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銀屑病辨證論治絕技21

從血辨治,兼去熱毒

一、病因病機

該病均有血熱徵象,為熱邪侵淫營血之徵,以血熱毒盛為基本病因病機。加之患者多為陽熱之體,且發病誘因以感染者居多,說明當病邪侵犯人體後,邪熱郁搏而發為本病。因此,銀屑病的外因可推風熱毒邪內侵,為病之標;內因可責之素體血熱蘊毒,屬病之本也。血虛、血瘀、風燥、濕熱,是上述二因所致病機的不同階段。

二、分型論治

1.血熱毒盛型

主症:多見於急性期,皮損呈泛發性點滴狀或融合成片,或為紅皮病型。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體炎病史,伴發熱咽痛,口千,便秘溲赤,舌質紅絳,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等。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護陰。

方葯:黃連10 g,枯芩15 g,梔子15 g,水牛角30 g,小紅參30 g,土茯苓30 g,烏梅30 g,杏仁15 g,掉毛草45 g,烏梢蛇30 g,冰糖為引。

2.血虛風燥型

主症:多見子消退期,病程較久,皮疹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乾,大便乾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緩等。

治則:養血活血,祛風潤燥。

方葯:黃芪45 g,荊芥15 g,防風20 g,川芎15 g,當歸15 g,生地15 g,赤芍30 g,刺蒺藜30 g,首烏30 g,水牛角30 g,小紅參30 g,九里光30 g,掉毛草30 g,烏梢蛇30 g。

3.血熱風燥型

主症:皮損鮮紅,皮疹發生及發展迅速,新生皮疹不斷出現,紅斑增多,自覺瘙癢,伴心煩口渴,大便於結,小便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或數等。

治則:疏風清熱,涼血活血。

方葯:荊芥15 g,枯芩15 g,丹皮15 g,生地30 g,紫草30,赤芍30 g,水牛角30 g,小紅參30 g,九里光30 g,掉毛草45 g,鳥梢蛇30 g。

4.瘀滯肌膚型

主症:多見於靜止期,皮損肥厚,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質紫暗或見瘀點、瘀斑,脈澀或細緩等。

治則:涼血活血,化瘀解毒。

方葯:黃芪45 g,桃仁15 g,紅花10 g,川芎15 g,當歸15 g,赤芍30 g.水牛角30 g,小紅參30 g,白茅根30 g,生槐花30 g,烏梢蛇30 go

5.濕熱蘊毒型

主症:皮損有糜爛滲出如濕疹樣改變,鱗屑較多,呈污褐粉膩狀,癢重,可伴胸腹脹滿,口苦咽干,納呆食少,大便干或先干後溏,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

治則:清熱利濕,解毒祛風。

方葯:龍膽草1 0 g,車前子15 g,苦參15 g,炒芩15 g,木通12 g,水牛角30 g,小紅參30 g,土茯苓30 g,掉毛草30 g,烏梢蛇30 go

【按語】

該病的病機特點,將銀屑病分為血熱毒盛、血虛風燥、血熱風燥、瘀滯肌膚、濕熱蘊毒共五型進行辨證論治,在病變過程中,各型可以相互轉化或並見,在治療時注意標本緩急抓住病機之主要矛盾,突出從「熱、毒」立論,在整體辨證的基礎上,著重用清熱涼血之法以及蛇蟲類藥物以攻毒剔毒為主葯治療,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熱毒之邪,最易灼傷陰液,肌膚失於濡養,致皮損乾燥,疊起鱗屑。臨證中,在清熱解毒的同時要重視顧護陰液,故常以烏梅撞球糖,酸甘化陰,一葯多用,相得益彰。


推薦閱讀:

銀屑病「多穿」須有度
銀屑病用藥指南:煤焦油類藥物如何使用?
白疕(銀屑病)資料彙編
銀屑病系列知識講座之二病因病機
牛皮癬-銀屑病

TAG:銀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