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獨秀生平簡介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09-12發表評論>>

陳獨秀原名陳乾生,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於安徽安慶懷寧縣。自幼喪父,隨人稱「白鬍爹爹」的祖父修習四書五經,得到的評價是:「這孩子長大後,不成龍,便成蛇」。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書院學習,開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書院開除。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速成科學習。1903年回國後積极參加拒俄運動,組織安徽愛國會。7月在上海協助章土釗主編《國民日報》。1904年初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宣傳革命思想。1905年組織反清秘密革命組織岳王會,任總會長。1907年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後轉入早稻田大學。回國後,去浙江陸軍學堂任教。1911年武昌起義之後,陳獨秀在杭州鼓樓張貼聲援武昌起義的檄文。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被捕入獄,出獄後於1914年到日本,幫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他寫文章用「獨秀」筆名,來源於家鄉的獨秀山。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並主編《青年》雜誌(一年後改名《新青年》),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發端。《新青年》推出德先生和賽先生,批判孔孟,倡導自由。1916年末蔡元培閱讀《新青年》後登門懇請陳獨秀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並鼓勵他「把雜誌帶到學校來辦」。第二年初,他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並在箭桿衚衕9號的寓所成立了新的《新青年》編輯部。陳獨秀上任以後專心致力於文科改革,將文科分成中國文學、哲學、史學和外語的英、德、法、俄等七個系。國內提倡新文化運動的知名人士,大多薈萃於北大文科。在課程中增加必修課和新的選修課,如李大釗的《唯物史觀》,把馬克思學說搬進大學講堂。1917年初,陳獨秀寫作《文學革命論》討論文學改革問題,引發了國內著名學者的相關討論。為使《新青年》適應形勢需要,從第五卷五號起,陳獨秀在其上刊登了蔡元培在天安門前的講演和李大釗《庶民的勝利》、《Bolsherism的勝利》;並於1918年12月22日與李大釗等創辦《新青年》副刊《每周評論》。這期間,他以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反對封建的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1919年4月,由於反動當局壓迫,陳獨秀被迫離開北大。1919年6月因發《北京市民宣言》傳單被捕,於9月獲釋。1920年初他潛往上海,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時與其他各地的先進分子聯繫,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主要創始人之一。從中共一大到五大,先後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局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央總書記等職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中,他針對性地提出了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的思想。經過討論,與會代表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等文件。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孫中山先生對國民党進行了改組,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召開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群眾運動,推進北伐,促進了中國革命形勢的高漲。在大革命後期,他的右傾思想發展成為右傾機會主義,執行共產國際指示,放棄對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採取妥協投降的政策。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組,他離開中央領導崗位。此後,他接受託派觀點,以在黨內成立小組織的方式進行活動。1929年11月,因為他因為在中東路問題上發表對中共中央的公開信,而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發表托派綱領並在上海組成托派小組織無產者社,出版刊物《無產者》。1931年5月,出席中國各托派小組織的「統一大會」,被推選為中國托派組織的中央書記。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後囚禁於南京。在獄中,寫了《荀子韻表及考釋》、《實庵字說》、《老子考略》、《中國古代語音有復聲母說》、《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連語類編》、《屈宋韻表及考釋》、《晉呂靜韻集目》、《干支為字母說》等音韻訓詁學著作。抗戰爆發後,他於1937年8月出獄,審時度勢,積极參加抗日活動。先後住在武漢、重慶,最後長期居住於四川江津,生活拮据,但拒不接受國民黨的匯款。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貧病交加中逝世。他的墓位於安慶市北郊十里鄉葉家沖月形山麓。墓碑上只有「陳獨秀之墓」五個字。儘管無任何說明和評價的文字,但陳獨秀早年在新文化運動和建黨之初的突出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編輯:陳凌雋)文章來源: 中國網責任編輯: 雨悅
推薦閱讀:

明朝諸公主簡介
司馬遷簡介、大事年表
商鞅簡介 | 法家思想 | 百家
唐睿宗李旦簡介
《山海經》中怪物、神獸名稱、簡介一覽表

TAG: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