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影評の蝴蝶華麗的折翼 – 《蝴蝶效應》影評

人的一生就像一個圈套,謀者與被謀者皆是你自己。被謀者常常以為自己可以猜出謀者的心思,卻更多的是以誤入歧途收場;而謀者常常以為自己可以將被謀者置之死地,可被謀者卻總是可以尋到逃生的出路。就是這樣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生死遊戲,築成了你我的人生。但可怕的是,當一個人的人生與他人交織在一起,構成出一個社會,使每個人的圈套之間相互串聯,謀者與被謀者也就不單單是你自己,外人的闖入,使生死遊戲變得緊張、複雜——就這樣,每個人都幻化成蝴蝶,只要輕輕地煽動一下翅膀,就如謀者在被謀者背後舉起把刀,整個社會都會為之發生改變。

也許,對於「蝴蝶效應」即使花上上千年的時間也唔法從科學的角度為它立名。但從哲學觀而言,「蝴蝶效應」對現代人思想的煽動不亞於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式性愛」。從此談起「蝴蝶效應」的價值性就如同阿基米德的「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都不約而同地在闡明微觀細節的重要性——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電影分別從兩點對這一理論進行剖析,一點是過去對於未來的改變,也就是時空觀的連鎖反應;還有一點則是孤立個體對整個社會的影響,相近於本文章開篇的那段話。有的人對於社會來說是不可或缺,有的人則註定會被社會淘汰,這也是導演想通過本片告訴大家的一切。

可以說,本片導演不僅是個有思想的哲學家,更是一個善於編排思想的藝術家。《蝴蝶效應》之所以被奉為經典,就於在此,該片以一個奇異病症開頭,緩緩地將包袱安插在倒敘的個個時段,讓鋪墊與人物塑造同時進行;再以上文提到的第一點揭秘這些鋪墊,饒有趣味地把日記作為時光機來回穿梭,但據以往穿越影片不同的是,該片穿越的是思想,不是身體,而穿越後的後果則極具未知性與奇妙性,緊抓觀眾的思緒,令整部影片絕無尿點可言;最後該片再以主人公埃文殺死嬰時的自己結尾,讓自己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這段敘述靠著還是時空觀的連鎖反應,但在思想上已經完全升華到了第二點,即孤立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片尾閃出的幾組畫面,是在這個世界唔有埃文的情況下,周圍人群的幸福生活。迎合了片中巫師所說的話,是這隻引起颶風的蝴蝶應有的結局。

想起之前看過的有關《蝴蝶效應》的評論,不免想起個被大家忽視了的問題,也許是大家都被電影的精彩劇情結構所震撼住,才對此有所忽視,但也不得不深究起埃文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為什麼直到電影結束,我們還只是遺憾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無果,而非為埃文的自殺感到惋惜?導演通過很多鏡頭給了我們答案,與其他美國式科幻電影唔同,該片的主人公埃文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私、膽怯的小人物,他每次不顧他人感受的穿越只是為了給自己一份可歌可泣的愛情;他利用囚犯唯一的信仰來幫助自己逃獄;他為了防身明知後果的將利器交給自己的夥伴;他承受不住殘疾/癌症的壓力而選擇自殺來逃避。他並非是被自己的特異功能毀掉,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為滿足自己的利益來重組自己與周遭的關係,卻最終被社會、被自己拋棄。導演為這類人設定了悲劇結局,是最一箭穿心的犀利。

故事的最後,是謀者埃文在被謀者埃文背後舉起把刀,殺死了他自己。這次自殺竟顯得尤為華麗,埃文終於為自己的人生兌現了一個正確的事情。蝴蝶華麗般的折翼,迫使一場颶風凋零,因此而活下來的人,雖不一定知道這隻蝴蝶,但足可以感受得到它的魅力——一隻蝴蝶,雨林中的它也許微不足道,但它的價值卻可驚天動地。

推薦閱讀:

「百大影評人」解讀2015年度「毒藥風評榜」之十大爛片 | 毒藥頭條
原本真不想寫,但是為了南相美,我覺得我得說點什麼 (結婚的女神 影評)
金陵十三釵在國外惡評如潮 (金陵十三釵 影評)
《春光乍泄》:我們如何從頭來過? (春光乍泄 影評)
《無間道》,港片最後的輝煌時刻 – 《無間道》影評

TAG:蝴蝶效應 | 蝴蝶 | 效應 | 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