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多年,做不到這三點也等於白學(上)

  當今佛法盛行,學佛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不但熱衷於在生活中誦經、持咒、抄經、放生、做火供、參加法會等等,在微信朋友圈,更樂於發表、轉載、分享佛經和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誨與言論。

  學佛修佛蔚然成風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一切佛法都離不開三個根本,離開了三個根本,就容易被邪法、假法所困擾,甚至墮入歧途。

  宗喀巴大師指出:佛法的三個根本是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也是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更是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

  佛法廣如大海,根據不同根器、各種層次的人,有八萬四千修行的方便法門,但無論依止哪種法門,要想徹底脫離苦海,證入涅槃的永恆樂境,都離不開這三門大法。

  下面,浩然就根據多識仁波切對宗喀巴大師所著的《佛法三根本要義》的解說,為大家介紹佛法的這三個根本。

  宗喀巴大師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被譽為蓮花生的化身,達賴喇嘛和班禪就是他的兩大弟子的轉世系統。在藏傳佛教界,被譽為一代大師,世界第二佛陀。

  多識仁波切是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他是天堂寺第六世轉世活佛,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不但精通佛學,同時也精通藏、漢語言學以及歷史、文化等諸多學科。他最滿意並且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佛教理論框架》是對藏傳佛教理論的高度概括。

  佛法廣深無邊,為什麼說這三法是核心法、是根本法呢?今天,浩然首先來談談佛法的第一根本--「出世心」的問題。

出世心的重要性

  什麼是出世心呢?出世心就是在徹底認識輪迴世界本質的基礎上,產生的危機感和厭世思想。這種危機感和厭世心理,能使人們擺脫各種恩怨和讓人心煩意亂的世事的糾纏,產生出世尋求世外寂靜安寧樂土的強烈願望。這是步入三乘佛法正道的關鍵性第一步,沒有這種出世思想做基礎的一切善念、善行都是輪迴的因素,雖然也能獲得人天福報,但逃脫不了生死輪迴、苦樂變化無常的根本性質。

  因此,宗喀巴大師說:

  若無正確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間幸福,

  就無法進入根除煩惱的涅槃樂境;

  迷戀塵世的意識是鎖鏈,

  求解脫要發徹底的出世心愿。

  多識說人陷入貪愛迷戀之中,就會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而這種貪戀執著的意識,就是生命自身難以打開的枷鎖。

  打開思想感情的枷鎖,就是解脫。出世之心本身雖然解決不了執著世事的虛幻性、不可靠性、短暫性、充滿苦惱等問題,但是有了出世心,就有了解脫的思想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尋求解脫,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這裡強調的「徹底」是非常重要的。徹底就是不能有絲毫的留戀,只有這樣才能使名利得失、財色享樂的觀念變得淡薄,思想變得寧靜超脫。那些放不下世間利益的善行、念經、拜佛、修鍊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這一點修佛的人必須懂得。

如何修出世心

  宗喀巴大師說:

  常想人身良機難得而生存時間不多,

  就會從今生今世的糾纏中迷途知返;  

  這句話中的「常想」就是經常靜坐、思考。那麼,思考什麼呢?

  首先要思考:具足良緣的人身難得。釋迦牟尼佛說過,我們在六道中輪迴,能成為人的機率極其小。他做了一個比喻:一隻瞎眼的烏龜在大海里游啊游,海里還漂浮著一個木板,木板中間有個洞。這隻烏龜一伸頭正好碰到木板,而且頭從木板上的那個洞鑽過去。大家想想,在蒼茫的大海里,對於一隻瞎眼的烏龜來說,要碰到這塊木板並且恰好頭從木板上的洞鑽過去,這種機率是多麼小啊!在六道中,能夠輪迴成人的概率就這麼小。

  其次是思考:生死無常,自己生存的時間不多了,死將要來臨。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一是必死無疑;二是死無定期;三是死時除了佛法外,別無依靠。下面,浩然把這三個方面一一解讀。

必死無疑

  我們人類沒有任何辦法改變死亡的命運。在輪迴世界上,沒有一處逃脫死神的安全地,自古以來,有無數的聖人、神仙和皇帝,都尋找長生不老的地方,但誰都沒有找到。況且,任何一種生命都從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走向死亡。

  人活著的時間太短,沒有修法的時間。人生百年,睡眠就佔去近一半。前十多年年幼無知,後十多年衰老多病,修鍊已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間幾十年,絕大多數人都在為生存和虛幻的名利地位奮鬥競爭,不能認真思考人生的結局和生死大事。

死無定期

  我們的壽命長短不定,有的人能活幾十歲,有的人活了十幾歲,有的只活了幾個月或者幾天時間,誰也沒有把握准能活到老。

  現今人類的生存環境逐漸惡化,各種污染、疾病、戰爭、車禍等等,無一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氣,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熱也能變成致死的因素。

死時除了佛法別無依靠

  一個將要臨死的人,再親的親人、再好的朋友也幫不了忙,錢財也買通不了死神,贖不了性命,縱使擁有再大的權勢,也對死亡無能為力。

  通過以上的思考,可以激起人的緊迫感,一心一意皈依三寶,受三乘之戒,行利眾之善,淡化世俗之心。蓮花戒說:「平常要怕死,就能做到臨死時不怕死。」明白了以上的道理,這時就要做進一步的觀修。

  

  宗喀巴大師說:

  深思業報不爽、輪迴苦多,

  對來世幸福的追求也會斷然絕望。

  這句經文的內容主要是思考「業報不爽」和「世間諸苦」。

  善惡二業,報應絲毫不差,在這個輪迴世界上充滿了煩惱和苦難。我們要認識到只要是生活在輪迴世界,就避免不了造業,只要造業,就要受苦。不但造惡業要受苦,就連造世間善業,其果報如轉生人天福報,具有顯赫的名分地位、金銀財寶、美滿家庭、健康長壽之類的世間福樂也離不開苦煩。

  通過深思熟慮認識了苦因苦果相接相連、循環不斷是輪迴世界的本質之後,不但對現世的一切誘惑失去留戀之心,就連對來世的人天幸福也斷然絕望,到這一步才算具備了萌發正出世心的思想條件。

  那麼,怎樣才算萌發了正出世心呢?

  宗喀巴大師說:

  如此深思熟慮,並念念不忘,

  就對塵世的富貴安樂不抱幻想;

  時時刻刻除解脫不生別的念頭,

  這時才可以看做萌發了正出世心。

  這說的是觀想出世心要達到的標準,這裡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出世心必須是發自內心深處,對世俗觀念要起到沖淡和遏止的作用;二是這種出世心必須是強烈的,堅定不變的,不能是一時一事的衝動。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佛法三個根本的第一個根本——出世心,明天再介紹佛法三個根本的第二個根本。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學佛如果連命運都不能改,我們的佛叫白學+真正的福報是...

TAG:白學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