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經濟合作的大國路線
中日韓經濟合作區一旦開建,無疑將對東盟形成示範效應和壓力效應,迫使他們放棄各種心猿意馬的想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加到東亞經濟整合的進程中來。
近日,韓國駐華大使柳佑益在接受《中國日報》獨家專訪時透露,兩國政府、行業協會和學術界進行了為期四年的可行性研究已經於近期結束,中國和韓國「將有望於2011年開始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這一新聞似乎並不起眼,但它卻有可能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里開拓東亞經濟合作的新格局,甚至全面改寫東亞經濟地理的版圖。
顯然,中國大陸和台灣在一個多月前剛剛簽定的ECFA成為中韓加快展開自由貿易談判的催化劑。台灣地區和韓國在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中國大陸和台灣相互免除近1000種商品的關稅,無疑提前給了台灣企業以零關稅或低關稅待遇進入大陸市場的優惠券,從而在無形中加劇了韓國的危機感。
從2007年起,中國就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韓雙邊貿易額為1409.5億美元,雖然下降16.3%,但卻佔到韓國整個對外貿易總額的21%。其中,韓國對中國出口只下降5.1%;韓方的貿易順差卻增長了124.5%。金融危機反而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市場對於韓國經濟的重要性。如今中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已經是萬事俱備,猶如箭在弦上,引而待發,它將成為一根槓桿直接撬動整個東北亞經濟合作這塊巨石,中日、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的開始,將是可以預料的事情,而這又將推動整個東亞自貿區建設的全面提速。
受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的衝擊,東亞國家普遍意識到區域經濟合作對於應對國際競爭的重要性。隨後,東亞國家在10+3的框架內開始了步履艱難的合作步伐,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取得了一些有限的進展。但由於眾多國家對東亞區域合作的緊迫性、必要性和目的性有著複雜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認知,過去十多年裡,在東亞13國的框架下進行的東亞經濟合作一直進展遲緩,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效。
更加重要的是,由於東盟國家對中日韓三個大國存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三個大國被迫接受由東盟來主導東亞經濟合作的進程。但是,縱觀國際關係史上區域合作的各種案例,我們找不出由小國推動的區域合作並獲得成功的先例。而事實上,東盟在主導東亞經濟合作的過程中一直心有顧慮,積極將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三個區外國家納入到東亞經濟體系中,以制衡中日韓三個大國,給東亞經濟合作增添了新的難度。東亞國家在區域合作問題上的各種複雜的糾結,使得該地區經濟合作的步伐不僅遠遠落後於歐洲和北美,甚至也落後於其他發展中地區。
2008年由美國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再次讓東亞國家遭受了池魚之災,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滯後,是該區域經濟安全無法得以保障的重要原因。而東亞經濟合作要想取得實質性進展,就必須改弦易轍、另闢蹊徑,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改變傳統由東盟主導東亞合作的政治格局,讓東亞經濟合作重回大國主導的路線。
由中國、日本和韓國這三個利益相對集中、能力相對強大的大國率先在貿易、金融、投資等領域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商談建立自由貿易區和區域貨幣聯盟等事宜,然後以中日韓經濟合作為軸心,不斷向外層層擴大,直至建立整個東亞經濟體,這是東亞經濟合作的必然之路。中日韓是東亞最大的三個經濟體,三國經濟總量占亞洲經濟70%和全球經濟的18.6%,消費人口總和為15億。中日韓經濟合作區一旦開建,無疑將對東盟形成示範效應和壓力效應,迫使他們放棄各種心猿意馬的想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加到東亞經濟整合的進程中來。東亞經濟整合的加速,一方面可以為東亞國家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區域環境,另一方面給全球經濟秩序的改革施加推動性的壓力,並增強東亞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發言權。
(編輯:莫凡)
推薦閱讀:
※懶人出英雄,新的路線都是因為「懶得走舊路」才走出來的
※八字命學的最佳路線圖 作者:鼎乾坤
※大運、流年切入命局的一條玄機路線
※「Hi行程」作品劇透 路線優選,香港巴塞爾藝術周攻略!你需要的都在這了
※教會的基本原則 - 教會的路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