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受到的傷害,讓我每天活得很痛苦:如何擺脫童年陰影?
本文來自「遠讀重洋」(ID:readabroad),作者 劉派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段不為他人所知的陰影,那個短暫的瞬間直到十年、二十年後,還在我們的心上留著傷疤:
1.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我好,學習好、聽話、又孝順。反正我怎麼努力都不行,別人家孩子永遠不休息、不折騰、不挑食。長大後,我對自己也沒有一點自信,缺乏安全感……
2. 家裡有個妹妹,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被疼愛。冰淇淋、巧克力,都要留給妹妹,否則就會被長輩們莫名罵成狗。長大後,我也一直缺愛,從不認為喜歡的事物和人會真的屬於我………
3. 小時候被很兇的數學老師體罰過幾次,從此我再也不喜歡數學了。中考、高考數學一塌糊塗,別人都不理解我為什麼聽不下去數學課,但我沒法和任何人說這件事……
關於童年陰影,有一個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問題;為什麼成年後的我們,有非常理性的思維,能剋制很多成年後的不愉快經歷,卻唯獨對童年的陰影念念不忘?為什麼時間上離我們更遠的悲劇,卻比當前的悲劇更讓人難過?換句話說,童年陰影和成年後的世界到底有怎樣的聯繫,從心理學上應該如何去解釋?
如果你讀過這本今年 11 月 7 日剛剛出版的《成年之後,如何克服童年陰影(how to survive your childhood)》,你就會了解上述問題的答案,而且是足以讓你恍然大悟的全新認知。
本書作者依拉·伊斯瑞爾(Ira Israel)是一名美國專業心理諮詢和治療師。他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了心理學、哲學和宗教學三個學位。他的工作室在心理治療領域極其火爆,不僅來預約的普通人絡繹不絕,就連很多專業人士都向他取經。他之前寫過四本暢銷書,這本《如何克服童年陰影》更是剛上市就廣受好評。
作者的每一個核心觀點都足以讓人眼前一亮,他指出:
1. 兒童其實是人生的第一份職業,「表演」才是兒童獲得認同的關鍵。
2. 童年陰影其實是人們對當前悲傷的反向溯源。他還分析了為什麼現代人感覺自己時時刻刻處在負面情緒當中。
3. 想要擺脫童年陰影,我們需要做的是「接納」自己。「你必須卸去壓力,否則負面情緒馬上會壓到你。」
而且,針對擺脫童年陰影,他還給出了很多操作性強的訓練手段。這真的是我今年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略這本超贊好書的精髓吧!
童年陰影能繞過不談嗎?為什麼童年陰影是我們成長中必須跨過的坎?作者解釋說,在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後,他把人的成長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食物鏈」上的成長。食物鏈的核心是通過學習技能,逐漸攀爬到更高的位置。這是現代競爭社會中,教育和職場賦予我們的成長。但這種成長與心理、情緒、精神等要素的關聯很少。
第二種是「心態鏈」上的成長。心態鏈的核心,是我們的三觀被摧毀又重建。從人生經驗中,我們頓悟到,不能沿著過去的道路前進。比如說,我們曾一度認為愛的人永遠不會離開我們,只要依靠 TA 就能開心地活下去。但是在分別後,我們終於意識到,人生是不能依靠任何人的,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對自身幸福的掌控權。
心態鏈的成長就像在爬縱向的台階,每上一個台階,人生都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而跨不過去的人,將始終停留在過去的層級上。而童年陰影,顯然處在「心態鏈」的維度。所以,為了獲得更完滿、更幸福的人生,我們決不能對童年陰影避而不談。
兒童,其實是人生的第一份「職業」作者犀利地指出,身為兒童,我們其實在扮演討人喜歡的角色,以此來獲得認同。
小時候,我們只要表現出聽話、可愛又孝順的樣子,就容易獲得接納和愛。但在長期創造「錯誤的自我(false-self)」之後,我們漸漸分不清,到底是因為「自己」真的被人愛,還是自己「扮演的特質」受人喜愛。
當我們發現,我們給長輩端茶送水,給弟弟妹妹讓梨,假期悶在家裡不搗亂就能得到表揚,我們就傾向性地表演這樣的自我。
作者說,在這個意義上,兒童其實和職場工作是很像的,父母就是我們的老闆。我們要察言觀色,觀察他們的喜好,並且表現出讓他們喜歡的樣子。而且身為兒童,這種扮演更加嚴重,因為我們不具備和「老闆」議事的空間,更不具備和父母叫板的資本。
而相應地,一旦受到批評,我們永遠會默認是自己出了問題,是我們讓大人們失望了。特別是在當今的文化當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經常用「獎懲制」來維繫:
孩子功課做得好,按時睡覺了,吃的葷素搭配合理,我們就帶他去吃麥當勞;
孩子這一周在學校很聽話,我們就周末帶她去動物園玩;
可是,在去動物園路上,孩子在路上闖紅燈了差點被撞到,我們立刻生氣地帶他回家,讓他面壁思過。
這是很真實的情景吧?讀到這裡,我真的想起了自己童年時的回憶。作者說,換個角度想,這其實是一種「訓寵物」的教育方式:孩子無時無刻不處在要取悅父母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失手,都會導致此前苦苦經營的獎勵煙消雲散。
長此以往,在父母的獎勵和懲罰當中,我們形成了一套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知道什麼是好的站姿,什麼是好的說話方式,該穿什麼衣服,怎麼笑會讓大人們覺得自己很乖……
這就直接導向了孩子們深層的自我認知:在這世界上,沒有人會無條件地愛我。
儘管父母一次一次說:「爸媽會永遠對你好的,父母會永遠無條件地愛你。」但是當我們身為父母的時候,我們的一些舉動,又會讓我們的孩子覺得,我們愛他是有條件的。父母和孩子的行事邏輯是不同的,我們不能拿長大之後的思維邏輯去理解孩子們。
最後的結果就是,兒童真的成了人生的第一份職業(professional child)。在這段職業生涯中,真實的自我漸漸隱藏在內心深處,而表現出來的討人喜歡的特質,浮現在我們生活的表面。
世界上只有 1/4 的孩子有安全感上世紀 30 年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拉康,提出了著名的鏡像理論。拉康指出,兒童的自我認知就像是它在看一面鏡子。
在兒童自我認知的第一階段中,它在鏡子中沒法認識到自我,也感覺不到自己的頭、眼睛、鼻子和嘴巴等器官,它對自己的所有認知,都是通過母親給它的回應而產生的。
上世紀 60 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因斯沃斯在拉康的基礎上,提出了「安全性依戀」理論,她界定了親子關係的三種基本類型:
1. 安全型關係(securely attached)。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關心、負責。體驗到這種依戀的嬰兒知道媽媽的負責和親切,甚至媽媽不在時也更有安全感。安全型嬰兒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
2. 焦慮-矛盾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的需要不太關心,也不太敏感。嬰兒在媽媽離開後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別的大人不易讓他們安靜下來。這些孩子還會害怕陌生環境。
3. 迴避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這種關係中的媽媽對孩子也不太負責。孩子則會對媽媽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孩子不焦慮,母親回來也不會特別高興。
而本書作者還補充提出了第四種關係,混亂型關係(insecurely attached:disorganized)。在這種關係中,媽媽總是在警告、恐嚇、不認同自己的孩子。嬰兒的表現也是混亂而無序的,處在非常不穩定的狀態。
那麼,我們是在什麼時候產生了穩定的親子關係呢?結果可能出乎我們所料,在學會說話之前,我們很可能就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安全型依戀風格。我們對世界是否有安全感,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和依賴對方,其實在非常小的年紀就已經決定了。
而在所有人當中,最多只有 1/4 的人擁有安全型關係。
童年陰影,其實是對當前悲傷的反向溯源通過剛才的理論介紹,我們明白了為什麼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經常處在負面情緒當中。但是,童年陰影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還能被那麼深刻地記住,難以遺忘呢?
想想看,童年也有快樂的時光,但很少被我們記起。而童年陰影卻好像無處不在,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時都會想到:「啊,這和我小時候的情景一模一樣的,這麼多年我就沒任何長進!」
面對這種情況,作者尖銳地指出,童年陰影其實是人們對當前悲傷的反向溯源。換句話說,童年陰影從來不只是童年陰影,更是「成人陰影」。
當兒童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中長大之後,渺小的我們相對於龐大的社會組織和權力關係來說,依然是一個無力的小孩。小的時候我們需要獲得好成績,長大後也一樣,我們需要在戀愛、職場、子女教育當中脫穎而出。
而且在長大之後,更沒有人會無條件的愛我們,即便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或同事,甚至戀人,在相處時都會有距離,這是現代成年人都懂得的一種禮貌。
當代人的工作壓力太大,這直接導致我們的負面情緒容易沉積。其實比較好的狀態是「工作是為了活著(work to live)」,在一周工作 40 小時之後,我們能掙到足夠的錢,每年有 3 到 6 周的帶薪假,能夠去博物館、聽音樂會、學些插花、滑冰、手繪等業餘課程,能陪孩子一起玩、一起出門旅行等等。
鮑勃·迪倫有一句名言,我特別喜歡:「一個成功的人,就是他早上能夠自然醒來,晚上能夠避免熬夜。而在這一天當中,他能做他喜歡做的事。」(A man is a success if he gets up in the morning and gets to bed at night, and in between he does what he wants to do.)
但鮑勃·迪倫的歌詞對我們而言,完全是一種奢望。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活著是為了工作(live to work)」。那個每周上五天班、每天上班八小時的神話,早就消失不見了。創業公司採用「996」的工作時間,早已被視為正常的事情。而且現在我們還認為:工作就應該和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應該將上下班的時間分得太開。
為什麼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的《感覺身體被掏空》能獲得那麼高的熱度,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更重要的是,在高強度的工作中,人們總會有失手的情況。但在失誤之後,極高的壓力開始讓我們自我否定、自我批判。我們開始想:「我從來沒在某段關係中被人喜歡過,小時候被大家疏遠,長大後被同事們冷眼相待。我怎麼做都無法讓別人喜歡我……」
或者說,「我做事情永遠做不到百分百讓人滿意,從小就是馬馬虎虎,別人總覺得我是在敷衍了事,儘管我已經很努力了。長大後我也很難在工作中被認同,這是我過不去的障礙吧……」
你看,這就是作者說的,童年陰影其實是對當前情境的反身帶入。我們是當前處在悲傷的情緒中,然後從記憶深處調取了童年的悲慘記憶,從而進入更深層的自我否定當中。
還被戳得不夠慘?作者的毒藥還沒發完呢!他進一步說,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帶入童年陰影,其實還是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這是什麼意思?說直白點,就是我們害怕自己在未來還會繼續被拋棄、被批評、被看不起,所以在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
以戀愛為例,在莫名其妙被甩了之後,我們凄慘地對自己說:「可能這就是我欠 TA 的吧,我從來沒被人百分之百地愛過,喜歡的人總是莫名其妙就離開我。從小到大,無一例外。」或者說,「我就是這個命,我就不配得到別人的喜歡,我就不配有完美的愛情。」
當我們有上述心理活動的時候,我們除了在舔舐自己的傷口,更是給自己的未來打了一劑預防針:「唉,下一次還會遇到這麼難過的事,我還是早點做好心理準備吧......」
我再重複一下作者這個精彩的觀點,你可以仔細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童年陰影,其實也是成年陰影。 我們對當前的生活充滿了「憎恨(resentment)」,於是去往記憶深處調取童年的陰影,並且給未來的悲傷提前埋好伏筆,做好再次受傷的心理準備。
事實是,我們在過去、當下、未來的三個時空里,或許活得都不快樂。
運用多元手段,擺脫童年陰影既然童年陰影影響到整個人生,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擺脫它呢?
作者說,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維態度:就是要活在今天,接納真實的自己。
注意一下,接納真實的自己,不是「悅納」自己,不是自我勵志,而是一種「自我承認」,是不再給自己增添太多負擔,不再說「唉,我本來還能做得更好」。
那些說「如果我做得再好一點,我就會更快樂的人」,一輩子也不會獲得快樂。你必須要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人生,不要無時無刻處在自我綁架的壓力之中。
同時,作者還提供了四種具體的方法,幫助你擺脫童年陰影。
1. 鏡像練習。
鏡像練習法是一個需要日常訓練的方法。操作步驟是,你回家找到一面鏡子,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對自己說以下這些話:
現在的自我就是很好的自我。
現在的長相就是我真實的長相,我不需要做更多的裝飾。
現在的生活已經是很好的生活,我不要盯著比我更富有、奢華與閑暇的人生。
我的童年時光,它本來的模樣是喜憂參半、悲喜交加的,而不是一場討好的謊言。
我要學會去原諒那些曾經給我傷痛的人。
我要學會去原諒我自己。
我要回憶起童年時候,那些值得感謝的人,那些給了我自由,給了我禮物,讓我快樂的人。
我應該學會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爛攤子,而不是在情緒上逃避、在精神上自戕。
作者說,當你日常對自己說這些話的時候,你的腦海中可能會回憶起童年的景象。這時,你不要驚慌、不要逃避,反而需要敢於跳出自我,站在旁觀者的視角,試圖控制自己的情緒感知,或者說體驗一下,自己的負面情緒是怎樣被大腦生產出來的。
當你對這一切有了更加清醒而客觀的認識時,你對於童年陰影也就不那麼恐懼了。
2. 以「天」而非「年」作為思考人生的尺度
那些有童年陰影的人往往覺得,我離童年陰影還不遠,那些可怕的回憶不過是十幾、二十幾年前的事。或者說,幾十年前的這個月,我「剛剛」遭受了一場欺凌……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通過月份和年份來衡量人生,比如說信用卡賬單、租金、年終獎、年度計劃等等。但是我們應當跳脫出這種思維的局限,站在「人生有多少天」的角度思考人生。一個人平均大概能活 3 萬天,你已經活了多少天呢?
如果你的人生已經過半,你難道還在抱怨那些在 2 萬天之前發生的事嗎?相反,如果你還有 2 萬天可以活著,那難道不應該想想,以後的人生打算怎麼度過嗎?說得極端點,未來,在你的追悼會上,你的子孫會覺得你很好,你對他們很溫柔,你給他們的童年留下寶貴的回憶嗎?古人云「將心比心」,現代人所說的同理心,大體就是如此吧。
我們需要生活的微光,也需要長期的目標。就像小學時我們都學過的那篇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當人生重新以天,而不是月和年作為計算尺度的時候,我們更容易感到時間流逝的可怕,也更容易認識到:生活還有遠方,我們不應該停留在過去的泥淖當中。
3. 如果一定要聊開,要與當事人建立面對面的溝通。
這種溝通方法大家之前看得也比較多了。作者只是強調,如果要與那些傷害了我們的人和解,一定要當面溝通,不要通過電子設備聯繫。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與人的交流中有 95% 的信息其實是通過非語言信號——比如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完成的。而缺乏面對面的溝通,人們將處在疏離感和距離感中,不利於完成情感溝通。
說個極端點的例子,你打電話過去,鼓足勇氣聊小時候的一次傷痕,可是對方正坐在馬桶上上廁所,或者正在憤怒地等紅燈,又或者正在瑜伽課上把自己扭得呲牙咧嘴。你們根本就不具備好好聊下去的可能性。
相反,只有你把對方約出來,一起面對面的溝通,他才會認識到這件事在你看來這麼嚴重,才會願意和你好好交流,給你一個擁抱。
4. 要分辨「童年陰影」和「童年慾望」(重點)
在小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因為自己缺乏什麼,而把它誤認為是一種童年陰影。比如說,假如小時候家裡缺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長大後你就特別想過紙醉金迷的生活。當別人問你為什麼你對錢這麼敏感,你就會說:「我小時候窮怕了,這是我的童年陰影」。
你看,這正是作者所說的,把童年慾望和童年陰影混作一談了。不富有怎麼能算是童年陰影?童年慾望指的是一些我們特別想滿足的物質型需求,還比如我想有更好看的衣服,想吃更多的饕餮盛宴……
但我們沒錢、缺少衣服、吃的素,只要不是低過了人類生活的下限,都不足以稱得上是童年陰影。其實,這更多還是攀比心理和慾望之心在作祟。而真正的童年陰影,指的是在內心、心理、情感上受到的創傷。但當代人經常把這兩點混作一談。
作者認為,這個誤解也要怪罪於這個消費主義的社會。
小結這是我今年讀過的,對我啟發最大的一本書。它不僅介紹了拉康和愛因斯沃斯的兒童心理學理論,還揭示了「兒童通過扮演來獲取認同」的殘酷真相,並且說明了「童年陰影只是我們對當前情境的自我代入,童年陰影其實是成年陰影」這個深刻的認知。
同時,作者還介紹了四種應對童年陰影的方法:
1. 鏡像練習
2. 面對面溝通
3. 分辨「童年慾望」
4. 以「天」作為思考人生的尺度
擺脫童年陰影,絕不僅僅是醫治舊有傷疤這麼簡單。相反,它還關係到我們如何認識當前的自我,以及如何安撫自己的靈魂。當你明白了心理陰影是如何被構造的之後,你對自己的心理陰影也就沒那麼害怕了。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