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直腸癌】

【直腸癌】

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直腸是大腸癌好發的部位,佔大腸癌的70%。發病高,在我國占癌腫的第三位,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近年來有年輕的趨勢。由腸炎反覆發作,腸黏膜破壞,潰瘍修復增生,肉芽組織形成過程中發生癌變的。

早期癥狀——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便意頻繁、下墜、便不盡感,里急後重、便秘、腹瀉等。局限於黏膜,無明顯癥狀,有時有少量出血,肉眼尚難覺察。早期先兆癥狀乃不明顯,但便血是直腸癌較早先兆,即使癌腫還較小亦可出現。值得注意的是排便習慣改變及大便有粘液,常早於便血出現,由於癌腫刺激腸腺體,故大便可有條狀粘液出現。比較而言,直腸癌的早期癥狀出現較晚,因直腸的擴張性及彈性均較好,因此即使腫物已經不小,但對排便仍無影響,且無疼痛感,唯一的先兆是大便時有小量粘液出現(腸壁受腫瘤刺激而分泌增加)並逐漸增加,肛門括約肌受刺激而有較頻的便意感。待出現血便及疼痛,大便困難或里急後重時,已進入晚期。病因——肛門直腸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認為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慢性炎症刺激:長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肛門直腸癌的要素。如慢性細菌感染、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憩室炎等,使得粘膜發生肉芽腫、炎性變和假息肉階段而發生癌變。其中血吸蟲患者的大腸粘膜長期受沉積蟲卵刺激,產生壞死、脫落,甚至形成潰瘍,然後在上皮再生和增生的基礎上發生息肉,從而導致癌變。此外,痔瘡、肛瘺、肛裂、化膿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長期刺激肛門皮膚,也可引起癌變。②飲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與直腸癌發病有關。這是因為高脂肪食物可使膽汁分泌增多,促進腸道細菌生長,而膽醇、膽鹽在厭氧菌作用下,形成不飽和膽固醇,如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增加,這二種致癌物數量增加,促進直腸癌發病。同時,食物纖維攝入過少,使腸蠕動變慢,糞便及其他廢物在腸道滯留過久,刺激腸粘膜,致使直腸癌發生。③家族遺傳因素:基因改變的傳遞可表現於家族性。結直腸癌是如何演變的?正常的腸粘膜層會不斷新陳代謝,由於基因仿製出現差錯,大腸內開始長出息肉。息肉隨著時間增長,達到2公分長時,就有50%癌變的可能。一旦癌變,癌細胞就會漸漸侵入腸壁,然後蔓延到腸外的淋巴結,也可能轉移到肝臟和其他器。從正常的腸粘膜層細胞到癌症的過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因此,能在發現息肉時,及早將它們切除,就可以避免癌症發生。結直腸癌有什麼癥狀?初期的腸癌沒有癥狀,等到癌腫比較大的時候,患者可能會發覺大便有血,也可能會發覺排便的習慣改變,排便的次數可能從平常的一次增加到三四次,或減少到兩三天排便一次。糞便的形狀可能變得細小,也可能會有幾天便秘,然後跟著幾天腹瀉,接著又再便秘。 其他常見的癥狀包括腹痛、腹漲、腹部摸到硬塊,有時會有排便不完整的感覺,即大便後過一陣子又有要再大便的感覺。有時候有患者體內流失血液而不自覺,最後導致貧血,感到疲勞、頭暈和氣喘。後期的腸癌患者的體重還會減輕。當癌症發展到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患者就會完全不能大便,整個腹部鼓起來,非常疼痛。如果這時候還不求醫,腸就會穿孔破裂(perforation)。 只有少部分位於直腸的中、下部腫瘤,可以在肛檢時發現。因此,醫生在檢查病人身體時,不能只靠觸摸診出腸癌。一旦醫生按摸到硬塊時,那癌症已較嚴重了。病人經常有腹部疼痛,排便不順暢,他的家庭醫生檢查時,沒有按摸到腫瘤,但建議他找專科醫生進一步檢查。他因為工作忙碌沒找專科醫生,過了4個月, 他因疼痛加劇來找我,檢查時發現,癌症已經蔓延到了第四期。【直腸腫瘤的術後飲食的選擇】直腸腫瘤與長期高脂肪、低纖維飲食、遺傳、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因素有關,行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直腸癌如位置較低,距肛門7厘米以下,在切除腫塊後需做人工肛門,即將結腸在腹壁上造口,合理良好的術後飲食護理對患者早日康復及其有效。具體來說,在飲食上,患者應注意以下方面: (雞蛋易產生臭味禁食)術後禁食3—4天,等腸蠕動恢復,人工肛門排氣即有氣泡從造口溢出後,可進流質飲食,選擇的食物應選擇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品,如菜湯、米湯、藕粉等。最好是少食多餐,每23小時進食一次,每日6—7餐。一周後可進半流質飲食,選擇富含蛋白質、低纖維素的食物,如麵條、稀飯、餛飩等,也應少量多餐,每日5、6餐。兩周後可進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糧及纖維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減輕腸道負擔。為了方便造口護理,最好別選擇以下對腸道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含酒精類飲料最好別喝;易產氣的食物,如洋蔥、地瓜、椰菜、豆類、蘿蔔等;易產生臭味的食物,如洋蔥、雞蛋、朱古力、蔥、蝦等;難消化並易造成阻塞的食物,如,柿子、葡萄乾、乾果、核桃及油煎食物等;易引起稀便的食物,如咖喱、咖啡、蒜頭及香精等。患者出院後宜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均衡飲食,生活飲食注意規律,平時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煎炸、腌制食物,禁忌煙酒,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對放療或化療後白細胞減少者,可用苡米、芡實、菱角、蓮子等煮粥佐餐,常食之。或多食香菇、平菇、口蘑、黑木耳、銀耳等,能提升白細胞,增強機體免疫力。直腸腫瘤手術後中藥後續治療應用十分廣泛,如半枝蓮、大黃、決明子等方葯或片劑,也有一些中成藥如金刺參九正合劑、復方斑蝥膠囊、安康欣膠囊、抗癌平丸等。患者需知的康復知識: 1、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腸蠕動恢復後方可進食。以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太稀或粗纖維太多的食物。多食豆製品、魚類、蛋等,使大便乾燥,便於清潔處理。2、教會患者適當掌握活動強度,避免過度活動增加腹壓而造成人工肛門黏膜脫出。3、讓患者掌握人工肛門袋的應用方法。用肛袋前應先以清水將周圍皮膚洗凈,肛袋鬆緊適宜,隨時清洗,避免感染和減少臭氣。4、指導患者掌握人工肛門的護理,定時指擴,若發現狹窄或排便困難,及時到醫院複查。5、家屬要觀察腸道功能的恢復,何時腹脹消失、造口引流出液體的性質。進食要定時定量,以幫助控制腸道的活動規律。應逐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大便成形及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後,病人就可以在每天排便後用棉墊將造瘺口蓋好,用繃帶固定。如有幾天沒有大便,可服用導瀉藥或到醫院進行人工肛門灌腸。6、局部皮膚護理:術後2-3天開放結腸造瘺口,先用生理鹽水棉球洗凈造瘺口周圍皮膚,塗上氧化鋅軟膏,以防止排出的大便浸漬皮膚而出現皮炎。待糞便成形有規律時,可只用清水洗凈皮膚,保持乾燥。◆直腸癌:患者患乙狀結腸癌,經腫瘤醫院作手術切除並進行化療。半月後,因體力虛弱明顯,於是終止化療。生曬參6克(另煎),黃芪20克,蒼朮、白朮各15克,白芍18克,黃連4克,廣木香9克,七葉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貓人蔘30克,蒲公英30克.馬齒花30克,意苡仁100克(分次煮熟,每日晨空腹服食)。飲食漸增,面色略有好轉。原方去馬齒死、廣木香,加淮山藥15克,絞股藍30克,歸脾丸30克(包煎)。 ◆直腸癌:補益氣陰,抑癌解毒。方葯:人蔘或紅參5g,楓斛5g,阿膠15g(另烊化),生蛤殼100g,生牡蠣100g,生瓦楞100g,白朮10g,山藥30g,薏苡仁30g,雞內金10g,吳茱萸2g,黃連3g,炮姜10g。
推薦閱讀:

【基因科普】癌症真遺傳?如果親人患這四種癌,你要注意!
KRAS、BRAF與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
如何分辨痔瘡和直腸癌?
化療進行時:結直腸癌的輔助化療

TAG:直腸癌 | 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