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經小史- 簡約版

有些道經,為了誇張道教歷史之久遠,借用老子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概念,編造宗教神話,把道教說成是亘古即有、神聖無比的宗教,同時也把道經的出現提前到了創世紀之初。如(太上老君開天經)說,宇宙生成經歷了"洪元"、"混元"、"太初,等階段,"洪元一治至於萬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萬劫,至於百成,百成亦八十一萬年,而有太初。"並言:太初之時,太上老君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口吐(開天經)一部,48萬卷,一卷有48萬字,一字辟方100里,以教太初,"從此始有天地"。這裡不僅把道教的歷史提前到宇宙之前,而且把道經的出現也說成在天地之先,由太上老君口中吐出。我們今天講述道經的歷史,不能以宗教神話作為標準,而是根據客觀的歷史事實采寫。因此,就從道教出現的第一部經 (太平經)的出現說起。 1。太平道與《太平經》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最早的一部道教經典,這部經的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時期(前32—前7)。成帝好神仙方術,幻想借天威以維護其統治。當時漢末混亂動蕩的政治局面,給下層民眾帶來深重苦難,加上災異頻仍,社會危機加深,儒學已經不能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於是各種宗教神學與世俗迷信充斥社會生活,朝身上下瀰漫著神鬼崇拜的神秘氣氛。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齊國方士甘忠可便將黃老道的學說與儒家文件讖緯神學的具體內容相結合,造作了(天官曆包元太平經)12卷。(前漢書?李尋傳)記載: 初,成帝時,齊人甘忠可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以言漢寒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造。 所謂「赤精子」,即神仙家所傳說的仙人寧封子,所謂赤精子「下教」之道,即甘忠可所鼓吹的可以使國家致太平之道。甘忠可以此道傳授重平夏賀良、容丘丁廣世、東郡郭昌等人,追隨他的群眾也很多,在社會上造成一定影響。後因中壘校尉劉向彈劾甘忠可「語涉朝政」、「假鬼神罔上惑眾」,而使甘忠可被誅。(包元太平經)從此成為禁書,不許流傳,但是在其弟子夏賀良等人手中,仍然秘密傳授。漢哀帝即位後(前6一前1),注意到該書的影響,接受書中所述「太平之道」,夏賀良等人七度受寵。據(前漢書?李尋傳)記載,漢哀帝曾經下詔,自號「太平皇帝」: 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號日陳聖劉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為度,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後來漢哀帝覺得夏賀良等人「其言亡驗」,是「執左道,亂朝政,傾覆國家,誣罔主上,不道」,將夏賀良誅殺,其同黨李尋及解光被「徙敦煌郡」。(天官曆包元太平經)今已不存,從(漢書?李尋傳)等史料記載看,此書與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青領書)內容相似。 據(後漢書?襄楷傳)記載: 初,順帝時,琅耶官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 于吉又作干吉、干室、干君等,東漢末方士,琅哪(治所在今山東臨沂北)人,宮崇之師。但是漢順帝"不行"。而 (前漢書?李尋傳)。後於桓帝之世,囊楷復上此書,仍不受重視。根據上述記載,我們大致可以斷定,(太平青領書)出自於吉、宮崇等道士之手,共有17O卷。其書後傳入「太平道」首領張角之手,張角成為于吉「太平青領道」的繼承人。 張角領導的太平道,掘起於漢靈帝時期(168一189)。(後漢書?皇甫嵩傳)說: 初,巨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蓄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連接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充、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專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亦曰: 「光和中(179一184),東方有張角,……角為太平道。」由上可知,張角太平道乃由黃老道轉化而來,他領導的太平道發展勢力很大。張角自稱「黃天」,表現出黃老崇拜的特色。張角利用「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一帶有宗教和讖語色彩的革命口號,發動了動搖漢朝統治的「黃巾起義」,因遭鎮壓而最終失敗。 唐人撰述(太平經復文序))說:「後聖太平真君……垂謨作典,預令下教,故作(太平復文)。先傳上相青童君,傳上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和傳弟子干君。」據此可知, (太平經)即繫於吉(干君)所傳之(太平清領書》。 現存(道藏)中的(太平經)有殘本57卷,但標明總卷數為170卷,其卷數與內容皆與(後漢書)所述(太平青領書)相合。可知(道藏)中(太平經),即系(太平青領書)之殘卷。(漢書?囊楷傳)唐章懷太子李賢注云:「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此證唐初即已稱為《太平經》。 在成帝、哀帝時候,甘忠可之「道」的信奉者,在朝顯貴便頗多,聲勢也不小,在帝王至尊的封建時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其在野信徒必然更多。因此夏賀良、李尋被誅殺、流放,並不等於此道絕滅。其實,(天官曆包元太平經)仍在民間秘密流傳。甘忠可為齊人,于吉為琅琊人,二人為相鄰地區,于吉之(太平青領書)當系(天官曆包元太平經)演變而來。史載(天官曆包元太平經)12卷,而(太平青領書)和(太平經)均為170卷,當系後來信徒不斷增補擴充而成。由甘忠可,至於吉,至張角,皆系太平道一線而來。(太平經)的行世,當即「太平道」的完成與行世。而(太平經)的出現與傳布,即標誌著道教的形成,道教的第一部經典就這樣誕生了。 五斗米道及其道經 在於吉等人佈道的同時,巴蜀一帶興起了張道陵①開創的五斗米道。考二者源流,太平道與五斗米道皆出自黃老道,且以神仙崇拜及方術為教義特徵。不過五斗米道出現於巫覡盛行的區域,與巫道有所融合,因而巫術祭禮色彩更濃一些,即更偏重於宗教儀禮。而且由於太平道的領導的黃巾起義被鎮壓之後,不能在社會上公開傳播,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不斷發展壯大,遂成為道教正統。後世論及道教的創立,一般都認為是從張道陵開始。 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是在東漢順帝年間(126一144)。《三國志?張魯傳》和《後漢書?劉焉傳》中說:順帝時,張陵在四川鶴(鵠)鳴山中學道,「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稱為「五斗米道」。一說張陵自稱「天師」,故後世道教徒又稱五斗米道為「天師道」。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及其孫張魯繼續傳教。 五斗米道的壯大和發展,是在張魯時期。《後漢書?劉焉傳》說,益州牧劉焉「任魯以為督義司馬」,張魯因此掌握了兵權,於是他殺了漢中太守,既得漢中,在劉焉死後又襲取了巴郡,遂雄居巴漢之地,一直到建安二十年(215)投降曹操為止,前後28年。這一時期他在統治區內,大行五斗米道,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制度。在他降曹之後,曹操對他「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將還中國,待以客禮,封魯王子皆為列侯。」張魯的女兒還嫁給了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亦名彭祖)。所以五斗米道並不因張魯失勢而中掇,並且隨著張魯東遷,更廣泛流傳在江東一帶地方。 五斗米道信奉的經典,在歷史上有一些記載,如《魏書?釋老志》: 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宮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其書多有不秘,非其徒也,不得輒觀。至於化金銷玉,行符敕水,奇方妙術,萬等千條。上雲羽化飛天,次稱消災滅禍。」 《法苑珠琳》六十九《妄傳邪教》條: 後漢時張陵造(靈寶經)及章醮等道書二十四卷(《太平廣記》引《神仙傳》作「篇」)。 《雲笈七籤》卷六: 漢末,有天師張道陵精思西山,太上親降,漢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 師",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訣",重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 孟安排《道教義樞?七部義》及《雲笈七籤》卷六均言: 按《正一經》雲,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此經並盛明治道、證果、修因、禁忌、眾術也。…漢安元年,太上親授天師(張陵),流傳茲日。 經學者考證,此處《太平洞極經》與今本、《太平經》內容基本一致,說明《太平洞極經》與《太平青領書》有一定關係。同時張衡、張魯傳教的一些措施,如教人有病思過、置義舍、禁酒等等,都與《太平經》經義相符。《典略》也說「衡法略同張角」,因此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兩者當同出一源。《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烹平中《173一177》,張衡(據《三國志?張魯傳》裴松之注說,原文張衡誤作「張修」)在漢中傳道: 又使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為奸令。 可知五斗米道曾以《老子五千文》作為他們信奉的主要經典,所謂《老子五千文》,是經張魯(或謂為張陵)所定本為五千字。近代又在敦煌發現了六朝人所寫的《老子想爾注》殘卷,基本是《道經》部分的注本。系當時五斗米教祭酒宣講《老子五千文》的註解本。近人饒宗頤(敦煌六朝寫本張天師道陵(老子想爾注)校箋)認為,張氏(老子想爾注)多處演說"太平"、"守一",實乃提倡其太平思想,以《太平經》之意旨解釋《老子》。可知《老子想爾注》與《太平洞極經》確為五斗米道的重要經典。上面引文有言,五斗米道「其書多有隱秘,非其徒也,不得輒觀。」《老子想爾注》《太平洞極經》應當屬於這樣的秘典之一。 另外,據《道藏?洞真黃書》稱:《黃書》於東漢漢穿元年老子授張道陵,本有8卷。北周甄鸞《笑道論》亦提及五斗米道之"黃書合氣"。其道為男女合煉之本,五斗米道不敢公開宣講,故《黃書》亦為五斗米秘典之一(其書符文以黃色書寫之,故名)。 綜上,五斗米道的主要經典應有《天宮章本》、(靈寶經八《正一盟威妙經》)、《太平洞極經》、《老子五千文》(或稱《老子想爾注》)、《黃書》及章醮等道書。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指出,《正一經》中,最主要者為《正一盟威錄》,所以勸召鬼神。又指出,此錄蓋出張陵,依託太上。《道藏》收《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錄》1卷和《太上正一盟威法錄》1卷,內容相類,皆為張陵的《正一盟威錄》。 《老子想爾注》2卷,本己亡佚,後在敦煌遺書中被發現。可惜殘闕過半,即《道經》部分缺開首部分(第一、二章),《德經》部分全佚。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認為,《道藏》所收《赤松子章歷》卷三至卷六所錄章表,尚是三張古科。但其百分八、九十已經亡佚。已是殘卷,並經後人整理。根據此書內容,證明五斗米道已具初步的宗教科儀。 《黃書》8卷今已不傳,但是《道藏》之中有《洞真黃書》、《上清黃書過度儀》、《洞真太微黃書天帝君石景金陽素經》等卷。《洞真黃書》現僅存一卷,或為《黃書》之節本。《上清黃書過度儀》講說行道儀法,《太上洞淵神咒經》謂「人以《黃書》受來經久不得過度,日日有考,令人多病,田蠶虛耗,宅中不利,不終年壽,中道而天。」可見《上清黃書過度儀》是與《黃書》並行的過度儀法。《洞真太微黃書天帝君百景金陽素經》卷末按語說:「《太微黃書》本有8卷,真人昔於赤城山中,以大篆交帶真文授許遠遊明君所有者是也。君所以未飛騰上清,摻駕雲龍,正由不睹《石景八素》之篇第,……今以《石景金陽文》相付行,令盡睹八卷之首也。」其書講說服符升仙之道,乃配合《黃書》而行之道法。 黃老道其他道經 東漢晚期,政治昏庸、社會動蕩,黃老道發生分化,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兩大道教集團相繼創立;同時,還有一部分黃老道和方仙道的方士,仍然保持獨立活動,他們隱居山林或塵世,繼續從事修道、養生、煉丹等方術,並有一些著述傳世。這一時期,出現了以外丹為主的金丹派道經。從(後漢書?方士列傳)等正史和(列仙傳)等傳志中,可以看出確實有不少方士在活動,他們反映了後漢時期道教思想的另外一個方面。只是由於他舊勢單力薄,得不到統治階級重視,故其著述留傳很少,有些傳志作者不明,經過考證才能確定。 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是魏伯陽,他留下了道教史上第一部煉丹著作——《周易參同契》。 魏伯陽其人,在正史上沒有記載。寧代曾 《道樞》卷三十四稱:魏伯陽為字,名魏翱,自號雲牙子。漢代人,游於長白山而遇真人,告以鉛汞之理,龍虎之機。古籍之中最早談及魏伯陽及其著作《參同契》的是葛洪《神仙傳》,其中記載:魏伯陽為高門之子,性好道術,不肯仕宦,閑居養性,地人不知其所從來。據此可知魏伯陽是一位不求名利而潛心修道的隱士。他的著作《周易參同契》,被後代道士奉為「萬古丹經王」(見張紫陽《悟真篇》)。以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為主要經黃的金丹道,自東漢以後綿綿相傳,發展成為道教的丹鼎派。 《列仙傳》2卷,收於《道藏》和《說郛》。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卷十九指出,原題漢劉向所撰,系託名;此書盛世行於東漢,蓋明帝以後順帝以前之人所作。《道藏》本《列仙傳達室》收和三皇五帝時代至漢代神仙70位,簡述每位神仙事迹,並有贊語。此書所載事迹皆與長生與神仙等方術有關,反映出兩漢時期神仙方士的活躍情況。其中不少故事為後世道教徒和文人墨客、老百性等傳誦和引用、鋪陳,為道教神仙故事的重要來源之一。 《老子變化經》,明《道藏》未能收入,敦煌遺書之中發現該經。卷後題曰:『老子變化 經』,並題曰:「大業八年(612)八月十四日經生王儔寫,用紙四張,玄都玄壇道士復校,裝漢人,秘書省寫。」現存本經共用紙4張,首部殘缺,估計殘缺不多。尚存正文95行,每行17宇。兩漢時期,為定了適應神化老子的宗教需要,關於老子變化的神話逐漸流傳。(老子變化經)就是反映這種神話的經典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漢桓帝時陳相邊留所撰(老子銘)、孫吳時葛玄著(老子道德經序訣)及(道藏)本(老君變化無極經)、(太上老君金書內序)等經,均反映了神化老子的內容。 《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收入(黃帝九鼎神丹經訣)20卷,據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中(中國外丹黃白法經訣出世朝代考)指出,其第一卷即(黃帝九鼎神丹經),卷二以下乃唐人所撰集。(黃帝九鼎神丹經)於西漢末東漢初出世;其後東漢末道士左慈、張陵皆得之。又陳國符根據(道藏)本(太清金液神丹經)的歌訣用韻情況,指出卷上及卷中第一至第四頁為古經,在西漢末東漢初出世。自「鄭君曰…」以後,乃後人攙入之本。 (三十六水法),無名氏著,陳國符認為此書是漢代古籍,敘述燒煉外丹的36種「水法」。這些與魏伯陽基本同時的金丹派經典,證明當時從事外丹修鍊的方士不在少數。 另外,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基出土的(黃帝四經),包括(經法)、(十大經)、(稱)、(道原)等4部帛書,填補了西漢黃老之學中「黃學」的空白。 東漢河上公注本(老子),亦當為黃老道尊崇的著作之一。(四庫全書)本(老子注)2卷,題河上公撰。《道藏》本(道德其經注)4卷,題河上公章句。其餘版本尚多。其書注文中神仙家的思想明顯增多,反映出東漢後期道家與神仙家結合的傾向加劇。[ 本帖最後由 明能 於 2007-11-21 21:21 編輯 ]Re:道經小史

- 明能 2007-11-18 16:45

魏晉時期道教的傳播 曹魏時期(220一265),道教在受制約的情況之下,部分道士為門閥貴族所羅致,轉向門閥貴族之中傳播五斗米教,另一部分五斗米教的祭酒徒眾,則仍分散於民間傳教。道教開始分化成為貴族道教和民間道教兩種形式。 魏時,太平道隨著黃巾起義被鎮壓而衰微,五斗米道隨著張魯歸順曹操與移民北遷,造成組織分散,其勢大減。在經歷黃中起義的風暴之後,魏統治者認為對方士門的活動不可忽視,因而採取了制約政策。 這時的曹操,一方面對神仙之術頗感興趣,企圖借之以長壽。他招引了許多方士聚集門下,「廬江左慈、譙郡華陀、甘陵甘始、陽城郡儉無不畢至」。以至在曹操所作樂府(氣出唱)、(精烈)等作品中;均表現了神仙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控制這些方士,唯恐他們「惑民」。(三國志?華陀傳)引曹植(辯道論)說:「誠恐斯人之徒,接姦宄以欺眾,行妖慝以惑民。」黃初三年(222)又頒布敕令,稱老子為「賢人」,不許當作神靈「妄往禱祝」。正由於曹操採取了招引方士並加以制約的政策,使得方士們得以親近門閥貴族。到魏明帝曹睿之時(227一239),對道教態度有明顯改變,據(三國志?吳主傳第二)記載: 魏明帝太和四年(230),"…沼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 洲。 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 可見曹睿已經解鬆了對五斗米道的限制,而且派人去海上求神山仙藥。這時張魯之婿燕王曹宇曾一度為大將軍,這對天師道(即五斗米道)的傳播無疑是有利的。此時達官貴人喜好神仙方術者不在少數,如議郎李覃學辟穀,軍謀祭酒弘農董芬之習吐納等。又有一些著名文人如稚康、何晏、王弼等既好老莊之書,亦好養生之術,並為之著書立論,如嵇康撰(養生篇),宣揚「若安期、彭祖之論,可以善求而得。」這便導向神仙方術直接為門閥貴族服務,從而使民間道教急速向貴族道教轉化。 同時,曹操平漢中後,拔漢中之民數萬戶以充實長安及三輔,五斗米道之徒民被迫北遷魏地,因而五斗米道原來的組織體系便被打破,祭酒徒眾分散各地。張魯的後繼者曾試圖重新統一五斗米道,發布了(大道家戒令),但是無濟於事。由此,五斗米道在北方民間傳播開來,並且一直傳到江南。江南五斗米道信徒中重要人物有門閥貴族郗 、王羲之、王獻之、杜子恭等。 這時的民間道教已經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宗教形式,而是形成一些互不隸屬的區域性宗教集團。期間不斷掀起群眾起義的風暴,其中不少都帶有宗教色彩,尤其以披上五斗米道的外衣最為突出。較為著名者有陳瑞,傳道於鍵為郡(郡治在今四川彭山江口場),自稱天師,信徒眾多,數以千計。有李流、李雄領導的農民起義,成員多為五斗米道信徒,後與天師道首領范長生聯合,稱雄蜀地。有孫恩、盧循領導的規模較大的群眾起義,一度使東晉朝廷震俱。這些民間道教的起義活動,引起了封建統治者的嚴密關注,對於道教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也說明了五斗米道如果按照舊有的形式發展下去,已經難以適應封建統治的需要。這時,上層道教的人物也從維護封建統治的目的出發,開始從道教內部進行清整改造。從東晉十六國後期至南北朝時代,中國南北方都出現了由門閥貴族道教徒發起的道教改革活動。道教面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葛洪《抱朴子》及其著錄道經目錄 葛洪(283一343)是東晉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藥家。他著有(抱朴子)一書,分為(內 篇)和?(外篇)。(抱朴子?自序)說:《內篇》言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攘邪卻禍,屬道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抱朴子)的出現,確立了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的新的道教思想體系。他將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統化,理論化,反覆論證神仙之存在,闡述了各種神仙方術,宣揚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信為本,否則雖勤於修習也不能成仙。他還對民間道教和某些「流俗道士」的活動猛烈抨擊,使道教思想符合統治者的需要。這對道教從原始的民間宗教走向成熟的貴族宗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保存了早期道教的許多史料。其中(遇覽)一篇所錄道教書名,實際是 道教歷史上最早的道經目錄,他在這部目錄之中介紹並著錄了其師鄭隱所藏道書。鄭隱本為西晉大學者,少為儒生,明五經,晚而好道,猶以(禮記)、(尚書)教授不絕,兼綜九宮、三奇、推步、天文、地理、阿洛、誠記,解音82律,善鼓琴。師事葛洪從祖父葛玄,受(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八 (太清丹經))等,收藏道書甚豐。葛洪將其分為道經和諸符兩大類。陳國符先生考其書目,認為分為道經、紀、符和圖。關於(遐覽篇)著錄道經的總數和卷數,各種論著說法不一,今人楊福程先後反覆統計得出數字為260種,1298卷。(遇覽)提出,鄭隱在允許葛洪披閱秘籠之前,「先以道家訓教戒書不要者近百卷」稍稍示葛洪,此近百卷道家訓教戒書不見於葛洪所疏書名中。其次,在所疏諸符名後,葛洪補充說:「此篇大符也,其餘小小,不可具記。」即諸小符之客略而未記如果加上近百卷道家訓教戒書和諸小符,鄭隱藏書至少也在1400卷以上。儘管其所著錄鄭隱藏書缺少齋醮科儀之書,而且原始道教經典也遺漏很多,但是由於鄭隱藏書之豐富和葛洪著錄的經目,後人認為此素道經總集(道藏)編纂之始。 另外,(抱朴子)中(對俗)等篇也著錄了不少道書,這些道書大部分已亡佚,唯賴其著錄使後人可窺魏晉以前古本道經之梗概。(金丹)等篇記載了許多現已失傳的煉丹著作,提到許多煉丹藥物的品種,詳細記錄了煉製金丹的方法,集東晉之前煉丹術之大成。葛洪在道教丹學方面的非凡成就,使丹鼎派道教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很成熟。但是因其只重視個人的實際修鍊,難以在群眾之中廣為普及。不易發揮作為一種官方道教的社會職能,因此事實上不能夠完全以仙道學說代替民間道教的發展方向。道教的清整改革以致完全朝向官方化發展,還需要其他上層道教人士的出現。 上清、靈寶、三皇經系的出現 東晉哀帝年間(362一365),江東天師道盛行,造作了大量道書,出現了以造作道書、傳授經法為首務的道教經錄派。這是在葛洪建立以金丹道為中心的神仙理論體系之後,以符錄為主的天師道向義理化深入的一次重大發展。其具體表現,便是上清、靈寶、三皇經法之出現。 上清經系,以魏華存為第一代真人。實際上清經系是由魏華存創始,而大部分乃是楊羲、許謐、許翔等所共同作。他們在京都建鄴《今南京》和句容茅山中的雷平山(長史許謐的家宅與別墅》設立了乩壇,許謐為壇主,楊羲是乩手,又是記錄。他們以扶亂為手法,假託「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以經法,實際上是楊羲所造作。楊許用扶乩的手法,假託「眾真降授」,造作大量經書,形成了以《上清大洞真經》為主的上清經系。 他們所傳授和造作的道經大抵為三部分:一為《真誥敘錄》之中所說的《上清經》、《黃庭經》、《七元星圖》、《靈寶五符》、《西嶽公禁山符》、《中黃制虎豹符》;二為《雲笈七七簽?上清經述》中所說《太上寶文》、《太素隱書》、《靈書紫文》、《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虎真文》、《高仙羽玄》等;三為《茅山志》中所說《太上三天正法經》及《上清經述》中所說正一真人別授的《治精製鬼法》。南朝陶弘景曾有纂集之上清經目,已亡佚。晉代王靈期也造作邊上清經書。故楊羲、許謐所造作上清經書的具體經目、卷數,現在難以考定。北周武帝天和年間(566一569),甄鸞上《笑道論》謂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雲:「上清經一百八十六卷一百二十七卷已行。」大既那時行世的共有127卷。 上清經系的代表性經典為《上清大洞真經》,此經是《黃庭經》內煉身神思想的發展,重「存養神肖」及「吟詠寶章」,輔以服氣、咽津、念咒、佩符,宣稱這是飛升成仙之道。上清經系的出現,表明以符篆為主的天師道,正在轉向煉養,有與丹鼎派相融合的趨向。這既是受葛洪神仙理論的影響,同時也是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舊的在逐漸擺脫易為群眾暴動所利用的低俗的符水咒術等宗教形式,提高道教的宗教品位。 後來南朝齊、梁出現了卓越的道教學者陶弘景,發展了上清派的經義與方術。使道教經錄派更為系統。陶弘景曾從陸修靜的弟子孫游岳學道教符圖經法,為陸修靜再傳弟子,繼承了楊許所傳之上清經錄,並且尊奉魏華存及「一楊二許」為前因代宗師,開創了茅山宗。他留下的道經主要有《真靈位業圖》、《真誥》、《登真隱訣》、《養性延命錄》、《太清諸丹集要》等。他主張儒、道、釋三教合流,《真靈位業圖》中,把封建社會的官階等級制度反映到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在《真誥》中把生死輪迴之說引入道教。使道教向義理化發展邁進了一大步。 道教經錄派的另一支係為靈寶經系。《雲笈七籤》卷三《靈寶略記》中說,吳王闔閭入一石城,門開,於室內玉几上有素書一卷,文字非常,乃《靈寶玉符》真文,至三國時,葛玄《宇孝先》人天台山學道,太上遣三聖真人下降,以《靈寶經》授之,「凡所受經二十三卷並語真請問十卷合三十三卷。孝先傳鄭思遠,又傳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宇孝愛,孝愛付子護軍梯,梯即抱朴子《葛洪》之父。抱朴子從鄭君盟,鄭君授抱朴,《抱朴子》於羅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從孫巢甫,以隆安之末,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世世錄傳。」 《靈寶經》分為古《靈寶經》與今《靈寶經》,古《靈寶經》即指《靈寶五符經》,今《靈寶經》指葛洪從孫葛巢甫等道徒所造作的《靈寶度人經》。南朝劉宋陸修靜《靈寶經目序》《見《雲笈七籤》卷四》謂「頃者以來,經文紛互,似非相亂,或是舊日所載,或篇章所見,新舊五十五卷。」陸修靜《太上靈寶授度儀錶》又說:「然即今見出《元始》舊經,並《仙公》所稟②,臣據信者三十五卷。」概括而言,靈寶經系包括《靈寶五符經》1卷,《元始無量度人經》及《仙公請問經》合35卷,與《上清經》相雜揉,總為55卷。後陸修靜在35卷的基礎之上增修科儀,立為儀軌,靈寶之教方才大行於世。 靈寶經系的核心篇章為《元始無量度人經》,主要內容是宣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尊崇元始天尊為至高無上之神,又敷衍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還有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部都等神鬼系統,宣稱諸飛天大神在監察人的行為,故人們皆當齊心修齋,六時行香,誦念道經,以求降福消災,並能登仙。 道教經錄派的另一支係為三皇經系。《雲笈七籤》卷四《三皇經說》,謂為天皇、地皇、人皇治世之時,各授經文3卷,名為《三皇經》,顯屬荒誕無稽的宗教神話。《三皇經說》又雲,晉武帝時,南海太守鮑靚翻以晉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篙山,於百室見《三皇文》,後傳葛稚川《即葛洪》。《道學傳?鮑翻》說鮑翻於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在龍山遇陰長生受道訣,《道教義樞?三洞義》說鮑靚是在晉惠帝永康年中(300一301)入篙山石室得《三皇文》,《雲笈七籤?鮑真人傳》說鮑翻師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嶽》勸召之要,依據上述資料知《三皇文》實為鮑翻所造作,後傳葛洪。另一說,《三皇文》為帛和所傳,鄭隱授之葛洪。實際社會上早已流行「勸召鬼神」的巫道,他們造作有《三皇文》,江南帛家道「世事俗禱」,也造作有《三皇文》,鮑靚是巫道與帛家道的信仰者,他將兩者匯為一流,再將神奇鬼怪之說與神仙信仰相結合,造作了《三皇內文》三卷。先行世者稱《小有經》,後行世者稱《大有經》。初傳孫游岳,後傳陶弘景。後人以此經為主,增加齋儀,編成《洞神經》14卷。《三皇經》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本。明《正統道藏》收存有《太清金闕玉華仙書太極神章三皇內秘文》3卷、《三皇內文遺秘》1卷,這兩種雖非古本,但仍保留有「劾召鬼神」之術。 三皇經系、靈寶經系、上清經系之出現雖有先後,至南朝劉宋時,均由陸修靜匯歸一流,梁陶弘景加以發揮,形成道教經錄派。至唐代便成為道教丹鼎派與符錄派之外的以經法授受為主的一大宗派,為道教向義理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樓觀派道經 陝西周至縣樓觀台,是魏晉南北朝我國西北地區道教活動中心。傳說為周代函谷關令尹喜結草為樓、觀星望氣之地,故名樓觀。又傳說老子李耳在此授與尹喜《道德經》。《混元聖紀》與《樓觀本起傳》皆謂秦始皇與漢武帝曾在此建詞廟以把老子。其實樓觀見於記載,始於《樓觀傳》: 魏元帝咸熙初(264),道士梁諶事鄭法師於樓觀。 證明此時已有道士活動,並已形成道觀。梁諶託言太和真人尹軌降於樓觀,授以《日月黃華上經》、《水石丹法》並授《樓觀先生本起內傳》一卷。自是北朝高道,多上樓觀,為當時道學重地。是以樓觀道派之開創,雖傳為尹喜,實為魏末之梁諶。 樓觀道派出現的著名人物,有的對道經編纂作出重大貢獻。如樓觀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風人,師事樓觀貞懿先生陳寶熾與華山焦曠。北周武帝宇文邕(560一578在位)時沙汰道釋,然王延獨為周武帝所欽仰,召至問道,命校讎三洞經法、科儀戒律、符錄凡八千餘卷,又撰經目《三洞珠囊》7卷《北周王延《三洞珠囊》7卷己株,唐王懸河另有《三洞珠囊》10卷》。《雲籠七簽》卷八十五《王延傳》載: 周武以沙門邪濫,大革其訛。玄教之中,亦令澄汰。而素重於延,仰其道德。又召至京,探其道要。乃詔雲台觀精選道士大人,與延共弘玄旨。又敕旨通道觀,令延校三洞經圖,絨茂於觀內。延作《珠囊》七卷。凡經傳疏論八千三十巷,奏貯於通道觀,由是玄教光興。" 又《道藏尊經歷代綱目》載: 後周法師王延《珠囊經目》藏經八千三十巷。 王延編篡的8030卷道經目錄,即為當時編纂的《道藏》目錄。 道教素重鍊形之本,樓觀道士固然也重服餌、鍊氣及劾召鬼神之本,但他們素重老子,宣傳老子之道。《西升經》的出現,當與樓觀派有關。《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著錄《老子西升經》2卷;《神仙傳》引《西升經》;晉釋道安《二教論》引《西升經》,又引《西升玄經》;《文獻通考》著錄梁道士章處元《章注酉升經》3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九《韋節傳》說,韋節於北魏孝明帝時卜居華山之陽,注《西升經》。 據《後漢書?囊楷傳》,漢魏已有「老子入夷狄化為浮屠」之說。梁僧祜謂西晉祭酒王浮撰《老子化胡經》 (見《出三藏記集》十五《法祖法師傳》)。《西升經》的出現與《老子化胡經》遞相互應,但又有不同。《西升經》的重點不在於化胡,而在於修鍊。並且特別重視清靜守一,提倡「真道養神」。運用老子之道講說鍊形之本,從學術高度來演說長生之道,由開始只講鍊形而轉向義理化探討,從而發展了道教教義。正如宋陳景元所述「其微言妙旨,出入五千言之間。」《西升經》是魏晉出現的道教義理化色彩較濃的經書,標誌著道教在教義方面的一大發展,也說明樓觀派道在道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寇謙之清整道教 南北朝時道教最明顯的變化是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365一448)改革五斗水道。 北魏統一華北之後,由於自己是鮮卑族拓跋部,為了消除漢人存在的民族隔閡,自稱拓跋部本是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後裔。《北史?魏本紀》雲:「魏之先出自黃帝,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子受封北國,其處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在對待宗教方面,以五斗米道系漢人宗教,因而也表示信奉道教,對待佛教則採取了抑制政策。另一方面,就道教本身來說,東晉末年,五斗米道也面臨了十分明顯的危機:一是由於孫恩等人聚眾作亂,使五斗米道無法得到上層社會的支持,發動暴亂在民間也不得人心,均使五斗米道難以傳播。二是佛教逐漸在中國紮根、興盛,佛、道競爭日益加劇,道教要想站住腳,維護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就非對原有五斗米道的一些弊端進行改革不可。就在這種政治背景和宗教形勢之下,出現了寇謙之改革道教。 據《魏書》記載:寇謙之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修張魯之術,服食餌葯,歷年無效。後遇仙人成公興,帶領謙之先後到華山、蒿山修道,隱居石室,採藥服食。神瑞二年(415),太上老君親降蒿山,授與天師之位,賜與《雲中音誦新科之誡》20卷,令寇謙之「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曆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大道清虛,豈有斯事!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泰常八年(423),又有牧土上師李譜文來臨蒿山,自稱老君玄孫,賜與《天中三真太文錄》,使其能夠劾召百神,以教授弟子。又授《錄圖真經》60餘卷,講述壇位禮拜、衣冠儀式。並命其轉佐「北方太平真君」。始光初年(424),寇謙之將經書獻給魏太武帝。太武帝十分欣賞,遂起天師道場於京城之東南,重壇五層,遵其所獻《錄圖真經》之制。並遵寇謙之奏請,於公元440年改為太平真君元年。太平真君三年(442),魏太武帝更親至道壇,受道教符錄,備法駕旗幟皆青,以從道家之色。自後諸帝即位,皆如此,使道教變成國教。在王權的支持之下,寇謙之實現了對道教的「清整」。他改革的內容包括:①取消天師道原有的24治,不再用「宅治」之號;②取消「天師」、「祭酒」之值的世襲制度,廢除租米錢稅;③除去男女合氣之術;④專以禮儀求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⑤改道教誦經「直誦」為「音誦」等等。寇謙之「清楚」之後的五斗米道,後人稱為「北天師道」。經他改革之後,新天師道與王權相結合,獲得了前所末有的殊譽。終於從原始民間宗教上升到官方正統道教的地位,顯盛於北朝。 今本《道藏》收有《老君音誦誡經》1卷,即寇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誡》殘卷。 陸修靜總括三洞 稍後於寇謙之的南朝劉宋道士陸修靜(406一477)對道教進行了整飭與改革。主要表現在提倡科儀和「總括三洞」。 陸修靜奉敕廣集道書,從句容茅山文季真處取得楊羲許謐之「上清經法」,於句容葛集處得「靈寶經法」,又得「三皇經法」。他對這些魏晉以來的新出道書,作了一番「刊正真偽」的工作,鑒定其中經誡、方葯、符錄等1228卷。他將道教經書分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洞真部以《上清經》為中心,洞玄部以《靈寶經》為中心,洞神部以《三皇經》為中心,這就是所謂「總括三洞」。這樣就便眾多的道教經書系統化,開創了道書的三洞分類法;奠定了後世編纂《道藏》的基礎。泰始七年(471)陸修靜撰《三洞經書目錄》,乃為最古的《道藏》目錄。 廣集道書、總括三洞之外,還撰有道書三十多種,據《茅山志》載,所著齋戒儀範便有百餘卷。僅就現在可以查知的便有:《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1卷《今存《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1卷(即《三元齋儀靈寶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今存《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已佚)、《金錄齋儀》(已佚)、《玉錄齋儀》(已佚)、《九幽齋儀》(已佚)、《解考齋儀》(已佚)、《塗炭齋儀》(己佚)、《古法宿啟建齋儀》(尚存,見《無上黃篆大齋立威儀》卷十六,後人有改訂)、《燃燈禮祝威儀》(已佚)等。 陸修靜除編著道教科儀等書百餘卷,擴充道教之儀典,他還訂立道教服飾,有月帔、星巾、霓裳、霞袖、十絕靈幡等,以增加宗教儀式之莊嚴。為了開創一種適應封建統治者政治需要的宗教,他一方面吸取儒家的禮法思想,一方面吸取佛教「三業清靜」的教義,提倡「齋直為修道之本」,努力使道教科儀規範化。經他改革之後的天師道,史稱「南天師道」。 六朝新出道經在道教歷史上的意義 從東晉十六國後期至南北朝時代,中國南北方都出現了由士族階層的道教人物發起的道教改革活動,促使道教從原始的民間宗教向成熟的官方正統宗教發展。這一時期道經文化最根本的四大體系,均有發展,葛洪《抱朴子》(主要是《抱朴子內篇》)的出現發展了道教的仙學體系,上清、靈寶、三皇經系和樓觀派的出現發展了道經的道學體系,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的出現發展了道教的神學體系,寇謙之、陸修靜創立的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發展了道教的教學體系。當然這些並不絕對,葛洪《抱朴子內篇》也有「神」學及「道」學成分,三人經系及陶弘景的思想也有「仙」學成分,寇謙之和陸修靜也有「神」學思想,等等。四種分法只是就其側重面而言。這樣,以重視經典科教和神仙養生為主要宗旨的新的道派繁衍開來,成為道教發展的主流。而民間原始的道教集團和分散的神仙方士經過改造,終於消融在南北朝新的道教形式之中。在此基礎之上,道教在隋唐時期逐漸進入興盛,終於成為與儒、釋並立的三大宗教之一。 [ 本帖最後由 明能 於 2007-11-21 21:22 編輯 ] Re:道經小史

- 明能 2007-11-18 16:46

隋代道經 隋朝因為統治時間較短(581一618),而且實行崇佛抑道的政策,佛教勢力得到扶植,道教沒有太大發展。但是由於南北朝之後道教成為成熟的官方宗教,故爾封建皇室和道士關係密切。隋楊帝楊廣幻想長生不死,在洛陽西苑挖湖修造三座假山以充蓬萊、方丈、溉洲。隋帝還曾詔請擅長辟穀的道士徐則入宮;並崇敬宋玉泉、孔道茂等道士,還曾要求篙山道士潘誕給他燒煉金丹。隋場帝曾向茅山道士王遠知執弟子禮,置玉清玄壇以處之,王遠知見到隋場帝荒淫奢侈,遂疏於場帝而倒向晉王季淵(即後來的唐高祖)。 道教在這一時期最為突出的是,「內丹」之說開始興起。據(羅浮山志)記載: 元朗(蘇玄朗)不知何許人也。嘗學道於句曲(江蘇茅山),得司命(三茅真君)真秘,"……隋開皇中來居羅浮,…居青霞谷,修鍊大丹,自號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記)及所授(茅君歌),又發明太易、丹道為《寶藏論》。弟子從游者聞朱真人服芝得仙,競論靈芝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惟黃芝獨產於嵩高,遠不可得。元朗笑曰 "靈芝在汝八景中,蓋向黃房求諸?諺雲:天地之先,無根靈草,一意制度,產成至寶。此之謂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又以《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秘訣》三書文繁義隱,乃纂為《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歸神舟於心煉。 《羅浮山志》還記載了蘇玄朗的內丹理論,其中將爐鼎、神室、華池、鉛、汞、中央戊己、黃芽等外丹名詞,全部以體內的身、心、津、坎、離、意、脾土等解釋之。陳國符《道藏源流考》附錄6《說周易參同契與內丹外丹》一文認為,自隋代蘇玄朗始有內丹之稱。有趣的是,在南朝梁陳就曾出現過「內丹」概念,佛教天台宗第三祖慧思曾學道教神仙方術,他在《誓願文》中說:「籍外丹為修內丹」。說明內丹在漢魏時期就有所顯現。 在史籍有關隋代道教的記載之中,《隋書?經籍志》記有隋代所存道教經書:「經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服餌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篆十七部,一百三卷。」隋代道教所注重的經書是「首以《老子》為本,次講《莊子》及《靈寶》、《升玄》之屬。」 唐代尊崇道經 唐代皇帝為了利用神權維護其統治地位,自稱老子後裔,將道教的地位排在三教之先,道教在這時成為皇族宗教。唐玄宗於乾封元年(666)親赴毫州參拜老君廟,追加老君尊號曰「太上玄元皇帝」,修創詞堂,其廟置令丞各一員,改谷陽縣為真源縣。 上元二年(675)天后(武則天)上意見12條,請王公百僚皆習《老子》,並作為考選官員的科目之一。儀鳳三年(678)命道士隸屬管理皇族的宗正寺,位在諸王之次。詔令自此以後,《道德經》為科舉內容,貢舉人必須兼通。武則天稱帝時,為了利用佛教反對崇道的輿論力量,也為了壓制人們利用老子反對其篡權的目的,曾一度尊佛抑道,取消「太上老君」、「玄元皇帝」的尊號,罷貢舉人習《老子》。儘管如此,《新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記載,光宅元年(684)她曾「追尊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又《混元聖紀》卷八說,萬歲通天元年敕旨肯定老子化胡「是真非謬」。基本上還是保持調和態度,當然這也是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及至唐中宗即位,恢復高宗舊制,老君仍然為「玄元皇帝」,令貢舉人仍習《老子》。 唐代道教真正興盛,是在唐玄宗時期。據《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開元十九年(731)令五嶽各置老君廟;開元廿一年(733)令士庶家藏《老子》,置於諸經之首,每年貢舉人量減《尚書》、《論語》兩條策,加《老子》策;開元廿五年(737),規定老疾不堪厘務者與致仕道士女冠,皆隸宗正寺;開元甘九年(741)制兩京諸州各置玄元帝廟,畫玄元皇帝像,而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設崇玄學(後改稱崇玄館),置生徒令習《老子》、《莊子》、《文中子〉、《列子》 、《庚桑子》,考試合格者按貢舉及第對待,稱為道舉,授予官職;天寶元年(742年),追號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庚桑子為「洞虛真人」,《莊子》稱為《南華真經》、《文子》稱為《通玄真經》 《列子》稱為《沖虛真經》、《庚桑子》稱為《洞虛真經》。天寶二年(743)追尊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後又冊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大道金歷玄元天皇大帝」。天寶十三年(754年)頒布他親自所注《老子》並義疏於天下。據《舊唐書?司馬承禎傳》記載,開元九年(721),玄宗曾遣使詔迎司馬承禎入京,親受道教法錄,玄宗便成了正式的道士皇帝。唐玄宗對道經的搜集整理和編纂等工作極為重視。唐高宗、玄宗等還親自作青詞、表章,供道士祭獻和祈禱時用,一些大臣、文人亦競相仿效,提高了道經科書的文學水平。 唐玄宗在《老子》註疏中一再指出:「太君以道德清靜龍教」、「以無為不言為教」,強調了以清靜無為之道治理天下的思想。他認為「淳樸」即是道,「朴,道也。」因此在治國方面,他治訂了一系列簡政寬刑、節慾禁奢的政策。他先後下《禁州縣嚴醋詔》、《戒州縣擾民敷》、《簡京官為都督刺史沼》等,又下《禁珠玉錦繡敷》、《禁斷奢侈敕》、《禁女樂效》等。這些政策的制訂和執行,對實現「開元之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帝王的親自倡導之下,尊奉《道德真經》、《南華真經》、《通玄真經》、《沖虛真經》、《洞虛真經》等在全國成為風氣,並有大量發揮道教教義的註疏出現。據晚唐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所舉,唐代道士註疏箋解《老子》者近30家,《莊子》、《列子》、《文子》、《庚桑子》等四子真經也各有道士註解流行。老莊之學作為道經極為盛行,其他受老莊思想影晌的理論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道體論》,司馬承禎的《坐忘論》等等。所有這些都推動了道教向義理化深入發展。唐代佛教禪宗的形成和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老莊思想盛行的影響。隋唐道教「重玄派」異軍突起,即同唐代崇奉老莊思想大有關係。 隋唐出現重玄派道經 「重玄」之說,由來已久。在南北朝之時,就曾出現以「重玄」為宗的道士。自後沿續不已,隋唐逐漸成為一大學派,「重玄」諸家雖無師承沿傳關係,但被後代學者視為「重玄派」。 所謂重玄,是從(老子)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句而來。重玄派以「玄之又玄」之義解老,認為此為老學要義。他們認為老子之道不滯於「有」和「無」,故名為「玄」,以遣有無;但又不可滯於「玄」,故名「又玄」,以遣前「玄」。使「玄」亦不存,歸於虛無大道。據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五所說,注老以「重玄」為宗,始於魏隱士孫登,此後梁道士孟智周、臧玄靜,陳朝道士諸柔,隋朝道士劉進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黃玄頤、李榮、車玄粥、張惠超、黎元興,皆明重玄之道。並將"重玄"思想貫穿於道教教義的諸多方面。(玄門大義)今秩,初唐高宗、武后朝道士孟安排摘錄(玄門大義),編成(道教義樞)10卷,其中(七部義)說: 洞真變化無方,神力自在,故須太玄明空,道成此行。重玄之心既朗,可變之遣斯威。 隋道士劉進喜、李播皆註疏(老子),劉進喜作疏6卷,李播註上下2卷。劉進喜(老子)第七十章疏雲:「至言雖廣,宗吝者重玄。」又劉進喜造、李仲卿續(太玄真一本際妙經)10卷,認為「正道真性,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名中正道。」即以「重玄」之義為學者大正觀之要。 唐太宗朝道士成玄英撰(道德經義疏),釋(老子)「玄之又玄」句雲: 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人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造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釋「玄之又玄」云: 意因不生則同乎玄妙,猶恐滯玄為滯,不至兼忘,故寄以又玄以造玄,示明無欲於無欲。 隋唐「重玄」學派的道經還有佚名著(無上內秘真藏義》4卷,張惠超《道德真經玄疏》4卷,王玄覽《玄珠錄》2卷,通玄先生撰(道體論),司馬承禎(坐忘論),佚名撰,(三論元旨),黎興、方長著(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10卷。唐代流傳,大略出於唐代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太上老君了心經)、(洞玄靈寶定觀經)等,均以「重玄」為宗。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也採納「重玄」之義。 [ 本帖最後由 明能 於 2007-11-21 21:22 編輯 ] Re:道經小史

- 明能 2007-11-18 16:47

茅山派道經 前文己言,陶弘景開創茅山宗。茅山宗在隋唐出現了元朗、司馬承禎、吳筠等道教大師,他們撰作了一些重要的茅山派道經。 據唐禮部侍朗權德輿撰(宗玄先生文集序)說:吳筠,字貞節,華陰人,「初梁陶弘景以其道授升玄王君,王君授體玄潘君,潘君授馮君。自陶君至於先生,凡五代矣。」 吳筠著述甚多,有(玄綱論)及(神仙可學論)及 (形神可固論)、(心目論)等,均以老子之道為宗,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在(玄綱論?化時俗章第八)之中,他把「道德」與帝王聯繫起來: 遣德者天地之先,天地者萬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則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這是典型的皇族宗教教義。而在(玄綱論?長生可貴章)之中,他將老莊之道與神仙學說密切相聯: 或問曰,「道之大旨,莫先乎老莊,老莊之言不尚仙道,而先生獨貴乎仙者何也?」愚應之曰:「何謂其不尚乎?……老子曰:『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又曰:『穀神不死"。莊子曰:『千載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又曰:『故我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又曰:『乘雲氣,馭飛龍,以游四海之外。"又曰:『人皆盡死,而我獨存。"又曰:『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斯則老莊之言長生不死神仙明矣,曷謂無乎。」 類似吳筠這樣用神仙學說闡發老莊之道的思想,作為道教的基本教義,在唐代頗為盛行,對後世的道教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舊唐書?司馬承禎傳)記載,司馬承禎,字子微,自號白雲子,河內(南)溫縣人。少而好學,薄於為吏,遂為道士。師事潘師正,傳其符錄及辟穀、導引、服餌之本。師正特賞異之,謂曰:「我自晦隱居傳正一之法,至妝四葉矣。」故司馬承禎亦為茅山宗重要人物。武則天、唐容宗、唐玄宗皆禮敬之。司馬承禎工於詞章,與陳子昂、盧戎用、宋之間、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等為仙宗10友。卒後賜銀青光祿大夫,號貞一先生。司馬承禎撰有(天隱子)、(坐忘論)、(修真秘旨)、(修身養氣訣)、(道體論)、(服氣精義論)、(洞玄靈寶五嶽名山朝儀經)、(上清天宮地府圖經)、(太上升玄經)等10餘種道教著作,其中對後世道教影響較大的是(坐忘論)和(天隱子)兩種。 (坐忘論)中,論述「道」與「生」之關係,認為生道合一,乃為長生之根本。他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魚之有水。」又說:「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可相離,然後乃長久。」 (天隱子)中,講述道教修鍊經過的「五漸」之門,將「坐忘」列為與齋戒、安處、存思、神解並提的五漸之一。 (天隱子)論「坐忘」曰: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見其行,非坐之義乎?有見而不行其見,非忘之義乎?何謂不行?日心不動故。何謂不見?日形都氓。故天隱子瞑而不視,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隱子果何人哉?於是彼我兩忘,了無所照。 這種坐忘合道的修持理論,成為後世道教修鍊的準則。唐末五代出現的鐘呂金丹道,其修持理論同司馬承禎的坐忘學說有一定淵源關係。 隋唐其他茅山宗大師也有不少道經著述。 杜光庭集科儀之大成 杜光庭,字賓聖,號東瀛子。原習經史,工於詞章。唐懿宗時入天台(今浙江天台縣境內)為道士,唐僖宗時召充鱗德殿文章應制。後隨僖宗避難至蜀,遂留成都。王建據蜀,賜號「廣成先生」。杜光庭曾師天台山的茅山派道士應夷節,為陶弘景第八代第子,故杜光庭也算是茅山宗道士。 他又受過龍虎山天師的法錄。嘗謂道法科教,自漢天師及陸修靜撰集以來,歲月綿邈,幾將廢墜,於是他考訂真偽,條例始末,將道教齋醮科儀分門別類,集其大成,整理為(道門科範大全集)87卷。一方面將道教主要道派不同的齋醮科儀統一規制,一方面將科儀中的表奏、詞章、疏啟、頌讚、咒訣、願念等內容加以文飾,並對各項儀式敷衍以藝術的內容。他所制訂的道門科儀,至今仍為道教沿用。 杜光庭留下的道經著作較多,(正統道藏)內收有他的著作15種

道德真經廣聖義)50卷,(常清靜經注)1卷,(錄異記)4卷,(神仙感遇記)5卷,(道教靈驗記)15卷,(天壇王屋山聖跡記)1卷,(洞天福地岳濱名山記)1卷,(塘城集仙錄)6卷,(廣成集)17卷,(道門科範大全集)87卷,(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閱錄醮儀)1卷,(太上正一閱篆儀)1卷,(洞神三皇七十二君齋方懺儀)1卷,(太上洞神太元河圖三元仰謝儀)1卷,(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錄拜表儀)1卷,共計190餘卷。杜光庭之前,唐玄宗時道士張萬福,亦對整理道教科儀作出了努力。他曾參與編修(一切道經音義),其科儀著作留傳至今者近10種,有(傳授三洞經戒法錄略說)2卷、(無上黃錄大齋立成儀)57卷、(洞玄靈寶道士受三洞經誡法錄擇日曆)1卷等等。 經過杜光庭等人的努力,唐代道教齋醮科儀基本完備。 鍾呂金丹道與內丹經 所謂鍾呂金丹道,就是唐末五代時期以道教仙人鍾離權、呂洞賓為代表的內丹修特派。內丹名詞,自漢魏已有所顯現,隋代青霞子蘇元朗開始提倡,自此道教開始興起內丹道,而以葛洪所提倡的金丹燒煉相對稱為外丹。但是真正大力倡導並形成內丹流派,是從鍾呂金丹道開始。 內丹之道在唐代開始流行,內丹經書也不斷出現。如至一真人崔希范(入葯鏡)、張元德(丹論訣旨心鑒)、陶植(陶真人內丹賦)、羊參微(元陽子金液集)、劉知古(日月玄樞篇)、還陽子(大還丹金虎自龍論)、吳筠(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林太古(龍虎還丹訣頌)、董師元(龍虎元旨)等。但是以上內丹著作,多由道家老莊書中的修養方法和唐代之前的神佃方術繼承而來,雖有內丹之稱,但是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與方法。到唐末五代時期,內丹之道已相當盛行。而且鍾離權和呂洞賓等人留下的內丹著作,已經形成獨立而完整的體系,加上後世道教徒對鍾呂師徒二人的神話,講述內丹之道均以鍾呂為宗,於是成為內丹派的開創性代表人物。 鍾呂金丹道的主要著作有:鍾離權的(靈寶畢法),鍾離權據(周易參同契)而作的(雲房三十九章),呂洞賓作《百字碑)、(沁園春)、(穀神歌)、(敲爻歌)、(窯頭坯歌)、(指玄篇)等,鍾離權述、呂洞賓集、施肩吾傳(鍾呂傳道集),施肩吾作(西山群仙會真記),鍾離權弟子陳朴(陳先生內丹訣),彭曉作(還丹內象金鑰匙),陳摶(無極圖》等等。其中最為重要且又系統論述內丹的著作,當推(靈寶畢法)和(鍾呂傳道集)2種。 (道藏)本(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凡3卷,上卷名為(小乘安樂延年法),中卷名為(中乘長生不死法),下卷名為(大乘超凡入聖法)。三乘之法,其實是把內丹修鍊分為三個階段,皆有具體理論和方法,層層遞進。(鍾呂傳道集)採用問答形式,系統地論述內丹修鍊的18個問題。內言「仙有五等,法有三成。」所謂「五等」,是把成仙分為五等,即鬼仙、八仙、地仙、神仙、天仙。所謂「三成」,小乘、中乘和大乘三種階次,每種階次又分上中下三等。鍾離權在該集中說: 人之仙其等有三,太上延年益壽,其次安而引年,其下安而無疾,皆小乘也。地之仙其等有三,太上極陽輕身、騰舉自如,其次鍊形久視、至於千歲,其下引年益壽,皆中乘也。神之仙其等有三,太上超凡入聖、而歸三島,其次煉神合道、出入自然,其下鍊形成氣、豆古長存,皆大乘也。 書中還把修鍊的障礙歸結為「十魔九難」,所謂「十魔」,即六賊魔、富魔、貴魔、六情魔、恩愛魔、患難魔、聖賢魔、刀兵魔、女樂魔、女色魔等共十種,「十魔」顯示又分三種,一是縣外見在,二是夢中見在,三是內觀見在。所謂「九難",即衣食逼迫、尊長邀攔、恩愛牽纏、名利索絆、災禍橫生、盲師約束、議論差別、志意懈怠、歲月磋跎等十種。這樣對內丹層次和修仙階次的明確劃分,比之漢唐以來的神仙之說,更加精密而系統。 鍾呂金丹派倔起之後,對後代道教修持產生了巨大影響,南宋張紫陽為代表的南派丹法和金代王重陽為代表的北派丹法,均以鍾呂為宗。此後道教內丹著作日見增多,逐漸取代外丹,成為道教修持之主流。 隋唐五代外丹經 隋唐五代是道教外丹術較為興盛的歷史時期。隨著兩晉南北朝道教的成熟化,這一時期出現的外丹經,在理論架構上取得了許多引人注目的發展。同時由於魏晉南北朝以來,道教外丹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唐代煉丹術士在此基礎之上,取得了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成果。又由於人們盲目相信外丹,有些帝王和王公大臣均因誤服外丹而碩命,外丹實際效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懷疑,唐末之後,道教外丹終於走向衰落,而為內丹所取代。 外丹方術走向義理化,自隋代即已開始。據(羅浮山志)記載,羅浮山道士蘇元朗「作(太清石壁記)及所授(茅君歌),又發明太易、丹道為(寶藏論)。」(太清石壁記)現存明(正統道藏)興帙,原題「楚澤先生編」。青霞子授(茅君歌)與(寶藏論),在唐代丹經丹訣中常被引述。根據其中「發明太易、丹道」一語,可知其已開始引導外丹方術走向義理化。 唐代出現的許多外丹著作,均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有關。對(參同契)的推崇,進一步促使外丹術向義理化發展。如託名「長生陰真人注」((正統道藏)映帙)和題為「無名氏注」((正統道藏)容帙)的兩種(周易參同契)注本,均從外丹角度作解。唐代很多煉丹術著作如(通幽訣)、(張真人金石靈砂論)等,都徵引(周易參同契)。還有不少專門發揮(周易參同契)丹道學說的著作也紛紛問世,如劉知古著(日月玄樞論)等。唐代出現的其他外丹著作見於明《正統道藏》者,還有(神仙煉丹點鑄三元寶照法)、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石葯爾雅)、(大丹鉛汞論)、(大還丹金虎白龍論)、(通玄秘術)、(大洞煉真寶經修伏靈砂妙訣)、(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純陽呂真人藥石制)、(軒轅黃帝水經葯法)等。 經戒法籙傳播之道經 唐代道教,由於皇室的積極提倡,促使道教儀軌進一步走向規範化發展的道路。這時在經戒法錄的傳授方面,已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科範。記述經錄傳授的著作也出現不少,多在(道藏)之中保存下來。 唐代道教有嚴格的道階品位制度,各道派傳授的經錄亦有不同。道經規定:初學道者,男號錄生弟子,文號南生弟子,已婚者夫為清真弟子,妻為請信弟子。入道之後授初真戒者,稱太上初真弟子。然後可請受正一盟威法錄和經戒,稱太上正一盟威弟子,可以為人上章齋醮,得稱祭酒。此為入道之初階。然後再受洞神法錄,便稱太上洞神法師。由此遷授太上高玄法錄,稱太上紫虛高玄弟子,高玄法師游玄先生。自高玄法錄遷授升玄法錄,稱太上靈寶升玄內教弟子、升玄真一法師、無上光明真人。再由升玄法錄授中盟法錄,遷升太上靈寶洞玄弟子、無上洞玄法師、東嶽真人、青帝先生等。另有洞淵道士,稱三昧法師,行洞淵三昧法。北帝太最玄道士,稱上清北帝太玄弟子,受北帝錄。等等。 有關唐代道教經戒法錄傳授的道經,主要有(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錄拜表儀)、(傳授三洞經戒法錄略說)、(三洞修道儀)、(傳授經戒儀注訣》 (正一修真略儀)、(道門經法相承次序)、(要修科儀戒律鈔)、(太上洞玄靈寶三洞經誠法錄擇日曆)等。 其他道經 隋唐五代道經向義理髮展的內容,以上只是舉其大略,其他尚有許多道教(或與道教有關)人物,也留下了不少重要的道經著作。如唐玄宗著有(佃學傳記)、(周易義略》(老莊學記)等書,閻丘方遠拴釋(太平經),尹文操修(玄元皇帝聖紀),張果著(陰符經玄解)、(氣訣)、(神仙得道靈藥經)、(丹砂訣)等,孫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攝養枕中方)、(福祿論)、(保生銘)、(存神鍊氣銘》等,李淳風注原陶弘景集(太上赤文洞神三篆)、並作《乙巳占),梁丘子(白履忠)、胡 (見素子)闡發(黃庭經),張志和(玄真子)闡發(易)理,吳筠闡發(西升經),李簽闡發(陰符經),彭曉闡發(參同契),等等。 唐代編纂《道藏》 據(道藏尊經歷代綱目):唐尹文操(玉緯經目)藏經7300卷。(古樓觀紫雲衍慶集)卷上唐開元五年員半千(大唐宗聖觀主銀青光祿大夫天水尹尊師碑)記載:尹文操字景先,隴西天水人。高宗以之為吳天觀主,兼知宗聖觀,武后垂拱四年(688)卒。可知唐高宗時道士尹文操編纂過(道藏),當時稱為"玉緯","玉緯"是道教徒稱呼道教經集的專用名詞。 唐玄宗曾命令諸觀大德(即學識高深的道士)和兩宮(昭文館、崇玄館)學士一起討論義理,搜集道經。當時太清觀主史崇玄領銜,編寫了(一切道經音義)、(一切道經目)和舊經目錄。唐玄宗親自為(一切道經音義)作序,稱其凡有140卷。史崇玄序稱(一切道經音義)為京中兩千多卷道書作了音訓。又雲經儀傳論疏記等文不在兩千餘卷之數,可見京中所藏道經總數還要更多。 唐玄宗開元年間曾校刊道經,並著經目。杜光庭刪(太上黃錄齋儀)卷五二曰: 至開元之歲,經訣方興。玄宗著(瓊綱經目),九七千三百卷。復有(玉緯別目)記傳疏論相兼九千餘卷。 (混元聖紀)卷九載天寶七年(748)唐玄宗下沼,說曾派使者廠為搜訪道經,親加校閱。並且命令崇玄館繕寫道經,分送諸道採訪使,再命管內諸道轉寫,分發各地。 (瓊綱經目)又稱(三洞瓊綱),為唐玄宗積極謀劃編纂的(道藏)。其書卷數說法不一,(太上黃錄齋儀)稱《三洞瓊綱)有7300卷,(文獻通考)卷二二四引(宋三朝國史志)稱(三洞瓊綱)有3744卷,(道藏尊經歷代綱目》稱(三洞瓊綱)有5700卷。即使從最少的一種記載即3744捲來看,也多於(一切道經》,顯然應當算是唐玄宗命令在全國搜訪道書的結果。除此之外,尚有(玉緯別目)記傳疏論部分,據(太上黃篆齋儀)記載推斷當為兩干卷左右。《三洞瓊綱)和(玉緯別目),合稱(開元道藏)。可借不久便遭安史之亂,(開元道藏)多遭焚毀。 「安史之亂」尚水平息,就有人為重建(道藏)做出努力,"安史之亂"之後仍有人為此努力,終於重新恢復了一部分(道藏)。(太上黃錄齋儀)卷五二日: 上元年中(760-761)所收經篆六千餘卷,至 大曆年(766-779)申甫先生海內搜揚,京師繕寫,又及七千卷。長慶(821一824)之後,咸通(860一873)之間,兩街所余才五千三百卷。 (道藏尊經歷代綱目)曰: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太清宮使奏陳,止見五千三百定數。 可見此時尚有5300卷為(開元道藏)餘存之定本。後逢黃巢起義,藩鎮割據,戰火不斷,道經的遭遇可想而知。(道藏尊經歷代綱目)曰: 黃巢之亂,靈文秘軸焚盪之餘,散無統紀。幸有神隱子收合餘燼,拾遺補闕,復為(三洞 經)。 神隱子未詳何人,(三洞經)卷數不知。 除了神隱子,還有杜光庭。他隨唐僖宗避難入蜀,留居青城山白雲溪。歷盡艱難,收集道經3000卷。他在(太上黃錄齋儀)卷正二之末自述: 近屬巨寇凌犯,大駕南巡,兩都煙煤,六合榛棘。真宮道宇所在凋零,雲笈琅函十無三二。余屬茲艱會,漂寓成都,扈蹕還京,淹留未幾,再為搜捃。備涉艱難,新舊經誥僅三千卷,未獲編次。又屬省方所得之經,尋亦亡墜。重遊三蜀,更欲搜揚。累阻兵鋒,未就前志。時大順二年(891)辛亥八月三日庚辰,成都玉局化閱省科教聊記雲耳。 杜光庭在大順之後,仍舊不墜重整(道藏)之志。他虛心求訪,受天師翟乾佑所傳(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3卷。最後終於編成了(三洞藏),(三洞藏)卷數不明,據其記載,當不下於3000卷。 (道藏尊經歷代綱目)曰:"再經五代亂離,篇章雜糅。"五代後期戰火頻仍,(道藏)歷受摧殘。當時位於偏僻海隅的吳越國,這一時期進行了(道藏)的編修。吳越王錢椒支持道士朱霄外重整(道藏)。(天台山志)收有大中祥符三年(1010)夏疏《重建道藏經記)曰: 唐景雲(710一711)中,天子為司馬承禎置觀桐柏瓊台三井之下。五代相競,中原多事。吳越忠懿王得為道士朱霄外祈之。遂築室於上清閣西北,藏金錄字經二百函,勤其事也。 (嘉定赤城志)卷三0曰: 梁開平中(907一910)改觀為宮,有錢忠王懿所賜金銀字經二百函及銅三清像。周廣順二年 (952)朱霄外建藏殿。 宋金龍中編(七清靈寶大法)批評錢椒於天台桐柏崇道觀所修(道藏)質量不高,並指出與錢氏偏處一隅、四方割據有關。不過無論如何,畢竟保存下來不少道書。 五代道士之中有幾位道經收藏家,如大滌山精思院道士暨齊物"積書數千卷」,晉梁文矩"聚道書數千卷",長安高平縣西女學洞藏隨經數萬卷"。① 宋初陳摶以易闡道 陳摶是宋初著名的道教學者,他繼承(周易參同契)以易理闡述丹法的思想,留下了不少易道結合的丹書,對於宇宙生成論和內丹理論方面貢獻較大。據(宋史?陳轉傳)載: 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主導養及還丹之事。宰相王薄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旨。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釣潭集)詩六百餘首。 又據(宋史?藝文志)著錄,易類有陳摶(易龍圖)1卷;宋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錄有陳摶著(赤松子八誡錄)1卷(道家書類)、(指玄篇)1卷(道家吐納類)、(九室指玄篇)1卷(道家外丹類)、(人倫風鑒)(又稱(龜鑒))1卷(五行相法類);宋釋志磐(佛祖統記)卷四十三記載,陳摶得受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為之注釋(此書原載(道藏缺經目錄),今收入(藏外道書));(宋史?朱震傳)記載,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种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李之才傳邵康節,种放又以(河圖)、(洛書)傳李溉,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這些圖式均出自陳摶;清朱彝尊(太極圖授受考)謂陳摶居華也曾以(無極圖)刊諸石。陳摶的著作大多已亡佚,不過宋明以來有關著作尚保存有經過引述的文與圖。今存世者有(陰真君還丹歌注)、(龍圖序)、(正易心法注)等,又有(無極圖)、(太極圖)等流傳下來。 五代(907一960)以後,出現了以圖式解析易理的圖學,其刨始者便是陳摶清初黃宗炎在其所撰(太極圖說辨)中說:「圖學從裹出於圖南。」自從周敦頤得陳摶所傳圖式之後,作(太極圖說),爾後授受漸廣,演繹者日多,各種各樣的圖式紛紛出現。 陳摶的(無極圖)自上而下由五部分組成。第一層為空心圓形,注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第二層為「坎離匡廓圖」(坎離二封連接成圓環形,分別以黑白線條表示),注為「取坎填離」;第三層為金、木、水、火、土五圓,按照一定方位排列並以直線相連,其中水火二圓相連又出一圓,注為「正氣朝元」;第四層為圓形,注為「煉精化肖,煉肖化神」;第五層仍為空心圓形,注為「玄化之門」。陳摶的(無極圖),從上到下順以解釋,則為「順以生人」,為宇宙生成論,依其模式分為五個過程:①無極而太極,②陰靜而陽動,③五行之氣順市,④順以生人,⑤化生萬物。如若從下到上逆以解釋,則為「逆以成丹」,依其模式分為五個階段:①得竅,②煉己,③和合,④採藥,⑤脫胎還虛。 陳摶的(無極圖),一方面使丹道具有濃厚的哲理色彩,另一方面確定了內丹煉養的五個階段。他對內丹義理的闡發,使後來道教丹法出現了固定的「築基煉己、煉精化肖;煉肖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正步過程的理論,使鍾呂金丹派的學說更加系統而精緻。同時,他巧妙地將道家的「無極」和(周易)的「太極」結合在一起,對於道家象數派易學研究有較大貢獻,對宋代理學亦產生重大影響,據傳理學開山大師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即由陳摶(無極圖)衍化而來。 兩宋《道藏》之編纂 北宋初創,社會基本安定之後,宋太宗即將搜集道經的工作提上日程,命徐鉉、王禹訪求道經。(混元聖紀)卷九曰: 初,太宗嘗訪道經,得七千餘卷,命散騎常侍徐鉉、知制誥王禹 校正,刪去重複,寫演送入宮觀,上三千三百三十七卷。 (仙鑒)卷四大載宋太宗曾詔兩街道錄院選學問優良者刊正道書,原錢塘道士張契真中選。事畢,太宗賜他「元靜大師」之號。可見張契真和其他高道亦參加了道經的具體校正工作。又(天台山志)所輯夏疏撰(重建道藏經記)載,宋太宗於雍熙二年(985)下沼調桐柏宮(道藏)到餘杭,是搜訪道經的具體行動之一。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與契丹(遼)在澶州訂立澶淵之盟。為了神化主權,安定人心,仿效李唐,真宗自言夢見神人下降,說有天書頒賜。真宗還自作(欽承寶訓述)以示中外,又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寶冊袞服。宋真宗又假託夢見神人傳玉皇之命,尊奉「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為趙氏帝王的族祖。同時,宋真宗大力恢復唐末五代之中毀壞的道教宮觀,並且令人整理道經。真宗於大中祥符二年(1009),沼左右街道錄院選道士10人,校定(道藏)經典。三年(1010),又命崇文院官員詳校道經。後又命張君房等在餘杭繼續整理道籍,由王欽若總領其事。9年修成《道藏》欽若沿舊三洞四輔經目增補,凡四千三百五十九卷。真宗賜名為(寶文統錄),並親為之作序。王欽若是在道經歷史上有特殊貢獻的人物,他除主持編纂(寶文統錄)之外,還撰有(鹵簿記)、(彤管鼓L (天書儀制)(聖、祖事迹)、(蹋聖真君傳)、(五嶽廠聞記)、(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等道書。 (寶文統錄)雖然編成,"然其綱條漶漫,部分參差,與(瓊綱)、(玉緯)之目舛謬不同。」②於是戚倫等又推薦張君房重新編纂(道藏)。張君房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被任命為著作佐郎,開始了重編(道藏)的工作。這次他不僅使用原來調運到餘杭郡的全部道經,又借用封建統治的權威調閱江南地區道書數干卷。編成(大宋天宮寶藏),共計4565卷。張君房又撮其精要編為(雲笈七籤),後人稱為「小道藏」。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教主「道君皇帝」,他對道教的崇尚在宋代歷史上達到高潮。徽宗實行興道抑佛的政策,並企圖改造佛教納入道教。據(宋史?徽宗本紀)載「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余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專為宮,院為觀。改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丁末,詔德士並許入道學,依道士法。」出於對道教的扶植,徽宗對道經的搜集編纂也很重視。他詔令天下搜訪道家遺書,在祟寧、大觀年間(1102一1110)再次校定(道藏)經典,增至5387卷。(文獻通考)中將這部(道藏)稱為(大藏)。之後,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一1117)又兩次下詔搜訪道經。並設經局,令道士校刊,編纂成為(萬壽道藏),由於刊於政和年間,又稱(政和萬壽道藏)。據(至正四明續志)卷十一淳熙七年(1180)戴機撰(蓬萊觀輪藏記)推斷,(萬壽道藏)大約共收道經5481卷。 宋孝宗於淳熙二年(1175)命太乙宮重抄(道藏),歷經2年抄成,是謂重建(道藏),孝宗親筆題名為(瓊章寶藏)。 金代統治者亦很支持刊印(道藏),並對(道藏)重新進行編纂。十方大天長觀(今北京自雲觀前身)舊藏(道藏)經版,但殘缺不全。金世宗、金章宗均積極支持天長觀提點孫明道參訂道經,並從各處運來(道藏)經本,又分遣道士到全國各地尋訪遺經,不到兩年即完成了搜集和刻版任務。刻版完成之後,孫明道會諸道士,合成一藏,共6455卷,分602帙,題曰(大金玄都寶藏)。遺憾的是,這部(道藏)經板並未存在多久,便因天長觀火災而焚毀。經版雖毀,但仍有印刷的(大金玄都寶藏)存在。[ 本帖最後由 明能 於 2007-11-21 21:23 編輯 ] Re:道經小史

- 明能 2007-11-18 16:49

全真派道經 北宋陳摶之後,出現了著名的道教人物張伯端(紫陽),他所留下的內丹著作(悟真篇),進一步總結和完善了內丹煉養的理論與方法。 在明(正統道藏)之中,題名張伯端所撰的道書有(悟真篇)(洞真部玉訣類)、(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洞真部方法類)、(金丹四百字)(太玄部)。 張紫陽之下,嗣承有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等4位傳人,由其活躍於南方,道教尊為「南王祖」。他們均留有丹書傳世:石泰作(還源篇),薛道光作(復命篇)、(丹髓歌),陳楠作(翠虛妙語全集)、(羅浮翠虛吟),白玉蟾作(海瓊問道集)、(海瓊傳道集)、(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上清集》、 (王隆集》 (武夷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等。 張紫陽一系「南五祖」,道教稱為丹法「南宗」,又稱「南派」。南宗丹法,主張先命後性,與王重陽北宗丹法有所不同。 金代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並收馬丹陽、郝大通、王處一、孫不二、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等七人作弟子,道教稱為「北七真」。由於丘處機受到成吉思汗的召見,使全真教走向興盛,與正一派並列成為道教兩大教派之一。全真派王重陽和北七真著有大量道經,主要偏重於內丹煉養方面。 王重陽的著作有(重陽全真集)13卷、(重陽教化集)3卷、(重陽分梨十化集)2卷、(三篇問卷)內收有(金關玉鎖訣)和(授丹陽二十四訣)(以上見(正統道藏)太平部)、(重陽立教十五論)(見(正統道藏)正一部)、(五篇靈文)、(重陽祖師心傳)(見(道藏輯要)胃集)、(重陽祖師十論)(見(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等。 北七真的著作主要有:靈隱子王頤集(馬丹陽真人語錄》馬丹陽作(洞玄金玉集)和(神光璨);譚處端作(水雲集);劉處玄作(仙樂集)和(至真語錄),又注道德八演(陰符)、述(黃庭);王處一作(雲光集)、(清真集);郝大通作(太古集);孫不二有(孫不二女丹詩)和(丹道秘書)及(孫不二元君法語);丘處機作(溪集)、(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與後人集(長春真人語錄)等。 王重陽與北七真一派,道教稱為丹法「北宗」,又稱「北派」。北宗丹法,主張先性後命。由於全真派勢力的鼎盛,後來張紫陽開創的南宗一系,均歸入北宗全真派之中,全真派由此成為道教丹鼎派的巍然大宗。 正一派道經 龍虎山天師道在宋代受到重視,宋徽宗授予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虛靖先生」之號。張繼先著有(虛靖真君詞)1卷、(明真破妄章頌)、(大道歌)、(心說)等。明張宇初編其詩文集為(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7卷。張繼先為歷代天師之中學問卓著者之一,對天師派的教義發展做出了貢獻,影響較大。他在繼承傳統天師派符錄齋醮的基礎上,積極倡導修性和內丹,將度人與度世相結合。 北宋末出現了神霄派,該派將內丹與符咒相結合,以傳行神霄雷法為主,受到宋徽宗支持。該派為王文卿所創。王文卿和後來的林靈素,均以雷法受到宋徽宗寵幸。神宮派道經為(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侍宸王先生即王文卿,該書當為其弟子所輯。 宋時靈寶派道經迭出不窮,如南宋金龍中編(上清靈寶大法)44卷、王契真纂(上清靈寶大法)66卷、鄧有功撰(上清天心正法)7卷、佚名輯(靈寶玉鑒)44卷等。反映了在封建帝王的積極扶植之下,宋代道教齋醮活動的興盛局面。 宋元之際清微派走向興盛,這時出現黃舜申撰(清微仙譜)等書。清微派以古上清派理論和神霄派符錄為主,宣稱清微是元始天尊治所的一位天尊,其所奉祖師以魏華存為第一,另有庄旭、張道陵、許遜等。並且清微派還將雷法與內丹相結合。清微派道經有(清微神烈秘法)2卷,講述元代沖元雷使張守清、紫元散吏張守一所傳雷法。(道藏)之中論述清微雷法的著作,還有數部。 宋元時期出現的另一新教派是凈明道,又稱「凈明忠孝道」。其教義強調首先必須忠君孝親,然後才是符錄煉養諸術。據(凈明忠孝全書)謂,凈明道淵源於東晉的許遜。許遜之傳說自隋唐以來流傳在民間,宋徽宗曾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宋元年間凈明道一直大興。(正統道藏)中有關許遜傳說的道書很多。凈明道的道經主要有(許真君受鍊形神上清華道法要市文)、(天樞院都司須知令)、(天樞院都司須知格)、(靈寶凈明天樞都司法院須知法文)、(靈寶凈明院教師周真公起請書)、(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凈明黃素書)、(靈寶凈明黃素書釋義秘訣)、(太上靈寶凈明入道品)、(靈寶凈明院真師密話)、(太上靈寶凈明法印式)、(靈寶凈明大法萬道玉章秘訣)、(太上靈寶凈明秘法)、(靈寶凈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太上靈寶凈明飛仙度人經法)、(太上靈寶凈明飛仙度人經法釋例)、(太上凈明院補奏職局泰玄都省須知)(以上見(正統道藏)洞玄部方法類)、 (太上靈寶凈明洞神上品經)上下卷、(凈明樞真經)、(凈明正印經)、(凈明御瘟經》、 (凈明鑒經)、(太上靈寶凈明九仙水經)、(太上靈寶凈明中黃八柱經)、(凈明忠孝全書)(以上見(正統道藏)太平部)。 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授予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錄」。此後天師道改稱「正一道」,與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道派。而宋元出現的神霄派、靈寶派、清微派、凈明道諸派,均歸大正一道之中。 《玄都道藏》與「至元毀藏」 據(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披雲真人傳)謂:宋德方(丘處機弟子)曾與丘處機「語及道經抿滅,宜為興復之事。」丘處機囑咐他說:「藏經大事,我則不暇,他日汝其任之。」宋德方遵師遺命,於元太宗九年(1237")倡刊(道藏)。元元好問(遺山文集)卷三一(通真子墓志銘)謂:元初宋德方雲金末「喪亂之後,圖籍散落無幾,獨管州者僅存。」管州即今山西靜樂縣,那裡存在的應當是(大金玄都寶藏)的印刷經本。宋德方曾與門下講師通真子秦志安等計(元史?成宗本紀)。議此事,秦志安等人表示願意承擔。丞相胡天祿聽到很高興,立即捐獻白金千兩以為創始之資。宋德方交與通真子,命他在平陽玄都觀主持此事。(甘水仙源錄)記載: 乃立局二十有毛,役工五百有餘、通真子校書平陽玄都觀以總之。其於三洞四輔萬大千餘篇,補完訂正,出於其手者為多。仍增入《金蓮正宗記》、《煙霞錄》、《絛仙》等傳附焉。起丁酉(1237),盡甲辰(1244)。中間曾被朝旨,借為貴近,牽合補綴,百方並進。 這次編修(道藏),將全真派之道書編收進去,便全真派與正一派合為一流。歷時7年,編成7800餘卷,亦稱(玄都寶藏)。 由於元代統治者更崇尚佛說,佛僧抓住(老子化胡經)這一敏感問題打擊道教,企圖報復宋徽宗改佛歸道之舊怨,獲得元帝支持,從而導致(玄都寶藏)遭到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人為性破壞。元憲宗八年(1258),僧道辯論(化胡經)真偽,憲宗頒旨焚毀道經45部經文印板,兩年後又燒了一批。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令佛道二家辯論,裁決權在皇帝手中,終判道家為輸,以此為借口,下詔除(道德經)之外所有的道藏經文印板全部焚毀,這就是歷史上發生的「至元毀藏」事件。元沙門祥邁(辯偽錄)記載,論畢時曾有一道士不勝憤怒,元世祖召問說:「當初宋上皇時,僧有何過使戴冠耶?」暴露出其真實目的在於報復宋徽宗興道抑佛之舉,最後元世祖兇殘地將這一道士餵了豹子。但世祖不久覺察到在佛道二教的政策方面太過偏斜,立即對道教進行安撫。儘管如此,憲宗、世祖兩次焚毀道經,特別是」至元毀藏「事件,對道教文獻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原來7800餘卷的(玄都寶藏),到明代兩次編纂道藏(即(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只搜集到5485卷,相差兩千餘卷之多。現存明(正統道藏)中的(道藏缺經目錄),大多是在「至元毀藏」之後而遭亡缺。 其他道經 宋代出現了道教善書(太上感應篇),此書(宋史?藝文志)「子部?道家類」曾予著錄。 宋元仍有道士從事外丹活動,且有著作傳世,如北宋時期的(丹方奧論),南宋時期的(丹房須知),元明時期的(庚道集)等。 宋代統治者新造或加封一些神靈,以神化自己的統治。這些神靈成為道教神團體系的一部分,從而也出現了一些與新神有關的道經。如宋真宗時大臣王欽若撰(翊聖保德傳)3卷,收於(道藏),翊聖保德真君即為北宋皇帝樹立的神靈。 宋代還出現了道樂曲譜典籍(五音法事),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讚頌類。該書分為上、中、下3卷,卷上、卷中載道詞及其曲譜,卷下載齋醮法事及道詞。其中道詞曲譜形式,字旁不注工尺,以曲線記譜,今人無法破譯。內有宋真宗、宋徽宗之作品。此書保存了宋代及宋前大量的曲調和樂詞、樂譜,是道教音樂的珍貴史料。 宋元年間出現了道教人物李道純,是江南人中最早的全真教徒。其人原出白玉蟾弟子王金蟾門下,其內丹學說系南宗源流。他的著作皆撰於元初,且自稱其宗為全真,證明他已合流於全真道。其著作有(三天易髓)、 (太上大通經注)、(太上升玄消滅護命經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道德會元)、(全真集玄秘要)、(無上蘇文洞古真經注)。其門人集其著論編成(中和集)、(瑩蟾子語錄)。上述道書,均存於(正統道藏)。李道純卒後,浙江武康開元觀道士杜道堅(1237一1318)應其弟子之請,為(中和集)作序。杜道堅撰有(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文子纘義)等。杜氏思想與李道純如出一轍,皆合乎當時道教教義南北宗合一的思潮。 元時全真道士陳致虛,亦為冶南北宗為一爐的重要道教人物。陳氏於天曆二年(1329)40歲時從北宗趙友欽學道,又遇青城老師授以南宗大元丹法,遂通二家之秘奧。其著述甚豐,主要有(金丹大要)16卷、(金丹大要圖)1卷、(金丹大要列仙志)1卷、(度人上品妙經注)3卷及(周易參同契注)、(悟真篇注)等。這些著作深入而全面地論述了性命雙修的內煉之道,提出了系統而完整的丹道學說體系。 元末江南全真道士王道淵,提出了性命混融的丹道學說。王道淵系南昌修江(江西修水)人,明張宇初序(還真集)稱其「以故性博學,學通至大得秘授,猶勤於論著。」其著作有(還真集)3卷、(通玄集)1卷、(崔公入葯鏡註解)1卷、(黃帝陰行經夾頌解說)3卷、(黃帝陰行經注)1卷、(青天歌注釋)、(消滅護命妙經注)、(常清靜經注)等。 明正一道經 明朝諸位皇帝皆對道教相當崇奉。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命第42代天師張正常入朝,去其天師封號,改授正乙嗣教真人,使其成為全國道教的統領和代表人物。朱元璋對正一派齋醮祀典相當推崇,而對全真派修身養性頗為鄙視。洪武七年(1374)(御制玄教主成齋醮儀文序)中雲: 朕觀釋道之教,各有二徒,僧有禪有教,道有正一有全真。禪與全真務以修身養性,獨為自己而已;教與正一專以超脫,特為孝子慈親之設,益人倫、厚風俗,其功大矣哉! 朱元璋的這種態度,使得明代正一道在官方相當受寵,而全真道則被冷落一邊。 同時,朱元璋對道教採取了一系列制約措施,如立道錄司以檢束天下道士,府、州、縣亦各設立相應機構;凡各府、州、縣寺觀只許留一所「寬大可容眾者」,不許私創寺觀,規定3年發一次度牒,禁止男40以下,女50以下者出家,只許府40人、州30人、縣30人出家,等等。在明太祖所制訂的對道教既利用又檢束的政策之下,道教思想被嚴格禁鋸了,道教的衰落,也從這裡埋下了種子。 朱元璋認為僧道廣設科儀,使官民糜費家資,因之「敕禮部會僧道定擬釋道科儀格式,遍行諸處」。令其「去繁就簡,立成定規。」於是道士宋元真等人奉旨編訂(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範)1卷,較宋元以來諸家科儀大為簡化。朱元漳又認為(道德經)「諸家之注,各有異見,膚因注之,以發其義。」作(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經),後編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其注凡67章,謂(道德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非金丹之本也。」再次表現出對內丹之道的輕視。(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評此注有雲:「文理不通,詞句費解。」 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洪武十一年(1378)受明太祖召見,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後降重建大上清宮。明成祖登基,寵遇益隆,賜錢修葺大上清宮。永樂元年(1403),陪祀天壇。後命宇初編修道教書以進,命其禱雨、建醮、尋訪高道張三丰。張宇初著有(峴泉集)20卷,曾主持編修(道藏),刪訂(漢天師世家),增修(龍虎山志),撰(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編(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校正(華蓋山浮丘王郭三君事實)等。 元未明初五一道士趙宜真,著有(原陽子法語)、(靈寶歸空訣)。(峴泉集)卷四.(趙原陽傳)說他「凡道門旨奧,皆綴輯成書。」明輯道法全書(道法會元)268卷,搜集清微、神霄、正一等諸家符錄道法數百種,其中清微雷法有趙宜真所撰序跋數篇,此書蓋即趙宜真所輯。張宇初、趙宜真二人學說,基本上代表了明初五一派教義。此後正一派學說日趨衰退,再不見有人從義理方面撰述發揮。 武當派道經 武當道教,因興起於湖北丹江口首武當山(又稱太和山)而得名。武當道在明代最為興盛。這時出現了著名道人張三丰,創立「武當派」,更為武當道教增添了光彩。 元末戰火曾使武當山道觀大多被毀,自明成祖朱棣開始在武當山大規模營造宮觀,其原因眾說不一。一說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皇位之時,整個行動屢得曾在武當山修鍊的「真武大帝」顯靈相助。朱棣稱帝之後;真武大帝在武當山雲中顯現,道士們繪製(太和山祥瑞圖)獻給成祖,於是成祖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且大規模修繕武當山道觀,在天柱峰頂建「金殿」,奉祖真武大帝。又說成祖為籠絡河南、湖北的民心,順應民間信仰而崇把真武大帝。又說武當山有著名道人張三丰,朱元璋在位時就曾遣使訪覓,不得。朱棣即位後又遣給事中胡偕內侍朱祥齎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積數年不遇。為取悅召攬道士張三丰,成祖故而大修武當道觀。又說朱棣訪張三丰是假,為尋覓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是真,(萬曆野獲編)謂:「以文皇帝遣胡托訪張三丰為名,實疑其匿他方起事。無論傳說如何,張三丰與武當山的關係不可忽視。明成祖動用民工30餘萬,費時7年,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規模宏大。道士張三丰因而更為出名,這時他在武當山開創了「武當派」。 (道藏輯要)收有明汪錫齡初編、清李西月重編的(張三丰全集)8卷,但其中有不少內容為他人託名或「扶乩降筆,明末清初的有關文獻,曾提到一些張三丰的著述。如嘉靖年間成書的(天水冰山錄),錄有(張三丰金丹訣)1部,手抄本;萬曆四年(1576)朱睦楔著(萬卷堂書),錄有張三丰著作3部,即(金丹小成)1卷、(金丹直指)1卷和(修養保身秘法)1卷;陝西寶雞金合觀萬曆九年(1581)所立(贈張三丰書制)碑,提到張三丰撰有(金丹玄要)3篇;(千頃堂書目)著錄張三丰(金液還丹捷徑口訣門卷、(金丹直指)1卷、(金丹秘旨)1卷;(明史稿)有張三丰(金丹直指)1卷;康熙十二年(1673)所修(貴州通志),謂張三丰「嘗有(大道歌)、(無根樹詞)二十四首。」(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載:尚書胡廣言,張三丰實有道法,廣顯神通,錄其(捷要篇)、 (無根樹)二十四首、(金液還丹歌)、(大道歌)、(煉鉛歌)、(青羊宮留題)、(地元真鉛了道歌)、(題麗春院)二陰、(瓊花詩)諸作,上呈帝覽之。」清末出現的(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一書,內有標名張三丰的太極拳和內丹學說。這些著作,雖然難以肯定均為張三丰本人所著,但可認為其中大部分屬於武當派道經。[ 本帖最後由 明能 於 2007-11-21 21:24 編輯 ] Re:道經小史

- 明能 2007-11-18 16:49

明代編纂《道藏》 明成祖在大修武當山道教宮觀的同時,又敕第43代天師張宇初重修(道藏)。(光緒江南通志)卷一二三引張宇初(紫霄觀記)曰:「永樂四年(1406)夏,予承旨纂修(道藏)」同年冬明成祖再次降敕催促?「前者命爾編修道書,可早完進來,通類刊版」。永樂八年(1410)張宇初去世,詔令第44代天師張字清繼續主持編修。宣宗宣德二年(1427)張宇清卒,末完成。明英宗即位,於正統九年(1444)詔通妙真人邵以正「督校大藏經典」,方才重加訂正,增所未備。當年十月,(道藏)刊版完成。繼而於正統十年(1445),又增刊每函卷首三清及諸聖像圖和卷末護法神將圖。這部(道藏),後人稱為(正統道藏)。計480函,5305卷,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以(千宇文)為函目,自「天」字刊至「英」字,每函各為若干卷。(正統道藏)校刊功成之後,明英宗、憲宗、世宗諸帝陸續印刷,頒賜國內備大名山道觀珍藏。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1)敕龍虎山第50代天師張國祥刊印(續道藏)。續補32函,180卷,仍以(千字文)為函次,自「杜」字型大小刊至「纓」字型大小,名為(萬曆續通藏)。 明代(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合起來,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明版(道藏),共計512函,5485卷。(正統道藏)按三洞四輔分類,(萬曆續道藏)不分類。 明版(道藏)經版原存京城外靈佑宮,清代移存於京城內大光明殿,該殿建於明嘉靖間,舊址在今北京西安門大街光明衚衕北口。大光明殿毀於光緒庚子年(1900)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時,明(道藏)經版也毀於一旦。 歷代(道藏)屢編屢毀,唯有明版(道藏)存留至今,彌足珍貴。但明(道藏)在編修方面亦存在不足,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指出: 今(正統道藏)分部混淆,足證與修(道藏)道士學術之淺陋。又搜訪道書,亦未周遍。福建省龍溪縣玄妙觀(政和道藏)五百六十四函,明代尚存,亦未運往北京,據此增補(道藏)。不然者,今(道藏陰經目錄)所著錄道書,皆可刊大(正統道藏)也。當時蓋僅據各處官觀所存元刊殘藏,增大元明二代道書,校刊成藏耳。 不僅如此,明(道藏)中錯簡、錯字亦時有所見。 到明嘉宗天啟六年(1626),北京白雲觀道士白雲霽作(道藏目錄詳註)。後載大清紀昀等所編(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 北京白雲觀藏正統十年(1445)刊、十二年(1447)賜本(道藏),日久殘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白雲觀大檀越王廷弼助資修補。借諸山之經、繕本補入,數月之間完成。明版《道藏》曾經刊印多部,頒賜全國各大宮觀。歷經戰亂之毀,傳留至今,在少數地方尚有殘存者,如北京、上海、青島、山西、成都、日本東京等處都有明版《道藏》,有的僅只半部。 王常月「律宗」道經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傳佛教,對道教採取嚴厲限制的方針。對張天師只許稱正一真人,由二品降為五品,後又不許朝覲,令禮部帶領引見。乾隆四年(1739),又禁止正一真人傳度,正一道的政治地位日漸下降。 清代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宗師王常月開「律宗」傳戒之風,曾一度使全真道得到中興。王常月在清初為北京白雲觀方丈,順治十三年(1656)封國師,三賜紫衣。他在白雲觀三次開壇說戒,收弟子千餘人,為全真派公開傳戒的第一人,康熙皇帝當時曾受其方便戒。之後,他又先後赴南京隱仙庵、湖北武當山玉虛宮等地開壇傳戒。撰有講稿(心法正言),後由弟子邵守善、詹守椿作跋,法孫詹太林校、元孫唐清善演為(龍門心法)2卷。後來閔一得又將王常月弟子施守平纂本訂正而為(碧苑壇經)5卷,編入其叢集(古書隱樓藏書)之中。王常月的律宗思想,對全真派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全真教義從此由偏重丹法修持轉向奉持戒律為主,這是全真教的一大轉變。 王常月制訂的(初真戒)、(中極戒)和(天仙大戒》,即所謂「三堂大戒」,編入清(道藏輯要)之中。 婁近恆整理正一派科儀 婁近垣,字朗齋,法號三臣,自號上清外史,江南松江婁縣(今江蘇省婁縣)人,生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自幼在龍虎山上清宮做道士,師上清宮提點周大經習正一法篆。雍正五年(1727)隨55代天師張錫麟例覲入京,雍正八年(1730)被封為四品龍虎山提點。雍正十一年(1733)封「妙一真人」。乾隆元年(1736),授通議大夫。婁近垣雖以符錄道法致貴,但頗識時勢,從不弦言道教法術煉養之事。(嘯亭雜錄)卷九(婁真人)條,謂婁氏「雖嗣道教,頗不喜言鍊氣修真之法,雲此皆妖妄之人藉以謀生理耳,豈有真仙肯向紅塵中度世也?」由此可見丹道修持在官方已無人提倡,道教格調自明清以來大大降低。 婁近垣著作有(南華真經注)1卷,(御選妙正真人語錄)1卷, (重修龍虎山志)16卷,整理(黃錄科儀)10卷。 據(黃錄科儀序),婁氏來京見齋醮科儀一帙,舊板散失,乃略加增刪,刊為10卷。和親王重為鏤板,刻印之後乃為12卷。是書卷一至卷九為發奏、建壇、宿啟、拜表、早朝、午朝、解壇、設醮各項科儀,卷十為總聖位科,卷十一為通用文檢,卷十二為符秘手訣、壇圖印式、步虛散花、樂譜贊文。舉凡清代常行之齋醮科儀,基本匯於此編。後世齋醮多奉為圭臬。 丹道經書 明清兩代,雖然道教煉養未能得到官方重視,但是民間出現了很多道教內丹流派,留下了豐富的丹道文獻。 明代陸西星創立了」東派「丹派。陸西星字潛虛,號長庚,揚州興化縣人。明嘉靖年間(1522一1566),自稱得呂洞賓親傳;寫成(賓翁日記)、(道緣匯錄),又著(方壺外史叢書),輯刊(呂祖全書),宣稱陰陽修鍊方可成丹,屬大元丹法。陸西星還撰有(南華副墨)、(楞嚴述旨)等。明末之伍沖虛,系王常月弟子,撰有(仙佛合宗語錄)、(天仙正理直論)、(天仙正理淺說)、(金丹要訣)、(伍真人丹道九篇)等。清末柳華陽自稱拜伍沖虛為師,撰有(慧命經)、(華陽金仙證論)等。同時有清朱元育(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清劉一明(道書十二種)出現。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北京北郊天壽山桃源觀道士盼蟾子劉名瑞自稱師承南無派兼龍門派,著有(道源精微歌)、(敲洞章)、(盤易考)、(清靜經圖注)等。以上著述,皆倡清修,屬王重陽北派丹法沿傳而來。 清代出現「西派」丹法,創始人為李涵虛。李涵虛原名元植,四川樂山縣人。自稱於峨媚山遇呂洞賓及張三丰,授以大道,乃改名李西月,字涵虛,號長乙山人,又稱圓嶠外史。以東派陸西星後身自居,亦宗其丹法而敷演之,但與東派又不盡相同。李涵虛著述較多,有(太上十三經注釋)、(無根樹詞)、(後天串述)、 (道竅談)、 (三車秘旨)等,還編輯和刊印了(張三丰全集)。宣揚丹法以清靜立基,然後從事人元。 張伯端南派丹法,陳致虛和翁葆光解為人元修鍊,清代四川道士濟一子傅金銓繼承其思想,撰有(證道秘書十七種)、(濟一子頂批道書四種)等,屬於南派丹法分支。但丹法層次,較(悟真篇)已落下乘。 丹法南派、北派、東派、西派陸續形成,同時也出現了「中派」之稱。中派推崇元道士李道純為代表人物,其丹派融匯三教義理,主張中和之道。清代道士閔小艮,道名一得,隱修金蓋山,纂有(古書隱樓藏書)、(金蓋心燈)、(道藏續編第一集)等。清末黃元古,江西豐城人,著有(樂育堂語錄)、(道德經講義)、(道門語要)等。此二人亦被認為是中派系統之重要人物。 其他道經 明清兩代由於封建皇室對道教的抑制,促使道教活動湧向民間。社會上許多有識之士,對道教經典作了義理性的發揮。也有許多好道之士,對道教經典進行整理傳世。這些著作,多偏於道教義理和內丹。由此可知明清道教在民間有著較大的發展。 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權(1378一1448),封為寧王。曾為燕王草檄,後懼禍,乃托志黃老,專心著述。又號;仙、涵虎子、壺天除人、丹丘先生等。撰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編入(萬曆續道藏))、(壺天神隱)(編入(藏外道書)、(注素書)、(肘後神樞)、(運化玄樞)、(爛柯經)、《太和正音譜)、(神奇秘譜)、(乾坤生意》 (壽域神方)、(庚辛正冊)、(造化鉗錘)等。 王文祿,字世廉。明嘉靖時舉人,海鹽(今浙江省海鹽縣)人。撰有(陰符經疏略)、(胎息經疏略)、(參同契疏略)等。 程以寧,號復圭子。明萬曆時人。若有(太上道德寶章翼)、 (南華夏經註疏)等。 王一清,號體物道人。明萬曆年間道士。著有(化書新聲注)、(道德經釋辭)、(道德經旨意總論)、(金丹四百字註解)、(文始經釋辭)等。 張洪陽,又名張位。明代隆慶、萬曆間人。若有(道德經注)、(陰符經注)、(三豐真人玄譚全集)等。 林光恩(1517一1598),字龍江,號子穀子,明末福建儒士,融合三教之說,著書萬餘言。開創「三一教」,人稱「三教先生」,以道教內丹法為其修養要義。著有(道德經釋略)、(常清靜經注)等。 明代出現(大明御制玄教樂章)1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表奏類。此書包括(醮壇贊詠樂章)、(洪恩靈濟真君樂章)及(大明御制天尊(玄天上帝)詞曲)三部分。內有(迎風輦)、(天下樂)、 (聖賢記)、 (青天歌)、(迎仙客)、(步步高)、(醉仙喜)等曲調,載樂詞及工尺譜。此書是道教音樂的珍貴資料。 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亦通丹道,他詳解(楚辭?遠遊)丹法,撰有(漁鼓詞)等,專詠內丹之事。 陶素耠,清康熙年間人,原名式玉,自號清靜心居士,又日通微真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曾遇方外至大,傳以修養秘法,遂焚時藝之文,後作(道書五種)。包括(參同契脈望)3卷(陶素 撰)、(悟真篇約注)3卷(陶素 集注)、(金丹大要)1卷(元陳上陽撰,陶素 刪訂)、(金丹就正篇玄膚論)1卷(明陸西星撰,陶素 訂)、(承志錄)3卷(明彭純一撰,陶素 增訂)等5種。 王士瑞,清乾隆時人。撰有(養真集注)等。 清代濟一子傅金銓,號濟一道人。撰有(濟一子道書十七種)和(濟一子頂批道書四種),(十七種)分別為(道書杯溪錄)3卷、(赤水吟)1卷、(外金丹)5卷、(內金丹)1卷、(丘祖全書)1卷、(玄微心印)1卷、(三豐丹訣)1卷、(天仙正理讀法點晴)1卷、(道海津梁)1卷、(道書一貫真機易簡錄)12卷、(度人梯經)1卷、(自題所畫)1卷、(性天王鵠)1卷、(醮陽經)1卷附l卷、(心學)3卷、(呂祖五篇注)5卷等。(四種)有(頂批上陽子原注參同契)3卷、(頂批三注悟真篇)3卷、(頂批金丹真傳)、(頂批試金石)、(崔公入葯鏡注)、(呂祖沁園春注)、(邵子詩注)備1卷等。 徐大椿(1692一1771),又名徐靈胎,著有(道德經注)、(徐靈胎醫書三十二種)等。 張清夜(1676一1763),初名尊,字子還,號自牧道人。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少為諸生,善書翰,兼工詩。雲遊四方,後至武當從真人余太源為道士。雍正元年(1723)入蜀,居成都臨江寺之惜字宮。七年(1729)主武侯詞事。後於青羊宮懸掛鍾板,接待十方,一時道眾雲集,儼然成為一大叢林。著有(玄門戒白)、(陰符發秘)。 江東亭,名啟 ,號體真仙人。清末丹士,為西派丹法創始人李涵虛再傳弟子。輯有(道統大成)4集,其內容分別為

周易參同契闡幽)3卷(明朱元育撰)、(周易參同契測疏)3卷(明陸西星撰)、(周易參同契口義初稿引)1卷(明陸西星撰)、(中和集)不分卷(元李道純撰)、(規中指南)1卷(元陳冲素撰)、(入葯鏡)1卷(混然子、潛虛子、子真子、滄濱、一壑居士等5人注)、(金丹四百字測疏)1卷(明陸西星撰)、 (明道篇)1卷(元王惟一撰)、(列位女真詩歌)1卷(江東亭輯)、(女丹訣)1卷(江東亭輯)。本叢集彙編了元明以來出現的一些重要內丹著作。 清江含春撰(楞園仙書),抄本,共收書9種,闡內丹木等。 清董元真(德寧)輯(道貫真源),該叢書包括7種單行本和兩部叢書。第一部叢書為董元真輯(修真六書),收宋元丹書6種。第二部叢書為董元真輯(元真錄),收丹書3種。除6種宋元丹書之外,其餘均為清代著作。 清道教乩書和善書 明清道教教團勢力大為衰減,但是道教觀念卻沿著世俗化的道路走向民間,對於後期封建社會的穩定,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道教思想的世俗化,主要表現在民間祀神活動及扶乩、勸善書的流行。 明清祀神活動遍佈於官方和民間,扶乩之風從宮廷到市井亦隨之而流行。明清時期新出的不少道書,皆托乩降,一般多托於太上老君、呂祖、關帝、文昌帝君等。其中一類講述內丹的著述,有些水平較高。如託名呂祖降筆的(太乙金華宗旨)、託名青華老人的(唱道真言)、託名呂祖的(道鄉集)、託名諸仙的(大成捷要)等。清代全真道士闌小民就篤信降乩,所輯(古書隱樓藏書)就收入乩降之書多種。 通過扶乩所造的道書之中,以勸善書籍力量多,在社會上影響較大。如(關聖帝君覺世其經)、(文帝孝經)、(文昌帝君陰騭文)、(玉定金科)、 (警世功過格)、(勸世功過格)、(東園語錄)等,皆陸續出現於明清時代。這一時代流行的勸善書中,以南宋所出的(太上感應篇)影響最大。 勸善書籍既假神道說教,又通俗曉暢,在教化社會方面較為容易推廣,有著三教的深奧經典所不能代替約有效作用。因而深為封建統治者所欣賞,大為提倡。明代宮廷刻板印刷,其書目有(仁孝皇后勸善書)、(太上感應篇)、(為善陰騭)等。明儒楊起元、李費、高攀龍等,皆為(感應篇)作序,金杭、冒起宗等作注,地方捐資印施動輒千萬部。清初曾詔令詞翰諸臣注釋刊布(太上感應篇),順治皇帝御制序言。清儒惠棟、俞樾、姚學 、於覺世、黃五元、王硯堂等,都自覺為(感應篇)作注釋。咸豐六年(1856年),湖南醴陵擂鼓橋誠盡林出示文昌降示(玉定金科)36卷,翰林院侍讀學士丁善慶見而篤好之,以教其子弟,大學士李鴻章特上奏請敷入(道藏)。 敦煌道經 清光緒年間,道士王圓錄偶爾發現了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中的遺書。敦煌遺書中的通經,稱為敦煌道經。 王圓錄,原籍湖北麻城縣,從軍戍邊來到肅州(今甘肅酒泉)。退役後即在教煌當道士,定居於莫高窟。他頗有知見,能書善辯,與當地敦煌官吏來往密切,並主管當地的道教宮觀廟宇。關於他發現藏經洞的經過,其說不一。一說他和一位姓楊的助手在16窟中抄經,二人均吸煙袋鍋,用笈籠草引火點煙,笈笈草用畢即插於洞窟壁縫中備用。一次插笈笈草時忽然穿過石壁,恰是17窟密封洞口處,於是發現了藏經洞。一說王道士僱人清理16窟洞內泥沙,洞壁開裂,露出17窟洞山。王道士本人在(催募經款草丹)中則說當時是「天炮響震,忽然山裂一縫。」何種說法為是,今已無從考證。總之,王道士是在偶然之中發現了藏經洞,發現出來藏了九百多年的古書和藝術品,獲得了全世界、全人類所久已忘記了無價的精神財富。 自藏經洞發現之後,經卷及文物即開始流失。起初尚是少量流失,落入國內私人藏家之手。自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1909年日本人桔瑞超等始,敦煌文獻大量流失國外。後來在國內一些愛國學者的呼籲和奔走之下,民國政府搶救了一批敦煌文獻,為國家收藏。 敦煌遺書,從已知文獻看,90%以上為佛教文獻,道經只佔2%—3%。莫高窟屬於佛寺,為何存有道經?原因是在8世紀後年葉吐番佔領敦煌地區之後,道教受到打擊,佛手需要抄寫經卷,由於戰爭隔絕缺少紙張,就用原道教宮觀遺棄的道經拿來當紙用,在其背面抄寫佛經。這樣,一些道經被保存下來了。 敦煌道經的抄寫年代,大致在隋、唐、五代之間,其中又以唐玄宗時期抄錄最多,其次是唐高宗時期。現在已知的道經據(敦煌道經目錄編)有496件,皆為手抄本。由於年代久遠和其他原因,很多已經殘損。 敦煌道經,主要有(無上秘要)、(道典論)、(大道通玄要)、(神人所說三元威儀觀行經八(靈寶真—五稱經)、(葉凈能詩)、(涉道詩)、(老子道德經)(葛玄序)、(老子想爾注)、(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李榮注)、(老子道德經義疏)(成玄英)、(老子注)(唐玄宗)、(老子道德經開題)(成玄英)、(玄言新記明者部)、(老子化胡經)、(老子變化經)、(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太極左仙公請問經上)、(太上靈寶洗浴身心經)、(靈寶金錄齋儀)、(靈寶自然齋儀)、(天尊說禁誡經)、(太極真人門功德行業經)、(元始應變歷化經)、(神人所說三千威儀觀行經)等。 敦煌道經除了極高的史學價值之外,對明(道藏)可作補充與校勘。 《道藏輯要》之刊行 據丁福保編(道藏精華錄)中(道藏輯要目錄)提要:「嘉慶間蔣元庭侍郎編纂(道藏輯要),刻版於京師。」其錄《道藏輯要總目》解題曰:「是書清嘉慶間蔣元庭侍郎輯,板存京邸。及送板南歸,而先生又北上,卒於京。故外間傳本甚少。」由此可以確知(道藏輯要)最初編輯於清嘉慶(1796-1820)年間,編輯者為蔣元庭,刻版於北京。此後又經兩次刊刻,藏外道書有所增加。至清光緒末期,因原版《道藏輯要》已然罕見,光緒32年(1906)賀龍驤、彭翰然於四川成都二仙庵翻刻(道藏輯要),稱為二仙庵本(重刊道藏輯要)。又增加藏外道經,使其總數擴充為287種。這次重刊,即我們今天見到的(道藏輯要)本子。其中增加的道經,有20餘種題為明代以前著作,其餘近百種皆為新出道經。 陳攖寧的(道教與養生)中(道教知識類編)評(重刊道藏輯要)說:「可惜選擇不精,有用之書嫌 少,無用之書嫌多。」儘管如此,(道藏輯要)編修了一些(道藏)以外的道書,為再續(道藏)做出了可貴努力。翁獨健先生編(道藏子目引得)附錄(道藏輯要新增通經目錄)中,詳列了新增加的114種藏外道書,可資參考。 民國年間新出道書 清末以來,道經的印刷出版從未停止過,有些系集錄過去道經成為叢書,有些系民國年間出現的新的道經著作,這方面主要有: 1919年,江希張撰《道德經白話解說》。江希張,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生於1906年。據說「生有異稟,一二歲而識之、無,三四歲能弄翰墨,五六歲能注釋經書。」故人稱「江神童」。本書為其13歲時所作。其時白話文剛剛在社會上開始流行,此為白話註解道經的一部力作。書中提倡老子「道德」,指出「大家實行老子的道德,挽回這殺運,庶使萬國共享和親康寧的幸福」。全書反映了在戰禍頻仍的民國時期,人們追求和平的美好願望,發揮了《道德經》積極的現實意義,因而在當時的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尤為道教界人士所推崇。 楊文會(1837一1911),宇仁山,安徽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年學道,後又學佛,創立「金陵刻經處」。著有《陰符經發隱》、《道德經發隱》、《沖虛經發隱》、《南華經發隱》等四部道經注本,全部以禪理融通之。四書總名為《四經發隱》,其中《陰符經發隱》所用為446宇本;《道德經發隱》僅注一章、六章和五十章;《沖虛經發隱》摘錄原書內容分為42章作解;《南華經發隱》僅釋其中《逍遙遊》、《齊物論》、《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天地》、《天道》、《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等篇。近人陳攖寧評曰;「楊仁山居士……將《陰符》、《道德》、《沖虛》、《南華》等書,一概拿佛家的義理去融會貫通,當然不免有牽強處,但大部分尚能折衷於至當。」 民國年間守一子丁福保編纂《道藏精華錄》、取自《道藏》和其他古書。共100種,分為10集。其中《道藏》和《道藏輯要》外之道經約佔1/3,1/3之中,失收與新出種數大致相抵。 陳攖寧曾在《道家養生秘庫》中評比書雲:「因為編輯此書的人,是一個外行。對於中國道學源流派別,以及各家丹訣,皆未曾實地研究。徒依據前人膚淺之議論,作為精華錄之緒言,並且在各書提要中,妄下批評。」又說:「其實所選者並非全是精華,而道書精華亦不止於此,該書本屬營業性質,也就毋須苛求了。」 民國佟世勛輯《道經秘集》第1編,今有1928年刊本。叢書凡3卷,收《大洞經》、《清靜經》、涵虛子注《玉樞經約解》、《唱道真言》、《太乙金華宗旨》、《闡幽問答》和佟世勛撰《修道真言注釋》。該書編者自稱宗奉了悟指示功夫,將所收七節稱為「三經四典。」 陳櫻寧所倡「仙學」及其道教研究 民國年間,陳攖寧提倡的「仙學」思想,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對於仙道義理做出了建設性的貢獻。 陳攖寧原為清末秀才,青年時開始研習修道,遍訪名山高真,根究三教義諦。1933-1941年間,在上海主筆(揚善半月刊)和(仙道月報),首次將道家性命雙修之學改稱「仙學」,打破秘而不宣的陳規和宗教戒條的框框,提出仙學與道教應當分開,作為一間學術研究,以利於走向社會,造福人類。這時的主要著作有(中華全國道教會緣起)、(論四庫提要不識道家學術之全體)、(辯(楞產經)十種仙)、(最上一乘性命雙修廿四首丹訣串述)、 (口訣鉤玄錄)。1938年,首次創辦「仙學院」,講述(參同契)、(悟真篇)、(黃庭經)、(靈源大道歌)、(孫不二女丹詩)等仙學經典。1953年去杭州,擔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1957年4月,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61年1月,擔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直到1969年解化。他在主持道協工作期間,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研究室,編輯(道協會刊),創辦「道教知識進修班」。陳攖寧有感於(道藏)舊分類法不便查閱,按其各書性質重新分為14大類,即道家、通通、道功、道術、道濟、道余、道史、道集、道教、道經、道誡、道法、道儀、道總等類,撰有(道藏書目分類)。另外,他在道教研究方面的著作還有(史記老子傳問題考證)、(老子第五十章研究)、(南華內外篇分章標旨)、(道教起源)、(太平經的前因後果)、(道教知識類編)等。 1978年台灣真善美出版社出版(中華仙學),1989年華文出版社出版隨教與養生),1991年大連出版社出版(道家養生秘庫《仙學解秘》),皆為陳攖寧生前著作之選集。 易心瑩及其所編道書 易心瑩(1896——1976),四川遂寧人。1913年入道,1917年拜青城山天師洞魏松遇為師。後薦往朝陽庵吳君可門下就學,又隨成都名翰林顏楷至成都深造。回廟之後擔任知客,3年之後去職、專事道教學術研究。歷經10年,著有(老子通義)、(老子道學系統表)、(道教系統表)、(青城風景導覽)、(青城指南)、(道學課本)、(道教三字經)、(寄玄照樓書——論道教宗派)、(道教分宗表)等。又輯(女子道教叢書)及有關丹經道書,多在道觀刊行。曾先後往來三台、潼川、大足各地,考察蜀中道教歷史遺迹。並與當時的道教學者陳攖寧、陳國符、蒙文通等人,皆有書翰往來,商榷道義。1924年7月,繼任青城山天師洞住持,越年解職,仍然從事道教研究。1955年8月,再任天師洞住持。1957年,擔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1962年,在北京白雲觀為「道教知識進修班」講學,並分工受任道教史教研組長,編寫(四川志?宗教志?道教篇)。又擔任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將觀內所有文字處,全部用紙張轅糊覆蓋,書以文革口號,使青城山各宮觀文物幸免於難。一生好藏道書,現在天師洞所藏道書數千冊,多屬其畢生收集。 港台與國外新出道書 近幾十年來,台灣刊印了不少新的道書,主要有:戴源長編著、李樂體參校(仙學辭典)和(道學辭典),李叔還居士編(道教大辭典),楊逢時著(中國正統道教大辭典),徐伯英選集、袁介圭審定(中華仙學),清玉樞真人著(仙術秘庫),林潔祥主編(道教文獻),蘇鼎貴、楊逢時著(道符製法),峨媚居士著(道壇作法),峨媚居士藏版(中國道壇符咒總集)、(仙佛靈異叢書)等。 台灣道教學者蕭天石先生自50年代開始搜集道書,主編(道藏精華),於1956年由自由出版社開始出版第1集,共出17集,並加一部外集,收書達到800餘種。本叢書以丹經和道教義理著作為主,廣錄各種叢書,其中多數屬於藏外道經,而且多收善本、秘本。 1956年香港刊行(老子想爾注校箋),著者饒宗頤。本書按敦煌寫本(老子想爾注)道經殘卷整 理。著者依河上公本分章次第,將敦煌寫卷的經文與注,按章分別錄出,編著而成。該書對敦煌寫卷(想爾注)作出了比較完整而深入的研究。 美國學者蘇海涵編輯(庄林續道藏),於1975年首次出版。該書為台灣道士庄登雲所傳,故題為此名。(庄林續道藏)凡25冊共分四部。(庄林續道藏)的最大特點是輯錄了相當多的台灣符錄科儀道經,全屬藏外道書。 《道藏》的重印 1923年10月至1926年4月,田文烈、李盛鋒、趙爾巽、康有為、張謇、董康、張元濟、梁啟超、錢能訓、熊希齡、江朝宗、黃炎培和傅增湘等13人,共同發起重印明版(道藏)。當時的民國政府總統徐世昌,因幼時乩扎靈驗,頗信道教,「概出俸錢」,支持此項宏舉,請教育總長傅增湘總理其事。所用底本為北京白雲觀藏(道藏)原本。除將原本縮為石印六開小本,還將梵夾本改為線裝本。由上海涵芬樓影印,稱為「涵芬樓本」。每部1120冊,共印350部。明版《道藏)原本存世不多,且由道觀珍藏,一般人難以窺其真面目。涵芬樓本(道藏)問世之後,道經總集從此公開於世,為更多的學者閱覽研究提供了較大方便。惟印數不多,流傳未廣。 1977年,台灣藝文印書館縮小影印(道藏),編為32開本60冊,另有總目和索引1冊。同年,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縮小影印(道藏),編為16開本60冊,另有總目錄1冊。目錄冊中包括;①重印道藏緣起;② "中華道教會"編印道藏要義;③正統道藏經影印序言;④謝滿根序;⑤新文豐版正統道藏分冊一覽表;⑥正統道藏分冊目錄;⑦自雲觀重修道藏記;⑧道教宗源;⑨(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4卷,附萬曆續道藏目錄。(道藏目錄詳註)所用為徐世昌退耕堂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據(重印道藏緣起),新文豐本重印(道藏)的原發起人有:嚴家滏、于右任、莫德惠、謝冠生、黃國書、王世傑、黃季陸、張其昀和張恩溥共9人。編印委員會主任委員為趙家焯、委員兼主編為蕭天石,委員還有蔣肇周、衡權、盧崇善、高越天和馬壁。據(正統道藏經影印序言),當時新文豐出版公司負責人為劉修橋,江蘇豐縣人。 新文豐本(道藏)還增輯了補遺道書15種,為(五篇靈文)1卷(重陽祖師注、清虛道人錄),(孫不二元君法語)1卷(清靜散人著),(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3卷,(仙佛合宗語錄)6卷(沖虛真人伍守陽著、真陽子伍守虛校注),(天仙正理直論)1卷(沖虛真人伍守陽撰、真陽子伍守虛同注),(天仙正理淺說)1卷(沖虛真人伍守陽撰、真陽子伍沖虛同注),(金丹要訣)1卷(伍沖虛真人注),(伍真人丹道九篇)1卷,(三壇圓滿天仙大戒略說)1卷,(初真戒說)1卷,(中極戒)1卷,(三寶萬靈法懺)12卷,(道門功課)1卷,(太上玄門早壇功課經)1卷,(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1卷。也就是說,新文豐本重印(道藏),同時也做出了再續(道藏)的部分努力。 1986年10月,日本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縮小影印(道藏),名曰(重編影印正統道藏),編為16開本30冊。第1冊為(目錄?通檢),包括李乃揚(重編影印正統道藏敘錄)、(正統道藏分冊總目)、(細目)和(正統道藏目錄通檢)。最後一項為法國施伯爾先生原編(道藏通檢)改編而成。 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聯合影印(道藏),縮小之後編為16開本36冊。第一冊卷前有胡道靜先生撰(前言)和目錄,第36冊末附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4卷。由於北京白雲觀藏明版(道藏)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修補時未能完全補齊,尚缺98頁,故據之影印的涵芬樓本(道藏)亦同樣殘缺,據其(前言)中述,文物出版社等在據涵芬樓本影印之前,經用翟風起先生生前查點清楚的表冊,借用現藏在上海圖書館的上海白雲觀舊藏本補足,以成完璧。共計補缺1700餘行,糾正錯簡17處,還描補缺損字500餘數。此外,附印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4卷,用上海圖書館藏繆荃孫舊藏清刻本影印,此本較(四庫全書)本為優。 這樣,1977年以來,中國和日本先後印制發行了4種版本的精裝影印本《道藏》發行數量相當可觀,這是近20年來世界性的道教研究熱潮推動的結果。由於近年來私人藏書的增加,影印出版的新本《道藏》大有供不應求之勢。自古被道教奉為「金函正冊」的「無上經寶」,終於「下凡」走到了尋常百姓的家中。可以說,歷史上(道藏)屢編屢損的悲劇不會再重演了。 《藏外道書》的印行 由於明版(道藏)僅僅收錄了明代之前的道書,而且(道藏)失收道經屢有發現,明代之後(道藏)未再續纂,而道教新出道經又不在少數。因此,許多學者和道教界人士都感到有續補或再編(道藏)的需要。明清以來,有些叢書對續補(道藏)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如(道藏輯要)、(道藏精華錄)、(道藏續編第一集)、(道藏精華)、(庄林續道藏)等。 1992年8月,巴蜀書社出版發行大型新續(道藏)叢書 (藏外道書)。該叢書編委由國內的研究道教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並聯合了一些海外學者。第1冊前有任繼愈(新輯(藏外道書)序)。(藏外道書)試圖將明代正統(道藏)之外的道書搜集在內,包括明代之後的新出道書、明代之前的(道藏)失收道書,(道藏輯要)之中的藏外道經,還有少數(道藏)已收道書之不同傳本。(藏外道書)首批出版前20冊。
推薦閱讀:

[男士服裝搭配] 秋季實用派T恤 ,簡約百搭
花拾網 | 恪守一份清寧,一份簡約
北歐,簡約而不簡單
簡約裝修效果圖:廚房經典收納的范 5萬半包裝修93平簡約溫馨家
12w裝110㎡簡約小資,有氣質的精緻品味

TAG:簡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