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130餘個國家之064【絞國】
絞國,春秋時期位於湖北西北的漢水中上游地區的一個小諸侯國,中心在今丹江口市習家店一帶(一說在今鄖縣西北)。
公元前701年,絞國有意幫助鄖國攻打楚國。第二年,楚將屈瑕率軍報復性討伐絞國,絞國被迫和楚國簽下恥辱的城下之盟。
公元前700年,絞國被楚國所滅。
古絞國之都。在今湖北鄖縣西。絞為偃姓國,皋陶的後裔。周時居此。春秋時期滅於楚。
絞國 - 姓氏溯源
各諸侯國絞國是一個偃姓邦國。上古夏商周三代,人們聚族而居,十分注重「辨姓」。這一則是為了別親疏,同姓即同祖,屬於「一家人」;有些部族雖然姓氏不同,但也可能存在著親緣關係。二來古人遵循「同姓不婚」的原則,在婚姻上也需要「辨姓」。這就是說,「辨姓」既能起凝聚本族和親族的作用,也便於通過婚姻與異族形成姻親關係。古代的邦國,除了進行物質文化交流之外,也通過認宗和姻親關係來達成廣泛而緊密的聯繫。
偃姓是上古的巨姓,名望很高。其遠祖皋陶是東夷族的著名首領之一,傳說虞舜時,曾任掌管刑法的高官,以正直和善於斷案著稱。偃姓發祥于山東泰山一帶。泰山腳下的曲阜,曾長期是東方夷族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所在,曲阜古代就名「偃」,乃是因有偃姓部族居住那兒而得名。偃的本字為「匽」,古與「燕」通。遠古的族姓多出自圖騰名,東夷族人多崇拜鳥圖騰,偃姓人因崇拜燕圖騰,故姓「燕」,別寫作「偃」。
絞國 - 部族起源
大約5000年前,發祥於陝西渭河流域的黃帝和炎帝部族,順黃河而下,大舉向東方進攻。當他們推進至黃河下游地區時,與以蚩尤為首的東夷部落聯盟在河北涿鹿展開決戰,結果是蚩尤徹底戰敗,黃帝成為霸主。按上古戰爭的慣例,為防止被征服者東山再起,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會被遷徙出原居地,實行異地監管,這樣,很多敢於反抗的東夷部落,或遭驅逐,或被強制遷徙到黃帝勢力較為鞏固的西部地區,如嬴秦和少昊之一部被遷到了山西。偃姓除一部分南逃到淮河流域外,也有一部分被強制遷徙到河南中西部,河南有地名偃師、郾城,就是偃姓族類居住後留下的。絞人大概就是在這時被遷到了河南中西部,至西周,再輾轉遷徙到了地處鄂西北的十堰境內。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偃姓集團,存在過一批偃姓國,這在相當多的古籍中都有記載。有據可考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滅國70多個,其中偃姓國家就有絞(地在今丹江口、鄖縣和谷城間)、州(地在今湖北監利)、英(地在今安徽金寨、霍山間)、皖(安徽潛山境)、六(安徽六安北)、舒(安徽廬江西)、舒蓼(安徽舒城西南。蓼,音liǎo)、貳(今湖北應山縣境)、軫(今湖北應城縣境,音zhěn)等。在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出土的大量銅器, 如《鼎》、《》、《班簋》、《大克鼎》等①,其銘文都證實確有一批偃姓邦國存在。
絞國 - 地理位置
西周楚國偃姓絞國曾在十堰境內活動,也得到地名學和考古學的證明。在今丹江口市西北的習家店鎮,還有村莊名上絞、下絞、左絞,民間傳說絞都故址在下絞。1997年,十堰市博物館與丹江口市博物館重點對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進行調查,在下絞村發現了周代遺址,採集的遺物均為陶片。考古人員分析,下絞遺址的上限時間為西周中期,下限為戰國,是一處延續時間較長的周代遺址,這與古籍記載的絞國存續時間吻合,也與民間傳說相符。在遺址旁的喬家坪,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墓地,墓葬封土堆較大,表明墓主的級別較高。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桃元研究員認為:這些調查結果為絞國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線索。這次發現的簋、鼎、盤三件青銅器,有力地說明當時這裡的確曾有一個諸侯國存在,而這個諸侯國當即是眾說紛紜的絞國。
絞國 - 歷史記載
絞國見於文獻記載,最早是在戰國初年成書的《左傳》一書中。據《左傳》記載,公元前701年,絞國曾與鄖(今湖北安陸市境內)、隨(今湖北隨州市)、州(今湖北監利縣境內)、蓼(今河南唐河縣湖陽鎮,此為己姓蓼國)等國結成聯盟對抗楚國,此後一年,即公元前700年,楚人出於報復而伐絞,並取得勝利。對這兩次歷史事件,將在後面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現先對當時的有關歷史背景作一個大致的勾勒。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國在熊通(公元前740年—前690年在位)時代,實力大增,實行拓土擴張的國策,大舉向鄰國進攻,當時楚立國於長江和漢水之間,其鄰國中,政治地位最高的是姬姓隨國,其都城建在今湖北隨州市區。隨與周王室同姓同宗,這個地處漢水東面的周王室的衛星國,受朝廷的委託,負有監管江漢地區諸侯國的權力。因此,楚就把隨國作為討伐的重點。公元前706年,熊通率軍攻打隨國,要隨侯轉告東周王朝,授予他「王」的封號。在周代,諸侯例不能稱王,稱王就意味著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當隨侯將熊通的要求轉告東周王室時,遭到了周桓王的斷然拒絕,但熊通仗著自己的實力,憑著自己的一股「蠻」勁,不遵中原的禮統和王制,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自立為「武王」。
絞國 - 楚國崛起
各國分布隨國處在這段漢江的東面,因此,《史記》中有「漢東諸姬隨為大」的說法。古人又把襄樊以及襄樊以西漢江北面的地方稱為「漢北」。十堰地域在秦漢時期,有很大一部分屬漢中郡管轄,在古人看來,十堰地域也屬於「漢中」。鑒於學界目前對十堰處漢江何段的說法多有不清,或說中游,或說上游,或說中上游,本書為行文方便,借用古人的概念,以十堰地域包括襄樊以西為漢水中游。
楚國的崛起,使周王室甚為震恐,熊通在位的第51年(公元前690年),周莊王召見隨侯,責備他不該率漢東諸侯懾服於楚,以致縱容熊通僭號稱王,隨侯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過失。楚武王對此十分氣憤,認為隨侯出爾反爾,背叛了自己。於是在當年春天,不顧自己年邁體弱,發動了對隨國的第三次攻擊。當部隊行進至楚隨交界處時,楚武王心臟病暴發,猝死於軍營。楚國令尹(令尹是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最高官職)斗祁密不發喪,領兵繼續前進。隨見大軍壓境,自知難以抵抗,只好又派人向楚國求和。
絞國 - 各國戰況
楚武王在征伐和要挾隨國的同時,對其他弱小鄰國,更是步步緊逼。楚國的稱王稱霸,使得鄰國倍感緊張,各國紛紛進行軍事動員,聯合禦敵。據《左傳》記載,魯桓公十一年,也就是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絞國曾參與鄖、隨、州、蓼聯盟對抗楚國。據《左傳》所記,「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當時,楚國大夫斗廉獻計於屈瑕,「君次於郊郢,以御四邑」。鄖國地在今隨州東南安陸一帶,楚國與其北方的貳國和南方的軫國結盟,有對鄖夾擊之勢,鄖國洞悉其奸,聯絡隨、絞、州、蓼諸國組成伐楚聯盟。鄖國先把軍隊布置在蒲騷(位於鄖國南境,與今應城縣相鄰),在此等待各國盟軍的到來。楚國則將軍隊駐紮在郊郢(地在今湖北鍾祥縣城,當時楚國國都在宜城南),以作防禦。由於盟軍集結或到達指定位置有一定困難,楚將屈瑕先發制人,採取連夜偷襲的辦法,先擊敗蒲騷的鄖軍。各國見鄖師已敗,也紛紛停止了軍事行動,蒲騷之役以盟軍的失敗而告終。
順便提及,楚將屈瑕在當時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屈瑕為楚武王之子(一說武王之弟),因受封於屈這個地方而稱屈瑕。屈瑕的爵號或官職為「莫敖」,春秋以前,楚國的國君多稱為「敖」,楚武王僭號稱王后,將「敖」這一稱呼降了一個等級,讓與了他的子弟,故屈瑕得封「莫敖」。據專家的意見,楚將屈瑕是楚武王時代地位僅次於國王的一位人物。「敖」有君長或部落酋長之義,今湖北方言仍稱才能傑出或地位顯赫為「敖」,俗所謂「敖(傲)得很」,就是古語的遺留。敖加亻(人)旁即為「傲」,傲慢和驕傲的「傲」,也來自於楚方言。
絞國 - 盟軍抗楚
秦長城在以鄖國為首的伐楚盟軍失敗後一年,即公元前700年,由於絞國曾參加盟軍抗楚,楚在打敗鄖國後,又馬不停蹄地把兵鋒指向絞國。據《左傳》記載,楚師行動迅速,很快越過羅國(地在今宜城、襄陽間),渡過谷城境內的南河(古稱彭水),兵臨絞國城南。絞國自知出城迎戰,難擋其銳,便關閉城門決心死守。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楚軍多次發動試探性進攻,均未奏效,相持有一個多月。莫敖屈瑕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狀況,認為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屈瑕向楚王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楚王問他誘敵之法。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時,僱傭些當地人上山打柴,敵軍一定會出城劫奪柴草。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等他們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乘勢奪城。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國小而輕躁,輕躁則缺少謀略。有這樣香甜的釣餌,不愁它不上鉤。」
卻說絞國國君聽探子報告有樵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楚軍保護。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出,並無兵士跟著。絞君馬上布置人馬,待「樵夫」背著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得不少柴草。一連幾天都是這樣,絞軍收穫不小。絞城被圍月余,城中正缺柴薪,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奪者越來越多。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捕大魚。第六天,絞國士兵像前幾天一樣又出城劫掠,樵夫們見到如狼似虎的絞軍,嚇得沒命地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趕,不知不覺被引入楚軍的埋伏圈內。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絞國士兵哪裡抵擋得住,慌忙逃竄,又遇伏兵斷了回城的歸路,死傷無數。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君自知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簽訂了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是敵軍兵臨城下脅迫而成的盟約,春秋時各國常以此種和約為國恥。楚伐絞,絞國戰敗,簽訂城下之盟,實際上已淪為楚國的附庸。
絞國 - 地理探究
關於絞國的地理位置,有一影響較大的說法,認為是在春秋時隨、唐(地在今隨州西北唐縣鎮)二國之南,理由是,鄖、隨、絞、州、蓼結盟伐楚,絞不可能離鄖、隨太遠。這種說法我們認為是不能成立的。 絞國是在隨唐之南的話,《左傳》中的「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就不可理解了。彭水源出湖北十堰的竹山縣,流經湖北房縣西南,再東流至谷城縣與漢水匯合。該水在今房縣境內稱馬攔河,在谷城境內稱南河。據《左傳》記載,「伐絞之役,楚人分涉於彭。羅人慾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照此記載推斷,楚國當與羅國相鄰。羅國在宜城的西北面,對楚國的擴張持有高度的戒備。楚師從宜城南面的楚皇城(當時的郢都,楚文王時遷至江陵紀南城,亦稱郢,楚語稱都城為郢)出發,越襄陽至谷城,故伐絞之役,驚動了羅國。羅國派人尾隨追蹤,觀察楚師的動向,並集結軍隊,隨時準備迎擊楚師的進襲。當楚師分涉彭水時,羅國甚至有了乘機攻擊楚師的打算。以上分析表明,楚師伐絞,是向西北方向進發的,而隨唐之南則在宜城的東邊,如果楚師往隨唐之南去,那就走反了方向,渡不了彭水,更別提伐絞了。因此,絞國在隋唐之南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那,為什麼會有不少古籍記載絞在隨唐之南呢?古人這樣說也是有所依據的。我們認為,在隨唐之南的某地,可能有絞國在輾轉遷徙時留下的遺族,他們也以絞為名。正因為隋唐之南有絞國的同族,並經常與十堰境內的絞國保持著聯繫,所以絞國為了保護自己在隋唐之南的同族,參與了以鄖國為首的伐楚聯盟。有些學者以地處鄂西北的絞國距離鄖隨二國太遠為由,認為絞國不可能參與伐楚盟軍,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楚國能勞師越國遠襲絞國,絞國為何不能參與盟軍的行動呢?
絞國 - 絞為楚滅
各諸侯公元前700年楚伐絞,不願採取圍城強攻的戰術,最後靠計謀才征服絞國,這表明絞國在當時還是很有軍事和經濟實力的,有實力,其地盤也不會小。絞國敢在前一年參與數百里外的軍事行動,與楚國較量,這也是有實力的表現。正因為其有實力,才有可能保護遠在數百里外的遺族。要之,古人以為絞國在隋唐之南,這一說法並非完全無據。
據《左傳》記載,在楚師伐絞的次年,即楚武王四十二年(公元前699年)春天,楚將屈瑕因伐絞時羅國有跟蹤和發動襲擊的圖謀,又向羅國發動了軍事進攻。楚羅之戰,由於屈瑕有伐鄖、伐絞的功績而驕傲輕敵,也由於羅國得到了盧戎(地在襄陽縣西)的有力支援,戰役的結果是楚軍大敗嘩散,不可一世的莫敖屈瑕兵敗後弔死於荒谷。羅國和盧戎地處楚絞兩國之間,羅盧聯軍的勝利,使戰敗的絞國獲得了短暫的安寧和喘息。大約在楚成王(公元前671年—前626年在位)時,絞為楚所滅。[1]
絞國 - 故城遺址
古絞國遺址位於丹江口市習家店鎮西面的左絞村和下絞村,此處距習家店16公里,丹江口市區80公里,鄖縣城關60公里,其中下絞村與鄖縣西部的安陽鎮接壤。
有一條由東向西流淌的名叫下河的小溪把左絞村和下絞村串在一起,丹鄖公路從兩村南岸山坡上經過。下河兩岸的沖積平原,有二三百米寬,兩村的轄地沿河溝展延約有4公里,這裡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有不少水田。沿下河兩岸的群山,相對高度在200~300米,山上林木比較茂密,介於沖積平原與山體之間的大緩坡(考古學上稱作「二級台地」)被當地居民開墾作田地。下河水流量較小,涓涓溪流最後注入漢江,從下絞村距漢江邊有5~6公里的距離,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古代,這裡的交通也算是方便的。
下河在左絞村與下絞村之間有個小拐彎,作為自然村落的下絞村傳說是古絞國的都城所在,現有三五十戶居民,山村背靠西軲轆山和東軲轆山,與東、西軲轆山相望的南岸的三座山,從西到東分別是三道梁子、殿子山和堂子山。在下河的北岸,東軲轆山的東面,是喬家坪,這是一個黃土包,喬家坪上(東)即為上絞村,上、下絞村相距約300米。
在喬家坪的背側,有一道山嶺,約有300米長,呈東北西南走向,嶺上地勢較平坦,當地群眾稱之為「跑馬場嶺」。再往東南,在左絞村,有名「東頭」、「西頭」之地,「東頭」、「西頭」,當地群眾又稱「東宮」、「西宮」。在此要說明的是,左絞村和下絞村一樣,都是啟用自然村落名作行政村名,在左絞村的轄境內,還有一個自然村名上絞村。上、下絞村,一處下河之上游,一處下河之下游,其得名的原因很好理解
丹江口市博物館近日向記者展示了半個月前農民在該市習家店鎮水田溝勞作時挖出的3件青銅器。專家們經初步研究認為,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在這一地區首次出土,為追尋古代「絞國」神秘的身影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據《左傳》記載,西周歷史上曾有一個「絞國」,後來被楚國所滅。20世紀60年代,學者韓國籌在《左傳分國集注》中指出,「絞國」在今湖北鄖縣。而另一名專家石泉在1988年出版的《古代荊楚地理新探》中則認為,「絞國」當在今谷城縣境。雖諸說並立,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古絞國大體位於鄂西北的漢水中上游地區,在十堰市一帶。
丹江口市西北與河南交界處的習家店鎮有一個左絞管理區,下轄自然村中還有相距不遠的上絞和下絞。據當地一位老人介紹,下絞附近的喬家坪為古絞國所在地,早年還有城牆,現已被毀,他小時候還在該處挖出過古物。左絞、上絞、下絞,這些奇特的地名是否真與古絞國有關?下絞周圍的東軲轆山、西軲轆山、殿子山、堂子山、渣子溝等一批與生活和建築有關的地名,又是否與古絞國有著某些聯繫?正是當前學術界的待解之謎。
1997年,十堰市博物館與丹江口市博物館重點對此地進行了調查,在下絞村發現了周代遺址,採集的遺物均為陶片。考古人員據此分析,下絞遺址的上限時代為西周中期,下限為戰國,是一處延續時間較長的周代遺存,這與古籍記載的絞國時代吻合。在遺址旁的喬家坪,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墓地,墓葬封土堆較大,表明該墓地的級別較高。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桃元研究員認為,這些調查結果為絞國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線索,但苦於缺乏相當等級的文物來佐證。這次發現的(上面一個竹頭+中間一個甫字+下面一個皿字)、鼎、盤3件青銅器,有力地說明當時這裡的確曾有一個諸侯國存在,而這個諸侯國極有可能便是眾說紛紜的「絞國」。
推薦閱讀:
※中國全史百卷本第014卷 [春秋戰國思想史]-613
※桿秤源於春秋戰國嗎?
※春秋戰國玉器(7圖)
※中國禮法關係新論——以春秋戰國至唐代為中心
※田橫五百壯士:春秋戰國最後的貴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