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要解聞記 慈法法師
06-08
「第一講」究竟不退,安心念佛開示時間:2016年3月10日開示地點:四川樂至報國寺「督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法師慈悲,方丈和尚慈悲,大眾師父慈悲!非常的殊勝!非常的歡喜!我們的法師非常慈悲,以這種方式(註:指設置主講、督講、輔講的講經方式)為大家開講《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這種方式應該說是一種創新,也可以說是一種回歸。我們說《阿彌陀經要解》是古今天下第一註解,是蕅益大師嘔心瀝血的巨著。昨天隆實法師帶領大家讀誦了一遍,接下來恭請我們的主講法師,為我們開講《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核心要義!阿彌陀佛,大家恭請!「主講」慈法法師:在明末有四大士,蕅益大師是這四大士中十分特定的一個祖師,就是我們凈土法門的一個祖師。他這個著作,很多人看到過《蕅益大師全集》,已經在我們國內普遍流通。蕅益大師的著作涉足到天台、華嚴、唯識、三論,基本上八宗都有所涉。他對律宗、禪宗都有很深厚的造詣,或者說悟境。那麼在他晚年的時候,遇到一場大病。早期他對凈土這個教法,可能了解不是太多。但這一場大病—他過去所悟到的、所接受的教義教理,在他這個生死病難的關鍵當口就不起作用了,對這個病難就沒有一個依託了。這時候他就去實踐阿彌陀佛名號的持誦,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地把身心安頓下來,就是身心有所歸向,所以在他生命的後期,就主體弘揚凈土。這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他用了幾天的時間把文字寫出來,是有感而發的。蕅益大師根據《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提出了「信願持名」這樣一個修行綱要,所謂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樣一個憶佛念佛、持名念佛的善巧。這個名是實相名,這個名是令眾生聞必度脫的一個究竟利益的現行給予。這個現行給予—有的人在這個現行利益的認知上就會有遲疑,就會有減損,就會有遮障。佛說究竟利益,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一個授記說。蕅益大師充分把《佛說阿彌陀經》的內容簡練在「信願行」這樣一個機制—怎麼以「信」來步入這樣一個法,怎麼以「願」來導引自心,怎麼以「行」來抉擇信之事實、願之功德。整個《彌陀要解》十分簡潔地敘述了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九界眾生受持同一利益,就是必成佛道。往往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人,對「必成佛道」或者說「圓滿菩提」有多種認知,或者說預設。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在如來藏性教中是究竟說,也是真實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我們還要修證什麼呢?那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可以作為的了?人的意識就會出現這樣一個空檔。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他是以修德來彰顯「一切眾生本質是佛」這個事實內涵,讓我們這種性具的功德圓滿地展示出來,就像鏡子照物一樣,我們方能了解自己,真正看到內心世界的清凈與莊嚴,這種真實功德所在。假設沒有阿彌陀佛圓滿的修德融入這一句實相名號,就不足以展示一切眾生性具本心。那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後來又會這樣地迷失流轉呢?在《圓覺經》中有菩薩這樣提出來,實際我們平時都有這樣的疑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本質與佛無二無別,我們皈依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個抉擇。沒有這個抉擇,我們就不能稱為「如來種性」,或者說沒有皈依三寶的機制,我們的修行就無以起步,所謂的佛教徒就會泛在業力海中。我們拿自己的見聞覺知、感受去修持,想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沒有這樣的機制的。所以《佛說阿彌陀經》中提出來執持名號,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這個「日」跟九界眾生有關係,不是人間一日,不是鬼道一日,不是蠓蟲一日,不是修羅一日,不是長壽天之一日。這「一日」是什麼呢?是變更之相!因為《佛說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但告舍利弗這樣一個大智慧第一者的不請之法。像這一類唯佛與佛親證的究竟法益,沒有佛的威神加被,任何人不能啟教的。我們在許許多多的經典中,都會看到這樣一些記載:爾時某某法王子,乘佛威神,從座而起,頂禮佛足,來啟教於某一法。為什麼一定要乘佛威神呢?沒有諸佛威神圓滿功德的加持,菩薩只名菩薩,在菩薩心分業力中,他能展示菩薩的功德善巧;聲聞、緣覺,乃至天人、善者、智者亦復如是。他不能涉足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一個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功德所在,涉足了就是佛陀世尊。所以一定是世尊的威神加被。那麼我們現在聽聞到「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一個威德摩尼寶號,亦復如是,是依佛威神、願力所使,使我們一過耳根永為道種,必至究竟。那你說這太省心了。一切諸佛如來出世,就是為了讓我們省心、省力,就是給我們一個無上功德的真正的昭示;不是來給我們找麻煩來了,不是來給我們增添更多的迷失與困難;就是要令我們徹底地抉擇內心的真實本質所在,毫不掩飾地把他的大雄大力、大方便給予眾生。我們之所以來學習凈土教法,就像蕅益大師講—圓頓中之圓頓,了義中之了義,究竟中之究竟教法。它究竟在什麼地方?圓頓在什麼地方?了義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唯佛親證的功德!近代人把它總結出來,就是果地覺為因地心,因徹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互徹,全他即自,方顯自心圓明!自心圓明是什麼呢?一切眾生本心圓明!這個「本」就是所謂的法性分中,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本無差別!這個平等緣起我們能識得了,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普利十方,圓明十方,逾越一切現行障礙,平等安心;於一切業分中不再相互地割裂、對待、衝擊、攀比,一時回入如來藏性功德,皆是法藏事實,就是心本自具足!那我們現前大眾各個具足,我們還在忙什麼呢?還要勞蕅益大師,勞很多人講什麼呢?因為我們識不得各個具足!你認不得各個具足,因為你有習氣,你有煩惱,你有分別心;因為你還在用你的習氣,用你的煩惱,用你的見聞覺知,以為這就是我。此生生滅滅、幻幻化化、無有實質的狀態,我們以為有實,所以沉淪於這樣以為有實的執著相續中不能自拔。蕅益大師通過《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來幫助我們末世執著於自己業分、他人業分、共有業分的五濁惡世的沉淪迷失有情。我們迷失了本自具足的覺性、本自清凈的法性,我們迷失了。這個失並不是丟失的意思,是淹沒了。那就通過「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摩尼寶號,來把它浮顯出來,透視我們的習氣、執著、煩惱的虛偽性,可以就煩惱成就菩提,或者達成煩惱即菩提的事實,就在所謂的「念佛時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中即下展示出來,就是所謂的「心作心是」。在有為法中「心作心是」極為方便。蕅益大師提出所謂的「信願行」,他講到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等等,來提示我們,讓我們直指「全他即自」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要是一旦認為—我已經了解阿彌陀佛這個萬德洪名,我也知道這是個實相功德,但我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煩惱、這麼多放不下、這麼多痛苦、這麼多掙扎、這麼多災難、這麼多麻煩、這麼多不安呢?實際這就是習氣使然,是我們執著於業相的實有、業相的作用力,而沒去透視它的本質;若透視它的本質,即見善巧。所謂的在持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之時,普照十方九界眾生一時同歸無量光壽。每一個眾生心分中無量光壽本然一如,各放光明普照法界,盲人不知啊!你自身放著光,你也不知道你在放光啊!因為我們被無明遮蔽了自己的慧目,不見聞於自身的光明。我們經常照耀著那些智者、福德因緣成熟的人,若以逆教,若以順教,皆是光明。所以那些感恩的人們,那些感恩善緣、珍惜現緣的人們,任何時候都在提升著、轉化著、回歸著、運用著自己生命的真正價值,就是離苦得樂於當下現行,覺悟於當下現行,成就於當下現行。這個成就是沒有來去、沒有增減的成就。我們現在的修行者最大一個誤區就是找感覺,找自己的感覺—我今天很清凈,我昨天就比較混亂;我那一段很清凈,修行用得上功,身體很舒服、很健康、很自在;我這一段就不行,情況很差,煩惱多,世俗想法也多,跟人糾結的也多,麻煩事情也多……這跟修行絲毫關係都沒有!這種果報就像鏡子照物一樣,沒有一個實物的!世尊分明講:有為法如夢幻、如泡影、如露電。但是我們分分明明地當真,分分明明地著實,分分明明地被它昧著,分分明明地陷入其中。這種陷入其中——像蕅益大師乃至這些先賢們,在諸佛菩薩威德的加持下,他們感動了,他們自己得到了利益,同時把這種利益傳遞給我等後學,使我們不要深陷於自己見聞覺知的習慣業海中,恰當地運用自己的見聞覺知,覺悟於當下,了知其本質不可得的事實。那麼此處怎麼實踐呢?就來持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實相名號。你說處處實相,一真皆真,何必一定要持念名號呢?我念「鞋子」不行嗎?我念「樹枝」不行嗎?我念「土壤」不行嗎?我念其他的不行嗎?因為我們的分別心、分別意識堅固的情況下,我們習慣於分別執著的情況下,這個萬德洪名,佛依修德而展示的實相名號,就開了一個口子,可以讓我們步入實相法界,或者說光明法界,或者說平等法界,或者說一切無所掛礙、無所得失的這樣一個事實中。但要是沒有阿彌陀佛這個萬德洪名的修德的給予,我們單單地自己說:「哦,我理解,一切皆是法性的功德,一切皆是實相。」你是用不上力的!這個力是什麼力呢?就是遠離造作,一切狂心歇寂於當下,真正令身心融化在光明、喜悅、安樂、純凈這樣一個事實上來,真正體會到法爾本然的功德。那你用得上力,就是所謂真心功夫、實相功夫、無心功夫,就是所謂究竟解脫的功夫、正等正覺的功夫;而不是今天好了,明天差了,順啊逆啊,這個人念得滿面紅光,那個人就是什麼樣……這跟修行實在是不相干。我們要認真面對。蕅益大師基於許多念佛人、修行人不得方法、不得善巧,就以悲心留下了這樣一個著作。這個著作,他在前面講,像蓮池大師等一些祖師的著作,也都有《彌陀疏鈔》等等。蕅益大師終身遺憾的是個什麼事情呢?他沒有接觸到—因為戰亂的問題,因為社會因緣、歷史的問題—他沒有接觸到像善導大師、道綽禪師,乃至天親菩薩,他們這一類著作,沒有接觸到。他在「信願行」中提到我們自身的角度上,這個信、這個願、這個行偏重了,這個偏重會造成我們對「一心不亂」這樣一個認知上的特定的設置和障礙。在「一心不亂」這個言說中,在「理一心事一心」的言說中,許多人拿著一對照自己,就感覺到自己沒有希望了,不證得念佛三昧就沒有希望了。結果這個九界同歸,乘佛願力同歸彼國—就像我們坐一列火車,不管你是南方人北方人,不管你是健康的人不健康的人,你坐上這一列車子,同樣給你拉到目的地,這是乘佛的願力、完整的力量回歸的一個修行的事實—就會變成我們要靠自身的業力習慣,要靠自己的福德因緣去作為,這樣一個情況,我們自身會有這樣一個暗示。所以在我們中國本土化、佛教本土化的過程中,這種「解性」,就是理解性的東西越來越多,造成了教法一代一代的衰減,教法一代一代地在我們這個地方褪色了。就像照相機一樣,過去人用什麼像素照相,照相中不斷地在翻版翻版,翻到最後就面目全非了。我們這個時代人接受的就是自己想當然的理解,而不是授受給予的洗禮,不是無疑地承接一個教法,不增減地來印契自心。反而這種省力的傳統被時代淹沒了。所以印度早期這些善知識們,他們施教很簡單,只說方法,不講道理,只說你怎麼去做,你怎麼去實踐,會達成什麼結果。為什麼不講道理呢?就怕我們的像素衰減,不斷地衰減。你傳遞一次衰減一次,傳遞一次衰減一次……所以後代的祖師們就儀軌化,把它做成儀軌,「車軌」那個「軌」,不準掉軌,不準增減我的文字,不準增減說法。幹什麼呢?以保持它的純正度,傳承的純正度!我們現在的大部分人修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修行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修行的,就是我們在理解這個性德,而不是回歸安住於性德!像一個人去理解大地,十分不易!但是你要安住在大地上,感激這個大地給你帶來的厚重的載負,你就生活得十分自在!你這時候想了解它一點,沒問題的,慢慢了解。但它給你帶來的安穩,你要去體驗,你要了知的。你說我不了解這個大地,我就不讓它載負我,這是很痛苦的事情。一切眾生的生命意識莫不在法性智海中載負著。但是我們一直在掙扎著,自己在虛妄地造作著,我們把自己的造作當作認知了,成為一個特質,所謂的特質就是識心修持!這是我們漢地人修行的一個重大障礙!就是根據自己的理解設置了所謂的修行之路,而不是受教、依教奉行、隨順教法、實踐教法。所以大部分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就衰減了自心,衰減了教法的真實的利益。蕅益大師從各個角度,力圖把這個教法完整地傳遞給大家,提出「信願持名」這樣一個修行綱領。後面的道理,我們只能在課程學習中,一點一點地看看怎樣給大家提供一些方便。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法師精彩的開示!剛才法師給我們提出來一些非常新穎的、有針對性的、能夠對我們的修行、我們實際的生活有指導意義的概念。比如說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比如說當下的現行、感恩善緣、珍惜現緣這樣一些概念。希望我們的學員在認真聆聽法師開示的時候,自己可以去思維,課後大家把問題記錄下來,交給我們的護工。下面按照程序,請隆實法師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彌陀要解》的原文。我們把原文分成了六段,每天學習一段。有請隆實法師!「輔講」隆實法師:阿彌陀佛!法師慈悲!各位大眾師父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從今天開始,我們用六天時間,分段來一起學習《彌陀要解》。接下來我來讀誦,大家如果要跟的話,可以聲音小一點,最好是默默地念。「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凈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第一釋名。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第二辨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凈法身。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而萬行之綱領也。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故體後應須辨宗。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凈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凈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凈莊嚴,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凈,而自心凈,理應欣求。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凈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舍,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昭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然諸經示凈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凈土。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凈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凈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凈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凈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複次只帶業生同居凈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薩藏攝。又是無問自說,徹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徑登不退。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葯,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我們今天就讀到這裡。這一段給大家提示一下,主要有兩層意思。首先是「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這一段,主要講蕅益大師著這個《要解》的緣起,就是他為什麼要著這個註解,這是第一個要點。第二個要點是關於「五重玄義」,這是天台宗的一個講經方式,就是在我們正式地釋文之前,對這個經有個大概的述要。他從五個方面來談,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第一釋名。《佛說阿彌陀經》—這是經文的名字,解釋這個經名就叫「釋名」。我給大家念一下:「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第二辨體。它的體性是什麼?第一句「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這句話是這一部分總的提示,下面都是解釋實相、心性是怎麼回事。當然這裡有些名相,比如:寂照、法身、報身、化身、性德、修德、受用身、應化身等,大家有個了解就行,大概都是「實相」的一種詮釋。第三明宗。「宗」其實就是這個經的宗要,或者要點。大家看第三行原文「此經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後面專門對持名一法有個說法:「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這是第三宗要。第四明力用。就是這部《阿彌陀經》到底有什麼作用力?如果我們讀經沒有受用,就不會讀它了。我們看第一行「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往生不退」就是我們經常講的「阿鞞跋致」,這部經有這樣的作用力。下面對力用從幾個方面進行詮釋,比如說「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然後對「不退」有一個解釋,所謂四種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畢竟不退。這是第四明力用。第五教相。第一句話是個要點:「此大乘菩薩藏攝。」「教相」是佛陀一代時教所說的教法之相狀差別。我們經常講小乘藏、大乘藏,或者聲聞藏、菩薩藏,或者漸教、頓教,或者天台宗講的藏、通、別、圓。就是把釋迦一代時教有個教法的科判。我們這部經是屬於大乘藏,不是小乘藏;是屬於菩薩藏,不是聲聞藏。大家大概有這樣一個慨念。今天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要點,第一個是蕅益大師著《彌陀要解》的緣起。第二個就是五重玄義:第一釋名、第二辨體、第三明宗、第四明力用、第五教相。大家對這些有個了解。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隆實法師給大家消文解釋這段文義。那麼蕅益大師著這個要解也是他的悲心流露,為了讓我們悟入凈土法門,承接凈土教法,能夠生信起行。剛才法師提到,我們現在理解性的東西增多,教法在衰減。法師也說,從我們實際修持的層面來說,要無疑地承接這個教法,保持這個教法的純真度。法師還提到教法的傳承只說方法,不講道理,直下承擔。那麼我想有請尊敬的法師,如何原汁原味地直下承擔這個教法的傳承,能夠回歸佛陀的本懷,請您在這個方面給我們做更深入地開演。阿彌陀佛!「主講」慈法法師:這個文字是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個反覆學習、反覆思維、反覆依文入觀的一個法本。教理教義大家可以無限發揮,這些發揮無外乎想消融我們心中對法則疑慮、模糊的地方,令心清晰起來。因為很多名詞名相十分專業,尤其像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判教,真正想完整地系統地學習,可能要有若干年的基礎。我們現在社會上比較廣泛的念佛人,大家知道幾個要點就好,這些完整的教義教理,有機會學固然是我們的福德因緣,要是沒有機會學,了解這個力用、結果是最重要的。像五重玄義中講到力用—阿鞞跋致,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我們一切有為的自身業力的修持中,不退轉,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要是用自力修持,欲得到不退轉這樣一個八地以上菩薩所修證的功德,那真是難中之難!沒有一阿僧祇劫、二阿僧祇劫深厚的修持與相續的修持,欲得不退,那一定是失心了。凈土教法是令實踐者—就是九界眾生同得不退!蕅益大師在這裡舉了三種不退,實際究竟不退是普攝利益,後面的行不退、位不退等,是為了讓我們去參照,在行持方便善巧上的一個推動。那你說持佛名能得到究竟不退,那其他法則不是一樣可以得到究竟不退嗎?在經典上,在教法教義上,一生得不退轉,對凡聖有情同予如此無上大利的教法,唯有凈土教法有這樣的內涵。剛才談「力用」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這個「未曾有」是真實言。「一切經滅盡,唯留此經止住百歲」,在《無量壽經》中世尊有這樣一個授記,這個授記實在是不可思議!它徹底地揭示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聞名得不退轉」的事實。我們先從這個究竟不退的力用上去認知它,是比較恰當的,比較容易安心的,比較容易得到一個不可思議的佛親證的給予的信心,佛親證圓滿功德印契我們自心的一個信心。有這個信心,我們再來實踐持名念佛,就會念念踏實。念念中我們生起了妄想、煩惱、疑慮等,就會了解這是妄想,這是疑慮,這是一種習氣,它是不可得的。唯有這樣一個畢竟不退的事實,這個回歸的事實,載負著我們的一切行為。因為它是一個終極的結果、究竟的結果、必然的結果,如百川歸海是必然的一樣。那麼我們因為聽聞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必歸彌陀智願海中。因為這個名號就是他願力的全體、修德的全體。三種不退中,我們依止著究竟不退來實踐這個方法,就是所謂的凡聖同修,同得不退轉的這樣一個根本依止。你就不會疑慮:我這念佛有啥意義?有啥功德?很多人說能不能往生,你就了解持名一切眾生咸能往生;持名就是法界圓明,無一殘留;稱念佛時,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就無缺無欠。我們真正在這裡實踐得純熟了,就了解一切時處無缺無欠。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個契入點—究竟不退的依止與承接,我們想去承接其他一些不退、變化、認為等,很難去真正地體會,因為你的發心、用心不徹底。我以前有一個經歷,就是給自己找一個所謂的信心。以前用若干年的時間一天念若干萬佛號,那時候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念,有信心,有安樂。後來遇到一位法師說:你念佛行,但你不敢不念佛啊,你不念佛行不行?我說不念就不念了,也有幾年就不念佛了。不念佛你能不能安心呢?有時從習慣上不安心。因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若干萬念慣了,只要是腦袋瓜子有空閑的時間,就是那樣一個習慣:休息的時候、走路的時候、什麼時候都可以念。現在突然沒有那個習慣了,會感覺到有些不習慣,心慌呀什麼的。後來我就給自己找了一個方法,所謂安心的方法。我一天念幾萬聲難,念幾千聲也不容易,念幾百聲還不容易,念幾聲堅持下來也不容易,不定哪一天我們把所有的心情、作為、習慣都累積在其中,集中在自己身上。我說要是一天念一聲行不行呢?今天念這一聲還行,明天難保,不知道會不會念。那過去久劫以來,你念不念你根本都不知道。那我現在念這一聲,迴向於過去一切生生世世,迴向於未來一切生生世世,使它充滿於一切生命的法界—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我現在的真實心智、究竟皈依!這個皈依充斥著一切時處,充斥著一切生命概念,充斥著一切業力之中。那麼我就做這樣一個假設,我就念一聲,現在就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麼這一念就充斥了一切,圓滿了一切,究竟了一切,洗禮了一切!以這樣一個可行性的信心的給予,再來看究竟不退,或者說再來順性念佛,順性就是你真正地安心了。我現在就可以執行,我馬上念這一聲,來充斥著一切法界、一切生命、一切意識、一切業力、一切行為之中,讓它成為一個巨大的事實!這個事實不可顛覆,不可改變,不可毀壞!那你說這是個預設,沒問題的!你預設一次,試一試,你信心滿滿。一旦有信心了,你會說念這第一聲就已經充滿了,就已經夠用了,念第二聲可能就是饒益有情了,喚醒迷失有情了。我再念「南無阿彌陀佛」純粹是為一切眾生念的,根本不是為自己念的!為什麼呢?沒有必要為自己念了。我們這個心從來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增過沒有減過,沒有變異過。只是你的信心一旦認知了、回歸了、對稱了,你就不再去那個地方用功了,因為它的確是沒有得失可以覓尋。但我們在平時訓練中,就是要得失,就是要差別,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就是要修出點動靜來。那好了,你信心就喪失了,你就開始割裂了,你的法界就開始污染了,你就開始不安穩了,你那個心就不能稱為一心了,就是沒辦法寂靜回歸了。寂靜回歸就是展示了心智的事實,我們再念佛純粹是喜悅了,純粹是供養了。「聞我名號,俱來我剎」,我們就會乘著佛的願力,把這個功德名號推及於一切眾生,令迷失眾生得以覺醒,雖未增減,但是眾生業分中不再枉受其苦了。在這種無悲心中真正的悲心能喚醒起來,沒有智慧的狀態中展示了真正的智慧。因為它非造作建立,是阿彌陀佛已經成熟的圓滿的修德,我們不過是同享這個修德圓滿的回施、運用、傳遞罷了。這樣念佛省力、精彩、安樂。因為此心究竟安樂,你不需要安樂。為什麼呢?此心無始以來從未增減,從未變化。就像我們讀《心經》一樣:「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你說這就是個名言,你要知道名言是無所得的,這個無所得就令你的心安頓下來。什麼不是名言呢?我們所有的交流都是名言。言語必然是沒辦法表達實相真正的事實的。那我們還要傳遞什麼?通過一個名言的傳遞,能喚醒我們自然歇心的回歸,那就是一個清凈的傳遞。這一段蕅益大師把他寫《彌陀要解》的緣起,以及五重玄義的科判,給我們一個揭示的方便。這個力用中,三種不退的究竟不退,我們下手的方便處是要認真的!我們在這個地方若是認真了,再去念佛,那就是安心念佛。安什麼心呢?究竟不退的心!這個究竟不退,因為是順性顯示,是順佛的願力顯示,也是順我們十法界觀中—你可以觀觀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人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法界,對十法界做一個統觀,那麼生命最不可思議、最自在的作用莫過於佛陀世尊法界,就是究竟覺悟的法界。我們依止究竟覺悟法界的功德來念佛,人就會得到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行利益,就是究竟不退的利益。所以究竟不退是一個安心念佛的很好的方法。蕅益大師給我們推薦了三種不退,我們也可以嘗試其他不退,但在究竟不退上,你可以著一著力,用一用心,你可以試一試。你再去念「南無阿彌陀佛」,倍感親切,同一出處。你感覺到佛願跟自己的願望是沒有差別的,你感覺到自己的願望跟佛願也不應該有差別。因為我們真正地了解了十法界、十法界的源頭,那就是真心、實相心所在。那這個究竟不退,我們無疑是取用了實相念佛這樣一個實質內涵。所以下面的文字,我們在學習、實踐、交流的時候,可以在究竟不退上嘗試著去體驗、交流、思維,它畢竟是一個安心的極大善巧!的的確確蕅益大師那個時代,明朝那個時代,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是對宗教傷害最大的一個朝代。因為它第一個皇帝就是出過家的人,出了家後來又信明教,建立了大明政府,所以他對僧人、對教法的制約是十分嚴厲的。他有一個八字治僧方略:利用、分化、瓦解、打擊,就是把僧人管理得絕對服從,沒有一點點逃路。能利用就利用你,不能利用就分化你,不能分化就瓦解你,不能瓦解就打擊你。我們都知道憨山、紫柏都是打擊的對象,紫柏大師被抓進監獄不知所終,憨山大師被發配,大家都知道那段故事。很多人讀過憨山大師的《夢遊集》,他七十二歲再次剃髮。為什麼呢?他穿上白衣過了相當長的時間。蕅益大師在那個時代,治學必須要嚴謹。嚴謹到什麼程度呢?就不能受分化、瓦解、打擊,受打擊了他這個東西就出不來。那是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所以他的文句都特別細膩嚴謹。嚴謹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一讀就感覺到什麼都講到了。但你要是沒有一個下手的地方,什麼都講到了跟你沒關係。所以我提議大家從「究竟不退」這個角度下手,你就想一想「究竟不退」再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眾生畢竟不退」再念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心裡就會生起一種喜悅,產生一種力量、一種支持,就是不退轉的支持。這是一種力量,這個力量是我們要去體驗過,才能了解這種喜悅,這種浩瀚無際、氣勢磅礴的內在的力量與作用。你不實踐不行,不能聽懂就算了,一定要去實踐它!你實踐要有一個下手的地方,要有一個重點,你泛泛地實踐,反而不好下手。蕅益大師的著作一定是頭頭是道,是那個時代璀璨的結晶,同時也是銅牆鐵壁。因為他講得太嚴謹了!我們用得上的時候,那是極大的善巧,若用不上就擋你的道路。好比說「一心不亂」,給你說個「理一心」,給你說個「事一心」,你一比。現在大家舉舉手,有沒有人證到「事一心」?這個地方「事一心」比較好證,若一日證是利根,若中根三五日,差一點的七日。我們什麼根?有沒有「事一心不亂」的親證?我們舉舉手?沒有。那「理一心不亂」呢?那更難了!大家舉舉手,沒有人舉手。那文字就把你擋了。擋在什麼地方呢?擋在「理一心、事一心」的大門之外了。他說得嚴謹,你感覺他說的就是一個鐵的事實。所以很多人就被名相、說法—本來是接引我們的善巧,反而成了阻礙我們道業的一種內涵。這種變故實在不是這些祖師們的初衷,他們的確是為了保護這個教法,他不能不圓滿地、完整地、天衣無縫地去表達。近代的印光大德稱讚這個《彌陀要解》,說是古佛再來,也不過是這樣註解了,也超不過這樣一個完善完整的內涵。這樣一說,它更加堅固了。我們要是沒有下手處,我們就突不破,就進入不了這樣一個功德藏,反而被擋在門外了。所以「究竟不退」是一個很好的入口,就像一扇大門一樣,我們能進到蕅益大師給我們帶來的這個完整的教法體系,來信願行,來持名,來得究竟不退,來以究竟不退的心信願持名。這樣就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所謂的「不明發心,修行無益」,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換個角度來說發心,就是以究竟不退這樣一個力用,來持名念佛,來安心念佛,來明發心修持。這樣對學子們無疑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支持。因為前邊蕅益大師已經把凈土教法講到極致了,就是圓頓中圓頓,究竟中究竟,了義中了義,一定是講到極致了。那麼我們能不能在他這個究竟處、極致處運用一次呢?若人能運用,就會得殊勝方便。不要只把它當成理解與名言,當成實踐的指導與推動。我們要去實踐,要去思維實踐,實踐思維,不要空泛地理解理解,因為理解了—「道理我懂我做不到」—這個陷阱我們一定要走出來!我們寧願不懂這個道理,而去實踐它,可以順著這樣的說法去實踐,再來看理解,可能真有行持後的方便。我們中國人的「解悟」能力十分強!為什麼呢?把別人的語言直接當成自己的了,取用得很快,但就是在心地上沒有真正地把這種正見抉擇運用出來、成熟起來。在早期翻譯的經典中,古德們對我們本土化有一個特別大的解釋。這個解釋是什麼呢?就是中國人這種聰慧、多解性,把一個問題解釋出很多含義、很多角度,就像六信一樣: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他列出來很多角度。原本的執行力不需要這麼多,但他要以理說服人,否則你就感覺執行不了。他們把中印的反差羅列出來:印度人性格樸實,種姓差別是很清晰的,它有四個階層,很分明,基本上都聽話得很,稱為念性群體。你怎麼說人家就回歸了,怎麼說人家就隨順了,沒有那麼多的理解不理解,執行力十分強。所以在早期的印度梵文經典中,基本上就是執行,講一個方法,後面就是歡喜頂戴,依教奉行。我們中國的經典,像《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幹什麼呢?先要給你解釋一通。解釋什麼呢?實際上還是讓你去執行。他最重要的是讓你生信,不說服你,你怎麼能生信呢?他就會有這樣一個顧慮。因為我們這個漢民族的特質,是封建社會五千年來陶冶出來的情操、習慣,所以一定要說服你,不說服你,你怎麼做?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文字、很多說法,像這個辨體、釋名……實際跟你修行沒關係,就是要說服你。那我們現在能不能學會去除一些跟自己修行不相干的東西?相干的東西,我們抓住就去用,慢慢就會變得簡潔一些,使學佛人不要去負累。現在的生活、信息把大家搞得很累了。所以「究竟不退」這個方法,我們下去可以去實踐。就像我剛才舉的那個例子一樣,我就念一聲佛,來充滿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處、依正二報、一切業緣、身口意業。不管是共業,還是別業,或者交織業中,一切業分一時充盈,沒有疏漏,就像這一念法講的一樣。我這樣去思維,去觀察,去體驗,我再去念佛的時候它的作用力,一定在這個作用力上去反覆思觀。這個妙觀察智是個智慧,人人本具。你只要善用它,你就不會停留在分別迷失上;你就會把分別迷失的業習、識心,瞬間變成你本具的妙觀察智,把它揭示出來,運用出來。本來阿彌陀佛所傳播的第一方便就是妙觀察。依一佛名,普攝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同歸凈土。本來就讓你觀察。觀察什麼呢?一個名號怎麼能統攝呢?一句佛號怎麼能統攝一切眾生皆得不退呢?就讓你觀察思維、思維觀察,在念中、了解中,去深入佛陀真正的正見與智慧。人人都有這個智慧,但我們要是沒有阿彌陀佛的支持—報德的支持、名號的支持,我們這個妙觀察就捂在分別執著的業習上。那我們在持名的時候,這個妙觀察就成就了。很多人都在運用這個成就,有的念佛人說:法師,以前我不念佛挺好的,現在我可煩了!我說你看,你觀察到了,以前你很煩你都不知道,你現在很煩你知道了,你越來越敏感了。實際這都是妙觀出來的東西,把我們內心的、封閉的、沉澱的、蒙蔽著的東西,全部揭示出來,再往裡面深入,越來越細膩,越來越深刻。你說我現在念佛念得這麼煩、這麼亂?以前你也是很亂,但是你看不到,你了解不到,你認知不到,你沒有機會,你只能更亂,用更亂的東西代替你現在的混亂!你現在慢慢地清晰了,慢慢地了解了,慢慢地遠離混亂,因為你了解了混亂給你帶來的煩惱。實際每個人都在用,你可以去嘗試。好比有的人去一日、二日、三日、七日地經行念佛,或者用一段時間去念佛,你可以體驗的。你念一念,試一試,你就了解了,你真正能看到自己內心世界的一個狀態。以前你沒有機會去審觀內心,你觀察不到內心。這麼多文字中,我就提出「究竟不退」這樣一個角度,來提醒大家。在這一點上,大家下去可以用用功夫,體驗體驗,再交流學習就有一個入手處,就很容易對法則有個體會。希望每一個現前的菩薩都能去參與實踐!我們一旦在「究竟不退」的認知上有一個安心的體驗了,就會了解為什麼持名念佛最為殊勝。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它收的什麼?你就知道這樣一個不拘一切形式、能攝一切業緣的殊勝教法的功德所在。不拘於形式,是它最不可思議的一個修行方式!在一切教法中,儀軌、環境、條件、基礎,似乎不講是不行的。唯有凈土一法,不擇人,不擇時,不擇事,不擇業報差別,皆給予究竟的利益。這是一個唯有諸佛親宣的教法功德,我們才有機會聽到。要不是佛來宣化,要不是像我們讀《稱讚凈土佛攝受經》或者《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來證實這個誠實言、真實語,十方諸佛都在證實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真難生信,也真難有機會想像依一名號攝化十方,同一圓明,同一成就,同一安樂。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大威德善巧呢?唯佛與佛親證!所以我們在究竟安心上、究竟不退的認知上,要運用,能安心。一切佛法的利益根源莫過於安心!很多人說:我對安心沒有感受。你還不需要。安心太重要!尤其是究竟安心,也就是所謂的究竟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安心具足悲智方便,你要是不運用它,不認知它,那你這個「佛教徒」不外乎就是掛個名字,結個緣,利益太久遠了,就會淹沒在現行業力中。我就做這樣一個提示。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法師非常精彩的開示!我們說佛法是心法,剛才法師開示我們安心大法,讓我們的心安住在不退轉當中,安住在彌陀名號當中。我們作為凡夫,在日常生活中會受到種種外境的干擾,在現行中枉受其苦。我們學佛都希望能夠安住當下,能夠清凈安詳。那麼我們怎樣利用法師剛才開示的方法,來面對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現行?怎樣把這些現行化解為我們修行的資糧,當下體現到一切現行的價值?在這方面,我們有請法師再開示開示。慈法法師:在凈土法門世尊提出持名這種教誨,唯有《阿彌陀經》中徹頭徹尾地這樣宣化著。很多人讀過《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有一些願力、觀想的提出,那《阿彌陀經》中提出了持名。我們現行與持名作為的配合,真是需要拿出一點時間去實踐、勘驗的,必須去實踐,否則我們就在傳遞著一個毫無結果的空洞的事情。我們說每一個當下都是現行,每一個當下我們都在習慣中生活,讓我們持名有點難度。所以一般我們要說服自己,說究竟安心也好,說不安心也好。所以過去人用「苦」,好比觀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通過觀苦來了解生命真正的需求。現在許許多多的學佛人不知苦。我就打打坐,坐得很安逸;我就念念佛,念得很安逸;我來出家,很安逸;我來學佛,現在身體好了……不知生老病死苦,不知無常苦,不了解無常隨時會侵奪我們的性命,沒有緊迫感。尤其是老參、老居士,基本上佛在天邊了!為什麼呢?開始那種信仰、那種新鮮的東西一旦過去了,現行想去念佛、做功課就變成另外一個狀態了。我們現行怎麼來與這句佛號,或者說阿彌陀佛的功德真正有機地結合呢?剛才提到究竟安心、究竟不退這樣一個角度。我們可以從一句實實在在的作為,到兩句三句實實在在的稱念,來體驗安心情況下對持佛名號的內在感受。你念一聲,可以圓滿依正二報的一切,你再念佛的意義是什麼呢?你可以設置,你可以觀想的。你說念佛為自圓滿、他圓滿、一時圓滿,你來稱念,你看看是什麼樣子?一定是在現行心念清晰的狀態下去持名,一定有極大的方便!明發心而行,是為方便!有人說:念佛應該用無心的功夫。但要沒有一個願,就是不明確自心,這個行地就會是一個無明業分,就會養成一種無明的習慣,人會說我念佛怎麼還會煩惱呢?假設你念佛之前有這樣一個預設: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消除一切煩惱,覺悟一切煩惱,包容一切煩惱,乃至給予一切煩惱眾生覺悟的大機。那你再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你生煩惱了,生妄想了,你的願望馬上就照耀著它了,你那清晰的心光照射著這樣一個現行煩惱、現行的習慣,而不至於造成一個無明業。什麼叫無明業呢?我怎麼念佛還會有煩惱呢?我怎麼念佛還打妄想呢?我怎麼念佛還會身體不好呢?我怎麼念佛還有違緣呢?所以這個願望十分重要!就是明心念佛,十分有益!隨著這個願望去念佛,會表達一個不可思議的方便。所以在「究竟不退」中去念佛,十分容易體會到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這樣一個事實的作用力。那真是照一切業力無所障礙,照一切國土無所障礙,照一切眾生無所障礙,圓成菩提!你用這樣一個心愿去念佛,就是以佛願來念佛了,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來念佛了。這樣的練習,你可能做一分鐘、十分鐘,或者給自己要求再嚴一些,嘗試著多一些,但是煩惱習氣還會對抗,尤其我們習慣性地對抗,就是要休息了,要跟人聊天了,要娛樂去了等等。你說我那個時候能不能念佛呢?實際隨地、隨緣、隨一切作為都可以念佛。因為念佛的確是沒有要求的,給我們帶來一個極大的不離生活、不離現行得解脫的殊勝修法。所謂的易行,就是在一切時處都可以運用;所謂的易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業力下都可以回歸,就是皆可就路還家,直指現成佛法、佛法現成這樣一個不假造作的修持。你說這是不是最難的呢?你運用慣了是最容易的,運用不慣需要熏修一下,需要提示一下。好比起床之前,你說今天我要念佛,在一切時處念佛,你可以試一試。你就提醒這一念就行了,你不念也行,可以試一試。你出門之前,說我出門做所有的事情都要念佛,你也可以不念佛,就是提醒提醒自己。你念一句有一句的歡喜,念十句有十句的歡喜,你不念也不會失念。你試一試。所以古代像道士們、出家師父們出門之前,都要有一個說法、一個偈子,念一個什麼咒語。實際這些咒語都是一個願。很多人讀過《凈行品》,許多比丘、比丘尼都受過戒,讀過五十三小咒,有五十三個偈子。幹什麼呢?做什麼事情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心。這是不是啰嗦呢?你要是覺得啰嗦,提醒自己念佛就可以了,把五十三個偈子變成:我幹什麼之前要念念佛,我什麼時候都要念佛迴向,我什麼時候都要以一顆究竟不退的心去面對這個世間—提醒自己!我們慢慢就養成習慣了,那你到臨命終,根本不會考慮能不能往生,你只能說我什麼時候臨終,這個皮囊挺累的,對不對?現在臨終才好哦!假設我現在一抬手,這人沒了,大家肯定皆大歡喜。實際是十分有意義的!你要是訓練慣了,生也自在,死也自在。我們無明習慣了、業習習慣了,被業力所轉,被無明所蒙蔽,所以心不自在,覺不自在,用不自在,業報不自在。我們欲令現行業報清晰,所謂的現行中能提醒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偈贊、發願,提醒自己念佛就好了。因為這個佛號是萬德洪名,這個佛號具足一切功德,總持一切世間,是為具足,是為無上大利。世尊在這個地方處處給我們真正的信心,真正的業—這種殊勝的願業,讓我們熏修。不相信你可以發一個願,你說:我從現在起到盡未來際就持佛名了,或者就以佛的功德作為自己未來生命的依止了!你這樣念一句,自己念一句,不要跟別人說,你的生命都會發生改變了!你要天天念,這種作用力只能自身知,只能佛知了。你可以去試驗,因為的確心作心是,心在起著不可思議的作用;但你要是不用這個心,不學會訓練這個心,你又在修行什麼呢?我們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你要修行什麼呢?佛法就是講的心法。「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全顯自心本具圓明的事實,就是所謂的「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天親菩薩在九十六句偈子中講:「世尊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他這個「願生安樂國」是很簡單的一個願望。我以前給那些有難緣的人講,你要是有事情了,把這四句偈子念一念:「世尊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你就這樣念,念久了十方無礙,念久了時時安樂。這個國就是安穩不退,安樂不退。安樂不退就來自於皈命無礙光,皈命於盡十方無礙光,盡十方無礙光就是不可思議的安穩處、自在處。怎樣把安穩十方無礙展示出來呢?皈命。誰來皈命?我皈命。我是什麼呢?是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力、習慣,消歸於盡十方無礙光。就像百川歸海了一樣,有的水是毒水,有的水是清水,有的水是濁水,有的水是交織的混合水,淌到大海里,同名海水。那我們所有的願業、十方九界眾生所有的因緣,只要用心去稱念:「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你就同歸阿彌陀佛智願海中,就是百川歸海,咸同一味。這不是比喻,這是真實不可思議的,需要實踐。你說動個心念、說一說,就這麼簡單嗎?你試一試,你要作為呀!尤其要自己悄悄地作為,過去叫內誓、密誓。自己去體驗,這個體驗是要守護的,要自己觀察整個過程的,不敢跟別人說,一說就泄露天機了,效果就不好了,自己去做,自己去體驗!有的人不信,有的人說不行,找個師長給我作個證,找個信賴的人給我作個證。那太好了!你這個人真聰明了!所以說「世尊我一心」—是在佛陀面前說「我一心皈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請世尊作個證,這個人就比較聰明了。你要真正發一個願,不管什麼願,你得嘗試呀!你說我作惡願,行不行呢?但是惡報來的時候,你不要怨人就可以,你一樣可以體驗,只是受苦報。我們接觸凈土教法,「願望」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標心、明心、知心的最直接的表達。任何人的心都不可自見,不可自明,不可自知的,標出來願就知道了。我們大部分人渾渾噩噩地活了一生,並不知道這一生的願是什麼。要清清晰晰、抉抉擇擇、明明白白的。許多出家師父說:我出家了,這是願嗎?你這個出家的願,說剃了頭、受了戒就可以了。這個願是什麼願呢?有的人說我三皈依就可以了。你真正三皈依了嗎?真正皈依法了嗎?真正皈依僧了嗎?真正皈依佛了嗎?是名字皈依,還是真從內心、法則實質的皈依呢?這個願太重要了!尤其是誓願,就是內心的願望是不可告人的,是自己要真正清晰的!你內心那個願望是你真正果報的擇取。所以在凈土這個特定的教法中,就會講到內誓外願,佛果的事實。我們在以後的講解交流中,看看能不能把這個誓願的東西清晰地認知。一旦認知下來,在我們的現行中,每一時處你不用故意去用力了,那就可以做到念佛憶佛,來順性生存,順性來安住在這個法界。但是這個願望必須得清晰,尤其是內誓,就是內在的心理活動,你一定要清晰明了地抉擇,純正起來。實際我們現在的修行人最大的障礙,就是對內心世界的不在意,對外在環境的過多關注。迷失在外境、外緣、外說、外事中,對內心世界從來不認真關注,不決定地關注它,不在意它,丟失了我們修行的根本依止!內心就不像古人那麼強大,不像覺悟者那麼完整。那麼這個內誓、這個內在的願望,我們可以拿出來一天,拿出來一段時間,給自己規定一下,我用一個內誓來守護:我今天念佛,不說妄語;我今天念佛,我不罵人??總之找一個角度就行,可以體驗體驗。你說我有罵人的習慣,有說妄語的習慣,有怨恨人的習慣。沒有問題的!你發了誓願以後:哎,我怨恨人了,你知道;哦,我又怨恨人了……這個覺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以前你怨恨人,你根本不知道你在怨恨,你罵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罵,因為你認為別人應該罵的,別人應該怨的。你發了這個誓願以後,你再去怨人的時候,雖然還是怨,但是你覺悟這個怨了,你說:我怎麼能怨人呢?我怎麼又怨人呢?我怎麼又罵人呢?我怎麼又嗔恨人呢?對不對?要發誓,要發願!過去很多藥方,尤其是祝由科的藥方,就是發個願。多麼大的病也不管你,就說:你好了,沒事情了,回去發個願,但不能跟別人說,你要守護它,走吧!就真好了。你說你看我有病了,病了這麼長時間,你能不能發個願,我就好了。主要是我老發不出來(註:眾笑)。你可以真正去體驗,它十分有效。說句實話,要不是給大家講阿彌陀佛,讓我在這兒坐兩個小時,我不幹。因為我在房間里坐五分鐘,我就受不了,難受!感冒的感覺大家都知道,就是渾身無力,骨節酸痛。但這個地方沒問題。為什麼呢?這裡邊有個願,大家學習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成障礙了。不相信咱們從現在坐到下午,誰也不準動,我陪大家坐。我是病人,對吧?我坐這就是我的願,是這個願力起到的作用。的的確確是這樣,我在房間里試了,坐五分鐘我就受不了,噁心,想吐。因為那時候想舒服,想要把病弄好,想要身體健康,想恢復到不感冒的狀態。結果不行,業力成熟了,一坐就難受,就趕緊到房間去喝水。因為我過去發過願,發什麼願呢?在未來際的生命中,若是有人交流凈土,或者說聽聞阿彌陀佛的哪怕一絲願望,只要表達,我一定完整地不保留地來交流。可能因為這樣的願望,我能坐在這個地方。我每一天在來的時候都會思考,能坐下來,是為什麼呢?有這個願望。我希望大家去實踐,內誓特別重要,就是內心的自我運用的方向,它很重要很重要!這個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外在的東西實在是取代不了。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法師精彩的開示!剛才說到在生活中怎麼面對現行,法師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指導。一個是現行和持名相結合,另一個是我們要有一個很強的誓願力,用誓願的力量照耀生活中種種現行。其實有一個很強的誓願,是非常安心的,把心安住在誓願中,能夠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同時能夠支持這一句名號,安住在彌陀的願海當中。感恩法師帶給我們歡喜,為我們安心。阿彌陀佛!「第二講」果地覺為因地心開示時間:2016年3月11日開示地點:四川樂至報國寺「督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昨天我們學習了《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第一部分,講蕅益大師作這個《要解》的緣起,以及蕅益大師根據天台教規所作的四判教。昨天法師也給我們開示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以佛的果地覺作因地心。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概念法師還沒有展開來講,後面我們可以祈請法師深入地開示。第二法師為我們開示了如何能夠原汁原味地還這個教法一個本來面目。很多祖師大德對凈土法門都有開示和論述,那麼我們怎麼通過這些開示和論述,能夠直接契入佛陀的本懷,能夠回歸到佛陀宣講凈土法門的悲心?也就是法師開示的怎樣能夠當下承擔、直接體認這個教法。第三法師給我們持名念佛找到一個突破口。法師說到以「不退轉」作為一個契入點,作為一個突破口,以這個突破口和我們在現行中生起的煩惱去對治、去圓融。法師又提出來一個概念叫「誓願」,它不是一個生滅的短期的願,而是一個生生世世在菩提道上、在我們解脫生死的解脫路上這樣一個大願,我們依誓願的力量來堅固道心,來促發生命長途當中的很多因緣,來時時刻刻地提醒我們、提攜我們。昨天法師在這些方面為我們作了非常精彩的開示。下面我們接著學習,首先請隆實法師作下一部分的宣講。阿彌陀佛!「輔講」隆實法師:阿彌陀佛!請大家翻到《彌陀要解》第九頁,今天我們從第九頁「入文分三」這裡開始。還是我來念,大家小聲地跟隨或者默念。「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故智者釋《法華》,初一品皆為序,後十一品半皆為流通。又一時,跡本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五品,皆為跡門流通。蓋序必提一經之綱,流通則法施不壅,關係非小。後人不達,見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甲)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乙)初中二:初標法會時處;二引大眾同聞。(丙)今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凈土,決定無非,曰是。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舍衛,此雲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雲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雲給孤獨。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祗陀感嘆,施余未布少地,故併名祇樹給孤獨園也。(丙)二引大眾同聞三: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天人眾。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丁)初聲聞眾又三:初明類標數;二表位嘆德;三列上首名。(戊)今初。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僧者,具雲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戊)二表位嘆德皆是大阿羅漢(之位,其德為)眾所知識。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凈土不思議法,故名大也。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戊)三列上首名長老舍利弗(此雲身子)。摩訶目犍連(大采菽氏)。摩訶迦葉(大飲光)。摩訶迦旃延(大文飾)。摩訶拘絺羅(大膝)。離婆多(星宿)。周利槃陀伽(繼道)。難陀(喜)。阿難陀(慶喜)。羅睺羅(覆障)。憍梵波提(牛呞)。賓頭盧頗羅墮(不動利根)。迦留陀夷(黑光)。摩訶劫賓那(房宿)。薄拘羅(善容)。阿(少/兔)樓馱(無貧)。如是等諸大弟子。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慶喜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呞尊者,宿世惡口,感此余報,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壽命第一。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凈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凈佛土,複名當機眾矣。(丁)二菩薩眾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此雲妙德)法王子。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彌勒菩薩之名)菩薩。乾陀訶提(此雲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菩薩摩訶薩,此雲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之稱。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凈土法門,故居初。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凈佛國為要務,故次列。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凈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丁)三天人眾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釋提桓因,此雲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凈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乙)二別序。發起序也。凈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唱依正名字為發起。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凈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如《梵網》下卷自唱位號雲我今盧舍那等,智者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娑婆世界)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凈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西方者,橫亘直西,標示現處也。十萬億者,千萬曰億,今積億至十萬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山所繞,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過如此佛土十萬億之西,是極樂世界也。問:何故極樂在西方?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又在東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極樂,序依報國土之名也。豎約三際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極樂者,梵語須摩提,亦云安養、安樂、清泰等,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如下廣釋。然佛土有四,各分凈穢: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穢,五濁輕者凈;方便有餘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凈;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凈;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凈。今雲極樂世界,正指同居凈土,亦即橫具上三凈土也。(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凈穢佛土。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凈也。此則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方是極樂凈土宗旨。下明義處皆然。)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廣釋。佛有三身,各論單復: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法身復者,自性清凈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復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化身復者,示生化身,應現化身。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雖辨單復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複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焰,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非權,破《華嚴合論》之訛;非邪,破末世積迷之習。此二料簡,尤大有關係);圓彰性具,令深證故。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非未來未成,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複次,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複次,阿彌,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好,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我們對這些文字作一些重點提示。那麼前面「五重玄義」是統說,下面就是具體對經文的註解。對整個經文,蕅益大師把它分為三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下面依次對這三部分加以解釋。請大家翻到第十頁: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是」、「我聞」、「一時」、「佛」、「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蕅益大師都逐字逐句地解釋了。其中有一句: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這句話對我很有觸動,供養給大家。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這裡對「比丘」作了解釋。僧者,具雲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我們平常講身、口、意、見、戒、利就是「六和敬」,這裡是「事和」。法師經常講「僧」不是一個人,「僧」是一個集體,所以它對應著「和合眾」,我們在經典上找到依據了。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這裡對「阿羅漢」有個解釋。然後對與會大眾的聲聞眾: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如是等諸大弟子。有十六位大弟子。其中第一位是: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這裡大家看到第三行: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這是講文殊菩薩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凈土法門,(故居初。)這裡講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的是舍利弗,菩薩眾中智慧第一的是文殊菩薩,無論是聲聞眾還是菩薩眾,這裡都講要智慧第一,那麼「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凈土法門」。下面還有天人眾等眷屬: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無非凈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這句話比較重要。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是經文。凈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這裡和前面聲聞眾中智慧第一者舍利弗,菩薩眾中智慧第一者文殊菩薩,前後有個呼應,「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下面一段是一些名相的詮釋:講了佛土、三千大千世界是怎麼回事;又講了極樂世界四土中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是怎麼樣的。唯一佛界為所緣境。這句話比較重要!今天我們讀誦的內容其實就是「序分」部分。《佛說阿彌陀經》大家可以讀一讀。蕅益大師是對《阿彌陀經》作註解,但它還是來源於經文,所以他註解的再多,我們也要落實在經文上。今天涉及的經文就是到「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到這裡就是序分部分。蕅益大師講了那麼多,都是對這一段話的詮釋。好,我的內容完成了,阿彌陀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隆實法師帶領我們學習《阿彌陀經》。在《佛說阿彌陀經》這一部分經文的學習中,我們看到蕅益大師的註解里也說到:「凈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然後說這個法門是「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那麼我們在學習《阿彌陀經要解》的過程中,這個不可思議甚深難信的法門,我們怎麼樣去信它?我們皈依佛門十多年了,修學凈土法門也很多年了,我有一個疑問:就是在學習當中,我們是不是真實地信?比如我們煩惱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我們內心生起要攻擊對方、反駁對方,或者生起貪心、嗔心、痴心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還在信這個難信之法呢?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還在接受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呢?所以我們這個信心—對凈土法門的信心,對極樂世界的信心,我覺得可能是大家在修學當中、信仰當中碰到的一個核心的、普遍的問題。經典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經文的意思非常明白: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我們對這部分有一個堅定的信心,那麼到後面都是水到渠成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核心。那麼法師在昨天的開示中談到「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我們就想恭請法師在這個方面—如何產生真實的信心?如何生起不退轉的堅固的信心?以及法師提出的「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這兩者之間怎麼樣去圓融?怎麼樣有一個下手處?能夠讓我們在內心建立起對凈土法門、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永不退轉的堅定的信心,以佛果地的功德來折攝我們很脆弱的、很無常的、很生滅變化的這樣一顆凡夫心。有請法師!阿彌陀佛!「主講」慈法法師:我們有因緣學習《彌陀要解》,實在是要解決心中的一些疑慮。尤其是凈土教法,說難信,實在是九界難信!去佛已遠,要是依所有的業力差別是沒辦法正信的,所以凈土教法提出來「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全他即自」這樣一個印契、抉擇。為什麼要有這樣一個印契呢?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本質、性德與佛無二無別,差別就在這個修德上。世尊的修德與性德是一如地展示出來了,絲毫委屈都沒有。那除佛世尊以外的九界眾生,都是有消減的、變異的,乃至像等覺、妙覺菩薩觀察一切實相猶如隔紗,就是有極細微的蒙蔽,他還不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凈土一法是十方諸佛親證的、性修不二的真實功德,也就是生命的極致狀態。那麼每一個生命可能都有自身的一些業力取向、願望取向、階段取向、知識取向……這個沒問題。但他究竟依止的本質沒有真正彰顯出來,難免少受委屈、多受委屈、被迫委屈、全部委屈。像三惡道直接就是委屈的生活—被刑罰、被屠戮、被鞭打;三善道有主動的東西,但往往被鬥爭所牽制—修羅,被放逸所牽制—天人,被猶豫徘徊所牽制—人類,福德若具不具,這裡面都是有委屈的;那菩薩聲聞緣覺,尚未究竟圓滿於性修不二的真實利益,沒有完全的對稱功德,他也少受委屈,雖然已經步入了覺悟法界,得到了生命的自由與自在,得到了生命覺悟的實質,但是究竟於性修不二的事實尚差一分、尚差多分。所以凈土這一法攝十方九界眾生同歸圓覺,同歸性修不二的真實利益,這實在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究竟教法!所謂的難信,世尊說「我於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這個「一切世間」世尊說得很直接了當。你說「我們這個人類,我們學佛十年、二十年信不了啊!」那你根據自己的業報、習氣差異,你想想那些惡道眾生、蜎飛蠕動怎麼能夠同成菩提呢?怎麼能夠一生不退呢?在你業報差別的擇取中,你沒辦法去想像、去設置、去認知,你透視不了這個過去現在未來相續果報的實質內涵,你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力量,你就是眾生業分,你沒有三明四智的透達,你沒辦法解決這些幻化業力帶來的蒙蔽。我們現在學習《彌陀要解》,要真正正信於十方諸佛性修不二的功德,就一定下手在修德的差異上!我們一定是在性德的大地上來起步的,要不起步我們沒有辦法。我們在認知上不了解佛與眾生修德的差別,就不會憶佛念佛,人沒有憶佛念佛的理由,就不願意去做。你會說本性一如,我何以念你呢?對不對?這麼一個概念,就造成了人我對待、二元心智。所以全他即自,彰顯自性,就是以佛圓滿的修德而彰顯眾生本具性德,實際就是諸佛如來親證性修不二的事實是佛的果地覺,我們沒有親證。就像一個貧窮的人一樣,你要建一座一百層大廈,你沒有那樣一個資糧,沒有那樣一個能力;但要對具有無量財富的人來說,那建一座高樓大廈也沒有什麼,因為他有那個能力和財富。世尊在十方法界中有他不可思議的絕對權威,這個權威就是親證性修不二,所以是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他決疑一切眾生。決疑什麼呢?他超越了九界所有眾生委屈的疑慮。我們就是有疑慮,在我們業分中就是難信。我們依照自己的思想、意識、果報等就是疑慮。你說「我要生正信」,你喊口號吧!隨你喊,喊了口號下去還是不信!為什麼不信呢?你沒有隨順佛的功德、佛的知見、佛不可思議的境界力—就是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去步入諸佛如來性修不二的莊嚴境界、真實功德的這樣一個一真法界的事實,你沒辦法。你欲得大利,想通過自己那一點造作出來的所謂善根,就像我們這一生窮其作為,又能做出些什麼呢?就像一個貧窮的人想奮鬥,這一生奮鬥成世界首富,行不行呢?要是沒有宿世的善根,沒有巨大力量的支持,沒有巨大的背景,一定是個妄想。要有多世的積累、善根的成熟、種種因緣的聚集,才能顯現出一種世俗的福德與出世的福德。那你說這九界眾生都難信,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要有正信,那就要隨順佛之知見,隨順佛這種甚深不可思議的境界力的召喚,步入佛的境界,依教奉行去實踐,隨順佛的知見去實踐。那你說這是不是難事呢?實際不是難事。主要是我們的思維習慣。所以天親菩薩在《優婆提舍願生偈》中反覆提示我們,這樣一個教法,九界只有隨順得入,沒有你所謂開悟的地方,也沒有你所謂信心的地方,你只能隨順得入。就像大海一樣,百川歸海了才成大海,你不能說我建立一個大海,對不起!因為佛親證的性修不二的功德,這個功德充塞著一切法界,你再建立個什麼呢?那許多人說「佛有這個,我也能做出來這個」,那你要久大劫地熏修,慢慢地來,一生得阿鞞跋致是難中之難了,你就不要打這個妄想了。我們在這一生中欲得阿鞞跋致,若不隨順佛的果地覺來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一個抉擇,從理、事上回歸造成一如的事實,阿鞞跋致亦是一個虛名。這是關係到大家法身慧命的事情,絕對不敢似是而非!什麼是法身慧命?大家要知道。因為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輪迴著、輪迴著……這個輪迴是無始無終的,所以說「久劫輪迴」。這個久劫有多久啊?沒辦法記載。我們要出這個久劫的輪迴,這無窮無盡的無意義的輪迴,要出枉受其苦這樣一種重複的作為,令生命步入究竟覺悟的世間,若是沒有凈土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諸佛所守護的徹底悲心,我們這一生想得到這樣一個究竟安樂的大利,那可能亦是個借口、說法。凈土一法出現於世,的確是一切眾生真正的福德因緣。這個果地覺為因地心,因徹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互徹、全他即自的功德,不是要假設的,而是必行的、是唯一所行的!因為九界難信,九界沒辦法跟它同步;一旦同步,那就是佛陀了。所以我們以佛的果地覺,隨順佛的果地覺,九界同歸;我們隨順著九界的差別業報,是名九界。所以世尊在這個經的收尾講到:「我於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這個「甚難」是真實說。真實到什麼程度呢?不管是菩薩、聲聞、緣覺,或者人、天、修羅等,你只要依著自己的知見、依著自己的修持作為等,你欲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一生成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人讀到《普賢行願品》之類的文字,像文殊、普賢這樣的大士亦要臨終導歸極樂,一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很多人說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他們早已成佛了呀,都是倒駕慈航呀,對頭的!如是大士若不導歸極樂,一生顯現成佛之事實是不可能的。所以極樂世界又名「如來會」,就是諸佛海會之處。極樂者唯性修圓成圓現才能稱為「極樂」,那菩薩國土、聲聞國土不名「極樂」。許多人讀過《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其中有這樣一品來提示我們,所謂的極樂世界就是十方諸佛如來會集之處,或者說往生彼極樂世界就是十方如來會。除此之外其他的方式方法,在經典中的的確確難見難聞。當然許多人學過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學過什麼唐密、台密、東密、藏密等,也有即身成佛的修法,但是我告訴你:這個成佛的方法是絕對的保證,是十方諸佛同一授手的保證,那個成佛的方法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有學過。這是十方諸佛同一授手、此生必成佛道、必得不退的一個教法。或者這麼說:普遍接引一切眾生、無問自說的一個悲心的傳遞。他是廣泛接引,不是對某一類成熟或不成熟的有情,他把一切眾生的善根一時激活,這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修德力,是他完整的性修不二的作用力,展示在十方一切國土、一切眾生面前。這個角度希望大家有一個聽聞和思考,那我們在平時的念佛中、生活中去觀察,所謂的妙觀、勝觀、樂觀,能真正得到內心的喜悅與安樂。今天我們學這個文字,是它序分的內容,實際就是召喚我們,召喚我們什麼呢?從諸大聲聞阿羅漢—世尊的十六大弟子,第一弟子都是這個第一、那個第一,不管是神通第一、智慧第一、方便第一、密行第一……然後就是文殊這一類的菩薩們;再就是天、人,種種生命,實際就是九界眾生。這個序分中的聞法眾就是所攝眾。這個序分就是來招呼大家步入這樣一個聖殿、這樣一個法殿,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教化區域中,來受此攝化。你要有嚮往,你要有依止,你要願意解決這個性修不二—就是我們心地的本質、生命的本質完全揮泛出來,展示出它真正的自在、方便、究竟與圓融。你要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毫不受委屈地展示出來,顯現極大方便地展示出來。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機制呢?這個教法就給我們這樣的揭示。所以欲在這個法中生信,唯有隨順果地覺來作我們舉心動念的因地心,每一時刻的因地心!修行也好,觀察也好,了解也好,果地覺為因地心!你不要拿你那個識心—你那個所謂的知識,你那個理解與不理解,你說我開悟不開悟,在這個地方沒用!你也不要對自己客氣,一客氣你就步入歧途,你認為你理解了,你有信心了,來一個打擊、一個疾病、一個煩惱、一個痛苦、一個違緣,可能你的信心就一時滌盪一盡了。你清晰的時候說「我有信心」,可能一糊塗,一犯迷糊,你那個信心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所以我們上面這個「自信」,從人人都有自性這個佛性的角度是可以生信的。但我們沒有彰顯出來,佛彰顯出來了—佛把他的性德通過修德彰顯出來了,我們照見了自心原本具足這樣一個功德藏。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原來是我們自心的莊嚴啊!我們自心的莊嚴我們認不得。每一個有情這個性德是具足的,但是這個性具你從來沒有展示出來。我們要把它展示出來!怎麼展示出來呢?阿彌陀佛依正二報徹底圓彰一切眾生本具心性,所謂的全他即自,彰顯自心莊嚴。這個本是自他不二的,因為性德是一如的,所以極樂世界是一切眾生性德的本家本國。你要在這個地方生起信心是沒問題的,所謂的順性生起信心沒有問題。諸佛如來有清凈的法性沒有問題。我們一切凡夫從來都沒有離開這個清凈的法性。你可以生信,極樂世界是你的本家本國,你要認得呀!他不過把它顯出來了,你沒顯出來呀,沒顯出來你就「南無」,你就皈命;你一皈命,你自性的心智就彰顯出來了。本來是不二的,它沒辦法二。所以導引一切眾生回歸極樂並不是佛的私心,也不是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佛的專利,他不過就是給你製造個鏡子,讓你照見自己的樣子罷了。什麼樣子呢?性德圓融的樣子,清凈的樣子,無礙的樣子。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就是讓一切眾生照見自己、認知自己生命意識一個究竟樣子的方便。你要有這樣一個認知,這個信心可能會有一些方便。那到底能信到什麼程度呢?就在我們這個性德的認知問題與修德差異的認知問題上了!性德無別這是亘古不變的一個內容,修德的差異—你認不認,它都在差異著、表達著。各個單體都有差異,這個差異放在這個地方了!所以極樂世界是眾生的本家本國—這就是信心!你要信得及本家本國,那你就是回家。我們知道念佛回家這個事情,再「南無阿彌陀佛」也就簡單了。「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回家的意思。回什麼家呢?性修不二的家,生命究竟清凈、究竟圓滿、究竟無礙的家,我們內心世界極為嚮往而不知的家。人們都在追求、追求、追求……無量無邊的追求,每一個生命都有個願望、嚮往、想法等等,但這個地方是極為清凈、極為真實、極為圓滿、極為究竟的一個回歸。這個地方世尊不必要設計陷阱,不必要設計欺誑眾生的東西,沒有必要!為什麼呢?因為性德的本質在這兒放著呢!所以歷代祖師在這個地方徹底地、不斷地詮釋這樣的內容,善知識們不斷地表達這個性修的差異,性修的本質。佛陀怎麼把本質給圓融在一起了?就是所謂的順性發願、順性起修、順性圓滿的事實。我們眾生業分是違性的,就是沒辦法把性德彰顯出來,因為沒有去順性地立願、順性地作為,也就沒有順性的結果。我們只是順著業力的差異,在不同的業力差異中不斷地堅固自業,不斷地取取捨舍。所以說在這個地方想認識清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通過文字的支持、經典的支持、自己實踐的支持,慢慢了解「性修不二」原來是一切眾生心地嚮往的一個真實功德所在。它真實在什麼地方呢?究竟,圓滿,沒有障礙。我們平時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嚮往。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我們剛才恭聽了法師精彩的開示。法師開示我們在對凈土法門建立信心上,要有「性修不二」這樣一個概念,通過佛的果地覺、佛的功德來開發我們的自性,讓我們能夠彰顯自性,能夠毫不保留、毫不委屈地展示自性,這樣我們自性的力量會在佛功德的加持下壯大、彰顯,我們才會有更大的信心。那麼剛才在學習《彌陀要解》的文字當中,我們發現像蕅益大師、智者大師這樣的祖師,他的文字非常優美,他的理論體系也非常完美,我們讀著是一種享受。那麼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步入一個誤區:就是我們的關注力會投注在文字上,在理論上我們總是在讚歎、在仰慕,「這個祖師好厲害呀!這個祖師的論述真好啊!祖師把這個義理闡述得如此完美啊!」但其實我們修學根本是要解決自身的問題,解決我們的生死問題、煩惱問題,達到和佛陀同樣覺悟的境界。這就是禪門說的「標月」—手指和月亮的問題。平常在我們學習佛教理論的過程中,可能同樣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追逐著佛法的理論體系,忘記了法師開示的「念佛就是回家」,忘記了自性本具和佛性無二這樣一個根本。我們在這裡恭請法師:就是在修學當中,我們是通過佛教理論慢慢地引導自己去建立信仰走下去;還是以法師剛才開示的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讓自身首先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站在與佛無二無別的境界上,去學習佛法的理論。首先自己站得高,知道自己的本性,這樣來學習祖師的言教,能夠高屋建瓴,遊刃有餘;還是說我們只關注在祖師這種圓滿的佛法理論體系當中。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建立信心、為了修行,但我們可能會迷戀於佛法這個完美的理論體系,而忘記最根本的回家之路。在這方面,我們恭請法師以自身多年修學的體悟,來給我們作開示。阿彌陀佛!歡迎法師!慈法法師:念佛這個法門,它比較簡單,就是「念佛—法門」,念佛就是這個法門的一扇門,出入自在。那麼我們有沒有念佛,是能不能步入這個法門的一個標誌。你說以什麼樣的心念佛呢?可能這個念佛要有個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就是所謂的相應與不相應的問題。這個專念,或者說發無上心—像《無量壽經》中講三輩往生咸以無上菩提心來作為起步,實際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沒有果地覺來作因地心,你這個凡夫心念佛,你只能是熏修了。就像剛才提這個問題,這麼說是漸次修持—我們一點點地串習熏修,像香一樣慢慢地熏染,使我們心靈一個感知、一個感知……這樣行不行呢?那我們以前學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亦是這樣說。這個地方是需要漫長的修持的。因為眾生心分的回歸,是所謂的眾生心憶佛念佛,要是不了解眾生心分的回歸,堅持眾生心分相續去念佛,這個利益就更遙遠了。現在我們念佛人最大的障礙恰恰來自於眾生心分—就是我們的業報心分、分別意識執著,現前一些狀態的堅固守護,一個是當真,一個是守護。眾生心分相續—嘴巴在念佛,但是心分中相續的東西不是憶佛念佛。這個地方就會出現一個修行上的背道而馳。因為他的心分中還是業力感知:我今天感覺到身體很健康;我今天感覺到心情很愉快;我今天感覺到什麼都很順暢。這可能是學佛學對了,可能是有意義的。把這種見聞覺知的覺知,當成了自己念佛的成果。那又有事情來了:被人誤解了,被人罵辱了,被人找麻煩了,身體不適了,事業家庭出現障礙了……我這念佛又出問題了!念佛怎麼不起作用呢?我念了若干佛了,我老伴怎麼會有病呢?我修行這麼多年了,家裡怎麼總不順暢呢?有的人跟我說:我也學佛了,我怎麼沒發財呢?有的出家師父說:我出家這麼多年,一心修行,我怎麼落到這個下場呢?什麼下場—你看我病了沒人照顧啊!沒人理解啊!沒人愛護啊!沒人關心啊!或者自身感覺應該越修行越像金剛不壞一樣。尤其是念佛呀,對不對?佛的果地覺什麼都具足呀,對不對?這一算賬,一對比,感恩心全然找不到了,實踐法則的歡喜心全然找不到了,只留下了怨恨迷失。甚至信仰都會退失,說不修了不修了……很普遍呀!那你說我們念佛為什麼呢?我們要先接受我們這個生老病死啊!我們不接受生老病死,我們不感恩生老病死,我們的感恩心就沒法生起來。我們就自己本分的業相中、本位的業相中,要生起感激,對父母感激、對天地感激、對社會感激、對師長感激。你這個感恩心成熟了,你憶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那你怨恨自身的生老病死,怨恨家庭,怨恨社會、怨恨父母……當然有的人到佛教圈子裡怨恨佛教。全然就是個怨恨的心,沒有其他的。很普遍呀!我們剛來到寺廟,什麼都好,出家也好,居士也好,真好啊!這報國寺好啊!有山有水,還有土地種,還有紅苕吃,對吧?但吃久了,不行吧?胃酸吧?幹活干久了,有想法了,這麼累呀!第一天掃地很愉快,第二天掃地感覺還行,第三天、第四天……第一年、第二年……會不會呢?我們要是跟著業習走,就會這樣子;我們要是真正地憶佛念佛,那我們只有感激呀!我們會感激生老病死,感激環境,感激三寶,感激寺院道場,感激僧眾,感激一切蓮友!要不然我們只有怨—累啊、苦啊、不被人理解啊、相互有隔閡啊……所以眾生業分的心理就是迷失負累。我們真正地用眾生心去憶佛念佛,看看佛的慈悲、佛的善巧、佛的作為,我們那樣去回歸,就越修越不可思議!這是漸次修持的理念。那要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直下就承擔一切九界眾生的業力!地獄之苦你要面對了,你說「我們就受受地獄苦,讓地獄眾生得到休息吧!」你受到愚痴苦,你說「讓那些畜生眾生擺脫愚痴業吧!」人在受刑罰之苦,你就會說「我這個苦來代替一切眾生苦,來遮止一切眾生苦吧!」你看到鬥爭,就感覺鬥爭是毫無意義的,就會來遮止爭鬥的心念,真正地祝福天下人和合、和諧。那果地覺為因地心,你說很不容易吧?我們想像起來真不容易。所以內誓外願我們要了解,就能找到佛的果地覺這樣一個角色。去年我們有內誓那個文字,實際那是個提示。諸佛如來乃至十方法界的眾生,這個所謂的佛性、本性、自性,它是一如的,它本身是無諍的。所謂「一如」就是「性德一如」,這個誰都推翻不了,沒辦法推翻,因為它不建立,法爾本然,這個地方是無諍的。世尊證實到這一點了,所以他就有內誓—就是他內在的自受用。就像人把手舉起來,把自己突出出來是一樣的,我一舉手—把自己突出出來了。實際人人都有無諍這個性德的本質,我們表達出來了,就是說你要守護這個內誓,守護這個受用。我又跟人爭鬥去了,我又跟人找麻煩去了、我又說是非去了……你心諍了,你要知道這是習氣、這是習慣、這是毛病,不要迷失它。好了,到此為止了,那開始覺悟了。怎麼覺悟呢?因為你的內誓而覺悟!因為你本具的性德無諍而覺悟!回到內誓、回到性德上來,得究竟安穩。什麼究竟安穩呢?不落空的。很多人說要不跟人爭、不跟人斗,會不會落空啊?會不會浪費時間啊?什麼也不作為啊?不是這樣子的,無諍本身就是一個內在的受用。這個受用佛陀親證了,圓滿地證實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那你說我們想入佛知見,以佛的果地覺來做人,這佛的果地覺是什麼樣子呢?這個無諍內誓就是他自在的受用、內心的受用。我們標了一個與事無諍、與法無諍……實際你可以寫無限個無諍。你說無諍是不是愚痴啊?不是!無諍是不是懦弱啊?不是!你要去體驗它內在的廣大、深刻、寧靜、周遍、具足、清凈、無礙的事實,你要去體會這些東西。我們從內心去體會佛的果地覺,就是你要立個誓!立誓幹什麼呢?就是來了解果地覺。世尊果地覺的內在是個啥受用呢?他自身是個啥受用呢?無諍!佛無諍,我也發願無諍!那行不行呢?那要實踐,不實踐真不行的!以前說果地覺為因地心,就是把佛的自受用來作我們現前的自受用,那就是因地心啊!那就可以很清晰地去認知、去運用,你要守護這個!很多人念許多心咒,那些心咒都是他的自受用,就像這個無諍誓願是一樣的。有的人修什麼觀世音、什麼大勢至、什麼菩薩、什麼佛陀的心咒,實際就是他的內誓!有一些修行者成就了,也傳給人一個心咒,說你要好好地念,這是什麼上師的心咒,這是什麼本尊的心咒……實際就是他內在的誓願!你說沒有翻譯啊?不給你翻譯,翻譯成無諍不好聽啊,你感到無諍太平淡了,來點嘰哩嘎啦的,你聽不懂才好呢!就是用梵語什麼的,反正讓你不懂就好了。人一懂,就感覺到顯化了,揭示出來了,就沒味道了。就像這個無諍,是佛的受用,揭示出來了,人會感覺到:是不是沒有意思了?我還是念點玄的吧!那你就念玄的,我們顯教中也有玄的,對吧?《十小咒》、《楞嚴咒》……很玄!對不對?很長哦!像我們四川很多地方還念那個嘰嘰嘰、吱吱吱……普庵祖師的咒,都很神哦!但是有一點,這個內誓「無諍」兩個字,就是佛圓滿、清凈、無礙的自受用。你用無諍的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是個什麼人呢?就是佛佛相念!你說這也太簡單了,誰要你弄複雜的?對不對?複雜的不好操作呀!學佛不是為了複雜,也不是為了簡單,要有作用力呀!用上力才好啊!你用不上力,說複雜、說簡單都沒有意義了。那我們下去就可以用無諍的心去念阿彌陀佛。你說我已經發過無諍的誓願了,盡未來際我要守護這個誓願,實際你就表明你要順性起修了。諸佛如來都是順性起修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我們起步怎麼起呢?你發無諍的誓願就開始起步了。起什麼步呢?順性起修。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的!這個十方諸佛一起讚歎也讚歎不完!為什麼呢?虛空界盡,此功德無盡。因為性德的利益,任何生命、任何言詞都讚歎不及。那你順性起修,這樣的功德福慧亦是無量。不是說你不知道那個量就是無量,是無量之無量。因為性德的功德海是不可稱計的。你真想在此一生中每個當下不虛過,那你用這個內誓的無諍心去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你先發個無諍的誓,實際也就是守護阿彌陀佛的受用,守護諸佛的心智受用,你再去念佛。佛佛相念是個什麼樣子呢?你去體驗好了。很多人說這修行、那修行,我說你怎麼修行啊?不順性你修什麼行啊?不發無上心你修什麼行啊?不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你修什麼行啊?自心尚未明,你修什麼行啊?你怎麼修?這個內誓是我們了解果地覺的內受用的一個重要角度。你再發一個心—為利九界眾生故,為令十方九界眾生圓成菩提故,我來念佛,來做一切善法,來實施一切作為。你這兩個願有了,阿彌陀佛的自受用與他受用都可以表達出來。你說我讀四十八願,像阿彌陀佛發那三個大願一樣—「設我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他就以他的名聲傳十方作為布施者,接引一切眾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他的超世之願。超什麼世呢?以名號印契眾生,令眾生一時回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性修不二的功德海中。我們也可以這樣發願啊!內誓外願,自受用他受用都有了,你再來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再來執持名號,你再來平時的作為,你就是一個無畏的人,你就是一個不被一切業力制約的人,你在一切業力海中得自在。如鴨游水,於水中得自在,不再被其淹沒了。要不然你麻煩死了,就像落湯雞一樣,你就掙扎吧!在業力海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淹死掉了。所以這個內誓外願是我們認識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一個最簡潔的、最直接的方法。你說以前沒有這樣實踐過,也沒有聽人這樣說過,咱們不管他,咱們只管去實踐就好了,有利益就好了。因為善知識們施教角度各不一樣,作為各不一樣,不能說哪個利害得失,只是說角度不一樣。我們在這個地方談論這個角度,那大家就通過這個角度來認知。像我們昨天談到以「究竟不退」這個作用力來念佛,實際是以究竟不退安心再來念佛,以究竟不退這個作用力安心再來實踐一切法。我們的作為就不飄飄忽忽,就踏踏實實的,就可以十分認真地實踐這個法則。這個果地覺為因地心,你要是以究竟不退這個作用力,來作為安心方便,來執持名號,來熏修一切善法,功德亦不可思議。不過是果地覺換了個角度,順性換了個角度。你說哪個角度最精準呢?你用哪個方法去實踐了,哪個方法就最精準;你要不用,它再精準也沒有意義。現在我們講的都不是太少,依教奉行者就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那要是聽聞聽聞、學習學習,過過耳根,這樣也可以作為一個道种放在那兒,哪一天我們真正需要了,再去實踐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成熟起來。因為我們大家有這樣一個意樂來學習,這本身就是善根的成熟。成熟什麼呢?我們嚮往性修不二的認知與實踐,是了不得的一個善根成熟!因為我們哪怕動一念憶佛念佛,嚮往於究竟教法,這一念都不可思議!況且我們能身體力行到報國寺這樣一個凈土道場來學習呢?這一點起碼我們現前大眾,在聽聞以後拿出一些時間,去把佛的內誓外願—就是自他二種受用,這個果地覺去思維思維。我們後面還有幾節課,可以在這個地方多著著力、多用用功,不辜負蕅益大師及歷代祖師們的悲心給予。蕅益大師在著這個書的時候,真是嘔心瀝血。蕅益大師壽命很短,五十幾歲就去世了,可能還沒我年齡大就去世了。他的著述很多,真是嘔心瀝血,治學嚴謹。他想傳遞的無疑是希望我們於這個不可思議極圓頓的法則、三根普被的法則、圓收圓超的法則中得到利益。這一定是他內在的悲願。我們學到這個序分,蕅益大師在這個地方反覆提示,像書上講的「凈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這個地方不是為了讚美而讚美,實在是策勵後人尊重之尊重—尊重這個難得的聞法、遇法、實踐法則的勝緣機會。要珍惜啊!我們人生的每一時刻都值得珍惜!每一件事情都值得珍惜!珍惜,它的價值自然會顯示出來。當然你說我就放逸,得過且過,那也沒問題,但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得過且過,就在自我輕視中消失了,新一輪的業力會使我們的生命更加沒有價值,在更加浮漂的一個業報相續中。所以這個果地覺為因地心,用佛陀的內誓外願、自他受用來審思、來認知是一個得當的方法、可行的方法、可以去反覆實踐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去作為的,也是凈土教法的一個特質—所謂的果地覺為因地心這樣一個特質。這個念佛法門就成為事實。念佛就是里外一如地念佛,因為自受用與他受用,這個念佛的功德就如佛佛相念一樣,那麼我們的身心世界的確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轉換—內在心智的升華與外在依報的轉換。你需要去實踐,去反覆勘驗。六道輪迴本來就是六個角色—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修羅,你看這六道在不同的角色中。你說「我是人,永遠就是人」,你就澆築個銅像,你也不能永遠是個銅像人,成住壞空的世界中會把你融化掉。我們生命這個輪迴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實際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在不斷地轉換角色。那我們為什麼轉換在六道輪迴的被迫的角色,而不去扮演順性修持的佛陀的角色呢?或者覺悟世間的角色呢?我們現在是有這樣的方式方法,假設沒有這樣的方式方法,那真是應該去尋找了。就像《無量壽經》中講,設滿世界充滿大火、劫火,我也要越過這個劫火去求這樣的法。為什麼呢?有一億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濁惡世甚易於退轉!世尊在《無量壽經》中講到,有一億菩薩因不聞此法而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什麼此法?就是念佛法門。若沒有到阿鞞跋致—所謂八地以上的菩薩,退轉的機會隨時都有。那我們要是用一念、用十念、用百念來憶佛的果地覺,來憶佛的自受用心、自受用的內誓與外願,阿鞞跋致這個功德是決定不可思議的,一定會成熟的,一定會展示出來。我們會了解什麼是阿鞞跋致,它所依止的根本功德在什麼地方—就是性修不二,無所建立,無所毀壞,廣利世間。「無所建立」怎麼能廣利世間呢?像佛四十八願中沒有一個自我建立的,都是利益世間的;像無諍內誓沒有建立的,只是順性展示它的實際功德罷了。性具圓顯的這個功德,佛顯示出來了,表達出來了。我們真正有善根成熟的意樂、嚮往,我們來對得起這一己之靈,我們就去實踐好了,就認真觀察好了。那個效果、利益、功德必然在我們這個選擇作為中,或者說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順法實踐中,得到一切世間的擁護,得到諸佛的護念,與諸佛作伴侶。一些經典上經常有講,若人憶佛念佛,是什麼人呢—人中芬陀利華,人中妙好人!為什麼呢?憶佛念佛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啊!心作心是故,會受一切人天敬仰,與觀音勢至為伴侶。你說我不需要這個伴侶,我需要其他的東西,那我們貪嗔痴慢疑,就以種種惡緣為伴侶、為莊嚴。在這些差別業相中,我們順著佛陀的功德去實踐實踐,體驗體驗,是不可思議的。《阿彌陀經》有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很多人就胡扯了,說你要放生,你的功德很大;你這個功德很大,那個功德很大……九界眾生所有的作為都是少善根福德!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那你說翻譯的人怎麼不翻譯成「九界眾生所有善業皆是少善根福德」,怎麼不這麼翻譯呢?他忘了!我們要是跨越時空穿回去了,我們要去作譯經師了,就把它添上。你要知道這個時空會扭曲的。我們這裡面不知道哪個法師、哪個菩薩、哪個居士一轉身回去了,到譯場的時候:「不行,這得改了這個事兒。」翻譯者翻譯、潤文,都有它不可思議的一些角色。像我們讀的經典,從梵文翻譯到漢文這個過程,是發生了很大變化的—思維、意識、方法不一樣,他翻譯出來的文字、表達的東西就會有很大的差異。近代有一部分研究梵文翻譯的人,對古代這個翻譯疑慮很大,像玄奘法師的時代,大家對過去的譯文就疑慮很大。為什麼呢?很多梵文拿來一看,根本不是這樣說的啊!他說:「不行,我得再去把梵文拿過來重新翻譯!」所以他去印度十幾年,帶回來那麼多經文,還是丟掉了很多,有一部分在雪山就過不來,要不然玄奘法師把經典都帶回來,我們這兒全得很!顯密教法周全得很!就是有一些法不適合漢族人,到達雪域就雪崩了,把六頭大象馱的經書全部埋沒了。一頭大象能馱多少書哦!大象不是馬匹哦!就不該過的!一個民族區域有一個民族區域的土地、山神、守護者,是那個地方的東西就過去,不是那個地方的就不讓你過去!我們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不能說他譯得準確不準確,在那個時代一定是準確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更,他就感覺到:怎麼這樣譯呢?對不對?現在我們要是自己都有梵本,肯定會感覺玄奘法師譯得也有問題。什麼問題?時代變了。因為羅什大師跟玄奘法師已經有一段距離了,這個距離就造成他說「這譯得真是……我們重新去譯吧!」所以就會有直譯、意譯的差異。我們現在讀到的經典,實在不是為了哪個準確不準確,最重要的目的是揭示我們內心的莊嚴!讓我們圓滿地覺悟!讓我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直指人心本來是佛的事實!其他的文字都是個藉助啊!都是一個實相的傳遞啊!東說西說就是直指人心說!東說西說就來表達我們的心本自圓滿、本自清凈、本自具足!你怎麼把它弄出來?給你個方法。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法師精彩的開示!剛才有位法師特意提到解釋一下「樂至報國寺」這幾個字,怎麼解釋呢?他給我們的解釋是:「樂」就是極樂世界,「至」就是到達。大家來到報國寺,就是到達極樂世界!我們在極樂世界、在報國寺恭聆法師的法音,是大家無上的福報,無上的功德!讓我們期待明天的精彩!阿彌陀佛!「第三講」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開示時間:2016年3月12日開示地點:四川樂至報國寺「督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昨天我們學習了《彌陀要解》第二部分。昨天法師著重給我們開演了凈土法門是難信之法,不可思議,九界難信,唯佛方能究竟。九界難信包括聲聞、緣覺、菩薩在內,要對這個凈土法門悟入深信,也都存在不圓滿、不究竟的地方,唯佛才能夠完整悟入。昨天還講到,我們作為凡夫眾生怎麼才能生起堅固的信心呢?我們作為凡夫眾生,這一顆生滅的、變遷的、無常的、反反覆復的、經常被煩惱覆蓋的凡夫心,怎麼來接納這甚深微妙的難信之法?從究竟了義上來說,這個真實的信心是很難建立的。那怎麼辦?法師給我們指出—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一方面我們要接納自己,我們自己是生滅的、變遷的、無常的、反覆的這麼一顆凡夫心,同時我們又要看到自己的本性跟佛是無二無別的。所以,我們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來承接世尊的教法,來承接這個凈土法門。我覺得法師在這方面的開演,對我們有非常深刻的借鑒意義,能夠讓我們當下安心,讓我們的心安住在彌陀的願海中,安住在佛圓滿的、根本的、究竟的功德里。法師告訴我們「性修不二」,我們本心是佛性,與佛無二無別。那麼我們修行,既然本具,我們怎麼去修呢?拿什麼去修?我們要回歸本家,可以根據「性修不二」去深刻地體悟,悟入性和修之間無二無別、本來圓滿、佛自一如。這是昨天法師給我們開演的一個重點。第二點,昨天法師給大家的開示,套用密宗的話叫「竅訣」,我們修行不能投機取巧,但是應該有很多方法、很多竅訣。竅訣能夠讓我們當下直接面對問題,解決煩惱,這裡法師談的就是誓願力。我們凈土法門也強調信願行,那麼願力非常關鍵,由願導行,願力大過業力。有居士在課後說,法師的開示非常好,但是我用不上,煩惱還是煩惱。法師指出來,關鍵是我們的內心一直停留在我們的業力相續當中,投注在煩惱當中。法師開示我們要從這種業力煩惱的串習當中跳出來,高屋建瓴,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我們能夠以佛的果地覺、以佛的願力、以佛的本性、以佛的真如這樣一艘大船—我們坐在上面,可以安享佛陀智慧的本懷跟我們自身的相應。我們先在這個根本的問題上把心安住了,再去慢慢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就好像佛教中有個比喻,說我們被一支毒箭射中的時候,最緊要的是把箭拔下來,不要先考慮這箭從哪裡射來的,是誰射的。這裡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主次的問題。所以法師開示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以誓願力來對治我們的業習與煩惱。昨天護法居士送來一本書,叫《凈土傳承與誓願》,書上有一段話,叫「無諍立誓文」,也有居士在問這個。那麼我先把這個誓願文念一遍,供養大家。在適當的時候我們也請法師對這個誓願文作進一步的開演。下面我們接著《彌陀要解》第三部分進行學習,有請隆實法師。「輔講」隆實法師:請大家翻到《彌陀要解》第十六頁。我們今天從「(甲)二正宗分三」開始,還是我來讀,大家默默地跟讀。「(甲)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乙)初文為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丙)初又二。初征釋。二廣釋。(丁)初又二。初征。二釋。(戊)今初。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戊)二釋又二。初約能受用釋。二約所受用釋。(己)今初。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凈四土,圓受諸樂也。複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己)二約所受用釋(此亦轉釋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故。下廣釋一科亦然。)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寶,表常樂我凈四德。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此等莊嚴,同居凈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方便凈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實報凈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凈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問,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丁)二廣釋二。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戊)初又二。初釋生處。二結示佛力。(己)今初。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上明住處,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沉重。五潤澤,異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底純金沙,異污泥。階道四寶,異磚石。陛級名階,坦途曰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凈土身相不等故也。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潔,略嘆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己)二結示佛力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凈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複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又二。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結示。(庚)今初。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云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曼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衣裓,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食時,即清旦,故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庚)二結示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別就法音廣明。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又二。初別明。二總結。(庚)初中二。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辛)初又二。初鳥音法利。二征釋略顯。(壬)今初。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雲鶖鷺,琦禪師雲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六時出音,則知凈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卧也。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舍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舍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凈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凈正命中,名正命(五邪命皆為利養。一詐現異相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門,凈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凈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凈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凈土皆得聞也。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壬)二征釋略顯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征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今天我們進入正宗分。那麼正宗分又分成三個部分,我們在前面「五重玄義」那裡就講過—「信願行」。這裡正宗分又分成:「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講信;「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講願;「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講行。我們在此基礎上有個大的概念,再看下面的注釋。大家看原文「(甲)二正宗分三」這裡,有句話我們經常引用—「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是出自《彌陀要解》。第十七頁開始逐句解釋,「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一段講為什麼叫極樂?這是與我們娑婆世界苦相對照,娑婆真苦,叫苦苦;娑婆的樂也是苦,叫壞苦;如果不苦不樂,也是苦,叫行苦。這裡是三個概念:苦苦、壞苦、行苦。那為什麼叫極樂呢?下面這句話「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就是這個極樂不是我們娑婆世界所理解的,娑婆世界有苦就有樂,極樂世界是離開苦樂對待的那個樂,稱為「極樂」。不是娑婆對待的樂,而是離開苦苦、壞苦、行苦這個對待的苦樂,稱為「極樂」。這是對「極樂」一個大致的解釋。第十八頁是解釋極樂世界住處的狀況。下面有個問:「問,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我們對這個「寂光」的理解,或者對空性的理解,其實是和莊嚴同一層次的內涵,不是什麼都沒有啊,不然後面就叫「偏真法性」。下面第十九頁,這一段是明生處。「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就是我們往生是蓮花化生,講出生的地方是怎麼樣的。那麼我們在娑婆世界出生,出生和住處是不一樣的,現代社會多數出生在醫院。那麼在極樂世界的生處是怎麼樣的?這段文字描寫了出生環境。八功德水有八種殊勝:所謂澄凈、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我們有個大概的了解。這個環境是十分美好的。大家再翻到第二十頁,第二行最後「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昨天我們法師也講了凈土宗的特點,就是阿彌陀佛的修德或者報德作我們的增上緣,然後能夠啟發我們本具的性德莊嚴,這裡蕅益大師也有這樣一段描述。大家看二十一頁第八行,講娑婆和極樂的關係。「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娑婆和極樂,隔與不隔實際在我們的心。我們現在在娑婆,如果我們內心濁,極樂就是現前我們也看不到;那在極樂當然可以看到娑婆。所以娑婆和極樂的關係,其實就在我們內心,在我們自心有沒有障礙。我記得法師寫過一首《出家偈》,說「本土原在此,不假漫遊尋」,就是講極樂世界其實就在這裡,不假漫遊尋,我聯想到這裡談的娑婆和極樂的關係。大家看最後「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極樂世界是一個很娛樂的地方,我們在那裡修行不苦,叫「任運進修而已」,大家玩著玩著就在修行了,不是修得很苦。那很舒服的,還可以修行。下面第二十二頁,這一段也是對前面一段經文的解釋,就是鳥也能夠說法。它說的是什麼法呢?有個概念「三十七道品」,我們可以在這裡把它過一遍。三十七道品,第一四念處,第二四正勤,第三四如意足,第四五根,然後是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四念處是哪四念處—身、受、心、法;四正勤—已生惡法令斷,未生惡法不令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長;四如意足—欲、精進、心、思惟;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菩提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舍覺分、定覺分、念覺分;然後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三十七道品是一些基本的佛教常識,我們聽一下就行了,如果想自己學習,可以下去了解一下。我們用得著就用,用不著也不要被這些名相障礙住。下面最後一段,有個概念叫「四悉檀」。悉檀,就是佛說法的四種相應的方式。「四悉檀」大家回憶一下,第一世界悉檀,第二各各為人悉檀,第三對治悉檀,第四第一義悉檀。他這裡「問,化作眾鳥何義」,極樂世界為什麼有這些鳥說法呢?「答,有四悉檀因緣。」所以這四悉檀就是順應我們眾生的需要。世界悉檀,這裡解釋「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就是隨順我們世間的需要。我們人有種種需要,佛順應我們的需要而說法,這叫世界悉檀。還有各各為人悉檀,就是我們歡喜的,增加我們善業的,順應我們的習慣而說法,叫各各為人悉檀。還有對治悉檀,指出我們的毛病,告訴我們方法,是對治悉檀。所以說各各為人悉檀是順化,對治悉檀是逆化,你有毛病專門給你指出來,來糾正你。這裡逆化中還有第一義悉檀,就把最高的實相真理告訴我們。倒數第四行,「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這是極樂世界的特點,鳥就是彌陀。我們一般認為阿彌陀佛是某個特定的相,它這裡講「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好,今天文字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永真法師:好,阿彌陀佛!感恩隆實法師帶領大家消文釋義,來學習《彌陀要解》第三部分正宗分。正宗分裡面分為三部分:一個是信,一個是願,一個是行。我們剛才學習的應該還是啟信部分,就是描述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與穢土的種種對比,陳述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經文中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剛才隆實法師也說,我們修行未必是很苦的,也可以娛樂自運,所謂「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這其實就是我們修行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心態,一種境界。修行其實也不一定要苦巴巴的,掛一張苦瓜臉就是修行了。佛門說眾生歡喜,諸佛歡喜。那我們作為眾生,為了讓諸佛歡喜,也應該去歡喜,歡喜地修行,歡喜地念佛,歡喜地行種種佛事。經文中描述了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妙境、妙樂,所以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我們通途的概念,總是覺得要臨終的時候彌陀來接引,我們才能坐蓮台往生極樂,才能夠享受極樂的種種殊妙莊嚴。那麼我們當下這個世界,當下這個娑婆穢土的生活,我們種種的感受、煩惱、困惑……怎樣以凈土教法來解決、來對治我們現行、當下的這些問題呢?怎樣能夠在當下的心念中,雖然身在娑婆穢土,但是能夠以某種方式感受到極樂的愉悅、歡喜?很多學員提出來「我們學佛要離苦得樂,對治煩惱」,我們究竟怎樣以凈土法門來對治當下娑婆穢土這種種困苦、虛妄不實的煩惱呢?在這方面,我們恭請法師來給我們開示。阿彌陀佛!「主講」慈法法師:這個經典是指導我們實踐法則的一個精確的參照。像《阿彌陀經》,尤其今天消的這一段文字,就是「舍利佛,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他講到「彼國」—我們現在因為在這樣一個二元世界,就是父母的世界、天地的世界、凡聖的世界、覺迷的世界、明暗的世界,這種二元世界裡出生的人們,對這個「但得諸樂,無有眾苦」,可能會有種種認識、想法。那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我們就要回到現在念佛人即下利益的問題了。實際這個即下利益並不是十分遙遠,或者說不可及的一個實踐、心理或者作為。法則很重要!法則,世尊說法有了義與不了義,有權教,也有究竟的教法。我們前面都讀過,蕅益大師提到凈土教法是「了義之了義」,是極為圓融的一個究竟法則。那麼這個究竟法則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或者說我們依止這個究竟的教法來實踐人生,那就是所謂的「彼國眾生」。依果地覺為因地心,那就是「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必然事實。了義教會給我們帶來一個「一真皆真」的揭示,就是對我們現在的「生、老、病、死」,它會揭示著無異諸佛的這個「常、樂、我、凈」四德。它們本身是一如的,了義教一定揭示這個一如的現象、一如的實質內涵。剛才永真法師提到「對治」的問題。在一切聲聞教法中,是以出家法則來對治世俗染著輪轉的;以出家的無為無作來對治世間的染著造作;以寂滅為樂來對治多欲的煩惱。在究竟教法中不然。所謂的「全他即自」,就是說十方法界同一法性,這個緣起要認知得到!在這個教法上一定要揭示「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個「但得諸樂」的法則、依據。它的緣起就是一個「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事實。什麼事實呢?果地覺為因地心也好,順性也好,隨順融入阿彌陀佛的修德來彰顯全他即自,來彰顯我們「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一個緣起。這個起步,要是我們用分別執著的心,那「但得諸樂,無有眾苦」是不成立的。你是凈土的修行者,「但得諸樂,無有眾苦」是一個標準,那你要接受這樣一個「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教法。從這個地方的緣起上,產生了我們對過去的苦苦、壞苦、行苦的一個徹底的否決。實際就是出娑婆的這樣一個法則,出娑婆的一個理論依據,出娑婆的一個接引。那就會有一個巨大的事實,就是「其國眾生,無有眾苦」。那我們依阿彌陀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是不是往生呢?實際就是一個全他即自的回歸、印契,就是一個性修不二的抉擇。佛的性德、修德展示出來了;我們自身的性德與佛的修德、性德是不二的。但是我們往往迷失在自己現行的果報上,就是我們無始以來所謂的「修」。我們那個造作的業分,我們在習慣中、意識中會確認於它,那就是苦苦、壞苦、行苦,三苦必然,八苦相伴,那是沒辦法逃逝的。你說「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那跟你沒有關係。為什麼呢?你依據的是你無始以來業分迷失的造作、造作的習慣、造作的所執,你怎麼能「但得諸樂,無有眾苦」呢?實際這一段文字在它的正宗分中就是來啟迪我們的信。什麼信呢?信娑婆世界苦,信極樂世界「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個事實,讓我們來抉擇這個究竟的教法,隨順這個究竟的教法,往生彼國。不要把這個往生當成生死變化,實在是一個回歸。生死變化實不相干,因為生死變化也是個二元法則,亦是一個苦苦、行苦、壞苦的驅使,是眾生業分。所以說遠離生死造作,你說我們已經習慣於生死對待,習慣於分裂的法則了,那是這樣子。你要步入這樣一個「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極樂,這樣一個法則,那一定要藉助這個究竟的教法功德來接引我們。沒有這個教法,後面的願我們就生不起來,行就不能達成事實,所謂往生的事實。這個「往」是往西的「往」,是故有的,是本有的。天親菩薩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中不斷地提到這個「故」字。什麼叫「故」呢?已有的功德原本具足,不是我們後天造出來的。諸佛世尊性修不二的成就就是他遠離了造作,回歸了,把一切作為與性德完全地契合了。我們現在的作為是背性而行,當然也是在法性功德的推動下,只是蒙蔽著,無隔而隔的一種蒙蔽。這種蒙蔽令我們的心智不夠通暢,多生畏懼,自我保護,自我堅固,自我強大,結果造成更多的痛苦。那我們欲「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個究竟的法則是一個必然的、必須的途徑。我們離開這個途徑,是沒有辦法得到無有眾苦的諸樂的。因為在對法中,如是因如是果;在無對待的究竟教法中,如是因如是果。所以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是十分有意義的「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一個種子、一個緣起,必然會產生彼國眾生無有眾苦的一個事實。所以皆是正覺化生。我們在未來際的相續業分中,一旦依止了這個教法,就必然會產生無有諸苦的極樂功德,實際就是順性功德。因為這些東西很生疏,雖然我們內心世界跟性德是很親切的,但在修德上我們離性德的圓融、清凈、平等、無礙,我們的覺知性中很遠。這個遠就是一種習慣性的遮蔽,實際不存在這些事情,是我們堅固自我、慾望熾盛、造作繁瑣,造成的這樣一個苦苦、壞苦、行苦的事實內涵。現在人又在追求著樂,包括出家師父、學佛人,一切人就是為了離苦得樂。怎麼個離苦呢?這苦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呢?生滅造作,顛倒妄想。那阿彌陀佛順性起修,圓成這樣一個修德,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一個榜樣。讓我們真正了解無苦的快樂的事實,遠離苦苦、壞苦與行苦。剛才隆實法師給大家做了一個文字的提示,講得十分清晰了。就是我們在這二元世界中,三苦必然。這不是消極,而是準確地告訴我們:這世間就是苦。為什麼苦呢?我們所依止的—在無我中想建立我,在無所得的法則中想建立一個有所得,在無樂的世界裡、意識中想建立樂。這個「想建立」的概念,在不凈中尋找凈,在無常中尋找常,形成四倒法,令心顛倒,苦苦相尋哪!那要是我們不依著究竟的教法,欲得這個「無有眾苦,但有諸樂」的實際利益,無疑是走了一個彎路。所以凈土教法這一段文字給我們一個抉擇。你要信這個「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的極樂世界的教法是真實不虛的。你可以觀察的,你可以對比的,娑婆世界就是苦苦、壞苦、行苦。一般我們對這三苦不太關注,八苦我們比較關注,生老病死看得見,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我們都看得見摸得著,每個人都體驗得到,它比較直接。那在我們常規的意識中,包括不了義教法中,這八苦人人難逃。在大乘教法中,就不是這樣的,所謂的煩惱即菩提,所謂的佛法現成,所謂的就路還家。讓我們每一個苦的當下就是覺悟的正機,每一個苦當下的展示就是一個法性的舒展過程,讓我們但得覺悟之樂,遠離造作迷失之苦,享受一切現成,這樣一個清凈的回歸與安住。讓我們來體味每一個業力當下的覺悟的喜悅,安住在每一個當下現成佛法利益的事實上來。因為我們心裡的造作習慣,是久劫以來所培養、所熏修。久劫以來的習慣,絕非一生一世的建立。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是不警覺,我們有了義的教法、圓頓的教法,想「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那一定就是個名言,是沒有事實的。這個了義的教法,就是讓我們在了義圓滿的功德中去運用它;這個現成的利益,就是來提醒我們每一個眾生性具的功德,本凈本具的功德。因為我們了解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性德的事實了。那我們還不了解,就看阿彌陀佛的修德,剛才講到極樂世界,什麼七重欄楯、七重羅網、八功德水等等,所有的內容無外乎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什麼事實呢?極樂世界「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為什麼呢?彼國皆是正覺華化生,彼國皆是以性德而彰顯的。那我們每一個眾生的心分與阿彌陀佛這個修德是無二無別的。我們一切眾生的性德與他的修德是無二無別的。為什麼這麼說?大家都了解,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性,這個法性是一如的。他就是順性起修,圓成了性修不二這樣一個無上正等正覺。他這個無上正等正覺徹底彰顯了性德在一切時處的作用這種對稱性,就是正等正覺的對稱性。我們現在的作為不對等,帶來了心理的扭曲,帶來了感覺的痛苦、感知的落差,造成了失望、不舒適,沒有等持現行。對等這種作為我們沒有,修是修,性是性,所以不對等。不對等就造成了我們心理的落差、扭曲與錯位,就造成了割裂的苦、對立的苦與扭曲的苦。它多有委屈,這個委屈就是九界眾生皆有委屈之源。因為沒有與性德完整地契合,就不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稱為九界眾生:三聖道、三善道、三惡道,加在一起就是九道,道道都是有委屈的。這個委屈就是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沒有達到性修完整的不二。你說是不是這些菩薩也有苦呢?在塵沙惑中、細微惑中,他亦是苦,在佛「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種究竟、圓滿、莊嚴的果報中,他也是少分苦、少分委屈,就是沒有完整地整合。什麼呢?性修不二的完整的整合,沒有達到極致,沒有像佛陀世尊一樣,性修完全一如。這個地方我們要抉擇!我們在這幾節課中一定要把這個地方抉擇了!抉擇了你就會生信。唯此一路,我們能但得諸樂無有眾苦!為什麼念佛憶佛無有戲論?攀緣於佛究竟成等正覺?為什麼說念佛法門不可思議,圓頓圓頓、究竟究竟呢?就因為佛性修不二的功德徹底彰顯出來了。除佛以遠,都有委屈。那我們在擇法之時不需要求一個委屈的法則,一定要找一個究竟的法則,不辜負此生。我們這一生的選擇是生命中一個最佳的選擇,法則是一個最佳的擇取,沒有遺憾。所以念佛人出生即壓群臣。這是個事實,非比高低啊!教義、教理、教法、內容、結果,如實地在這兒放著!這一點怎麼起信呢?我們要是沒有對九界橫豎觀察、徹底了解,想在這個關鍵點上,就是擇於究竟法則、遠離戲論、一生成辦的這個抉擇上,我們會有遲疑,會有似是而非的東西。為什麼一說到「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麼強調唯佛與佛親證「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樣一個究竟、圓滿、覺悟的事實呢?一定要強調出來!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剝離得十分清晰!那這個憶佛念佛,我們心智就沒有疑慮了,沒有後顧之憂了。它真正是智者所擇取,是一切法界生命必然的皈依之處。就像我們唱的《三寶歌》一樣:今乃知,唯此事、唯此處、唯此因、唯此緣,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真正的擇取處。那「彼國眾生,無有眾苦」,我們就沒有什麼疑慮了,沒有什麼後路了,沒有什麼似是而非的東西了,真正做一個遠離似是而非、相似法則的抉擇者,真正做一個「唯佛是念」的念佛人。此處當反覆認真地去思考、去觀察。這個地方要用心,不用心,但聽別人說是沒有味道的。這個擇法可以讓我們往生彼國是為抉擇,安心於彼國是為抉擇,別無他途是為抉擇。再不設立其他的方法、其他的因緣了,就這樣一個擇取了。我們並不是排斥八萬四千法,那不是的。無諍誓願里我們有講,不排斥一切法,不諍論一切法,不輕視一切法,讚歎隨喜一切法。但是你自己的抉擇上要不徹底,你說你與一切法無諍,那是不可能的。你心中真正地回歸了、安樂了,不再造作了,那你這個無諍心就成熟了、圓融了、圓滿了、安住了,真正回到性德的事實上來了。了解了性具的事實內容,你會生起無畏的選擇。沒有畏懼的選擇十分重要!沒有後顧之憂的選擇十分重要!真正安心極樂,安心於性德海中,安心在彌陀的修德事實功德海中。真正安心於此,不是似是而非。實際大部分學習凈土的人,說一句最不願意聽的話:就是沒有真正地選擇極樂。在摸索,在模仿,聽別人這樣說、那樣說:我一定往生,喊口號。沒有真正令自己清晰地、明確地依法安住。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凈土修行的誤區:我念佛這麼多年怎麼不安心呢?我念佛這麼多年咋還這麼苦啊?我念佛這麼多年……很多不相應的計較。那麼生信這一段文字,有這樣一個實質內容,足以引起我們大家的高度重視。怎麼能夠做到「但得諸樂,無有眾苦」呢?每一時、每一事都是覺悟的當機,都是往生利益現前與不現前的一個念佛之時,都是就路還家的一個正因。我們修行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未來,也不在你無明蒙蔽那一刻鐘,就在你運用的那一刻鐘。哪一刻鐘呢?你自己知道。那一定不是說,我臨命終時「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那你不叫修凈土法門的人,你只能說是很嚮往死亡,認為死亡以後有安樂的一個人。那你說《阿彌陀經》有講,臨命終時啊!我們知道這個命啊,命有命相、命業、命心。我們的心在支使著這個生命,我們不了解這一點。所以你不在乎心地的熏修,依法的熏修,你只在乎這個殼子的變化。你這個五蘊身的變化能起到能生與不能生嗎?你要知道這個五蘊身都是什麼組成的?你能修出來個什麼內容?所以我們實踐凈土教法的人要知道依法安心,依法往生,依法「但得諸樂,無有眾苦」,這個依法給我們帶來的內在的喜悅。後面經典上會講到,蕅益大師也會講到,我們怎麼能「但得諸樂,無有眾苦」呢?會講得到。實際以前很多人在實踐中會偶得:今天念佛念得很好哦,很歡喜,染著這個喜悅了;今天很輕安哦,染著輕安了,後面就開始不輕安了。因為這是在對法中產生的。要是一切時處皆是覺悟的正機,皆是南無的正機,皆是安心不安心的一個自我體驗,那就簡單了。一切時處、一切行地皆是價值,那就不一樣了。在這個了義教的周遍功德的事實托負下,我們的修持就變得自在安樂了。這個自在就是你不用造作地去設計修行:修行的時間、修行的模式、修行的什麼……實在是每時每刻的業力都鼓勵你覺悟,鼓勵你「南無阿彌陀佛」,鼓勵你了解三無差別,鼓勵你了解眾生性德與諸佛性德了無差別,鼓勵你全他即自。阿彌陀佛的修德順著你與他無二無別的性德一時回歸一如的功德中,就是所謂的入彌陀修德海中、願海之中。因為在業報的作用差別下面,我們會有體驗。但說性德,人就把心放在一個寂滅處了,往往沒有作用力,人不知道作用的方式,所以說修德差別。阿彌陀佛的修德全顯眾生性德所在,你就起到作用了。哦!原來性德真正地圓彰出來了,阿彌陀佛把它彰顯出來了!我們想讓自己的性德彰顯出來,那就去往生彼國就彰顯出來了,念佛就彰顯出來了,休息就彰顯出來了,隨喜就彰顯出來了,感恩就彰顯出來了。我們順著阿彌陀佛這個修德的大圓滿的依正二報,有一個契入,有一個隨喜,有一個感恩,知道原來本質無二無別,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本家本國。那阿彌陀佛的修德就是全顯眾生心分需求了,我們心分的需求回歸就好了。所以全他即自,因果互徹。因果是沒有對立的。我們要把佛對立起來,我們就很堅固於眾生的業分。永真法師:阿彌陀佛,剛才法師的開示,關於娑婆的苦,極樂的樂,包括我們怎麼去對待這種苦樂,我覺得非常的精彩,非常的精闢,非常的深刻,可以說是醍醐灌頂。我看大家都聽得非常投入。我想問一下大家,剛才法師開示這麼久,大家有沒有安心?(大眾:有!)有沒有抉擇?(大眾:有!)抉擇什麼呢?唯佛是念!法師開示唯佛是念,隨順法性,不假造作,當下即是。從法師的開示中,我們感受到我們眾生的煩惱,從佛法究竟的果地來說真是枉受其苦、自尋煩惱。我們怎麼去安樂?怎麼去安心?法師開示就在當下。如果說我們非要安立一個煩惱和菩提,非要安立一個痛苦和解脫,在這種二元對立當中,想刻意地去尋找,去求得一個安樂、一個安心,那就是了不可得啊!所以法師開示我們當下就是,當體就是,與佛的性德、修德無二無別。我們還有十幾分鐘的時間,剛才有些居士提問,那我們用這段空閑來回答一兩個問題。居士:頂禮師父!弟子想要了生死,一心念佛,誦經聽經,不敢浪費時間,所以參加共修很少,怕影響功課。這種方法是否適宜?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未出生死之前是六道輪迴。在這個六道中或為人、或為天、或為修羅,也可能是地獄、餓鬼、畜生。往往在三惡道中完全被迫,三善道中有少分自由、少分選擇的能力,但大部分還是被迫的,被業力所制約、所困惑。所以六道眾生最需要的就是解脫。這個解脫就是不再輪迴,生命不在被迫中活著了,那就步入到覺悟的世間。覺悟的世間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這三大類我們稱為覺悟法界,有的人把佛陀也放在裡面,稱為四聖道中,或者說覺悟法界中。那究竟圓滿覺是佛陀,其他的是已經出離了生命業報對他們的制約,獲得了生命的自在與自由,獲得了生命這種不可思議的作用力的駕馭的權利,就是智慧的生命的權利。他在情世間與器世間真正得到了自在!得到了大自在!得到了清凈無染這種真正圓融、充盈的內在喜悅的親證。這種親證是不可思議的。那在六道眾生的心智中,或者說他的性德中,若隱若現似乎也有這種東西,但就是用不出來,被業習、煩惱、被迫性的東西不斷地掩蓋著。實際我們這六道眾生是被導演的眾生,被業力制約地活著的眾生。雖然我們也在擇取,我們的業力也都在自作自受著,但被迫性比較強,沒有主動的、自在的力量。那四聖道或者三聖道中,他們這種覺悟法界的得到自在、自由、自尊、自用的善巧者,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各依願力而導演著自己的生命,若依慈悲、若依智慧、若依方便等等,來展示在無盡的法界中,深入一切六道被迫生命的法界中,去輔佐那些迷失的有情。我們稱他們為菩薩、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者。我們敬仰他們,頂戴他們,供養他們。為什麼呢?我們對那個東西有渴望!我們扮演的這個角色—你說你現在「我就願意一直扮演著六道眾生的角色。」有這樣的人嗎?要是做過生命的觀察,我們會警覺這個事情。那我們也可以扮演覺悟者呀!像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類的菩薩們,以智慧、慈悲、方便行化於世間。他們的生命是以光壽做類比,我們的生命是以日月做類比,這壽命是不一樣的。去年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大勢至菩薩從座而起,頂禮佛足,說:世尊,我於往昔恆河沙劫前,有佛出世,十二如來相續一劫,其最後佛教我念佛三昧。「我於恆河沙劫前」,恆河沙是有多少呢?誰知道恆河沙有多少?舉舉手。這個大勢至菩薩知道,要不然他說恆河沙劫前幹什麼?對不對?那他的生命是以什麼來計算呢?以恆河沙劫數來計算!我們的壽命怎麼算呢?你幾十了?五十了,六十了,八十了,不得了!八十不得了,抓把沙子都比你大得多!就是我們這個業報生命太被迫、太短暫,若長若短都是被動的、無奈的。我們被生老病死欺辱著,所以說苦;要是我們善於運用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樂。不是說顛倒話,是你在享受著生老病死的莊嚴、變化、內容;還是你被生老病死制約著—怕老,還是老了;怕病,一樣得病;怕死,哪個人不死呀?從古到今我們看看誰不死?秦始皇想不死,去求長生藥,結果還是死了。中國歷史上的故事可多了,記載的活得長一點的,彭祖八百歲,不過也就是一夢罷了!我們真正想得到生命的自在,那就要像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這些菩薩一樣,依願力來令生命相續!那生命是什麼呢?你就駕馭著生命,運用著生命,使生命做他有意義的事情,就是主動、積極、智慧、慈悲、方便、善巧。我們被動的生命就是無奈、自私、狹隘、殘缺……太多的渴望,太多的需求,永遠活在不滿足的被迫中,蒙蔽住了。剛才這個菩薩提的問題,說我要誦經,我很忙;我要念佛,我很忙……你是背法了。行不行呢?也行,這都是自己的選擇。過去人都知道,我們漢地最基本的教法—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不是口號,這是菩薩行巧方便,令生命久住於世的一個大的推動、大的背景、大的原則,是智者所言說。我要為自己幹什麼幹什麼……你就做吧,你的背景很小,動力很小,作為很小,相續力也很小。「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實際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智慧者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們拚命地為自身,這個生命很短暫。你再為他,為他……他對你唯一的報答就是骨灰盒裡一裝,就告訴你,你為他吧,他會死掉,他會報答你。你為他幹什麼?你說我們哪個人能逃脫這一關?有的人說:你看老和尚往那一裝龕,人家六祖大師現在還在那坐著呢!你問問六祖大師,他為自己的殼子了沒有?他要為自己的殼子,保證沒那個殼子了!那我們要是為自求地去修持,本身違背了智慧觀,是無智者,是缺欠心、迷失心所行為、所支持。但是我們太習慣了,人不為己,天誅……後面還有一句話,中國人都是清晰的,似乎這個說法太厲害了。但有一點點,真正想究竟意義上為自己,那就是不為自求!我們下去可以把這兩句話反覆念念:「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你念一念,你會得到法界的支持,得到一切智者的支持、一切善巧者的支持、一切護法的支持。但你要說我就為自己、就為自己……你會得到天地的討伐。那我們可以去念,可以去觀察,可以去了解。所以「不為自求」是智者,是智者深思熟慮的一個極智慧的決定!我們念佛人要是不為自己念佛,為令一切眾生同生安樂國土,究竟圓成無上菩提,念人人彌陀,你看是個什麼心!說我念經為自己、為自己……結果如何?在我們漢地的修行人中,把這個極圓頓的、以阿彌陀佛心來念佛的修法,扮演阿彌陀佛的修法,變成了一個極自私的、連聲聞乘教法都不如的、連自解脫分功德都沒有的這樣一個發心,是十分不可思議的!這種引導就是民俗化的、世俗化的引導,令人不堪忍受,但是已經達到了極致。那是愚痴者所選擇的。為自求,你可以去審觀的。這個跟高尚、跟漂亮話絲毫不相干,跟智慧愚痴有極大的關係。念佛法門就是讓我們扮演阿彌陀佛;你扮演不了,觀音勢至;還扮演不了,清凈海眾。你說扮演阿彌陀佛,這一大群阿彌陀佛怎麼辦?人家分明說了「化佛無數億」,對不對?那你不幹,不行;化菩薩亦無邊,還不行;清凈海眾,咱湊個數。你一定要扮演「我就是個凡夫」、「我就是個具足煩惱貪婪的凡夫」,行啊!你準備扮演到哪一年哪一月啊?心作心是啊菩薩!沒人怎麼我們,你選擇吧!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法師精彩的解答!也非常感恩提問的學員,因為你的提問,引出我們法師精彩的回答。那麼你參加共修的時間少,怕影響自己的功課,這合不合適?我相信你應該有答案了,你的事情你做主,各人生死各人了。那我們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聽法師的開示,發廣大的心,你也可以扮演阿彌陀佛,你也可以扮演觀音勢至。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天法師更加精彩的開示。阿彌陀佛!「第四講」本具光壽無諍誓開示時間:2016年3月13日開示地點:四川樂至報國寺「督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大家好!今天是我們學習《阿彌陀經要解》的第五天。我們昨天學習了《彌陀要解》的第三部分。在這幾天的學習中,大家都很精進,法喜充滿。我們主講的法師前幾天有點感冒,我看法師回到寮房的時候,有感冒的示現,但是只要一坐上這個講台,那就是法音宣流,忘記所有的身心不適,給大家精彩的開示,給大家播灑甘露。這幾天一直跟在法師身邊的我很受感動,很為法師這種弘法的精神所攝受。另一方面我們常住護持道場,成就這次講經的法會。常住的法師們、護工們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特別是我們的住持和尚,非常的謙卑,非常的低調,心胸寬廣,大開山門,廣納一切。我們在樂至報國寺,也就是在極樂世界有這麼一個講堂,有這麼一個盛事,恭請法師在這裡開講,是無上的因緣!所以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應該以恭敬心、至誠心、稀有難得的心、感恩的心,來放下我們的身心世界,來聞法,來修學。我們昨天學習到第三部分正宗分的一部分,關於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通過對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種種描述,通過法師的精彩開示,令我們對極樂世界生起信心,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我們昨天說到,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法師在昨天的開示中反覆強調這一點。那我們在娑婆穢土,怎麼樣能夠安心,怎麼樣能夠以我們的凡夫心接納到、體證到阿彌陀佛無上的清涼、悲願,怎麼樣能夠感受到極樂世界的歡喜,所謂的「但得諸樂,無有眾苦」。昨天法師給我們開示,我也問大家有沒有安心。大家都說安心了。我們要是安心的話,就是唯佛是念,直接體證,全體接納阿彌陀佛的性德莊嚴。因為我們凡夫總是局限於自我的感受、自我的認知,自己給自己編織一張網。就像法師開示的,我們總是在想,我們要怎麼樣,我們希望打造什麼樣一個目的、結果。那我們為自己的一切造作都是業力的一種顯現,都是自設的一種障礙。法師在最後回答問題時指出,我們的發心在哪裡?我們的定位在哪裡?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其實我們很多煩惱、障礙的根源是因為有一個堅固的自我,有一個強大的自我意識,是一個很強的習慣性的業力在相續。法師開示說,我們的業力相續是多生累劫形成的習慣,那麼怎樣去處理這個問題?法師說我們要體認到業力業相本空,它本身的虛幻不實性。以佛的願力,以佛的慈悲,以佛圓滿的報德來喚醒我們本具的性德。我們的性德是圓滿具足的,我們在修學當中肯定需要一些方法,但是從根源上來說,法師告訴我們:性修是不二的。我們往往會把性和修隔離開來。我們知道自己本具佛性,但是總想修一個什麼東西,修出一個什麼法來。法師的開示入木三分:性修不二!這都是我們修學當中非常核心的問題,是核心的下手處!包括法師提出的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都是輔助我們直接契入佛的本懷。用禪門的話來說,直指人心,當下即是,全他即自。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去體味,慢慢去消化。蕅益大師造《彌陀要解》的悲心,也是為了讓我們契入佛的本懷,生起無量的信心,當下能夠安心。我們法師的開示,也是法師悲心的流露。其實從開學到現在,法師一直在給大家傳遞一個信息,令大家當下體認到、接納到、回歸到佛的信心上來。我們不需要任何障礙,不需要任何隔閡,直探我們的本性,直達本源。阿彌陀佛,這是我的一個感受。下面我們就接著學習《彌陀要解》第四部分。有請隆實法師,阿彌陀佛!「輔講」隆實法師:各位同修好!請大家翻到《彌陀要解》第二十五頁。我們今天從「(辛)二化無情聲」這裡開始。還是我來念,大家可以小聲地或者默默跟隨。「(辛)二化無情聲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庚)二總結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凈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徧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奈何離此凈土,別談唯心凈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丙)二正報妙二。初征釋名號。二別釋主伴。(丁)初中二。初征。二釋。(戊)今初。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戊)二釋二。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己)今初。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己)二約壽命釋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及者,並也。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並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等也。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複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丁)二別釋主伴二。初別釋。二結示。(戊)初又二。初主。二伴。(己)今初。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己)二伴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迴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戊)二結示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二。初揭示無上因緣。二特勸凈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凈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丙)今初。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才)生(彼土)者。皆是(三種)阿鞞跋致。其(三不退)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今凈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然據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舍故稱。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複次釋迦一代時教,惟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丙)二特勸舍利弗。(如上無上大事因緣)眾生(幸得)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不可算數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前羅漢菩薩,但可雲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其數甚多,故云諸。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塤如箎。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好,今天的讀誦就到這裡。翻到第二十五頁,我來把要點給大家串一遍。今天我們從「(辛)二化無情聲」開始,前面是鳥說法化有情聲,這是無情說法。大家看這一段:「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昨天我們講到「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這裡講到「四益」,它是從四悉檀產生的。第一益叫凡夫歡喜益,歡喜益是從世界悉檀生出來的,佛通過世界悉檀,讓眾生生起歡喜,稱歡喜益。第二是生善益,各各為人悉檀,佛陀講法就是讓我們的善根生髮出來,所以稱為生善益。還有破惡益,佛陀講法能對治我們的煩惱過失,覆滅煩惱,所以說破惡益。那麼證入一體三寶是入理益,這是第一義悉檀產生的,證入法性法理。所以四悉檀產生四益—歡喜益、生善益、破惡益、入理益。大家翻到第二十六頁「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佛的心和眾生的心互為影質。它是本質,又是影子。那麼佛是本質,眾生是影;眾生是本質,佛也是影。就像我們這麼多燈,所有燈照下來都是亮的,你說是哪個燈照的呢?所以「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很難講是哪個燈給我們照亮的。這一段倒數第二行「奈何離此凈土,別談唯心凈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前面講「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這是西方凈土。那有些人會談唯心凈土,這裡蕅益大師說,如果我們不講西方凈土,只談唯心凈土,就是「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這是罵人的話,甘心墮在鼠即,老鼠叫聲嘰嘰嘰的,它還覺得很得意;鳥空,鳥在天上飛,它覺得它懂空,也很得意。所以說我們只談唯心凈土,就像小老鼠一樣,偷到一點大米,就覺得很了不起了,「我懂唯心凈土了」;像小鳥在空中一飛,就覺得我懂真空了。鼠即鳥空,你還不是一隻老鼠?你還不是一隻鳥?接下來是對阿彌陀名號的解釋,「彼佛何故名阿彌陀。」下面就是兩個無量,一個光明無量,一個壽命無量。「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佛的光明沒有任何障礙,比如現在也照到我們教室中的每一個人,他是沒有障礙的。那麼彼佛壽命無量,不僅佛的壽命無量,彼佛國土人民的壽命也是無量的。大家看二十七頁倒數第二行:「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還有這一段第三行:「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下面這一段:「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阿彌陀佛是已成就的佛,不是當成,也不是過去成。下面「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這是說眷屬無量。「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在每一個莊嚴的最後都有結語:「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內容到這裡都是講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正宗分的信就講到這裡。下面的內容是勸眾生應求往生,講到發願的問題。正宗分的第二部分,翻到三十頁,大家看「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蕅益大師真是很嚴謹,為我們考慮。你看佛經的原文沒有這些,但是他現在用括弧括起來:「眾生(才)生(彼土)者。」他就怕我們不明白,把意思補充完整:「眾生(才)生(彼土)者,皆是(三種)阿鞞跋致。」要打括弧,還怕表達的不完全,還加個三種:「其(三不退)中多有一生補處。」我們看到蕅益大師的詮釋,還是尊重大師的這種嚴謹。這裡又講到阿鞞跋致了。我們在五重玄義中,第四明力用,曾講到阿鞞跋致。當時法師專門開示了阿鞞跋致往生不退的問題,以究竟不退作為我們的緣起。他這裡就講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那麼「究竟不退」在前面五重玄義里講過。大家看三十一頁第一段第一行:「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他所稟的要旨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蕅益大師寫這個論剖心瀝血,是心血之作,我們讀到也是很感動的。下面再繼續看,正式勸眾生往生了:「舍利弗。(如上無上大事因緣)眾生(幸得)聞者。」「幸得」,這是蕅益大師註解上寫的。「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不可算數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佛勸我們應當發願,我們聽聞前面說的種種利益,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我們就應當發願。佛陀是一派婆婆心腸啊!一定要發願,願生彼國。為什麼呢?能夠與諸上善人一起聚會。下面看第六行:「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塤如箎。」「如塤(xun)如箎(chi)」:塤是陶做的一種吹奏樂器,箎是竹子做的一種吹奏樂器。「如塤如箎」,就是講我們往生以後,師是阿彌陀佛,友是諸上善人,包括這些一生補處的菩薩,不退轉的菩薩,和他們做師做友,就像塤和箎一樣。我們這兒有懂樂器的同修,可能這兩種樂器是離不開的,要一起演奏,如塤如箎。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就能夠有阿彌陀佛作為老師,諸上善人是我們的道友。翻過來第一段倒數第五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這句我們以前也經常引用,強調信願的重要。如果沒有信願,就是持名號功夫做得再好,也沒有得生的道理。我們今天的文字內容就到這裡。回顧一下,正宗分的第一部分結束了,就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今天又講了發願,勸眾生往生以發願,在正宗分中講了這兩部分。阿彌陀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法師帶著我們消文。剛才我一直在想,今天應該代替大家提什麼問題,來請法師開演。我想到經典中有句話:「佛在僧數」,什麼意思呢?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佛和比丘是在一起的,一起去托缽乞食。「佛在僧數」,講佛跟比丘僧是一體的。我剛才看到我們的住持和尚,我們和尚大概從來到報國寺,一直在下面聽,聽了二十年,然後自己在上面也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表法。所以大家不要覺得自己學了一點點,就很了不起。剛才隆實師說到一個詞「鼠即鳥空」,老鼠和鳥互相攻擊,老鼠會說這個鳥:你看我會吱吱叫,你就叫不出來。那個鳥在空中飛,它就笑老鼠:這個空性你也了解不到。說到這裡,我也看到這兩個字:無諍。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派系的,各種各樣的知見。那麼我們今天學習《阿彌陀經》,它一個特點就是—佛無問自說的大法,稱性而說!我今天也想請法師稱性而說,無問自說。所以我就不提問了,把下面的時間全部交給我們的法師。阿彌陀佛,感恩法師!「主講」慈法法師:世尊宣化了很多教法,我們一般判為權實二教,或者了義與不了義教。那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能夠遇到這種究竟不退的法則,達到法則利益的極致,是十分不可思議。像在漢傳佛教的整個體系中,《阿彌陀經》的確是暢佛普度九界眾生本懷的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究竟悲心。這個悲心,十方諸佛同贊,同來佐證,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為什麼無問自說?我們讀許多經典,都是以佛的神力加持這些菩薩、法王子來啟教,那這個地方直接就把這個過程給跨越了,來展示諸佛接引一切眾生無所障礙的回施,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回施,就是阿彌陀佛的回施。所以《阿彌陀經》這個經典,同顯法界有情本具無量光壽的事實,每一個生命的單體都具有無量光壽的分化妙用。那我們生活在業力、迷失、習慣、分別、執著、割裂這樣一些習慣中,迷失在自身這些割裂、變異的我執狀態中,往往蒙蔽了細分的無量光壽的分別妙用,我們各個就被阻隔在業力假設的狀態中,不得回入無量光壽如來會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諸佛親證的實質內涵。人人本來無量光、無量壽,這是一個真實說、究竟說,這是佛陀親證的十方國無所障礙的一切眾生本源心分的事實。這個事實,眾生不知,無以啟教。那佛真正把它揭示開來,令一切聽聞眾生同歸無量光佛剎,就是所謂的同歸極樂凈土。你說人人本心無量光壽,平時這個作用力,我們怎麼就是展示不出來呢?我們展示出來的都是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給我們帶來六個根本的煩惱,假著我們的身口意來傳遞著十惡,使我們在這六道中迷失徘徊。那我們與佛本來是同一光壽,為什麼會這樣迷失呢?乃至一念無明在我們生命中的驅使呢?所謂無明就是我們對現行業相的執著。這個現行業相,不管是身、口、意,還是自業、共業、他業、交織業,產生現行這樣一個展示,都會令我們心中的蒙蔽相續著。這種蒙蔽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的三明—明過去,明現在,明未來。它的根本我們稱為「無明業」,無明業造就了六道眾生。細分的無明造就了三聖道眾生。佛面對九界眾生,他以不可思議的、性修不二的完成式,照了覺知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本具光壽的事實,親證了這樣一個事實,來傳遞與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認知覺悟於此,不再受無明蒙蔽,不再令生命迷失相續,枉受輪迴苦,枉受蒙蔽苦。這就是阿彌陀佛這樣一個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一切眾生本際光明的光明跡象,諸佛親證親知,傳遞與我等。所以說佛不度眾生,只是揭示一切生命本質的狀態罷了,讓我們突破業習無明的遮蔽,回入無量光佛剎。那就是我們的本分事,回本家本國這樣一個巨大的事實。所以我們昨天學習正宗分,宣化彼國依正二報,來令我們生信。今天的文字勸我們發願往生彼國,得阿鞞跋致,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昨天提到「但得諸樂,無有眾苦」,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成就阿鞞跋致,乃至說一生補處。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若不依本具光壽來起修,來回歸安住,那這些利益是全然沒有基礎的。以我們所謂後天的修持、作為、積累等,欲得阿鞞跋致,那是八地以上菩薩的功德。所以在許多不了義的教法中,是難得難聞的。聞尚不可聞,況且利益呢?那麼在凈土這個教法中,一生成就無上菩提的這種教法的給予是不可思議的,震動了十方一切佛國。經典中說,大勢至菩薩起座之時,十方佛國一時震動。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是念佛功德的守護者,遠離了一切戲論,使生命達到他極致的妙用,所謂令一切眾生在十方世界得大自在、大圓滿、大方便這樣一個究竟的利益。因為我們在法性說中是一如平等的,在圓滿的覺性中,我們可以用本具的性德,來去起步,去作為。怎樣認知眾生本具的性德呢?沒有彌陀,沒有諸佛的親證,我們是沒有參照的,沒有心靈的感知、業報作用力的參照,我們就無從做起。那會在無明的蒙蔽下,會在自己的業感中,所謂的見聞覺知中去摸索,這個摸索是九界的摸索。就像盲人慾了解一頭大象,因為象體大,我們的手面積小,摸到什麼認為是什麼,認為是柱子,認為是鞭子,認為是傘,認為是蓋子等等。但你要想知道大象的全體,不睜開眼目總不得見。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親證性修不二的事實內涵,來展示給我們,令我們睜開慧目,得見大象全體,或者說我們本具性德的實質內涵的作用,使這個作用力在我們生命中真正起到作用,不再令每一個單體生命受他不該受的委屈、消減、壓抑與不自在。我們經常會跟人交往交流,會聽到許多怨言、不滿、累、辛苦,感覺不到生命那種圓滿的光輝、自在的喜悅、通達無礙的流暢。我們體會不到生命自在力的實質內涵,往往就壅塞在自我業力的制約之中,實際就是無明蒙蔽下一個業力的制約。我們今天學習正文這一段內涵,就是鼓勵我們發願,願生彼國。第一天隆實師就給我們介紹:正文有三部分,一個是信的部分,一個是願的部分,一個是行的部分。明天那可能是行的部分了,現在講到應發願,願生彼國成就阿鞞跋致,成就一生補處,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同享彌陀這種不可思議圓滿功德的惠利、給予,來喚醒我們本具光壽的作用,是這樣一個大事因緣,我們聚到一起,有這樣一種善的氣氛,這樣一個生命同享光壽的感知。但我們一旦到社會上,大家不是同志,不是蓮友,沒有共同享受法益的機會,這個五濁惡世的面目就泛現出來了,就會感覺到世間太多的委屈,太多的壓力,太多的疲憊……那為什麼讓我們來發願往生彼國,他列舉了個例子: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但得諸樂無有眾苦,乃至三種不退這樣的作用力,因為佛力住持故,實際就是本具光壽力住持故,阿彌陀佛的報德住持故,令我們的心智光壽本然的作用一時生起。這個地方是沒有來去生滅變異的,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來不去這種大安樂載負著一切眾生。這個實相載負包容著一切眾生,出生著一切功德,消化著一切業力,展示著一切不可思議的實質的生命內涵。我們看到這段文字,通過蕅益大師剖心瀝膽的剖析,引導我們生起發願往生彼國這樣一個順性的智者所擇取的事實。因為順性一定是智者所擇取,違性一定是生滅、痛苦、蒙蔽與掙扎,那一定是愚者所困頓的一種業相。我們可以去細細地觀察。發願願生彼國,實際不過是本家本國的一個認取與回歸,是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聖者所呵護、攝化,所推廣、給予的真正教法的利益所在。那麼已發願也好,今發願也好,當發願也好,這個願是我們順著性德,順著每一個有情本具光壽的回歸,照亮了我們無始以來被無明蒙蔽的一切業相,實際就是九界的業分。它就是一個大無明場:三惡道的人純粹是在夢中做著堅固的夢,那是一個完全被迫的夢,完全被夢所昧著了;我們三善道的有情,雖然有少分自覺處,但大部分還是被無明蒙蔽著;三聖道—聲聞緣覺菩薩們,雖然於覺悟法界已得自在,在輪迴之中已得出離,在無量無邊的生命中已經稱為聖者智者,但細微的、塵沙的那些惑、那些蒙蔽,還隔著他們,沒有真正十方圓明。我們來願生彼國,實際就是真正啟用本具光壽的一個事實的抉擇,那是真正的皈依處,生命真正地展示了他的實質內涵,完整地展示他的作用。所以當發願願生彼國。佛導引十方有情,同歸無量光壽,這樣一個佛剎,實際從業報作用力處說,從心地現象說,從性德說,都是一如說。我們不能把它隔開,不能把性德與修德隔開,不能把理事隔開。我們隔開了,這個作用力在我們生命中就不能真正地展示出來。就像三種不退一樣,我們在第二節課學到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個不退全是佛力住持,所謂佛的修德住持;純粹是性德住持,就是法爾本然的事實,無有退轉。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去體驗,去隨順於此,我們就會體會到這個力的作用,它對生命的支持,對生命內涵的展示,令生命得到真正的大自在,各個單體生命的大自在。佛度眾生,因為他眼中沒有眾生,所以佛得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認為有眾生可度,因為我們有業力的執著,有無明的蒙蔽。我們了解了無一法可得,無一眾生可度,眾生未度是已得度,破除我們無明的自我蒙蔽罷了。就像一個睡眠的人,在昏睡之時做了一個噩夢,六道輪迴像做夢一樣,種種苦、樂、得、失,人一旦醒來,一切最多就是一個殘留的記憶,沒有實質。我們來分享阿彌陀佛修德的事實,同樣隨順著這種功德,回到性修不二這樣一個實質內涵上來,就是圓滿生命,圓滿人生。那我們就會覺悟生命,覺悟人生,使我們出無始以來的大夢。什麼大夢呢?若是三惡道的夢,若是三善道的夢,若是三聖道的夢,乃至說度眾生的夢、修行的夢、神通的夢、變化的夢、自在的夢等等。醒來,你再去運用所謂的度眾生,所謂的修行,所謂的作為等,皆得真實的力用。我們還在夢中,說夢話,想夢事,畢竟是夢。九界眾生業分中最大的一個概括就是無明。諸佛如來徹底把無始以來的無明揭示開來,稱為光明藏、光佛剎,沒有任何陰影,沒有一絲蒙蔽,那就是無量光,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之本源心智。這個心智人人擁有,就像千里江水千江月一樣。那比天上的月亮一點不少什麼,因為它來自於天上的月亮。諸佛如來所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修德,所展示的這種圓滿、清凈、無礙,照耀眾生覺性心分中一如無別。我們要有這種認知,就有相應運用的機會。我們要是有所謂的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一個徹底休息、隨順回歸的修持,或者是感恩心,或者被載負的喜悅,那很容易體會到阿彌陀佛與一切眾生同具無量光壽這個巨大的事實。那就是彌陀念彌陀,古彌陀念今彌陀,今彌陀念古彌陀,原來就是彌陀念彌陀。這個光壽非是來自於內,非是來自於外,本不生滅故,一切眾生本來安住於此座。因為無明的蒙蔽,以蒙蔽業相為事實,所以雖具有這樣的財富,而不能善用。我們具有這樣的財富,不能善用於當下,枉受其苦。它的根源就是無始無明,蒙蔽世間,導致九界眾生不得圓成圓顯圓用自心。這個自心就是無量光壽的自心,被阻隔了,真是無隔而隔。就是無明的習慣、無明的感知、無明的守護,無隔而隔,不得其用,順著業習不斷流轉。我們經常會提到「果地覺為因地心」這個名詞,那我們說發願往生彼國,覺得很有距離感。那麼永真師給大家提到了「無諍」誓願,今天我們也讀一讀,嘗試著換個角度來發願,願往生彼國,那是本家本國,我們來看看佛陀的自受用。我讀一句大家隨一句。我們讀三遍,有一個印象,我們再來提示。(註:慈法法師領大眾讀誦三遍。)無諍立誓文祈請十方諸佛世尊、無量壽如來會上佛菩薩證知我等:無諍出生世出世間一切功德。阿彌陀佛無諍內誓,直顯一切眾生本具性德大用。我等隨順於此,共十方有情親驗世尊自受用莊嚴,如是守護—盡未來際,於一切教法無諍;盡未來際,於一切現行無諍;盡未來際,凡我同誓,不相舍離;盡未來際,喚醒有緣,咸入本誓。祈請金剛護法、天龍八部監督作證,勿令違失!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誓願是阿彌陀佛在他因地中所宣化的一個內在的自我守護,就是所謂的內心莊嚴,是阿彌陀佛自受用的一個內心的莊嚴狀態。這個狀態,它有細分說,我們因為以這種顯說來宣化,就把它這樣平白開來。過去人的內誓,就是自己守護的東西是不與人說的。大家這樣的交流模式實在出於無奈。因為許多念佛人不知道在念佛什麼,不知道念佛以後,佛的內心世界是怎麼樣一個莊嚴,怎麼樣一個內在的功德、內在的事實、內在的守護,沒有辦法碰觸得到。要是沒有交流,沒有傳遞,沒有啟發我們,我們只是外在地尋求著功夫、感知—誰念了多少遍佛號,誰磕了多少頭,誰少吃了多少飯食,誰布施了多少金錢,誰印了多少經書,誰讀了多少大乘經典,誰去學了《弟子規》,誰幫助了多少人,誰見人會鞠躬……那這跟阿彌陀佛有沒有關係呢?全然沒有關係!這跟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來與阿彌陀佛相應有沒有關係呢?全然沒有關係!那不過是世善罷了,那不過是生滅法罷了,那不過是給人看的東西罷了,那不過是傳遞一個善的消息罷了。解決不了生死問題,解決不了煩惱問題,解決不了善惡蒙蔽你自心的問題,解決不了你驕慢與自卑的問題。因為我們不發願。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念佛就是為了往生。因為你感覺到你念佛不見得能往生,所以你做很多事情,就是為了往生,就是一片私心。這是你一種缺欠的私心罷了!那這個起步就是焦芽敗種,這個起步就出問題,你怎麼能結出來佛果呢?我們今天讀這一段文字,是阿彌陀佛自受用的內在的心智。那我們守護著這樣一種心智,去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內心是充盈的,是圓滿的,是清凈的,是具足的,是有法可以遵循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有參照的。那我們再去放生,再去印經書,再去讀誦經典,再去幫助他人,再去學《弟子規》,再去做善人,你不用在你心口上寫一個「我是善人」,背後背一個大大的「善」字,不用!你內心充滿了善,充滿了無諍的充盈,內在的喜悅與真實,不必要標榜的。所以他這個自受用的東西是從不標榜的,是在內心深處去細化它,是在每一個行為的緣起中看自己的思想狀態。我們這樣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有理有據,與佛相應。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了知阿彌陀佛的內心世界,與阿彌陀佛的內心世界共鳴,那就是彌陀念彌陀。我們不光會感動自己,還會感動一切有情。就是所謂的自利利他,圓成佛道,起行必然。這一段文字實在是想導引大家,回到這個性德的守護上來、隨順上來,安頓自心,以佛的受用為自受用,來享受、認識、理解、融入佛的自受用。剛才那段文字上寫了,阿彌陀佛的內誓直顯眾生的性德大用。因為他這個性修不二是沒辦法割裂的。一切諸佛如來的性德與一切眾生的性德無二無別。他以這個性德完成了他的修德,他的修德與我們的自心也無二無別的。全他即自,這不是盜取,本身根源一如,就如百川歸海一樣,大海是一切水的回歸之處。這裡面沒有濁水,沒有凈水,沒有毒水,沒有甘露水,融入皆是大海水,平等一味。我們念無諍,無諍就是法界心,所謂一切心的回歸的這樣一個智海的廣大內涵。無諍就是一切心海,心源之海。它容納了一切心,容納了一切生命。所以我們說阿彌陀佛親證無量光壽,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它這個修德,任何眾生都可以隨順得入,任何眾生都可以取用於此,回歸於此,安住於此,展示它的妙用。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給予的機會、權利、法則、善巧,也就是一切眾生本具性德的一個展示過程,如理如法,沒有強制性。我們欲回歸這樣的善巧,沒有阿彌陀佛這個無諍內誓的認知,想了解阿彌陀佛的受用,那不知道怎麼下手。「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這個「果地覺」是什麼呢?內容是什麼呢?我們無從去尋找。那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就是阿彌陀佛的自受用,就是他這種自受用分的內容。那我們來了解果地覺,就有一個下手的、認知的機遇,有這樣一個法則,這樣一個指導,這樣一個接引,這樣一個參照。你怎麼認識都可以,你不會茫然。因為你可以遵循它。我有諍了,我就不平等了,不清凈了,有障礙了。那你覺悟它,調整它,笑一笑。你那個諍,就是覺悟的機會;你那個諍的習慣,就是覺悟的光彩,就是覺悟的大機,就是被度化的對象,就是回歸的剎那。那一切眾生業分就可以就路還家。還什麼家呢?無諍家、清凈家、平等家、圓滿家。這個無諍可以接納一切十方九界有情,它是阿彌陀佛內心的莊嚴、內心的廣大、內心不可思議的作用力。那現在給我們這樣一個方法,來了解果地覺為因地心,阿彌陀佛的自受用,是這樣一個角度,或者說他內在的一個願望,內在的心理狀態、感受狀態,讓我們去觸摸,去了解,去嘗試,去實踐。那這個果地覺為因地心,我們去實踐,就有機會了解它,運用它,感知它,同一起步。所謂的因徹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互徹。我們雖在因地,亦品嘗了諸佛如來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性修不二的實質內容。起步就高,起步就究竟不可思議!因真果真,究竟準確,沒有戲論,沒有雜質。我們在這個地方能觸摸到阿彌陀佛內在的受用,所謂的內誓。我們也依此來嘗試著自己立一個誓,當然可以不是這個名字,你可以改一個名字,不要告訴別人,這是啟發性地讓我們立誓。實際我們自己可以立一個內誓,因為我們知道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十方諸佛,每一個世尊、每一個菩薩都有自己的內誓,他那個內誓是不跟人說的。我們跟人說這個內誓的意義是什麼呢?接引大家去立誓!因為每一個光壽的作用一定不一樣的,不一樣才稱為生命單體。你看每一個單體生命都不一樣。我們現在地球上有將近七十億人,那就七十億個人類生命的單體,各個都在起著作用。這麼多生命都可以發自己的內誓,不共的內誓。阿彌陀佛這個無諍內誓,是一個不共的內誓。我以前接觸這個內誓的時候,感覺受到極大的一個震撼。什麼震撼呢?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像春風一樣,阿彌陀佛的內誓說像春風一樣,一旦聽聞了這樣一個名號,一切佛法一時興起,十分繁榮,是為「南無阿彌陀佛」。像對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描述一樣,我們很多人讀過:「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對極樂世界描述得十分細膩,尤其是《往生論》,他用偈頌的方式,十分詳盡地展示了二十九種莊嚴的殊勝功德,把依正二報、主功德與眷屬功德的實質作用力展示了出來。我們要知道「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光照十方無所障礙,就是令一切眾生心分光壽一時光光相映,展示出來這種光壽的繁榮。而不是說阿彌陀佛無量光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其他眾生的光就沒了,不是那樣子。一切諸佛世尊的教法,在「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一個圓滿清凈、不可思議的春風名號的吹拂下,都會展示出它不可思議的作用,就是本質性的作用。實際就是照耀一切國土,照耀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見自身本具光壽的妙用。所以凈土一法不與任何法諍,不與任何法斗,不與任何法說高說低,但回施、支持一切有情,令其覺悟,圓滿菩提。令一切眾生就路還家,既不貢高亦不下劣,是《無量壽經》主體宣化,平等覺悟世間。這個無諍誓亦復如是。經常聽到一些宣化凈土教法的法師們,有意識無意識地會提到凈土教法所謂的高尚,或者說其他法門的一些問題,大可不必。因為凈土教法這樣的一個直指平等覺悟世間的事實,不需要去評價這些東西。那一定要評價,人就會產生無意識的諍斗,諍斗會使人生起是非對待,甚至產生愛憎,墮入世俗,令心迷失。一旦墮入世俗就有利害關係了,那跟阿彌陀佛究竟方便的給予、接引十方九界眾生一切業分的究竟悲心,就有距離了。所以我們這個無諍立誓,是給大家一個阿彌陀佛內心莊嚴的提示,當然希望我們自己在下面可以用一天的誓願,自己去發一個。今天,我不生怨恨,不怨恨任何一個人,生怨恨我就要懺悔,試一試;明天,我這個人喜歡惡口,我就不再惡口,一旦惡口,馬上警覺;有的人嫉妒心強,我今天就不要嫉妒,見到任何人做有益的事,我都隨喜讚歎。你悄悄地,跟別人一說就不起作用了。內誓不能跟別人說!跟人一說,它就沒有內在的力量與支持了。要守護這個秘密,這個秘密誰都不能告訴。那有的人說不行,要沒有人給我做個證,我就做不下去。那你就找一個尊重你的人,你尊重的人,就像我們說天龍八部,讓金剛護法來監督我們。沒有讓佛菩薩監督。為什麼呢?佛菩薩是大愛。這些威猛的金剛護法說不行呀,你不能這樣子,遮止!我們這樣的人也可以先讓一個人幫助我們,督促一下,也可以的。我們真正學會了內誓,就知道明自心了,如實地了解自心,怎麼用心才有意義,怎麼用心才是自在的,怎麼用心才是明心的,明確自己心地的作用了。這個知自心十分重要!善用自心,抉擇自心,真是太重要太重要的訓練了!尤其是念佛人,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太重要了!我們今天已經學到「當發願」這樣一段正文了。那我們藉助這個文字的東風,來提示阿彌陀佛的內誓,內在的誓願這樣一個角度,我們可以在下面一點一滴地實踐。你說這個誓願是佛陀的,我們發行不行呢?你可以去實踐它,你也可以先放一放,去實踐其他你意樂的角度。好比有人就是脾氣大,容易發火,那你就偷偷發一個願:我這一個星期不準發火,發火了我要覺悟它。你就在佛前也好,在哪個地方,悄悄地立一個誓願,內在的一個心理需要,然後你去實踐一個星期。你這個人一定會發生變化的!這個變化,周邊的人說:嗯!這個人這麼調柔啊!但我們要沒有這樣一個改變自己內心的守護與表達,我們這個人就永遠改變不了的,就被業力、業習一直推動著,生命就沉浸在這樣一個業習的業流中,不能自拔。我們學會了立誓發願,真正從內心世界看自己需要什麼,自己就可以發一個什麼樣的內在願望。好比現在的人矛盾心比較強,很多人都很矛盾:出家好?在家好?到寺廟裡好?還是不到寺廟裡好?跟他學好?還是跟他學好?這樣的人很多。那我就發一個願:我以後做事,清晰明了,不再猶豫徘徊,我把這個猶豫徘徊的壞習慣給擺脫掉。發一個願,清晰地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不做徘徊,不以得失計較來做事,只實踐自心,令心智圓明,無所對待。那你可以立一個誓。你看你以前做什麼事情都猶豫不決的、迷迷糊糊的、徘徘徊徊的,慢慢變得清晰了,有力了,善於抉擇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生命意識、心理改變的一些需要。怎麼改變呢?內心需求了,梳理過了,立個誓願,可以了。這個誓願一立,去認真地實踐,實踐一段,再去調整,實踐一段,再去調整……你看看你這個人的生命與內涵,就會發生一個質的變化,這個變化一定是我們意樂所產生的事實。許多人想著說,我在天天磕頭啊,拜佛啊,我能改變自己。改變不了,很多人都試過了。有的人在那痛哭流涕地懺悔,該幹啥還幹啥。為什麼呢?沒有從內心世界真正相續守護一個心、一個念、一個願,不是由內心而發的。由內而發的東西,你就會產生一個真正的改變。你想通過一個外在的力量給你改變—你是個鵝卵石,你再用雞鴨去抱,你還是卵石,因為你內因不具。我們要知道內因太重要了!我們這個內誓就可以變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內因—因真,那外在的配合必然造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因果的事實。因為有為法中,離不開因果二法。我們今天學習正文這一段「當發願」的文字,就做這麼個提示。謝謝大家!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我們的法師!我們自己有一個內誓,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應對我們的煩惱。其實在歷朝歷代的佛教史上,有很多類似的發願文,像怡山和尚的發願文,還有祖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包括星雲大師有《佛光祈願文》……這些都是祖師們悲心的流露,希望我們能夠實踐立誓。因為我們學佛是心法,我們很多的要求,不是法律上強制我們的,包括出家比丘犯戒,法律不會追究你,是我們一個自律的行為。那麼這個自律的行為通過誓願的方式,會有一個很強大的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使我們能夠契入佛性,抵禦煩惱,擁有一個堅固不退的願心。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阿彌陀佛!感恩法師「第五講」唯佛是念,九界同歸開示時間:2016年3月14日開示地點:四川樂至報國寺「督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我們昨天學習了《彌陀要解》第四部分,正宗分裡面的信和願。昨天法師特別提出,我們凡夫眾生在被無明遮蔽的狀態下,自性沒有顯露,我們的生命品質一直被制約,被蒙蔽,受委屈,不舒展,不能自由地綻放。那麼怎樣解決這種狀況?因為我們凡夫業力的相續,多生累劫習氣的慣性,我們總是試圖用自己的一種造作、一種思維、一種知見,去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在黑暗中摸索,受制於業力業習這種慣性的思維。這種方式會在我們的修學過程中形成一個怪圈,使我們不能突破,心不能安住。我們時刻在關注自己:今天歡喜了,明天煩惱了;今天狀態好了,明天狀態壞了……反反覆復這樣一種狀態。那麼我們如何面對這種狀態呢?法師開示我們要突破自己業力的制約,就要回歸彌陀這種親證的、本性的功德受用,全體去接納,回歸到彌陀的本懷,喚醒我們自己本具的、與彌陀無二無別的性德。法師開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葯,萬病總持;一句「南無阿彌陀」能夠出生一切功德,能夠消化一切業力,能夠展示一切不可思議。那我們全體接納彌陀的性德,與自己的心性去相應相契,找到一個回歸點,把心安住在彌陀性德的大願船上,就路還家,當下安然,當下自在,當下解脫。法師還開示這種教法,它有一個最基本的依據—「性修不二」。不管是從佛的本心來說,還是從性德來說,還是從修德來說,還是從我們心地的顯現來說,甚至包括我們的種種業相、種種煩惱,從根源上、從本體上來說,都是一如的。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師還提示我們,我們平常的造作,平常業力的相續,是夢中說夢話,夢中想夢事,枉受其苦。我們也可以去體會,我們做了夢,夢醒的時候,只有記憶,毫無實質。那我們把生活中的睡夢,推演到現實中這種大夢,其實在一個覺悟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大夢之中。我們的種種煩惱、造作、順緣、逆緣、業力,都只是記憶,了無實質。我們說一生如影像,萬事等空華。那麼法師開示我們要隨順佛性,就路還家,執持彌陀名號,回歸本性。那就是彌陀念彌陀,就能夠體悟到自性念自性,自心是佛,與佛同體,與彌陀的性德相融這樣一個根源性的、本質性的問題。昨天法師還提到無諍立誓。無諍是阿彌陀佛在因地自受用中的內誓,我們說諸佛都有自己的內誓。法師開示無諍出生一切世出世間的功德。那麼通過無諍立誓,法師也鼓勵大家,在修學當中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針對自己的某一個業習、某一種煩惱,去立誓,去發願。通過自己的內誓,這種內在機制的約束、提醒,這種誓願力的加持,使我們在修學中能有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入手處,有一種守護力。我們說無諍是阿彌陀佛自受用的願望,是接納十方一切。它具有不可思議的作用力。那麼我們因地的發願,與佛的果地覺是一致的,我們在這個當下因果互動,因真果真,全他即自,根源一如。我們以誓願引導心性回歸佛性,融入佛的自受用功德,彰顯佛的性德大用,印契我們本具的佛性,與佛無二無別。接下來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有請隆實法師。阿彌陀佛!「輔講」隆實法師:大家還是翻到第三十二頁,我先來讀,今天從「乙三」開始。「(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二。初正示無上因果。二重勸。(丙)今初。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曰。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獨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凈土。唯以願信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昭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嘆其難信也。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答。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今經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也。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答。此義即出天奇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詰問。一猛提醒。何止長夜復旦。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苦欲執敲門瓦子。向屋裡打親生爺娘。則於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進問。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應。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大勢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敢有觸者。寧不被燒。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答。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凈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闇消。稱洪名。萬罪滅。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逼。失聲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成佛。豈不信哉。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丙)二重勸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是利者。橫出五濁。圓凈四土。直至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複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薉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懡?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昬於隔陰。者里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二正宗分竟。」今天就到這裡。大家翻到第三十二頁。今天是正宗分的第三部分,「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二」,就是信願行的行。那麼今天的內容又分成兩部分,一個就是三十二頁這一段:「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段文字有三個要點。第一就是關於「一心不亂」的問題。關於一心不亂,大家看到三十三頁第十行:「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這段就是講的前面「有世界名極樂,有佛名阿彌陀。」這是兩個「有」,在事上我們要執持一句佛號,這是事持。「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所以有事持,有理持。大家看到倒數第四行:「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這部分就是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文中都作了解釋。第二個要點就是關於臨終,「其人臨命終時」。第三十五頁這裡,有個臨終和平時,他這樣問:「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又作答。還有關於十念和一念是平時還是臨終?所以他這裡提到臨終,和平時的念佛功夫有一個對照。這段文字還有一個要點,關於臨終見佛的問題。第三十五頁第七行:「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這是臨終佛現的問題。下面解答這個疑問。那麼這段文字其實有三個要點,第一就是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這是第一個要點。第二談到臨終,那麼臨終和平時是怎麼樣的關係,這是第二個要點。第三是臨終佛現,臨終佛來接引的問題。這是三個要點。大家翻到第三十七頁,另一段「重勸」這裡。「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裡是屬於信願行的行,但是行中又有願。我們在前面有第一次勸請:「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裡再一次勸請:「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佛陀第二次勸請。大家可以體會世尊的一番悲心啊!三十八頁第三行:「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這裡雖然講行,但它是因為願力引發的,所以佛在這裡再一次慈悲勸請眾生要「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下面一個問題:「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這個法門的特點全在了他即自,所以「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我們如果不敢說他佛的話,不敢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但談自心是佛,卻成我見顛倒。這是蕅益大師的一個判斷。今天的內容就是這兩段文字,中間有很多解釋,一段是關於一心不亂的問題,一段是勸我們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阿彌陀佛!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隆實法師!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非常關鍵,大家也非常關心,我們前兩天重在闡述信和願的部分,今天重在如何去行。剛才經文中也講到:「若一日二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大家對這個「一心不亂」非常關心。你看我們在具體的行持當中,有的時候散念,有的時候打佛七,有的時候閉關,甚至是般舟三昧,種種方法來行持凈土法門。那麼這個「一心不亂」也是大家嚮往的、追求的,是理想中要達到的一個境界。如果一心不亂了,就覺得我有把握了。那麼到底怎樣一個狀態,是我們凈土法門的本懷?最契合眾生的根器?在這個方面恭請法師給我們開示。阿彌陀佛!「主講」慈法法師:信願持名,持名是正行。古來已久,「一心不亂」、「功夫成片」,這種往生的疑難,大家可能是關注在這個地方了。尤其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一出,提出「理一心事一心」,使許許多多普通的念佛人受到了一次極大的挑戰。許多人剛剛接觸到念佛法門,信心滿滿,也生起了很多喜悅。因為了知阿彌陀佛無外乎是我們的心地,沒有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地這種光壽本然的回顧或者運用。西方阿彌陀佛現已成佛十劫,這樣一個報德,這樣一個成就者,在西方放光動地照亮我心。我們持名之時本來就是自他不二的一個映照,就像鏡子照物一樣,我們能看到自己心地的圓明與璀璨。很多人就在這樣一個理的支持下,會生起念佛的喜悅。那隨著學佛的深入,尤其學到蕅益大師這一類嚴謹行持的祖師們,悲心徹骨的祖師們,這些具有抉擇指導性的文字,再來照自己,若用理一心,若用事一心,上面講「理一心事一心」這樣一個很準確的內涵。準確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理一心是什麼樣子呢?事一心是什麼樣子呢?一旦說到理一心事一心,那要伏煩惱。伏住煩惱是什麼呢?三賢位菩薩,乃至見思惑盡。這是什麼呢?登地以上菩薩所運用的善巧。那凈土這個易行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大部分行持者在這樣一個三賢位菩薩所證的所謂伏煩惱方便,那能不能證到呢?這一對照自己,不光沒有把貪嗔痴慢疑不正見伏住,更大的煩惱還出來了,甚至連持佛名這種修行凈土的願望也產生動搖。蕅益大師、這些善知識們,乃至經典上亦是講: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那我沒有證到一日、七日一心不亂。理一心那就更厲害了,不為二邊所亂,因為此指心開見性。那大家一對照,很多人說不如參禪,因為參禪就是明心見性啊!我念佛念得不見性,我這念的什麼呢?把這個念佛往生、安心極樂的主題方向,全然回歸到所謂的「不亂」上來,所謂的「見性」上來。那這個方向得到了一個大的改變。蕅益大師也講:你要是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任你念得風雨不透,你也不得往生。這後面又講到,你要念到事一心理一心。平時要念到,不念到臨命終時怎麼來接引你呢?這是不是一個設置呢?這個設置是不是我們念佛人的需要呢?是不是我們心中原本具有的東西呢?這裡不得不引起這個時代修行人的認真思考、觀察實踐。這是我們本土化凈土裡程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就怕說矛盾語,前邊這麼講,後邊那麼說。此一說,彼一說,一旦造成矛盾的說法,行持的通途必然受到阻隔。前面蕅益大師不斷地提到:此法門九界同歸,至簡至明,易行之極。怎麼突然又蹦出來一個「理一心事一心」呢?這樣一日、七日不亂的要求呢?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想每一個念佛人都會關注,或者說過去沒有關注,但是這個地方就會有阻隔地來擋一擋你。那我們怎麼來認知這個地方呢?我們說這一劫第四世尊,釋迦文佛在人壽百歲時應化世間,廣宣言教,度化眾生,凈土教法是這樣一個體系中的內容。在我們國內,現在讀到的《阿彌陀經》譯本,大家明確地知道,就是玄奘法師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和羅什大師譯的《佛說阿彌陀經》。這兩個譯本,大家比較明確地在運用。玄奘法師所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是後譯的。那麼羅什大師譯經這一期稱為舊譯。這箇舊譯的模式,意譯的角度比較多,所以在羅什大師譯的《阿彌陀經》中,有六方世尊各出廣長舌相,稱讚此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樣一個翻譯內容。那在玄奘法師直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中,是十方世尊,原來的梵文本中就是十方世尊。羅什大師到我們東土以後,了解到當時秦人喜簡,就是喜歡簡單一些,不要那麼多豐富的文句。像十方佛他感覺到很複雜,就去掉了四方佛,翻譯為六方世尊。我們日課的《阿彌陀經》,乃至蕅益大師作這個《彌陀要解》,也是依羅什大師的《阿彌陀經》為藍本的。為什麼要提這個事情呢?關於直譯與意譯這兩種譯經方式。羅什大師是七佛譯經師,就是從莊嚴劫到賢劫以來,莊嚴劫最後的三個世尊到賢劫最初的四個世尊,這七個世尊,他都作譯經師的。每一個世尊出現於世,他都來譯經。譯經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要是沒有這些三藏法師,把梵文或者巴利語語系的經典翻譯給我們,我們都是沒辦法學習、讀誦的。他有著一個流通的廣大善巧,就是推動者。在這個譯經的過程中,有意譯與直譯兩種方式。直譯,就比較簡單地保持經典的完整性的狀態。因為玄奘法師在讀這本《阿彌陀經》的時候,偶遇到了梵本的《阿彌陀經》。怎麼十方世尊會變成六方世尊呢?他就感覺到需要尊重梵文原本,直譯經典,不能增減。因為聖言量這種不可思議的教言機制,雖含有無量義,但不可削減。那他又去印度,把大量的梵文經書帶到我們東土。我們都知道大雁塔就是專門為儲存、譯經等來建的一個寺廟。很多人都去西安待過,就是大慈恩寺,有那麼個大雁塔。過去譯經是一個十分嚴謹的事情,他把各個方面的人才匯聚到一起,在這兒建了一個大的譯經場。國家支持他這麼做。我們會看到,我們現在讀到的經典的來源,是有直譯與意譯的,是有新譯與舊譯的。這個文句,直接受到了像羅什大師、玄奘法師他們自己的修證、心理狀態的影響。那你說這不是經典,不是祖師的意思嗎?他在翻譯的過程中,難免就要受到他自身的影響。像羅什大師這個七佛譯師,生生世世宿命智不斷,宿行方便福德因緣不斷。那就是菩薩倒駕慈航,一點點都不會誇耀他。他們就會作無畏說。所謂的「無畏說」就是他不會違背經的本意來意譯經典,沒有障礙。因為他遇一世尊又一世尊。像我們這個賢劫以來,從拘留孫世尊,人壽六萬歲,他就應世來翻譯經典。拘那含牟尼世尊,人壽四萬歲,他一樣隨著世尊來出生,成長,翻譯經典。迦葉世尊,人壽兩萬歲,世尊出世,他一樣去翻譯經典,流佈於世間。那到釋迦文佛,人壽百歲,世尊去世以後,他一樣來應世,來翻譯經典,流傳於東土。那他以無畏心,以他的宿命智和善巧,他這個翻譯是沒有障礙的。就是沒有什麼顧忌的東西,沒有什麼擔心與顧慮。玄奘法師呢?咱們不說他是凡夫,也不說他是菩薩。但有一點,他是這種後得智的表達,就是由學而來的東西偏多。他就會考慮到我們這些學子—就是後學們的需求來翻譯,那就是直譯—我不能增減,我要保持經典的純正性。他就會有那種擔心:假使是增減了,會不會出問題?增減本身就是出問題。這個思路就不一樣了。他與羅什大師這一類人,任何一位世尊一旦出世,他們就來做譯經師這樣一個威德者,他們的心理狀態、所依止的東西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造成了翻譯依據的方式方法不一樣。許多人讀過《稱讚凈土佛攝受經》,玄奘法師直譯的這個經典中,說到這一段:舍利子—諸有眾生,得聞阿彌陀佛,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繫念不亂。《彌陀要解》里則是「一心不亂」。「一心」跟「繫念」這兩個詞,一凡一聖,差異很大。那麼「一心不亂」,蕅益大師講了:理一心,事一心。這皆是聖者、賢者所守護,伏煩惱與斷煩惱者所守護。它含有什麼呢?凡夫繫念不亂的修持。在玄奘法師的譯本中,他直接就只講繫念了:若有眾生,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繫念不斷。這個「系」,維繫著就好了,存念著就好了,「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那就好了,沒有要求。沒有一心不亂的理一心、事一心,去煩惱,去見思惑等,這樣一個聖者、賢位菩薩的要求,沒有了。你繫念就好。繫念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所以在我們漢地,打七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在行位、迴向位、住位、信位的菩薩們,有這樣實踐經驗的人,去在理事一心中、明心見性中深入實踐;再一類就是繫念不斷,妄想來了,念佛又拉回來,不排斥妄想,不要隨著妄想跑,這樣拉來拉去,繫念不斷,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這是對凡夫的一個提示方法。《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有講:「母若憶子,子若逃逝,母憶何為。」眾生心就是逃逝者,隨著妄想業習,逃逝三界,淹沒在無明業海中。那諸佛如來比母親憶子更加心切,他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令一切眾生無所隔膜,攝化一切眾生。因為我們無明的自我遮蔽,不知不曉,多行不孝叛逆之事、逃離之事,所以「母憶何為」。這個地方並不是說母親憶我們沒有作用,作用我們自己沒有體驗出來,沒有反映出來,如此而已。猶如盲人,日輪廣照於閻浮提了,盲人不見不知不用。但是它照到身上一樣是溫暖的,照到周邊一樣是有生機的,一樣可以使他不得軟骨病。他不知道,他不感恩於此,如此而已。那麼從譯經這樣一個角度,因為羅什大師生生相續的這種聖功德利益,他的心智就偏於斷煩惱、伏煩惱的智者,對阿彌陀佛的存念修持方法,就很直接地寫到「一心不亂,若一日二日三日」等。為什麼呢?他直下的感受。你說他怎麼不為我們眾生設想呢?他的位置太高了,如果他就是一個凡夫來譯經,可能就譯得一塌糊塗。玄奘法師是遵照著原典的內容,把它盡量翻譯得準確,斟酌再斟酌。這個「繫念不亂」凡夫做得到的。你說我做不到,你可以體驗的。我們七日去實踐繫念阿彌陀佛,我們可以去做的。你要是感覺七日繫念做不到,可以一日一夜去繫念阿彌陀佛,完全可以做的。來存念於此,維繫於此,我們做得到。為什麼要有這樣一個設置呢?這是對我們無始以來熏修業力的一個事相上的鼓勵。因為無始以來,我們流轉的業習不可思議,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聞聲滅無量罪不可思議,滅一切罪不可思議,消除一切障礙不可思議。但我們要是沒有繫念不舍這樣一個熏修,就體會不到這個不可思議。那我們去繫念、去觀察、去體會,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功德對我們生命的依正二報、心理世界的洗禮,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能令我們生起正信!為什麼呢?在這樣一個體驗的過程中、接納的過程中,真正能接納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攝化、九界同歸的利益,如日輪出於閻浮提,一切黑暗一時消除。不管你是萬年黑、萬年愚,一次就能破除。這一光就能照耀你再多、再久的黑暗,這一光決定能破除千年暗、萬年暗。這是真實不虛的!但如果我們不去領納實踐,不去體會這樣一個內容,那這個利益就是不隔而隔,我們體會不到。所以從翻譯文字的緣起上,我們可以看到凡聖是有別的。就是經典中出一妙言「一心不亂」,眾生各各隨類而解,隨類取用。有的人取用於安樂,就是安樂者,就是隨順得入了。好比經典中對「一心」有如是解釋:寂滅即一心,如來藏即一心,無用心即一心。若對一心不相知,感恩心即一心。我們感恩於佛陀,讚美於佛陀,隨順於佛陀,就可以得到一心。那我們再念「南無阿彌陀佛」,讚美阿彌陀佛,就可以得到一心。像十大願王中,禮敬供養,常隨佛學,請佛住世等,都可以在「一心」中得到不亂的加持、不亂的攝化。若我們一定強制著用蕅益大師對入賢位的菩薩們、入聖位的菩薩們判定的一心,來對照自己,無疑對自己是一個挫傷,是一個打擊,那無疑會摧毀你的信心,起碼說摧毀大量人的信心,因為方法不得當。「隨類而解」的這個「類」—你沒有把自己判定清晰,你是具足煩惱的凡夫有情!那你用對聖者、賢者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你一對照,感到自己丑陋不堪,你信心全無了。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定位啊!你是不是具足煩惱的凡夫啊?具足見思二惑的凡夫啊?要是這樣你反而踏實了。善導大師對自己有一個定位,說我等決定是具足煩惱的生死凡夫!決定是!我們這裡面有決定是嗎?都不是!都想找一心不亂,就要修到理一心事一心,結果越修越對不上號。好了,信心找不到了,改修密吧,改參禪吧,改學教吧,我們學南傳去吧……為什麼?深入不進去了,你做不到啊!這個沒有問題的。凈土教法三根普被,利頓全收,凡聖同歸。這個起步我們一定要看得到,這個信心我們要有,不能把聖者的事相放在凡夫身上扛著,把自己壓垮。這樣我們就去除了自己的障礙。所謂的障礙就是什麼呢?不管事一心、理一心,我先不管你,我知道信願念佛必然往生,我先把往生心安頓下來,我再去實踐,實踐到哪一步是哪一步。實踐這個法則的功夫不是我的願望,往生是我唯一的願望!唯一的趣向!方向不能改變!凈土修行的方向一旦改變,變成了一個去證悟,去明心見性,去達到所謂的入賢位、入聖位菩薩的功德,那方向完全變了!大方向一旦變掉,凈土的優勢蕩然無存!這樣一個九界同歸、凡聖同修、一生成辦無上菩提的教法,就變成了一個「我要證悟」的另外一個通教中、普通法則中都有的修行方式,遮蓋了佛陀真正的悲心—普攝九界眾生的悲心!遮蓋了佛力住持即得不退轉的阿鞞跋致的即下利益!遮蓋了這個利益!當發願今發願應發願,願生彼國—這可是真真重要的地方!我們能做到繫念,若一日二日三日地繫念,能在此抉擇安心,就是往生抉擇安心,不亂的心必然現前,就是安心極樂,歸命極樂。那我們就會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不管是理上還是事上,都是給我們一個支持,而不是障礙!我們要相信一切諸佛世尊、一切善知識,都是予眾生無上信心的一個引導、一個起步!這個無上信心就是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的這個根源所在,不可摧毀,不可動搖!九界同歸是佛修德的證實、接納、攝化。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真實不虛的根源所在!這個根源中沒有什麼事一心理一心。這個根源與佛無二無別。一定依止於此!緣起於此!幹什麼呢?性德中,佛陀的修德中,而不是我們自己現在的業力狀態,就是在非量與比量的狀態中去迷失自心。我們把自己的現量一時融入阿彌陀佛智願海中,重罪消滅,而不是你自己去消滅你的重罪!我們靠自力消滅重罪,改變自己,增上修持,那是曠大劫的相續修持,才能得到阿鞞跋致。欲一生成辦,緣法性,緣佛的報德,我們融入於此,把我們的一切業分九界同融入阿彌陀佛智願海中,以佛的願力功德住持故,令九界同歸,皆得不退!此處當明必明,不能有絲毫的含糊!不是我們這個九界眾生在改變自己什麼。不需要改變!百川入海,皆名大海。不是在百川奔流的過程中,我們要凈化,要這樣處理、那樣處理,不需要處理!歸入大海即是!這個地方不敢含糊!一絲都不敢含糊!現在我們對這個「百川」的評價:這個是濁水,這個是凈水,這個是污水,這個是清水,有贊有謗,全然沒有意義!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百川入海。我們要了解凈土就是九界同歸!九界必歸!就是所謂的佛力住持,佛願所成,皆予無礙的功德,攝化十方九界眾生。我們要是沒有這樣的心量就不是念佛者!沒有順性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隨順佛的願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滯留在九界的業力差別上,那你在念業力,沒有念佛!沒有繫念於佛!這個「不亂」在什麼呢?對法性的存念,對彌陀報德的存念,此處不可動搖!不可變異!唯佛是念!不敢含糊!一旦含糊,凈土教法就淹沒在通途的修法與意識上,就是對業力、現行這個比量、非量狀態的一個評價,滯留在業力之中不能自拔。「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九界同歸阿彌陀佛的願力,同歸阿彌陀佛的修德海中,也就是依正二報中,得到回歸與安住,以顯自心本自圓明之事實。那中間這個環節,九界眾生所有的業力分只是回歸,只是隨順,不予評價!這種評價太浩瀚了!這種評價令人迷失!這種評價糾纏不清!所以憶佛念佛,唯佛是念!唯佛是念是一個抉擇性的利益!大家應該在這個地方細細地思維,認真地觀察。因為凈土一法不是通途的教法,它是特別法門,暢佛普度眾生本懷的一個無問自說的特別法門。它出生即壓群臣,不是為了高尚而高尚,實在是利益所在,是無盡悲心的彰顯,不可似是而非。所以不能混同於我們常規的意識與教法所言的一些業力與業力的改變、業力與業力的對治、業力與業力的差別,全然不顧,直奔王家!顧不得了!我們再顧忌九界的業力差別,浩瀚無際,沒(註:讀mo)人心智。我們今天學習持名念佛這個正行的文字,給大家做這個提示,希望得到大家的警覺。佛說一言詞都有無量義,持名念佛,一心不亂,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不是什麼障礙,是一切善知識對我們的支持。這個支持,就是要了解,不要死在句下,要活在文字上。太多人死在這個「理一心事一心」上了,我希望大家都活過來。怎麼活過來呢?於業力分中全然不顧,直奔王家!不顧!這個「不顧」甚為重要,不去東張西望,不去評論他人,不去評論自身,但以念佛功德,念佛願力,佛力住持,即得不退,究竟安樂。在這個地方多實踐,所謂的「但得諸樂,無有眾苦」,此生即行阿鞞跋致,生也無畏,死也無畏,安然無畏。為什麼呢?全然來自於佛力住持、佛願住持、性德具足故。它是這樣的一個熏修、認識、實踐與回歸。這裡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九界的摒棄。摒棄它幹什麼呢?不談論、不糾結、不言說、不計較,南無阿彌陀佛,九界同歸。把九界的業力要打包一次,必須打包。用什麼打包呢?南無阿彌陀佛!要不然我們太辛苦了,九界業力的差異、內涵太浩瀚了。所以佛給我們一個至簡至明的方法,以一句萬德洪名統攝十方九界眾生同緣菩提,展示一切九界眾生同一法性的真實功德所在,就是極樂世界。一切眾生順性回歸,必然回入如來會,就是極樂世界。它是這樣一個大手筆、大善巧。大雄、大力全顯於此。把九界一切業力的幻化,若凡若聖,若智若愚,一時打包了,一包都給阿彌陀佛了—南無,皈命於此。這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有講的。只是在我們心目中,一旦被一個東西擋住了,就叫一葉障目,這個東西就把我們障著了,所有的東西都看不到了。希望這個「理一心事一心」是個放大鏡,不要擋著我們。因為這裡面直接的說法的確是對賢位、聖位菩薩的一個宣化。但「繫念不亂」的內容,凡夫完全可以作為。功夫的高低我們可以去實踐運用的,但那不是我們的方向,不是我們的目標。那是輔佐我們抉擇往生彼國的一個過程,讓我們體驗阿彌陀佛無所障礙的一個過程,讓我們體驗九界同歸的一個過程,不要把目標錯失掉!在凈土的修行方法上,就是九界業力打包,同歸極樂世界。要是覺得不形象,你就念一念「百川歸海,咸同一味」。所以在我們這個時代,凈土行人就迷失在九界的差別上,不斷地計較,不斷地比較,不斷去找說法,而沒有在乘佛願力咸生彼國、順性咸生彼國這樣一個殊勝的利益上安樂下來。就這一點點障礙。諸位善知識可以在下面去思維思維,我想這個問題一定能解決掉。為什麼呢?原本不是障礙!原本沒有障礙!只是我們在某些角度,造成了對九界業力一個滯留的計較狀態,我們滯留在這樣一個名言上。我們要站在這個名言之上,讓身心解脫出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九界同歸,同得安養,同成佛道。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法師精彩的開示!我看大家原來都是垂頭喪氣的,聽了法師的開示之後,都精神飽滿,信心十足,往生有份。所以我們的掌聲也是此起彼伏,大家情緒非常高,對凈土的信心大大增加!那麼法師剛才說到,我們百川歸海,不分自己的清濁,入海之後咸同一味。我們是長江也好,黃河也好,還是雪域高原的雅魯藏布江,只要向東奔入大海,那皆入佛之大海。這點確實解決了我們很多的顧慮、很多的麻煩、很多對自身業力的牽扯、糾結。那在經文上,我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需要法師來匯通。就是我們在聽法師開示的時候,會覺得信心滿滿,但是出了教室,回去一讀《阿彌陀經》,讀到「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會想我的福德不夠,我的因緣不好,我的善根還差點。我怎麼辦?這個問題是我們凡夫反反覆復的一種心態。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恭請法師做一些匯通。阿彌陀佛!慈法法師:在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中,有這段文字。隆實師給我們已經匯通過了,那我們再提示一遍。「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你看它有一個前因有一個後果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經典中,九界所有的修為都是少善根福德因緣。為什麼這麼說呢?與佛功德比起來皆是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這就是決定說,毫不含糊!請隆實師把這段文字念一念。隆實法師:第三十二頁第二行,關於多善根福德因緣,他說:「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德福業少,皆不可生凈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慈法法師:這裡提到萬德洪名這個福德因緣了。在《無量壽經》中,世尊給阿逸多有個授記:「佛告阿逸多:如來所作、應作、已作,汝等應安住無疑。」安住在什麼地方呢?若聞佛名是為具足無上大利!若聞佛名是為具足無上大利!我們可以查一查《無量壽經》,佛給阿逸多的囑累中有這樣一個清晰的授記。你怎麼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德因緣呢?怎麼令心具足呢?聞佛名!聽聞阿彌陀佛這個萬德洪名是為具足無上大利!這本身就是具足,就是內容,就是不可思議的大利現前之時。實際名號就能印契自心本自具足的事實,令我們的心生起無畏。永真師給提出來,可能是希望我們能再次注意這一點。極樂世界皆是正覺華化生,皆是仰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接引與攝化,往生彼土,而不是我們自己作為那一點善根福德因緣。這在這個時代造成的誤解特別多。很多人拚命去做所謂的善根福德因緣,就是為了往生彼國。聞佛名往生無礙!人心作心是,本來無礙,障礙自設。佛的願力又給予了一個無礙的接引,通暢的接引,九界普遍的接引。就怕遺漏你,怕你心中有顧慮。九界同歸,了無障礙,皆是為了消除我們心中的疑慮,往生的疑慮。阿彌陀佛成佛就是消除我們往生的疑慮的。他真正守護的八個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方眾生欲生彼國,聞到阿彌陀佛的國土與殊勝的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所有修持的功德就是圓成眾生的心智,令一切眾生往生無礙、成佛無礙、抉擇無礙。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成就,所謂的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就是他這種內在的大施主布施的功德,與究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果地的事實與給予。「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要多念一念,可以當成一個念佛之前的提示。對十方九界眾生,一切往生障礙滌盪一盡,是為南無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為南無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為南無阿彌陀佛!多善根福德因緣來自於佛這種正覺功德的給予。這個給予是自他不二的,因為性德一如故。我們接納的容器是完整的,是沒有虧欠的。我們完全可以接納佛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修德,一點都不會有問題。這個根源很準確,源頭很清晰,不必要生任何的障礙與顧慮。所以這個「多善根福德因緣」是佛陀所修出來的,佛陀的修德圓成了與法性完整的契合,就是多善根福德、圓滿的善根福德、究竟的善根福德。一切菩薩聲聞緣覺九界眾生所不能及。那很多人說:我們平時放生就白放了?誦經就白誦了?建寺廟、照顧道場都白乾了?不是,那是你有為的善根福德因緣。但是欲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功德上迴向,一定仰仗佛願,隨順佛願,往生佛國,成就菩提,這對稱圓滿,無缺無欠。現在把《稱讚凈土佛攝授經》拿來了,我們讀讀這段對稱的文字,看看玄奘法師是怎麼譯的。還是那一段文字,《佛說阿彌陀經》中「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那麼《稱讚凈土佛攝授經》里:「又舍利子。若有凈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這對凡夫很安慰的。「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繫念不亂。」聞後思維,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繫念不亂。系是維繫的系。「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這是對凡夫講的。這個不亂不是來自於你的業力,不是來自於你的修證;是佛的慈悲加祐,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圍繞著你,令你的心不亂!不是你修到不亂,菩薩不要害怕。這個地方要認真,不認真我們就把信心給擊垮了。「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凈佛土。」這段文字大家可以下去讀一讀,《稱讚佛凈土攝受經》。他是著重對凡夫講的。羅什大師的翻譯的確是著重對聖者講的,或者說偏於賢位與聖位的菩薩。阿彌陀佛攝的是九界眾生啊!我們一定不要忘記!世尊的教法是對九界眾生說的,一定要有這個清晰的概念!我們拿這個文字來作證,就是希望大家講法、學習、修行,一定要依經、依論,要有出處,不能自己去打妄想,要不然就被妄想蒙蔽了,就被自己的假設、推導蒙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非常感恩法師!我想現在大家對凈土法門,一心不亂求生凈土,一定有一個決定的信心!剛才後面有段文字說:「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那麼我們又對凈土生起了決定的信心。法師在開示中多次提到稱性、順佛、唯佛是念。那麼我們有了信心,應當發願求生凈土,這跟法師提到的隨順佛願、隨順法性是不謀而合的。所以他從信願行,構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凈土法門的修學軌跡。現在時間到了,感恩法師慈悲!讓我們共同期待法師下節課的精彩開示!「第七講」問答交流開示時間:2016年3月中旬開示地點:四川樂至報國寺永真法師:今天下午,我們從台上轉移到台下,這樣法師就可以跟大家零距離、面對面地交流。這幾天的學習中,我們收集了不少問題。法師非常慈悲,用下午的時間給大家答疑。下面我來代替大家,逐個提出這些問題。為了表示我們對法師最誠摯的敬意,我們的住持和尚馬上就到,請大家鼓掌歡迎,阿彌陀佛!第一個問題:請問法師,在家居士是否完全有必要持戒來接人待物?意思就是在家居士在接人待物的時候,是否有必要持戒?阿彌陀佛!慈法法師:「戒律」這個名詞,在出家法則中,就是不應作與應作兩分。「戒」是不應作分,「律」是應持分。「戒律」過去包括作持與止持兩大部分。任何一個法的完整性都有它應作與不應作的內容。有不應作就一定有應作來支持它。一旦有不應作而沒有應作來支持,人就會出現斷滅這樣一個狀態。佛法是一個十分活潑的內容,或者說它是有智慧的善巧。戒是不應作分;律是律儀,講應作為的內容。所以世尊制戒都有兩個部分:應作分與不應作分,稱為作持與止持。當然出家在家實質內容是一樣的,只是說在家有在家生活的規範,世俗的、社會的、法律、道德、意識、文化背景等,它會形成一些當守應守的戒律的內容。那出家這個規範亦復如是,有一個身份需求的背景。那應不應該守護戒律呢?不管是出家在家,守戒者就像家裡有摩尼寶,把這個摩尼寶運用出來,就是有巨大的財富,能出生不可思議的功德。戒如摩尼寶,能出生無量無邊的功德!戒從體上來講,就是以無漏為體,以實相為體,也就是依無作來展示一切惡緣迷失的休息與回歸,或者說回到它本源清凈的狀態上來,就是所謂的止、無作。戒十分珍貴,令迷失有情疲憊不堪的造作得到休息與回歸,是一個智慧者所運用的方式方法。過去戒都是求授而來,就是人人都具有這些善巧,只是說我們不太了解這裡面的因果與因果操作的方式。佛陀以無礙的智慧把它清晰地梳理出來,形成可以去執行的一些方式方法,再傳遞給那些需要的人們。那你說它是本來具有的,人人都不需要嗎?不盡然。很多人包括佛教徒自身,認為太多的清規戒律,因而對佛教有許多異議、畏懼,或者說距離,實質的異議大部分來自於戒律。他認為你有太多要求,我還是不學的好,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去守護那麼多戒律。這是對戒律的一個誤解。你不去執行、守護、實踐這些戒律,你丟失了大利,你多生迷失事,你多遇違緣,多生後悔懊惱,多於自責,多受智者呵責。這樣一些因緣果報實在是對戒律的甚深功德不加了知。世尊在世的時候,以佛為師;世尊取滅以後,那就是以戒為師。你守護戒律,你才能了解世尊法身功德住世的善巧,這一切世尊所守護的法則與內容。你說你畏懼它,或者似是而非,那你就接觸不了它實質的內容。所以這個居士的問題,你自己分析是該持還是不該持。那要是該持,就是福德成熟;不想持,那就是福德因緣不夠。好比一個最簡單的戒律,人們相互不欺騙、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異語,所謂的「不妄語」這條戒,人要是守護這條戒,自身安樂。不惡口會說柔軟語,與人不生怨恨;不說異語、綺語、妄語,人會獲得足夠的信賴,不被輕視;不兩舌就少於諍斗,不會造成人際關係的誤解。我們去說真實言、誠實語、饒益語、感恩語、愛語,就會利益他人,自身安樂。這本身沒有什麼。它都是一個十分積極的、有意義的事情。它並不是對你有什麼約束、壓迫或者傷害,實在是導引你步入一個智慧、安樂、如實、有力、具信的人生之路。我們要是去說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就招人怨恨,招人輕視,於人無信。那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除非是你有意識這樣做,你想把這些紛紛攘攘的因緣切開,或者裂開這個關係,要不然一定在世俗生活中多招違緣,多生障礙。其他戒亦復如是,給我們帶來的就是福慧、善巧、安穩。諸佛在他因地的修持中,所謂「四正勤」,就是未生的惡一定不令它生,已生的惡一定懺除;未生的善令其生起,已生的善令其增長。這是必行之法,是沒有理由的一個必行之路。實際「四正勤」就是戒律的一個特質的表達,不應作者絕不作,就是所謂的已生的惡要懺除,未生的惡不令其生起;那應作分呢?已生的善令其增長,未生的善令其成熟、生起。這就是戒律的一個特定的直指。「四正勤」你直接去念一念,了解了解。出世入世所有戒律的守護中,都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指導,十分簡單。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在道品的行持中,「四正勤」是當學應學的,是這樣一個實質內涵。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法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有沒有必要守戒?法師剛才開示,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不要持自己看著辦,自己的因果自己負。下面一個問題:有兩個概念,一個叫心隨境轉,一個叫恆順眾生,請法師開示怎麼理解這兩個概念?心隨境轉與恆順眾生。阿彌陀佛!慈法法師:人隨境轉心智不安,多隨業流迷失,就是所謂的為外境所轉。恆順眾生是利益眾生的一個方便,為了接引一切苦惱眾生,予眾生方便接引,隨順的目的是令眾生成就菩提道業。常被境轉的人是迷失於業相,迷失於色聲香味觸法,迷失於根塵的互動,那是業流的迷失。這兩個不是一個問題。永真法師:這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回去可以查查詞典,看看它的解釋。下面一個問題:弟子記得您講過,一方面不要以偷東西的心態來念佛,那念佛又要以誓明心,這兩種心是怎樣在念佛中協調的呢?非常細化,請法師開示,阿彌陀佛!慈法法師:因為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實在是人人具有的覺性這個本質的推動,再一個是由於阿彌陀佛報德的呼喚,讓我們喚醒自心本具光壽的作用。它是一個全體的承擔,或者說全體的展示。它不是一點一點地像擠牙膏擠出來個什麼東西。這樣就是舒展自心。我們過去講「暢佛本懷」,實際讓我們覺悟的本懷舒展開來就好了。少一點對立,多一點的圓融,可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現行就會出現方便。永真法師:阿彌陀佛,其實我們念佛可能不僅僅是這兩種心態,念佛的時候可能有無數個妄念,一一去對治的話防不勝防。依法師的開示,直接唯佛是念,來契入彌陀願海。下一個問題:師父慈悲,請給予開示,現在很多助念團體,依據所謂的頭頂發熱、其他地方發熱等,或者用紅外線儀器測試溫度,來判斷亡者是否往生。請師父就這一現象給予開示,令我等迷失眾生清晰,不再迷失於表面業相,沉淪顛倒。阿彌陀佛!慈法法師:現在可能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是往生這個問題,人們把這個事情著實,才踏實一些。古人和經典上也有這樣的記載:把人分成幾段,要是腳底板發熱,可能就到地獄去了;要是膝蓋發熱,就到畜生道去了;要是小腹發熱,就到餓鬼道去了;要是胸部發熱,就是人道;要是喉嚨那個地方發熱,一般認為是修羅道;要是額發熱,認為是天道;頭頂發熱是佛道。人就那樣分,所以念著佛念著佛,就這兒摸一摸,那兒摸一摸,然後就開始當法官了,說這個人到地獄去了,這個人到畜生道了,這個人到人道了,很權威,很過癮。但這個地方,實在是我們把它著實了,的確不知道業力有不可思議的作用,佛力願力有不可思議的作用,變化力也有不可思議的作用。我們要是把業力著實,忘記了「心作心是」這樣一個大的機制,或者有為法的運用為根本所依,那我們這個判斷就會落在表象上。《金剛經》提示我們:「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實際我們念佛的目的是想覺悟世間,所謂「見如來」,見佛覺悟世間,覺悟一切現象,覺悟一切現行。你念佛是不是一定要判定這個人到哪裡去了?人的好奇—我這樣做了,不了解他生到哪一道,心裡不甘,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大部分助念團都會這樣實驗,頭上不熱了,趕緊摸摸,喉嚨熱不熱;喉嚨不熱了,心口熱不熱;心口都不熱,再一點一點摸,最後腳底板熱,完了,地獄去了!念半天佛,怎麼跑地獄去了?這樣有沒有意義呢?我們要堅固這樣的表面現象,剛才說被境所轉,那這個人的業力就成為一個事實。如果我們來轉境,來輔助他,我見他就是腳底熱了,人在頭的這個方向去念佛,用一些方式方法,把熱量會引上來的。但你要說:哎呀!這已經到地獄去了,不管他了!那就是被境轉了。那我們念佛的意義是什麼呢?確認他到地獄裡去了。它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沒啥意義了。實際上我們一切念佛人起碼有個概念:一切眾生決定往生,這個概念先要有。他自身的業報,我們盡量輔助他,令他在增上的功德中回歸。這是個慈悲心,是幫助別人的意思。你只想知道他到哪裡去了,這不叫幫助他,你在審判他!你這助念不是助念,你只是想窺視別人到哪裡去了。你沒有幫助別人的心。你的善意沒有生起來,慈悲心沒有生起來,來輔助一切苦惱眾生回歸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個心你沒有決定,你沒有令一切眾生往生的願望。你說我知道他現在的狀態,是在餓鬼道還是畜生道,還是天道還是什麼,我能知道,我再去助念好不好呢?這倒也不是啥大問題。要是在這樣的心情下輔助他回歸極樂世界,勸歸極樂世界,有意義。否則我們一群人念完佛了,說人沒有往生;念了一天一夜,他腳底板發熱了。那你這個助念沒有信,也沒有願,你那個行是判定他人墮惡道的行!你沒有佛願力的迴向、願力的給予,沒有培養自己的慈悲心。這一點助念的蓮友們應該謹慎,我們用什麼樣的心理去持佛名迴向給別人。如果就是一個好奇,看看他到哪裡去了,你就不要念佛了。我們念佛一定要把佛的慈悲、方便、力量傳遞出來,把往生極樂世界這種引導的目的確認下來,我們助念的意義就十分精準、有價值!要不然就沒有價值了。這一點我想還是講清楚了,大家也聽清楚了。該怎麼做呢?我們自己再給人助念的時候,「令其必然往生」這個信念有了,再去助念。至於說他哪發熱,我們先慢慢地引導。我看有的助念團很慈悲,那些居士們,也有出家師父,就跪在那個地方替他懺悔,懺悔無始以來的業,迴向他的冤親債主不要蒙蔽他等等,很認真地懺悔。再念佛的願力,再導引他發心,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障礙,一切障礙不是障礙,一切障礙不黏著就不是障礙,只有佛力佛願住持不可思議等等,來開導,來勸化,來懺悔消除障礙往生極樂,目的清晰。以前我遇到一些助念團體,開始很虔誠地幫助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時間久了,一年過去了,一個一個地溜掉了。我說怎麼沒那麼多人助念了?他說今天這個請假了,明天那個請假了。為什麼呢?我們給人家助念的多,往生的並不多。怎麼回事呢?一摸就是膝蓋涼了、肚皮涼了,十有八九都不好。他沒有那種慈悲的迴向,沒有阿彌陀佛慈悲接引眾生願力的回施,只有現象的確認,越念越沒信心,越念越沒信心……他就不知道這是慈悲心的一種運用、一種成熟、一種妙法,來培養如佛無礙智的一個過程。什麼如佛無礙智呢?就是不管對方什麼樣的業報,我也要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迴向給他,令他無礙地往生。這是一個傳遞,念著念著就念不下去了。為什麼呢?念一個怎麼身體是硬的了,又這樣那樣的。有人跟我說某某人往生的情況,我說那個跟你有多大關係?你的心念才真是有關係!你的心念所依會產生一種力量,你緣著佛力,它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你緣著對方的業力,它也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那我們這些助念的人在修什麼呢?依止的是他的業力還是佛力呢?還是佛願呢?你要是依止他的業力,你給他念佛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這一點值得我們去觀察,去思維。當然很多人助念都有儀軌的學習,都有臨終關懷的一些方法。但要從內心去清晰、認知,我們緣佛念佛,迴向智慧慈悲無礙方便;而不是緣他的業力,敲定他到哪一道去了!這一點大家善觀察。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法師開示。心作心是,發真實的慈悲心。下一個問題:請法師開示「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請問何謂持名之深淺?怎麼樣才能達到持名深?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這是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中的兩句話。往生就是看信願有無了,功夫高低能代表他的品位了。這是老生常談。蕅益大師給我們留下個方便,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一個謎底。這個品位高低全看持名的功夫,持名的功夫咋分類呢?永真法師:他問的是何謂持名之深淺?慈法法師:對,這樣設置了一個問題。在《觀無量壽經》中有九品說,那九品可以去看一看,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這九品中,都有持名功夫的說法,與持名基礎的說法。在《無量壽經》下半卷一開卷,沒說幾句話,世尊就講到上輩往生、中輩往生與下輩往生這三輩往生。說起念佛的功夫,還是希望大家去了解了解三輩九品。這裡面有真功夫,要不然你沒有參照。有的人說「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這是功夫。大概這就是個名字。功夫成什麼片,有一萬個說法,沒有一個標準傳承的情況下,就會有一萬個解釋,到一個人的地方有一個人的解釋。沒有必要,不如直接依止經典中的三輩九品去了解。像三輩中講得分明:其上輩者,舍欲出家,行作沙門,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這就是功夫,功夫的基礎;中輩者,不能棄欲出家者,廣行善緣,護持道場,供養沙門,讀誦大乘經典,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中輩往生;下輩者,不能廣作佛事,亦不能行諸善,但要信順大乘,發無上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下輩往生。這就是持名功夫的基礎。什麼功夫成片,這個說法沒有經典的依據,大家就編故事,一個人編一套,結果無法可依從。所以去讀一讀《觀無量壽經》的九品說,上品上生是什麼樣子,什麼讀誦大乘經典,怎麼持戒等,還有中輩、下輩……我們可以去認真研討。你要希望在功夫上了解,你可以對照自己在九品中是哪一品,那是功夫,因為都是持名為功夫的,沒有問題。但你這個功夫是用在什麼地方呢?所以九品中有清晰的細分,而不是我們自己編的故事。希望大家遵經遵教,不要去編故事。編故事修行不成的。就是沒有執行力,沒辦法去執行。經常聽到有人跟我說功夫,我說你啥功夫?經典上講得分分明明啊!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尤其是《觀無量壽經》中,對九品有細說,十分詳細,想用功夫就在那裡面去找功夫的差異、果報的差異、念佛結果的差異。它是有理論依據的,有經典依據的。佛教在我們中國祖師化、本土化的過程中,編了很多故事。一旦脫離經典的依止與根源,故事就越編越多,越多越不好執行,就是你不知道該怎麼作為了。就像我們中國廣傳的「功夫成片」一樣,一點參考都沒有,都是口說的,越說越糊塗,一代一代人就開始糊塗起來。因為沒有經典的支持。「一心不亂」有經典的支持,因為《佛說阿彌陀經》中有一句話:「理一心事一心」;蕅益大師又在《彌陀要解》中強調這個地方,在正宗分中有所謂的信願行,說到行就是若一日二日七日一心不亂等等,我們講到這個地方了。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師父!下一個問題:師父您好,我在生活中遇到煩惱開始學佛,學佛以後煩惱減少了許多,可是發現自己念佛沒有以前那麼精進了,偶爾想起的時候,或遇到煩惱了才會念佛,怎麼才能使我的道業更精進呢?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我們這幾天學習凈土教法,學習《彌陀要解》,沒有「更不更」,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沒有更精進不更精進的東西。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沒有「更」,沒有差別,九界同歸,凡聖同修,沒有更不更的東西。同持佛名,同生極樂。在我們漢地修行中「我要幹什麼、我要幹什麼」是一個十分奇特的教誨,是一個十分令人迷失的方向。要是念佛人為自求,為自身求往生,是不能往生的!你自己是個什麼呢?一念貪慾心,一念無明心,一念執著心,就是你那個「我」。你要往生什麼?我們說凈土教法「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九界同歸。」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九界同歸,這個同歸就是往生。同一法性,妙用生起,普照無礙,這就是往生利益的一個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我要往生,他要往生,他能往生,他不能往生……這跟凈土教法一點點關係都沒有。這一類的學習者、實踐者、傳播者,都墮入幽暗之中,心地的幽暗,就是自我的幽暗世界,沒辦法令心光明,令心解脫,連聲聞乘這種小乘的自解脫利益都不會得到!為什麼呢?是不是說嚴重了?一定要說嚴重一點!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究竟教法,普利一切眾生的教法,被人變成了一個極為世俗狹隘、自私自利的選擇了。許多念佛人比世俗人更加自私,更加狹隘,心裡這種痛苦的根源更加熾盛,就是所謂的「為自己」。好端端的佛法,覺悟世間、覺悟人生、走出輪迴的一個教法,被人無端搞在一個完全世俗、自私狹隘的心地上去了,更加堅固了私心,堅固了無明我執。這是一個十分奇特的誤導,千千萬萬個人因此墮落,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念佛人。什麼念佛人呢?家不管了,生活不過了,門一關,門口過個汽車就開始罵街。為什麼呢?影響他念佛了。親人影響他念佛了,工作影響他念佛了,來個汽車聲音也影響他念佛了。對親人不滿,對環境不滿,對天地都不滿,什麼都不滿。什麼念佛人呢?!佛陀出世是幹什麼來了?為利益一切有情,為令一切有情離苦得樂!你是學佛來了。你要幹什麼?通過念佛這樣一個名字,把自心培養得極端自私、狹隘、小氣、計較。能念佛嗎?《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各個說發無上心。歷代的凈土祖師們提出來「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是修行凈土法門的最初方便,最開始的一個方便。你要幹什麼?希望大家警覺,究竟圓滿的教法不要被我們搞成自私狹隘的迷途!要重新認識自己的發心:我為什麼要念佛?你說我就是為自己,為自己來念佛的。哪一個佛陀就為自己能成佛?!哪一個智慧者就為自己能得到安樂?!世間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有沒有安樂?我們要重新打點打點自己的發心問題。凈土教法是圓頓中之圓頓,「念佛時即是往生時、度生時、成佛時」,這是徹悟禪師講的一念三時功德圓滿,就是所謂的圓頓之教。念佛時就是往生時,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念佛時就是度生時。你要幹什麼?許多人說這是道理,你要是不這麼念,那你又要修出來個什麼呢?你修出個極端的私心,能往生嗎?!往生到什麼地方去?心作心是啊!你那個極端的私心還在起作用,你到哪裡去?阿彌陀佛以名昭德,以德顯心,還是顯我們無量光壽的心,廣大無礙圓滿圓明的心,讓這個心成熟起來,而不是自私狹隘的心。菩薩,我們不能背道而馳啊!這一點上,我希望諸位蓮友們都謹慎自己的發心。佛法沒有離開心法,不管你怎麼表達,離開心法,別無法則。你說我這個人就是愚夫愚婦,我不懂這一套,我只管念佛,求生極樂!行不行呢?行啊!要真是這樣行啊!是不是真這樣子呢?你是不是愚夫愚婦?還是裝愚夫愚婦?就怕是裝的,要真是也好。現在的人都受過很好的教育,哪怕沒有進過學堂的人,也都受過很好的教育,都見識很廣。所以我們現在學習凈土,要了解它傳遞些什麼?教育我們些什麼?給我們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利益?不是迷信的,不是狹隘的自私自利的培養,沒有這個東西。要有這個東西,你即下就在受苦與熬煎!你舍報會到哪裡去?這個角度我說的嚴重了,希望大家原諒,但是反思反思,真是很有必要的。永真法師:感恩法師!發利益廣大無邊的眾生心,發無上的菩提心!下面有四個問題,基本都是相關的:(一)師父是怎麼知道這些的?用了什麼方法呢?(二)這個教法的主要依據和來源是什麼?(三)能否整理一套簡潔的修法體系,廣為傳播,可否開設專門的理法和修法培訓班?(四)此次能否解行並重,請師父帶領大家一起立誓,實踐一念法、《往生論》的前四句,還有師父認為現在能傳授給弟子們的法。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現在國內傳播凈土的這些機制,過去分成三流,實在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人好奇也好,去尋找一個根源也好,想有個認知也好。過去人講所謂的「慈愍流」,不舍萬行的一種念佛修持;所謂的「善導流」,專念、專誦、專拜的一個修持;再一個就是「遠公流」。這是後人給它一個設置,這個設置為了追其源頭。因為這三個祖師都是我們中國本土的大德,那設了這三流。我對這三流說,從接觸《往生論》也好,《無量壽經》也好,《觀無量壽經》也好,過去說凈土的三經一論也好,沒有感覺,或者說沒辦法有意識地去認同這些東西。當然你也不能排斥,它已經成為一個大家傳頌的事實了。現在國內標榜最多的就是「善導流」。善導大師的著作在清末從日本返回到中國,像從宋朝以來一直到民初清末這個過程,我們沒有善導大師太多著作的指導。因為善導大師的著作對凈土法門的立宗起著一個決定性的作用,許多人是知道的,就是本土化凈土立宗的一個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他的《觀經四帖疏》。所以這個資料倒流回來以後,許多人就開始標榜,自己傳播的是善導大師的念佛方法,光明善導和尚是阿彌陀佛化身,有很多說法。善導大師對凈土法門比較突出的貢獻是什麼呢?善導大師在他的《觀經四帖疏》中舉出,我們要有三種深信:第一個要深信我等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大劫以來流轉於生死海中不能自拔,這一定要認同;再一個一定要認同佛陀的說法施教,像凈土這樣的施教,是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給予;再一個就是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是仰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是唯一的途徑,沒有第二個途徑,他不給你其他路子。他駁斥一切菩薩不了義教。在凈土教法中,他駁斥任何一個祖師、任何一個菩薩對凈土的評判。尤其像智者大師,他們對凈土的四土判,就是天台教的四土判,他絕對是徹底反駁的。任何本土化的對凈土的設置與評判,他一概否認。就是所謂的「寧錯信佛語,不信菩薩不了義教」,完全依止《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這樣的經典來實踐法則。當然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道綽禪師與曇鸞法師關於《往生論》的內容,就是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的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的修持方法,也有這樣的認知。所以尤其是近代人,收口的地方基本都會回歸到善導大師這裡,或者說講著講著,就會落到善導大師這個地方。但是嚴格地說,對善導大師有真正的了解,對他的法則尤其是不準自贊謗他,了解的人甚為稀少!人們很容易高舉自贊謗他的旗幟,十分容易!就是所謂的只准聽這個說法,只准讀這個經典,只准念一句佛號,其他的都不準碰,不準摸,不準看。這實在是奇特的!這在任何一個經典中都是一個十分奇特的說法,在任何經典中都找不到的。有的人讀過蓮池大師的著作,蓮池大師在八十歲的時候,就把一卷《阿彌陀經》放在案頭,說老衲沒啥可做的了,就是一天十萬聲佛號,一卷《阿彌陀經》,其他的跟我沒關係了。他這一說,好了,後人各相模仿,也都以蓮池大師自居了,也都開始念四字了。為什麼呢?說念六字是客氣,念「南無」是客氣,我就不用客氣了,我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結果後人都開始蓮池,各個都自以為蓮池了。蓮池大師是什麼人呢?我希望大家讀讀他的著作。我們中國現在大部分人放的焰口,都來自於蓮池大師的焰口本。他對佛教的一切佛事通達無礙,種種法門都認真地實踐過。他是明末四大士之一,道德瀰漫於三界。現在的人都自以為是蓮池再來似的。這些大德這樣的表達,實在是為了提醒後人:一門深入修行佛法,甚為方便!如此而已,沒有去詆毀、排斥其他的說法、教法。像近代的徹悟禪師,是印光法師之前的一個凈土祖師,他是禪宗大德,開悟之後教導自己的弟子,只能深信因果,老實念佛,別無他法。你在我面前少拿捏,不要裝腔作勢。北京紅螺寺很多人去過,能看到徹悟禪師的舍利,他那個舍利晶瑩透明。為什麼呢?就是證悟之後心智的璀璨,留下了照耀世間的珍寶,就是所謂的舍利。幹什麼呢?提醒後人真修實證。他們這些實踐方法,那真是認準了。但他並不排斥其他的,也不去呵斥其他的,只是你來到我這個道場,你就要專念阿彌陀佛,不準拿捏,不准你搞其他的東西。近代的印光法師在靈岩山亦復如是,建立了這個道場,你來到這個道場,就是六時念佛,沒有其他說法,但他也不排斥其他。因為沒有辦法去排斥其他的,沒有自贊謗他的東西。我們這樣一個念佛道場,也沒有必要去排斥其他人修其他法、學習其他教。像現在我們這個寺廟裡,有念佛堂,要是大家都念佛,你也來學習念佛法門的東西,那是值得尊重的,值得這樣去參與實踐的。但是沒有必要去誹謗其他的教法,或者去詆毀其他的教法,封殺其他的因緣,沒有必要。那你說你講這東西從哪裡來?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中,有清晰的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這種修持方法。因為早期,我接觸到的是蕅益大師的持戒念佛,我剃度師父他們學律這一支,完全是要守護這個持戒念佛的,就是所謂的「深信因果,老實念佛」,沒有其他說法的。那你說就傳播「深信因果,持戒念佛」這個方法,有什麼不可以的?完全可以的。那隨著時代的因緣發生了巨變,現在你說持戒,很多人連戒律都不碰。許多人出家若干年,戒本都沒有碰過,戒律是什麼內容不了解。那不了解怎麼去持戒念佛呢?大部分人說「持戒念佛」,「持戒」只是個名言,念佛能做到多少也不知道。因為對戒律的學習沒有機會,對戒律的實踐沒有機會。凈土教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凡聖同修,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教法,要是單提持戒念佛,很多人就會受到一些機會上的阻礙,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學戒的機會。這是一個普遍的事實。像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中就不是這樣提及的。他提到我們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意業的作願、智業的觀察、方便智業的迴向,給任何凡聖有情一個通途的修法。所以說想了解我們現在學的凈土教法,三經一論也好、五經一論也好,那個「論」一定要去了解它!因為這是歷代祖師們留下來的一個凈土教法實踐修持所依據的根本經典。這是唯一的一個論,我們大家要是不了解它,想修行凈土,實在是難中之難!像我剛才說的為自求的往生障礙問題,在《往生論》中講了「三種違菩提門」,都是為自己的—為自身的安樂,為自身的利益,為自身而修持等等,這直接就是障菩提門,不能通達善趣,阻隔於道業,講得十分清晰!因為現在人不依止經教去認真學習凈土,就是想像,隨心所欲,人的私心會更加膨脹。隨順菩提教法的修持反而被掩蓋了,凈土通途的利益被掩蓋了。所以這位菩薩問法從哪來的?從五經一論中來的。因為凈土這個教法,不從祖師來。它是念佛法門,不念任何一個祖師。任何祖師在凈土法門的推動,唯佛是念,勸導於此,這是凈土教法。勸你去學他,去禮拜他,去讚歎他,這不是凈土!這不是念佛法門!這是個人崇拜法門,就會走上一個歧途!或者說走上一個諍斗之路。所以凈土教法唯佛是念!唯經典來作為依止!這樣你就方便,大家沒什麼爭議。我們看歷代凈土法門的善知識,一定把大家引到阿彌陀佛這個教法上來,而不是引導到自己的知見上去。這一點我們可以去認真地、細緻地考究。永真法師:我們看下一個問題,常見不少念佛人緊鎖眉頭,哭喪著臉,甚至欲哭無淚般地在念佛,這種狀況一是娑婆世界太苦使然,二是與他人的引導有關。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唯樂無苦,緣佛念佛,應該充滿了喜悅、欣慰與安樂。祈請法師就此現象予以開示。阿彌陀佛!慈法法師:的確是,有些蓮友在實踐念佛的過程中,會有那種緊鎖眉頭的樣子,因為沒有得到法的喜悅、法的洗禮、法的滋潤,或者說法益沒有現前,變成被法所桎縛、所纏縛,就像背了一個巨大的包袱,成為一個沉重的負累者。這樣的念佛人的確是沒有歡喜的。當然更多的蓮友可能在念佛過程中考慮的是不能往生。這根本不是一個笑話,這種先入為主的心理,使許許多多的老年念佛者,尤其是聽法一二十年、二三十年的老菩薩們,心目中有一種巨大的不能往生的陰影,遮蔽著自心,去實踐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會越來越沉重。因為年齡越來越大,往火葬場走的步伐越來越近,他就會越來越擔憂,這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我以前接觸過一個老居士,這個老居士已經不在了,我舉她的例子,先給她道個歉。這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這個老居士十分精進,每天念佛一定念到晚上十二點。早晨兩點鐘起床,準時念佛,念到早晨五點鐘,給家人做飯什麼的,等大家吃了飯,又繼續念佛。所有的空閑時間,她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的因緣下生活。每年她會到山上來看我一兩次,她見到我,每一次都是同樣的語言,說:「我用功不夠啊!我這不能往生啊!」很苦。她大概見我的時候,已經念了二十多年佛了,跟著她的也有一幫子居士,這是雲南麗江的一位居士。大家都很苦。因為她精進念佛,她周邊的居士都很佩服她。但她自己經常聽到這些不能往生的教誨,或者說法,或者影響,她心中就有一個不能往生的概念,每一次來看我,就是這樣:我不夠精進,我不能往生。她一天要念十幾個小時的佛,她周邊的居士受她影響,一天可能念五六個小時、七八個小時,那就更不敢說了,肯定是不能往生了。我說你念這麼多佛不能往生,那你為什麼要念它?念它幹什麼呢?念它的意義是什麼呢?她說我要消業啊,我的罪障深重。你看第一,我是個女人,是個老年女居士,我業障多深啊!然後把自己一生經歷的苦難都敘述一遍,在家族中受到的苦難等等。我罪障深,我念佛先要消罪障。說得很感人啊!但是很苦啊!苦在什麼呢?她的根源就是認為自己不能往生。我說你這個不能往生有沒有經典依據呢?她說:「沒有,某某法師講了,某某大德講了……」我說:「這個大德是把門虎嗎?」她說:「不是。」我說:「他是善知識嗎?」她說:「是啊!」我說:「善知識不給你信心,是什麼善知識呢?一切佛菩薩、善知識出世,就是給我們無上信心,消除我們修行的障礙、修行的疑慮。他給你帶來的是什麼?」她說:「的確我是不能往生。」那我說:「不念它了。」她說:「那可不行!還要消業呢,不消業不行,那可不行!」剛才說到念佛人皺眉頭,我就想起這位老人家了,十分善良、十分認真的一個老人。我們那時候的寺廟沒有路,很小的毛毛路,要走一兩個小時才能走到。她背一點點吃的油,來點燈、加油什麼的。我說我們這個寺廟也沒啥燈,也沒有燒香,你不要來,這個地方不好走啊!不行,一定要來看一看,然後訴說訴說不能往生的道理。我就講一講,我說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這些九界眾生,就是去除我們的障礙、苦難、迷失的,就是給我們一個真正的利益,聞這個名號是為具足無上大利!世尊在經典上如實地宣化與給予。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萬德洪名,你聞這個名,就滅你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是順性觀察滅你一切罪!你要能順應地運用這個佛號,能滅一切眾生罪!老菩薩說:「是啊,應該是這樣的,沒有問題了,能往生了。」這一兩天在寺院里念念佛,我感覺到有笑容了,說:「好,你回去好好念佛吧!」她噔噔噔回去了。半年以後又來了,還不能往生!為什麼呢?回去又一聽磁帶,又是很多不能往生,這又對上號了,我還真不能往生。我們又來講:「《阿彌陀經》講『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龍樹菩薩是凈土法門的祖師,講『佛力住持故,即得不退轉。』聞佛名就是佛力住持,住持自心,令心不退轉!念佛必定往生!念佛就是無礙!聞佛名就是無礙!聞佛名就是自在!一切業就是散壞,才能聞到阿彌陀佛名!」一聽,又可以了,又回去了。如是往返,十多年來就這樣。有一天,她家人打電話來說:「師父,我們家這老菩薩不行了。」我說不行那剛好撒手,阿彌陀佛吧!「不行,你老菩薩得來一趟,你不來她不走的。」我說我忙著呢,真是不行,寺院里這樣的事情、那樣的事情。這樣一拖,拖了一個月。又打電話來說:「你再不來,這拖了一個月了,人就成一張皮了,還不走,你說咋辦?」我說行,我們今天下午就去。我就去了,給這老菩薩說,有啥呢?她說我不能往生。我說你念的是什麼阿彌陀佛呢?她說我念的是名號阿彌陀佛。我說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阿彌陀佛!念一聲。她說:「啊!我能往生了。」我說:「記住,我們念的阿彌陀佛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阿彌陀佛,是具足萬德的阿彌陀佛,是予一切眾生究竟利益的阿彌陀佛,是無礙光阿彌陀佛。接引九界眾生沒有障礙,接引你為什麼有障礙呢?」我就走了,大概就結束了。她往生以後還燒出來點什麼什麼,我不知道,他們講的。這老菩薩給我印象深刻得很!因為她是少數民族,不是我們漢族人,十分厚道,十分聽話,但是聽太久不能往生了。就像這上面的文字寫得太精準了。晚上念到十二點,早上兩點就開始起來念佛。但她一表達,就是我不能往生。她怎麼不苦啊?把自己苦成什麼呢?最後就得惡性疾病,得癌症,因為太勤苦了,每天基本上沒有休息。一個老人家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做一些瑣碎的事情,還要這樣去念佛,還要被「不能往生」壓迫著。真是苦!的確是苦!這個事情希望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實際聞佛名是為無上心,這在《央掘經》中有講,在世尊的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講,聞佛名無戲論,成就心智!聞佛名、持佛名,即是無上菩提心!聞佛名是為具足無上大利現前之時!所謂的正信,信心、信力、信根、信德。我們作為一個蓮友,修行凈土的人,要相互地給予信心,給予無上信心。就是九界眾生咸無障礙,是為無上信心!不能擋人成佛之路,不能摧毀人的信心。什麼事情都能做,這個事情不能做!希望大傢具足無上信心,了知聞佛名是為具足無上大利,是為無上菩提心成熟於當下。那我們以無上菩提心,以圓明的心地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執持這個名號,所向披靡,人人往生!永真法師:阿彌陀佛,感恩法師精彩的回答。下一個題目:祈請師父解惑,如何區分妄心與真心?起心動念不造作,這顆造作之心是否也很狡猾?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並未真心慈悲,對於慈悲心、平等心並未覺知究竟,只是照學外相,仍舊苦惱不止。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在於無法了知這顆真心,就無法真正依止於佛菩薩,隨順阿彌陀佛的心愿,被他所載負,心不能安住,仍然造作不止。如何喚起這顆真心?如何做到念頭一起就覺知妄心,平靜看其生滅?阿彌陀佛,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世尊在經典中比較直接地提示我們,一切凡夫心不可自見,不可自知。或者不管從實相心念,還是從妄想心念中說,這個心是不可見的。我們所有的見不過是個執著,所謂的見聞覺知,或者說我們在根塵識某一個角度上執著相續,產生的一種力用,你認為那就是你的一個什麼妄心,一個什麼好心、善心、悲心、智心等等,都是以識心流注,執著相續而產生的一個作用力,就是所謂的顛倒妄想執著,這個執著產生的一個效果。那這個不可見不可知的心,佛菩薩是怎麼來運用的呢?像我們學過《往生論》的都了解,「願心莊嚴」—這個願心能使心地清晰地表達出來。把這個願望標立、認知、展示清晰了,心念的這個表達、作用、掌握、熏修、運用,就能成為一個有序化、可重複的事實。有人讀過觀世音菩薩的願望、大勢至菩薩的願望,文殊、普賢、地藏王菩薩等等,他們都有自己的願望。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佛道」,這個願望表明了地藏王菩薩的心念。那麼法界眾生在地獄道里,在無量劫以來,只要有一絲善緣,地藏王菩薩覓得到,就藉助這一絲善緣,使其成就出離三惡道苦的機遇,乃至成就菩提道業。那是點滴善緣,不作舍離。他以這個誓願,這個重誓重願,來運用自己的生命意識。那觀世音菩薩怎麼標他的心呢?應以什麼身得度來現什麼身。這個「得度」一定是他真正立願的目的,就是令有緣眾生成就菩提道業。怎麼成就呢?是依眾生的需求,這種身份、角度、願望,而隨著眾生的緣,給予道業的指導、接引,輔佐其成就,這是他這種願心的表述。有人讀過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裡面講: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請佛住世,請轉法論,常隨佛學,迴向眾生等等。這些願完全是為了令正法住世,接引一切有情,於一切行地中做圓滿覺、圓滿回施、圓滿照耀的方便。那都是用「願」來標心的。這些菩薩的因地,乃至成就得不退轉這樣一些法益善巧,都是由願望來彰顯真心的。這個「真」就是順性的心,遠離了違背性德的所謂在不凈中尋求凈、在苦中尋求樂、在無常中尋求常的這種倒見乃至妄心。順性立的誓願都是真心,是真心的一個昭示。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人,去觀察觀察這些佛菩薩的用心方法,無外乎是依誓願來守護自己的內心,傳遞內心世界的功德與他人,就是利他的願望。自身的守護與傳遞與他人的方便,就是所謂的自受用與他受用完整的契合,展示了真心妙用。我們作為一個佛子,觀察了佛菩薩這樣的作為、這樣的成就、這樣的方式方法,我們就可以依他們為榜樣、為模範,去學習發願,實踐自心,這是真心,所謂的順性心,令我們的心相續,就是立誓發願。內誓,善於守護自受用功德;外願,利他方便行持。那你就可以來找一個得當的願望。若是我們對得當的願望不能深思熟慮,不能完整地建立,那觀音勢至等,無疑就是我們直接可以學習、可以實踐法則的一個指導者。不需要我們再有意識地造作什麼,直接把觀世音菩薩的「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樣一個誓願作為自己實踐守護的方便。你說不行,我在觀世音菩薩這種共同的願望中守護,我要再立一些特定的願望,可不可以呢?只要是順性的,都是真心的坦露;只要是違性的,所謂為自求的,都是妄心使然。我們就很好分辨真心的妙用與妄心的迷失。那作為一個佛陀的弟子,何去何從呢?我們在這個不可見不可知的自心的運用上,若是依內誓外願來做選擇,依觀世音也好,依地藏王菩薩也好,依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文佛種種佛陀、種種菩薩,都可以的。你擇取一個,令你的心喜悅清晰。有的人說我就跟觀世音菩薩有緣,什麼緣呢?實際就是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來傳遞無上菩提這個實質內涵,自身有這樣一個慈悲的守護。這樣未發真心,真心就展示出來了。「我要發真心,我要運用真心!」那就是一個名言。那有這個願望,有這個內誓的守護,就是所謂的菩提心。願心即是菩提心,願心即是真心。這樣講就簡單一些,直接一些,把問題直白化。我們可以去實踐。你作為一個學佛者,你要是學一些不可實踐的法則,毫無價值。我們就要學一些可以實踐、可以操作的法則。有的人說我與阿彌陀佛有勝緣。有的人說我與釋迦文佛這五百大願有親緣,你就可以學習世尊把無量無邊的功德給予一切有情的這種內誓:「牟尼牟尼瑪哈牟尼耶娑訶」。那就是無量無邊的勝功德給予人。怎麼給予人呢?以種種大願令眾生生信。他立了五百個重誓,就是順應眾生的種種願來立誓。幹什麼呢?令一切眾生對他生起無上信心。那有的人說,我跟藥師佛有緣。藥師佛說:念我的名字能使你健康、如意、順心。但是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令你成就菩提。就像第一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他這個「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就是使你成就無上菩提,其他都是方便接引。那我們跟哪一個佛陀、哪一個善知識、哪一個菩薩有緣,就可以去學習他的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已發願,你就了解自心了。所以通過願的表達、願的隨順、願的建立,自利利他,這樣真心必然成熟。為自求,為貪嗔痴慢疑不正見去強化自我、建立自我、自贊謗他,此類有情墮入邪見,迷失在我執坑中不能自拔,這就是妄心使然。這個妄心就會使我們無量劫輪迴相續,不能出離。大概對真心、妄心作了一個簡單的評判。實際我們現在的學佛人都十分聰慧,一聞就知。下面最主要是去思考,去實踐。剛才這個菩薩提的問題就這麼回答。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有時候我會處於一種莫名的恐慌中,作為生死凡夫的恐慌。這時我知道自己的心沒有安住,但無法迅速脫離此狀態,祈請法師開示。阿彌陀佛!慈法法師:世尊說的一切法,安心為要,是重中之重!這個安心,過去一個比較簡單的提法就是「知自心」。知自心—如實知自心。我們「知自心」的過程,就像這個菩薩說:我感到自己有畏懼,不安心。這也是知自心,但不如實。什麼不如實呢?就是不了解什麼是心,和剛才說的真心妄心是一樣的。那佛法離不開心法,我們一切作為—學習、修行、念佛等等,都是為了安心。實際我們要了解一切佛出世,他們一定是安心的,他們安了一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心。這顆心無始以來從沒增減,佛佛相互授記、印可、傳遞著這樣一顆心,就是真如實相心。人人都在這個真如實相心的功德中生活著、作為著,只是說我們被得失、八風吹盪著,不安穩了。有苦,有樂,有利,有損,有贊,有謗,有稱譽,有譏毀等等。這個八風就把人吹得不安穩了。人慢慢地養成了一種習慣,認為得失有啊,讚譽有啊,誹謗有啊,正邪也是有啊!人在這個對法中已經建立了一個得失的心理,這種習慣會使人生起畏懼:得失的畏懼、榮辱的畏懼,包括生死的怖畏,都是對法所成。我們要是了解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人就無所畏懼了。你說我讀過《心經》,知道無智亦無得,無所得無所失,人肯定就沒有畏懼了,人有得失就是畏懼啊!沒有得失怎麼會畏懼呢?這個得失心就令人生起了畏懼。那我們就找到畏懼的根源:無外乎是生死、得失,對待法中生起了這樣一個畏懼的作用。這個畏懼無外乎來自於生死、得失、大小這些內容。那我們怎麼去面對畏懼呢?真要去尋求這個畏懼是不可得的,生死亦是一個幻化遊戲,那你怕什麼呢?畏懼什麼呢?實際可以直接去覺悟這個畏懼的本質與內涵是什麼。這樣可以從根源上來解決問題,尋其根源,了其本質,我們就有解決怖畏的機會。我們就從怖畏處,所謂在什麼地方跌倒,就從什麼地方爬起來。這樣就比較得當。那些沒有畏懼的學佛者,可能方法就相對用得得當。要是還有畏懼,可能我們修學,就沒有在這個無智亦無得,或者說萬事萬物的根源上、本質上,去真正地審視過。要是審視過,了解不管什麼樣一個事物生起,了知法無我這樣一個正見,去尋其根源,人的畏懼也就無從建立。你說這樣說很容易,做是不是不容易?做也很容易。最主要我們在習慣中不太接受依本安住、依本回歸,這種習慣沒有,依著業相計較得失,這樣的習慣有。只是在習慣上不容易。我們了解了、習慣了無我、無自性的事實,再來執行這樣一個法則就不是難事了。往往我們會把習慣堅固化、實有化,所以很多人道理懂得了,到習慣一來,就認為習慣佔上風了,就不知道我們直接去覺悟習慣,正是修行最好的時節因緣。在這個習慣來的時候,去了知「法無我、無一法可得」這樣一個本質的事實,我們就可以遠離受苦、情緒苦、得失苦、對法苦,就會覺悟於事相現前的當下。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面一個問題:師父慈悲,我現在持菩薩戒念佛,每天除了功課,以及念佛拜佛外,對《法華經》、《圓覺經》都很喜歡讀誦,對世間的政治、生活、人際關係,包括親屬等,都很冷漠。但並非無情,只是沒有語言交流,沒有時間,或不想結交。如果幸遇善知識或真學佛的同修,又倍感親切與歡喜。請問師父,這是不是有分別心?是不是與佛法不相應?是不是不隨順佛意?阿彌陀佛!慈法法師:在常規的修行狀態下,我們還沒有真正發起自利利他,或者說沒在平等緣起與清凈緣起上認真實踐,沒有這種不舍一切現行的自利利他的修行。那在常規的修行方法下,避開違緣、親情、雜緣、惡緣等等,是個很好的擇取。因為受過菩薩戒的,不管出家在家的菩薩們都知道,初發意菩薩當遠離惡知識,遠離八難,遠離種種違緣,以使正行得以成熟。那在正行成熟的一個不退的法益面前,我們可以去立誓,可以深入世俗,利益世間。這是通常的漸次修法一個必行的遮護。道業純熟了,我們再面對親情,面對世俗雜緣,乃至面對種種難緣,做無畏的法布施,那是成熟的,是有意義的。就像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舉的例子一樣:若智者,遇人溺水,當尋方便,若去尋找船隻,若以竹竿,若以種種工具來接引於人,或者說自己先要學會游泳。要不然你跳到水裡,溺水者溺死了,也把你同時溺死了。所以救者被救者,咸被這種業力所溺死了。那我們作為一個初發意菩薩,若是受過菩薩戒,還沒有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得到不退轉的這樣一個阿鞞跋致的位置與功德,那先行自利事是要得的,是有意義的。像凈土教法有它的修行特質,所謂的念佛之時就是同生之時,同得大利,自他利益一時圓彰。念佛時就是往生時、度生時、成佛時,不離念佛之當念。這樣的行持就不會忌諱親疏,是不是同修,是不是道友等。他是普攝於九界,普利於九界。那這個念佛人就是九界的善知識、九界的福田、九界的布施者。本來大勢至菩薩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於十方世界行佛教化,就是他以念佛功德攝化十方九界眾生,雖在菩薩行地中,而廣做佛事,普利九界。這樣的人是不擇取環境因緣,但依佛功德迴向法界,自利利他。這是方式方法的一些差異。若是我們在常規的心理狀態下,常規的法則修行下,前者有一個保護性的作用,遠離惡知識,遠離雜緣,遠離親情的糾結,是十分有意義的。若是依念佛法門,尤其像第五念門:不舍一切苦惱眾生迴向為首,入生死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佛本願力故,持名迴向十方九界眾生同得無上大利。這樣的行持是不舍一切的,不擇於人,不擇於環境,不擇於區域,但以念佛心攝一切眾生同歸凈土。那這個是不擇的。所以方式方法的差異,我們可以去對比,去擇取。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師父講得太好了,讓我們法喜充滿,信心猛增!弟子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的業障全部無餘地交給了阿彌陀佛,我們得到了徹底的解放,真的太高興了!但是大家在高興之餘,關於因果、地獄的問題,又怎麼解釋呢?請師父慈悲開示。慈法法師:因果千古不壞,因果是世間相續的必然,十方法界不離「因果」二字。我們無始以來造了無量無邊的因果,《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講:若是有色有相,每一個眾生業分充塞世界,不能容納。那你說我們打包給阿彌陀佛了,這說得容易,因果咋辦呢?沒有問題的。我們可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平時一個人心情很好的時候,遇到了事情,不管是好事情壞事情,他心情很好,因為這個心情很好,好事情壞事情他都能消化得掉,他去做事就有力、有序、有善巧。一個人心情十分糟糕、迷茫、痛苦,自我的心理消耗很大,這時候來一個事情,來一個因緣,人就沒有力量去處理,人就很厭倦,很排斥。同樣面對一個事情,心情在起著一個不可思議的作用。這個心情是什麼呢?就是心念所依止。你依止心情好,什麼事情來了,你都可以把它簡單地處理掉,或者把它做得有序,有耐力把它完成。那要是沒有心情,沒有體力,什麼事情來了也不想做,也不願意做,也不能做,也做不來。那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來把所有的業力,九界的業力,無始以來一切自業、他業、共業、交織業打包給阿彌陀佛了,等於把包袱解掉了,並不是沒有包袱了,沒有因果了,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說這個因果依佛的無礙力、圓滿的功德,就像我們經歷了長夜的黑暗,太陽出來了,你不能說黑暗斷滅了,斷滅不了,但是它消失了,它在太陽底下就消失了。消失在什麼地方呢?消失在太陽光下。那我們把無始以來的業力打包了,阿彌陀佛以他無礙的圓滿力的接引,以他的攝化力圓成了一切業分,讓你放心安心了。你說這個業分、因果不是沒了嗎?不是這樣的,那跟太陽底下的黑暗一樣,原來這個黑暗就沒有生起來過。這從無生忍上說,原來這個黑暗就不可得,太陽一照黑暗消失了,看著是消失了,實際原本這個東西就不存在,是因為無明,因為日輪的沉淪顯示出黑暗,太陽出來了,還是這一片空間,太陽把它照亮了。這樣的生滅變化實在是對法所生,沒有實質的。從無生忍的本質來說,這一片空間是空明的,只是由業力的差別—就是日輪升起與日輪落下而變化的,是有明有暗的這樣一個業相。我們心分中的因果亦復如是,若從無始以來實相功德中看,實在是沒有生死輪迴與因果的建立。眾生的業分無量無邊,都在建立自己的因果,這個因果是各個業分中的分項,好比說人類有人類因果的分項,站在天人的角度,我們人類這個果報跟他不相及了。好比說很多餓鬼道眾生,在受著飢餓的果報,你人類吃飽飯了,跟它沒有關係。很多地獄眾生在受著刑罰,那你人類有情不相干,不相涉。許多動物愚痴愚昧,被屠殺,被驅趕,負重而行啊!那人類還有擇取,我喜歡做就做,不喜歡做就走了。各個類別的果報,你不能說有,不能說無。在地獄類眾生的業報分中,他就說有。為什麼呢?對他產生了力用。那在人類、聲聞、緣覺、菩薩、修羅、天,在他們這個角度,就沒有這樣的作用力。那你不能說其無啊!我們把無量劫以來的業力打包給阿彌陀佛,來回入順性的功德海中,就是得到究竟的回歸與安心。那我們的因果會不會斷滅呢?你放心了,你這一念,哪一念呢?你還想看一看過去的業力。這一念回頭,你無始以來的業,各個都會湧現出來。那你說往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一個覺悟者、一個無畏者、一個了解因果如幻的人,與一個不了解因果如幻的人、昧失在業力中的人,同樣面對的是因果,他們會怎麼處理呢?很多人讀過釋迦文佛的故事,釋迦文佛在我們娑婆世界應化有九難。像羅睺羅在母胎里,就六年不能出生,他在因地把人家老鼠窩給堵了。目犍連神通第一,最後被外道用竹坯子打死了。釋迦文佛到最後要取滅之時還腹瀉。你說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證得阿羅漢了,阿啦航三嗎三布他薩,怎麼還會有這樣的果報呢?不是。要是沒有這些因因果果,他怎麼來給眾生業分展示出不可思議的覺悟力、圓明的功德力呢?怎麼來回施佛法呢?所以釋迦文佛這九種難,不過是九種緣。許多人有遲疑,包括阿難也有疑慮。阿難說:「世尊啊,你都證得無上菩提了,你看這三月安居,只能吃馬麥,這算什麼果報呢?」世尊說:「阿難。」阿難說:「幹什麼?」世尊說:「你去取一粒馬麥去。」阿難取來一粒馬麥,世尊說:「你把它吃下去。」阿難吃了這粒馬麥,味道如飲甘露,身心得到滋潤。馬麥怎麼能那樣滋潤呢?世尊這種無上功德的成就者,一切果報的自受用是具足的,但是外在因緣的折射表達中,一定要隨大家的業報分。幹什麼呢?業相潤生,要不然跟大家脫離了。他要是沒有自己的父親、母親,乃至耶輸陀羅、羅睺羅這樣的家庭,大家會認為他是化現的,認為真從什麼地方突然來了這麼個人,那大家沒辦法取信,沒辦法依他的教法去實踐修行。所以他舍兜率降王宮,乃至娶妻生子,如普通人是一樣的,整個過程的作為就是為了使眾生有所依止,這同時亦是他過去的因果相續。像耶輸陀羅,在釋迦佛的因地,拿了一枝七個叉的花要來供燃燈古佛。釋迦佛的因地到處找不到花了,想供佛,沒有東西的,他就說:你把這個花賣給我。她說:我才不賣給你,如果賣給你,你要生生世世以我為妻。釋迦佛說:這個要求太大了。他們就有這樣的因因緣緣,一直到世尊成佛,耶輸陀羅就一世一世成為他的妻子。他們這都是因果,沒有離開因果的。你說我們修行,沒有離開因果,那我們這個「南無阿彌陀佛」打包,也沒有離開因果。對的。我們把因果的這種徹底回施,彰顯自性本具清凈圓滿,真正身心清晰了、透達了、覺悟了,再來回觀自己的因果,再來處理自己的因果,像釋迦佛一樣,一點一點地處理,自自在在地處理就好了。那就是「乘願再來」,就有味道了,再去了解、解決你過去的因果業緣。因果壞不了的。我們打包給阿彌陀佛了,並不是說這個因果就丟失了,你這個財富丟失不了的。大家盡量地放心,不要說這些東西都供養了,我什麼也沒有了,不要怕這個。那我們未了的事業、未了的情感、未了的業緣、未了的因果等等,在我們真正覺悟的那一刻鐘—我們有承擔能力了,能度脫這些因因果果中的有緣了,我們再倒駕慈航、乘願再來是有意義的,是不迷失因果而運用因果善巧,廣利有緣。我們要是沒有這樣一個打包的機會,沉淪於因果,迷失於因果,生生世世不得出離,更多的因果會把你困起來了。所以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不壞因果的,大家儘管放心。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中講,若菩薩發願修短自在,實際就是完成自己過去的因果。幹什麼呢?修短自在,於他方世界行化無礙,現前超出常倫,行普賢之德,實際就是度化眾生。幹什麼呢?完成自己過去給人的承諾、給人的說法、給人的業力、給人的交往。很多人滿嘴給人承諾,但做不到,怎麼辦呢?那個時間再來幫著別人解決問題。所以說乘願再來,償還宿債,不至於迷失了,這樣有意義。過去為了安慰這一類怕因果丟掉的人,善知識們講「帶業往生」。說你帶業往生,實際真是挺強制的。但是不安慰安慰,人真還受不了,似乎感覺兩手空空地跑到極樂世界了,怕什麼都沒有了。不會的。所以乘願再來,償還我們生生世世的因因果果,沒問題的。佛法不說斷滅。實際就是先解脫出來,完成覺悟的機會,成就不退轉的功德,再來處理種種因果,就於因果中得自在、得方便。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修行方法,不壞因果。凈土教法不壞因果的。很多人說:「我打包把惡業供養給阿彌陀佛了,我可以隨心所欲了。」不是那樣的,你那隨心所欲就是個妄想,你那隨心所欲就是個罪惡,你那隨心所欲就是個迷失,你那隨心所欲就是個痛苦!你自己可以去觀察,你就丟棄了給你安樂的回施,給你寂滅一心的廣大功德的事實。這個問題的角度,大家可以去了解,去觀察。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頂禮法師!非常感恩、隨喜、讚歎法師一切弘法利生的功德。上海有一個寺廟一直在誦《藥師經》,請問法師,藥師佛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加持利益是什麼?是否需要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專念藥師佛名號?或者每天阿彌陀佛名號和藥師佛佛名號都要念?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東方佛西方佛的問題了。《藥師經》有講,藥師如來發了一個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往生西方無量壽佛國土而未定者,他持念《藥師經》、藥師佛名號、修藥師法,其人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護送此人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東西方的呼應。十方諸佛佛佛相贊,佛佛來推動他們一如的教法,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給眾生信心,給眾生次序。所以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發這樣的誓願,若是未定者,就是若生不生,一會兒要念藥師佛,一會兒要念阿彌陀佛,也不知道修什麼好,對這樣的人,臨命終時,藥師佛派八大菩薩:葯上、藥王、文殊、彌勒等,夾著你,帶著你,掂著你,把你掂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們這個作用是什麼呢?實際就是我念藥師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念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做世間種種善緣,迴向往生極樂世界,能往生極樂世界;我什麼也沒做,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願往必往!願生必生!心作心是故!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懇請恩師慈悲開示,第一如何為精神病的家屬擇法,使其成為尊法的受益者;第二如何為施家暴或受家暴(註:指家庭暴力)的親屬擇法,使其家庭成為尊法的受益者。阿彌陀佛!慈法法師:現在這些社會現象,家庭暴力,或者說人的精神壓抑,造成一些精神疾病,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多發的一個狀態。我們作為一個真正的學佛人,自身對教法的利益要梳理得清晰。要真是把一切因緣交給阿彌陀佛了,去專念阿彌陀佛,對於這個事情在現緣中盡自己的力,能做些什麼做些什麼。那把彌陀的功德直接迴向給這一類的生命或者親人,是十分有意義的。不要去過分地參與這些內容,但是可以迴向,也可以去作為一些,好比端個水,令其沉靜下來。一般人們看到精神病患者就會恐慌,你就可以靜一靜啊。你沉靜下來,可以給予無畏,告慰他沒有事情。許多精神病的確是沒有事情的,只是說在某種狀態下不能自制,或者故意表現得不能自制,故意做出超常行為,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尤其現在很多孩子,包括男性女性,因為受到人的輕視,或者說冷漠,或者有一些距離,很多人需要關愛,需要照顧。他們就會做出極為反常的行為,來令周邊的親人關注,結果弄假成真的精神病挺多的。開始沒有什麼,他只是一種需要,表達一下瘋狂,大家開始關注他了。他說瘋狂這麼好!他又做出更瘋狂的事情,更多人關注他了,他說真有效果!這樣久久地作為,沒有精神病也成精神病了。開始大家耐得住,親人就照顧他;後面耐不住,就用電棒照顧他了,就讓精神病院去照顧他了。然後把他捆到那個床上,四肢一綁,電棒「啪嚓啪嚓」,就那樣對付他去了。他說:「我沒有精神病!」「就是你沒有精神病。」「我以前裝的!」「就是你裝的。」就開始打你了!很多人真是很冤枉,他這會兒說實話都沒有用了。因為「狼來了、狼來了」習慣了,狼真來了,沒人救了!這是很普遍的。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學佛人,若親人、若周邊人有這樣的情況了,我們要冷靜、清晰、條理,了解他的根源。真是遇到精神病患者,要知其心智,知其生病的因緣。可以幫助他,通過家人、大夫、心理醫生、宗教、念佛等方法的配合,令其查到根源,慢慢從根源上解決,可能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現在人或輕或重都有一些心理割裂的狀態。我們通過念佛使他恢復心地的健康。要是有家暴這種行為,現在也有法律了。要麼就協商調整、尊重調整,要麼就讓周邊的人幫著解決,再不行付諸法律,這對大家來說都是有意義的。從各個角度來作為吧。像念佛法門,好比說我們有共修小組,或者念佛團體、寺院,我們就可以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這一類的有情。一天念一分鐘迴向給他們都好,因為他們多念了一分鐘的佛就好。就是因為一件惡事,結了一個善緣,結了一個佛緣,就有不可思議的利益。你只要做就好了,不一定說這邊念一句阿彌陀佛,那邊就恢復正常了,是你恢復正常了。我們先要恢復正常,那我們這群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把這個正常的感受、佛緣迴向給對方,令對方得到安樂的機遇、安樂的因緣,也可能因緣成熟了人就正常了。最主要對這一類事情要冷靜,要平和,要條理地用善緣迴向。就因為惡緣生起來了,我們念佛迴向給他,那就是善緣。我們把善緣迴向給這一類惡緣造作迷失的有情,是十分有意義的!要是有這樣的團體,可以到這個團體中去求救。好比我們每天有共修,拿出一分鐘的時間,念十句佛號迴向給這個人,那就不可思議。大家的慈悲心熏修了,佛的功德迴向了,對方結了一個善緣,也得到一個善緣的激勵,這樣十分有意義!大概的建議就是這樣的。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師父慈悲,師父講在究竟上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來觀察、面對和接受世間,包括自己的現行業習,運用佛的智慧融入它,但往往現行業習的念頭總是不斷地出現,請問法師怎麼才能讓業習的種子不能相續。阿彌陀佛!慈法法師:這是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就是所謂佛法的教理與我們的業習問題。業習這個習慣性力量在我們生命中起著主體的作用,這個沒問題。對我們來說,我們所學到的一點點法則,跟業習的力量比起來,跟現行的力量比起來,我們把業習當成實有,把業習當成一種堅固的作用力。它的確在起著作用,但你一定要了解它的實質。所謂的「法無我」,就是一切業力現行的實質,所謂的「無所得」,一定是它的實質。我們一定要了解它的實質,一定要認知它的實質,知道它是業習,知道這個法則。這個法則的作用,我們一旦了解了業習,業習就會慢慢淡化下來,我們不用怕它,不用去斷它,也不用去隨著它跑,淡淡地看一看它就行,提醒提醒就行。它還在起著作用,沒有問題,但你法則的東西慢慢地在成長、在成長……你這個業習就會慢慢地受到淡化。你了解了它無我、無常、緣生緣滅、實無所得這樣一個實際情況,就是我們的業習。一定要了解業習,不去排斥它,不馬上把它斬斷。就像人得癌症了,馬上就把它割掉,它就轉移了。你要是想把這個妄想斷掉,新的妄想就出來了,因為你那個斷妄想的妄想就是一個大妄想。它本來不可得,你想斷它,你就是個妄想。以妄斷妄,妄妄相增,它就沒有個頭沒有個尾的。所以了知它本不可得,了知它緣生緣滅,了知它的無常相、無我相,我們就在這個了解的過程中,得到了依法解脫的事實。我們再來所謂的阿彌陀佛,所謂的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看九界眾生的所有業分:緣生緣滅,無有自性,必不可得。那就是九界同歸,那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修行方式,它可以升起妙觀,產生妙觀之力,就是所謂的業力現前即得解脫的力量。這個業力現前就是你那個妄想習慣。妄想習慣是珍寶,是覺悟之正機,是了解緣生緣滅的一個正機,是了解法無我的一個正機,是了解無一法可得的一個正機。習氣來了,覺悟的機會來了;習氣來了,解脫的機會來了;習氣來了,成就道業的助緣來了。阿彌陀佛!永真法師:頂禮師父,請師父開示無諍!我們說無諍與佛教的戒律、世間法律制度之間,怎麼樣協調統一呢?請法師開示。阿彌陀佛!慈法法師:一切諸佛證得無上菩提,他都完成了二種受用,就是自受用與他受用。自受用、他受用用內誓外願來表達比較直接。我們想了解佛陀的自受用,要是沒有一個內誓的認知,就是內在守護的認知,我們很難涉足得到。佛陀內在的受用是什麼?我們無從下手去了解。這個內誓過去稱為密誓,自受用為什麼是「密」呢?因為眾生邊尚未成熟這樣的自受用利益,所以稱為「密」。在性具中,人人都具有這樣一個功德內涵,只是沒有展示出來,沒有讓它起到作用。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就把內誓稱為「秘密內誓」,就是隱秘起來了,覆蓋起來了,你沒有了解的。那我們作為一個佛子來接觸這個教法,通過一代一代善知識的傳遞,把佛陀這種內在的守護、自受用的內涵傳遞出來,讓我們去認知、去實踐。或者說把我們隱藏在性具功德那個心智中的無諍的內涵,通過我們對誓願的一個宣化、一個授受、一個認知與抉擇,使它在生命中成熟起來,展示出來它的作用。這無疑給我們這些學佛者,帶來了殊勝的、直接趣入諸佛如來心地功德莊嚴的這樣一個通道、這樣一個機遇、這樣一個法則。有了這樣的機遇和法則,我們再來熏修,再來立這樣的誓願,與佛的自受用相應,這就是所謂的無諍內誓的一個傳遞、一個認知、一個接受。過去在我們漢地授受這樣一個內誓要設壇,在密部中,尤其事業部中,必須得設壇的,就是讓你去立誓。在世自在王如來前設這個壇,你就像代表著法藏比丘一樣,你自己要去立這個誓,要穿那樣的衣服,在那樣的環境中去立這個誓。這樣的誓立了以後,那你就像修阿彌陀佛本尊法一樣,你這個五蘊身就代表阿彌陀佛,你的言說就代表阿彌陀佛所說的陀羅尼,你的身業就是阿彌陀佛的印契,你的意業就是阿彌陀佛內誓的守護。你再出去到任何一個角度、階段去作為,那就是阿彌陀佛!你說我不是,我具足煩惱,具足習氣。沒問題。但你不能忘記「你要做阿彌陀佛」的誓願,它要去實踐的。尤其事業部中有這樣一些設置。那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中,可以不要壇,但你要立誓。立誓要有阿闍梨—善巧者與你作證,或者說要召請一些設置,達成這個心理設置的完成式,就是依儀軌來立誓的。那在顯教中,像我們學到《無量壽經》中有自受用設置,《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中也有自他二種受用的設置。那怎麼來授受呢?過去說這個口授很重要。重要什麼呢?就是啟迪你要有這樣的誓願。過去只是不顯說,還是要說的,但是說得就要拐個彎,就要遮蓋一下來提示這個事請,怕人遭到羞辱。因為一般自己的誓願、內心世界的狀態不說與人,這是常態。要跟人說就有一種表白、標榜、誇耀的感受。所以一般我們中國的民俗中,就遮蔽這個東西。所以在順應本土化的過程中,都把它遮起來了。尤其自受用少於宣化,內誓不宣化,造成了這樣一個隔離。像過去的出家師父,一旦出家十年、二十年,或者到某個階段了,這些長老善知識看到這個人可以做和尚了,可以做阿闍梨了,就給他領到某一個地方,過去一般到甘露王如來面前,你發誓。發什麼誓呢?你要攝於三乘教法,你要攝於大乘教法,你要攝於戒律,攝於僧眾,守護道場,你要發這樣的誓!發誓以後,他開始把權力交給你,把這個寺廟交給你,把教育的位置、阿闍梨和尚的位置交給你。幹什麼呢?讓你去攝眾,讓你去收徒,讓你施教於人。但他不是公開說,也要在某一個角度上說。幹什麼呢?以完成這樣一個實際操作利益的一個機遇、一個確認,就像給位置一樣,所謂入灌頂位得法方便,行使權力,饒益世間。他這個權力就是他的誓願。那我們這個無諍內誓呢?在我們本土的凈土教法中,大家經常會聽到很多法師們在宣化凈土,但是說內誓,提到阿彌陀佛自受用者稀少。因為大家都不願意提,或者說不能提,或者說中國人的民俗就遮這一類因緣。那在其他的國土環境中,尤其像在印度,他就不遮。你這個位置的人就是這個位置,你要念阿彌陀佛,你就是要這個「彌陀念彌陀」的抉擇。沒有「彌陀念彌陀」的抉擇,你不叫念佛,你在念自己的業力,你怎麼能與佛相應呢?這是個很簡單的抉擇,就要彌陀念彌陀的。那彌陀怎麼念彌陀呢?彌陀就是內心無諍,無諍就是彌陀,那我們用無諍的心去念佛,就是彌陀念彌陀!那念念相應,念念圓照世間,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只有利他方便與善巧。怎麼跟社會、世俗、法律聯繫起來?我不太懂他這個意思。怎麼跟戒律聯繫起來?因為這個誓願是一個佛陀內在的受用。我們作為世間人,可能有世間應該遵守的法律,出家人、居士有應該守護的戒律,這可能是我們做人一些環境上的特質,也是個方便。但內誓是一個成佛必然守護的法則,就是內心世界的法則。這個不允許推翻的。你要是到印度的種姓中,這個是剎帝利王種,這個是婆羅門種,他們一出生就要有儀軌。這個儀軌是什麼呢?就是確認身份,說汝是剎帝利王種,當行於王事,當輔佐於國民。他一出生就要受到這樣的洗禮。那婆羅門呢?你是修行世家,年齡一到,必然要出家修行。像男性45歲再在家裡待著,所有的人都會去—這說過去啊,現在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所有的人都會在他家裡潑髒水,讓你待不住,你必須得出去。那就是空無一物的,過去叫什麼裸身出家。你不能帶任何東西,最多掂個飯桶、飯盒子,現在我看到有掂個鋁飯盒子就出家了,什麼都不允許有。那你要是婆羅門家人,你說我45歲了還待在家裡,你可是奇恥大辱。那你就完了,你就廢了。你的事業也有了,家庭也有了,都經歷過了,你還待在家裡幹什麼?那你要遭到羞辱了,所有人都羞辱你,羞辱你的家人,這是非婆羅門,這是賤種。人不由自主地就要跑出去了,禁不住那個打擊的。那就是一個實質的操作,他必須要這樣的。我有一年去印度,去一個婆羅門家待了一段時間。在他們開的一個賓館裡住,然後去他們家。他們還會很認真地摸摸你的腳,拍拍腦門,還很認真地這樣那樣的,但就是不出家修行了。我說你怎麼不出家呢?他說現在誰還出家。我說你這是什麼婆羅門,假婆羅門?他說你才假婆羅門。對呀!假婆羅門!就是他這個因緣到了,就必須得那樣做,你就是這樣的種族,你就必須要行這樣一個如理事、合法事,要不然你就背棄了自己種族的優勢。那他就是這樣一個守護,實際就是一個族性的生生世世的一個誓願。那你說我們在家人該守護啥?可能你那個身份就是個誓願吧!那我們現在要念阿彌陀佛了,就要守護這個內誓。你守護這個內誓,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你與一切法無諍,與一切事無諍,守護一切法,尊重一切法,愛護一切人。你這一句阿彌陀佛有意義、有功德、有善巧、有內涵!大概就這麼回答。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阿彌陀佛,師父慈悲。我母親86歲,近兩年痴呆,不認字。有兩個師兄先後說:你母親痴呆,這樣臨終就不能去好的地方。請問老年痴呆臨終能不能往生?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所以這個念佛法門不是把對方判死刑,不是以對方的業力來審判她的,是以佛無礙的願力來攝化的。包括老年痴呆有情。九界眾生,你說你就再痴呆,你也是九界眾生嘛!這裡我們要是依佛願、佛力、佛的功德來迴向於此類的老人們,那效果不可思議。你用她的業力判定她,那你判去吧,那業力不可思議。永真法師:感恩法師!下一個問題:請問法師,阿彌陀佛國土是四十八大願所現,那山河大地和我們這個地球是怎麼來的?一個師兄講是菩薩的法力變現而來,一個師兄說是眾生的業力變現而來,學生不知道講的對錯,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無量壽經》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一個十分清晰的描述,十分清晰。在《往生論》中有這幾句話:「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他在後面舉了二十九種莊嚴的出處,因為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全由阿彌陀佛因地道德的修持所設立。就像我們這個房子、這個寺廟—在隆實師他們的師父,他們師父的師父,一代一代人的作為下,這一棟棟的殿堂、居住環境,一個個地建立起來。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欲接引十方法界一切有情而設置的,是這樣一個「勝過三界道」的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就像你這個世界有,彼世界就有。這個「有」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翻版一樣,沒有問題。你說是不是業力組成呢?它是阿彌陀佛順性的願力所成。《往生論》中講到國土的十七種莊嚴,我們下去可以讀一讀,或者《無量壽經》也可以去讀一讀。那有八種如來自受用功德,就是所謂的主莊嚴功德,也有四種菩薩正修行功德,就是眷屬成就方便。那情世間與器世間如實的展示,皆來自於阿彌陀佛甚深的願力,非三界,不是欲界,不是色界,不是無色界。那是什麼樣的世界呢?一個順性的世界。我們這個色界、欲界、無色界是違性所建。到底怎麼來順性,怎麼來違性呢?依願力而展示不可思議的法界,願力法界,就是覺悟法界是順性建立的;我們以業力分割裂的法界,稱為逆性割裂,這個三界六道就是逆性割裂建立出來的世間。這個世間成住壞空;那個世間是以願力久劫住世。這個可以下去查一查,不要去我想你想、我說他說。可以查一查《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在這裡邊有十分詳盡的彼佛國土的建立來源。希望我們佛教徒讀一讀經典,不要自己沒事編故事。永真法師:阿彌陀佛,頂禮師父,弟子有一個小小的困惑請師父開示,娑婆世界有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比如有學歷的、地位好的、背景好的,為什麼對佛法很排斥、很害怕?這有什麼因果關係?和前世的宿緣有關嗎?請法師開示。慈法法師:現在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不能說他們心目中對佛法有啥排斥,但許許多多人過去都行過出家法則。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叫崇禎皇帝,弔死煤山。這個崇禎皇帝以前世是個小沙彌,多病,很早就死掉了。他師父就怕他被弔死,說找個馬,栓著他的脖子,讓馬在這個寺院里拖三圈就好了。他的師兄弟一想,這個和尚真不好,人都死了,還要用馬拉著,圍著寺院再轉幾圈子,就沒有去做,就偷偷把他埋了。這一埋,崇禎就弔死了。許許多多現在的成功人士,在過去的因緣中,的確都有修行的機遇,他們通過一些禪修、念誦、作世間的福田、守護道場等等,此生可能會有一些禪定功夫的福德因緣,會有一些觀察力,可以做一些生意,做一些事業,但他心目中有排斥。什麼排斥呢?許多出家師父沒有了道,心中積攢了對世俗某些習慣性的嚮往,一轉身就成這個樣子了。不信去查歷史。那你說人這個生死輪迴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許許多多能做成事業的人,大部分跟禪修、跟種種福德因緣的作為有直接關係,沒有關係他是做不成的。在世俗的倒業中那樣沉淪計較,人做不成超常的事業、福德因緣的,這一點毋容置疑。你說把好事情都攬到出家人身上了,對不起,他現在不出家了。那因為因因果果總在相續,所以說許許多多過去世有出家經歷的人,因為沒有把生死徹底解決,心目中的世俗習慣孕育得太久,人一旦轉身,對世俗嚮往的力量就會放大,就會產生事業的成就,對世間的觀察力就細膩,對財富的掌握就準確,這往往是來自於宿世的修行。那許多出家師父或者修行人說,我來世就能做那個事去。有點可惜了,就是拿得自在方便換得一點點財富,就像拿摩尼寶換糖豆吃是一樣,一時口甜,但是可惜了。我們祝福這一類人,早點覺悟世間,早成菩提,早成道業。因為人家過去宿世有善緣,所以有點事業,有點錢財,你隨喜就好了,你不要嫉妒就行了。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凈界法師:應該如何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五(純祥法師)
※昌臻法師: 凈土是易行難信之法
※凈空法師:別人破不破戒,與我不相干
※慧律法師語錄精華全集(二)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