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濟獨善白居易
06-08
說起來唐朝中的詩人,除了李白杜甫,恐怕就是白居易了,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唐代三大詩人的少兒讀物,其中的人物就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確實,白居易的詩作之多,影響力之大,較之李杜,絲毫不見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白居易也應該算是「神童」類的人物,相傳他不會說話時就認識「之」、「無」兩字,五六歲便學寫詩,九歲便能夠辨別聲韻,當然白居易也是很刻苦用功的,他自己曾敘述:「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寫字手肘都長了繭,可見用功程度了。我見有的網迷,整天玩滑鼠,有的手腕上也磨出了繭子來了,呵呵,倒和白樂天前賢有一比,不過可要想一下自己有沒有白居易的成就。白居易十五歲就寫出一首很出色的七律: 時難年飢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風格老到,一看之下還以為是老杜的詩呢,不想出自年紀小小的白居易手中,實在難得。白居易十六歲時,就寫出那首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當時的詩家前輩顧況見到幼小的白居易後,就拿白居易的名字開涮,說是:「長安米貴,居恐不易。」顧況心想長安京師里的物價水平哪裡是你這樣的小輩能承擔的,但看了這首詩中居然有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樣驚人的句子後,才不得不改口說白居易有這樣的才華,長安還是住得下的。 後來以白居易的才華,當然進士及第,被封為左拾遺這樣的官。早年的白居易是剛直尖銳,滿懷書生意氣的。白居易這段時間寫了好多針砭時弊的詩篇,以《秦中吟》和《新樂府》最為出名,在這些詩篇里,白居易反映了當時深刻的農民問題,記得2000年時有個叫李昌平的鄉鎮黨委書記寫信給朱總理,反映「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大家看一下白居易的詩也差不多反映了這些事情: 農民真苦: 觀刈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 農村真窮: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 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 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 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 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 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 農者尤苦辛。 …… 農業真危險: 杜陵叟,杜陵居, 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 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 債台如「泰山」:「典桑賣地納官租, 明年衣食將何如?」;負擔如「珠峰」:「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幹部如「蝗蟲」:「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政策如謊言」:「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里胥方到門, 手持尺牒榜鄉村。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段詩說皇家(中央)發了文件讓「盡放今年稅」,但是奸滑的鄉村裡胥們,根本不及時傳達這個精神,直到「十家租稅九家畢」,這才玩馬後炮,讓農民空歡喜一場。看來白居易只《杜陵叟》一詩就將諸多農民問題敘述得很到位了。 白居易是很同情這些貧苦人民的,常在詩中自責自問:「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有時覺得,古代任命這些書生舉子為官,也有些好處。這些人自幼讀「聖賢」書,多半都有點書獃氣。古代有所謂「官清似水,吏滑如油」之說,像賈雨村那樣的,一開始還想秉公辦案,但被門子這個小吏一教,馬上變壞了。當然也會有些書獃氣厲害的,不為小吏的言辭所動,而做些好事兒。像後世海瑞之類的書呆,以及電視劇中大宋提刑官宋慈這樣的形象都是如此,這樣的吏制比純從小吏中提拔那些「官油子」還是有一定的益處的。尤其是在吏治敗壞後,小人當權時,小人選拔小人,最終形成可怕的小人集團,好多王朝都是這樣崩潰的。 白居易這些諷喻性很強的詩篇,被他自己收入詩集的諷喻篇中。白居易連皇帝身邊的人也敢諷刺,像我們大家熟悉的《賣炭翁》就是「苦宮市也」,反映了宮裡太監們的霸道行為。但賣炭翁還不算最倒霉,畢竟還給了「半匹紅紗一丈綾」,假如賣炭翁碰上的是城管老爺,直接連牛帶車和炭全沒收,弄不好還要挨頓揍。白居易這些詩,當然不像歌功頌德的話聽起來那麼順溜,據說當時就有「聞《秦中吟》則權豪遺近者相目而變色矣。」這樣的性格,當然不為權貴所喜,也造成了白居易後來的官運不佳,但是白居易還是自豪地說: 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秦中吟》之類的詩,確實代表了白居易少年時的鋒銳之氣,扶正祛邪的高昂之志。但是這也造成了他仕途上的不順。白居易因上疏請急捕刺武元衡者,為宰相所惡,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段時間連續被貶,使白居易的心情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為避禍遠嫌,「不復愕愕直言」,「世事從今口不言」。就在這時,他寫下了著名的《琵琶行》長詩,把自己和淪落為商人婦的歌女相提並論,一時間紅袖青衫俱濕。開創了文人和商女惺惺相惜的先河。 說起來在白居易的長詩中,喜歡《琵琶行》者要多於《長恨歌》,當然在藝術上《長恨歌》的成就也極高,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本身缺乏號召力,總覺得他倆有點「野雞配色狼」的意思,並不是那樣值得同情的。而《琵琶行》思想情感更能深深地打動千年來那許多的失意文人,說起這些長篇敘事詩,應該說白居易寫得最好了,像《長恨歌》、《琵琶行》之類的讀來琅琅上口,韻律優美。杜甫雖然也有《北征》之類的詩作,但那些長詩就遠不如白居易的詩更易讓一般詩歌愛好者記住和喜愛。後來像元稹雖然也寫過《連昌宮詞》之類的長詩,但比之白居易遜色了許多。 後來白居易又做了杭州刺史、蘇州刺史等。白居易無心在朝中參與黨爭,而自願做地方官。說起來既是一種反抗,也是一種逃避。白居易信奉「達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信條,這段時間即白居易的後半生也就是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的時候。白居易這時候寫了好多閑適之作,從白居易詩集中找到的《適意》這首詩,應該能比較貼切地反映出白居易此時的心情: 十年為旅客,常有饑寒愁。三年作諫官,復多屍素羞。 有酒不暇飲,有山不得游。豈無平生志,拘牽不自由。 一朝歸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無喜亦無憂。 終日一蔬食,終年一布裘。寒來彌懶放,數日一梳頭。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過適,適外復何求? 但是白居易此時也有點放縱,以妓樂詩酒放情自娛。他蓄妓與嗜酒無厭,直到暮年。白居易家裡蓄的妓有不少,最出名的是小蠻和樊素。這倆美眉是杭州的美女,有「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之稱,看來唐朝時也不是只喜歡楊貴妃型的,江南女子楊柳一樣的小蠻腰也是讓人讚美的。另外據《容齋隨筆》上說,白居易有首詩,叫做《小庭亦有月》云: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菱角報笙簧,谷兒抹琵琶。 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 左顧短紅袖,右命小青娥…… 白居易自己做注說:「菱、谷、紅、紫,皆小臧獲名。」臧獲,即家姬。詩中的菱角、谷兒、紫綃、紅綃等女子都是他的小妾或者說叫家妓。早年白居易曾上書極力反對皇帝選美,不想白居易後來也深溺於聲色之中。說來白居易也夠墮落的了。當然唐代士大夫們蓄妓並非只有白一人,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好像樊素等人對白居易還是蠻有感情的。據說白居易後來老了,決定賣馬,放妓。但是他心愛的馬居然反顧而鳴,不忍離去。樊素也感傷落淚說:「主乘此駱五年,銜橛之下,不驚不逸。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間,無違無失。今素貌雖陋,未至衰摧。駱力猶壯,又無虺憒。即駱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雙去,有去無回。故素將去,其辭也苦;駱將去,其鳴也哀。此人之情也,馬之情也,豈主君獨無情哉?」白居易也長嘆道: 駱駱爾勿嘶,素素爾勿啼; 駱返廟,素返閨。 吾疾雖作,年雖頹,幸未及項籍之將死,何必一日之內棄騅兮而別虞姬!素兮素兮!為我歌楊柳枝。我姑酌彼金缶,我與爾歸醉鄉去來。 當然有些美眉看到這裡白居易把女人和馬相提並論,可能覺得很不平,但舊時就是那樣呀,侍妾之類的女人和馬就是差不多的待遇。想來樊素和小蠻這樣的女子在白居易這裡總比沉淪於青樓之內的污濁之地強點吧。 當然最後樊素和小蠻還是走了,這也算是為她們的後來的幸福著想吧,白居易思念中寫道: 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 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說來蓄妓的行為是當時的士大夫們的普遍都有的行為,在今天看來白居易似乎德行有虧,但當時並不算什麼過份的行為。當然那時候也有像王維這樣清心自守的人,更讓我們崇敬。 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傳》自我表白云:「性嗜酒、耽琴、淫詩(是說浸淫於詩詞之中,可不是寫黃色的淫詩)。凡酒徒、琴侶、詩友多與之游,游之外,棲心釋氏」。其實白居易還有個愛好是下圍棋,大家知道有一首叫《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首詩流傳很廣,但劉十九來了後白居易又寫的詩知道的人可能就少點了。白居易還有一首叫《與劉十九同宿》(呵,大家可別往歪處想,白居易並非同志),這詩中寫了兩人的「活動」:「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惟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天明。」。兩人下了一晚上的棋,看來白居易的棋癮也很大。但在這裡白居易並沒有寫他喜歡下棋這一愛好,當然也沒有好意思寫「蓄妓」這一項愛好。說起來白居易實在和早年的他有點判若兩人了,早年的白居易反對皇帝選美,也反對禮佛,以免增加人民的負擔。這時的白居易的作為實在和早年大相徑庭。 不過即便如此,白居易還不是那種徹底腐敗暴虐的壞官。白居易還是比較勤政的,他在一首詩中說:「清旦方堆案,黃昏始退公。可憐朝暮景,銷在兩衙中。」白居易在西湖上修堤蓄水灌田。人們為了懷念他,名所築之堤為「白堤」,此外,還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飲用。白居易在離開杭州時,耆老遮路,壺漿滿筵。和白居易依依惜別。說明白居易還是個好官的,說來也是,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早年寫出那麼多同情人民疾苦的白居易肯定也不會太貪虐百姓的。他暮年時寫過一首詩:「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郭五頃田,然後兼賣所居宅,彷彿獲緡二三千……」對自己的財產作了一次詩歌形式的申報,在當時來說,白居易還是比較清正的。 白居易到底為人如何,千秋功罪我們一時也難以評說,但白居易的詩歌流傳之廣,比李杜有過之而無不及。白居易對自己的作品是很愛惜的,白居易六十五歲時,把自己的作品仔細整理,分為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大類,集成七帙,共六十五卷,凡三千二百五十五首。題名叫做「白氏文集」,「共享」在洛陽聖善寺缽塔院律疏庫樓里。題記中說明:這部文集是「不出院,不借官客,有好事者任就觀之」的。實際上起到放在圖書館裡一樣的性質。這比好多人的詩集被他人收集整理強多了。後來白居易把自己的文集又整理了一次,除家藏一本外,別處有三本。一本已經放在洛陽聖善寺缽塔院,一本放在廬山東林寺藏經處,另一本放在蘇州南禪院千佛堂內。所以白居易的詩集保存得很完整,詩集之全,詩作之多,題材之廣,也是空前的。這也算是詩壇一大幸事吧。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據說白居易先念給不認字老太太聽,竟達到連老太太也能聽懂的標準。王安石嘆道:「世間好語,都被杜甫說盡,世間俗語,又被白居易說盡」,白居易還首開說理詩之風,像什麼「草螢有耀終非火」之類的哲理詩,直接影響了蘇軾等人的詩風。所以白居易的詩流傳極為廣泛,唐宣宗《吊白居易》詩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所謂「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馬走之口無不適。至於繕寫摹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白詩如果放在論壇上肯定點擊率極高。 白居易的詩當時還傳到了日本、新羅(今朝鮮)、日南(今越南)等國。據史料載,當時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經抄寫過許多白居易的詩,藏之秘府,暗自吟誦。契丹國王親自將白詩譯成契丹文字,詔番臣誦讀。另外,白居易還首次寫出了高質量的詞,雖然常說李白是「百代詞曲之祖」,但是李白所做的那兩首詞,作者究竟是誰,眾說紛紜,難以確認就是李白所寫,而白居易的《江南好》、《長相思》(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既是膾炙人口的好詞又有十分明確的版權,所以白居易才是當仁不讓的詞家之祖。 有個故事說「聞有軍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誇曰:『我誦得白學士《長恨歌》,豈同他妓哉?』由是增價。」呵呵,連小姐們會背白居易的詩都能身價高一籌,可見白詩的地位和影響。更有一個白居易的追星族,叫葛清的人,自稱「好白詩」,此人不僅「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凡三十餘處」,而且背上也刻上白居易詩中字句,「若人問之,悉能反手指其去處,沾沾自喜」。由於此人常袒胸裸臂於街頭且行且歌,市人見之,便呼為「白舍人行詩圖」,實在是太走火入魔了。古代也沒有紋身貼紙之類的,詩句刻在脖子上背上一帶就是終身了,這人也實在是太痴迷了。 杭州西湖歷來被稱為人間佳景,想這西湖勝景,若沒有白、蘇兩位詩人的深厚文化底蘊,也難享如此大名。在此錄一首白居易的《杭州春望》為此文作結: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白居易《答箭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白居易為何用詩逼死癡情才女?
※我們現在認為李杜是詩歌的高峰,為什麼唐朝認為王維水平更高,日本認為白居易更棒?
※[轉貼]憶江南:白居易骨子裡頭最憶的是什麼?
※突然有點甜——與琴友白居易的一次對談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