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中的名字(半日閑譚)
賈飛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9日 12 版)
浩瀚的星空,永遠是人類揮灑求知慾和想像力的最好舞台,中外古今皆然。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最耳熟能詳的星星的名字,恐怕就是以五行命名的太陽系「金木水火土」五星了。而在西方,這五大行星的命名卻是源自羅馬神話中的神祇。兩套源遠流長、並行不悖的天文命名體系,看似神秘感性,卻暗合著先民對行星運行規律的考證和總結,乃是科學實證的精神與浪漫的想像力結合而生的一朵朵人類文明的奇葩。
在地球看星空,亮度僅次於月亮的第二亮天體,是金星。或許是醉心於它的星芒璀璨,西方的天文學家大方地將最美麗的名字賦予了它:Venus,即是羅馬神話中大名鼎鼎的愛與美之女神維納斯。而中國古人則因其「大而能白」,將其稱為「太白」。按照五行對應五色的理論,「水黑、火赤、木青、金白、土黃」,「太白」自然就是「金星」。中國道教的神話人物「太白金星」,正是古人將金星神格化、擬人化而生的,在民間傳說中,常常是鬚髮皆白、仙風道骨的形象。從女神到賢者長者,對同一顆星不同的想像方式,展現出兩種文明更深層次的區別。
而東西方對火星的想像,則表現出了更多的一致性。從地球上觀察火星,呈火紅色,這自然會激起人們關於火與血的想像。火星的英文名Mars,源自羅馬神話中的戰神,是戰爭的象徵,亦是戰士們的庇護神。而在中國的古代,火星則被稱為「熒惑」,因其熒熒似火,在天空中的位置又東西不定,令人困惑。命名為「火星」,也是順理成章了。在《史記·天官書》中,關於火星的說辭,諸如「出則有兵,入則兵散」「為勃亂,殘賊、疾、喪、飢、兵」「三月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半亡地,九月太半亡地」,也幾乎都是動亂與災禍,少有什麼好事——然而有趣的是,到了今天,一直默默承擔災禍紛爭之名的火星,卻被現代天文學勘定為類地行星,在太陽系各行星中與地球自然條件最為接近,反倒成了人類移民太空的「希望之星」。
木星,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哥」,體積最大,質量更是其餘七大行星總和的兩倍半。它的名字也足以配得上它的「老大哥」風範:英文名Jupiter,源自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庇特,也是名氣更響的希臘神王宙斯的羅馬「馬甲」;中文名「歲星」,是因為古人發現木星的運行大約每十二年一個周期,所以便用木星當年在天空中所處的位置來紀年,故稱「歲星」,亦有「應星」「紀星」「重華」等等的叫法。以「歲星紀年法」為基礎,又發展出更為精確、至今沿用的干支紀年。可見「歲星」這個稱號,重要程度確實不下於「神王」。
水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軌道速度最快、繞日一周時間最短(八十八天)的一顆行星。也許正因如此,西方人才會以傳說中腳穿飛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飛的旅人守護神墨丘利的名字,來命名水星(Mercury)。中國古代則把水星稱為「辰星」。辰星繞行於太陽周圍,星芒也常常掩蓋在太陽的光輝下,只有日出日落時才能觀測到,《史記·天官書》載「察日辰之會,以治辰星之位」。因為辰星和太陽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繫,被稱為「太陰之精」,也就是月亮(太陰)的精華凝聚而成;亦被稱為「北方水」,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五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則是土星。土星因擁有的美麗土星環,成為八大行星中外形最惹眼的「偶像派」,又因其距太陽和地球都極遠,也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土星的英文名Saturn,源自羅馬神話中的農神薩圖爾努斯;在中國則被稱為「鎮星」或「填星」,因其繞日一周長達近三十年(中國古人常記作二十八年一周天),每年恰好進入二十八星宿的一宿,所謂「歲鎮一宿」,即是「鎮星」,在五星之中也是位置相對而言最穩定的一顆,按照五行五方屬「中央土」。《史記·天官書》將五星相對位置代表的星象,諸如「木星與土合」「三星合」「四星合」「五星合」等等,多記錄在鎮星一節中。
至於天王星、海王星,古人受觀測技術所限並未發現,自然也無法為之命名。後來由西方天文學家率先發現,便按照原有的神話命名體系,命名為「天王(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海王(海神尼普頓Neptune)」,而他們在中國既無古稱,也就將西文命名直譯過來用了——另外,我不厚道地猜想,怕是也有「五行五方」都已經佔滿、按現有體系已經「編不下去」的緣故吧。
時至今日,天文曆法的精度早已今非昔比,星學占卜也只能作為茶餘飯後的消遣。儘管如此,這些紮根於文化血脈、孕育於神話傳說的星星們的名字,卻依舊閃耀著不下於繁星自身的、文明的輝光。夜色降臨,仰望穹幕,或是於八十八星座中探尋異域神話,或在心中咀嚼著璇璣玉衡、開陽搖光這樣古意盎然的辭藻,穿越千年之久萬里之遙而與異域先民得見同一幅壯麗星圖,唯有沉醉、拜服、欣喜、頓悟。
推薦閱讀:
※我想改名字派出所不給改怎麼辦?
※取名前必須弄懂的幾個重要問題
※多少筆劃數名字最好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物的名字用字那麼廣?
※姓氏文化(2)名字發展與禁忌
TAG: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