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的後裔:希臘神話

  為什麼是希臘Ελλ??(Hellás)(Greece)?

  如果你是首次去往歐洲,最常見的推薦線路一般是「德、法、荷、瑞、意」之間的排列組合。這是一條既好走又成熟的旅遊線路。尤其是對於我們這個偏愛走馬觀花的民族,跨越一萬公里的時空,當然希望走的國家更多、看得更多。況且,沒有直通航線、並非英語國家又偏居巴爾幹半島南端的諸多不利因素,使得希臘之於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那個飄渺的神話時代。

  但作為我們的這一代人,有誰沒有聽過希臘神話故事,有誰不曾嚮往愛琴海的浪漫,又有誰不記得那個天馬行空的日本男人留給我們的關於守護雅典娜的聖鬥士們的經典漫畫?尤其是,對於我而言,因為一直以來對於歐洲歷史與文化的喜愛,對希臘這一歐洲文明的搖籃當然是心嚮往之。於是,集合著若干情結,在經歷16個小時的飛行(在慕尼黑中轉停留2小時),終於抵達這眾神庇佑的國度。

  上圖為希臘版2歐元硬幣(歐元區國家的紙幣是統一印製的,而硬幣則由每個國家分別鑄造,因此不同國家鑄幣背面的圖案各不相同),它的背面圖案是一名騎著牛的少女。故事應從這裡講起。

  傳說在神話時代,「眾神之主」宙斯看上了美麗的腓尼基(今以色列、敘利亞一帶)公主。通過觀察,他發現這位公主最喜歡的動物是牛。宙斯變成一頭矯健的公牛並成功誘使公主騎在他的背上,隨即騰空而起將她帶到愛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島。正當這位腓尼基公主驚魂未定時,公牛變回人形。宙斯請求公主嫁給他,並許諾將賜予她愛琴海以西、地中海以北的所有土地;如若不然,便空留她一人在這荒島度過餘生。公主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了宙斯。於是她成為克里特島的女王,並獲得宙斯賜予她的土地。這片土地便以她的名字命名,叫做歐羅巴。

  從這則神話故事的寓意,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歐洲文明起源於希臘,更準確的講,起源於希臘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約公元前3000年—前1450年)。

  克里特島的北面,基克拉澤斯群島的最南端就是那著名的聖托里尼島(又名錫拉島)——這裡是愛琴海最美麗的明珠,柏拉圖筆下的自由之地。但在3500年前,它曾是極度活躍的活火山。由於它的爆發,最終導致了米諾斯文明的衰亡。還好與此同時,文明的火種傳入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並形成了輝煌一時的邁錫尼文明。

  雖然後來,由於外族入侵等原因,邁錫尼文明也逐漸消亡了,但發端於克里特島終結於邁錫尼的古代希臘文明(愛琴文明)為古典時代偉大的希臘城邦文明打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雅典(Αθ?να)(Athens),與希臘許多城市一樣,是一座山城。與在北京有著寬闊平坦正南正北的機動車道相比,那忽上忽下彎彎繞繞的道路讓我聯想到山城重慶。市區面積不到4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接近340萬,本就狹窄的機動車道兩旁都停滿了兩廂轎車。的確,無論走到哪裡,街道兩邊都會整齊的停滿車輛。開始時我不由的欽佩雅典司機的「倒庫」技術,能在如此傾斜的坡路和狹窄的空間中擠進車位;仔細一看,發現大部分車輛的前後包角部位都是一片坑窪和刮蹭痕迹……估計雅典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很多希臘人並不喜歡雅典,他們都戲稱其為「大停車場」。說到這裡,也許你會認為雅典豈不就是一座「堵城」?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這是一個並不龐大複雜的城市系統,因此發達的公共交通以及較小的城市規模避免了城市交通狀況的緊張。抬頭看街道兩邊的建築,你會發現兩個重要特點:第一,充滿默契的以白色、淺黃等明快色調為主;第二,絕沒有高樓林立的景象。

  希臘建築的白色外牆是其鮮明的風格。有人說,這象徵了希臘人追求純潔、神聖的生活態度。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希臘地處巴爾幹半島南端,尤其雅典一帶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夏季少雨,陽光輻射很強。因此古希臘人將房屋的外牆刷成白色以反射強烈的陽光,起到避暑降溫的作用。這一傳統保留至今,成為希臘建築的標誌特徵。

  與我們熱衷於拆遷截然不同的是,希臘市政府規定,超過60年以上的房屋均不允許拆除。即便建築內部做何種裝修維護,外牆必須保持始建風格(其實歐洲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規定)。藉此,年代感與傳統的建築文化得以保存。

  古典文明時期,為了抵抗外敵入侵,希臘一些比較大的城邦紛紛在城市高地修建用於防禦的城池,除了高牆,這裡還有祭祀用的神廟、劇場甚至競技場,這裡就是衛城(又稱「神托所」)。雅典衛城(akropoli)是其中的代表。

  雅典衛城位於城市中心,建於衛城山上,佔地4平方公里。人們只能從西側上山進入衛城,高地的其它三面均為懸崖峭壁,可謂易守難攻。公元前五世紀,為了紀念希臘諸城邦經歷兩次希波戰爭從而戰勝強大的波斯帝國,雅典重建了被波斯軍隊毀壞的衛城。為了感謝天神在戰爭中對雅典的保佑,雅典人在衛城上為其守護神勝利女神雅典娜修建起那座著名的帕特農神廟。

  為什麼雅典的守護神是雅典娜(Αθην?)(Athena)呢?傳說在神話時代,天神宙斯看到愛琴海邊的這座城市日益興旺,便對其他天神說道:「你們誰願意去作這座城市的守護神?」海皇波塞冬和勝利女神雅典娜都表示願意。宙斯說:「那你們就去競爭以贏得他們的心吧。」

  波塞冬贈送戰馬給這裡的人們,擁有戰馬便可征服天下。雅典娜則帶來一株橄欖樹。橄欖不僅能吃,還可榨成橄欖油,又是很好的經濟作物,不用外出征戰便可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於是,人們選雅典娜為守護神,而這座城市便以她的名字命名為雅典。此外,橄欖枝也成為了追求和平的象徵。

  為什麼祭祀雅典娜的神廟叫帕特農神廟呢?這是因為雅典娜別名為帕特農(αρθενωσ)(Parthenon),意為「貞女」,為了表達對雅典娜貞潔的讚頌,雅典人便將此神廟命名為帕特農神廟。它當然是衛城山上最富盛名的建築,也是歐洲最早的古代廟宇。這座猶如半個足球場大小的神殿巍峨屹立了2500年,一些資料稱其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那麼,它的奇妙之處在何處呢?

  帕特農神廟四側立柱每一根都向內傾斜7厘米;且每根立柱粗細並非上下均勻,上端最細,下端略粗,中間黃金分割點處最粗;大殿座基地板由四面向中間略微突起,形成一個凸面;此外,神廟長寬高比例均為0.618(黃金分割點)。諸如此類的設計達十餘處之多。為什麼這樣設計?2500年前古希臘建築師們已經發現人類對大型建築物的觀察有誤差。比如今天我們站在高樓大廈下觀察它,可能會感覺它上寬下窄,並向你傾斜,這是由於光反射到人類眼睛中產生的誤差所致。於是,帕特農神廟的建築設計參數正是為了平衡這種視覺誤差,讓你能夠一眼看到一個方方正正立於山上的大殿。但是,在沒有任何科學儀器的情況下,古希臘的建築師們是如何計算出這些參數的呢?還有,對黃金分割點的利用又是從何參考而來?

  請注意神廟正面的這座鋼架吊車。這是一座非常簡易的鋼結構吊車。它是由1947年一位德國工程師根據衛城山上發現的一小塊圖紙碎片復原而成。希臘人希望用這種簡易的吊車在2015年時將帕特農神廟復原成古代時的原貌。2500年前,雅典人正是用類似這樣的三架吊車(當然那時是木製的)在前、中、後三個部位同時運作,36年時間完工。有人計算過,如果在當時有任何一架吊車出現諸如繩索斷裂等工程事故,要想用36年時間建成這座神廟幾無可能。那麼古希臘人是如何做到的呢?今人無從知曉。看到這裡,想想「奇蹟」一詞真是實至名歸。

  可惜的是,當我好奇的問到十二黃金聖鬥士的聖殿在何處時,當地導遊無奈的喃喃自語:「怎麼都問這個問題,沒有十二聖殿的。。。」我想,車田正美先生一定是在領略了帕特農神廟的雄壯之後,不由得被雅典娜的神聖所折服,因而這個浪漫的射手座男人才在這神聖之地浮想聯翩,繪出一卷英雄壯麗的聖鬥士漫畫吧!他何曾想到,就是這樣一個虛構的漫畫故事,使得十二主神中的雅典娜成為最令我們這一代人印象深刻的希臘女神;而成為一名黃金聖鬥士去「聖域」(今天看來它指的就是雅典衛城了)守護雅典娜也曾成為無數男孩子學生時代的幻想。我一直在想,不知道希臘人是不是知道這部漫畫。希臘的旅遊宣傳部門是否應該為此給車田先生頒發一個「守衛雅典娜」的特別獎章呢?

  說到聖鬥士的漫畫,我們一定還記得那個曾經「水漫世界」還有點喜歡雅典娜的海皇波塞冬。或許漫畫中波塞冬與雅典娜之戰的靈感正源於希臘神話中兩者爭奪雅典守護權的故事。有意思的是,雅典人比日本人看來更圓滑一些。雖說拜了雅典娜做守護神,但為了保全雅典人賴以起家的航運事業,他們也不願得罪海皇,並很有智慧的在帕特農神廟的北面修建起一座同時祭奠雅典娜與波塞冬的混合型神殿——埃雷赫修神廟(Erechtheum Temple)。

  埃雷赫修神廟的建成距今也有2400多年的歷史,屬愛奧尼亞式的建築風格。神廟最大看點是南側外圍的六根女神列柱。這也是希臘旅遊宣傳曝光率最高的一大景觀。此處也體現出古希臘建築師的偉大智慧。考慮到六位儀態莊重的女神要用頸部支撐起頂棚,在遇地震等特殊情況時恐難支撐。於是建築師用女神延伸至腰部的長髮支援頸部,形成第二支點,同時用女神向前彎曲的一條腿作為第三支點;每一個支點可承重2.7噸,六個女神列柱共計十八個支點,足以完成對大理石頂棚的支撐。在盡顯女神優美身姿的同時保證了建築的工程質量,力與美的結合在此處完美體現。

  雖然衛城上的神廟如今大都變成了殘破的古迹,但當你身處其中,不由自主的敬畏的仰視著白色的、已經殘破,但仍散發著幾千年來神聖氣息的神廟時,你會不由得浮想聯翩。不由得想起2500年前,在迪奧尼蘇斯劇場,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在那裡暢談理想與哲學,索倫與伯里克利發表推行民主的政治演說,埃斯庫羅斯、阿里斯托芬上演著一幕幕經典的人間悲喜劇;而在那藍天白雲之上,希臘十二主神正微笑著眺望著衛城山上……

  我在睡夢中離開諸神注視下的「聖域」。再一睜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這海有些特別。它是我從未見過的廣大,從未見過的平靜安詳,從未見過的深邃的藍。我大愛這藍。它雖不是赤道一線清澈剔透、七彩紛呈的水色,卻是我兒時印象中大海真正的顏色。這深沉的藍彷彿具有著魔力,一下子就深入我的心,讓我立刻平靜下來。

  圍繞這片海域,當然少不了美麗的傳說。前文曾提到希臘文明乃至歐洲文明發源於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米諾斯是克里特島的國王,宙斯與歐羅巴之子。這裡順便提一句,希臘神話中說他與其兄弟拉達曼迪斯死後均成為冥府判官(聖鬥士迷們應該領會了吧)。米諾斯的兒子在雅典遭人暗殺,他盛怒之下決定向雅典出兵報仇雪恨。實力懸殊下,雅典向米諾斯求和。為此,雅典必須每年向克里特島進貢七對童男童女,被怪獸米諾陶吃掉。

  長大成人後的雅典王子忒修斯看到人民所受喪子之痛的苦難,決心幫助父王擺脫克里特島的壓制,殺死怪獸米諾陶。他假意進貢,帶上七對童男童女,實則率領軍艦出航。臨行前,忒修斯與父王約定,如果他成功殺死米諾陶勝利而歸,將在返航時將黑帆換為白帆;如果他戰死,船隊掛黑帆歸來。

  來到克里特島,米諾斯的女兒美麗的公主阿里阿德涅被忒修斯的英俊深深吸引,並最終幫助忒修斯殺死了迷宮中的怪獸米諾陶。王子與公主一起逃出克里特島。歸途中,命運女神在夢中告訴忒修斯,他與阿里阿德涅將不被祝福,他們的結合將給雅典帶來滅頂之災。醒來的王子痛苦的意識到,他雖愛著公主,但無法與天神抗爭。於是他只得將阿里阿德涅留在荒島,開船返航。由於失去愛人的痛苦,使忒修斯忘記了與父王的約定,沒有換上勝利的白帆。早在雅典翹首期盼的老國王愛琴看到歸來的船隊依然掛著黑帆,以為心愛的兒子戰死沙場,悲痛欲絕,跳海自盡。

  忒修斯回到雅典得知父王的死訊,悔恨欲絕。為了紀念他的父王,他決定以父王的名字來命名這片大海,這就是愛琴海(Aegean Sea)(Αιγα?ο Π?λαγο?)之名的由來。

  神話故事始終伴隨著這片充滿魅力的大海。每一個大大小小身在其中的島嶼都有一段傳奇故事。在令人陶醉的愛琴海上,人們的想像力自然被激發出來。

  愛琴海為什麼是如此迷人的深藍色呢?很多人給出不同的解釋。其中最普遍的說法是,它含鹽量比其他海水高出一倍,且這種鹽分不適宜於微生物生長,因此海水非常乾淨,海色是天色的倒映,於是它呈現出深邃的藍。其實不僅愛琴海如此,整個地中海域皆是一片深藍。

  於是,到達希臘後的第二天,我們將心懷無限憧憬的前往愛琴海的名片之地——聖托里尼島(Santorini)。它位於愛琴海南部,基克拉澤斯群島的最南端。

  清晨,在雅典的港口集合,我們登上了輪渡。不過這一渡就得四個小時。也好,這便給了我們一飽愛琴海眼福的絕佳機會。

  正像中國人喜歡去三亞一樣,希臘愛琴海諸島依靠著這深邃大海的魅力以及溫暖卻又不潮濕的絕好氣候,向來是歐洲人度假的第一聖地。在這輪渡之上,我們很欣慰的發現黃皮膚真是少之又少。正如開篇所說,由於希臘特殊的地理位置,這一歐洲人的旅遊勝地還尚未被黃皮膚全面重視;對比於後來去到的另一個夢中之地威尼斯,這一點真的是至關重要。

  愛琴海真的是出奇的平靜啊!當輪渡徹底擺脫陸地,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洋——且最為關鍵的是,空氣質量非常之好。天空中偶有幾隻巨大的海鷗翱翔,海風吹來清涼溫柔,陽光灑下明媚溫存。。。這一切好不愜意。在這樣的情調中有些懶散、有些睏倦,可是仍強打著精神,不願錯過每一寸海水的波動。

  終於,聖島映入眼帘。

  聖托里尼島(Santorini)又名錫拉(Thera),由三個小島呈月牙狀排列組成,其中中間的那一個是一個沉睡的火山島。歷史上聖島曾多次發生火山爆發,還記得在前文中提到,約3500年前的那次著名的爆發毀滅了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直至今日,沿著島嶼環繞的公路,我們仍能透過車窗清楚地看到小島山岩上的黑色火山灰及黃色硫磺石所形成的獨特地貌。

  中午時分,吃罷可口豐盛的午餐,我們前往酒店。真的要說,這恐怕是整個歐洲之旅中我們住過最有情調的酒店了。在這藍天之下,深邃的大海面前,精巧別緻的白房子,對比鮮明的藍色櫥窗,以及點綴其間恰到好處的綠色植被。。。所有人立刻放下東西開始不停地拍照。

  而我,則直奔不遠處的那一片深藍。

  連接著陸地與海水的是與這島嶼同樣著名的「黑沙灘」。它再一次提示著我們這是一座沉睡的火山島。黑沙灘的沙石顆粒很大,這正是因為愛琴海的海浪非常的平緩,據說也沒有明顯的潮汐現象,因此在這裡見不到其他海岸那種細軟的沙子。

  我就站在這裡,傾聽著那平靜的海浪一下又一下輕撫著小島。掠過黑沙灘,我將視線逐漸移向遠方,海水似乎比在雅典看到的更加清澈湛藍。我極目遠眺,隱隱約約的彷彿有一座島嶼。那是克里特島嗎?我想像著,神聖威嚴的神王宙斯正是在那裡向聖潔美麗的歐羅巴求婚,從此歐亞大陸的西端有了主人。暮然間,海面似乎出現一支船隊——一支掛著黑色單帆的船隊——它們浩浩蕩蕩向對岸駛去。我知道,雅典王子正為了他的國家而決心與強大的怪獸米諾陶決一死戰,而他的老父王愛琴正站在雅典城牆上焦慮的等待著。突然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巨大的火柱怒吼著沖向天空。不過一會,天空下起了滾燙炙熱的「火之雨」,對岸那隱約可見的島嶼亦不能倖免。無數燃燒著的火球砸向地面,彷彿是天神向人類宣戰。天火過去,迎來的是漫天的灰燼與塵埃,黑暗籠罩了一切。最終,那島嶼已被冷卻的岩漿與火山灰埋葬。我在想,在這一刻,有多少人尚在睡夢之中,彷彿龐貝古城中的市民一般,永遠的凝固在遠古文明的殘垣斷壁之中……

  一隻海鷗從我身邊飛過,打斷了我的沉思與幻想。目送著它向天際而去,我不由的感嘆:人類文明幾千年的興衰沉浮在這片大海、這個星球看來,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情吧。

  聖托里尼島面積只有96平方公里,人口約14000人,是基克拉澤斯州下的一個市。中心定居點名為菲拉(Fira)。一個城市已經如此袖珍,你可以想像市中心又是怎樣一個「尺寸」了吧。不過今天,我們將先去往與菲拉遙遙相對的另一個小鎮——伊亞(Oia) 。它位於聖島的西北端,是欣賞傳說中最美麗的「日落愛琴海」的絕佳地點。

  如果快步行走,大概十五分鐘你就能穿越整個小鎮。然而,到了這裡,你還如何能夠快步穿行?人說這裡是藝術家靈感的天堂,說每走一步就是一張明信片,因此任何語言在這裡都是多餘的吧。

  聖島的城鎮多是建在靠海的高地之上,從這裡俯視愛琴海,感覺一切畫面都好似靜止一般。

  伊亞只有一條狹窄的步行街。街道靠海的一側,白色的房子依山而建、順勢而下,沿著台階可以走很遠,分別通往每一戶人家。一不留神,你很有可能踩到別人家的屋頂。

  街道另一側則是色彩斑斕的各色小店,商品多是以明信片和陶瓷手工製品為主,隨處可見藍與白的經典搭配。

  那白在那藍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神聖而純潔。走過一半回首望去,不由感嘆,為什麼這小島之上的人們會有如此審美,讓世界變得如此單純而美好?有時候,生活在那吵雜城市中的我們見慣了燈紅酒綠、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們總覺得生活應是多彩的,絕不能顯得蒼白。可是,就在這裡,在這愛琴海南端的一座小島上,或許希臘那些充滿感性的天神會與我有著同樣的擔心——擔心那聖潔的白會被玷污,會像我所生活的城市那樣布滿灰塵。那簡單樸素的白並不蒼白,在深沉浪漫的愛琴海的環抱中,它就像這小島潔白的婚紗,傳遞著幾萬年來愛情的真諦。

  是啊,愛情!當夕陽的餘暉灑向山坡,純潔的愛情化作金黃。2500年前,或許4000年前,當憂傷的阿芙羅狄忒駐足這裡,她思念著誰?或許是她心中真正的英雄阿瑞斯吧。當雅典王子凱旋而歸,載著心愛的公主阿里阿德涅經過這裡,卻突然遭到天神的詛咒必須與心愛之人分離時,他是怎樣的心情?或許在那遙遠的過去,在這擁有著浪漫情懷的愛琴海上,愛情卻是苦澀的海鹽。

  數千年後的今天,無數的情侶們站在高高的圍牆之上;在徐徐海風之中,他們相擁等待著,等待著落日餘暉和一個關於愛情的答案。

  終於,當金黃變成殷紅、橘黃化作粉紅,人們歡呼起來。幾十億年來,太陽神不厭其煩的在那遙遠的海天之間緩緩落下;四萬年來,他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一次又一次的目睹了人類關於愛情的執迷不悟。或許在他看來,與這海天相比,人類的情感實在微不足道。

  那生命呢?

  他淡然的凝望著歡呼雀躍的人們,在那最後一個剎那,他變作一隻燈塔,在已陷昏暗中的海平面上划出一道紅色的信號,隨即深沉而去。

  「花開了,然後會凋零,星星是璀璨的,可那光芒也會消失。地球,太陽,銀河系,甚至宇宙,也會有死亡的時候。人的一生,和這些東西相比,簡直就是剎那間的事情。在這樣一個瞬間,人降生了,笑著,哭著,戰鬥,傷害,喜悅,悲傷,憎恨,愛,一切都只是剎那間的邂逅。」

  ——《女神的聖鬥士》沙加  希臘神話(下)——黃金時代

  我將此文獻給我非常敬重的陳大哥。仔細看過你的希臘日記,洋溢著你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這世界的思考。你說:」民主在這裡生根發芽,代替了國王與暴君的獨裁,肯定有他天時地利的原因......有關什麼是民主、公民的含義,這些基本概念值得國人好好補課認真學習。「可惜,你的思緒停頓在了聖托里尼,或許你的心也永久的駐留在那裡。我嘗試去思考你未來得及解答的問題,但即便成文,卻始終不能滿意。如果你能看到,相信又會充滿激情的與我討論吧。

  地中海的黑夜來得很晚,然而一旦黑下來,尤其在這深入海洋的小島之上則顯得萬籟寂靜。我突發奇想,獨自一人穿過酒店的泳池,來到了黑沙灘。

  我依然坐在白天駐足的地方,靠著海水很近很近。此刻,海水拍打沙灘的聲音才顯得有那麼點氣勢。眼前一片漆黑,一絲光亮也沒有,多少心裡有些忐忑。於是我抬頭仰望星空,銀河當空、星雲密布......。

  你可曾想到,3600多年前的青銅時代,希臘的聖托里尼島已是繁華的商業港口。或許就在這樣的夜晚,欣賞完愛琴海最美落日的人們,就團坐在這裡,仰望星空編織著一個個浪漫的星座故事。

  千百年來,希臘神話為我們講述著無數精彩的史詩,而古典時代(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36年)的希臘本身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史詩神話。當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紛紛隕落,隨著多里安人的入侵,希臘文明進入一段黑暗期。到公元前6世紀末,城邦的興起預示著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

  由於希臘山地連綿不斷,沒有大河流域以及肥沃平原,人們只好生活在被重山包圍的一塊塊相互隔絕的土地上。於是,一個個獨立的城邦從這些居留地逐漸發展起來。

  希臘人很快意識到,在沒有足夠耕地種植糧食的情況下,要應對人口迅速增長的局面,必須另闢蹊徑。或許是在雅典娜的啟示下,或許是對米諾斯文明的傳承,希臘人加大對橄欖、葡萄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力度,並擴大航運貿易的範圍。這是一個重大轉折,它不僅預示著商業文明的發展,更預示著社會各階層力量的變化。

  隨著國際貿易的逐漸繁榮,城市新貴與碼頭工人、水手們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影響力越來越高。你沒有看錯,正是在2500多年前,當我們還處於淳樸的農業社會時,當我們的社會階層遵循著「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時,希臘的中產階級聯合工人以及農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旨在削弱傳統貴族權勢的政治運動。雅典無疑是這其中的代表。

  自城邦制形成以來,雅典便藉助它天然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品貿易。經濟的迅猛發展使以城市中產為首的新銳勢力強烈要求政治體制的變革。於是在公元前594年,雅典首席執政官梭倫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除了修改制定更為合理的法律制度以及在經濟方面的改革外,在政治方面:首次允許無產者參加公民大會,這標誌著雅典擴大了政治民主的範圍;商人有權利擔任執政官,這恐怕是古典版的資產階級「光榮革命」;設立陪審法庭來削弱貴族最高法院的權力,這是否是英美法系的鼻祖。經過這一系列改革,雅典偉大的民主政治已初露端倪。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不禁要問,為什麼雅典的政治家能夠想到制約而不是加強權力?為什麼那些富有商人不與貴族聯合形成穩定的既得利益集團,正如同歐亞大陸最東端的古老文明裡士人依附於諸侯一樣?為什麼在同一時代,在波斯波利斯,在華氏城,在咸陽的統治者們耀武揚威、一統山河,而希臘諸城邦的故有統治者卻逐漸喪失了權力?

  當我正陷於沉思之時,突然有三顆流星划過夜空。不一會兒,我似乎聽到海水中出現異樣的聲響。於是我瞪大眼睛屏息凝神,在一片漆黑中搜索著。那聲音越來越近,我隱約看見一道寒光閃過,是一柄三叉戟嗎?

  在我冒出這種荒誕想法的同時,一連串響亮的狗叫聲打破了這死一般的黑幕。他在我身後沖我大聲的叫嚷著,我意識到他是真實的存在。我直起身來想要躲開他,但他向前邁了幾步靠我更近,「語速」更加急切。他是在提醒我有什麼危險嗎?於是我轉身向酒店走去,他果然停止了叫聲,但仍然站在原地緊張的注視著我。

  難道剛才真有什麼東西出現了?

  第三天一早,我們驅車前往市中心的菲拉小鎮。

  菲拉位於聖島中部,其規模的確是要比伊亞大不少——主要步行街有三條,還有許多通向懸崖和公路的分支;商鋪的裝修也更景緻華麗;這裡除了可以購物,還集中了聖島最好的餐廳、咖啡屋等等。也正因為如此,這裡沒有了伊亞那種單純簡約的氛圍。

  用來彌補這一缺憾的是它所處的地勢。菲拉似乎處于海拔更高的地理位置,視野與景緻自然不同。更令人驚嘆的是,靠海一側的山坡地勢陡峭,很多地方乾脆就是垂直的懸崖。因此與伊亞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小白房子不同,菲拉最有名氣的便是「懸崖餐廳」了。

  不過今天有些運氣不太好,海面上水氣很重,形成一道蒙蒙白霧。當地人稱,空氣晴朗時,向遠處看去,你根本無法分辨哪裡是海天交接之處,天空與大海一樣的藍。只能想像那海天一色的景象了。

  毋庸置疑,旅遊業是希臘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其中旅遊產品和餐飲是當地人收入的重要來源。說到旅遊產品,無論伊亞還是菲拉小鎮,其本質都是販賣旅遊產品的商業街;但愛琴海的無限風光這一最大賣點絕對是制勝的法寶。此外,除了小店的裝潢異常精緻、充滿藝術氣息外,旅遊產品本身的做工也非常精美。

  並且,作為藝術衍生品,希臘神話和古典時代燦爛的文明積澱深厚,這使得遊人們將對希臘文化的熱愛轉化為掏腰包的具體行動變得輕而易舉。

  希臘另一個支柱產業是航運業。這個歷史悠久的產業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我們多次提到的米諾斯文明(愛琴文明)時期,希臘的航運業就很發達。那時的海上商船隊連接地中海、亞西亞、北非至埃及,後來甚至將觸角延伸至澳洲大陸。

  經濟作物自古以來也是希臘的主要收入來源。橄欖、葡萄等作物一經成熟,便通過發達的航運系統運往亞、非、歐各地,換來的則是希臘人生活所需的各種原材料。

  說到這裡,我們似乎可以回答前文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古典時代的雅典政治家能夠想到制約而不是加強權力?為什麼那些富有商人不與貴族聯合形成穩定的既得利益集團?為什麼在同一時代,在波斯波利斯,在華氏城,在咸陽的統治者們耀武揚威、一統山河,而希臘諸城邦的故有統治者卻逐漸喪失了權力?

  諸如雅典這樣的城邦充分利用海洋地理條件的優勢,形成以商品貿易(航運、經濟作物)而非傳統農業為特點的經濟模式。它與波斯、埃及以及中國古代同一時期的最大不同就是商業文明(海洋文明)與農業文明(大陸文明)的不同。商業文明的基礎就是等價交換,就需要自由、平等與公正的氛圍。所以希臘諸城邦要生存,就容不得專制與集權。公元前500年雅典的民主化就是商業文明的必然結果。有很多學者認為這種獨特的海洋文明客觀上超越了時代同期歐亞諸文明的歷史進程。

  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經濟制度的領先必然帶動政治制度的革新,政治制度的優越又促使國力強盛。古典時代的希臘諸城邦雖都是些彈丸之地、「小國寡民」,但在軍事上卻能夠抗擊強大帝國的入侵。

  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80年的溫泉關戰役(斯巴達300勇士)及薩拉米斯海戰(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兩次戰勝了橫跨亞歐非的波斯帝國。這其實就是商業文明戰勝了農業文明,正如近代史所反覆重演的一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因戰爭的勝利走向頂峰。

  在伯里克利時代(公元前461年—公元前429年),公民大會成為雅典最高權力機關,實行直接民主;政府職員實行公薪制,這就使得最下層民眾擔任公職得以保障;完善並加強陪審團制民眾法庭的裁判權等等。與此同時,科學、哲學、藝術達到空前繁榮。這就是雅典的黃金時代!

  你能想像這是2500年前的政治生活嗎?同一時期正處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則是以帝道、王道、霸道的政治思想為綱,正在邁向君主專制時代。難怪伯里克利能夠自豪的說:「雅典是希臘的學校。」

  雅典不僅僅是希臘的學校,在希臘化時代、大航海時代、文藝復興時期甚至今天,雅典黃金時代的思想和文化都深深的影響著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

  可惜的是,希臘城邦制雖為直接民主創造了有利條件,但諸城邦長期不能統一的結果導致連年不斷的戰爭。古典時代後期,雅典與斯巴達的爭霸使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南下佔領包括雅典在內的希臘諸城邦。兩年後,他遇刺身亡。他的兒子,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接過了王國的統治權。至此,希臘的古典時代也宣告結束。

  說到這裡,我們已基本走到菲拉小鎮的盡頭,聖島之行也就此結束。凝望著黃昏中的聖托里尼,我們依依不捨的踏上了返航的輪渡。

  聖島當然給我留下了天堂般的美好印象。不過,不是沒有瑕疵。可能正是由於曾經的輝煌,希臘人顯得傲氣十足,服務態度不怎麼好。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希臘的福利制度在全世界都數一數二,因此通過良好的服務賺更多的錢或許是希臘人並不太在意的。許多歐洲人都說希臘人已經被歐洲最慷慨的福利制度慣壞了。

  其實希臘的貧富差距很大,但這並不影響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質量。首先,希臘人每周的工作時間實在是很少。許多商鋪、小店一般每周一三五或二四下午都不營業;據說公務員下午兩點後就下班了;所有人,每天中午有長達三個小時的法定午休時間。平時,絕大多數希臘人都喜歡在戶外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喝著咖啡,一輩子就這樣悠閑地過去了。

  其次,各種公費教育與醫療制度如同其他西歐國家一樣少不了,而優厚的補助政策更是令人嫉妒。以生育補助為例,生一胎便可領取育兒補助,生得越多補得越多,最後母親已基本不用工作了。此外,除了生孩子給補助,孩子入學補助,成人前補助,請保姆給補助、搬家也給補助... ...補助的錢不是錢啊!

  最後,即便你退休了,你失業了,你生病請長假了,絲毫不用擔心。你不僅不會餓死,而且生活質量絕對比北京的蟻族強得多。

  當我們一直在擔憂養老保險如何兌現,指責政府將國家搞得國富民窮,三公經費驚人卻不肯拿出比之少的多的錢來提高社會福利時,希臘的總理卻在無奈的抱怨說,希臘民眾虛假登記補助申報表,冒領、重複領取不該領取的各種補助,至使政府難以為繼... ...這樣異樣的對比實在令人五味雜陳。

  然而,比起實力雄厚的西歐強國,希臘的經濟水平實在難以支撐如此奢侈的福利政策。但受過古典民主時代熏陶的希臘人卻走向社會平衡的另一個極端。完全的社會保障使人們不願拼搏,更不願降低已有的生活水平。於是,當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到來,包袱沉重的希臘政府被擊垮了。

  第四日是我們在希臘的最後一天。一早,我們將去往雅典最後一個重要景點——奧林匹亞宙斯神廟(Να?? το? ?λυμπ?ου Δι??)(Olympieion)。

  雅典的市中心是憲法廣場(Πλατε?α Συντ?γματο?)(Sintagma)。車子走到這裡時我們」有幸「目睹了大罷工。

  廣場裡面示威的民眾居然都支起帳篷在這堅守了半個多月。你猜這罷工的是什麼人?你肯定想不到,是公務員。原因是由於政府財政實在困難,但又不能降低民眾的福利開支,因此政府決定暫時停發6月份一個月的公務員工資。

  你會不會想,體制內的不去盤剝體制外的老百姓,居然拿自己人開刀?這還怎麼維穩?這決策者究竟是站在政府一邊還是站在群眾一邊?你會不會又想,不就是一個月的工資嗎?至於為這點小事就動不動罷工嗎(希臘公務員的待遇其實非常好)?這讓中國的農民工兄弟情何以堪!

  還好,今天示威遊行的隊伍並沒有霸佔主幹道的意圖,我們還算順利的抵達了目的地。

  如同在衛城山上一樣,即便眼前多是殘岩斷壁,站在這2500年的歷史面前,總是不由得生起敬畏之心。

  宙斯神廟給人以巨大的視覺衝擊感,原因之一當然是那鮮明的科林斯式石柱風格。完整的神殿共有104根石柱,猶如104根擎天之柱威嚴的屹立在天地之間。但由於天災與人為的不斷破壞,神廟破損嚴重,石柱也僅剩16根(有說是13根,但我所見是16根,包括一根倒塌在地)。無論如何,宙斯神廟是古代世界最雄偉的神廟之一,這從它龐大的骨架便可見一斑。

  原本宙斯神廟中供奉著希臘鎮國之寶,由古希臘偉大雕塑家菲狄亞斯設計的宙斯神像。傳說這尊巨像頂天立地,雕刻工藝無以倫比,周身裝飾價值連城。因此它與埃及金字塔、愛琴海太陽神像和秦始皇兵馬俑等並稱為世界八大奇蹟。

  據說菲狄亞斯在建造神像期間,曾去往奧林匹斯山徵詢宙斯對神像設計的意見。生性挑剔脾氣又不好的宙斯認為如此設計仍不足以體現他的威嚴和權力,於是大發雷霆。也許再天才的人也無法令神滿意吧。

  雖然宙斯缺點很多,雖然希臘眾神教早已沒落,但隨著希臘文化的廣泛傳播,直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夠在很多領域找到希臘諸神的影子。比如九大行星的命名,比如創立著名奢侈品牌的愛馬仕家族(Hermes,即商業之神赫爾墨斯),頂尖運動品牌耐克(Nike,勝利女神)以及達芙妮(Daphne,河神的女兒)等等。

  雅典是希臘的學校,雅典是世界的學校!

  每年的2-4月,歐洲各國的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前往希臘參觀學習。個人出一半錢,政府出一半錢——目的是為了讓歐洲的子孫後代了解歐洲文明的起源。我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僅會像我一樣領略到希臘神話世界的寶貴遺產、愛琴海的美麗風光,也會了解到雅典黃金時代的偉大思想。

  2500多年前,當我們在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三聖影響下接納了仁愛、禮樂的教化,歐洲人則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的古希臘三賢那裡接受了理性、思辨的哲學。

  作為同一個時代東西方思想界的泰斗,孔子與蘇格拉底有很多相似之處。孔子與蘇氏都不曾著書。孔子的思想通過《論語》,就像蘇氏的思想通過與柏拉圖等學生的對話流傳於後世一樣;孔子與蘇氏都是熱心教育的偉大導師,而教育的方法都是以談話的形式展開;他們也同樣把報效國家當做使命和義務,孔子終其一生都希望在朝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蘇格拉底不僅穿過軍裝打過仗,晚年也不斷地關注和批判變了味的雅典民主政治。

  蘇格拉底同孔子一樣關注道德。孔子認為應依禮取仁,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以約失之者鮮矣「,不斷的強調遵守禮儀規則的重要和正確;蘇格拉底則認為一個人應該用自己的理智去評判事物的對錯,而不是不假思索的順從,他說:「沒有經過仔細審視的觀念是不值得遵從的,正如沒有經過仔細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一樣。」與孔子反覆強調道德教化不同,蘇格拉底認為獲取知識才是實現道德的途徑,正如他所說:「知識就是美德」。

  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認為,孔子「為士之階級之創立者」,其建樹應超過蘇格拉底。而我卻認為,總的來說孔子的思想是比較保守和局限的,是比較實際的、善意的做人標準及道德準則;最關鍵的,孔子的思想是基於為統治者服務的。而若上升到哲學層面,眾所周知,孔子對宇宙的本質、人性與心靈方面的話題多採取迴避態度。與之相反,蘇格拉底通過辯證與歸納法,不停地在探尋事物的本質;他不停地教導人們應秉持懷疑精神,認為道德要由理智來決定,用理性的精神看待世界;即便是在雅典的民主時代,他也從未放鬆對執政者的警惕與批判,並終因堅決的捍衛自己的理念而服毒自盡。他的觀點經由柏拉圖發揚光大,人的個性、理性主義與思辨的哲學從此成為西方哲學、思想、道德文化的主導;而理性主義又指引著亞里士多德們將邏輯學、物理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科學的精神永久的注入西方世界的基因中(這樣看來,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則顯得單調許多)。在東方,儒家思想卻經過偉大的孔孟荀三代之後,愈加成為統治階級愚昧民眾的工具,其最終產物已與孔子的初衷相去甚遠。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再次思考,是什麼讓處於同一時代的東西方世界產生如此迥異的哲學思想與價值觀念?

  正如前文提到的,古典時代的希臘與歐亞大陸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商業文明,一個是農業文明;一個是海洋文明,一個是大陸文明。海洋文明是商業文明的地緣解釋,正如同大陸文明是農業文明的地緣解釋一樣。

  首先,2500年前,在希臘、在雅典,由於地理條件的特徵(多山、少耕地、靠海、適宜經濟作物),使得他們只能選擇以商品貿易為主的經濟活動形式,而這就與深處大陸內部的諸文明(農業文明)在經濟生活方面產生巨大差異。經濟發展方式的不同,必然導致社會階層的不同。以航運和貿易為主的希臘城邦,商人與早期工人(比如碼頭搬運工、船員等)不僅在數量上,在地位上理應高於農業文明的同階層;傳統地主階級等舊貴族則因愈加失去經濟基礎而逐漸喪失對權力的把控。不要說古典時代,近代之前的中國商人階層也一直生活在夾縫中(即便是在今天,商人仍面臨著被惡法重擊的隱患)。

  其次,仍是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古典時代的希臘實現大一統的難度較大,這就使得單一城邦內公民充分參與政治生活的機會增加。尤其是,由於戰爭頻仍,城邦內原先的底層民眾愈加成為城邦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便進一步提高了底層民眾的社會地位和政治訴求。

  商人與底層民眾地位的同時提高與權利要求是雅典具備率先走向民主政治的階級條件,兩者缺一不可,前者是領導核心。手握經濟命脈的商人階層是政治變革的領軍者,而普遍的底層民眾則是政治變革的主力軍;前者要求社會始終具備等價交換的平等與自由,後者要求自己有權改變生存狀況——這就使得整個城邦充滿了對民主政治的樸素願望。對比而言,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雖也處於諸侯混戰的時代,但因農業經濟的特徵,商人階層沒有大的發展空間,老百姓生活疾苦,傳統土地貴族受不到威脅,則也就沒有呼籲平等、自由的聲音及主導力量。

  歸根結底,商業文明必然帶來民主政治。即便它現在未來,不久總會到來。這就是古典時代的雅典民主給我們今天的啟示。

  商業文明、民主政治,才會使雅典公民對蘇格拉底這樣呼籲人們獨立思考、始終追求真理的理性主義思想產生共鳴。相反,一個由專制的土地貴族把持的國家,那些最有利於統治階級的聲音才能大行其道。於是,法家成為秦統一六國、統治者實行中央集權的思想利器,而溫厚善意的儒家也幾經「改良」,成為了愚民教化的工具。

  無論如何,正是這兩種迥異的哲學思想持續影響著東西方人在政治、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最終我們在禮教中不斷臣服於威權,而西方人則通過人性的解放與理性的思考不斷強調著人權與民主。

  無論如何,秉持著對黃金時代的無限敬仰,我都不希望今日的希臘最終走向國家破產的絕境。希望希臘諸神,神王宙斯與雅典娜,希望古典先賢們,伯里克利與蘇格拉底,保佑這無限燦爛的愛琴海的明珠、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吧!

  「我要說,我們的政治制度不是從我們鄰人的制度中模仿得來的,而恰恰是別人的模範。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在國家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使我們心悅誠服 。

  我們愛好美麗,但是沒有因此而變得奢侈;我們愛好智慧,但是沒有因此而變得柔弱。我們把財富當作可以適當利用的東西,而沒有把它當作可以誇耀自己的本錢。至於貧窮,誰也不必以承認自己的貧窮為恥,真正的恥辱是為避免貧窮而不擇手段... ...我們的公民們自己決定我們的政策,我們的政策也得到了廣泛的討論。

  ... ...  你們應該努力學習他們的榜樣。你們要下定決心: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  ... ...  總之,我要說:雅典是希臘的學校。」——公元前431年 伯里克利在殉國將士葬禮上的講話


推薦閱讀:

「丈量自己」讀書分享3:《希臘神話欣賞——神在人間的時光》
寫在所有之前
雅典娜
赫淮斯托斯
法厄同與伊卡洛斯的墜落

TAG:希臘 | 希臘神話 | 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