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彌勒菩薩的慈悲精神—黃誠
在中國的很多寺廟,人們常常會看到一個笑容滿面、長長耳垂、圓圓大肚、袒胸露腹的菩薩,也會熟悉他身邊有一幅「大肚能容,容天下准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的對聯:其實這就是人們描繪彌勒菩薩(Mait revaB。dhi sattva)在人間「大慈大悲」的佛教形象。彌勒菩薩的慈悲精神是感召眾生實現成佛理想的峭神動力。彌勒菩薩正是倚賴於他的慈悲心腸,乍塵世中身體力行其「利他」的菩薩道行,並在利他中獲得自利,從而實現其佛國凈土理想。
一
彌勒,全譯為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每怛哩、梅怛利耶等,華言「慈氏」,意指慈悲。「彌勒」是菩薩的姓,其名為「阿逸多」(Aiita)①。據佛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是同時代人,後來隨釋迦出家,成為佛的弟子,他在釋迦入滅之前先行去世。②據說,釋迦曾預言,他離開此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直到釋迦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下生,來到人間,將在華林園龍華樹下三次說法,繼續弘揚佛法和苦渡眾生。這一預言在《彌下生成佛經》有非常詳細的記載:「爾時彌勒佛於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佛既轉法輪度天人已。」
為什麼彌勒菩薩要以「彌勒」為自己的名號呢?佛經記載了其中緣由,並提供了多種說法。我們可以從經文窺見到其中緣由:一是因姓稱名,因為彌勒是菩薩的姓,所以稱其為彌勒菩薩。故有《注維摩經》日:「什日: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二是因其修「慈心三昧」而獲得無上慈心而得彌勒之名的。《賢愚因緣經》云:「何因緣故,得彌勒字?佛答:『過去久遠,於閻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日弗沙佛。彼時有國王,名曇摩留枝。往佛所時,見一比丘人慈心三昧,形身安靜,放大光明。王見則問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爾?佛答王云: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聞此語,信增欽仰言:此慈心定巍巍乃爾,我亦修習此慈心三昧。爾時,曇摩留枝王,今彌勒是。於世則發此慈心,自此以來,常字彌勒。久習性故,至成佛時,猶名慈氏。』」三是因其有發慈悲大願的殊勝因緣而被稱為彌勒的。所以, 《法華嘉祥疏二》說:「彌勒,此雲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也言:「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處 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晝夜恆說不退法,無數方便度人天,八功德水妙華池,諸有緣者悉同生。」可見,彌勒之意與其修「慈心三昧」和發慈悲大願是密切相關的。然而,彌勒不僅在姓氏上以慈悲為標榜,還在自我的修學途徑上以「修慈悲心」為指歸,遵循佛陀在《華嚴經·修慈分》中對其所言的教導:「應修慈心,以自調伏。於念念中常修六波羅蜜,修慈心時,未離分別,未能不起我、我所見。」而發心修行,並把修行與修人間的慈悲心相結合,展示了其慈悲的佛教形象。彌勒菩薩的慈悲精神,不僅表現為對每個活體生命的尊重和關愛,而且涵泳著普渡眾生出離苦海的願力。據佛經記載,彌勒舍家人山後,勤修梵行,誦持《慈三昧經》而一心不亂,因為看到兔王,母子二獸,為救他人而自投火中燒成熟肉以供他人食用的這種奉獻精神而深受感染。於是,發出內心的誓言:「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③可見,彌勒注重修行,並持守戒律,不為己而殺生的慈悲精神是多麼的偉大,是多麼的令人崇敬仰。
總之,彌勒以彌勒為名、以慈為種姓,修慈悲心、發慈悲願,鮮明地表明了他心慈、性慈的慈悲本色,同時展現了他大慈大悲的佛教形象。可以這樣說,彌勒的慈悲精神是其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感召人們心懷慈悲,進入佛國凈土的精神力量。
二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慈悲精神是彌勒的一貫精神。那麼,彌勒是如何實踐其慈悲精神的呢?
首先,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建立了一個清靜莊嚴的國度「彌勒凈土」,它是人們嚮往的精神家園。這一凈土佛國是什麼樣的呢?《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和描述:「彌勒佛國,從於凈命無諸諂偽,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得不受不著,以微妙十願大莊嚴;得一切眾生起柔軟心;得見彌勒大慈所攝。生彼國土調伏諸根,隨順佛化……叢林樹華甘果美妙極大茂盛,過於帝釋歡喜之園,其樹高顯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皆由今佛種大善根,行慈心報俱生彼國;智慧威德五欲眾具快樂安隱,亦無寒熱風火等病,無九惱苦,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人身悉長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極妙安樂,游深禪定以為樂器,唯有三病:一者飲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有一大城名翅頭末,縱廣一千二百由旬,高七由旬七寶莊嚴,自然化生七寶樓閣,端嚴殊妙庄校清凈。……灑淹塵土其地潤澤譬如油塗,行人往來無有塵坌。是時,世人福德所致,巷陌處處有明珠柱。光喻於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純黃金色,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猶若聚墨香風時來吹,明珠柱雨寶瓔珞,眾人皆用服者,自然如三禪樂,處處皆有金銀珍寶摩尼珠等……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如子愛父如母愛子,語言謙遜皆由彌勒慈心訓導,持不殺、戒不瞰肉故……有如意果樹,香美無比,充滿國界,香樹金光生寶山間充滿國界,出適意香普熏一切。」這凈土佛國簡直就是人間的天堂啊!可見,彌勒慈尊是化濁世黑暗為光亮的大明燈,更是眾生未來的大皈依處。而這一彌勒世界它的存在意義就在於讓人們看到希望,使人們相信經過修學是能夠到達幸福的彼岸世界的,這樣就樹立了凈土佛國的價值標杆,而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和落腳點。
其次,彌勒為人們指出了一條通往佛國凈土的修行之路。其具體方法和要旨是:一是要作兜率天宮觀。《上生經》云:「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這實際上是說,欲界的眾生要求生兜率,接受彌勒菩薩的教化,待時機成熟再與菩薩一同下生成佛。所以,作兜率天宮觀是彌勒心懷慈悲開出的度人的方便法門。二是要持守戒律,「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④說明「五戒、十善」、「具足戒」和「八關齋戒」為修佛的基本條件,故當持守。而「身心精進、不求斷結」,則要求人們勤於修鍊,精進不息精,心無雜念和掛礙。因為,身心皆作種種利益一切有情的善業,所以心要有懷有一種慈悲心,念念為眾人。三是要修六事法。所謂六事法,窺基大師在《觀彌勒菩薩上生經疏》云:「六事法者:一是精勤修福,敬、恩、悲田中,所作業等。二是威儀不缺,堅守諸戒行,自住軌則等。三是拂塔塗地,修飾道場,正理制多等。四是香花供養,四事什物,隨給濟等。五是凡夫行三昧聞思等定,聖人人正受隨所得禪,或凡三昧,非六行定;六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聞思,亦名三昧。六是讀誦經典,演說修習十法行等。且舉偏勝、易行。上首有此六事,其中一一具攝眾業。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依此六事弘法修持者,就能夠實現佛國凈土的夢想。四是委稱彌勒名、要發宏誓願。《上生經》云:「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發宏誓願……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觀彌勒菩薩上生經疏》云:「次明稱念,雖復修行仍須正念,心想形容,口恆稱念。」指出了稱名、發願是消除生死之罪的正確心法,而依據這一法門是可以實現度化眾生的廣大誓願的。五是要恭敬、要禮拜。《上生經》云:「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以上即為求生兜率凈土世界所應修持的五種正確方法。可見,彌勒的精神體現於菩薩力行菩薩道,著重於利他,於利他中實現自利,而完成莊嚴佛周;而由他開顯的凈土修持法門,是進入佛國凈土的基本方法和路徑。
再次,彌勒為了化生眾生,而游化人間顯慈悲。《佛說慈氏菩薩誓願陀羅尼經》言:「時慈氏菩薩複發願言:若有眾生於未來世末法之時,能讀誦受持者,設以宿業墮阿鼻獄者,我成佛時當以佛力救拔出之。復與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彌勒菩薩本願經》也說:「若有眾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於爾時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一定的機緣成熟或在一定的條件下,彌勒菩薩就會下生人間而廣度眾生,實踐他那偉大的宏願的。關於彌勒化生人間的傳說很多,有道是:「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⑤。而在中土廣為流傳的五代梁唐時的「布袋和尚」契此,據說他就是彌勒的化身。契此,又號長汀子,五代的一位高僧,明州奉化(浙江)人。根據《高僧傳》記載:因其以神異著稱,常用杖背負一隻布袋人市,故稱為布袋和尚。他居無定所,四處漂泊,「曾於雪中卧,而身上無雪,人以此奇之。」,其「袋囊中皆百一供身俱也,示人凶吉,必現相表兆。」⑥布袋和尚隨緣度眾,處處顯示禪機。據《景德傳燈錄》記載,一次,有一位禪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從該僧背後摸了一下,禪師回頭,和尚就說:「給我一文錢。」禪師回答:「道得出,便給你一文錢。」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又有白鹿和尚問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又問:「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則背著布袋走了。又有一次,布袋和尚站在街上,有一位禪僧問他:「請問和尚在這裡做什麼?」他回答:「我等一個人。」禪師看了看說:「來了!來了!」他說:「你不是這個人。」禪師問:「準是這個人?」和尚就說:「你給我一文錢。」以禪宗的機鋒對佛法進行開示,以達到度化之目的。這是禪門關於布袋和尚的記載。然而,布袋和尚究競是不是彌勒的化身,彌勒和布袋是歷史人物,還是宗教人物或神話人物?我以為,似乎在人們的視域中顯得並不十分重要,而真正重要是他慈悲精神、寬容精神,而正是他在這樣的游化人間、苦度眾生的過程中塑造了他大慈大悲的佛教形象。可見,彌勒時刻都在踐行其慈悲精神,他在關愛、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過程中彰顯了他的菩薩道行。因此,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認同,所以,在民間人們認為他是彌勒轉世,而為他建閣塑像。宋崇寧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曇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為彌勒塑像,並安置於寺廟之中。此後,江浙一帶逐步流行並成定製至今。
三
彌勒的慈悲精神有何特色?對於我們今天有何啟示呢?
首先,彌勒的慈悲精神特點在於體現了一個「容」字,所謂的寬容。古語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⑦。要做到海納百川的氣度,還需要有慈悲寬容的心量,即是要有寬容、理解、博愛的胸懷,才能真正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慈悲寬容心,對我們今天仍具有積極的意義,它是我們待人處世的一劑良方。因為有一顆寬容的心,就能綻放出人類的良知,就能消解許多社會矛盾和人類危機。可見,彌勒的「有容」精神,對於推進家庭和睦,人與人之間的人際相處關係與社會和諧,以及構建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面對一個社會,一個世界,我們應該有一個寬容的心態,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樣才能讓世界充滿和諧。
其次,彌勒的慈悲精神特點在於體現了一個「慈」字,即「慈心」。佛經云:「互相惱害近刀兵劫,深著五欲嫉妒諂曲,佞濁邪偽無憐愍心,更相殺害食肉飲血。汝等能於其中修行善事是為希有……以大悲心能於苦惱眾生之中說誠實語,示我當來度脫汝等。如是之師甚為難遇,深心憐愍惡世眾生,救拔苦惱令得安隱。」⑧所以,要滿懷慈心,不離慈心,念念慈心,才能善待自己和他人。在家庭中,子女對父母的慈心,就是表現為一種孝心;父母對子女的慈,就是表現為一種愛。在工作中,對領導的和同事之間的慈心,則是一種尊重、一種關心。在學習中,對老師和同學的慈心,則表現為一種尊敬和幫助。在國際關係中,慈悲精神也具有借鑒意義,能減少爭端和對抗。所謂和諧世界,從心開始,若果人人都能有彌勒的慈悲心,世界將不會有衝突和戰爭,人類就能實現和平。
再次,彌勒的慈悲精神特點在於體現了一個「行」字,所謂的慈行,即菩薩道行。在彌勒的慈悲精神之中,知與行是統一的,所謂「知行合一」。所以,《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爾時,彌勒佛見諸大眾作是念言。今諸人等不以生天樂故,亦復不為今世樂故,來至我所。……修諸功德來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幡蓋華香供養於佛。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布施持齋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至我所,或為苦惱眾生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凈慈。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齋講設會供養飯食。修此功德來至我所。……各欲聞法皆作是念。五欲不凈眾苦之本。又能除舍憂戚愁惱。知苦樂法皆是無常。彌勒佛觀察時會大眾心凈調柔。為說四諦。聞者同時得涅巢道。」可見,慈悲心必須與慈悲行結合,才能使慈悲願得以具體地落實。因此,彌勒在度眾生中總是把知與行統一起來,從而讓眾生能夠成就涅檗境界。彌勒的這種注重知行合一的行為,這對於我們今天尤其具有現實的意義。我們不能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而要身體力行我的慈悲、寬容和博愛行動。在面對待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街頭小巷的乞討者以及落後地區失學的貧困孩子,不僅需要慈悲心,更重要的是在於我們的慈悲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慈悲精神是彌勒的一貫精神。彌勒的生存意義和存在價值就在於實踐其慈悲精神。事實上,他在關愛和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成佛過程中,實踐了其慈悲精神,並深刻地表達了他對於人類的真愛。
---------------------------------------------------------------------------------
①所謂「彌勒」,全譯為彌帝隸、梅低梨,迷諦隸,每怛哩、梅怛利耶等,華言「慈氏」,意指慈悲。「彌勒」是菩薩的姓,其名為「阿逸多」(Ajita)。另外有《佛說陀鄰尼缽經》云:「阿逸多菩薩字彌勒。」「阿逸多」,其義譯為「無能勝」。又有《注維摩經》日:「什曰: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
②見《鐲勒上生兜率天經》。
③《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⑦源於《淮南子》:「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書·君陳》:「有容,德乃大。」④《上生經》。⑤《宋高僧傳》。⑥《宋高僧傳》。
⑧《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推薦閱讀:
※聖嚴法師談「菩薩」
※觀世音菩薩聖像【有緣見者增福延壽】
※三十二相觀音菩薩
※《入菩薩行論》講記(一)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講解 文珠法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