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秋季易腹瀉 用艾灸

秋季易腹瀉 用艾灸。秋季早晚溫差大,氣溫多變。如果人們不及時添加衣物,或還在貪涼,就會引起腹瀉。中醫認為,腹瀉可用艾灸療法。灸法操作簡便,價格低廉,具有補氣溫陽、溫經通絡等作用,對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灸療就是用艾炷、艾條等材料置於人體的一定部位,藉助高溫對特定穴位產生影響,用以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保健方法。它來自於民間,取材簡便,一般不需要輔助器械,容易操作,價格低廉。灸療雖不如針刺普及,但它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效果確定,尤其對腹瀉、水腫、痛經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較好。

灸法1

取穴:腹瀉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之處)。

灸法:採用艾卷溫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2~3次,治癒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闕、天樞、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腸俞穴;五更泄者加關元、氣海、命門穴。

灸法: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穴灸5分鐘;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壯。

灸法3

取穴: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闕、關元穴;濕重者加陰陵泉穴;嘔惡者加內關穴;里急後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闕穴採用隔鹽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壯,其他穴位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鐘,每日1次。此法多用於寒濕型腹瀉。

灸法4

取穴:天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穴。

配穴:里急後重者加上巨虛、下巨虛穴;食積者加梁門穴;胃脘脹者加內關穴;發熱者加大椎穴。

灸法:採用燈火灸法,每穴灸1壯,每日1次,3~5日為1個療程。本法用於急性腹瀉。

灸法5

取穴:申脈穴。

灸法:採用艾條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點燃艾條對穴位處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10分鐘,每日1次。

灸法6

取穴:足三里、隱白、天樞、中脘、神闕穴。

灸法:神闕穴採用隔鹽灸法,每次灸5~7壯;其他穴位採用艾炷無瘢痕直接灸法,先將穴位處塗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麥粒大小的艾炷,點燃施灸,當病人感到熱痛不可耐受時,更換艾炷,每穴灸5~7壯,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鳳凰中醫提醒,人們要注意保暖,不要過度貪涼,以免損傷腸胃。

推薦閱讀:

如何開家養生館?
大型時尚健康艾灸養生博覽會在漢盛大開幕
艾灸治療手腳涼
便秘的艾灸療法
艾灸,有這些穴位就夠了!

TAG:腹瀉 | 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