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無他唯求見性,欲求見性必須觀心  

學佛無他唯求見性,欲求見性必須觀心

一、學佛無他,為明心見性而已

心中心密法三祖母音老人在《略論明心見性》里說:「我等眾生,無始以來,迷失本來,認妄為真,喚奴佐郎,妄起貪嗔痴,造業受報,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而不求解脫;智者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於求解脫而苦無其門……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委屈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盤原清凈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輪迴之根由,俾眾生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回復真常,出離生死,息滅苦輪。」

正象《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人人本具的智慧覺性。《華嚴經》曰:「不了於自心,云何知正道。」《楞嚴經》說:「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大日經》亦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以是三藏十二部一切經論,八萬四千所有法門,無不為圍繞著這一中心——明心見性——來闡揚發明,使眾生得以覺破迷情,消除無明,離妄歸真,就路歸家。是故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脫死之重要關鍵。《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 故佛說:「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

劉洙源先生在《佛法要領》里說得好:「真實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覺性,故謂佛性;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法身;永不變易,謂之真如;性非虛妄,謂之實相;無所不知,謂之菩提(菩提正智,無所不知);寂靜不動,謂之涅盤;萬法之性,謂之法性;凡此種種,皆是吾人真心之異名。人人本有,個個圓成,近在心內,不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門謂之明心見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華嚴經),所謂真實法者,即此心也。我輩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長劫受苦,豈不可憐!學佛無他,唯明心見性而而已,明心見性(明悟自心,徹見本性),煩惱不待斷而自斷,業障不待除而自除,諸苦不待滅而自滅……先德云:眾生依業有,業依惑有,惑依識有,識依心有。心是最終究竟處。不通此一著,意識常在,煩惱旋斷旋生,業障旋消旋萌,苦果永遠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葉,來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斷根蒂,永不再發。」

又說:「學佛不求見性,皆是附佛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 是故佛子學佛應發心!何為發心?即發起自性清凈心,開發自性清凈心。即發明心見性之心是也!(《佛法要領》)

二、欲求見性,必須觀心

求明心見性,非從觀心入手不可。劉洙源先生曰:「吾人之真心,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實相,亦名涅盤,亦名法性,亦名法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來,從未觀照,妄造輪迴,沉淪生死。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實相,入涅盤,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迴,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佛法要領》)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佛讚歎道:「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佛金口大聲疾呼:「此法難遇過優曇,一切世界應渴望;十方諸佛證大道,無不從此法修成。」又云:「一切有情聞此法,欣趣菩提得受記;一切有緣得記人,修此觀門當作佛。」又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華嚴經》云:「雖盡未來際,遍游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這妙法是何法?觀心法門是也!

為何欲求見性,必須觀心?為何觀心便得見性?《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佗贊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三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祖惠能大師曰:「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劉洙源先生說:「古德云:『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蓋佛法都在清凈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切具的顯現。故知心處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 (《佛法要領》)

心中心密法二祖王驤陸居士曰:「不由觀心入手者,難以悟見本來面目。」又云:「蓋修之一事,豈在兩小時,晝夜六時,恆居願海,時時警惕,隨境觀心,斯名正修……覺照功夫,是修行人唯一目標,亦斷苦證真唯一方法。」 (《王驤陸居士全集》)

母音老人在給心中心行人說法時,經常強調觀心非常重要:「我們修心中心法,不只是上座結印持咒修持,更須於下座秒秒不離觀照(觀心)。我早就告訴過諸位,觀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針對對學佛修法不觀心的現象,母音老人在《楞嚴要解》里分析「七處征心」時說:阿難錯就錯在執著在妄念上,不知道迴光返照(觀心)。比如修禪宗參話頭貴在起疑情,當參「念佛是誰?」這個話頭時,這個「念佛是誰」的念頭一直在心裡轉。在此疑情中,妄念「啪」一斷:這時並不是死人,而是了了分明,這是什麼?這時要迴光返照!當下一覺,便可親證真如實性了。你要是在那念:「念佛是誰,念佛是准……。」沒有用!既使念上幾十年也不得消息。對於修凈土念佛法門的人,同樣如此:「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到心行路絕,心念停止的時候,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一時脫落。這個時候,也是要迴光返照,當下一覺,便可親證真如實性。這就是凈宗人說的「花開見佛悟無生」。有些人不懂,當念佛念到恰到好處時,身體沒有了,佛號也沒有了,他倒驚訝了:「哎呀,我怎麼離開佛了,空了,不行,不行」,這樣妄念一起,就錯過親證本性的時機了。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用功的訣竅啊!我們念佛要念到無能念,無所念,這才是念佛三昧。真正證到三昧之時,既無能念,也無所念,赤裸裸地悟出來了,不需要再廢口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有很多修行的人就是不知道用功的訣竅,不知道時時迴光返照(觀心),反被各種外境迷惑。

是故母音老人反覆強調:「觀心是佛法的根本法門。」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反觀今人慾成佛,未曾觀心,卻馳心外求,修雜觀行,只得升天果報,不得出離輪迴,豈不哀哉!

因此,劉洙源先生大聲振喝:「凡學法而隨境界流,不以觀心為主,皆是外道。觀心與不觀,是為學法生死關頭。學佛不發心,只得人天因果。」 (劉洙源《佛法要領》)

三、祖師大德論觀心法門

觀心法門乃我佛金口所說,故不待多言。歷來祖師大德亦是貫徹佛之宗旨,向學人傳授觀心法門。

寶志公《大乘贊》說:「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

傅大士《心王銘》說:「了本識心,識心見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五祖弘忍大師曰:「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

六祖大師《壇經》里說:「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臨濟禪師上堂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向汝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

可能有人會問:參話禪不是觀心吧?

黃壁禪師以悲切婆心,首先提出參「話頭」的方法作為參禪的敲門磚。他在示眾時說:「若是丈夫漢,看個公案。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但去二六時中,看個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卧,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采,守個無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頓發,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便會開大口,達磨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到這裡說甚閻羅老子,千聖尚不奈爾何。不信道,直有這般奇特,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看個無字,不向心看,向哪看去?這不是觀心么?

宋朝大慧宗杲禪師大力提倡參話禪,他說:「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喜怒靜鬧處,亦須提撕,第一不得用意等悟,若用意等悟,則自謂我今即迷。執迷待悟,縱經塵劫,亦不能得悟。但舉話頭時,略抖擻精神,看是個什麼道理。」

「但行住坐卧,時時提撕: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的消息。」

又說:「但自時時提撕,妄念起時,亦不必將心止遏。只看個話頭,行提撕,坐也提撕,提撕來,提撕去,沒滋味,那時便是好處,不得放舍,忽然心花發明,照十方剎,便能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

後來參話禪又有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參究念佛是誰,或參須彌山,或參庭前柏樹子,或參死了燒了,或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等等。

中峰和尚《坐禪論》說:「坐禪別無用心處,只十二時中,放下一切塵勞妄想,常令自己如虛空,毫髮計使無他念。若得自心清凈,還不思善不思惡,正當與么時,如何是我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如是看,若工夫一片成,自然得有悟入。」

其實,參話頭方法,各有不同,總而括之,不外參一則無義味語,使學人不隨妄念流轉,制心一處,凈凈地參究,大發疑情,力求透脫。如咬鐵丸相似,定要咬碎,嚼不碎,拚命嚼。如是迴光返照觀心,久久久久,忽然把無始無明照破,囫地一聲,洞見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

虛雲和尚云:「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由此你我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性即是心,『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凈覺相』,清凈覺相即是心。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或者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凈覺體,即是觀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本來現成的清凈法身佛。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凈自心,再綿綿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卧,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苦厄度盡。故知參禪即是觀心也。」(虛雲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

不但禪宗如此,密宗亦是這般。蓮花生大士應藏王太妃之請,開示即身取證簡要之法曰:「因果業報,須信非虛,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應求解脫。先尋擇金剛喇嘛,以為依止。虔頌四皈依,誓心不退。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嚴持凈戒,以立根機。常觀十二支因緣,明生死本。次習禪定,內觀自心,本來清凈。修深般若波羅密,了知諸法,猶如夢幻。心不執著,身隨所安。妄念起時,勿隨勿制。緣境違順,塵影好惡,不起愛憎。唯常覺照,而忘覺照。佛心自心,本自如如。我見破盡,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即身取證簡要之法──蓮花生大士應藏王太妃之請開示》)蓮花生大士談到密宗修持時說:「我的密宗法本,好像毒蛇的頭,用得巧妙,可得蛇的珠,否則,反被蛇咬傷,聽本師的話,自觀本心用功。」他又對當時的西藏新王開示說:「人命無常,勤學第一。成佛法門,觀心最為重要。心無所住,如如不動,宇宙萬象,非有非空,勿忘勿助,持之以恆。慈悲為懷,度生為念。隨願修學,差不多了。」

四、如何觀心

我們學佛修道首先要知見正,要明白什麼是佛性,然後要時時覺照觀心,才能證成佛果。

所謂觀心,就是回光向內,返觀自心。觀心功夫怎麼做呢?

《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金光三味經》云:「制之一處,眾緣斷滅。」

《大乘入楞伽經》云:「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如入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華嚴經》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

龐居士云:「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初祖達摩來中國傳法,唯傳觀心法門。神光問達摩祖師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師曰:「諸佛法印,非從人得!」光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將心來與汝安!」(要二祖返照觀心)曰:「覓心了不可得。」(一觀即知,不勞問人)師曰:「與汝安心竟。」(此時心有寧與不寧么?故祖師曰安心竟)光由是有所契悟,祖遂易其名曰慧可。覓心,即觀心是也!不向心內觀如何得出「覓心了不可得」此句。

六祖在五祖弘忍大師處得衣法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六祖大師得衣法後第一次講法,就是教惠明觀心而悟本性。

月溪禪師云:我們南贍部洲的人(即是這個地球)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看到清清凈凈的,向見聞覺知裡面來看,看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的無明窠臼境界,這時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囫的一聲,無明窠臼就會打破,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本來面目佛性了,古人云:佛性從內求,千萬無從外求;或者我們沒有時間來內照,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是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下疑情,我們的佛性究竟在什麼地方?被無始無明遮障,向無始無明還本來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必定要將他獲著一樣,如是觀照,機緣一到,囫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如能照此修行,豁然貫通,見本來佛性。(月溪禪師《禪宗修持法要》)

劉洙源先生曰:「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劉洙源《佛法要領》)

母音老人曰:觀心最重要的是,你時時要看著念頭起處,也就是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念頭一起,你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不動了,你就看著不動,如貓捕鼠地看著。貓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時,此時貓要看著,不能走開。看著這個心,就是正念。這正念不能沒有,正念沒有,就落於無記,所以,看著這個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也就是時時看著念頭起處,念頭起起滅滅,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地一下熟了,一脫脫開來,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脫掉了,那時是真的脫落了,能所雙亡,打開本來,親見本性了。(母音老人《恆河大手印講義》)

五、母音老人關於觀心功夫的精闢論述

母音老人對如何觀心這個問題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下面將母音老人在散落其著作和開示中有關觀心功夫問題的論述,略加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1) 我們學佛修道認識本性之後,就是具正見。見性之後,本來應是無修無得無證的,但是你習氣未了,見境還要動心,那就生死不了,還是要修。為何如此說?因為你成佛之後,佛也不可得,哪還有什麼東西可得?所以是無得;既然無得,你證個什麼東西呢?所以是無證;無得無證,你本來是佛,不是修成,所以是無修。然而你的習氣不了,還是要修。如何修呢?無修之修,即是時時觀照,不要用什麼方法來修。所以,無修之修還是需要的。

2) 下座觀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時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覺除。你只看著它,久久,能看的正念與所看的妄念,一齊化去,則親見本來矣。修此法以易於成就故,須善根福德全備者方克承當。

3) 觀心就是警覺地看著念頭起處。念頭來了,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念頭息下去了,問它到什麼地方去。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若不觀照,妄想紛飛、思慮萬千,你反而習以為常,不覺得亂,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覺,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觀心,不是觀肉團心,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座下觀照,警覺念頭起處,如貓捕鼠。一起念就看見,不隨念轉、不為境遷。現介紹兩種做功夫的方法:一種是聽到開示,認識了本性後,時時刻刻保護它,「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時時刻刻保護它不動,才有念起就把它轉過來,不跟它跑,長期堅持這樣做。另一種是修個具體的法門,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心中心法。不僅座上做功夫,座下也要做功夫,要時時觀照,綿密保任,這樣才會有效果。

4) 為何要時時觀照?因為我們的念頭多得不得了,剎那的念頭很多。因為我們八識田裡的種子太多,好的、壞的都藏在裡面。比如我們看香蕉,只用眼識,不用意識,香蕉就是香蕉。眼睛就好比是照像機。如果用意識,看到香蕉就想:「這是香蕉,很好吃。這個大,那個小。」所以一用意識就產生分別心了。耳根也如此。意識跟著跑,六識的消息就交給了第七識,七識就傳給第八識,就有種子了。所以要時時觀照,觀照就是:念頭一動就知道,不睬它,要觀照念頭的起處。

5) 昨天有人問我參禪的問題,他說他喜歡參禪,參究「念佛是誰?」,但總是提不起疑情。我對他說:參禪就要提起疑情,提不起疑情就糟糕了。要麼換個方法,念頭來了,你就問它從何而來,並不是理睬念頭,而是窮追它的起處。念頭息下去時,你就問它到什麼地方去,並不是留住念頭,而是看著它的滅處。如貓捕鼠,貓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剛一冒頭,貓立即撲上去。老鼠喻妄念,你時時警覺如貓,妄念一露頭,立即追究它的來處。妄念息下,你就看著它的滅處。這就是參禪法門,目的也是使「念無連續」。這樣久久用功,念有連續由熟變生,念無連續由生變熟。功夫成熟,觸機遇緣,能看之心、所看之念於一剎那化於無形,「囫 」(口+力)地一聲,能所雙亡,根塵脫落,那你就證成大道了。

6) 下座要時時觀照。這個更難,因為人都是跟著境界跑。剛剛下座時還有個定境,知道看著自己不要亂動。可是,在事情上一做一滾,就忘記觀照了,跟著境界跑了,與平時沒打坐時一樣的亂七八糟,這就不好。所以,我們上座的時候要死心塌地地心念耳聞,下座的時候要綿密觀照,不要忘記。但是我們在境上也容易忘記,和幾個朋位一談心,什麼事情一做,馬上就亂了。念頭來了,要趕快拉回來,觀住自己。一定要做這個功夫,否則就不能上路。

7) 有人認為心中心法下座後的觀照,沒講清楚,而台灣禪師來傳的觀照有下手處。他認為觀照即是法法平等,不起分別。做任何事,均要清楚,每個細節都不忽略。在觀照中,當下即了,要念念不停留,如有停留即有不清楚處,即是妄心。母音老人對此說進行評價:真沒講清楚嗎?如果初觀心的人對樣樣事都清楚,這是觀境而不是觀心。觀心者知境本虛而不將心循境;知心本空而不住心,心境兩空,當下無念。正無念時也不執著於無念,而當念起時也不落於有念,有無皆消,當下靈覺。而此靈覺之性,非心非境,全體是空。正於空時,卻又了了分明,全體是假。空假不二,更無分別取捨,正於此時,正觀歷然矣!這不是如實觀照嗎?難道要如此人所說,將吃東西的味道留在心中或將同房的淫樂長期藏貯在心腦中,才是觀照嗎?假如這是觀照,只是魔王的觀照,是下地獄的觀照。再說,講這個觀照已是多餘,已是鈍置了行人。本來大家都是佛,只要醒悟,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當人的佛性。起念就是妙用,用不著照空,才是真正的禪法。此人叫大家每個細節都不忽略,這是「不起分別」嗎?這不是著相嗎?細品食味與淫樂,還要將食品經過咽、喉、腸、胃的情形體會出來,這是「當下即了」嗎?既要念念不停留,又叫人將淫慾念發展擴大到身體各部和一切生活中去,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魔王說法,就是這樣矛盾百出。

8) 觀心最重要的是,你時時要看著念頭起處,也就是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念頭一起,你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不動了,你就看著不動,如貓捕鼠地看著。貓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時,此時貓要看著,不能走開。看著這個心,就是正念。這正念不能沒有,正念沒有,就落於無記,所以,看著這個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也就是時時看著念頭起處,念頭起起滅滅,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地一下熟了,一脫脫開來,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脫掉了,那時是真的脫落了,能所雙亡,打開本來,親見本性了。

9) 觀心就是警覺地看著念頭起處。念頭來了,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念頭息下去了,問它到什麼地方去。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若不觀照,妄想紛飛、思慮萬千,你反而習以為常,不覺得亂,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覺,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念佛也是觀照、也是止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號攝住,思想不動了,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聽,聽得了了分明,這就是觀。縱然不出聲,心念阿彌陀佛,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照。照顧佛號、不雜用心,是止;照見佛號、明明歷歷,是觀。觀心,不是觀肉團心,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座下觀照,警覺念頭起處,如貓捕鼠。一起念就看見,不隨念轉、不為境遷。念起即知,就是禪宗所說的「識得」,識得不為冤啊!

10) 只觀境,不觀心,會隨念流轉。(因為妄念在不對境時,還是流動不息,所謂「家賊難防」,不是不對境就一念不生了。)仍是無用,必須雙照才行。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

11)母音上師海口開示

弟子問:請師父開示觀心法要。

母音上師答曰:觀心最重要的是,你時時要看著念頭起處,也就是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念頭一起,你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不動了,你就看著不動。如貓捕鼠地看著。

弟子問:貓鼠何喻?

師答曰:貓喻正念,鼠喻妄念。老鼠躲在洞里,即妄念不生時;此時貓要看著,不能走開,看著這個心,就是正念。這正念不能沒有,正念沒有,就落於無記。

弟子曰:噢!正念沒有,就是無記。

師答曰:對!正念沒有,就是無記,所以,看著這個正念要有。你要集中心力,看著一念未生時光景,也就是時時看著念頭起處,念頭起起滅滅,都不睬它。看看、看看,久久、久久,忽的一下熟了,一脫脫開來,能看之心、所看之念都脫掉了,那時是真的脫落了,能所雙亡,打開本來,親見本性。

弟子問:觀心時看得太緊怎麼辦?

師答曰:不要怕。從前來果、虛雲禪師他們看話頭時,常常是拿著飯忘記吃的,他們才看得緊,執著得很呢!巡堂的僧人發現後,"啪"地一巴掌打過去,參禪人心一驚:哎呀!我的話頭給他打掉了。參禪人正看話頭,還沒恰到好之處,功夫火候還不到,就被這一打驚住了。所以,坐禪時不能這樣亂打人。看話頭,看到恰到好處時,外面有個聲音,"嘩"地一激發,就打開了。(註:如今精進用功者少,懶懶散散者多。曾見幾多人觀得緊也?遑論太緊乎?)

當然,用功要善於調整,鬆緊適度。如琴弦,太松即走調,甚至發不出聲音;太緊,弦要斷。故鬆緊適度,方能奏出優美的樂曲。我師傅相六公說,做功夫就象手裡握一隻鳥,握得太緊鳥要死,太鬆了鳥要飛走。要即不捏死鳥,也不要讓它飛奏,鬆緊適度。做功夫太緊了也不好,比如打坐不顧身體實際,加時、加座,太緊了身體吃不消,那時要生病的。身體吃得消,就加座加時,吃不消就放鬆點,總之要從實際出發。我們做功夫,無論上座修法,還是下座觀照,都要善於調和。

弟子問:師父,我觀心,見念頭來了,就叫它停下來。有時一停下來,什麼念頭也沒有了,這時怎樣做功夫?

師答曰:就看著它!什麼念頭也沒有時,就看著它!

弟子問:看那沒有念頭的嗎?

師答曰:對!能看的心不能沒有,所以要看著它。一直看到你功夫真正到家時,"忽"地脫開來,能看的心沒有了,那就好了。

弟子問:師父,我觀心常常忘失,怎麼辦?

師慈祥地笑道:哈哈……一忘記你就把它拉回來了。

弟子曰:晚上我上床睡覺,只是一觀就睡著了。

師慈祥地笑道:哈哈……你看念頭不動,就睡著啦?

弟子曰:以前我坐在上班的汽車上是睡不了覺的,現在我一觀心就睡著了。

師更是慈祥地笑道:哈哈……這是毛病啊!用功人的毛病有兩個,一是掉舉,一是昏沉。掉舉時念頭多,念頭不多時,就昏沉睡著了。做功夫昏沉時,眼睛要張開,或念佛或持咒,而且要出聲念,把昏沉驅走。

六、徐恆志老居士關於觀心

人們平時的心念,都是終日外馳,從不曾一念回來返觀自心,以致迷妄執著,無法安定,受苦無量。只有專精地返觀內照,才能逐步消除積妄,啟發真性,諸大乘經典處處不離般若,正是處處不離觀照。以觀與不觀,實是迷悟苦樂的重要關鍵。《涅盤經》說:「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法中所謂「止觀」,即是「定慧」,也即是「寂照」,《摩訶止觀》說:「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可見止觀原是自性具足的功能,因此也是修心究竟的法則。但止觀修法,有深淺、頓漸、事理、偏圓的不同。像天台止觀有漸次、不定、圓頓的三種。《釋禪波羅密》所說的是漸次上觀,初淺後深,解頓行漸;《六妙門》所說的是不定止觀,前後更互,解頓,行則或漸或頓;《摩訶止觀》所說的是圓頓止觀,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一心三觀,圓融具足,初後不二,解行俱頓。但《摩訶止觀》文廣境細,初學和事忙的人,往往感到入手無從。

止與觀原非二法,在具體實踐中,則每以修觀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觀經》說:「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釋尊隨機施教,教三界內鈍根眾生,修苦空、無常、無我的「析空觀」;教三界內的利根眾生,修諸法緣生無性,當體不可得的「體空觀」;教三界外的鈍根菩薩,修先空、次假、後中的「次第三觀」;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薩,修稱性圓妙、直下照去,三觀任運圓成的「一心三觀」。

般若法門,不外由文字而起觀照,由觀照而達實相。所謂實相般若,即是本覺,觀照般若即是始覺。由一念返照的始覺,逐步息妄顯真,觀力越強,定力越是,定慧互資,則始本合一,便能破小我之執,而證常、樂、我、凈的大我、豈不慶快平生!

這裡特介紹一種簡單、切要,便於下手的一乘觀心方法。在初下手時,應先結跏趺坐,然後一切放下,連放下也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合起兩眼,細細返觀自己起心動念的情況。那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來去不停。我只一味耐心觀照,了知妄想無性,其本空,既不隨它流浪(不取),也不著意遣除(不舍)。這一妄念被自心所照,當下便能湛寂不動,以至自然化於無形;但其他念頭,必繼續生起,那時仍照前細細靜看。這樣,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坐半時至一小時,能多坐、久坐更好。久久觀照純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由慧資定),同時覺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強(由定發慧)。漸漸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這時,雖無著無住,卻了了覺知,便與般若自性相應。《華手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

我們能觀的智,即是般若,所觀的境,即是無明,以般若熏於無明,無明便分分脫落,而消歸於自性,所以觀無明妄心,即是觀自性清凈心。以後不論行住坐卧,就常常從這寂定的性體上,起用觀照,這叫做圓照覺相,也叫做正念真如,古德所謂:「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由於覺照的時時在前,妄念起時,便能如片雪洪爐,才現即滅;即使有較強的習氣現前,也自能有力把持,入於無礙。這樣再繼續前進,漸漸覺得自性本來清凈,不必著意起照,入於忘照而終日未嘗離照的地步。觀心到這一階段,不觀而觀,心即非心,言語道斷,靈光獨耀,可謂達觀心的極功。上面所說的觀心,是圓頓法門,離心、意、識,無境可緣,直見本性,妙契實相。雖暫時攝念觀照,也結般若因緣,留菩提種子,何況精勤熏修。《楞伽經》說,「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圓覺經》說:「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大乘心地觀經》說:「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性如,能所俱忘離諸見」。《大乘起信論》說:「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都是此法的證明。不過修學的人,在行持中,一須深信不惑,二須專精有恆,三須常與自己的習氣奮鬥,具備這三個條件,沒有不成功的。

六、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佛在《八大人覺經》里說:「生死疲勞,從貪慾起。」《法華經·譬喻品》說:「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又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臨濟禪師也說:「大德,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此不是你久停住處。無常殺鬼,一剎那間,不擇貴賤老少,你要與祖佛不別,但莫外求。」

人生在世,常有無量眾苦切身,粗略說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為八苦也。今生不度,更待何時?

母音老人云:「我們習氣重,既有分別我執與分別法執,更有俱生我、法二執,縱然一旦打開本來、親證佛性,還有俱生二執未脫。法相意識頌三云: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悟後不經一番艱苦鍛煉,不在事境上將俱生二執磨盡,是不能輕易到達究竟地的。古來所有成道的聖賢,都是歷盡艱辛,吃大苦耐大勞,經受了種種磨練,才成道的。如果怕苦怕累,經不起逆境的磨練、考驗,就不能成道了。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歷盡艱辛,受盡種種磨練,最後坐在菩提樹下發大誓願:若不證大道決不起座!方於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證大道。釋迦佛的前生,縱然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也不動心,這是多麼偉大的道心啊!他老人家是給我們做個榜樣:修道須有這種艱苦卓絕的耐心,方能成就。講到磨練身心的環境,其實用不著刻意尋求自苦,我們現在就常處於種種的逆境當中。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現實生活中時時都有與自己意願相違的逆境。現在世界上災難很多,人我競起,是非紛呈,加以眾生各各的業障,家家都有煩惱的事。有一些人,還不知道苦,這就是『苦苦』啊!現在所幸我們知道修道了,須腳跟站穩,不為這些夢塵影事所動,不怕吃苦,勇往直前。不成道誓不罷休!」

老人又云:「修行不成功,就是沒有護持好這天真佛性。所以說『須決定護持相續』,這極為重要。決定,就是痛發大願、下大決心;護持,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行住坐卧,不離這個,秒秒不離自性;相續,就是時時刻刻不能間斷。假如斷斷續續地修,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進一步退兩步,不能相續不斷,就不能成道了。譬如我們修心中心法,若每日一座,才兩個小時,還有二十二小時。若二十二小時放野馬,只有兩小時修定,時間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那怎麼能成道啊?更若今天修修、明天停停,那就更不能成道了。所以我們說,觀照是正行、打座是助行。」 (母音老人《恆河大手印講義》)

黃檗禪師所說:「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生死事大,豈可草草?


推薦閱讀:

最上層學佛一百問 6、[ 什麼是方便皈依?]
什麼是佛?學佛有什麼用?(3)
學佛不僅僅就是念「阿彌陀佛」,還有另外七種修鍊的途徑
這才是真正的「甘露丸」,解開多年學佛困惑, 擁有一個真正的春天【般若之光017】
佛法無邊信為入道之門--學佛網

TAG: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