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頸椎病治療初探及議風濕病治俗法之誤

腰頸椎病治療初探及議風濕病治俗法之誤

可能由於現代人運動量少,及食物含激素多傷害了人體骨骼,現代人患腰頸椎病的人印象中不少。得頸椎增生或脫出的病人多見於經常低頭幹活的人,比如辦公室人員,經常面對電腦埋頭作業,而又少做籃球或羽毛球等仰脖運動;得腰椎間盆脫出的人多見於做重體力活之人,而增生則多見於年歲大者。此等退行性之骨科病治療比較棘手,西醫保守治療時一般給予止痛藥和激素,但這些藥物的不良負作用多於治療正作用,僅能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長期來看有百害而無一利,重者則需手術且風險較大。而中醫治療,通過推拿按摩正骨手法和中藥內服外敷,中、輕度患者恢復較好。博主曾治幾例此等病,療效滿意。

頸腰椎增生或盆脫出,歸屬於中醫風濕病範疇,博主使用的治療方劑非常簡單,完全沒有《臨床中藥學》書上講的那麼複雜。看《臨床中藥學》書上講那麼多祛風勝濕方、葯,五花八門,成千上萬種。其實都是些不著邊際,抓不到病因病機的老套無效方葯,比如較有名的獨活寄生湯、什麼蠲痹湯之類,描述效果天花亂墜,實則治標多治本少,所以運用起來,要麼無效,甚至乎起反作用。老套中醫還愛用飛行走串的蟲類搜風葯,卻不知那些祛風葯,多是些燥血葯,多服久服不但無益於治療,反而因為其燥血作用使患者身體氣血更虛,更甚者會加重疼痛或產生因血虛津液乾涸而肝風內動之病。

古人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人之所以得風濕病,很大原因在於氣血衰弱,營衛不足,所以補營衛氣血之不足,即是治本之大法,不祛風而風自退。氣血營衛不足之風濕病,多表現為肌表麻木不仁,甚者為血不潤筋而使筋縮抽掣,關節難屈伸。另,中醫認為「腎主骨」,骨增生、盆脫出多與腎有關。總體來說,風濕病與肝脾腎最為密切。脾統血、主肌肉,喜燥而惡濕,脾氣、脾陽虛則氣血生化無源,同時脾虛易生痰濕,痰濕滯留肌肉關節而腫痛;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則筋不得濡潤而致筋縮;腎主骨,腎陽不足,則一是督脈同虛(督脈走背中),二是陽氣不足溫暖血脈,致寒氣易侵;腎精不足不能充髓而致骨關節增生變形。故治療大法:

一、以肌表麻木為見證者,為氣血流動不暢,以補氣血為主(脾主四肢、肌肉),方用桂枝湯、玉屏風散,或二者合方另加當歸,或用仲景黃芪桂枝五物湯,或用四君子湯、八珍湯,或阿膠一味燉溶加紅糖或冰糖(怕上火者)矯味服。

二、以筋縮為主證者,以補脾潤肝為主,用一法加四物湯、杜仲,再適當加大白芍用量或加萸肉(萸肉不單斂肝,按《神農本草經》兼有治風濕病作用)、木瓜、蠶沙等舒筋葯。

三、腰頸椎增生或脫出,以一法選加附子、杜仲、川斷,另按部位加:頸椎加羌活、葛根、狗脊、威靈仙;腰椎加狗脊、萸肉、威靈仙(「腰為腎之腑」);膝關節增生加牛膝、威靈仙。

四、夾氣血瘀滯者,加土蟞蟲、桃仁活血,疼痛較重者加延胡、香附活血行氣,地龍通經絡。

五、食療:五指毛桃(南芪) 25克、牛大力40克、首烏15克、薏仁30克,紅棗10枚,生薑適量,作用為補氣益腎祛濕。腎陽虛者加杜仲或狗脊15克,腰頸椎病煲豬脊骨或豬尾骨,膝關節病煲豬或牛脛骨,取以形補形、同氣相求之意。

以上方法,用藥品種少,簡單而又易掌握。當然遇複雜病情,可參考《金匱要略》之烏頭湯、麻黃加術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等方劑。但祛風解表葯不宜多,用一二味即可,主要在治本。俾肝脾腎旺,風寒濕邪自然難侵(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案:曹女,近40歲,月事來時腰痛,過後仍痛1周,經某區中醫院檢查為腰椎盆脫出,並推拿按摩腰部,更加疼痛又1周。刻診:腰肌帶瘀,坐立皆難,眠時難轉側,舌紅略帶紫,苔黃,脈弱。宿有哮喘病、慢性過敏性鼻炎,體虛可知。給予下方:

党參、白朮、雲苓、炙草(以四君子湯補脾益氣),杜仲、狗脊、川斷、萸肉(意在補腎陽通督脈),土蟞蟲、桃仁少量(活血通經,取少量者因其平素體虛故也,桃仁兼止咳平喘),白芍、延胡、香附(行氣止痛),威靈仙(祛風止痛)。

【後記】一劑後約3小時疼痛即止,可做家務,精神大振,鼻涕減少,鼻孔原多濕涕現干少,噴嚏頻率減少。再服一劑鞏固,若要控制、緩解則需以上方加減續服。

其他案例此略。

推薦閱讀:

風濕病常見癥狀有哪些
風濕病的發病因素
抗核抗體(ANA)陽性的臨床意義
第五章祛風濕-獨 活(《本經》)

TAG:頸椎 | 頸椎病 | 治療 | 風濕 | 風濕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