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今日凡物,古代珍寶。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它,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那麼珍罕?
公元四世紀的某一天,北魏,平城大同。
一個來自西域大月氏國的商人,帶著一路風塵來到太武帝拓跋燾面前,說:「吾能鑄石為五色琉璃」。
「於是採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北史·大月氏傳》如是記載。
玻璃,舊稱料器,古代亦稱琉璃,北朝至隋也稱「頗梨」,此外還有「頗黎」、「陸琳」、 「陸離」等名稱。
玻璃的誕生與發展,中外的路數並不相同。
中國古代玻璃的產生,一般推測,與神秘詭異的煉丹術有關。
煉丹術又被叫做金丹術、鍊金術、點金術、鉛汞術,其內容非常複雜,中心目標是用人工方法制出可以使人「長生不死」的神丹,還能將銅、鐵等「點化」出黃金和白銀。
有專家斷定,古代玻璃,就是煉丹術的副產品。製作玻璃,需要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在當時要獲得這樣的高溫並不容易,所以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古玻璃製作通常和煉丹術混在一起進行。
所以,煉丹術中的硫、汞、鉛等重金屬配方,對中國古代玻璃配方產生影響,生產出的玻璃製品,也是中國古代獨有的鉛鋇玻璃。
重慶市博物館藏
中國發現最早的玻璃器,始於春秋末戰國初。
這個時期的玻璃器數量少,品種單一,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劍格上的小塊玻璃,而蜻蜓眼式玻璃珠還可能是外來的。
戰國早期的玻璃器數量有所增加,但仍以蜻蜓眼等小型珠飾為主。戰國中晚期玻璃器的數量及品種增加,除了珠、管小型裝飾品外,增添了璧、劍飾、印章等典型中國式樣的玻璃器。
阜陽市博物館藏
據稱,約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已制出簡單的玻璃裝飾品。
↑腓尼基人(Phoenician)的船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他們準備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驚奇地發現,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物質,這就是最早的玻璃。
中國自產的玻璃器,與西亞的玻璃器有比較大的區別。
陝西周原博物館藏
中國發現最早的平板玻璃製品,出土於南越王墓中,小編曾經多次看到這件有著深深的海洋藍的尤物。
它是一塊藍色透明平板玻璃牌飾,鑲嵌在長方形銅框中,成分以氧化鉛和氧化鋇為主,鉛、鋇含量分別高達33%和12%,屬於中國生產的鉛鋇玻璃系統。
它被認為是迄今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平板玻璃,但並非透明度很高的窗用玻璃,更非現代意義上的平板玻璃。
窗用玻璃是西方人的發明,在玻璃吹制技術發明之後,古羅馬人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已經在窗上安裝了這種壁薄、透明度較高,幾十厘米見方的窗用玻璃。
在太武帝拓跋燾滅掉北涼打通西域後,身懷玻璃製造絕技的大月氏人,通過通往平城大同的絲綢之路,長途跋涉,來到北魏。
大月氏,讀音為【dà ròu zhī】。
在上古時代,有一支古印歐系統的游牧民族,在大約公元前2300年的伊朗高原上出現,他們就是大月氏人的祖先。
後來,他們翻越蔥嶺,一路東遷,長途跋涉,在大約不晚於公元前1000年的時候,遷徙到了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中國古籍中將他們稱為禺氏(或禺支、禺知),被認為就是後來《史記》中的月氏人。
戰國人著《穆天子傳》中,西周穆王曾經來到過祁連山下黑水(即弱水)河畔的「禺知之平」,受到了月至人的熱烈歡迎,這是月氏人第一次在傳說中和中華文明正面碰撞。
公元4至5世紀的平城大同,是絲綢之路東端的中心城市。北魏自天興元年(398年)遷都平城,太和十八年(494年)南遷洛陽,其間96年,是以平城為國都,與西域諸國的商業交往相當頻繁。
西域諸國與其他更遠地區來中原經商的商人,北魏習慣上泛稱為胡商。胡商來北魏經商,不僅帶來許多中土缺乏的商品,如香料、名馬、金銀器等,也傳入了很多植物,如葡萄(輸入數字33,可閱讀「西域粟特人出沒!從北魏到唐到元,山西葡萄酒在古代就已經風華絕代」);也帶來一些中原缺乏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如琉璃製造技術。
遍查史籍,大月氏人沒能給我們留下燒造琉璃的完整配方,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山西大同在北魏時期製造的琉璃,雖然還在採用傳統模鑄技法,但已經採用了先進的吹制技術。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1964年河北省定縣華塔塔基出土,口內斂,圓唇,腹微鼓,圓底。缽體以天青色透明玻璃採用無模吹製法製成,有大量密集的小氣泡,表面形成銀白色的風化層。
《北史·大月氏傳》告訴我們,北魏平城的琉璃生產,已經不是東漢王充《論衡》中所講述的「道人消爍五石,做五色之玉」,那樣僅僅屬於鍊金術士所得的副產品。它是藉助國之財力,以官商結合的形式出現,其生產技術以及規模流程,是以前不曾有過的。
有理由相信,大月氏人是在羅馬和波斯薩珊學習到了玻璃吹製法,而後帶入北魏。
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出土,淺綠色,半透明,侈口,圓唇,寬沿,球形腹,圜底,腹外壁磨出四排向內凹的橢圓形紋飾,底部由六個相切的凹圓紋組成。
《北史·大月氏傳》關於琉璃生產的記載,來源於《魏書》,而《魏書》完成於北齊天保五年(554年),它實際上是對過去一百多年中國琉璃生產的總結。
學者尹剛曾解讀,「國中琉璃遂賤」,可能有兩層含義:一是中土市場上的琉璃產品便宜了,二是由中土自己生產的琉璃製品便宜了。
遼寧省博物館藏
從大同出土的玻璃製品觀察,也可以印證,中國古代除了部分自產的玻璃,很多依舊是舶來品。
1976年,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出土一件玻璃環,黑色不透明,直徑2.2厘米,應為本地生產。
1988年,大同南郊電焊器材廠北魏墓出土一件玻璃碗,是伊朗高原波斯薩珊王朝的典型產品(見上上圖)。
2002年,大同迎賓大道北魏墓出土一件玻璃壺,為吹制,藍色半透明,喇叭口,寬平沿,圓唇,圓肩,弧腹,平底。口徑5.5、底徑4、高15.4厘米。
2001年,大同七里村變電站北魏墓出土一件玻璃罐,也為吹制,藍色半透明,侈口,圓唇,扁鼓腹,平底。口徑2.2、底徑4.4、高3.2厘米。經能譜分析,屬於鈉鈣玻璃系統,當為「進口」。
它帶動了中國玻璃製造業的革命性變化,這一重大變革在隋唐時趨於穩定發展狀態,到後世元、明、清時,已日臻完善。
而明代以降,陶質低溫鉛釉琉璃器物又在山西大行其道,美輪美奐,在全國享有盛譽,其是否與北魏平城的玻璃製作有隱秘的淵源關係,也值得探究。
時至今日,山西的玻璃和琉璃生產仍然大名鼎鼎,比如祁縣,有「中國玻璃器皿之都」美稱,產品大量出口中東等地,從業人員達到3萬餘人。一家名叫「紅海」的企業,甚至建起了一座玻璃博物館。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博物館藏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1957年西安西郊隋代李靜訓墓出土。隋唐時代玻璃器的突出成就表現在陳設品、生活用具玻璃器的製作上。此件橢圓形玻璃瓶以綠色玻璃製成,雖不高,但氣勢挺拔,晶瑩可愛,色澤透亮,且不同部位深淺變化不一。
甘肅省博物館藏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平城大同是北魏「絲綢之路」起點的意義不同尋常,它包容的東西太多,除了貿易,還有商品、產業,比如傳入平城的琉璃製造技術,對之後的隋唐文化的繁榮,產生了廣泛影響。
推薦閱讀:
※太原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山西人該不該留在山西讀大學?※回山西老家,尋根覓祖游全攻略~※山西政壇「趕考」政治生態 黨報社論稱關鍵是反腐※為什麼壓面機在山西銷量不好?
TAG:玻璃 | 山西 | 西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