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試論道家思想對太極拳的影響/馬虹

太極拳是中華優秀拳種,它根植於傳統文化豐厚土壤,生長、盛行於民眾之中。從太極拳的取名、拳理構思以及它內功的鍛煉方式等方面考察,它與道家的哲學思想以至後來道教的一些養生修鍊術均有著密切的聯繫,並受其深刻的影響,筆者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述:

一、「太極」一詞源於道家著作

  《易經》的哲理是太極拳產生的理論基礎。因為《易經》為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根本。不論儒家還是道家,其思想淵源皆出於《易經》。無疑,太極拳的根本原理也離不開《易經》的基本思想。但是,形成太極拳的某些具體概念和思想並不是直接從《易經》中來的,因為《易經》中並沒有「太極」一詞。有人說「太極」一詞雖然不是出自《易經》,但它最早出自解釋《易經》的《易傳》。其實,「太極」一詞是出於比《易傳》還要早幾百年的《莊子》。《莊子,大宗師》:「在太極之先不為高。」經過哲學史家考證,《易傳·。繫辭》中的「太極」概念來自《莊子》。因為《易經》早於老莊,而《易傳》則晚於老莊。《易經》與《易傳》兩者相距七、八百年。所以,我們說「太極」的觀念,淵源於道家。「陰陽學說」也本於道家和陰陽家。春秋末期的老子才提出陰陽是萬物產生與發展的基本動力或屬性。莊子繼之,認為:「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於天,赫赫發於地,兩者交通成全和,而物生焉。」太極陰陽說是道家的宇宙觀,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其「一」即太極。他認為宇宙是個太極,人體也是個太極,生物各自有一個太極。太極至廣大,盡精微。陰陽,則是太極這個整體中所包涵的兩大要素。

二、「太極圖」創於道士之手

 「太極圖」與太極拳關係可謂極其密切。太極圖的整體性及其陰陽互根、陰陽對稱、陰陽變化中的螺旋形式等等特徵,都與太極拳創編者的構思切切相關。 陳鑫論太極圖時也說:「萬物皆由此出,萬物皆由此生」,『『拳莫能外之」。但他因襲儒家舊說,認為「太極圖最早見於周夫子(敦頤)《周子全書》,所作「而非希夷」等等,卻把事實搞顛倒了。其實,周敦頤之《太極圖說》中之「圖」,以及其「說」,都是從道士陳搏、(希夷)那裡改頭換面抄襲來的。從中國哲學史中,不難看出中國歷代儒、道、佛三家是互相鬥爭又互相融合的,就是儒家代表人物周敦頤所處的北宋時期,儒家對佛、道的態度上也是分有三派:一派獨尊儒術,反佛道;一派主張三教融合;另一派口頭上反佛道,而暗地融合佛道,周敦頤就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周的《太極圖說》就是這種融合觀點的代表作,表面上說成是儒家的思想,與道家思想毫無關係,其實,它與道家思想有深厚的淵源,這有史實為證。先說其「圖」,載於《周子全書》的「太極圖」,根椐明、清許多學者考證,此圖系以道教的《太極先天之圖》和《水火匡廓圖》為藍本和基本材料而製成,不僅如此,周敦頤還與道士有一定的師承關係,他的「太極圖」,即師承於北宋初的道教學者陳搏(陳希夷)。此事南宋朱震《漢上易解》中即讀到:「陳搏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穆修……穆修傳周敦頤。敦傳程顥、程頤。」明末黃宗炎則論證周的「太極圖」來源於陳搏的「無極圖」(二圖比較,圖式完全相同)。此事還有詩為證,周敦頤在游道觀時,曾作過一首題名《讀英真君丹訣》的詩:

  「始觀丹訣信希夷,盡得陰陽造化機。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後更知微。」

  (按道教術語,「子」系指水火;「母」即金木;「主」,為聖胎;「精神合」,指精氣神合而為一;「知微」,是還虛。)

.由此可見,「太極圖」並非「粹然孔孟淵源」而實在淵源於道教。《太極圖說》其中的文字之論說部分,也是從道教《無極先天圖》後邊之《說》為其藍本,不只內容,乃至寫作形式上也極為相似,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抄錄,讀者有興趣可以去比較。(見《中國道教思想史綱》) 

三、太極拳理與道家思想

《陳氏太極拳圖說·序雲》:「其書以易為經,以禮為緯,出入於黃老」。從此序言乃至全內容不難看出,太極拳的創編者的人手點和落腳點,均末離開道家的哲理和道教的身心修鍊之術。雖然該書大量文字是標榜儒家之說,但其中創編者的構思、拳理中許多重要論點及鍛煉要領確是出入於黃老思想。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

(一)太極拳代表人物的世界觀受道家思想影響。

  張三丰為武當道士,著名的道教學者、文藝家,他精通儒釋道,主張三教合一。他在總結先賢前能理論和實踐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煉功體驗,創編了太極拳,他是太極拳發展的集大成者。陳氏太極拳先賢,陳王庭、在「嘆當年披堅執銳……」詩中,滿紙都是道的仙天道觀和自然觀。而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末尾末頁最後一首《五言俚語)中的結論性的幾句話「道真的朴後,就是活神仙」,與陳王庭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二)太極拳的拳理拳法中充滿了道家的哲理  

 道家的世界觀認為,一個「得道者」應該是:一他能與自然界協調地生活,二他做每一件事都能獲得成功。因而他就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對自然界(包括自身)的觀察並揭示其規律,即道。道家的世界觀,是從對立面的不斷相互作用這個觀念出發,得出以下人類行為的幾條基本原則:

  一是陰陽對立而統一的兩極關係。《莊子》認為「是此亦彼也,彼亦是此也……彼是此,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萬變。」這正是太極拳論中的「化即打,打即化」,化打結合,「虛籠詐誘,只為一轉」,打和化,引和進都在一個螺旋圈中完成。此法與莊子之說何其相似。

  二是每當你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時,就應該從它的反面人手。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先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為微明。」太極拳拳法中也講求「往返須有摺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推手講:「欲要先給」,「欲順先逆」,「欲逆先順」。「要多少給多少,半點也不多給;給多少要多少,半點也不多要」,「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這些要領與老子之論點不是如出一轍嗎?

  三是你想要保留某種事物,就要在某種程度上容忍它的對立物。老子說:「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拳論中的「隨人所動,隨屈就伸,」「能吞方能吐,能主動?方能放」。「能引進落空,才能四兩撥千斤」,「左重則右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左虛,而左已去。」等等。正是這種平素鍛煉能容納對方來力的本事,才能發放自己的勁力,保持自己的平衡。也即拳論所云「順其勢,借其力,戰而勝之」,還是「樞始行其環中」,在其螺旋運動之中。

 (三)道教的內丹修鍊術,是太極拳內功的依據。

道教養生術的精華,在於以丹田運化為修鍊核心。以經絡氣血津液暢通為宗旨,以運動鍛煉內泌腺為重點,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的過程以達到精氣神三寶相凝聚、身心性命相平衡為目的。所以道教徒做功,不論是作導引吐納功法或靜坐修鍊功法,其重點多放在修鍊下丹田,又稱正丹田。指會陰穴之上,命門穴前下,小腹之內的性腺系統。因為人的性腺系統功能的提高,會使人出現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特別是經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的重要過程,實現「還精補腦」的功能,從而增強生命活力。

  而太極拳的內功,與上述道教修鍊術的理論、要旨、修鍊方法及重點等等,幾乎完全一致。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談及練拳要旨時曾云:「存於中者,如道家所言,積精累氣,積氣歸神之謂也。人能精氣充足,則心手眼俱到,無論任何運動,精神自足,絕無被弊之態。刊於外者,如孔子贊老子曰:老子其如龍乎。……」《圖說》中之《任脈督脈論》,正是論述道家修鍊內丹之河車搬運功法。而太極拳的氣沉丹田、丹田內封諸功法,也正是河車搬運功法之基礎功,即煉精化氣之法門。(其詳論見拙著《陳氏秘傳太極拳內功——丹田內傳功法》一文)

  以上是我對有關太極拳與道家思想(以及後來的道教修鍊術)的關係闡述個人的一點淺見,但我並不排除太極拳理也受儒家及其它學術諸家的影響,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之諸子百家,都是互相排斥、互相吸收的。

選自《武當》1997.1

推薦閱讀:

太極精髓 聽雨軒sjh
八卦太極拳
太極拳教程 如何把握太極拳的要領
,陳式太極拳圈運動
趙堡太極拳步法闡秘

TAG:思想 | 道家 | 太極拳 | 影響 | 提醒 | 太極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