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與曆法文化
第十八章 天文與曆法文化
第一節天文知識
一、天文簡史
天文學以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是自然科學中發展得最早的一門科學。
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是我國天文學的萌芽階段。當時的人們開始注意到太陽升落、月亮圓缺的變化,從而產生了時間和方向的概念。從考古發掘看,半坡氏族的房屋都向南開門,一些氏族的墓穴也都向著同一個方向。人們還在陶器上繪製了太陽、月亮乃至星辰的紋樣。
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天文學逐步得到發展。相傳在夏朝已有曆法,所以,今天還把農曆稱為「夏曆」。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商代將一年分為春、秋兩個季節,平年有十二個月,閏年有十三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商代甲骨文中還有世界上關於日食、月食的最早記錄。西周已設專門人員管理計時儀器和進行天象觀測。春秋時期,人們已能由月亮的位置推出每月太陽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二十八宿體系。根據《春秋》一書的記載,當時已將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在同一書中還記有「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於北斗」。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我國天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戰國時期的甘德、石申撰寫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後人將他們的著作合在一起稱為《甘石星經》。隨著天文觀測的進步,人們創造了二十四節氣,使天文學更好地服務於農業生產。
秦漢時期,天文學有了長足進展。全國制定統一的曆法。西漢武帝時,司馬遷參與改定的《太初曆》,具有節氣、閏法、朔晦、交食周期等內容,顯示了很高的水平。這一時期還製作了渾儀、渾象等重要的觀測儀器,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兩漢時期,在天文學理論上,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逐步深化。先是提出「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即將宇宙比喻為雞蛋,地球如同蛋黃浮在宇宙中。進而又有人提出「宣夜說」,認為「天」沒有固定的天穹,而是無邊無涯。這實際上是說宇宙空間是無限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天文學仍有所發展。祖沖之在劉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了《大明曆》,這是一部精確度很高的曆法,如它計算的每個交點月(月球連續兩次向北通過黃道所需時間)日數為27.21223日,同現代觀測的27.21222日只差十萬分之一日。
隋唐時期,又重新編定曆法,並對恆星位置進行重新測定。一行、南宮說等人進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對子午線長度的實測。人們根據天文觀測結果,繪製了一幅幅星圖。在敦煌就曾發現唐中宗李顯時期(705--710年)繪的星圖,共繪有1350多顆星,這反映了中國在星象觀測上的高超水平。
宋元時期,製造、改進了許多天文儀器。北宋蘇頌等人的「水運儀象台」,以水為動力,帶動一套精密的機械,既可觀測天體,又可演示天象,還能自動報時,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天文鐘。元代郭守敬制的簡儀等在同類型天文儀器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他還創造了中國古代最精密的曆法——《授時歷》,規定一年為365.2425天,這和現行公曆——格里高利曆是一樣的,但比格里高利曆早了300多年。
明朝前期,天文學沒有什麼進展。明中期,歐洲傳教士帶來歐洲天文學知識,促進了中國天文學進一步發展。徐光啟等人翻譯了一批歐洲的天文學著作,並製作了一些天文儀器,安裝在北京天文台。清建立後,在中國的傳教土又督造了6件銅製大型儀器,這些儀器保存至今。清代學者在天文學理論上也取得一些突破,如在《儀象考成續編》一書中提出恆星有遠近變化,也就是認識到恆星有視向運動。歐洲在1868年才提出這種概念。總之,中國古代天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二、四象、星宿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內移動的軌道,叫黃道。古人把黃道附近的星空分出東、南、西、北四方,並分別用相應的吉祥靈獸代表,即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此即所謂「四象」。簡要地說,四象就是四種表示星的形象。
古人又將每象分七宿(宿念休xiu,即一撮星的宿舍),則四象共二十八宿。下面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東方蒼龍,形象是一條騰空而起的飛龍,雙角、三爪四腳、遍體鱗甲,呈現吞雲噓氣、目空萬物、不可一世之勢。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角:在室女座,因如羊角,故名。有二星,角宿一去黃道不遠,角宿二位於黃道線上。
亢:在室女座,有四星,皆三等星。《禮·月令》:「仲夏之月,昏,亢中。」
氐:在天秤座,有四星。《爾雅》:「天根,氐也」氐作底、根柢,故名氐。
《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
房:在天蠍座,是天蠍的頭,有四星。《爾雅》云:「天駟,房也。」
心:在天蠍座,心又名商星。有三星:一個是一等星。《詩·綢繆》「三星在戶。」註:「三星,心也。」
尾:在天蠍座,是天蠍尾。有九星。《禮·月令》:「孟春之月,旦,尾中。」
箕:在人馬座,似箕,有四星。
南方朱雀,又稱朱鳥,在黃道南形象類鳳凰,呈昂首展翅、翹足揚尾、振奮有力之狀。它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
井:在雙子座,似井形,黃道在此穿過,夏至點在此。有八星。《晉書·天文志》:「南方東井八星,天之南門。」
鬼:在巨蟹座,有四星,星光均暗。中有一星團,晦夜可見。
柳:在長蛇座,有八星。《禮·月令》:「季秋之月,旦,柳中。」
星:有七星,在長蛇座。
張:在長蛇座,有六星。
翼:星數最多,有二十二個,其象翼,故名。翼在巨爵座。《晉書·天文志》:「翼為二十二星,天之樂府,主俳倡戲樂。」
軫:有四星,在烏鴉座。如車廂的軫,後開一口。
西方白虎,形象是一隻張牙舞爪的躍虎,四腳五爪、怒目短耳、長尾,呈騰雲駕霧之姿。它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
奎:有十六星,九座在仙女座,七座在雙魚座。
婁:有三星,在白羊座。
胃:有三星,在白羊座。《史記·天官書》云:「胃為天倉。」似胃。
昴:有七星,在金牛座。《尚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畢:有八星,在金牛座。
觜:有三星,在獵戶座。
參:有七星,在獵戶座。
北方玄武,是蛇繞於龜上的靈獸。它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
斗:在人馬座,有六星。箕、斗都在黃道上,斗在北,箕在南。
牛:在摩羯座,有六星。<禮·月令》:「季春之月,旦,牽牛中。」「仲秋之
月,昏,牽牛中。」《詩·大東》:「皖彼牽牛,不認服箱。」《爾雅》:「河鼓謂之牽牛。」其實,在黃道上的牛才是牛宿,與織女星相對的才是牽牛星(河鼓)。
女:有四星,在寶瓶座。《爾雅》:「婺女又謂之嬃女。」但這個女為女宿而非織女。
虛:有二星,一在寶瓶座,一在小馬座。《爾雅》:「玄枵,虛也。」「北陸,
虛也。」
危:有三星,一在寶瓶座,一在飛馬座。
室:有二星,在飛馬座。《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詩·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於楚宮。」《爾雅》:「營室謂之定。」《廣雅》:「營室謂之豕韋。」
壁:有二星,在飛馬座。《禮·月令》:「仲冬之月,昏,東壁中。」
以上即二十八宿及其所屬各星。除此而外,還有啟明星、長庚星(或名太白星)、天狼星、彗星、天津星等。
三、日月、五星
日月即太陽、月亮,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月、金、木、水、火、土合稱「七曜」,也叫「七政」。太陽系中金星也叫太白星,早晨在東方出現時叫啟明星,傍晚在西方出現時叫長庚。木星也叫歲星,是古代用來紀年的,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星。《物理論》:「歲行一次謂之歲,則十二歲而星一周天也。」水星一名辰星。先秦古籍中的「水」,不是我們說的九大行星中的水星,而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中的室宿。火星也叫熒惑。先秦古籍中所說的「火」,並非九大行星中的火星,而是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中的心宿二,也叫大火。漢以後說的「火」則是今天所說的火星。土星就是九大行星火的土星,和今天叫的一樣。
四、北斗與北極
北斗星由天樞、天璇、天機、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星群,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所以稱北斗星。天樞、天璇、天機、天權組成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
北斗,可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把天璇、天樞連成直線,延長約五倍的矩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北極星是北方的標誌。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人們看起來它在圍著北極星轉動,所以古人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面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五、三垣十二次
《史記·天官書》將地球上看到的北天極一片天空劃分為紫微垣、太
微垣和天市垣,合稱「三垣」。紫微垣以北極星為中心,太微垣位於紫微垣東北部,天市垣位於紫微垣東南部。
我們平常在廟宇的牌匾,楹聯或書法、繪畫作品的題款上看到「歲次甲子」「歲次乙丑」等字樣,其中的「次」就來源於天文學中的「十二次」。古人為了說明七曜的運行和季節的變換,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長度,按照由西向東的次序,分為十二個等分,每個等分是一個「次」,並取了一定的名稱,如星紀、玄枵等,十二個等分合起來就叫十二次。每個「次」里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標誌。古人創立十二次,主要有兩種用途:第一,用來指一年四季太陽所在的位置,以此來說明節氣的變換,例如說太陽在星紀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來說明歲星每年運行到達的位置,並據此以紀年。例如某年歲在星紀,第二年就在玄枵。現在雖不用十二次紀年,而用天干地支紀年,但還沿用了「歲次」這個詞。
六、分星和分野:
在漢代,陰陽五行家們將金、木、水、火、土五行加以擴大推演,提出天人相應的觀點,並將星空與地面配合,即將二十八宿對準地上九州,各有所指,這就分出了星野。
今按{漢書·天文志》、<廣雅》所定排列如下:
角、亢、氐:兗州。《廣雅):角、亢:鄭。
房、心:豫州。《廣雅》:氐、房、心:宋。
尾、箕:幽州。《廣雅》:尾、箕:燕。
東井、輿鬼:雍州。《廣雅》:東井、輿鬼:秦。
柳、七星、張:三河。《廣雅》:柳、七星、張:周。
翼、軫:荊州。《廣雅》:翼、軫:楚。
奎、婁、胃:徐州。《廣雅》:奎、婁:魯。
昴、畢:冀州。
觜、參:益州。《廣雅》:觜、參:魏。
斗:江、湖。
牽牛、婺女:揚州。《廣雅》:斗、牽牛、婺:吳越。
虛、危:青州。《廣雅》:虛、危:齊、嬃
營室、東壁:并州。《廣雅》:營室、東壁:衛。
古人迷信思想比較嚴重,把天上的二十八宿,依其位置,與地上的列國州郡相對應,認為分野的這個星宿或附近出現天象的變異,就預示著所分野的國,州郡有災異。這種以天象占測地上吉凶的觀念,純屬迷信。分野是在地上的叫法,在天上應叫分星。《史記、天官書》云:「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城。」我們掌握分野,主要是為了理解古人作品中有關「分野」的意義。
第二節曆法知識
一、夏曆、殷歷、周曆
夏曆、殷歷、周曆是我國先秦時期使用的三種曆法,也叫夏正,殷正,周正,合稱「三正」。這三種曆法的主要區別在於歲首月建不同,即正月的時間不同。古人把十二地支與十二個月結合起來,以冬至所在的月份為子月,依次類推。冬至一般是夏曆十一月。周曆建子,以子月為正月;殷歷建丑,以十二月為正月;夏曆建寅,以一月為正月。秦始皇建亥,以十月為歲首正月。因時間短,未另計,因而只稱夏、商、周三種曆法叫三正。漢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間,頒布了太初曆法,此後兩千多年來基本上用的是夏曆,即農曆。
二、陰曆、陽曆、陰陽曆
世界上的曆法比較多,比較通行的是陰曆、陽曆、陰陽曆。
陰曆也叫「太陰曆」,有些地方叫月亮年,是按照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這種曆法只管月亮圓缺,不管四季寒暑變化。由於月亮圓缺的周期只有二十九天半,每年只有354天,和回歸年相比每年少11天多,三年就少30多天,因此,它的過年月份不固定,每隔三年要換一次。這種曆法在大部分地方已被淘汰,現在只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或地區在宗教活動中還使用。
陽曆也叫太陽曆,公曆。現代天文學把用公曆計算的年,叫太陽年。太陽年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365天5小時48分40秒)為一年。為方便計,以365天為一年,叫平年。餘下的時間,每四年加一天,這一年叫閏年。但這樣,每四年又虧44分56秒。所以每400年少三個閏年。陽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餘的月份是大月,3]天。太陽年的特點是年的長短依據天象,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月的長短與月亮圓缺無關,節氣比較固定,每月兩個,前半月在6號前後,後半月在21號前後。陰陽曆也叫陰陽合曆,是我國長期使用的農曆,也叫夏曆,陰曆(與前述純陰曆不同)。陰陽曆的月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朔望月」是指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29天12小時44分03秒。為方便,定為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每年比回歸年少11天,因此採用每19年閏7個月的方法與回歸年取得一致。陰陽曆綜合了純陰曆和陽曆的特點,月依照月亮的盈虧周期,照顧到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節氣,又通過置閏的辦法,解決了年的平均值基本符合回歸年的問題。
三、公元、世紀、年代
「公元」是公曆的紀元,始行於6世紀。它以傳說中的耶穌基督誕生的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從公元6世紀到10世紀,逐漸成為基督教國家通用的紀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紀元」,後來被世界多數國家所公用,於是就改稱「公元」,常用A.D表示。在歷史書上,耶穌誕生前的年代被稱為「公元前」,常用B.C(Before Christ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耶穌誕生那年以後的年代是「公元後」,簡稱「公元」。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世紀」一詞,來源於拉丁文,意思是100年。從耶穌誕生那一年算起,公元元年至100年為一世紀,101年到200年為2世紀。以此類推,2001年是21世紀的第1年。 。
「年代」是指一個世紀中的某一個10年,如說20世紀80年代,就是從1980年開始的那10年。從1990年起,就進入20世紀90年代了。
四、上古、中古、三古
上古,又稱「遠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時代。《易》云:「上古穴居而野處……上古結繩而治。」《韓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如與「中古」並提時,一般指秦漢以前即夏、商、周三代。
中古,次於上古的時代。但說法不一。《易》云:「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中古」指商周之間。《韓非子》云:「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中古」指傳說中的虞夏時期。現在一般稱漢代以後、宋以前為中古。
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但說法不一。《漢書》:「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禮》:「狀羲上古,神農中古,五帝下古。」
五、紀年法
我國古代紀年的方法很多,重要的有以下幾種:
1、謚號紀年法。先秦時一般用王侯即位的年次前邊加上謚號來紀年,如魯隱公元年,齊醒公十年,秦穆公十五年等,這種紀年方法叫謚號紀年法或帝號紀年法。
2、年號紀年法。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即位,使用年號「建元」,首創年號紀年法。以後歷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號。從漢武帝開始用年號紀年,一直延續到清末,所不同的是漢至元朝,一個國王可以擁有許多年號,明清兩代一個國君只有一個年號。如漢武帝建元元年,太初三年,天漢四年;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清聖祖玄燁六十一年。從漢武帝至清宣統三年,前後2051年中,共建立過600多個帝王年號。
3、歲星紀年法。歲星也叫「歲」,就是木星。古人把天體中黃道附近的一周天,分為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十二次,歲星由西向東(逆時針)運行,每年行經一次,十二年(11年10月)繞天一周。當其運行到某一「次」,就稱某某年、如在壽星,這一年就叫壽星年。
4、太歲紀年法。由於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和由東向西(順時針)配以十地支的「十二辰」順序恰好相反,歲星紀年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人們假設了一個與十二辰同步的「太歲」,並給起了攝提格、執徐、大荒落等十二個名稱來紀年,這種紀年方法稱太歲紀年法。
5、干支紀年法。它是運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相配合而形成的紀年方法。天干地支循環相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共六十個不同的組合,通稱為六十花甲子。這種紀年法大約產生於東漢(有人認為江初己有),東漢章帝劉炟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正式下令全國推行這種紀年法。大約在東漢時期,又產生了十二屬(十二生肖)紀年法,並與地支相配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 酉雞、戊狗、亥豬。今天的屬相就是從這裡來的。
六、紀月法
古代紀月,一般是按序數來紀,如一月、二月、三月……只是把一月稱作正月,或元月(秦朝因避諱稱端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臘月(古代在周曆十月——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臘祭,祭祀百神,所以叫臘月。後來使用夏曆,便改為夏曆的最後一個月——臘月)。古人還常常把一年四季的三個月與孟、仲、季結合在一起,每季度的第一個月稱為孟,第二月稱仲,第三月稱季。如「孟春」指農曆正月,仲夏指農曆五月,季冬稱臘月等。
此外,還有以地支配十二月的地支紀月法(這種方法以11月為子月,依次類推)和以樂律紀月的樂律紀月法(即按音樂上的十二律名來紀月)。
七、紀日法
古代紀日法,除日序(一、二、三)紀日法外,最早最常見的就是干支紀日法,這種紀日法起源很早,甲骨,金文中的記載基本上就是干支紀日。日序紀日法中,上旬十天序數前邊習慣上加「初」字,如初一、初十等。古代對一些特殊的日子還有些特殊的叫法。如初一叫朔,初三叫朏,十五叫望,望的第二天叫既望,每月的最後一天叫晦。
八、紀時法
古人紀時,一般是按照天色把一晝夜分成若干時段,把日出前後叫旦早朝晨,日落之時叫夕暮昏晚,所以古人常常把旦暮,朝夕,晨昏,昏旦並舉,表示一天一夜。漢武帝太初曆法改革以後,一晝夜正式定為十二個時段,叫做十二時辰,並取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因為沒有計時器,所以用日出,日落,吃飯,睡覺,雞鳴等給時段命名。古人一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只食兩餐--食時指早飯,晡時指晚飯。《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其中的「雞鳴」、「昧旦」指的就是「雞鳴」「平旦」兩個時辰。《孔雀東南飛》中「淹淹黃昏後,寂寂人定時。」黃昏人定指的就是太陽落山以後的兩個時辰。這種紀時法在我國有些農村還使用。有了更漏以後,把夜間又分為一更、二更、三更……古人還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每一地支代表一個時辰(兩個小時),每個時辰又分為初、正兩個時段,晚11點(23點)為子初,夜半十二點為子正,23——1點為子時,1——3點為丑時,3——5點為寅時,5——7點為卯時……依次類推。古人說的「天開卯時」,指的就是天亮時候,依季節,地域不同,大約就是早上5——7點。
九、四時
四時就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商代和西周時期,一年只分為春秋兩季,春包括夏季,秋包括冬季,即前半年是春季、後半年是秋季。《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一直延續至今。
十、二十四節氣
我國古代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這個獨特的創造,為天文學和農業活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二十四節氣」的發明,是對天象長期觀察、反覆探索的結果。英國學者李約瑟贊道:「中國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堅毅、最精確的天文觀察者。」
古人在觀察、測量太陽位置變化規律的基礎上,首先掌握了春分、秋分兩個節氣,然後認識到夏至和冬至。春秋末年,根據對每年「冬至」時刻的測定,推算出一年歲實是365.25日,這在當時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數值,為準確預報季節、反映氣候寒暖變化創造了條件。《春秋》一書中,已有許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記載。西漢時問世的《淮南子·天文訓》,則完整地記錄了全部「二十四節氣」。驚蟄、清明、穀雨等名詞與天氣、物候相對應,足以證明它同農業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至今仍為我國人民所沿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人將二十四節氣編成歌謠,具體內容如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節氣按陽曆計算,每月正好兩個節氣,相差也不過一兩天時間。
二十四節氣是用來表示一年裡天時和氣候變化的24個時期,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運行的24個不同的位置。天文學上,用太陽的黃經度來計算:分黃道為360度,取「春分點」為零度,由此起算,每1 5度為一個節氣,6個節氣為一季,合四季而得「二十四節氣」。我國勞動人民遠在春秋時代已通過農業生產實踐,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季節。在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的概念已完全確立,成為農業活動的主要依據。
二十四節氣的傳統含義如下:
立春,春季開始的意思;雨水,降雨開始;驚蟄,開始響雷,冬眠動物復甦;春分,春季的中間,晝夜平分;清明,氣候溫暖,天氣清和明朗;穀雨,降雨量增多,對穀類生長有利;立夏,夏季開始的意思;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芒種,芒種忙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夏天到,此時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小暑,正當初伏前後,氣候開始炎熱;大暑,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立秋,秋季開始,氣溫逐漸下降;處暑,「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白露,此時節,因夜間較涼,空氣中的水氣往往凝成露水;秋分,秋季的中間,晝夜平分;寒露,氣溫明顯降低,夜間露水很涼;霜降,開始降霜;立冬,冬季開始的意思;小雪,開始降雪;大雪,降雪較大; 冬至,進入「數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長;小寒,氣候已比較寒冷; 大寒,為最冷的時節。
十一、置閏
置閏就是安排閏日和閏月。陽曆有閏日或陰曆(農曆)有閏月的一年都叫閏年。
公曆一般每4年有一個閏年。平年365日,閏年366日,這多出來的一天加在二月末,閏年的二月就有29日。這一天就叫閏日。
公曆一般年份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是閏年,如1984年就是閏年。
四年一閏的辦法,使得一年的平均時間比一年的實際時間多了約1分14秒。為了消除這個誤差,現行公曆規定,400年間只允許有97個閏年而不是100個閏年。那些世紀整數年,如1900年、2000年,要能被400整除時才算閏年,否則仍算平年。因此,公元1 800年、1900年都是平年,公元2000年、2400年才是閏年。
夏曆(陰陽合曆,農曆)因為在月分上要照顧月亮的圓缺,所以一年有六個大月,每月30天,六個小月,每月29天,合計一年共有354天,這樣一年的平均時間比一年的實際時間少了十一有四分之一天,三年就少一月多,為了在年上符合回歸年,更好地安排農業生產,照顧季節,所以就採取置閏的辦法。
置閏大約產生於商代。《左傳、文公六年》:「閏以正時,時以作事,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先秦時的閏月,一般都安排在歲末,叫十三月;漢代統一安排在九月之後,叫後九月。後來人們漸漸發現閏月固定在某一個月,就會漸漸與二十四個節氣失去平衡,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符合二十四節氣的靈活安排閏月的辦法,即把二十四節氣中單數定名為「節氣」,(如立春,驚蟄,清明等),雙數定名為「中氣」(如雨水,春分、穀雨等)。一個節氣加一個中氣,大約是三十天半的時間,比平常的一個大月要大,即多出半天。直至推到某月沒有中氣時,就給這一月置閏(安排閏月),因此,凡是農曆置閏的一月,都沒有中氣。這種靈活安排,如果前一次置閏在前半年,那麼後一次置閏就可能就在後半年,保持了與節氣的平衡關係。閏月也有一些規律,每隔19個農曆年閏月的月份相同或前一個月或後一個月。農曆3年一閏,5年兩閏,19年七閏,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叫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就稱閏某月。有閏月的這一年就有十三個月,即383天或384天。
至於下世紀的曆法,聯合國曆法修訂委員會已經制定出下世紀的新曆法;每年四季,每季三個月,每年12個月;每季的頭一個月為31天,後兩個月各30天,每季均為91天,半年182天,全年364天。剩下的一天安排在年末,為國際性節日。四年閏一天,安排在六月末到七月之間,也是國際性節日。
十二、主要節日
1、元旦:大年正月初一。(現在一般把陽曆元月1號叫元旦,陰曆正月初一叫春節)。
2、人日:正月初七日。據傳說,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唐代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人日題詩寄草堂。」可見人日是人們互相訪尉的節日。
3、上元(元宵):正月十五日,也叫燈節。舊俗以元宵夜張燈為戲。朱淑貞《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至今各地在上元日仍有賞燈習俗。
4、社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在春分前後),是農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叫春社。杜甫《遭田夫泥飲美嚴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辭人歸。」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叫秋社(在秋分前後)。
5、寒食:清明前兩日。《荊楚歲時記》:「冬至後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文公的輔臣介之推的。介知重耳忘歸,故背母入綿山之中。有人建議火燒綿山,介之推定能背母出逃。燒山後未見出來,後發現他抱樹而死。晉文公為了紀念他,除以木做屐為「足下」尊稱外,下令之推死日禁放煙火,故謂之寒食節。
6、清明:公曆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為掃墓祭祖節日。
7、上巳;原指農曆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舊俗以此日臨水破除不祥,叫修禊。自曹魏以後,把時間固定在
8、浴佛節:傳說農曆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的生日,各地都有在佛都聖地、寺廟朝聖拜佛的習慣。
9、端午(端陽)節:農曆五月初五日。相傳是偉大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的祭日。現在南方竟龍舟,投粽子,都是打撈救助屈原活動的延續。
10、伏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叫初伏(頭伏),第四個庚日叫在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叫末伏,合稱三伏。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古代伏日要進行祭祀,是一個大節日。一般說的伏日是指初伏,入伏的頭一天。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魚羔,斗酒自勞。」說明和臘祭一樣,還要舉行宴席。
11、七夕:
12、中元:七月十五日,鬼節。佛教傳說:目連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說盂蘭盆經,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梵語譯音,倒懸的意思),以救其母,後世遂稱為鬼節。鬼節往往舉行法會,念經超渡亡靈。
13、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14、重陽節:即農曆
15、臘日:臘是祭祀名。《說文》:「冬至後三戍戊日臘祭百神。」漢以前是在十月,後來變為臘曰初八。
16、除夕:大年三十。合家團圓日,有守夜習俗,意即除舊布新。
推薦閱讀:
※廣東的簡稱為什麼是「粵」而不是「越」?
※如果圍棋的核心就只是勝負,那它還有什麼意義?
※上聯:秋風起,鐵馬馳,兩相望,行到天涯雲起處。日月藏,星雲轉,路漫漫,何時是歸期,如何對下聯?
※中國的茶文化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有哪些人們常用的「俗話說」是極為扯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