起來,看到鳳姐,告知了一切。鳳姐明知自己是已死的命,還殺了幾個滅亡賈府的流寇,所謂「王熙鳳知命強英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網上有諸多評論,說這書文筆現代、用語粗陋,詩歌平仄不通,情節都是近代人按紅學研究成果編的,並依此斷定此本必假。我尊重每個人都有評論和判斷的權利,但如果以一個寫作人的角度看:一個作者,能夠融匯那麼多紅樓夢的研究,並且把後28回寫得嚴密緊湊,幾乎合上了前80回所有伏線,交代了所有人物的結局,這是任何續書都沒有做到的。但同時,一個讀過這麼多枯燥的考據材料,在短短28回中情節鋪排的高潮迭起,引人入勝,但文筆卻是這麼的稚嫩拙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也許,出於一些目的作者在保護自己的孤本,也許,作者看過真正的原書並把情節憑記憶寫了出來。近來據稱已經有人接觸到原書並披露了真實的詩作:
家破王孫在,浮雲世事遷。放逐國恨堵,夢繞故家還夜寒風作枕,棚漏雨為簾。索瓦思烹雪,煮莧憶撒鹽。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途窮俗眼白,戍鼓擾人眠。
單憑這一首,絕不是近人能編出來的。
張愛玲曾有人生三恨: 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可我從不認為紅樓夢的讀者必須要對探佚感興趣,因為一個註定被打碎的美好,實在沒必要知道它是如何被破壞直至蕩然無存的——我們本已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負荷,讀些書怡情悅性就是我們難得的放鬆了。
如果能讀到這裡的人,可能和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一樣:就是單純的喜歡。
推薦閱讀:
※手相:從斷掌看你一生的運勢與吉凶!真實案例!
※印度女子來中國旅遊,稱待在中國很安全,懷疑印度媒體的真實性
※盤點12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華語電影
※虞雲國: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兩宋王朝
※獨生子女移民後,中國老人在美國的真實「養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