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名門家風中咀嚼「傳家之道」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 丁錫國 2016-01-09 07:23:53

曾經的聊城傅氏宗祠現是「傅斯年陳列館」。

山東聊城傅式族訓。攝影:劉寶森

山東德州平原縣通德歷史文化展館內部一隅。

山東德州田氏保存的一冊家譜。攝影:蕭海川「這是任繼愈老先生2001年手書予我的。」60歲的任萬平,指著高懸的「義利並存,守義則久」,臉上滿是自豪的神色。山東平原縣,一座已存在2000多年的縣城;平原任氏,一戶延續600餘年的地方望族;通德釀造有限公司,一個傳承百年的家族企業。在任萬平身上,這幾條時空線索擰成了一股綿延不絕的長繩。正如大多數延續至今的家族,這股長繩的軸心便是傳承發展中的名門家風。「義」與「利」:五代人的經營之道在今天的平原縣琵琶湖公園南門附近,有一家「通德歷史文化展館」。展館的一層銷售家族企業釀造的米醋、醬油等產品,二層則展示一百多年來家族企業發展史。任萬平告訴記者,企業初創者堅持所釀造的產品「三不賣」,即欠期不賣、器不潔不賣、缸底不賣;第二代則堅持「忠厚不賠本」原則;第三代是「貨好門若市,心公客常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第五代傳人,則樹立「尊古不迷古,創新不離宗」的信條。「做買賣,不追求利潤就不是合格的生意人,但不堅持道義就不是合格的人。無義就沒有靈魂,企業就不會持久。」任萬平說,家族企業的經營接力棒已傳到第五代,每代人都有各自的經營理念,表述或有所不同,精神卻從未偏離「義」字。「義利並存,守義則久」,便是任萬平的經營理念。在慶祝家族企業成立百年時,著名哲學家任繼愈手書了這八個字,贈與了自己的這位堂侄。作為第22代任氏傳人,任萬平自認為從文與經商並非愈行愈遠,因為即便選擇經商,也洗不去儒家的底色。「『耕者耕,讀者讀』也在講各用所長。」在這背後,是平原任氏家族的風範與底蘊。「『耕者耕,讀者讀』源於任氏五世祖任天錫,他雖未取得功名,卻是任氏從外來家族蛻變為文化世家的轉折點。」任萬平說,約614年前任氏家族從膠東奉旨遷至德州,重視家庭教育的任天錫屢試不中,退而轉向經營與務農。他將積蓄用於培養兒孫,並從孫輩中發掘了聰慧過人的任士憑。據任萬平介紹,明嘉靖年間出生的任士憑與一代名相張居正為同榜進士,後官至三品。任士憑的孫輩,在明天啟年間亦進士及第。至此,平原任氏逐步形成注重文化的家風傳統,併流傳至今。在義利觀的背後,所隱現的是名門望族的文化根基。「耕」與「讀」,則是這一文化根基最常呈現的面貌。這在記者隨後的採訪中,被不斷地出現與證實。「耕」與「讀」:文化世家的家風傳承山東桓台,因齊桓公築戲馬台而得名。縣城西行15公里,即達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新城。380多年前,王漁洋生於此。作為新城王氏族人中最著名的一位,王漁洋是一代廉吏,以詩文聞名,被譽為清代文壇領袖、「一代詩宗」。明清時期,新城王氏耕讀傳家,子弟考中舉人、進士的數不勝數。自1541年迎來最早的進士到1903年最後一名舉人,這個家族繁盛長達三個多世紀。資料顯示:新城王氏出仕官眾多,明清兩朝為官者100多人,官至四品以上12人,在民間素有「王半朝」之城。王氏家族興旺的原因在於其綿延不斷的家風傳承。新城王氏家祠「忠勤祠」工作人員文井剛說,新城王氏素以「家法恭謹」著稱,族規家訓獨具特色,既有家族世代沿襲的習慣法,又有專門的成文家訓,還有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族約家法。在這座原是王氏四世祖王重光祠堂的家祠內,進門可見一面影壁。背後刻著王氏最早的成文家訓:所存者必皆道義之心,所行者必皆道義之事,所友者必皆讀書之人,所言者必皆讀書之言。新城王氏十九世孫,現任桓台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的王超說,初祖王貴從外地遷至新城,重農立本,質樸無華。二世祖王伍樂善好施,扶危濟困。三世祖王麟始獲功名,王氏重教的家風開始形成。到了四世祖王重光,總結出最早的成文家訓,並至今記載於家譜。此後每一代繼續豐富和發展家訓,但核心沒有變,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讀書、道義、正己、報國。新城王氏的家風研究成果出現在2014年面世的《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中,與其同時進入書系的還有另外27個家族。聊城傅氏便是其中之一,這一家族以清朝開國第一位狀元傅以漸和傅斯年最為知名。「現在的傅氏子孫謹記不能辱沒了祖宗,應以前世為榜樣,不苟且偷生,不蠅營狗苟。」傅氏第十七代孫傅尚范說,他記得特別清楚,從小父母就教導,不管家裡多窮,都先要保障孩子的學業。有些歷史遺迹,會隨著時光流逝而磨滅;有些則在時光的打磨下,愈發鋥亮。說起鄉土名人,山東省德州市的市民多會說出「田雯、清朝二品大員、戶部侍郎」等關鍵詞。以田雯為代表的德州田氏,已在當地延續了600餘年。在德州市城西一套普通的二室一廳民居里,記者見到了81歲的田志恕。老人雖已年至耄耋,略有耳背,卻精神矍鑠,侃侃而談。據老人介紹,在明代永樂年間,田氏家族便從河北棗強縣遷徙而來,自己已是田雯第12代孫,田雯則是田氏家族的七世祖,目前仍有近200名田氏後人居住在德州。當被問及田氏家訓時,田志恕老人端出四卷本《安德田氏家譜》。其收錄的《家訓篇》由田雯書寫。「子孫才分有限,然不可以不使讀書」,是其中醒目的勸誡。在老人的追述中,田氏對「讀書」有著特別喜好:遷居齊魯之後,三世祖便考取員外郎的功名,六世祖田緒宗是在科舉考場上結識了未來的岳父,其子田雯則在30歲前接連考取舉人、貢士、進士,順利步入仕途。「我父親既經商又懂得醫術,我是以高級工程師身份退休的,兩個兒子也都從事工程師工作,在各自領域實現著人生價值。」田志恕直言,曆數家族科舉史,德州田氏並不顯赫,田雯之後更無高官出現,但耕讀的習慣始終陪伴家族延續。「耕讀傳家,詩書繼世,是一切文化世家的共同特徵。隋唐至清代實行科舉考試選人用人制度,新的文化世家的出現往往要經歷由文化之興,到科舉之榮,再到仕宦之顯的發展奮鬥過程。」《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主編、山東齊魯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志民說,一個文化世家,在儒家倫理綱常主導下,以科仕為追求,歷經數代發展,往往形成具有自身家族特色的家規、家訓、家風。「一個家族,除姓氏、血緣外,家風、家訓更是一種精神紐帶。」田志恕的次子田風婁說,田家勤儉、節約、不盲從妄信、「有餘力則讀書」的家風,是通過老輩人言傳身教、年輕人耳濡目染,浸透到下一代人的習慣與本能中。「修」與「續」:地方望族的自我追溯在傳承家族傳統方面,整理重修家譜成為德州田氏、平原任氏不約而同的選擇。自從去年將企業交給兒輩打理後,任萬平就開始推動重修任氏族譜,上次修訂族譜已是84年前的事了。記者了解到,此次修譜已覆蓋平原縣的39個村莊,族譜規模由原先7600餘人擴展至約1.8萬人。「80多年中,歷經幾場戰爭及運動,家譜、家堂、祖墳等都受到很大衝擊。重修家譜已是搶救性。」任萬平說,人到中年後,愈發希望知曉「自己從何而來」,家譜修訂更體現家族的凝聚力,成為鄰里口中「輩分不亂、傳承有序」的大家族。按照家族取名規則,王超在新城王氏族譜上的名字是王履超。如今,他又有了新的職務:新城王氏宗親聯誼會(家學研究會)副會長。王超說,王家成立這個組織出於三方面考慮:一是近年來天南地北來新城尋根的族人很多,便於加強聯繫。第二是建一個教育園地,讓族人能恪守祖訓,繼承家風。第三是搭建平台,讓族人藉此弘揚家學。新城王氏族譜中收錄了2萬族人,而能夠聯繫到的共有10萬之多。從去年清明開始,王氏祭祖增加新的環節,參加祭祖的族人需背誦家訓。今年清明有200多人參加了祭祖,包括王超在內的族人在忠勤祠齊聲背誦了雕刻在影壁後的那些家訓。「背不下來,沒有資格說是王家後裔。」王超說。恢復維繫家族文化的紐帶和載體也是聊城傅氏正在做的事情。2013年,傅氏的一名企業家傅東坡,捐巨資對傅氏祖塋進行修繕。在這片150畝左右的塋地中,被破壞的石牌坊、石馬、石像生、聖旨碑又被立了起來。記者看到,新立牌坊中間兩立柱上刻有楹聯:「浩浩蔭功千年篤佑狀元後,煌煌誥命三代同稱宰相家。」而在東關大街111號,曾經的傅氏宗祠現是「傅斯年陳列館」,館中陳列有關傅斯年的史料。陳列館東側是當地人家喻戶曉,反映傅氏以和為貴化解鄰里糾紛所留下的「仁義衚衕」。「這些是傅氏教育後人的活教材和家風傳承的基礎。」傅尚范說,傅氏每年都有族人從海外拜祭祖先,後人一直都在心口相傳這些楹聯和碑文聖訓,以狀元後人自勵自省。傅氏族人還根據《東郡傅氏族譜》上的記載和描述,在多方求證史料、查詢圖片的基礎上,重新繪製了文革期間被焚毀的「閣老爺」傅以漸的畫像,供後人瞻仰。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傳統農業宗法社會,「國之本在家」,宗法制度是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發展的根基,但家族文化研究向稱薄弱。王志民說,近十年來,家族文化研究漸受重視,《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選擇一大地域文化圈內若干世家進行分類,多角度探討各種類型的家族文化,全面挖掘傳承家族優秀文化資源,這在全國是第一次。「承」與「思」:長纓在手方知進退新城王氏、聊城傅氏的後人說,先輩為官清廉的事迹正是如今提倡的廉政文化所需要的,應進一步挖掘和轉化。家訓中一些「不科學」的因素也應加以修正。王超對家訓中的「非讀書之人勿汝友也」的規定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當初這句家訓初衷是為了告誡族人要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但放在今天來看,交朋友不應有此成見。社會家庭結構的變化、年輕人家族觀念的淡化,使家族文化的傳承變得空前艱難。王漁洋之後,新城王氏沒有再出現過能與先祖相媲美的「重量級」人物。王超說,一些人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重視家風教育。如今在族人中尋找一個能夠對家族歷史感興趣並有志於挖掘家族文化歷史的年輕人都很難。田風婁認為,現代年家庭結構愈發小型化,以往家族聚居的生活環境難以複製,年輕人與長輩分開居住,祖父母與兒孫接觸有限,家族隔代教育效果打了折扣。「我現在還對自己的爺爺奶奶有印象,記得教我的『百善孝為先』。所以,我基本保證每周末都來給父母親做做飯,平常也常聯繫。」47歲的田風婁說,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實都明白,關鍵是在小時候形成習慣。任萬平說,傳統家風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基本的人生啟發。孩子尚且年幼時,祖父輩就教育得緊,家族傳承講得多,尤其是過年期間,家族的風俗、老人們的閑聊都是了解家史的機會,家族的小孩就能比外人更了解本族情況。在王氏的宗祠,一些記錄家族歷史的展板上寫著王氏族人如何教育後人的故事。王超認為,在維繫家族文化的宗法制不斷淡化的社會背景之下,後人應在家族文化的傳承上做些更加實質性的工作,比如理一理家學文化當中精華的東西,把那些能為現實服務、傳播正能量的家風家訓繼續傳承下去,讓家族恢復文化傳統,把祖宗敬畏文化、崇尚學問、厚道處事、正直做人等事迹從家譜中請出來,翻譯成通俗易懂的文章,讓後裔族人特別是孩子們看得懂,讓家族文化活起來。陝西一位族人的做法一直讓王超津津樂道。他為了讓他的子孫了解新城王氏文化,了解優良的家學,專門組織了一個班子,來新城住了一段時間,就王氏家族的歷史貢獻、家規等拍攝了專題片,編了通俗刊物,讓陝西族人人手一本。如今,王氏家族文化的發掘研究也迎來了政府層面更多的重視,桓台官方成立了副縣級研究機構,並多次組織王漁洋研討活動。「每一個成功人士的家中,都有好的家風在吹拂,而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人才輩出的真正文化軟實力。」王志民說,家風既是家庭內部上下代之間的精神連線和傳家之寶,傳遞著先輩對後代的希望和誡勉,也成為人才培育的重要土壤。好的家風像春雨、像和風起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效。(丁錫國、劉寶森、蕭海川)編輯:解沖
推薦閱讀:

不要讓暴食的陰霾,擋住了本該屬於你的陽光……

TAG:咀嚼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