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科學發展觀新境界

生態文明建設:科學發展觀新境界

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 |作者:祝黃河 吳瑾青

科學發展觀是關於發展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其目標就是通過發展去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樹立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找到一種具體的實踐途徑。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1],並使之成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又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同等的戰略高度,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建設以科學的思維方式合理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解決了「什麼是發展,採用什麼理念指導發展,運用何種模式實現發展,以及如何評價發展」等事關科學發展的重要問題。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和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標誌著我們黨對文明的認識達到新的階段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是在借鑒並吸收發達工業化國家反思工業文明的理論成果、總結國內改革開放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我們黨對文明認識新階段的集中反映。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反思工業文明發展道路的理性選擇

18世紀,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誌的英國工業革命,翻開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篇章——工業文明。在工業文明階段,人類利用飛速發展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提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大規模「征服」自然,創造了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財富總和還要多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由於無視自然的價值,將原本充滿靈性的有機自然沉淪為機械的、僵死的被征服與掠奪的對象並對其過度「索取」。據有關統計資料,整個20世紀,人類消耗了約1420億噸石油、2650億噸煤、380億噸鐵、7.6億噸鋁、4.8億噸銅。其中,佔世界人口15%的工業發達國家,消費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氣、50%以上的重要礦產資源。[2]人類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遭到了大自然的無情報復,資源枯竭、環境危機和生態惡化日甚一日,空氣、水、固體廢物、雜訊、化學等各種污染,物種滅絕、水土流失、濕地退化、土地沙化、森林草原退化、礦產資源枯竭、臭氧層漏洞、酸雨、氣候變暖等眾多生態環境問題時有發生。自20世紀初期開始,最早享受工業文明的發達工業化國家環境污染的「公害事件」層出不窮。比如馬斯河谷污染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以及日本的水俁病事件等。特別是20世紀中葉以後,全球性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不但沒有得到根本的緩解,而且還呈現出日益加劇的趨勢。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各種危機,如人口危機、環境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原料危機等。在嘗到了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惡化苦果之後,這些發達工業化國家意識到資源是有限的,增長不等於發展,開始了對「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先開發後保護」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英國馬爾薩斯曾警告指出人口指數增長的潛在性危險;美國喬治·馬奇指出地球的「毀滅」與物種的消亡是人類對自然「犯罪」的結果。在反思的同時,也對新發展理念與新發展模式進行了艱難探索。1962年,美國海洋生態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寂靜的春天》,現代環境保護運動興起。1972年,聯合國召開了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揭開了人類共同保護環境的序幕,喚起了各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同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著名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1983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該委員會於1987年在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國際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又形成和發布了《21世紀議程》。1997年,世界各國通過了《京都議定書》,達成了各國減排溫室氣體的協議。在此基礎上,生態文明發展道路應運而生。生態文明既保持了工業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又克服了它的弱點和短處。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提出是人類價值觀念、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是人類文明形態與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和新趨勢。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正處於工業化中期。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總結髮達國家工業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對工業化所帶來的嚴重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清醒地認識到了發展已不能再犧牲環境這個問題,並吸收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理論等西方生態文明理論成果,在自己的發展理念中及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迫切要求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讓人民富裕起來、讓國家強盛起來,我國集中力量抓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國民經濟進入高速發展軌道,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一直居於世界前列,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但這種高速度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投入基礎之上的,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能源資源過度消耗、生態環境破壞的沉重代價。非再生性資源儲量和可用量不斷減少,環境隱患增加,環境突發事故增多。而且,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環境問題從區域性、局部性逐步向全國性、整體性轉變。生態環境惡化和能源資源短缺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僅與落後的社會生產力存在矛盾,也與落後的生產方式即犧牲環境求發展存在矛盾。可以說,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存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也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挑戰。面對現階段我國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如果不去改變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不去尋找新的發展模式、發展路徑,而是繼續沿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破壞生態平衡的發展道路走下去,那麼,我國的能源資源與生態環境容量將難以長久支撐現在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遭到破壞,我們及子孫後代的生存與發展也會受到威脅。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正是基於對走傳統發展道路給我國資源環境所帶來的破壞與危機的深刻反省。生態文明建設,從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層面上實現新的轉變,從人們的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政績觀、消費觀的層面上實現新的轉變,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治本之舉。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想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避免環境問題演變成環境危機,最終實現速度和質量相統一、經濟和生態相協調。

(三)生態文明建設是應對國際社會種種挑戰的客觀需要

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是當前國際形勢新變化的主要表現。國際形勢的新變化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帶來了種種挑戰。首先,能源資源安全已經成為各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世界能源資源供求關係日益趨緊,能源資源供應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各國對能源資源的爭奪也變得更加激烈。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對石油、鐵礦石等能源資源產品需求不斷增長。一些國外輿論便以此為借口,趁機故意製造新的「中國威脅論」——環境資源威脅論。其次,面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以及其他破壞性氣候、環境災難,一些發達國家將氣候變化問題作為獲取競爭新優勢的手段。作為排放大國,我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也面臨著較大的國際壓力。在氣候變化有關中國的議題部分,西方大國指責我國的巨大碳排放量,要求中國承擔過高的減排責任,並不斷製造輿論、施加壓力。第三,在國際產業鏈中,我國由於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較少,處於不利的分工地位,許多時候成為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並承受著隨之而來的資源和環境的巨大代價。與此同時,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卻打著「保護有限資源、環境或人民健康」的旗號,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商品出口設置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了不利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既要切實有效回應挑戰,又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肩負起應盡的國際責任,展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目標的提出順應了國際形勢的新變化,是應對這些變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的有力舉措,有利於我國提高發展的質量與效益,搶佔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全面開放、協調發展的社會。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於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拓展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逐步深化。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探索中形成了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一系列新認識。1982年,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指明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科學命題。此後,隨著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也不斷得到拓展和完善。黨的十七大以後,胡錦濤同志在《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強調:「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3]生態文明建設開始與其他四項建設一起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成為「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構成部分之一。其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和保障。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其他一切建設都無從談起。2008年1月29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又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的五個新要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五大建設」有機統一起來,明確提出「貫徹落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必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4]自此,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一個基本點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領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此得到進一步拓寬,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也由此得到進一步豐富。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認識的深化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的認識是在長期實踐中不斷豐富和逐步深化的。從十二大提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到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又到十七大提出生態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的內涵越來越豐富。而且,生態文明與其他三種文明形態之間緊密聯繫,相輔相成。一方面,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這三種文明形態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良好的、安全的生態環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這三種文明形態就會失去載體,人們就會陷入生存危機;另一方面,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刻地影響生態文明的水平和狀況。生態文明是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後的必然結果。物質文明涵蓋著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物質生活進步,政治文明包含著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規,精神文明則提供著實現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全面和諧所需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總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這四種文明形態及其相互之間的密切關係,構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系統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體系。只有協調好這四種文明形態之間的相互關係,全面推進「四大文明」建設,才能使中國真正走上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科學發展道路。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方面取得的又一個重要成果,標誌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新境界。

(三)生態文明建設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鬥目標的拓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明確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要體現在全社會中經濟的發展、物質的充裕、政治的民主、文化的繁榮、精神的豐富上,也要體現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十七大在充分總結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的現實基礎上,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也就成為一個反映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相互影響、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有機統一的歷史進程。其中,物質文明建設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提供經濟基礎,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提供法制和政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則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生存條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鬥目標的進一步拓展,有助於我們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清醒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在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變化,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更加自覺、更加深入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道路。

三、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和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標誌著我們黨對科學發展的認識達到新的境界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一次系統總結和理論升華。科學發展觀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又指導和引領著這一實踐。作為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理論,科學發展觀需要從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中不斷汲取營養來豐富和發展自身。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吸收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精髓,也對中國共產黨長期生態環境建設實踐進行了理論升華,更是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檢驗。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在當代中國的創新性發展

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問題,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孜孜探索的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的剖析,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方向,創建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該理論中蘊涵豐富的生態文明思想。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將自然與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毀壞自然就是毀壞人類自身。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對過去掠奪自然、盤剝自然的不可持續生產方式提出了善意的忠告。馬克思主義強調,社會實踐是人與自然聯繫的中介,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實現形式。在實踐活動中,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不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人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否則,就會如恩格斯所說的那樣遭到自然界的無情報復:「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後和再往後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5]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邏輯框架上構築起來的,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方法運用於中國當代實際所形成的理論成果。生態文明建設致力於創建一種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新發展模式和新生活方式,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6]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的深層內涵在於,在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時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觀點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中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論述。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長期生態環境建設實踐的理論升華

一切經濟社會的發展都要依託於良好的生態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和人們生存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7]新中國成立後,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曆程中,以戰略眼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經濟與生態如何協調發展進行了不斷探索,作出過許多努力。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積極推進國家工業化的同時,也從經驗教訓中領悟到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開展了保護環境、植樹造林等工作。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充分認識到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有益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可持續發展」思想。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將「可持續發展」思想上升到戰略地位,確定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在此基礎上,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在十七大報告中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並將到2020年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總之,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和思想探索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在資源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設生態文明,正是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實踐而進行的一次重要理論創新。生態文明理念強調將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切活動都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又主動保護客觀世界,在考慮人類生存與繁衍需要的同時又顧及生態環境的承載力,以實現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把環境建設從實踐層面上升到黨和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的高度,是我國多年來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理論升華,反映了我們黨對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關係認識的不斷深化,表明了我們黨對生態環境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認識達到了新境界。

(三)生態文明建設是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的實踐檢驗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8]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科學發展觀之間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生態文明建設既追求經濟發展,又要求保護生態,強調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改善生態環境,做到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兩者都不誤,這充分反映了「發展」這個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價值目標,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人們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反映了「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生態文明建設還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載能力,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代際公平」、「代內公平」等公平原則,統籌了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社會的永續發展,反映了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的內在一致性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生態文明建設是對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和真正落實,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科學發展觀不僅用生態文明來調節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而且也用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中國共產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了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基本途徑,作出了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的莊嚴承諾。生態文明建設是從科學發展觀角度提出的,適應了完善科學發展觀的理論訴求,符合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需要。總之,生態文明建設是十七大以來科學發展觀新發展的重要內容。

注釋:

[1][3][4]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上):16, 12, 108.

[2]黎祖交,繆宏,孔令首,姜春云:跨入生態文明新時代[J].綠色中國,2009(06).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559.

[6]潘岳.生態文明將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EB/OL].http://news.qq.com/a/20071022/001937.htm.

[7]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重要文獻選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上):1056.

[8]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5.

(作者簡介:祝黃河,江西省社科聯主席、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瑾青,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


推薦閱讀:

TAG:科學 | 發展 | 生態 | 文明 | 境界 | 建設 | 科學發展觀 | 生態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