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中秋最佳賞月十大勝地
亙古不變的月亮,月圓中秋。獨在異鄉的遊子,心如夢般的飄泊;思念溢滿的淚水,融化夜空;浩渺如詩的情緣,彈奏起激情的心弦,該是團圓的日子,讓人輾轉難眠。
NO.1 蘭州·冷月——幽思勝地 「天蒼蒼,野茫茫」的情結凝結在寧夏的月色裏。寧夏沙湖賞月,一邊是湖水碧綠清澈,湖畔沙漠委迤。另一邊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月色蒼涼。在這樣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裡,更有一種天涯孤旅的愁緒在心頭。
NO.2 杭州·水月——玩月勝地 杭州人中秋佳節賞月有三大去處:一是湖中三島之一的三潭印月;二是位於鳳凰山坡的月巖景點;至於岸邊賞月,首推這月白風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盡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詩般意境。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之一,也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波光瀲灩的湖面上。每逢月夜,特別是中秋佳節,在塔裏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倒影湖中。待到皓月中天,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融成一片「一湖金水欲溶秋」的景象。
NO.3 三亞·天涯明月——傳說勝地 三亞市的鹿回頭山頂公園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時值良辰,登高望遠,極目天涯,聆聽「鹿回頭」的動人故事,傳說、美景如詩,入畫。鹿回頭公園三面環海,是登高望海和觀看日出日落的制高點,也是俯瞰三亞市全景的唯一佳處。
NO.4 宜賓·三江映雙月——異像勝地合江門位於四川省宜賓市,是金沙江、岷江、長江的匯合處,又稱「三江口」。每到晴朗的中秋之夜,圓月冉冉升空,明月當空高照,三江吻合處平靜無波,風平浪靜,流沙雪白,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竟可看到二輪皓月,江中雙月輝映,一明一暗,美不勝收,是世界上罕見的水月奇觀。其中,江邊建有「雙月樓」,登樓憑欄眺望,十分愜意。
NO.5 青島·太清水月——意境勝地 中秋之夜,明月東升,登上青島嶗山太清宮東邊的山頂,竹林熒光浮動,舉目遠望煙波浩渺的大海,盡情抒懷,回首眺望太清宮,心靜如水。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這裡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是嶗山風景的一大特色。在中秋夜晚明月升起之際,登上嶗山太清宮東邊的山頂,面臨煙波浩渺的大海,清麗寧靜,回首眺望太清宮,參差的高樓聳入雲端,天上的月與水中的月交相輝映,水生光,月更明,如入畫中。 位於太清宮前的壹處海灣,風景秀麗。由此可乘遊船遊覽嶗山近海,自晚清時,由海路自青島市區遊嶗山就從這裡登岸。每當月圓時分,海天之間,玉瓊當懸,浮光瀲灩,玉壺冰清,岸邊竹影婆娑,宮廊依稀。「太清水月」為嶗山勝景之壹。中秋之夜,月上東山,竹林裏熒光浮動,回首太清宮,參差的樓閣飄緲;縱目眺望,天上月與海中月交相輝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仙境。
NO.6 揚州·二十四橋明月——詩意勝地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秋之夜,皓月升空,駐足二十四橋橋頭,仰望天上月,俯看水中月,耳畔彷彿傳來若有若無的簫聲? 到揚州二十四橋賞月別有一番意境。月明之夜漫步橋畔,腦海中會油然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來。讓人感到十分的嫻靜和幽遠。 揚州的「瘦西湖」歷史悠久,受歷代造園專家的青睞,在十裏長的湖區兩岸,營造了「兩堤花柳全依水,壹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區勝境;觀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靈山」之稱;「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自古是賞月的絕佳處;揚州還有歷史悠久的古剎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有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等,美景數不勝數。?
NO.7 黃山·仙月——靜心勝地 除了月色以外,身處怪石、雲海之中, 讓人頓忘俗世喧囂,彷彿置身仙境, 不知今夕何年。黃山之美是一種多彩而又清純的美。在南國還是初秋時節的中秋佳節,黃山卻已層林盡染。漫山的紅葉,將名傳天下的黃山迎客松映襯得愈發蒼翠。入夜,盈盈明月輕輕爬上樹梢,爬上了山,山霧如輕紗將其籠罩,更顯得朦朧皎潔。 黃山的月如此純凈,黃山的夜如此靜謐,這個時候,無論是在山路上漫步,或是在山上品酒賞月,都將不由自主沈醉於這片銀色的世界之中。
NO.8 桂林·三月——觀景勝地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駕小舟駛入水月洞,呈現出「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景觀。 在月夜裏撐竿灕江中,不失為一種雅興。龍竹搖曳,群山作陪,月影隨漣漪蕩漾,一生的追求不過如此。 月亮山是攀巖愛好者常來的地方。由於石峰上有宛如一輪明月的圓洞而得名。山下有一條「賞月路」,隨著路線的變化,眼前的明月便由盈轉虧,又由虧轉盈。 桂林的象山,象鼻和象身中間有一水月洞,江水從洞中橫貫而過。中秋之夜,乘小舟在江上遊,駛入水月洞,便見「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絕妙景觀。
NO.9 廬山·沐月——浪漫勝地 月照松林是廬山年輕情侶喜歡的去處,中秋賞月的好地方。一條彎彎的土路,兩旁松樹成林。據說月亮升起來時,正掛在頭頂,擡頭看明月如鏡,月色撒在地上… 奇秀天下的廬山屹立於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中秋之夜,在上匡廬賞月也許是人生中難忘的經歷。廬山素有「清涼世界」、「避暑勝地」等美名,秋日裡更是賞紅葉的好去處。山上空氣清新,森林、花鳥、溫泉、飛瀑、峭壁、別墅一應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閑度假旅遊勝地。 廬山含鄱口是觀日出的最佳勝景,但其實這裡也是賞月的好去處。在望鄱亭中坐下,鄱陽湖上碧波萬頃,漁火點點,輕風陣陣。漸漸地,一輪明月從湖那邊緩緩升起,中秋的月色,在山上看起來顯得更加清冽,更加明朗,彷彿伸手可及,讓人慾乘風而去。又或走在牯嶺鎮上,擡頭看明月如鏡,月色灑在地上,四下如同鍍上一層銀色的光澤。
NO.10 大理·訪月--風情勝地 大理賞月最好在洱海邊,洱海月色波光粼粼,神秘在優美,與蒼山雪景相映,人稱"銀蒼玉洱"。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每到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周圍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去,欣賞映在水中的金月亮,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年輕的姑娘小夥子們還要對歌賞月,比賽歌喉,贏得戀人的歡心。 中秋節在洱海中賞月是極好的享受,茫茫的大海、天光、雲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令人陶醉。
附: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起源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蔔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余》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鬥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食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壹院內向東放壹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壹張八仙桌,上置壹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幹塊,每人象徵性地嘗壹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我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節俗各異。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壹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朝鮮族則用木桿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蕭,一起合跳〈農家樂舞》。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壹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侗族則在這時讓青年人郊遊、歡會,稱為「趕坪節」。第一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夥子都要化妝,向心上人表達情意。傣族是對空鳴放火槍,然後圍坐飲酒,品嘗狗肉湯鍋、豬肉幹巴、腌蛋和幹黃鱔,談笑望月。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壹「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江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中秋與月餅 中秋吃月餅。最先見於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未見有月餅。月餅作為壹種食品的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始見於南宋的《武林舊事》。明代以來,有關中秋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更多了。《宛署雜記》說,每到中秋,百姓們都製作面餅互相贈送,: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場店鋪裏賣的月餅,多用果類作餡子,巧名異狀,有的月餅壹個要值數百錢。《熙朝樂事》裏也說,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民間以月餅作為禮品互相贈送,取團圓之義。這一天晚上,家家舉行賞月助家宴,或者帶上裝月餅的食盒和酒壺到湖邊去通宵遊賞。在西湖蘇堤上,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同白天沒有兩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賞月的盛況。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月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工藝越來越講究。鹹、甜、葷、素各俱異味;光面、花邊,各有特色。明末彭蘊章在《幽州土風俗》中寫道:「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瞻兔滿人間。悔煞嫩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這說明心靈手巧的廚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的優美傳說,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形象再現於月餅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也有「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婚兔之形」的記述。足見古代月餅從內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齊放了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星光閃耀,皓月生輝, 中秋佳節,美滿時刻! 懂得放心的人才能找到輕松, 懂得遺忘的人才能找到自由, 懂得關懷的人才能找到朋友。 中秋佳節到了,衷心的祝願您, 我的朋友 生活開心,事業順利,身體健康。 祝甜蜜伴妳走過一年中的每一天, 溫馨隨妳度過一天中的每一時, 平安同妳走過一時中的每一分, 中秋給人以回味的不僅是我思念的琴弦 那輪明月和與月亮一樣圓的月 中秋是個奇妙的日子 如果你在意, 它會叫你淋漓盡致地宣洩出情感的智慧 。。。。 快樂陪妳度過一分中的每一秒 永遠祝福你.......《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男人怕老婆的十大益處
※全球十大頂級俱樂部 門檻究竟有多高
※世界十大最迷人古堡
※十大當紅寶石排行丨也到了了解點珠寶的年紀了
※有女人緣的男人一般具有哪十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