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講 妙法蓮華經(第三十三集)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請掀開經本第九頁倒數第三行,偈頌:

  

【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這三首偈問他方四眾得道的最後一首。前面兩首已經說過,這一首是說的菩薩乘。菩薩,我們以最簡單的定義,就是「真慈大悲,紹隆佛種」,這就是菩薩。佛教一直傳到今天,被社會一般人所誤會、所曲解實在是太多了!最普遍的,連我們自己甚至於也承認,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諸位要曉得,我們自己要承認是宗教之一,這叫迷惑顛倒,這樣學佛那就叫白學了。宗教不是佛法,佛法不是宗教,我們今天特別要強調、要提倡的是這一點,佛法不是宗教。歐陽竟無大師說得非常好,他的兩篇文章,我們複印在《六祖壇經》的後面,「佛法非宗教、非哲學」。佛法就是佛法。換句話說,宗教與哲學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佛法能解決問題。佛法怎麽可以跟宗教溷為一談?我們連這點都不能辨別清楚,自以為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佛看到這個情形怎麽不流眼淚?宗教是崇拜神的,佛教,諸位想想,佛教裡頭有沒有崇拜神的?這是我們要搞清楚。

  

前面兩段說的聲聞、緣覺,這個地方講菩薩,菩薩是真慈,真如本性裡面本具的大慈大悲,這叫真慈。紹隆佛種,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樣的人就是菩薩。哪裡是宗教?從宗教的定義上來看,確實是不符合。我們可以講佛教是大學問,從一般稱呼上也能夠辨別得清清楚楚。很可惜的現在對於這些名詞都誤會了,稱佛觀念裡面,佛就是一個神明,錯了。佛的本意是覺者,覺悟者;菩薩,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覺悟的有情眾生,覺有情。所以這個裡面沒有一點點神明的意思。和尚是印度話,我們中國叫親教師,親自接受他教育的老師,和尚是親教師;我們自稱為三寶弟子,弟子是學生。從這些普通稱呼名詞上來看,佛教有沒有迷信的色彩?有沒有宗教的色彩?確實沒有。

  

而現在把它合併在世界宗教之中,你說冤枉不冤枉?這樣的佛教,給諸位說,不但不能救世救人,連自己也救不了,為什麽?墮到宗教裡面去了,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宗教要能夠解決問題,給諸位說,釋迦牟尼佛就不必多此一舉,示現在人間干什麽?不必多此一舉。正因為解決不了問題,譬如我們講生死事大,生死的問題宗教不能解決,科學也不能解決,哲學也不能解決。為什麽不能解決?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智慧,所以不能解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真智慧,不是小聰明。真智慧要從真性裡面流出來。換句話說,從八識裡面生出來的都不能解決問題;離開心意識,真性裡面的智慧能解決問題,這叫佛法!

  

佛這個字既然叫覺者,佛法就是覺者之法,佛學是覺者之學。慈悲上加一個真,真性裡面流出來的大慈大悲。所以才說『佛子』,就是佛弟子,恆修六度,這就叫『種種』。六度是菩薩行的綱領,六大綱領。在《華嚴》裡面用十表法,把般若度再展開來又分為五度,稱之為十度,十波羅蜜,「種種」就是這個意思。種種的修學都是無上的佛智慧,我們要說得明白一點,避免這些術語,像六祖大師所說的,無上的正覺智慧。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在一切眾生裡面根性最利,為什麽?他真正覺悟了的。聲聞、緣覺固然是覺悟,覺悟的程度比不上菩薩。如果我們把覺悟分作上中下三品,可以說阿羅漢是下品的覺悟,緣覺是中品,菩薩是上品。所以在世尊教學接引大眾這方面來說,菩薩可以算得上是上乘的根機,而六度是修因裡面的最大、最圓滿之因。『無上慧』,就是一切種智,這在證果裡面是最圓滿究竟的大果。這首偈子裡面就告訴我們,以上乘的根性修大因、成大果,所以佛為這一類的學生說清淨六度之道。

  

六度之道上面加個清淨,大家要特別注意「清淨」兩個字。為什麽?小乘人也修六度之道,譬如我們這是屬於賢首教義,賢首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裡面也有修六度的,但是不清淨。天台四教,藏教裡面也有佛、也有菩薩,也修六度萬行,那不清淨。我們要問一問,什麽樣才叫清淨?一切大經佛給我們開示的,稱性才清淨,不稱性者都不清淨。一般講三輪體空的清淨,這個三輪空不了的就不清淨。試問問我們這三輪空得了空不了?我們一切的修為稱性不稱性?佛說清淨六度之道,正是像《華嚴》、《法華》所說,這都是講一乘佛法,一乘佛法裡面才是清淨六度之道。六度在此地不必細說,大家都熟悉的,最要緊的就是我們要記住,我們現在修學的重心要在清淨心上,這是第一。凡是障礙了清淨心統統要捨,只要叫自己的心清淨,這就對了,這就正確,所以諸位千萬要記住這樁事情。譬如說我們修菩薩道要修六度萬行,但是六度萬行固然要修,清淨是第一。如果我修得不清淨,不如不修,不清淨的六度是人天痴福,不值得修學。修淨土的人更要注意,若非清淨,怎麽能與淨土相應?所以這是要特別注意到的。

  

再看下面的經文,有六句,就是一偈半,「結前起後」。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見聞若斯。及千億事。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彌勒菩薩這是叫著文殊菩薩跟他說,『我住於此,見聞若斯』,就是我見到這麽多,「演說經法」等等,這是聞,若見若聞,這是總結前面所說的。『及千億事』,「千億』是形容多,所見的事項太多,數字是以千億來計算,「開後」是講以後的事情。『如是眾多』,意思是指下面所講的,『今當略說』,後面還繼續講。這底下一共有三十一偈半,這文相當之長,這是廣問他方國土裡面這些菩薩種種因緣、種種的相狀,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修學的。在段落上講前面一首是總問,後面接著有十五首是次第問,最後有十五首半不次第問。我們看經文就曉得了,我們先看第一首:

  

【我見彼土。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這一首是總問。這一首我們讀了之後一定要提高警覺,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彼土』是他方國土,『菩薩』像恆河沙那麽多,無量無邊,每一位菩薩都是以『種種因緣』來修無上菩提,『而求佛道』。我們怎麽樣?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自己要想有成就,就要知道因緣,決定不能有一時刻放鬆。因緣沒有遇到的時候求因緣,因緣得到之後決定不放棄。在初學的過程當中,因緣裡面最重要的,除了衣食沒有憂慮以外,這是俗話常講的「法輪未轉食輪先」,就是先要求生活的安定,沒有憂慮。這在今天社會裡面,可以說是很容易辦得到的,只要你真正肯修道會有人供養你的。社會的經濟發達,一般的生活水準提高,一個人最低生活很容易維持。

  

其次因緣,第一個是老師,關係我們的成功與失敗,要求一個真正明白通達的老師。第二個就是同參道友,確實能夠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這樣的道友。第三就是一個有利於修學的道場,什麽叫有利?這個道場裡面我們自己用功障礙少。能夠有這樣的因緣就不要放棄,能夠遇到這樣的因緣,這是多生多劫的福報。所以一旦要遇到,無論怎麽樣艱苦,咬緊牙根,抓緊這個因緣,決定不能放棄,自己在這裡頭一定要有成就,這才是真正聰明有智慧。我們世間的話就講,他曉得把機會抓到。有些煳塗人,機會來了,他沒有抓住,機會就失掉了。在佛法裡叫因緣,我們世間講的機會、機緣。

  

我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菩薩法裡面是以弘法利生、自行化他為最重要的一個修學法,自古至今,你問問今天這些老法師們,他們是怎麽樣學出來的?在台灣的這些老法師,像道源法師、南亭法師、演培法師,大家都曉得,目前都是講經一流的老法師們,他們個個都是講小座出身的。由此可知,最殊勝的機緣就是有機會在講台上練講。而且這個練講,再給諸位說,真正用功的人天天不缺,正如同我們三餐飲食一樣的,不能缺少的。所以哪個道場的因緣對我們修學來最殊勝?譬如說我要發心學講經,哪個道場能夠常常提供我們講演的機會,這個道場對我就最殊勝。古人有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打拳天天要練,三個月不練就生疏了;唱歌的天天要唱,三個月不唱,喉嚨也變了。講席也是如此,要常常講,不可以中斷!

一個人去搞,有,有發狠的,我過去有個師兄,前幾年過世,十普寺的明性法師,曾做過十普寺當家師,這個人在我出家以來,所看到出家眾當中用功第一,沒話說的。他沒有天賦,他是苦學的,他怎麽學法的?每天抱著經本,那時候我們住在臨濟寺,臨濟寺後面那是動物園,他就跑到後山上,坐在一塊石頭上就在那裡講經,也沒有人聽,就是天天到那裡總要練一、二個鐘點。每天都到那裡去講,講的聲音都很大,沒有人聽他也講,天天講,這個精神真了不起。他有沒有學成?沒有學成。為什麽沒有學成?這就是孤陋寡聞,他沒有老師,沒有人指點他,苦學的精神有,遇不到老師,沒有同參道友。如果他要有好的老師指導,要有一些同學在一塊切磋琢磨,他必定有不平常的成就,因為像這樣苦學的人確實很難見到。在家居士當中也有個苦學的,張居士,也是沒有天賦,張居士就是苦學出來的。真正是所謂「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他有這樣的精神,所以張先生今天有這樣的成就。如果我們能夠遇到老師,能夠遇到同參道友,又有一個這樣很理想的道場,能夠提供我們來修學,諸位要記住,是無比的福報。千萬不要輕易,這個有什麽了不起?你走遍天下去找找看,你走遍天下都找不到,然後才曉得,這個機會的確是不容易遇到,這是一個菩薩道場,菩薩的機會。

  

「種種因緣」就是種種的方法,佛法裡面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但是諸位要曉得,縱然是發了菩薩心,修菩薩道,沒有老師指導的免不了盲修瞎練。為什麽?第一個是不知道從哪裡學起,第二個是把握不到要領,這都是失敗的重要因素。這一點諸位真正要想成就的,要牢牢記住,修學的次第一定是先三學,後三慧,這是必然的次第。所以在從前一出家五年學戒,五年學什麽?品德的修養,做這個功夫。因為沒有良好品德的修養,大乘法確實不得其門而入。品德修養有了基礎,再第二個因素就是修定,定是什麽?就是心不旁鶩,使自己的心寧靜,不為外境所轉。有了這樣的基礎,這就可以深入經藏。如果我們無戒無定,這一入經藏怎麽樣?人就發狂了,狂慧。尤其最怕的是落在名聞利養上,那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所以說戒與定在心。這是最近我們這一代所以成就之難,難就是沒有戒定的基礎。

  

所以我常常勉勵同修們,我們遵守印光大師的遺教,以《感應篇》做我們的第一個基礎,以《感應篇》代替戒學。修《感應篇》的功德利益全在《了凡四訓》之中,這篇東西修學好了,我們在世間法裡面可以改造自己的命運,世間法裡面可以修到有求必應。以這個為基礎再進一步的修定,學著什麽?不為境界所動,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在裡面學個如如不動。而後深入經藏,弘法利生,這才真正行菩薩道。這是很要緊的基本因素,萬萬不可以疏忽。《感應篇》我們印了很多次,諸位現在有沒有每天去念一遍、念二遍?念《感應篇》就是修戒學,念三寶是修定學,討論經教、說法利生是修的慧學,總得要曉得這個次第,要認真的去修。

  

所以《感應篇》我過去是勸同修們,早課當中念一遍,晚課當中也念一遍。《感應篇》只有一千多個字,一遍念下來不要五分鐘就念完了,天天念。早晨念一遍,提醒自己我這一天要如是修學;晚上念一遍,檢討自己,我這一天有沒有違背《感應篇》所說的?給諸位說,這叫修道。念三寶不必說,念佛,念菩薩名號就是念僧,念一切的經典這是念法,目的都是修定。我們有沒有這樣做?如果沒有這樣做,問題就嚴重了。我們的道場從建立的時候,我們就發心提供同修們做為講經的實習。你要是到別的寺廟,我要借你的講堂來練習講經,人家不會答應的。我這個圖書館講堂,你要發心到這練習講經,可以提供給你。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諸上善人,菩薩是上善之人,我們很樂意的幫助他,很樂意的成就他。

  

「種種因緣」,底下舉一些例子,都是菩薩修學六度萬行,請看下面經文。下面有十五頌是次第問,什麽叫次第?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按照次序的來問。前面的六首都問布施,六度布施擺在第一位,我們看經文,一共有六首,我們把六首先念下去: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真珠摩尼。硨磲瑪瑙。金剛諸珍。奴婢車乘。寶飾輦輿。歡喜布施。迴向佛道。願得是乘。三界第一。諸佛所歎。或有菩薩。駟馬寶車。欄楯華蓋。軒飾布施。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這一段經文我們一讀,這是諸位常常聽講,一看就曉得,都是說的財布施。財布施裡面有內財、有外財,所謂外財者身外之物,內財者頭目腦髓。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他真能放得下,確實可以做得到。『金銀珊瑚』,這是常常見到的,『真珠』,也常見到的,『摩尼』叫摩尼寶珠,這就比較少見,非常稀有之物。『硨磲瑪瑙』,這個也可以算得上常見。『金剛』就是指的金剛鑽。這是世間的七種珍寶,我們叫做七寶,這個完全是外財,身外之物,財寶能夠施捨。『奴婢』,這是自己使用的這些人,男子稱為奴,女子稱為婢。『車乘』,這就是車馬,我們今天所謂的是交通工具。『寶飾輦輿』,「輦輿」是轎子,是用珍寶裝飾的,輦是從前皇帝坐的轎子,輿是大臣坐的轎子,都是用珍寶裝飾的。不但能布施,而且能歡喜布施。

  

為什麽菩薩肯布施,而且歡喜布施?你如果要是真正能學到肯布施,歡喜布施,給諸位說,你自己心裡面也能夠覺察得到,入了菩薩的境界。為什麽?慳貪的煩惱沒有了,度過去了,無始劫來的慳貪你能夠超越。真正曉得身外之物是假的,不是真實的。布施是無量功德,真正是自利利他;不肯布施的,給諸位說,既不能利他又害自己。怎麽說害自己?增長自己的貪心、增長自己的慳吝,害了自己。所以說自利利他行是布施,布施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諸位果然把一切都布施掉,我再告訴諸位,你就是一切都得到了,只要你肯布施。你今天說是自己沒有了,走到哪個地方沒有人供養你,沒有人幫助你,是你沒有修因,你才會得這個果報。你要真正懂這個道理,就得真干。我在學佛的時候,也給諸位提過,我接觸佛教一個月認識章嘉大師,第一次他老人家就教我學布施。我從一九五三年到今天,差不多三十年,結果怎麽樣?給諸位說,我今天就這一個身體,無論走在哪裡,什麽都不要愁,衣食住行都有人替我照顧得周周到到的。如果我要有積蓄,就沒有人照顧,什麽都沒有。所以你說一切施捨乾淨,這個十方世界全都是你的。你走到任何地方不會有一絲毫缺乏,這個多自在!所以到這個時候才真正體會到慳吝是大害,障礙了我們,叫我們一切都不自在。

  

菩薩是個覺悟的人,他覺悟了,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才把一切障礙拋棄,這統統是障礙。所以我也常常的勸勉同修,境界現前可以受用,不可以佔有。房子我們可以在這裡居住,可以在這裡享受,不要心裡,「這是我所有」,那就完了、就壞了。我常常教人,我們在這個世間我們要的是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我用得樣樣自在,一樣也不缺乏,誰的?都是你們大家的。這樣才得到解脫,才得到大自在。你有所有權,心裡面就有得失、就有牽掛;沒有所有權,自己無憂無慮、無牽無掛。諸佛菩薩在世間就是他有使用權,他沒有所有權,心開意解,得大自在。沒有一樣是自己的,自己是一樣也不缺乏。這就叫你修布施。你布施七寶,你七寶不缺乏;布施奴婢,服侍你的人不缺乏,到哪個地方都有人侍候你,都有人照顧你;布施車輦,你的交通工具不會缺乏。

下面這個一首,『迴向佛道』,這是說為什麽修布施,它有一個願,這個願就是要成佛。『願得是乘』,這個乘是一佛乘,「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我願意得到一乘佛法。『三界第一,諸佛所歎』,自己的願望就是如此而已。「三界第一,諸佛所歎」,諸佛所讚歎,也不是我要求諸佛都讚歎我,那你還是好名,還是沒有脫離五欲的範圍。名也不要,他讚歎他的,與我不相干,我心清淨。一乘就是一真,一乘就是一心,一心不亂,求的就是這個。

  

下面這是,『或有菩薩,駟馬寶車,欄楯華蓋,軒飾布施』。「駟馬寶車」,在古時候是公卿所乘,都是屬於貴族的交通工具。「欄楯華蓋」,華蓋是傘蓋,我們佛門裡面講的寶蓋,一個是威儀裡面的用具,同時它有遮蔽太陽、遮蔽塵土的作用,這都是非常華麗。像這些諸位在最近看的電視,「戰國風雲」,演的藺相如完璧歸趙,這個片子值得看。它這裡面的服裝、道具,以及裡面表演的生活方式,確實是漢朝人,他們這個編劇的人、導演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所以看看那個影片你就能看到中國秦漢那個時候是什麽樣的生活。我們今天穿的海青,大袖子,就是那個時候的服裝,所以海青是漢朝人的服裝。

  

在編劇裡面,上從帝王,下至庶民,都是穿的海青,只是官大的章服不一樣,就繡的花紋不相同,衣服的款式是一樣的,平民老百姓是素色的,這是真正我們漢朝人的服裝。那個時候穿裙子,男人也穿裙子,褲子是以後才發明的,那個時候還沒有褲子,你看那個服裝,很多人底下穿著裙子。吃飯都是榻榻米上,那個小桌子,舖的坐墊,重席而坐,演得很好。所以你看看劇本的時候,再讀讀《禮記》,你就不會生疏,《禮記》裡面所講的就是那個。所以日本人他那個房子建築,很多生活方式,統統是我們中國那個時候,人家學去之後沒有改變,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我們中國人不知道保留我們自己古時候的文化,不曉得保留;反而這些在日本能看到,在我們本國已經看不到。

  

所以這是公卿將相他們的駟馬欄楯,他都能夠布施。這是說的所謂豪俠之士。從這點我也告訴諸位,你們將來觀察人,人在這個世間只有兩種,一種是領導人的人,一種是被領導的人,就這兩種,領導的人是領袖,再就被領導的。如果你說兩種人都不做,你只好做什麽?做小乘自了漢,這就如此而已。菩薩都不行,菩薩不是自了漢,菩薩要領眾,菩薩裡面也有領導與被領導。只有小乘裡面是既不領導別人,也不被別人領導,當自了漢的。在世間法裡面就是隱士,從前的隱士,雖然他有學問,他有道德,他也不做官,他不領導別人,自己悠閒在山林水下隱居,他也不願意被別人領導,在從前就是這樣。世法裡面是隱士,出世法裡面是小乘。

  

我說這個什麽?要說大乘菩薩,那就一個是領導人領眾的,一個是被領導的,都是菩薩。我們既然還沒有能領導人,我們要選擇好一個的領導,從哪個地方去觀察?諸位要記住,就是看他有沒有豪俠的氣概,就是豪爽大方,這樣的人他是一個成功的人。如果什麽事情都算小帳,這種人不會有大成就,處處斤斤計較,不是辦大事情的人。辦大事情的人慷慨大方。你們去讀二十五史,你看每個朝代開國的帝王,個個都是非常的豪爽,揮金如土,大方得不得了。你再看看很小氣的,什麽都謹慎的、很小氣的,亡國的帝王,你看每個朝代,那個亡國的君臣什麽事情都很計較,心量小。你看一個公司行號的董事長、總經理,看他有沒有前途,將來這個事業能不能發達,他對待員工、對待顧客能夠豪爽,不很過分、不苛刻人,他一定有成就;縱然他發大財,做了很大的企業,他要是刻薄人,只顧自己,不太顧別人,他必定要失敗。諸位從這個地方去看。一個家庭也是如此,當家的人他要是豪爽,這個家裡一定興旺;這個當家的人要是刻薄,這個家一定會衰敗。小而個人,大而國家社會,都是這一樣的。這個布施就是什麽?就是講的是豪爽、慷慨大方,駟馬寶車都可以很輕易的你要,都送給你,歡歡喜喜的送給你。送給你,我不就沒有了嗎?自己有福報幾天又來了。

  

這個我給諸位說,我自己學佛將近三十年中,屢試不爽,我不但在學,我在做。我這麽多布施,布施出去,沒有幾天又來了,來得怎麽樣?還是那麽多,稍微多一點點,它就是這樣子。所以命裡面有的丟不掉,命裡面沒有的想保也保不住,為什麽不學得大方一點?慳貪的煩惱不但障礙自己,也障礙了別人。對事對人對物都要大方,事事為眾生著想,多替別人想,把自己給忘掉。圖書館成立的時候,依因跟悟元法師他們來,我們非常歡迎,願意幫助你。不但是他們,在過去我們小班,只要你樂意來,我們都願意幫助你;你要去,我們也歡喜送你去。為什麽?你有更好的去所,你有更好的成就,這是我們的心愿。我絕不會以為我這裡就是第一個道場,離了我這裡就不能成就,那我未免太跋扈了。將來如果你要不成就,我的責任我可背不了,這是我不敢做的。所以我們處處總是成就別人,幫助別人,我們自己的心地也坦然。這也是從佛菩薩那裡學來的,從古時候的祖師大德那裡學來的。我們讀讀《高僧傳》,自古以來的祖師大德心量,他就是這麽開闊,就是這麽坦然,成就自己,也成就一切眾生。

 

所以這個一首偈就是叫我們學豪邁,菩薩確實他有這種氣概,他能捨。後面所講的手足身命,這世間達人志士也能夠施捨,你看在戰國時候,豪俠之士為朋友捨自己的生命,為朋友而死,在所不惜,慷慨激烈,能捨。妻子、寶珍,亦是身外之物。身肉頭目,這叫內財布施。在布施裡面我們一般是講三類,財施、法施、無畏施,而這裡面我們只看到財施跟無畏施,頭目腦髓這是內財布施,裡面沒有看到法布施。實際上它這個法留在後面,為什麽?從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全都是法布施,那都是修法的,法留在後面,法布施裡面特別是般若波羅蜜。修布施波羅蜜的功德,諸位要曉得,這隨順法性。我們拿淨土來說,我們念佛要想念一心不亂,慳吝與貪愛就障礙了一心,所以我們念佛念到這麽多年還得不到一心。能夠捨、能夠放下的人,障礙沒有了,所以他若一日至若七日他就得一心。我們好好的想想,對不對?我們現在沒有得一心不亂,想想看是不是還有貪心?是不是有慳吝心?如果是的,那沒話說,你不得一心這應該的,正常現象。你果然把貪愛之心斷了,慳吝之心也沒有了,障礙都去掉,一心自然現前。根利的念一天佛就得一心不亂,根最鈍的也不過七天一定成功,毫無疑義的。

  

現在最難的就是這些,你看看經上講的,你能不能放下?菩薩能夠做到,菩薩通達諸法實相,他能做到;我們做不到,我們對於諸法實相不了解。說到這樁事情,這又牽涉到唯識裡面去,離開了唯識,諸法實相就講不清楚,要把諸法實相搞得很清楚,這是唯識學。這一切法是怎麽來的,一切法怎麽形成的,怎麽演變的,究竟是回什麽事情,唯識講得詳詳細細、明明白白,叫我們恍然大悟。認識一切法的真實相,這才能完全從心地裡面捨掉,一切境界裡頭再不起心、再也不動念。正是古人所謂的「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這就是菩薩。業盡情空就見性,就得理一心不亂,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此可知,布施太重要了,布施就是捨,什麽都要捨。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這就是說明捨的所以然道理,你問為什麽要捨?本來無一物,有就錯了!所以有就要把它捨掉。無也都要捨掉,因為本來無一物裡頭,不但沒有有,無也沒有,所以無也要捨掉。著了無也不行,小乘人就是捨了有,得了無。所以有、無都要把它捨乾淨,這才叫布施波羅蜜。下面兩首這是講戒律,問戒律。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

妙法蓮華經  (第三十三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33


推薦閱讀:

中國佛教對儒家孝道倫理思想的會通(劉立夫),佛教網
大乘入楞伽經(1)
二十多歲就特別虔誠地信奉佛教的人是什麼體驗?

TAG:台灣 | 文化 | 佛教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凈空 | 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