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葯前後做好五件事
近期,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一個「如何購買非處方葯的清單」。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胡桃紅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除了要列出過敏藥物、主要癥狀、劑量、服藥時間之外,下面的注意事項也應牢記。
別對藥名「望文生義」。胡桃紅表示,許多人買葯時只看藥物的商品名是否對症,這樣做很可能會用錯葯,產生嚴重後果。比如,復方地舍平片與拉貝洛爾,雖然都會有降壓樂這一商品名,卻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降壓藥,前者在降壓的同時帶有輕度鎮靜的作用,而後者則能對心律有一定的調節。兩者的適應症不完全相同,用錯很危險。又如,抗厭氧菌葯甲硝唑,一開始是作為抗滴蟲葯上市的,是治療婦科滴蟲性陰道病的良藥,所以又名「滅滴靈」。其實它在治療厭氧菌感染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牙周炎、闌尾炎等,但被很多男性患者當成「婦科葯」而拒絕服用。因此,用藥前,必須要看的內容包括有效成分和功能用途等,並將其記在單子上,以便過後核查,不能望詞取義。
輔料也藏著過敏原。胡桃紅介紹,對於藥物過敏,大家並不陌生。但大家的關注點多在藥物主要成分或起效成分上,其實在藥物的「配角」即輔料之中也藏著一些過敏原。比如,骨質疏鬆患者等常需服用鈣劑,而補鈣顆粒和鈣片常含有乳糖。對乳糖不耐受或者過敏的人,最好在使用前看一下其中是否含有這些成分,以免服用時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因此,對於過敏體質或有過敏史的患者,一定要牢記自己的過敏原,購買藥物前,要諮詢醫生和藥師,仔細閱讀說明書,不光要了解藥物主要成分,也要當心輔料引起的過敏。
很多藥物「欺負」老人小孩。胡桃紅提醒,用藥時還應記上年齡,尤其對於老人和孩子而言,服用某些藥物後更易出現不良反應,應當盡量避開。比如,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葯,但胃腸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臟疾病的老人應慎用,否則會有誘發胃腸道出血、加重心臟疾病等風險;小兒復方氨酚烷胺片、小兒氨酚烷胺顆粒等復方感冒藥,由於含有金剛烷,因此1歲以下嬰幼兒禁用。
備好量葯工具。很多患者習慣用湯勺衡量液體藥物(如糖漿)的劑量,誤差較大,易引起過量。例如原本只需一小湯勺的量,由於湯勺大小不同,劑量之差有時可達3倍。因此,患者使用藥物前,要確保藥品本身備有帶刻度的量具,如果沒有應及時與醫生溝通或自行購買。
皮膚是不良反應的「信號燈」。對藥品不良反應,一方面,大家不用過分擔心,它是有一個發生率的,譬如致癌、影響器官功能等嚴重不良反應一般發生率極低,為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另一方面,也要心中有數,以便監測預防,比如,普利類降壓藥有誘發咳嗽的風險,因此服用後長期出現乾咳的患者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另外,皮膚常常是藥品不良反應的「信號燈」。這是因為,成年人表皮面積平均為1.6平方米,無論是出現皮疹、蕁麻疹、斑丘疹,還是感到瘙癢、疼痛,都容易被發現。用藥期間,若皮膚出現上述異常變化,一定要警惕可能是皮膚在「報警」。▲
受訪專家: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胡桃紅 本報特約記者 莫鵬 《 生命時報 》( 2016年12月27日 第19 版)
推薦閱讀:
TAG:買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