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官場「潛規則」(一三一)
戲說官場「潛規則」(一三一)
-- 震驚:反腐敗線索80%來自群眾舉報
吳越論春秋
當前反腐敗鬥爭中有四個方面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是打擊報復舉報人的事件時有發生,群眾望而生畏、不敢舉報;
二是舉報渠道不暢通,讓群眾無法舉報或舉報後石沉大海;
三是對群眾的匿名舉報不受理或置之不理,哪怕是很有價值,「雖有舉報人,但缺乏舉報的環境」;
四是反腐敗線索80%來自群眾舉報,鮮有官方主動出擊予以查處。
在過去的2008年,網路監督在反腐中呈現出勃勃生機。天價煙局長周久耕、最「牛」公務員林嘉祥、「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一個又一個問題官員在網民的舉報下、在網路媒體的推動下,相繼下台落「網」,這不僅使2.9億網民倍受鼓舞,同時還昭示著民眾並不缺乏反腐的熱情。
然而,由於缺少保護舉報人的剛性制度和有力措施,舉報腐敗者不僅得不到讚譽和應有的保護,往往反被舉報人折騰得夠嗆;有的甚至遭到被舉報人的打擊報復,成了「冤魂屈鬼」;有的舉報人就算沒有遭到暗算,但是,由於「愛告狀」,被某些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受到排擠和「冷凍」,甚至從各個方面孤立舉報人,反讓舉報人成了過街老鼠,人人「暗」打。
反腐敗而遭遇打擊報復的現象確實存在,而且有個別現象還很嚴重。比如,郭允光舉報程維高花了八年時間,期間他被指犯有「誹謗領導」罪,被關進了看守所,開除黨籍並非法勞教,親朋和家人受到株連。已年過古稀的瀋陽離休幹部周偉多年同瀋陽「慕馬」集團作鬥爭,被稱為「反腐英雄」,慕綏新、馬向東等貪官倒台後,周老被人從勞教所抬了出來。扳倒「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的上訪舉報者王培榮也是花了八年時間!「不缺舉報人,但缺乏舉報的環境」——王培榮總結自己八年舉報經歷的感言可謂一語中的。
中紀委公布2008年在全國查處了近5000名縣處級以上官員,究竟有多少是由各級紀檢部門主動出擊查處的?有多少腐敗官員是倒在了我們的紀律檢查人員面前的?事實上比例不是太高,相反卻著實令人擔憂! 此前有報道說,80%的反腐敗線索來自群眾舉報。據網路調查,有75%的人因種種原因不願舉報腐敗!也就是說,有關部門所得到的腐敗線索只不過是群眾所知道和所掌握的25%!
確實令人不解,除了網路這種匿名曝光並在網上形成輿論壓力的舉報取得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形式的舉報工作可謂舉步維艱。
按正常思維,反腐敗當然要依靠組織紀律檢查部門,雖然我們常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群眾的眼睛畢竟有別於組織的眼睛,有別於紀律檢查部門的眼睛。他們生活在基層,生活在官員局外,對於腐敗官員的劣行劣跡,即使知道其一,也未必知道其二,要真正查處腐敗,沒有組織的監督制約,沒有紀律檢查部門的主動出擊,是很難取得預期效果的。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就目前我們的很多地方紀律檢查、監察部門來說,不敢說普遍存在問題,起碼在不少地方和單位嚴重缺位。我們可以看看,在不少地方和單位,紀檢部門形同虛設,沒人檢舉不問,有人檢舉也輕描淡寫,更嚴重的還捂蓋子,粉飾貪官。一些紀檢、監察幹部整日無事可做;還有一些紀檢官員,靠著手中的「生殺大權」肆無忌憚地進行權力尋租,成為貪官。這種現象,嚴重地助長了貪官的囂張氣焰,豢養了貪污腐敗,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就以周久耕來說,貪腐現象就在組織紀檢部門身邊,就在領導的眼皮子底下,群眾看得真真切切,為什麼我們的組織紀檢部門就看不見?這裡有官官相護的問題,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問題,有當好人的問題,有本身就是貪官的問題,還有怕拔出蘿蔔帶出泥的問題。這些問題說得輕一點是嚴重瀆職,說得重一點就是和貪官同流合污。 黨的紀律檢查部門,其職責就是監督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但令人失望地是,雖然我們各級黨組織都設有紀律檢查部門或專人,但我們見到的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黨的組織紀檢部門直接檢舉、查處的官員卻很少。他們面對腐敗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那裡打太極;有的總是裝好人,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哲學,能不管就不管,能少管就少管,甘願做懶官庸官;更有的貓鼠勾結,蠅營狗盜,成為腐敗官員的幫凶或後盾。這樣虛無的紀律檢查不出貪官才怪呢!
網路上的民間反腐,得益於它的開放性、匿名性、公開性、透明性,不失為一種反腐敗的良藥。網路反腐之所以受到熱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一條舉報人到監督機關的直達通道,某種程度上消除了很多舉報路上的危險障礙。
但是,靠網路反腐敗畢竟存在很多局限性。現在的腐敗手段比起以前更為高明,也更為隱蔽。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收受乾股,資產轉移國外等形式的腐敗讓人難以逮住把柄。比如周久耕如果不是說了「查處低於成本價銷售商品房的開發商」這樣的話,他的天價手錶、天價香煙、天價坐騎能被網友曝光嗎?再比如那個玩具廠的送禮清單如果不是網友發到網上,收受禮金的官員能被查處嗎?我看非但不可能,甚至這些人還會官照當、禮照收,煙照抽,車照坐,年底說不定還會評為優秀。網路曝光畢竟有很大的偶然性、戲劇性、非常態性,如果依靠網路反腐敗,不能說是杯水車薪,起碼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那麼反腐敗究竟應該依靠誰呢?當然應該是各級紀律檢查部門、監察部門,離開了他們的監督檢查,一切將幾乎等於是零。
而民間反腐,其實只是利用了網路渠道向官方提供反腐線索,其目標在於推動官方反腐,並不是要取代官方反腐!在反腐的戰場上,民間與官方並非要做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應該相互依靠,並行不悖!
我們期待反腐敗成為全民自覺、有效的行動,這無疑需要舉報環境的寬鬆。-----有關部門應該由此入手,研究出疏通舉報腐敗的好渠道,以便激勵更多的人自覺、主動、積極舉報腐敗,當群眾的反腐熱情真正「熱」起來時,腐敗分子才會真正的無藏身之地!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