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轉載]命理古籍《三命通會》解讀

作者:炎黃道人張紀元(炎黃土地)

一、《三命通會》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三命通會》被收錄在清編著的《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總編紀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此書的作者有所考證、及對全書也有一個評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如下:

——————————————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七 《三命通會》 術數類五 命書相書之屬

提要:臣等謹案三命通會十二巻,原本不著撰人姓名,巻首但題育吾山人著,明史藝文志有萬民育三命會通十二巻,與此本卷數相合。惟以通會作會通為稍異,今考世所傳星學大成專論五星者,為萬民英所撰,己著於錄此。本專論子平亦出民英之手,藝文志蓋因育吾山人之號,誤以民英為民育。又通會二字傳寫互倒,遂有不同其實即此書也。自明以來二百餘年談星命者,皆以此本為總彚。於家有其書中間所載仕宦八字,往往及明季之人。蓋後來坊刻所攙入,亦己非原本之舊。特以其闡發子平之遺法,於官印財祿食傷之名義,用神之輕重、諸神煞所系之吉凶,皆能采撮羣言得其精要,故為術家所恆用。要有未可遽廢者,至其立論多取正官、正印、正財,而不知偏官、偏印、偏財亦能得力,知食神之能吐秀,而不知傷官之亦可出奇,是則其偏執之見未能圓徹,且胎元等論施,之今日亦多有不驗。言命學者,但當得其大意而變通之可矣。若所引珞琭子與今永樂大典中所輯完本其文迥殊,則其時秘冊僅存外間末由窺見,遂誤信依託之本固未足以為病也。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臣總校官陸費墀,乾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

二、《三命通會》作者

四庫全書匯聚諸多大才子,考證相對詳細嚴謹,有相當可信度。

從上文可以看出,《三命通會》作者為明朝進士萬民英,認為「萬民育」為「萬民英」之誤,作者也自稱育吾山人。

萬民英,為明嘉靖庚戌進士,歷官河南道監察御史,出為福建布政司,右參議。

其先祖為江夏人,明永樂年間,祖父萬義由御史貶為戍大寧都司衛,居易州城內。

  當時,倭寇屢犯福建,萬民英奉命守泉州,他恪盡職守,身先士卒,驍勇善戰,屢戰屢捷。

萬性情耿直,因直言得罪權貴,由此遭陷害,藉機扶母靈柩回故里,從此遠離仕途,隱居三十多年。他建鄉學,收弟子,熱衷慈善與教育,李時新等二十幾名弟子都有所建樹。每年都搭粥棚救濟四方百姓。編著有《易經會解》、《三命通會》、《星學大成》、《蘭台妙選》、《蔭符經》、《相字心經》刊行於世。另有《道德經解》、《宗教易簡錄》、《言志漫稿》、《菊花譜》等著作收藏於家。卒於明萬曆癸卯年,享年82歲,葬於西高村西,狀元朱之蕃(荏平人)撰碑文;探花趙鏘(易縣人)篆碑額;榜眼劉思中(清苑人)書丹。易縣博物館存有其墓志銘。

從萬民英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出生官貴之家,祖居易州城,易州應該是現在的河北保定境內,也就是河北人。然後中進士,入仕途,後雖然回歸家鄉,但從事教學,弟子有出息,去世時由狀元題寫碑文,一生著作豐富。

古代「進士」算得上時非常有學問的人。有不知道還以為和現在的博士差不多,更無知的可能以為和大學本科差不多。其實大謬,中國在漫長的1300年的科舉考試中,只有差不多11萬名進士,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只產生80幾位進士。科舉三年一考,每三年也就產生200多名進士。即便是舉人,平均每年也就幾千人。

現在一個學校可能一年就招100多位博士,所以進士比博士遠遠珍貴,屬於稀有品種,是專門搞學問的人。

當然,也因為本身學識很高,一般來說不需要預測為生,或者不屑於干預測。比如現在大學教授博導,即便懂得易學,也鮮有以此為業的,因為屬於文人階層,而算命者屬於九流技藝之人,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所以「進士」是丟不起這個人。

他們研究八字命理,也往往是理論研究為主,即如今俗稱的書房派。

古今命理書籍,較為著名的書房派就是《三命通會》的作者萬民英,是明嘉靖庚戌進士;還有就是《子平正詮》的作者沈孝瞻,是清乾隆年間己未年進士。此兩人,是命理學書房派的代表。

書房派的特點是本身學識淵博,有時候理解相對透徹深入,但不足在於實踐少、或者沒有實踐,分析的八字案例也往往是前人遺留,或者自己或者身邊熟人為主,導致理論和實踐有時候不能很好的結合,實踐沒有輔助使得理論更加提升。即實踐和理論的陰陽兩面沒有兼顧。

萬民英在《三命通會》中有一段自我描述:「余命庚寅日,生十二月大寒後,太陽在丑宮斗十九度,天月二德在庚,屬日主,又庚以丑為貴神,是將星扶德,天乙加臨,庚生丑月,雖休不弱。年壬午本則旺時,丙戌柱有偏官,所以典兵刑為清台。日主休廢,官故不大。總兵傅津腰玉掛印,與余命同。傅西人庚日得地故也。出身武科,命信然。」

後在《三命通會》卷十一的《明通賦》云:「驗余命,行丁巳運,遇到癸亥流年,癸上丁,亥沖巳,是歲運沖也,其年罷官喪母,受禍最慘,可以例觀也。」

從這段文字,可以佐證作者萬明英的背景情況,也可以推出他的八字為:

乾造:壬午癸丑 庚寅丙戌

大運: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庚申辛酉 壬戌

按照炎黃的理論,萬民英身弱,取印比為喜用神,水木火均為忌神。

食傷與官殺均忌,故遇到小人阻礙多,自己本身也有食傷的敢於直言、偏官的憤世嫉俗的特性。

故大運丙辰,印來幫身,為官順利,節節上升,到丁巳運,克身之運,遇到癸亥流年,忌神食傷和官殺打鬥不寧,自己最凶,喪母罷官,是一生命運之轉折。

按其八字記載的壬午年,即為公元1522年,丑月出生,則陽曆在1523年的1月,死亡的記載1603年確為癸卯年,虛歲為82歲。

中進士的嘉靖庚戌年為1550年,即28歲時;庚戌為印比為喜用神年,故文書得吉,當然本局格局高是關鍵。

罷官的癸亥年為1563年,即其42歲的時候。

其學術水平,可以八字中「印」來看,八字丑戌兩印,可謂較強,故著作頗豐,也有一定水準,當然,食傷忌神發露、剋制偏官丙火、寅木又克印星,故著作也稍有瑕疵不足之處。

三、《三命通會》成書年代考

炎黃推測《三命通會》的成書年份應該是在萬民英罷官的1563年之後。大範圍總是在作者萬民英生卒的公元1522年到1603年之間。

四、《三命通會》論命體系及特色

炎黃認為,《三命通會》該書的特點,優點主要是全面。

對比《淵海子平》來說,《淵海子平》也較全面,但《淵海子平》由於成書年代早,且本身是多位作者的合集,所以顯得較雜,系統性不夠。而《三命通會》由於成書年代較晚、作者只有萬民英一人,所以系統性相比《炎黃子平》來說,要較強些,且比《淵海子平》可能更加全面。

《三命通會》不足之處,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是較少出現類似任鐵樵所疏的《滴天髓》的實際舉例,所舉一些命例也很多是前朝代的命例、當是其他前朝書中的載錄為主。

當然,書中也有作者死後人的命例,按《四庫全書》的提要所述:「於家有其書中間所載仕宦八字,往往及明季之人。蓋後來坊刻所攙入,亦己非原本之舊。」這和萬民英無關。

其二是《三命通會》雖然包羅萬象,但反而沒有作者自己命理觀點的一條主線前後貫通,即沒有一個明確的命理體系,全書基本是命理資料的匯總,結構相對鬆散。不比《滴天髓》和《子平真詮》有系統的命理觀點暢述。

如果把《滴天髓》和《子平真詮》比喻為一部完整的議論文或者一部有始有終的小說,則《三命通會》和《淵海子平》一樣類似散文的合集。

《四庫全書》「提要」中,也對《三命通會》的不足有所提及,比如:「至其立論多取正官、正印、正財,而不知偏官、偏印、偏財亦能得力,知食神之能吐秀,而不知傷官之亦可出奇,是則其偏執之見未能圓徹,且胎元等論施,之今日亦多有不驗。言命學者,但當得其大意而變通之可矣。」

提要是大才子紀曉嵐協同一幫大才子所歸納,紀曉嵐博學多才,當然本身也是精通命理,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也多記錄命理預測及一些怪異之事,可以證明紀曉嵐是懂得命理的,所以其歸納的當有一定的準確度,何況還有許多大才子一起參與。

「提要」指出《三命通會》過於對於正神的「正官、正印、正財,食神」過於褒獎,而對於「偏官、偏印、偏財、傷官」的偏神評價過低有失公平;此為其一。其二是對於神煞「胎元」等論多不驗證。所以提醒命學者注意變通。

當然,《三命通會》是《淵海子平》的整理升級版,所以「提要」指出《三命通會》的不足之處,其實《淵海子平》也一樣存在。

《四庫全書》提要之所以如此說,可能就和《四庫全書》的總編紀曉嵐的八字有所相關。紀曉嵐八字,按照清朝袁樹珊所編的《命譜》,記載如下:乾造:甲辰 辛未 丙戌 甲午

大運: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紀曉嵐丙火生於未月,未本氣為己土,如果按照《三命通會》格局所論,恰為月令傷官格,屬於《三命通會》所貶低的偏神之一;而恰透乾的兩個甲木,又全部是偏印,也是屬於《三命通會》所貶低的偏神之一。

所以紀曉嵐本身屬於一個實例佐證,難怪《四庫全書》「提要「要稱之為「是則其偏執之見未能圓徹」。

以上不足,主要是和作者萬民英本身屬於書房派有密切關係。

所以,炎黃看法,《三命通會》其實也可以看做是《淵海子平》的整理本或者升級版。其中諸多內容,基本和《淵海子平》一致。

《三命通會》的卷一到卷七,收集和論述了一些命理基礎,大多數和《淵海子平》內容較一致,但相對更加完善和系統。

卷八、卷九,討論日乾和十二時辰組合的討論,為《淵海子平》中所未見;

卷十、卷十一、卷十二,以收集整理古人的命理賦篇為主,類似古人的命理論文,作者本身自己有註解。其中可能也幾篇的作者不明,不排除作者自己撰寫的可能,但總體以收集註解古人著名的賦篇為主。有些是《淵海子平》未收錄的,比如安東杜謙的《玉井奧訣》、徐子平的《明通賦》、徐大升的《元理賦》,以集中在卷十、卷十一為主;有些則是《淵海子平》原書中已經收錄,比如《喜忌篇》、《繼善篇》、《元機賦》、《絡繹賦》、《造微論》、《人鑒論》、《元妙論》、《四言獨步》、《五言獨步》等篇,集中在卷十二為主。

所以總體考察《三命通會》,炎黃認為,可以看做是《淵海子平》的整理升級本。而結合年代來說,萬民英成書在於明朝,此前的命理書籍較小,基本以《淵海子平》為主,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所以,《三命通會》也可以看做是萬民英對明朝之前的八字命理的一個匯總整理,這和《淵海子平》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三命通會》全書內容豐富,系統性又相對較強,這應該是清朝編修的《四庫全書》將《三命通會》收錄在內的一個主要原因。

總體來說,《三命通會》如同《淵海子平》一樣,貴在包羅萬象,誠如《四庫全書》提要所寫:「自明以來二百餘年談星命者,皆以此本為總彚。……特以其闡發子平之遺法,於官印財祿食傷之名義,用神之輕重、諸神煞所系之吉凶,皆能采撮羣言得其精要,故為術家所恆用。」也因為《三命通會》把命理的各種體系都引入在內,所以對命理學的研究具有較大的資料價值。


推薦閱讀:

【轉載】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另一方的壞話
【轉載】@紅塵相念,你是我今生不悔的情緣@
【轉載】世界人權宣言
(3)[轉載]用量子力學理解金融市場
[轉載]「五帝錢」之類

TAG:古籍 | 轉載 | 解讀 | 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