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時候跟父母分房睡?參照標準原來是這個

  我是暖暖媽。北大碩士畢業,原世界頂級諮詢公司諮詢顧問。專註科學育兒、教育心得、親子旅行、科學餵養、剁手推薦。希望我的原創分享,成為你育兒路上的溫暖陪伴。 本周一晚上,暖媽在公號推了一篇《異性家長不能給孩子洗澡,真有這麼講究嗎?》,當天夜裡就破了十萬閱讀量,可見有多少家長關心這個生活中常被忽視或有爭議的「小問題」。  後台還有不少媽媽留言,催促暖媽趕快寫寫另一個常見又棘手的「小問題」——分房睡覺:  「暖媽快寫一篇關於寶寶跟父母睡好還是分房睡好的文章吧,我們夫妻倆為了這個事情爭執不下呢。孩子爸非說要從小分房睡鍛煉他獨立,我覺得一歲多還太小了不忍心。」  「兒子上小學了,還不願意自己睡一個房間,非要擠到我們的床上,這個怎麼破?」  「孩子三歲了,做了好久的思想工作,全家還舉行了個獨立睡覺儀式,結果總是高高興興去睡覺,半夜再哭哭啼啼回來找我們,這可怎麼辦?」  別急,今天咱們就來探討下這個話題。

Q1:分房睡要從小培養?  不支持孩子和父母一起睡的「獨睡派」的理論是:「睡一個床上容易壓到寶寶」、「大人呼吸的廢氣會讓寶寶缺氧」、「媽媽和寶寶會互相影響睡眠」、「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不利於獨立」等等,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問題,也都可以解決。比如你擔心自己睡得太沉壓到孩子,可以緊貼大床擺一張只有三邊圍欄的嬰兒床;擔心大人的呼吸影響孩子,可以打開窗戶或使用空氣凈化器。  有的父母盲目信奉一些育兒理論,把孩子放到小屋裡的嬰兒床上,然後任由他(她)哭累了沉沉睡去,美其名曰「睡眠訓練」。暖媽只想說:我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訓練動物;養孩子要用愛,而不是用拿來主義的生硬手段。  對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來說,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一定是媽媽的懷抱,最熟悉的氣味一定是乳汁的芬芳,最安全的地方一定是能感受到媽媽心跳的地方。在2歲以前,孩子還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意識,他(她)對世界的感知、對快樂的體驗、對自身的存在感,都是建立在跟養育者(尤其是媽媽)的親密鏈接上。  另外,每個人的睡眠都是「深層睡眠」和「淺層睡眠」兩種睡眠形式的反覆交替,對嬰兒來說,這個交替的周期相對成年人來說要短得多,淺層睡眠的時間也比成人要多得多,尤其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夜裡醒來的次數幾乎是成人的兩倍。(所以媽媽們往往有「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最累」的感受,而之所以孩子2歲以後被認為「好帶」,是因為這時候大部分孩子沉睡時間很長,易醒期隨之減少,進入「睡眠成熟」。)想想看孩子不停地醒來,結果只看得到黑暗的那種恐懼感和被遺棄感?在哭聲中再次入睡的孩子,其心靈該受到多大傷害?  因此,不要急著強迫2歲以下的孩子分房睡,這不人道也不科學。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也支持父母和孩子「睡眠共享」:「睡眠共享不僅僅是『寶寶睡在哪裡』的問題。它是一種態度,一種夜間育兒方式……反映出一種接受寶寶的態度,『小寶寶有大需求。』」父母和孩子不僅僅是在一起睡覺,而是在共同享受睡前的擁抱、撫摸、親喂母乳、遊戲、晚安吻等,以及孩子在黑夜中驚醒過來時,能第一時間得到媽媽輕柔的撫摸和充滿愛意的耳語;孩子半夜生病時,能儘早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呵護。這些美好的片段,才是「睡眠共享」的真正內容。  所以,不要被「寵壞孩子、溺愛孩子」的大帽子嚇到,至少在2歲以前不要讓孩子單獨分房睡。只有給予這個小寶貝以最溫柔最周全的呵護,才能讓他(她)在足夠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之上,生出獨立自信的充沛能量。

Q2:什麼時候分房睡?  其實,衡量孩子能否獨立分房睡覺的標準,不是實際年齡,而是孩子的心理年齡。有的孩子因為得到了充足的關愛和滿足,那麼他(她)會比較容易早早地接受分房睡的安排。反之也可以適當推遲分房睡的時間,直到父母幫孩子補上安全感這一必要條件。  從大多數情況出發,暖媽給出一些建議供家長參考:  2歲-2歲半,可以開始分床睡,即父母在自己的卧室里加一張小床,這樣一方面當孩子夜裡因為口渴、憋尿、生病等情況醒來時,父母仍然可以及時感應到,並給予解決;另一方面,孩子可以逐漸適應從依賴到分離的過程。  從3歲開始,開始試行分房睡。這時候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在他(她)小房間的床頭放上水杯、地上放上小便盆,讓他(她)醒來時能夠及時解決喝水、憋尿等問題。  分房睡的時間再推遲,最好也不要超過6歲。跟異性家長不能給孩子洗澡的原因差不多:孩子大約在6歲時進入了性蕾期。如果過晚分開睡,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性心理問題。之前暖媽在某個母嬰論壇里看到有媽媽吐槽自己老公結婚後還要跟媽媽一起睡,當時還覺得匪夷所思,現在想想,應該就是老人過度溺愛、不注意適時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造成的,結果畸形的親子關係卻毀了孩子的終生幸福。其實獨立的空間和時間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必需的條件,那些始終認為孩子長不大而不肯放手的父母,其實是在以愛之名害孩子。

Q3:怎樣讓孩子順利度過分睡焦慮?  分房睡覺是孩子邁向獨立自由的又一個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對孩子造成的心理衝擊應該僅次於斷奶。大多數寶寶在邁出這一步的時候都不會一帆風順一勞永逸。暖暖在正式分房睡覺後的兩個月時間內,都還經常抱著她最愛的安撫兔跑回來,擠到我們的大床上跟我們一起睡。而且因為經常出去旅行,旅行的時候還是得睡一個床,所以暖暖的分房睡覺也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反覆。  在這個反覆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做的,除了坦然的接納和耐心的陪伴,當然也要get一些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的技能啦!  1、多陪孩子講繪本  繪本故事是幫助孩子勇敢面對甚至順利接納黑暗和孤獨的最好方式,比如《吃掉黑暗的怪獸》、《我不怕黑夜》、《托馬斯不怕黑洞洞》等,可以讓孩子不那麼怕黑;《我永遠愛你》、《猜猜我有多愛你》、《忘了說我愛你》等,可以讓孩子確認父母的愛一直與他(她)同在。  最後別忘了保證:爸爸媽媽會永遠保護你的。  2、鄭重地對待睡前儀式  儀式可以是幫孩子洗澡、刷牙、換好睡衣的固定流程,可以是抱著孩子對鏡子說「晚安,鏡子里的媽媽和寶寶」的趣味表達,可以是給孩子哼唱熟悉的搖籃曲,可以是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晚安吻。  父母對待睡前儀式的態度,表明了對孩子重視和愛的程度,有一個符合你們習慣的、獨特又美好的睡前儀式是有必要的,在你們共同執行的過程中,孩子能感到安心和放鬆。  3、幫孩子準備一些「幫手」  最好和孩子一起探討下,然後按照他(她)的喜好來裝飾兒童房,在自己喜歡的氛圍中睡覺,一定會事半功倍,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這個空間;另外,一個孩子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帶有媽媽味道的毛毯、一盞光線柔和造型可愛的小夜燈……都是孩子勇敢走向獨立的好幫手。  4、隨時做好孩子的後盾  可能會有一點不便,但是最好你們的房門不要鎖,讓孩子無論何時因為害怕而回來,都能順利找到你們。  如果孩子成功地獨自度過了第一個夜晚,一定要給他(她)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獎勵。告訴孩子他(她)已經是個很棒的大寶寶了,你們為他(她)感到驕傲。  另外,當孩子生病的時候、情緒特別低落的時候,也不必強求孩子必須自己睡,偶爾的「心軟、讓步」沒有問題。

  總之,在這場分房睡覺的拉鋸戰中,父母既不能草率地將孩子推出去、也不能任由孩子留下而毫不作為。健康自然的分離過程應該是適時開始、積極引導、智慧陪伴,讓孩子既能感受到獨立的喜悅,又能確信父母的愛不會遠離,慢慢長成我們理想中的那個獨立、勇敢、自信、活潑的樣子。相關原創:(點擊藍字,即可查看)

別把放縱當自由,真正的素質教育其實有底線!

孩子再小,也應該得到大人一樣的尊重

3歲內寶寶打人,你管得不對才是大問題

關於無理取鬧,你冤枉了孩子多少次?

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叫「別人家孩子」

暖暖媽愛分享北大碩士畢業原世界頂級諮詢公司諮詢顧問專註於科學育兒、剁手推薦、親子旅行、科學餵養、辣媽心語

用我的原創心得和分享讓更多媽媽少走彎路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加白名單

個人微信:nnbaby116

新浪微博:@陳小暖成長記


推薦閱讀:

在扣子外圍用毛線鉤了一圈,做個這個,太驚艷了!
6萬買的飄花翡翠手鐲,行家卻說只值6千,少的這個0哪兒去了?
如何優雅地表達我喜歡你: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這個老外拍的中國人很不高興
黛安娜王妃的珠寶首飾全部留給了凱特王妃?卡米拉脖子上這個算嗎

TAG:孩子 | 父母 | 標準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