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代羊城八景的研究(元代)

元代八景據《羊城古鈔》卷首是:扶胥浴日、石門返照、粵台秋色、白雲晚望、大通煙雨、蒲澗濂泉、景泰僧歸、靈洲鰲負。

  元代的八景中保留了宋代的四景,說明元代廣州城市發展與宋代相差不大。但西北且擴展到官窯鎮,而白雲山已開闢,越秀山也成為風景區。城內反無一景,這可能是光孝寺已受戰亂破壞所致。

  又如扶胥景是宋代社會文化的延續,表示當日黃木灣淤淺不大,洋舶仍出入扶胥,成為廣州外港。因為唐代洋舶都在扶胥鎮前黃木灣下碇,使當時扶胥鎮成為世界知名港口,宋代承繼這一特點,更加繁盛,加以風光勝景,足可留連,遂成八景之首。元代又承宋代經營之盛,亦列為八景之首。如按《南海志》計算,海外和廣州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有147個,比趙汝適《番國志》計還多十多個國家(地區)。扶胥一鎮稅收即比東莞、新會還多,計扶胥鎮一年稅收為4467貫,清遠為3623貫,東莞為2282貫,新會為4082貫。榷稅更是扶胥為多。

  「石門返照」、「大通煙雨」兩景,也因為北江、西江、大通滘口地形變化不大,仍為交通要衝之地,市鎮繁華,景色美麗,故仍列入八景之中。元代八景的主要特色是白雲山區的開發加強,除宋「蒲澗濂泉」一景保留之外,還添加了「白雲晚望」和「景泰僧歸」兩景,粵秀山亦屬白雲山余脈,這時也已開發,成為「粵台秋月」一景。

  白雲晚望 白雲是指白雲山上白雲寺而言,寺址近山頂公園處。今天已於此建有長廊,題名「白雲晚望」。長廊另一端(東頭)又新創題為「白雲曉望」,說出這裡是個登臨勝處,舉目四望,全城盡收眼底,尤以夕陽西下之時,霞光暮色,羊城美景在望,故稱為「白雲晚望」。因近西邊,故以晚望為宜,其下正當羊城的萬家燈火,饒有景色。傳說昔有「晚望亭」建於此,故名。

  白雲寺位於白雲山南坡上,山高283.5米,當天高氣清,白雲湧起山下,故名。因地表氣流受熱,沿山坡上升,到半山冷卻,水汽成雲,白雲擁山之景,甚是好看,故有說「白雲晚望」是指午後夕陽西下時,白雲繞山,是觀白雲山景的理想時光,「白雲晚望」即晚望白雲山的風景之意,此又是一說。

  白雲寺內有九龍泉,是在石英砂岩層中滲出來的山泉,是廣州著名泉水,茶樓設有專人挑水下山,以廣招徠。因泉特甘冷,少雜質,位於暴流溝谷上源集水盆中,故四面集水,泉源充足。相傳鄭安期修道於此,無泉,忽有九小童戲於此,遂變此泉,知為龍化,故名。又稱安期井,為山上建寺良好地點。寺入清即已廢毀,清代只留安期井,今泉井還在,可以泉定白雲寺址。由於寺高臨白雲山南麓石英砂岩崖壁之上,故是個遠眺極目的地方。在此俯視廣州,一覽無餘,向西更是空曠。古代未有高樓,這麼好的俯瞰地點也是難得。直到今天,「白雲晚望」還是中秋之夜最佳的賞月地點。

  景泰僧歸 這一景也是在白雲山,但在北坡。白雲山峰多,景泰山即其中一峰,峰下有洞稱泰霞洞,坑今稱「暴泰坑」。北坡林木陰森,更為清幽。梁時崇尚佛學,州官蕭熴請羅浮景泰禪師卓錫於此。師擇寺地坑中,故名景泰坑。師杖地得泉,稱泰泉,故能建寺。山谷流泉,林蔭寺美。故元代列為八景之一。

  據《康熙廣州府志》卷十七載,宋時這寺稱為龍果寺,且開發未及,不列八景之中。即元代這裡以山林之美而出名。僧歸即因有亭名而形成,宋代已有天南第一峰並「僧歸亭」等點綴林間,為元代遊人集中之地。

  今景泰坑林木已失,泰泉已竭,這是清代破壞山林的結果。因清初「兩王」——平南王和靖南王攻廣州,在白雲山擇地鑄紅衣大炮,即選中泉流豐沛之地木材眾多,又當山北谷中,地形隱蔽,有利於鑄炮。故大伐林木煉鐵,掘泉取水,附近山林皆被砍伐,泉源枯竭,形成今天狀態。

  粵台秋色 粵台是越秀山上越王台的簡稱。秋天天高氣爽,景色美麗,為最好賞月季節。反映元代越秀山已經開闢為廣州群眾遊覽中心地區,故列為八景之一。

  越秀山按中山紀念碑腳為75.3米,比附近高50.3米的水塔岡、五羊雕像所在的高56.8米的木殼岡要高。故人們多認為越王台指今越秀山而言。五層樓本只有52米高。因為它最高又最孤立,有如高台形態,但陳際清《白雲粵秀二山合志》稱:「山頂有觀音閣,即玉山樓舊址,故又謂之觀音山,山之東北,越王台故址存焉,漢趙佗建」,則今越秀山不是越王台了。阮《通志》引舊《南海縣誌》稱:「觀音閣之東北為越王台故址,台之西,閣之北為鎮海樓。」查觀音閣是「本朝永樂初,都指揮花英于山顛起觀音閣」,此山即越秀山。可見越王台不是在今觀音山上,而是在五層樓之東,即今美術館附近。這裡有較平坦的地面,可以建較大建築物。並且有較平坦大道沿山坡東南下小北花圈。南漢稱為呼鑾道,清代稱「歌舞崗」。但據《圖書集成職方典》稱:「越秀山按縣誌會城主山,在城內稍北,上有越王台,台西一里許,有歌舞崗,其陽有越台井,西為鮑姑井(今三元宮後)。」則越王台又指越秀山了,然按《大明一統志》則稱「歌舞崗在府城」。《郡國志》云:「南越王,三月三日登高處。」則今觀音山上各崗命名古代已有不同的稱呼。

  元代越秀山的粵台已成為遊人集中地點,故又為明代擴大城池的基礎,即元代對越秀山區開發得更好。

  靈洲鰲負 靈洲是指西南涌官窯附近的靈洲。在廣州西北32公里,古代正當河流中流,故稱為江心洲。但是這個江心洲並不是堆積而成,而是石英砂岩等堅硬岩石突起江中而成,故又稱為靈洲山。

  今靈洲和南岸相連,原因是在明代以後,蘆苞、西南湧進水日減,冬秋常涸。廣達1000米的河床來水少了,河流就在寬廣河床中擺動,兩岸干出形成邊灘。靈洲上下東面山腳早在清初已浮生沙坦,成為靈洲上寺廟田產。民國時西面漲淤,使南支汊道洪水期才過水,平時涓涓細流。1957年後,淤斷成田。

  元代西南、蘆苞水盛,行商官宦多出此途,故靈洲成為繁華之地。其實靈洲繁華歷史早在晉代。《南越志》稱:「肅連山西有靈洲焉,其山平原彌望,層延極目。晉郭璞謂南海之間有衣冠之氣者,斯其地也。」萬曆南海縣《王志》:「寶陀寺在靈峰山上(即靈洲),創晉朝,山下有超然二堂,為仕官往來賓餞之所。」可見當日靈洲為牂牁江上的第一砥柱,文物興盛。唐代這裡江面仍寬,稱六頸海(麓頸海)。附近還有金利鎮,唐代立鎮不只軍事地位重要,還要錢糧人口眾多,才能成立的。這裡正是麻奢水入廣州要途,故建鎮正好。麻奢水明後稱「里水」,因建堤分隔之故。在唐、宋以前是分叉水道。此水可避尋峽(今潯岡)、石門之險,可惜水少。但唐、南漢仍建官窯於此,即今窯頭村處。今仍有「先有官窯,後有佛山」的說法。宋代還有妙高台(東坡詩)等勝處。方信孺更比作金山,稱為小金山(鎮江金山亦在長江中,清末淤淺並南岸),命運與金山相同。元代靈洲興盛是有長久歷史的,為當時廣州西北水陸交通中心,有「驛市」之稱。

  何以稱為「鰲負」?即靈洲是由一條鰲魚背著的意思,洲由河中升起,即下有神物負著之意。故海上之山稱為「鰲峰」,即鰲魚背上的峰。此處有地脈出露時,古人每用鰲魚來假託。

  (另四景與宋代同,從略)


推薦閱讀:

蒙牛集團的競爭戰略研究
隨意毆打型尋釁滋事罪認定的疑難問題研究
彌曼魚再研究為解開輻鰭魚類起源之謎提供新證據_環球_軍事
八字研究???????[七]
葉幫義:20世紀對陸遊和楊萬里詩歌研究綜述

TAG: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