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眾化莫失品位
每年的暑假,是孩子們休閑放鬆的快樂時期,也是各大電視台爭奪收視率的關鍵時刻。此時充斥熒屏的往往是孩子們一貫喜歡的動畫片、青春偶像電視劇、綜藝節目、選秀節目等等。央視今年暑期檔卻涌動一股「文化風」,令人耳目一新:精心安排了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屆全國戲麴院校京劇學生電視大賽》等六大文化賽事,還推出國內唯一一檔電視閱讀真人秀節目《我的一本課外書》評選「中國讀書少年」,關注青少年的學習教育。央視帶起的這股文化風潮在多個方面引發人的思考,比方說,如何把大眾文化娛樂節目打造成精品,如何開拓文化的新型大眾化傳播的方式。
在信息時代,文化藉助電視、網路等新媒介早已面對愈來愈廣泛的受眾,思想傳播更加迅速、普及。然而,有識之士早已認識到文化大眾傳播過程中存在過分「迎合市場」「迎合受眾」傾向。眼下佔據著很大市場份額的正是通俗的大眾娛樂文化。我們走進書店或打開電視,會發現娛樂、休閑類圖書或者「搞笑」「魔幻類」的節目,比比皆是。當然,文藝不是變相的「政治教科書」,富有自娛自樂精神的大眾文化容易被廣大群眾喜聞樂見。時下最受捧的電視節目好像就是那些讓每個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圓夢」的各類選秀、真人秀,以及那些所謂「越戰越勇」等競技類、勵志類節目,都在不斷強化「奇蹟總會發生」。隨著新型傳播手段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在「魔幻舞台」實現夢想的可能,「選秀熱」也是文化價值普及的表現。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此類節目最主要的文化想像難道應僅僅停留在讓更多的人通過「魔幻舞台」實現夢想?節目主創人員進行內容生產的初衷與動機是否出於善意,我們暫時不用去討論,但恐怕當中多少帶有迎合的因素。為了給觀眾帶來感官刺激、心理滿足,在某些節目中,個人的求愛求婚被搬上舞台,只是為了打動評委;坎坷命運的揭示也好似是為了贏得觀眾的同情方能通關獲得黃金、鑽戒等大獎。當煽情成為看點,節目的公平難免會打折扣,被不斷吐槽也就見怪不怪了。嚴重的是,創作者已經自覺不自覺在製造著低俗的、物質的,甚至色情、暴力的垃圾內容,他們所精心構築的或驚險或奇異的欣賞體驗,不能給欣賞者多少正面的影響。長期下去,我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建樹。
出現在當下舞台上的大眾文化娛樂節目,儘管是一種「消費性文化」,但決不能為了「博眼球」就失掉文化品位。節目內容還是應給人真、善、美的啟迪,央視暑期檔推出的文化競賽類節目就較好體現了這種審美追求。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對比去年,參加範圍更大,全國有超過三萬所中學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漢字聽寫活動,參加體驗的初中學生人數接近1200萬。決賽的隊伍包括了港澳台代表隊以及由英美德韓朝五個外籍學生代表隊。節目宗旨,如其總導演關正文所說,「通過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親近經典。」央視《讀書》欄目傾情打造的《2014我的一本課外書》通過對課外書的推介,讓學生感悟文字的美感和內在精神。
當然,有了好的內容,還要有合宜的傳播方式。如何更好傳播我們的文化特別是優秀傳統文化,是需要不斷思考、探索的事。文化的傳播不能不講方法、方式,不講時間、時機,更不能無視傳播對象。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們需要以更快捷、靈活的方式接受文化滋養與文化信息。特別是在Ipad包圍中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是我們在文化傳承上必須關注的對象。漢字、民歌、成語、謎語、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蘊含著我們幾千年來積累的智慧、思想、信仰。這些優秀的養分,只依靠學校教育,書籍傳播,影響力仍然有局限。藉助現代傳媒,採用對抗性的競賽形式,將它們展現在大眾面前,是新時代創新的文化傳播形式。
我們並不反對各個電視台搞選秀、明星真人秀,但是熒屏不能只被娛樂霸佔。文化類的賽事,在一定程度上藉助了流行的賽制,但傳播的是寫漢字、唱京劇等「雅事」,不失為傳播、傳承中華文化的好方法,期待這類節目越來越有影響。
推薦閱讀:
※上汽大眾明年將推4款新車 SUV家族更豐富
※大眾粉等一等 新Polo就要來了
※勸大眾勿造口業
※大眾全新PassatB9官圖發布
※奧迪寶馬停工,大眾一半生產線將停產,博世采埃孚跟進,德系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