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評論】周裕國:高山雲水寄深情 筆墨縱橫繪天地

他從小對書畫痴迷,幼小的心靈里早早就播下了繪畫的種子;他博眾家之長,潛心研究書畫創作,瘋狂汲取著傳統書畫賜予他的營養;他的山水畫作品重以氣來統攝全局,極易引發人的親近感和與自然對話的情趣;他的繪畫不停地游移於傳統和現代之間,並在筆墨與光影色彩之中找尋到一個和諧的交匯點,這種繪畫方式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技法。他的繪畫作品在拍場上十分走俏,近10年時間每平尺價格上漲了12倍有餘。他就是當代中國畫名家周裕國先生。  博眾家之長勤學書畫  著名畫家周裕國從小對書畫藝術就十分著迷,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早早就播下了繪畫的種子。「我從小就喜歡繪畫,小時候我是那種愛亂塗亂畫的孩子,再到後來上學、下鄉、工作,繪畫就佔據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不過那時繪畫全靠自學。」周裕國告訴記者。  1980年,知青返鄉迎來高潮,周裕國從農村調回成都,得知著名畫家曾堯辦了成都市第一個山水畫學習班,欣喜若狂的他立即報名參加,第一次接受到了傳統中國山水畫專業的學習機會。周裕國表示,由於之前他自學過工筆人物和花鳥,有一定的繪畫功底,得到了著名畫家曾堯的關愛。「四年期間,曾老師把傳統山水畫技法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我們。」周裕國表示,在曾老師的指導下,他臨了很多從五代到元、明、清時期的名家名畫,這為他以後在中國山水畫創作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4年,周裕國報名又進入成都市民盟主辦的國畫學習班繼續深造。「這個學習班書畫名家雲集,在吳一峰、趙蘊玉、岑學恭、羅其鑫等老師的指點下,我的繪畫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這五、六年間,周裕國就如同一塊海綿,瘋狂汲取著傳統書畫賜予他的營養。1993年,在書畫藝術創作道路上不斷求進的周裕國,又進入四川省詩書畫院首屆書畫研修班、著名山水畫家劉朴先生山水畫工作室。在得到眾多川內名家的點撥之後,從小悟性很高的周裕國吸眾家之長,通過自己的勤奮與努力潛心書畫創作一段時間之後,他很快就在中國畫壇顯山露水。

周裕國作品《大溝人家》

  1988年,周裕國第一次在中國首屆書畫函授大學優秀學員作品展上,獲得了四川地區作品展「一等獎」,獲獎作品並在《四川日報》等媒體進行發表。1992年,由四川省美協主辦,在四川省美術館舉辦了「五人畫展」,在這次畫展上,周裕國那令人耳目一新的山水畫作品一經展出,就引起畫壇前輩和收藏投資界好評。「當時一位在成都旅遊的台灣畫廊經紀人看到了我的作品後,就與我合作,並得到了他們在台灣書畫市場較好的推廣。」周裕國說。 隨著周裕國在中國畫壇的名氣越來越大,2002年他和著名畫家管苠棡、王申勇、著名書法家劉新德一起調入四川省詩書畫院,成為首批進入省畫院接班的青年專職畫家。從那以後,周裕國開啟了他人生中專業的書畫創作職業生涯。  山水畫以氣統攝全局  四川省詩書畫院的氛圍比較好,周裕國借勢發力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書畫創作上,在很短的時間內,其書畫創作水平突飛猛進,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他的畫不刻意追求傳統,又不失傳統的筆墨精神,厚重豐富的筆墨技巧和渾然一體的構圖方式,不僅凸顯了畫家與眾不同的藝術語言風格,同時也更彰顯了畫家非同凡響的造型能力。當然,其非同凡響的藝術成就也得到了畫壇的一致好評和稱道。  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長、教授魏學峰認為,周裕國的作品重以氣來統攝全局,處處可觀其把縱橫粗獷的線條橫架出大山的氣派,細膩的筆觸在幽微的局部所張開的動人之弦。周裕國所擅長的營構宏闊壯麗的全景式的山水巨制,則極易引發人的親近感和與自然對話的情趣。的確,周裕國山水不雜,樹林蔚然深郁,皚皚白雪堆積的山頭,山間疊泉宛如豎琴的道道長弦,這一切組成一曲優美抒情、生機滋勃,富有牧歌式情調的動人樂章,洋溢著詩的意境。他筆下的山水,不僅能寫各種景物,而且致力於對景物的剪裁,致力於如何才能深刻感受物象的精神。

著名畫家張承翥認為,周裕國的繪畫不停地游移於傳統和現代之間,並在筆墨與光影色彩之中找尋到一個和諧的交匯點,使畫面中前後上下之間的關係,雪山、草地、森林、河流之間的關係更加協調有致,使畫面豐富而不冷峻,靈動而不眩耀,並逐漸形成了一種前人沒有的描繪高原雪山的方式,這種繪畫方式帶來了一個極其出色的開端,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技法,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畫家。

周裕國作品《瑞巔祥雲》

  當然周裕國畫風的形成與成熟不是憑空而來,除了有一代代的傳承之外,還包括自然的滋養。那就是周裕國從對景摹寫到心靈一次次的感悟,終於拿到成熟畫風形成的鑰匙。「對於繪畫特有的形神之間的關係,我並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的。在選擇具體表現對象的問題上,也經歷了一個不短的過程,開始畫山水的時候,臨摹古人有了如指掌的範本,後來又向當代的大家學習山水畫技法,再去黃山、峨眉山、三峽等名山大川寫生,但畫來畫去,總覺得了無新意,總想通過遊歷和寫生,來探尋對自然景物獨特的塑造和表現。」周裕國說,1988年,他第一次上川西高原,見到那些神奇的雪山草原、森林海子,心潮被激蕩得久久難平,從此他就決意要堅持長期寫生,將這撞動心門的美作為繪畫主題,再也難捨難離。「不過,後來我便發現,只借山水畫的傳統技法,無法表現高原山水在強烈光影對比中的奇幻感受,於是我大膽借用西畫用光用色的手法,去展現高原燦爛陽光下的山谷雪峰,森林河流。」周裕國說。作者:盧建波
推薦閱讀:

獨家評論:真相是無法被利尿劑掩蓋並沖走的
致所有關注這個專欄的朋友(對照文章)
央廣評論:請還考古發掘應有的尊重
近在咫尺:《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董建華:我重溫了鄧選,鄧小平曾這樣評論香港

TAG: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