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現實的中國人
06-08
都說中國人太現實,但許多人同時也在逃避現實。工作中遇到難題,有的人會下意識地說「算了,再說吧」;有些夫妻吵架,不去解決問題,而是互不理睬打「冷戰」;還有人生活不如意,就怪大環境不好,甚至乾脆移民國外……再看電視里的熱播劇,不論是婆媳矛盾,還是商場惡戰,最終的結局多半是家裡一團和氣,仇家握手言和,讓人不免感慨:現實其實也很美好。大多數國人也都習慣了聽「好」的,說「好」的。 魯迅先生批評中國人都是精神勝利主義,不肯也不敢面對現實。老一輩革命家強調實事求是精神,正是因為大多數國人不具備這種精神。國人不願面對現實的心態,古已有之。《論語·衛靈公》中有云:「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意思是,孔子認為,曆法要夏朝的,車馬要殷朝的,服裝要周朝的,音樂要古代的韶樂,其他流行音樂只是淫聲浪語,要禁絕,能言善辯的人要疏遠,因為太危險。這就是儒家文化設想的大同世界,越是古代的越好,越是現實的越壞。這種聖人之言讓國人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遇事逃避的民族心理。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侃認為,「亞聖」孟子提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說法,使中國人形成了「以民為本」的民族潛意識。《三國志》中談到,劉備在曹操大軍壓境時說,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理念也被後續帝王提出。在「民本」思想下,陳勝、吳廣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從大局觀和歷史觀來看,這句話是積極向上的,推動中國歷史不斷前行;但從心理角度看,這說明國人自古就不願承認客觀現實,折射國人集體潛意識中的逆反心理,造成了血腥的王朝更迭。 中國人遇事動輒喜歡逃避現實,過去逃亡的方向是古代,現在逃亡的方向是國外。只要在現實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把過去和國外設想得越來越完美。因此,如今才有那麼多老人懷念過去的艱苦歲月,才有那麼多中青年覺得「外國的月亮就是圓」。一個民族通過對比外國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可以參照他們的標準改造自己,從而對現實作出改進。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認定自己遠不如歐美國家,政府才會派出年輕精英去學習。但如果單純為了逃避而躲出去,就會失去大量人才和財富。 張侃說,心理學界公認,心理健康有5個維度,其中之一就是正確的判斷和認知。不願或不敢承認現實,就會出現錯誤的認知,從而導致焦慮情緒和不當行為。例如,一個新人初入單位,若他滿腹牢騷,覺得憑什麼我的學歷比其他人高,職位卻不如人家高,賺的也沒有人家多,心裡不平衡,什麼事也做不好。但若肯承認事實,承認人家是前輩,比自己有經驗,又比自己努力,理應比自己待遇高,心裡就不會那麼難受,也能找准方向,得到自己應得的。還有一種壓力來自期望。人的期望往往高於現實可能的獲得,就會產生壓力。比如一個想考名牌大學的人,由於失誤,考了一個普通本科,就會有壓力。但如果自己和父母的期望就是能接受正規教育,以後做個正直的人,有一份喜歡的工作,那他就會幸福。因期望落差而造成的壓力,歸根結底還是不承認現實。 拿破崙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只想當將軍的士兵也不可能是好士兵。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標,但人要學會主動、有效地調整目標。假設一個女孩期待找到一個白馬王子,如果找不到就不結婚,那肯定把自己毀了。很多事情不是主觀能決定的,主觀努力很重要,但也要承認客觀事實。 學會理性分析,才能找回自己。比如別人為什麼過得比我好,我要怎樣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少富翁並非生來就是富翁,李嘉誠年輕時還是擦鞋工呢。承認現實,別再怨天尤人,動腦子想想怎麼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最容易逃避感情的五個星座男
※為逃避闖軍,南明最強官軍進攻自己首都,主帥病死後全軍投降清朝
※怎麼改變逆來順受的性格,活出個性和自己?
※說喜歡你,又逃避和你在一起的,絕對是騙子!
※每次開學都說要好好學習,結果還經常給自己找理由逃課,馬上就大學畢業了,還有救么我?這是心理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