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慈城觀光,今天我們所要參觀的就是舊慈溪縣的校士館,我們正對面就是校士館的大門,「校」就是「考」的意思,校士館就是士子考試的地方,也就是老百姓所稱的「考棚」。據慈溪縣誌記載,早在清道光15年也就是公元1835年的時候,由當地鄉賢鄭廷榮、鄭一夔父子出資二萬四千兩銀元興建的,期間也屢有興毀。(1861年的時候遭到了太平軍的焚毀,1863年的時候由當地鄉賢籌資重建,1926年的時候曾經作過普迪二校,後來挪作他用)。我們今天所參觀的校士館就是根據清光緒慈溪縣誌上所記載的圖紙在原來的基礎上重建的,(在2003年8月重新修建的,2004年6月28日對外開放的),佔地八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829.4平方米。清朝的科舉制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我們慈溪校士館是童試之地,是科舉制度中最初一級的考試場所。 我們首先來看正前方的這塊照壁,照壁也叫影壁,是中國獨特的一種建築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隔離和辟邪,這裡的照壁上刻的是一個盤龍圖案,龍代表皇上,「盤」通「伴」,意思就是考生考上後做官就能陪伴皇上。古代的盤龍圖案有單盤龍和雙盤龍之分,我們慈溪校士館是童試之地,是最基本選拔人才的地方,所以這裡刻的是單盤龍圖案,來迎接各位遊客的到來。 在校士館大門的東邊是土地祠,裡面供奉的是掌管慈城一方水土的土地神。大家或許會奇怪,我們考棚這裡為什麼會建有土地祠?那是因為以前的科舉考試非常嚴格,在考試中如果出現了作弊或者泄題現象,主考官、同考官等工作人員就要受到嚴厲處罰,重則殺頭,輕則革職,所以每次考試前工作人員為求考試平安無事,都會來叩拜土地神,考生為求考取,也必定會來叩拜,求個吉利。 土地祠對聯:滿天星斗落明鏡,十地文人來浮山(北斗星即文曲星,降落在慈湖中,四鄉近鄰童生來浮碧山應試。意思是土地祠供奉的土地菩薩,主宰著考試考上與否) 大門對聯:九龍戲珠,接來珠氣自峰脈,拱環古邑;四水合靈,引入靈川有文光,直射鬥牛。(這副對聯是慈溪市的一位女退休幹部馮一敏寫的,她久居慈城,是著名文人馮君木先生的孫女。九龍指慈城風水中的九條嶺:高嶺、東轅嶺、西轅嶺、姜冠嶺、竹山嶺、懸後嶺、石刺嶺、馬嶴嶺、巽尖嶺,這九條嶺圍住了慈城,風水特好;四水是指江、湖、溪、河意慈城有四水引入,造就了以片大好土地,自古文學源遠流長,照耀著上空北斗兩星宿)
我們就從大門進入裡面參觀遊覽。我們看到的這扇是儀門,儀門是主考官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上方匾額「明經取士」四個字的意思就是通過科舉考試為國家選拔賢能的人才。這邊請,當心門檻。 儀門對聯:聊將鵬塔充椽筆,齊歸掌握;且把慈湖作墨池,盡注毫端。(這是我市著名書法家曹厚德先生撰寫的。意思是鵬山塔象一枝巨大的筆,把慈湖墨水容入中間,可以任意畫美麗的畫。) 正對面的就是大堂,大堂也叫衡鑒堂,東西兩邊是東文場和西文場,是以前考生考試的場地,現在在東西文場里陳列的是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沿革圖文展(以及從產生、發展到廢除的整個過程)和以前考生考試的一些情景。我們首先去東文場了解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沿革。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設科考試,用來選拔官員的制度。它創始於隋朝,經過了唐、宋、明、清,一共存在了1300多年的歷史。中國歷代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興衰都與科舉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上它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早在160多年前,一位曾經在中國居住過的英國學者說過:「考試是中國發明的,它將和火藥、印刷術一樣,使歐洲國家發生另一次的變化。」從中可以說明考試的發明權在中國,中國是考試的故鄉。 旁邊這一幅是《蘇州府院試考場圖》,是《姑蘇繁華錄》中的局部畫面,這幅畫現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宮。是在清乾隆24年(公元1759年)由徐揚所畫。從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姑蘇一片繁華的景象,中間就是院試場地,考生很多,十分擁擠。接著我們轉身看一下這邊一人一間考生參加鄉試時的幾個場景。(這裡是為了讓我們後人更好的了解以前考試的場景而配置的,每人一間,深4尺,寬3尺。白天考試時,以木板分上下層作桌椅狀,以便書寫。晚上將木板全部移置在下面的磚托上,作卧鋪。因地方小,考生須屈膝而卧。) 第一個是皓首技窮——這個考生從少年一直考到頭髮白了仍然沒有考中;第二個是從容應對——這個考生題目做得很順,從容應答;第三個剛好與第二個相對應是了無希望——考生手托著頭,題目答不出來; (這邊是蒲松林所寫的《聊齋志異》中描寫考生考試前後的模樣。秀才應考有7個場景,開始象個乞丐,提著一隻考籃進場,官員點名時,讓點名者訓斥,象個囚犯。到考場房間,象秋天寒冷前的蜜蜂縮頭縮腦。考試完畢出場象生了一場大病的鳥出籠。之後就等待捷報,幻想有兩種,有時幻想考上了坐在亭台樓閣好威風,有時想到沒考上,灰溜溜,坐立不安。忽然來報,他沒考中,這樣就沒希望了。他初次失敗,會大罵考官有眼無珠、筆墨不靈,從此瘋瘋癲癲,到山上去尋找自己去了。) 第四個是自鳴得意——考生自認為題目答得很好,十分高興;第五個是求死不得——考生題目答不出想弔死,卻在考場里找不到掛吊繩的地方;第六個是紈絝愁思——他是一位富家子弟,因為平時不好好讀書,考試時就做不出題目;最後一個是靴中夾帶——這個考生的靴子里藏有作弊紙條,考試時想拿出來偷看。 接著我們就來了解中國科舉制度對西方國家產生的影響。中國考試製度的西傳大體上有兩次:第一次是明末耶酥傳教士來中國上海建教堂,歸國後介紹了中國的考試製度;第二次是在鴉片戰爭前後,英國人把有關我國考試製度的文獻資料帶回去,馬上就建立起一種公職競爭的考試製度。由此進一步說明考試的發明權在我們中國,考試是從中國流傳出去的。 中國的科舉制度不僅對西方國家產生影響,對周邊國家也起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從唐朝起,中國近鄰遠邦的讀書人就有來中國留學,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是摘自清《點石齋畫報》中的「西人赴試圖」,描繪了一個西方人去北京順天府參加鄉試時的情景。(在公元958年,朝鮮模仿中國唐制,設科取士,在科舉發榜之日,狀元及進士獲騎馬遊街的殊榮,一直到20世紀才廢除。這兩幅就是他們騎馬遊街時場景。)
那麼在科舉制度產生以前的官吏選拔制度是如何的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在科舉制度產生以前的官吏選拔制度。在原始社會,實行的是禪讓制,誰賢能,當官的年老了就禪讓給他;到了奴隸社會,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和「舉賢才」的選官制度;到了戰國時候,各國有權勢的大臣大多在家裡收養食客,培植親信,一方便鞏固了自己的權勢,另一方面也使這些食客有了報恩的機會;到了漢代,推行的是徵辟和薦舉,象這位蕭何就是向漢高祖劉邦推薦了韓信,最後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蕭何是西漢大臣,他幫助劉邦起義。韓信原本是項羽手下的一名小將,因為嫌官小就投奔了劉邦,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之下,劉邦重用了韓信,通過他的幫助打敗了項羽,奪得了天下)(西漢大臣蕭何,江蘇沛縣人,他幫助劉邦起義,入咸陽城,別的將領分取財物,惟獨他收集秦朝檔案,他說服劉邦保存部隊實力。韓信,江蘇淮陰人,本來他在項羽手下為將,嫌官太小逃跑了,投降劉邦,劉邦沒重用他,韓信他半夜裡又逃跑了,蕭何知道這件事後,去追韓信,保證他受到劉邦的重用。後劉邦聽蕭何的話重用了韓信。劉邦用了韓信,得以把項羽消滅於下,今安徽省靈壁東南,京劇《蕭何追韓信》演的就是推賢才的故事。) 到了魏晉南北朝,盛行「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這是一種注重門第、出身的選官制度,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把貧困的氏族排擠在官場門外,(象這兩位王導、謝安,他們都是東晉的大臣,王導提拔了謝安。當時王、謝兩族勢力很大,老百姓說:「王與馬『指立為帝的司馬睿』,共天下。」)正是因為之前的選官制度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病,因此在隋煬帝統一全國後,提出用科舉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就產生了我國的科舉制度。 現在我們就到後面去了解中國科舉制度從產生、發展到廢除的整個過程。在公元607年,隋煬帝正式開設進士科,用考試的辦法來選取官員,把讀書、考試、做官三者都緊密結合起來,迎合了社會的發展,使大批窮人、讀書人都能進入官場,揭開了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 科舉制度經過不斷改進,到了唐朝已經逐漸完備,考試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有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稱制科。常科中的明經、進士兩科被視為主要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唐朝的許多宰相都是進士出身,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為狀元,狀元這個名稱就是從唐朝開始的。唐朝的科舉制度雖然已經逐漸完備,但也暴露出一些缺點:唐朝的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後還要參加選試,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如果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幕僚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參謀長一職。像這位散文家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沒有通過,就只能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從另一條道路走向官場。唐代的科舉考試不僅要看考試的成績,還要有名人的推薦。像這位白居易,就是向老前輩顧況(顧況,蘇州人,時為海軍節度使判官,與當朝宰相很友好)投詩《賦得古草原送別》這一首詩,受到老前輩的稱讚才名聲大震,踏進官場。這些大文豪因為受科舉制度的制約,為官之路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到了唐朝女皇武則天當政期間,她極力推行科舉制度。在公元689年,親自負責殿試,親自選拔國家官員,就開始了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在公元702年,武則天還開創了武科考試,就是考武狀元,武科考試的科目有馬射,馬槍,步射,負重等,殿試和武舉的開設,為科舉取士開闊了更廣闊的前途。武則天在我們中國的科舉制度中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 科舉制度經過不斷改革,到了宋代,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考試製度。殿試時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面試。殿試的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另外所有及第的人都稱為「天子門生」,也就是皇帝的學生,殿試後還可以參加皇帝賜予的瓊林宴。在宋朝的時候考試製度也是非常嚴格的,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就對考生的試卷進行糊名和謄錄。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也叫彌封或封彌,在現在的考試製度中仍有這一制度,謄錄就是將考生答好的試卷由專人另行抄寫一份,為了防止考官從字跡上辨認考生字跡,考生答的試卷用黑筆書寫的,稱為「墨卷」,由專人抄寫的一份是用紅筆抄寫的,稱為「朱卷」,在我們校士館二堂可以看到這一張朱卷。 科舉制度到了明清兩代是最鼎盛時期,我們慈城在那個時候考上的人的也時很多的。據縣誌記載:明代考上舉人的由600名,進士220名;清代考上舉人450名,進士93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慈城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這幅就是我們慈溪縣誌上記載的校士館的圖紙,我們今天所參觀的校士館就是根據這幅圖紙重新修建的,稍微作了些改動,圖紙上東、西文場各有四列,我們今天參觀的校士館由於地方受到限制,東、西文場各為兩列。我們慈溪校士館是童試之地,考出後到寧波參加府試、院試,合格的為生員,就是我們所說的秀才,具有秀才資格的人回我們慈城學宮或者書院讀書,經過十年寒窗苦讀,有資格參加鄉試,這幅圖紙是縣誌上記載學宮圖,就是現在的慈城孔廟,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參觀。 我們接著來看旁邊這一塊展版,是根據吳敬梓寫的小說《儒林外史》中描繪的當時考生考試時作弊的情景,它是時動時靜的。反映了當時科舉考試中,考生作弊,考官的不公正,這個也是中國科舉考試製度被廢除的一個根本原因。參觀完東文場之後我們去對面的西文場繼續了解中國科舉制度由鼎盛到廢除的過程。 沿途:牆壁上寫的「天地玄黃」四個大字,這是梁·周興嗣所編的《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意謂「天地開闢之初,其時則草味也。」(草蒙蒙一片)。《千字文》是舊時兒童啟蒙讀本的一種。 剛才我們在東文場了解了,具有秀才資格的人可以去慈城學宮或者書院讀書,這一張就是縣誌上記載的慈湖書院圖,是我們慈城三大書院之一(德潤書院,寶峰書院),也是現在慈湖中學的前身。他是南宋著名哲學家楊簡所創立的,楊簡他一生勤奮好學,晚年在湖邊築草棚,辦書院,這個書院就是慈湖書院,他提倡慈湖心學,著有《慈湖遺書》這一本書,稱慈湖先生。大家請看旁邊這些就是考生考試前後的一些憑證,這個結狀就是保證書,考生必須同考五人相互保證,由廩生擔保,才打開保證書,證明身家清白,而不是冒名頂替。下面一張為準考證,現在的准考證貼有考生照片,以前沒有照片就用文字來概括每個人的特徵。象這位考生面色白,就是說他臉上膚色較白,身中,身材中等,無須,沒有留鬍子。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正規的三級考試製度。這一張就是清代科舉考試的程序示意圖,我們由下往上看,童生就是指所有識字的人,不分年齡大小,來我們校士館參加童試,考出後到寧波參加府試、院試,合格者的為生員,就是我們所說的秀才,秀才有資格到我們慈城學宮或者書院讀書,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後有資格去省會城市參加鄉試,鄉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舉人有資格到北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會試合格者為貢士,貢士有資格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合格者稱「進士」,進士是科舉制度的終點,也是仕途的起點,正規的三級考試就是指鄉試、會試和殿試。如果在這三次考試中都是第一名,那就稱「三元及第」「連中三元」,在我們慈城有位明代的狀元楊守勤,他就是「三元及第」,鄉試得解元,會試得會員,殿試得狀元,易稱「楊三元」 我們就具體來了解正規的三級考試製度。首先是鄉試,鄉試一般在省會城市舉行,在我們這邊就是去杭州參加,每三年考一次,每次分三場,考期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考試的試場稱貢院,這一幅就是目前仍然保留在南京的江南貢院,是清代舉行鄉試、會試的場所。旁邊這些就是清代考生參加鄉試時的題目和經過糊名和謄錄的試卷。 主持鄉試的考官必須提前兩天進入考場,考官入院後要封鎖內外門戶,不得在外人居住與人交往,這個就是鄉試考官、場官的簡表圖,正副主考、同考官員負責考場內部事宜,稱為內簾官,是由皇帝親自選派的官員擔任的;監臨、提調、監試等官員負責考場外圍事宜,稱為外簾官,是由每個省的高政官員擔任的,考試期間內簾官和外簾官互相監督,各盡其職,保證考試的順利進行。鄉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這位唐伯虎就是因為鄉試考了第一,人稱唐解元。鄉試中舉者在放榜時可參加由巡撫主持的鹿鳴宴。(唱《詩經》之小雅中的鹿鳴詩,跳魁星舞。) 鄉試考出者為舉人,舉人有資格參加在北京舉行的會試,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考試,於鄉試後第二年春季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所以從這張會試考官、場官簡表圖中可以看出會試的考官人數要比鄉試的考官人數多。 會試合格者為貢士,貢士有資格參加當年四月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應考者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錄取後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它們的第一名都稱為傳臚。進士榜是用黃紙書寫的,所以中了進士就稱金榜提名。這一張就是張貼在皇宮門外,用於公布殿試結果的大金榜。中了狀元還可以在家鄉建立狀元牌坊,表彰他的榮譽,這一幅就是清代的狀元牌坊。狀元、進士、經魁相當於現在的學歷證書,是由皇帝親自頒發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科舉制度在清末時逐漸衰亡,最終走向廢除呢?我們就來了解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八股文。明清兩代鄉試、會試頭場要考八股文,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八股文是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並且要仿照古人語氣來闡述義理,它的文體千篇一律,格式古板,受到眾學子的強烈反對。(明代顧炎武『江蘇崑山人,晚年隱居山西華陰縣』在他寫的《日知錄》中也堅決反對八股文,他認為八股文的危害相當於秦始皇焚書。)八股文就成為廢除科舉制度的根本依據,就是因為八股文存在著一定的弊病,加上考生的作弊,考官的不公正,使科舉制度最終走向衰亡。 在公元1905年,清政府正式下令,停止科舉,至此,從隋朝(公元607年)以來延續了近1300年的科舉制度最終宣告結束,完成他的歷史使命,這一張就是清政府停科舉的上諭圖。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參觀我們慈溪校士館的考場,以前每年來參加童試的考生很多,有七、八百人,現在作為展覽設6人一間,他們都神態各異,有低頭沉思、對答如流的等。雖然童試是科舉制度中最初一級的考試,但是考前也有一系列嚴格的程序,我們看一下正對面這一間就是考官對考生進入考場之前所要做的準備工作:首先要驗明憑證,看看考生有沒有冒名頂替,接著要脫衣搜身,看看衣服、靴子里有沒有作弊的紙條,最後發給座位號,進入考場參加考試。 科舉制度雖然在歷史上起了進步的影響,為國家選拔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但這種科舉制度也產生了一種消極的負面影響,使不少文人過分追求名利,脫離現實,度過了由少年考到白頭翁的悲慘一生,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欣賞由少年考到白頭翁的一個場景,他經過了由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生都在參加考試,最後死在考場上,仍然沒有考中。這裡正是這一歷史現象的再現。 欣賞完這一場景後,我們一起去大堂參觀。大堂也叫衡鑒堂,衡鑒兩個字就是分辨是非的意思,就是說這裡是一個公正的,分是非的地方。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些官員都是清朝的官員,中間坐的一位是主考官,是由我們縣衙里的縣老爺擔任的,旁邊坐的是付考官,後面站著的兩位是同考官,是由我們縣衙里兵房、禮房、吏房的官員擔任的。身後穿紅衣服的兩位就是侍衛,由他們來保護這些考官的人身安全。前面公案桌上紅色的箱子稱為考卷箱,把考生考試前後的試卷都放在裡面封鎖起來,防止考官泄題或徇私舞弊,這個場景就是監考官在面對整個考場監考的情景。
大堂對聯;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江山人物,一覽無餘。(作者李漁『1661-1679』清代人,生於江蘇如皋,著名戲劇家,由著作《閑情偶寄》問世,這幅對聯意思是考試規矩十分嚴格,許多考生都低頭做文章,沒有一點聲音;胸襟開朗,這裡一群賢能之人,一個個讓考官挑選。) 參觀完大堂後,我們往旁邊走,去欣賞另一個場景,是模仿范進中舉,科舉報喜的一個場景,體現了考中者和落榜者之間的鮮明對比,右邊是廣東會館,左邊是浙江會館,原本是給浙江會館的范進報喜,結果報到了廣東會館的范同那裡。從中我們可以更深切的體會到科舉考試的危害性,它給許多的讀書人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壓力,甚至迷失了本性。 欣賞完這一場景後,我們往後面走,去參觀黃文潔公祠。黃文潔,名震,字東發,是我們浙江慈溪人,曾在寧波月湖居住過,為人清白,推崇朱熹理學有功,他的門生稱他為「文潔先生」。他是南宋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的進士,考中進士後他先去當了幾年的縣官,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被提升為江西撫州太守,當地一位權貴叫賈番放縱他兒子橫行不法,他就出來主持公道,由此得罪了權貴,被貶官到了紹興。他晚年辭官回鄉,隱居起來,不為後人所知,在我們校士館設祠是為紀念這位鄉邑文人,不為名利,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對聯:才能濟世何須位;學不宜民枉由官(作者朱經畲,用你的才能去服務百姓,不必講究官位,學習過的知識不用於人民,當了官也沒用。黃文潔,在世時隱居鄉下,他不求官位高低,一心位人民服務,此聯很和他身份。) 現在我們去二堂參觀。二堂是同考官、監臨、提調等官員的工作室。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官員都是由縣衙里吏房、禮房的官員擔任的,後面站的一位是收掌官,把閱卷官評閱完後的試卷都交給他掌管,這個場景就是閱卷官在認真評閱試卷,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場景。上面這一張試卷就是經過專人抄寫的一張朱卷。 二堂對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綜一代典成一家言(讀書要和實踐結合,多讀書多調查,『典』指經典,指古代的法律、五經,人人要遵守的。把經典歸納起來,這樣就成為一家的言論了。) 現在我們去參觀後面的挑試所,挑試所以前是髮捲、歸號、彌封等官員的工作室,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大型武科考試的人物模型。武科是唐代武則天在公元702年開設的,是用以選拔武官的考試。西邊展示的是考武技的場景,考試科目有馬射、馬槍、步射、負重等,東邊展示的是考武經的場景,要考兵戰法,中間是宣布考試結果,公布榜名的場景。 在參觀完武科考試人物模型後,我們去了解一下在慈城歷史上頗為有名的兩位人物,一位是明代的馮元仲,另一位是清代的姜宸英。我們首先了解姜宸英,姜宸英是我們慈城餓文學家、書法家,一直到七十歲才考中探花,當上了翰林院編修,相當於現在文學院院士,兩年後被任命為北京順天府鄉試的一名監考官,因為自己有親身經理,所以對有學問的人非常重視,有位叫姚觀的同鄉,在考試前去拜訪他,拿出文章請他指教,他看了以後就常對人說:「姚相公的文章寫得很好,定能考上。」在那年姚觀果然考上,當時落榜中有富家子弟不服,認為姜宸英包庇開後門,就到皇帝那裡告了他一狀。於是姜宸英被關入大牢,許多人對此事都有意見,皇帝就命姚觀重新考,發現他果真有真才實學,就恢復了他的名譽,可惜姜宸英已經在獄中服毒自殺,含冤死去,以死來抗議朝廷。接著我們就一起去了解馮元仲,馮元仲字次數,明崇禎年間人,他4歲喪父,在公元1639由他父親友人王偉推薦,到北京參加殿試,當時的主考官是崇禎皇帝,在策試中他做弭蝗策,弭蝗策相當於現在的論文,他把歷代貪官比作蝗蟲,在座的官員聽了後都大驚失色,以為他要被拉出去殺頭,結果崇禎皇帝默認了此事,沒有吭聲,給他當了個小縣官,因為這個縣在北方,他借故沒有去上任,回到家鄉伺候母親,他在湯山築天益山堂,望煙樓,他每天早上登上望煙樓,看看哪家沒有炊煙,就送米上門,另外他還收集了前人的墨跡,刻印成冊,使得米芾、趙子昂的書法名揚天下,一直活到82歲。由於他救濟百姓,受到皇帝嘉獎,聖旨下達後,他還為他母親建立了牌坊,至今仍保留在慈城的金家井巷,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參觀一下。 挑試所對聯:根深不怕風搖動,干正何憂月影斜(一棵大樹,樹根深埋在土中,大風吹來也不會倒。這棵樹樹榦正直,月亮投射的影子自然也不會歪斜。意思是平時努力學習,功底深,考試時不必害怕,一定能考上。) 現在我們去參觀韓昌黎祠。中間坐著的這位就是韓昌黎,就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因為他的故鄉在河北昌黎,所以他自稱昌黎韓愈,後人親切地稱他為韓昌黎。他是唐貞元年(公元792年)的進士,由於他三次選試都沒有通過,就去做了幾年的節度使幕僚,官至刑部侍郎,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我們慈溪校士館設祠是從文學角度上紀念他,意思就是說我們校士館能考出像韓愈那樣剛正不阿,同情百姓疾苦,文學才能很高的人才。
對聯:韓潮學派百川匯,公起文章八代衰(韓愈曾被貶官到潮州就時廣東,故史上稱他一派人為韓潮學派。韓愈他們一派人象大小河匯合在一起。從韓愈開始,以後再無象他那樣寫得好散文家了。『八代衰』形容指八代人均不能超過他)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後面的花園,這邊有個亭子,他寓意深刻,代表了考生的十年寒窗苦讀。這邊的池塘是鯉魚跳龍門,考生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之後,跳過龍門成為人中之龍鳳了。現在我們所走的路是彎彎曲曲的,這代表了仕途多變化。考生高中當官後的仕途是變幻莫測的。前面是悠然見南山,年老時,告老還鄉時,那時已經淡泊名利,遺享天年了。 各位遊客,我們校士館的參觀遊覽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大家的一路配合,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歡迎大家再次遊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