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圖感悟

《易經》(又稱周易)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最古老、最權威、最著名的一部經典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典籍,是我國遠古社會到春秋時期的一部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的結晶。它涉及到哲學、倫理學、社會學、人體學、醫學、軍事學等各個方面,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從形式和方法上看,好象專論陰陽八卦的著作。而實質上它論述的核心問題,是運用陰陽的對立統一,互相依存,相互滲透,互相轉化來說明宇宙萬物的一切現象;用陰陽兩種符號的不同排列組合來模擬各種事物的變化規律,啟示天道(自然觀、宇宙觀)、地道(客觀物質世界)、人道(政治經濟、倫理生活)的互相關係。它所蘊含的對宇宙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其研究範疇之廣泛,內容之複雜,影響之深遠,在世界學術史上都是極為少見的。國際易經協會主席成中英說:「《易經》是生命的學問,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價值的源泉。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易經》講理、象、數、占。易學自然含有圖象。比如「太極圖」、「河圖」、「洛書」、「伏羲先天八卦圖」、「文王后天八卦圖」、「六十四卦次序圖」等都是很著名的、流傳至今的經典圖象。宋易學家陳摶以圖示解易,他所創的「先天太極圖」的面世,使中國古代《易經》研究邁上了新台階,開創了新局面。之後以邵雍為代表的「先天圖學」,以周敦頤為代表的「太極圖」學,以劉牧為代表的「河圖」、「洛書」學,元代張理的「龍圖三變」等均在易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影響極大,推動了易學的向前發展。

《易經》的圖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已滲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和許多科學領域。如含有陰陽魚的太極圖可謂比比皆是。南朝鮮的國旗、國徽圖案,新加坡空軍機徽的圖案都飾以太極或八卦圖形;我國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就是按照「天圓地方」的易學傳統圖形設計的;在中國宗教界,特別是道教中,配以八卦的太極圖更是被奉為圭臬。

易學圖象是《易經》的無聲語言。學習《易經》離不開它的圖象。圖象與《易經》的內容緊密聯繫,它以圖象的形式說明文字的內容,效果直觀,妙不可言。下面我們僅以常見的《太極圖》來舉例說明: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圖形中,卻蘊含了極為深奧的科學道理,它的許多內函,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直到今天,人們也沒有完全搞懂。從小處說,它只是一個由曲線組成的圖形,一個球體。從大處說,它是整個宇宙的縮圖,反映的是宇宙中所有萬物的運行規律。簡單地說,從太極圖中就可以看到以下內容:

一、外面的單圓圈,它反映著宇宙的自然觀。

(一)無極說。它反映的是原始宇宙的面貌。單圓圈的形狀中空,表示虛無之象,為太極之前的「無極」狀態。所謂「無極」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無限性。在空間上是沒有邊界的,無窮的,大沒有邊界,小也沒有邊界;在時間上也是無限的,沒有開始和終結。因它無窮盡,無方體,無聲味,無界域,為無象之象,非有非無,故無以名之,名之為「無極」,其意義較為深遠。

(二)太極說。它反映原始宇宙是一個混沌態的圓形球體。宇宙的變化是從原氣混沌,陰陽未分的太極開始的。所謂「太極」指的是原氣,是至極、至真、至終狀態之意,是天地開闢之先的宇宙虛無的本體。當原始宇宙處於太極狀態時,其中的輕清原氣逐漸上升,重濁之氣逐漸下沉,上升的氣變成了天,下沉的氣變成了地,由此分定了天地。

(三)圓球說。反映宇宙中所有的天體(包括地球)存在的基本形態,都是圓球形狀的這一普遍規律性。

(四)合一說。反映世間萬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具有合一性。比如五行的相生:「金→水→木→火→土→金」;相剋:「金→木→土→水→火→金」。其結果都表現為圓形合 一,循環相生、相剋。又如自然界食物鏈的構成中「土→草→蟲→蛙→蛇→鷹→土」或「土→草→兔→狼→虎→土」也是環環緊扣,循環相生,缺一不可,平衡發展,自覺地進行自動調節以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二、裡面黑白兩部份陰陽魚的構成,反映著一種宇宙哲學觀。

(一)陰陽學說。圓圈中兩個首尾相連,形似魚的黑白圖像,其中,白色代表陽,黑色代表陰,稱為「太極生兩儀」。反映世間萬物均由對立或矛盾的兩部份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對立或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所謂「陰陽」就是相反之物。《繫辭》有「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陽卦奇,陰卦偶」。就是說凡是類似男、高、奇、剛性質的屬「陽」,凡是類似女、低、偶、柔的屬「陰」。陰陽學說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變化和發展,全在於陰陽二氣的運動。《周易乾鑿度》指出:「乾坤者,陰陽之根乍,萬物之祖宗也」。因乾純陽,坤純陰,故陰陽兩種對立矛盾是根本矛盾,是一切事物的始終。天有陰陽,地有陰陽,人有陰陽,天地萬物均有陰陽。《周易集解》有:「陰陽交合物之始,陰陽分離物之終,合則生,離則死」。天地有生殺,萬物有始終,帝王有興衰,人事有吉凶。所謂男和女、吉與凶、禍與福、得與失、勝與敗、生與殺、興與衰、始與終等都是對立、矛盾的兩個方面。符合《易經》中「一陰一陽謂之道」和「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思想。

(二)一分為二,合二為一。陰陽魚的分合關係,反映著陰陽消長的運行規律。陰陽兩個對立的矛盾,始終處在彼此消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之中,才能保持事物的正常發展變化。《繫辭》有云:「日往月則來,月往日則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成歲焉」,這裡的「往來」,就是陰陽消長。陰陽消長的運行規律是對立與統一的宇宙觀,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方法論,揭示了宇宙間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對立統一法則。符合《易經》「萬物化生」的思想。

(三)陰陽均衡對稱。陰陽魚的對稱分布反映出對稱是事物的本質規律的認識。宇宙的基本狀態是陽性物質與陰性物質的對稱或平衡。符合易學「陰陽合德,則剛柔有體」的觀點。如人之所以生病、死亡就是陰陽二氣不平衡造成的,陰陽平衡了,就是生命穩定在最佳狀態。

(四)陰陽的運動狀態。由曲線組成的首尾相連的陰陽魚,看起來始終處於不停的運動狀態,是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反映宇宙是不停運動的觀點,符合現代物理學和哲學觀。

(五)陰陽互存。陰陽魚的陰陽相交處,既可分,又不可分,反映陰陽相互依存、互相為用、相互滲透的對立統一規律。

三、黑白兩部份中的「魚眼」,反映著宇宙的無限發展觀。

(一)無限分割性。只要把「魚眼」當作另一個太極圖,就可以無限分下去,說明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無限分割的。

(二)陰陽互根。陽魚中的小黑點,陰魚中的小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伴,互相為用,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素間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內,陽守之;陽在外,陰之使也」。說明陰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沒有陰,陽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正如沒有乾就沒有坤,沒有天,就沒有地一樣。

(三)陰陽相互轉化。如果陽魚中的小黑點不斷擴大,陽就逐漸轉化為陰;如果陰魚中的小白點不斷擴大,陰也逐漸轉化為陽。這一變化,符合「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陰陽互相轉化規律。陰陽互相轉化,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事物只要順著陰陽變化的規律發展下去,最終就能達到互相轉化的目的。

(四)陰陽中的魚眼,也可以看成是旋轉的中心,它是一個動態平衡中的穩定系統。

四、中間的正、餘弦函數波形,反映著宇宙的物理觀。

(一)波動性。說明萬物運動都是波動的。

(二)動態性。說明宇宙間萬物都是不停地運動的。

據科學研究,光的本質是由二部份構成的,這就是以粒子狀態出現的光子和以波動形狀出現的光波,二者是統一的,它反映了事物的二態構成,其本質卻是一致的。

五、中間曲線的無限循環運動,反映了事物周期性循環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性。

列寧說:「科學是一個封閉的圓圈」。在人類社會中,所謂「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及「六十輪甲子循環表」等均反映了這種周期性無限循環性。

若從立體看,曲線運動就構成了一個螺旋上升的曲線,它反映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過程;事物的發展變化呈螺旋上升的狀態。

一個太極圖,有著豐富的內涵。上述內容,只是目前人們對太極圖研究的部分成果。其它與易相關的圖象的內涵,就更為豐富了。由此看來,只從文字上學易而不看易象是片面的、不準確的,難以提高易學水平,只有將圖文並用,才是學易的真諦,才能真正讀懂《易經》。


推薦閱讀:

歸鄉: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古都印象(六)旅行的意義——等一個人,陪我去旅行
愛情感悟格言
生哲理和感悟智慧

TAG:感悟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