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私的我,自私的你

引言:一個人是否應該有一套自己過活的人生思想體系?我一直試圖建立並完善自己的「人生思想體系」。這就如同經營一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戰略戰術,而不是無根據地靠直覺去隨意經營。這個「人生思想體系」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大的指導性觀念,比如人生的意義,真假與善惡,愛情的本質,婚姻的實質等等。第二個方面是具體的方法論,比如換位思考,比如辯證對待事物等等。至於大米飯要煮多久才好吃,賓士寶馬到底哪個跑得快這些具體的生活細節,就不在此範圍內了。當然這個思想體系不是人一出生就自然產生的,對不同的人來講不是千篇一律的,對同一個人來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人一輩子都要不斷做卻永遠也做不完的事情。以後我會就這個「人生思想體系」陸續跟大家交流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交流。

很偶然的,今天我想談談人的自私,進而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針對自私採取具體措施。

人性是自私的。從客觀條件講,由於人類社會現階段的物質資源還是稀缺的,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所以人性在這個社會階段「不得不」自私。從反例來講,如果人不是自私的,那麼一碗飯放在那裡誰都不會去吃,最後大家都得餓死(人類失去自私,社會就去了效率從而崩潰)。另外,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實例歸納出人性的自私:當你拿到一張集體照,你會首先在照片上去找到你自己;當高考分數張榜,你第一個關心的肯定是你自己考了多少分;我們現在搞環保很多人心裡覺得礙事,但為了當代人的健康和後代的生存大家都不會反對環保。

當然了,人類也有無私,比如父母子女之間,這種血緣關係是特例。但特例中又有特例,也有兒子弒父,父母棄子女的事情發生。所以,這些不具有普遍性的個例我們暫不討論。

必須說明的是,在很多情況下,自私的形式會發生變化——即以暫時的無私換取今後的自私,以小的無私換取大的自私。比如你求某人辦事,某人可能態度不恭,但你忍了。為什麼?因為你知道為了辦成此事,現在吃小虧,之後會賺到大便宜。

寫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想:「好了,既然人是自私的,我就很純粹地自私下去得了。」可惜的是,人沒法只自私。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只自私的人,必然會有意無意地損害到他人的利益。而他人也是自私的,他人對你的行為在內心必然是反對的,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1、暫且容忍你但反感你。(留有後患啊,不是不報,時候未到)2、直接阻止你的行為(想得倒美,我就偏不讓你弄)3、加倍地報復你,讓你賠了夫人又折兵(讓你牛逼,等著瞧吧)。這三種後果都是讓你很不爽的哦。這樣一來,你的自私自利就得不到保障了。經過人和人之間不斷地較量和體會,慢慢就明白了,雙方必須找到一個利益平衡點,才是最好的辦法。實際上,我羅嗦了半天,是我沒文化的表現。如果大家看看博弈論,就會明白完全自私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下場是很慘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有個女朋友。她腦子裡有思想,生活中有實力,而且非常勇敢(我一直很欣賞這種人)。自然地,這種人做出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她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一字不差:「人有多快樂,並不是他得到多少,而是他有多遵從他的內心。」當時我很佩服她這種說法(一些超脫世俗的理論很容易折服我這個無知的男人)。其實現在看來她這種做法是偏激了,是不理智的自私,因為她只考慮到自己的快樂,而忽略了因此帶來的對別人的傷害,這些傷害是遲早要被別人奉還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確實很爽,很自由,很快樂。但是,人類歷史上,皇帝不能自由地去練地攤,要飯的不能自由地去吃參鮑翅皇。非要不管不顧地完全活出自我的話,似乎只有精神病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這個「只顧自己不行」的理論,適用於親情、愛情、婚姻、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要想相對地把自己的自私實現最大化,一個是要懂得換位思考(關於換位思考,左岸讀書裡面有很多資料),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在雙方的自私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另外一個就是要學會維護,任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不是一開頭搞好了就可以放置在那裡,不管不顧,而是需要不斷地維護保養。很多時候,越是值得好好維護的感情,我們反而沒有去做:老朋友之間經常問候下,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孩子,這都是些很簡單、很重要卻很容易被人忽視的東西。

也許您還喜歡這些:

  • [短文]生活方式
  • 分析「登門檻效應」與「留面子效應」
  • 【短文】為人之常道
  • 自私是不是缺點?
  • 別把你的優勢拱手相讓
  • 推薦閱讀:

    自私的父母塑造「愚孝」的孩子
    【靈修】不要容留不信、詭詐、報仇、自私、驕傲
    自私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任性自私毀了你的家
    自私,是一種特別高貴的品質

    TAG: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