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 (6)

辰七、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分二科) 巳一、問

云何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現在是第七科「緣起相應增上慧住」,也就是第六地,第六是現前地。這裡分兩科,第一科「問」。「云何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怎麼叫做菩薩觀察十二緣起相應的大智慧,安住在第一義諦?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說」。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分十一科,第一科是「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分三科,第一科是「指經說」。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略說(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分十一科)

申一、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分三科) 酉一、指經說

謂諸菩薩先於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法平等性,當知文辭如經廣說。

「謂諸菩薩先於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謂這麼多的菩薩在現前地之前,就是在緣起相應增上慧住之前。「於諸諦」,於苦集滅道的四諦。「相應增上慧住」,於四諦法門的止觀的增上慧相應的時候。「已得十種法平等性」,已經成就了十種法平等性的止觀。「當知文辭如經廣說」,這個十種法平等性,你要知道它們的文句在《十地經》裡面已經廣說了。這個話,就是這裡不說了;你想知道,你去讀《十地經》。

《披尋記》一五九六頁:

已得十種法平等性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為十?一者、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四、一切法無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六、一切法本凈平等故,七、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八、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論一一釋,此應准知。

「已得十種法平等性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薩地」,假設這位菩薩,當然這是聖位的菩薩。「已善具足」,就是已經善巧地圓滿了第五難勝地的聖道、止觀,第五地的止觀已經圓滿了。「欲入第六菩薩地」,他要繼續向前進,所以想要證入第六現前菩薩地。怎麼辦法能成就第六現前地呢?「當以十平等法」,十個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為十?」這是問。「一者、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四、一切法無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六、一切法本凈平等故,七、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八、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這是十種平等。「論一一釋」,這個《十地經論》對這十種平等,一樣一樣都有解釋。「此應准知」,在這裡,你若想要知道,你去看《十地經論》好了。這個文就這樣略過去了。

這是第一科「指經說」,下面是第二科「明得入」。

酉二、明得入

如是十種法平等性,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前住得入此住。

「如是十種法平等性,成上品故」,這個第五難勝地,他對這十種法平等性,經過止觀的修習,「成上品故」,他逐漸地進步,達到上品,他的止觀是很有力量了。「極圓滿故」,這十種平等法修學的止觀到極圓滿的程度了。怎麼叫做「成上品故、極圓滿故」呢?「超過前住得入此住」,這個成上品與極圓滿就是這樣子,它超過了前面那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超過那個前住。「得入此住」,得入這裡的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就是由第五難勝地進步到現前地了。這是「明得入」。

酉三、釋略義

謂於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言說造作影像無相平等性故;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自然與因皆不生故;畢竟本寂平等性故;現有體事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系解脫平等性故;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無分別智所行自性有無無二平等性故;當知是名此中十種法平等性略分別義。

「謂於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這下面是第三科「釋略義」,就是解釋前面引這個《十地經》的這十種平等性,解釋它的要義,「釋略義」也就是說它的要義,簡要的大義。

「謂於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就是解釋那個第一個「一切法無相平等故」,解釋第一個平等性。第一個平等性怎麼樣解釋呢?「謂於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為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中境、如水中月,是如幻如化的、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它本性就是畢竟空寂的,但是這個畢竟空寂的境界是勝義。這個「勝義」,「勝」是指智慧說的,指佛菩薩那個無分別的智慧、殊勝的智慧。這個「義」就是境界。那個離一切相的畢竟空寂,是佛菩薩無分別智的境界,叫做「勝義」。「自性無相」,那個勝義它本身是沒有行相的。這個因緣所生的,也就是唯心所現的這一切法,各有各的相,這個高山是一個相,海水是又一個相,太陽、月亮,乃至人、天,心法、色法,各式各樣的,煩惱有煩惱的相,智慧有智慧的相。但是這一切法,畢竟空寂那個地方是無相的,它沒有這一切的差別相。「自性無相平等性故」,一切法是不平等,各有各的相貌,但是那個自性是無相的那個地方,是無差別的。但是那個無差別相是勝義,是佛菩薩無分別智的境界。而這裡說這個「勝義自性」這個詞,和《中觀論》那個自性不同。這個是說,每一法本身的體相就可以名之為自性的,是這樣意思。用這樣的詞句「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解釋那個第一句「一切法無相平等故」,就這樣解釋。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言說造作影像無相平等性故」,這是解釋那個第二句「一切法無想平等故」,解釋那個第二句的。「言說造作」,這個「言說」,「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這個「言說」就是內心的思想,內心思想才能夠有言說。你內心在思惟、分別,就是「造作」。這個一切法的勝義的境界,那件事的本身是無相的,那為什麼有相了呢?就是你心在思惟分別了,它就現出影像來,就是這麼意思。那個「影像」,就是你內心的分別,你或者是發出來言說,或者發出來活動。由於你內心的分別就現出影像來,現出影像就有差別了,是由內心的想而現出來的像。現出像,當然這個想,「四緣生諸法」,這個心的動是由四種緣:種子是因緣,還有所緣緣、增上緣、還有等無間緣,心才能動。心若動,就是現出影像來了,就像鏡子裡面那個影像似的,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個影像,如果你心若不動的時候就沒有,就沒有影像了,所以也還是「無相」的,所以也是「平等性故」,是平等的。那麼這是解釋那個第二句「一切法無想平等故」,這個想能變現一切法;「無想」,心若不想,不想什麼也沒有,無有少法可得,所以也是「平等性」。

「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這是第三句,解釋經上的第三句:「三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就是你的言說,你內心的思想現出來一切法,就像鏡子裡面的影像似的。「即由此相」,就是由於這個影像,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影像。「自然不生平等性故」,一定要有因緣,一定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沒有因緣,是「自然」,一切法是沒有的。所以在自然這一方面來看呢,無有少法可得,是不生,也不現前的。這個不現前的,也還是「平等性」,也是畢竟空寂的。這是用《瑜伽師地論》的第三句,解釋《十地經》上的第三句。

下面第四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這是《瑜伽師地論》的第四句,那麼《十地經》上的第四句是「一切法無成平等故」,是第四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這個「因亦不生」,「因」就是每一法的因緣。按唯識的教義來說,就是種子。你沒有其他的因緣,沒有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因也是不能生的。你只有種子,你的心還不動;不動,這個法就不現前。那也是「平等性」的,也是無差別的。這個「一切法無成平等故」,就是用這個「因亦不生」。剛才我們的解釋是約種子說,單是種子它是不能生。另外一種說法呢,「因亦不生」,「大自在天為一切法的因」,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大自在天不是萬物之因,所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這個「一切法無成平等故」,因是能成,法是所成;因是能成立的,法是所成立的。而這個因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是「一切法無成」的時候,因緣不具足的時候,也就是不能成立。這個因是人的虛妄執著,它實在不是萬物之因,那麼當然也就是沒有這回事了。

下面是第五句:「自然與因皆不生故;畢竟本寂平等性故」,這是兩句,但是有兩種說法:就是把它合而為一算一句,這一個說法;一個是分成兩句。我們還是分成兩句。「自然與因皆不生故」,這是第五句,那麼經文的第五句「一切法寂靜平等故」。「自然與因皆不生故」,前面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三句是「自然不生」,第四句是「因不生」,現在把這兩句合在一起。自然也不生,因也不生,「自然與因皆不生故」,這是第五句,就是「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十地經》的第五句:「一切法寂靜平等故」。一切法若得到因緣的時候,一切法現前的時候,就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是動。現在說自然也不生、因也不生的時候,法不現前就沒有生滅,那就叫做「寂靜」,一切法寂靜是平等故。

「畢竟本寂平等性故」,這樣說這個就是第六句,第六句是說「一切法本凈平等故」。「畢竟本寂平等性故」,這是怎麼樣解釋呢?就是本來是畢竟空寂的,為什麼不是空寂呢?就是我們有煩惱了。我們心裏面有雜染的煩惱,心就動了,所以一切法現前了,這個生死的境界出現了,這個流動的境界苦惱一切眾生。但是本來是沒有事情的,所以「畢竟本寂平等性故」,這是第六句。那麼經上的那個第六句「一切法本凈平等故」,我們因為有了煩惱,才有種種苦惱的境界、污穢的境界出現,你知道嗎?一切法本來是清凈的啊!沒有這些污穢的事情,所以「一切法本凈平等故」。這是第六句。

下面是第七句,「現有體事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這是第七句。看經文上第七句,「七、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就是這麼解釋。「現有體事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這個一切法有兩種,一種是有體,一種是沒有體性的,有這麼兩種差別。兩種差別,這個沒有體的事情,很多的事情是沒有體的,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認為是有體。我們也是常講的,譬如說是我心裏面想這屋子裡有條龍,我心裡想有條龍,這龍在這空間裡面飛。這只是自己的妄想,實在沒有龍,就是這個龍是沒有體性的。我們也常說到一件事,這光線不好,那麼有繩子,麻繩,用麻組成繩盤在那裡,光線不好,遠一點看,看見是一條蛇在那裡。那麼我說那裡有一條蛇,你們眼睛好的人看那裡沒有蛇,所以我說有條蛇,這是沒有體性的。你們說看那裡有條繩子,說繩是有體的,是有那麼一件事;我說有條蛇,是不對的,那蛇是沒有體性的。但是我們世間上的事情,在我們凡夫的境界,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虛妄分別,沒有那件事。

現在這上面說「現有體事」,不是無體,是有這麼一件事,是有體性的。那有體性是什麼事呢?「能取正智」,這個能取是正智的作用,它有這個作用。這個「正智」就是我們的分別心經過佛法的鍛煉,成就了般若波羅密的智慧,成就了無分別智的智慧。這個智慧成就了,它就能見到那個勝義,見到那個「勝義自性平等性」,所以叫能取。其實這個地方就是能證悟,能證悟勝義的那個正智,這件事。這個正智現前的時候,「離諸戲論平等性故」,就和我們沒得到智慧的時候,我們沒有相信佛法的時候,我們虛妄分別的時候,就都是戲論。我說那裡有條蛇,這句話是沒有意思嘛!根本是說錯了嘛!這叫戲論。我說那個人在罵我,這也沒有這麼一件事;說那個人在讚歎我,實在也沒有這件事,但是我們認為是這麼一件事,我們認為有這麼多的事,這都是戲論。現在成就智慧了的時候,「離諸戲論」,沒有這些虛妄分別了。沒有虛妄分別的時候,也就是你成就正智的時候;成就正智的時候,是離一切虛妄分別的,那個時候也是平等無差別的境界。那麼這是第七句,解釋經上那第七句「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也是相合的。

下面是第八句,「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這是第八句。《十地經論》上第八句「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是這麼一句。「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這個取捨,什麼叫做取捨?看下一句,「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系解脫平等性故」,這兩句是合成一句來解釋經文的第八句,就是「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煩惱眾苦雜染」,就是我們現在的境界,我們心裏面有貪煩惱、有瞋煩惱、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的煩惱,因此煩惱而有很多的苦惱。我們的心也並不是污染的,但是有這麼多的煩惱就雜染了,就污染了。而這些煩惱的相貌就是「取」,什麼事情都是真的、都是執著,叫做取。「離系解脫」,我們來到佛法里相信佛法了,我們學習戒定慧的時候,我們就斷了煩惱,再沒有煩惱來系縛,我們得大自在了,那麼這就叫做「舍」。前面「煩惱眾苦雜染」是「取」,「離系解脫」是「舍」。

現在這個地方說「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我們也不取也不舍,因為你用戒定慧的大智慧來觀察煩惱,煩惱是無所有的、是畢竟空寂的,那就是沒有取,沒有取也就沒有舍。沒有煩惱可取,也就沒有煩惱可棄捨,所以「遠離一切取捨」,這個時候就是正智的境界。取捨就是造作,現在是遠離取捨的造作,這個平等性就現前了,所以這個第八句是「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這樣解釋。所以「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這句話怎麼講呢?「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系解脫平等性故」,就是用這句話來解釋這句話。這兩句話合起來就是第八句。

「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這是《瑜伽師地論》的第九句,看這個《十地經》的第九句:「九、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這個「焰」就是陽焰,這一共是八句,是八個譬喻。這個《瑜伽師地論》第九句「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分別」就是我們這個明了性的心,它接觸一切境界的時候,它就分別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這是有利益的,這是有損害的,這是大的,這是小的,各式各樣的分別。而這些分別不但是分別,裡面還有個執著,執著自己的分別是真實的。這樣的分別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就像那個幻化等。「如幻」,如幻術所變現的境界都是假的。「如夢」,如夢中境也不是真的。「如影」,就是你遮礙了光明就出現一個影。「如響」,這空谷裡面,你在這邊說話,那邊就有個回聲,這是響。如水裡面的月,如鏡子裡面的影像,如陽焰,陽焰是春夏之交,天氣稍微熱一點,這個地面上的濕氣被太陽一蒸發,我們遠遠的看就好像有水似的,叫做陽焰。「如化」,就是有神通的人變化各式各樣的事情。

這八種譬喻,是有這麼一件事,但是不真實。那麼這在《攝大乘論》上是譬喻這個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不真實。當然,若是我們內心執著這遍計執的境界,我們也認為是真實的,但實在就是沒有了,是沒有這件事。「平等性故」,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都是虛假的,每一法都是虛假的,虛假和虛假也是一樣的,所以叫「平等性」。前面是說空,這地方是說有,這個有是假有,是這樣意思。

「無分別智所行自性有無無二平等性故」,這是第十句,經上的第十句「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這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無分別智在諸法上相接觸的時候,「所行自性有無無二平等性故」,有,也是無二的;無,也是無二的。這個「有」,譬如說這個遍計執,遍計執我們執著這個有,或者那裡是繩子,我認為是蛇,我認為是有一條蛇,是有,實在蛇是沒有的,這「有、無」是不二相。我們認為無一切法,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是離一切相的、是畢竟空的,這個地方是不可思議的,也是「有無無二」的。這個「無分別智所行自性」,無分別的時候,實在遍計執是不現前了,沒有遍計執,只有依他起和圓成實了。圓成實,也是「有無無二」;依他起,也是「有無無二」,在這裡無分別的境界,這也是「平等性故」。這一共是有這麼十句。這下面「論一一釋,此應准知」。

「當知是名此中十種法平等性略分別義」,前面這十句就是經上的十種法平等性的大意,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五九七頁:

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等者:如次配釋十種法平等性應知。於中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系解脫平等性故者,當知此即釋前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名平等性。謂即煩惱眾苦雜染名之為取,離系解脫名為舍故。此即經說一切法無取捨平等略分別義。余如文知。

「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等者」,這是牒這個文。「如次配釋十種法平等性應知」,就是用這十句來配那個《十地經》的十句,就是用論的十句解釋《十地經》的十句。

「於中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系解脫平等性故者」,就是剛才兩句合成一句來解釋那段文。「當知此即釋前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名平等性」,就是解釋這一句的話。「謂即煩惱眾苦雜染名之為取」,就是我們處處執著才有煩惱。「離系解脫名為舍故」,我們若是常常修四念處,破除去貪瞋痴的時候,不取著一切法的時候,就沒有煩惱的系縛了,我們就自在了,就得解脫了。這就叫做「舍」,捨實在就是棄捨煩惱的意思。

「此即經說一切法無取捨平等」,這兩句合起來也就是《十地經》那句話,「一切法無取捨平等略分別義」。「余如文知」,其他的,你自己想想好了。

申二、覺悟緣起生解脫門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於諸有情增長悲愍;於大菩提生起猛利慾樂希求;於諸世間合散生滅,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依緣起智能引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於諸有情增長悲愍」,前面是第一段「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現在是第二段「覺悟緣起生解脫門」。「如是菩薩住此住中」,說這位菩薩,就是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就是這位菩薩,這時候是第六現前地,這位菩薩。「住此住中」,住在緣起相應增上慧住,住在這裡。「於諸有情增長悲愍」,這位菩薩安住在這裡,那是大智慧境界,這個大智慧境界,但是他並不是自私自利的,他自己的生死大事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他還不忘眾生苦,所以「於諸有情增長悲愍」,這個有情在生死里流轉,而這位菩薩他的悲愍心比以前還要增長,一定要度化眾生的。這是有悲愍心。

「於大菩提生起猛利慾樂希求」,他對於眾生有大悲心,和凡夫不同,而這位菩薩對於佛陀的無上菩提。佛陀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叫「大菩提」。「生起猛利慾樂希求」,他的清凈心裏面現出來很猛利的,就是很勇猛的,「欲樂希求」,歡喜成就無上菩提,這個心情也非常的強。這個是上求菩提,那個是下化眾生。不像我們煩惱重的人,得不得菩提,成不成聖道,無所謂,這心情不一樣。

「於諸世間合散生滅,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這個前面這兩句話,一個是表示這位菩薩有悲愍心,又表示這位菩薩猛利的欲樂希求無上菩提,這下面又說他的大智慧。「於諸世間合散生滅」,對於「諸世間」,就是凡夫的世間。「合散生滅」,這個合就是因緣和合了,沒有因緣沒有這件事的;但是有因緣,因緣若不合還不行,要具足了才可以。具足了,這個法才能現前,所以叫做生。如果這個因緣被破壞了,離散了,那個法就息滅了。「於諸世間合散生滅」,這句話就是這位菩薩的大智慧觀察眾生的緣起,觀察世間眾生的合散生滅的現象。「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他怎麼觀察呢?「以一切種緣起」,就是很廣博的,很多的事情;很多的事情都是因緣生起的。若觀察一切法是因緣生起的,那就叫做「正觀」,而不是說是大自在天創造的,不是這一切法沒有因緣就有這件事,所以以一切種緣起來觀察一切世間,這叫做「正觀」。「觀察了知」,用這個正觀的智慧,在禪定裡面觀察一切法的時候就明白了。明白的情形會怎麼樣呢?「依緣起智能引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依這個緣起的智慧,一切法都是緣起的,用這個智慧來觀察呢,就成就了三種功德,就是能引發空三昧、能引發無相三昧、能引發無願三昧。這三種三昧能解脫生死大苦,是見第一義諦的門,從這個門可以證悟第一義諦的。這一段文就是說明這三件事。

《披尋記》一五九七頁:

於諸世間合散生滅等者:有情自體,是名世間。煩惱系縛眾緣和合,是名為合,合故有生。若彼煩惱眾緣斷壞,是名為散,散故永滅。於此一切依緣起支順逆觀察得如實智,名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由觀緣起二無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脫門。觀彼有支一一還滅,是故能引無相解脫門。觀彼流轉不生願樂,唯除大悲不舍眾生,是故能引無願解脫門。此解脫門唯出世攝。如《顯揚論》別釋其相應知。(二卷十六頁)

「於諸世間合散生滅等者:有情自體,是名世間」,這個「於諸世間合散生滅」,什麼叫做世間呢?就是有情的自體。這個眾生他有一個自體,他有這麼一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就是色受想行識。有色,也有受想行識;有受想行識,也有色,是名叫做「世間」,就是五蘊世間。器世間、五蘊世間。

「煩惱系縛眾緣和合,是名為合」,這世間這個詞解釋完了,現在解釋這個合字,合怎麼講呢?「煩惱系縛」,這個系縛是煩惱的作用,這個煩惱能綁住你。這個煩惱,我們通常說煩惱,就是貪瞋痴是我們的煩惱。實在來說呢,還有一個我、我所也是煩惱,有我、我所的執著,有貪瞋痴的執著。有這個執著的時候,你遇見什麼境界,這個境界就綁住你。「煩惱系縛眾緣和合」,煩惱系縛是一個因緣,還要其它的因緣,所以「眾緣和合,是名為合」,才算是合的。「合故有生」,這個眾多的因緣都湊合在一起了,你這一念心才能現起的,也就是每一法也這樣才能現起的。

「若彼煩惱眾緣斷壞」,若是他內心的我、我所和貪瞋痴的煩惱,被你修四念處的時候把它滅掉,無我、無我所,沒有貪瞋痴了,斷壞了,「是名為散」,這個因緣就沒有了,不能會合了。「散故永滅」,若是你的我、我所的見煩惱、貪瞋痴的愛煩惱,愛見煩惱還有愛見煩惱的習氣,如果都是破壞了的時候,那個所生法永久地不會再生起了,也就是不生不滅了。

「於此一切依緣起支順逆觀察得如實智,名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這是解釋下面這一句,就是「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這句話,這句話怎麼講呢?「於此一切依緣起支」,就是在這一切的所緣境這裡,生命所存在的地點,完全用緣起支來觀察。「緣起支」就是十二有支,是十二緣起支,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那個十二緣起支。「順逆觀察」,順著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是順著去觀察。下面說是「逆觀察」,就是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這樣子逆它的次第去觀察,就沒有了,這件事就結束了。這個觀察,順觀察,或者是逆其次第的觀察,「得如實智」,你就能成就,得者成也,能成就真實的智慧。從那個緣起能觀察我不可得,觀察一切法是緣起有,也都是畢竟空寂的,所以你能得到這個清凈的智慧。「名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這句話就這麼講。

「由觀緣起二無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脫門」,這下面解釋「依緣起智能引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解釋這句話。「由觀緣起二無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脫門」,由於你在奢摩他裡面去觀察「二無我性」,就是補特伽羅無我性、一切法無我性,你這麼觀察的時候,這兩個我都是沒有的。這個法的現起,都是法與法的關係,不是有我的關係。說怎麼會有老死呢?生緣老死,因為你生所以才有老死,不生就沒有老死。為什麼會有生呢?因為有有,有緣生。為什麼會有有呢?取緣有;你有愛取,所以就有有。為什麼會有愛緣取呢?受緣愛。為什麼會受?因為觸,觸緣受,受緣愛。如果沒有觸也就沒有受,沒有受也就不會有愛,沒有愛也就沒有取,沒有取也就沒有有,沒有有也就沒有生,沒有生也就沒有老死。所以這樣子去觀察的時候,就把一切法都觀空了。所以從這個觀察裡面,觀察根本沒有我這件事,所以我是空的;一切法也是沒有真實性,也都是空了。「是故能引空解脫門」,你能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那你就不被一切法所系縛了。

「觀彼有支一一還滅,是故能引無相解脫門」,「觀彼有支一一還滅」就是剛才說的有滅則生滅,乃至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觸滅,六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一切法都沒有了。「觀彼有支一一還滅」的話,「是故能引無相解脫門」,就是一切法都不可得了,沒有相,「無相解脫門」。

「觀彼流轉不生願樂,唯除大悲不舍眾生」,若是觀察你不是能夠有滅則生滅,你不是,你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那這樣子,這樣子就現出來生死流轉的苦惱境界。這個苦惱境界現前了的時候,你不高興這個境界,所以你有二無我的智慧,又有無相解脫門的智慧的時候,這觀察生死的境界「不生願樂」,心裡不歡喜,不歡喜生死流轉的境界,「不生願樂」。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這事沒有這件事,就是無願,不歡喜了。「是故能引無願解脫門」。

「此解脫門唯出世攝」,這個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這是出世間的境界,不是世間的境界。在世間上生活是創造苦惱的門,這個門能令你苦惱。現在出世間是解脫一切苦惱的,是不一樣的。「如《顯揚論》別釋其相」,就解釋這三解脫門的相貌,「應知」。在《顯揚聖教論》的「二卷十六頁」那個地方。

申三、一切邪想皆不現行

由是因緣,所有自他作者受者有無等想皆不復轉。

這個第二科是「覺悟緣起生解脫門」,覺悟了十二緣起就生出來三解脫門,就到第一義諦那裡去了,這是第二科解釋完了。現在第三科「一切邪想皆不現行」。

「由是因緣,所有自他作者」,由於你觀察十二緣起的關係,你就得到大智慧了,得到無我的智慧,得到無相的智慧,得到無願的智慧了,所以所有的「自他作者受者有無等想皆不復轉」,這樣子呢,你觀察我不可得,不會再說是「這是我的,這是我」,沒有這個分別;「這是我的」,也沒有這個分別。就是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頓生頓滅之中,不執著有我可得。每一個眾生的生命體裡面都沒有我,所以不會「這是我的,這是你的」,沒有這個分別。所有的「自他」,自己的分別、他人的分別。「作者受者」,說我現在在拜佛,拜佛者不可得;我說在這坐禪,坐禪者不可得。說我在吃飯吃得很香,受者不可得;說天氣很熱,感覺熱,受者不可得;感覺冷,這感覺者也不可得,都是寂滅相的。「有無等想」,說這件事由無而有,由有而無,這個有無的變化,你也沒有這個分別,不取也不著這些境界。「皆不復轉」,不再會在你心裏面來執著這些事情,這種種的分別都不現起了。

《披尋記》一五九八頁:

由是因緣等者:經說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離作者受者相,離有無相,如是離三種相,如其次第三解脫門為其因緣,是故此中亦作是說。

「由是因緣等者:經說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沒有我相,不執著有我,離彼我相。「離作者受者相」,也遠離了這樣的執著。「離有無相」,離有無的這些分別。「如是離三種相」,離彼我相、離作者受者相、離有無相,這是一共三種。「如其次第」,就是文的這個次第。「三解脫門為其因緣」,它就能作三解脫門的因緣,三解脫門的智慧就現前了。「是故此中亦作是說」,「由是因緣」,由於前面你已經成就三解脫門,所以你的「自他」這個分別心不轉,「作者受者」的分別也不轉了,「有無等想」也不復轉。

申四、顧念有情攝受生死

菩薩如是善於勝義顧念有情,

這是前面「一切邪想皆不現行」,前面得了三三昧之後,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不如理作意了,這是第三科。現在第四科「顧念有情攝受生死」。

「菩薩如是」,這位菩薩觀察緣起成就了三解脫門,遠離一切虛妄分別,所以「善於勝義」,他能夠善巧地通達第一義諦了。「顧念有情」,但是還有大悲心,感覺眾生很可憐啊,還有這個悲心的。

《披尋記》一五九八頁:

善於勝義顧念有情者:此顯菩薩不染生死,不捨生死,智悲增上,故作是說。

「善於勝義顧念有情者:此顯菩薩不染生死」,這個善於勝義就不染著生死了,在勝義上不感覺有生死可得。「不捨生死」,但是菩薩有大悲心,還不棄捨生死,他還在這裡來饒益有情的。不像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沒有這回事!「智悲增上,故作是說」,這位菩薩的智慧也非常殊勝,大悲心也非常殊勝的。所以「善於勝義」是智增上,「顧念有情」是悲增上。

如理通達煩惱系故、緣和合故、有為諸法自性羸劣,離我我所無量過失污染而轉;非離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

「如理通達煩惱系故、緣和合故、有為諸法自性羸劣」,他成就了智增上,大智慧殊勝啊!所以他能通達第一義,通達緣起的道理,「如理通達」。「煩惱系故」,通達什麼?眾生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就是煩惱的系縛,就是你心裏面有貪瞋痴、有我我所的系縛你。但又不是單純的煩惱,還需要其他的因緣同它和合才行的,「緣和合故」,才有生死流轉。「有為諸法自性羸劣」,說是每一法都是眾多的因緣和合,這一法才出現的。說是不需要眾多的因緣和合,它本身就能做這件事嗎?不能,它「自性羸劣」,它本身的力量很軟弱。說是我們內心有煩惱種子,煩惱種子力量不大,要其他的因緣幫助它才可以。只是內心的煩惱,這件事不能做成,所以「自性羸劣」。「離我我所」,世間上一切法的出現,生滅變化,不是由我我所來造成的,是你的煩惱造成的,眾多因緣和合造成的。「無量過失污染而轉」,世間上的事情就是有很多的過失,「污染」,污染你的心,你的心有很多的過失污染,就是這樣子活動。不是單獨你的一念心能成就這件事的,還有很多的煩惱污染你的心,這件事就是這樣活動下去了。

「非離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這個眾緣和合,但是也不能離開一切煩惱的系縛。只是眾緣和合不行,還要有很多的煩惱和眾緣和合,這樣才能出現這件事的。所以「如理通達」,就是這樣通達,通達是這麼回事。但是從這裡面看出來呢,煩惱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切有為法,生死的流轉,煩惱的力量很強。

《披尋記》一五九八頁:

有為諸法自性羸劣等者:色非色蘊,是名有為諸法。各別生因,名彼自性。自不能生,待緣方生,是名羸劣。又復諸識自性不能染他,然為他染,故名羸劣。由是當知有為諸法無量過失污染而轉,唯由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不由我及我所而有所作,以我我所性無實故。

「有為諸法自性羸劣等者:色非色蘊,是名有為諸法」,這個色蘊和非色蘊,非色蘊就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非色蘊。受想行識是心法,它沒有這個青黃赤白,也不是地水火風。那個色蘊就是地水火風,名之為色。「非色蘊」就是受想行識。這樣這句話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是名有為諸法」。世間有為諸法,明白一點說,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是有為的一切法。

「各別生因,名彼自性」,每一法都有它特別的一個因,你這個受心所、想心所、識心所,它有各別的一個種子,那個就是叫做「生因」。你的現起以它為因,才能現起的,這就叫做「自性」。這和《中觀論》說自性不同。

「自不能生」,單獨的那一點因緣,它不能現起,這力量不夠。「待緣方生」,要等待和它的因緣相合的,它才能現起的,不然是不行,不然這件事不能出現,「待緣方生」。這個譬如說我們這一念心,這個明了性的心它有自己的種子,但是要待所緣緣。有了種子是因緣,還要有所緣緣;沒有所緣緣,你這個心不能活動。所緣緣還不夠,還要有增上緣,沒有增上緣不行,沒有等無間緣也不行。就是因緣,還需要有所緣緣、有增上緣、還有等無間緣,這樣才可以,沒有這樣不行。其中有一個重要,其實每一樣都算重要,你沒有它就不行。

其中一個重要的,就是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這件事也很厲害。說我現在生了染污心了,就是有不如理作意。這不如理作意是增上緣,你這一念染污心得到不如理作意的增上,這個分別心就起來了。說這個境界是污染的,你自己是有煩惱的,但是如理作意,染污心就不起,所以要待緣。從這裡看呢,煩惱是有,但是有辦法它就可以不動,煩惱不動。所以這樣看呢,我們是可以修行,是可以修行的。你只要抓住這一點,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如理作意,就沒有事。說是我有很大的煩惱,我不能夠出家,這不一定。你若如理作意,就沒有事,可以出家。所以這上說「待緣方生」,要等待外緣的幫助,這件事才能現起,「待緣方生」。「是名羸劣」,就是它本身的時候不能出現,這件事不能成就,一定要有緣才可以出現的,所以它本身力量很軟弱,「是名羸劣」。

「又復諸識自性不能染他」,這段文說的微細了一點。又復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是這個意識,現在說很多的識。「自性不能染他」,這個識的本身不能染污其他法,其他的一切法,因為什麼呢?這識就是個明了性,它不是煩惱,它沒有煩惱,它不是貪瞋痴,它是無記的,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它是個無記性的明了性,所以它不能去染污其他法,不能。「然為他染」,但是它為煩惱所污染。貪瞋痴的煩惱,我、我所,這是煩惱,這是污染的,它把你這一念明了性的心變成污染的了,變成污穢的了。「然為他染」,它不能拒絕。你這一念分別心,它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凈。它不是煩惱,但是它不能拒絕煩惱,煩惱和它要合作的時候,它就同它合作。就像一個人,壞人他也合作,好人也是合作。我一定同好人合作,它沒有這個智慧,這個心沒有這個智慧,所以是「然為他染」。若是你內心來到佛法裡面學習戒定慧的時候,就拒絕煩惱的合作,那就不為他染。但是我們沒有學習這個智慧的時候,不行!沒有學習這個智慧,他不知道那是個壞事情,他就同煩惱合作,就去做壞事了,所以是「然為他染」。「故名羸劣」,所以就是你這一念心很軟弱。

「由是當知有為諸法無量過失污染而轉」,這從事實上就看出來嘛,你就可以知道這些有為的諸法,就是因緣生法,色受想行識,因緣生法,它會為無量過失的污染而轉,也就是無量的煩惱來污染它,就這樣就發動了很多的事情在活動,就是這樣意思。「唯由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我們這一念心就是很多的煩惱來系縛你這一念心,你這一念心沒有智慧,被煩惱綁住了,還有其他的因緣的和合,就會造業,受苦了。「不由我及我所」,不是說是有一個常恆住的我和我所才做事情,不是的!就是你的心來做一切法,一切唯心造。唯心造,就是你的心為煩惱污染,肯同煩惱在一起。煩惱是個壞蛋,這個心同這個壞蛋在一起做很多惡事;若是遇見戒定慧的善法,他也肯和它合作,就作種種功德,就是這麼回事。但是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內心裏面假設過去善根不夠的話,你這個心愿意同煩惱合作,而不肯同戒定慧合作,這問題就是在這裡。「以我我所性無實故」,為什麼不承認是「我」有力量去作惡、去作善呢?「以我我所性無實故」,因為我們所執著那個我我所,根本沒有那回事情,沒有我、沒有我所,沒有那回事,只是虛妄分別而已。

是故我今為自防護,應令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皆悉斷壞,為益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

「是故我今為自防護,應令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皆悉斷壞」,所以菩薩這樣觀察這個緣起,世間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子,那麼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態度處理事情呢?「是故我今為自防護」,所以我們佛教徒應該自己保護自己,保護你自己。「應令一切煩惱系縛眾緣和合皆悉斷壞」,要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染污的因緣,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那就是要有智慧。要有智慧,從什麼地方來?從聞思修來的,從聞思修增長智慧,用智慧破除一切煩惱,事情就是這樣子。「為益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說是你自己修學戒定慧、修學三十七道品,能保護自己的清凈,成就無量功德,但是你還要想一想,眾生還沒得解脫啊!你要發慈悲心饒益一切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不應該永久地滅除去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你沒有這個身體在這裡,你怎麼樣來度化眾生呢?所以你還應該保留,是這麼意思。

這上面說,初開始用功修行,你的能力不夠,不可能去度化眾生。那麼你一定要得了聖道,你才有智慧,煩惱少了,你才能度化眾生的。但是有的時候可能會到佛世界去了,你沒有在眾生世界,那你不能度化眾生。有的時候,也可能這一生跑到天上去了,在天上住了八萬大劫,住了兩個劫,那也不度眾生。但是有的時候這樣,也不算是過失。但是,你總而言之要發大悲心,「不應永滅一切有為」,要到眾生的世界饒益有情的。

這是第四科「顧念有情攝受生死」,當然這個文是說第六現前地菩薩的事情,是這個意思。現在第五科「無著般若智住現前」,分二科,第一科「標名」。

申五、無著般若智住現前(分二科) 酉一、標名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智悲隨逐,名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智悲隨逐」,說這位菩薩,就是第七「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六現前地,這是第七住,這位菩薩住在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在這裡。「智悲隨逐」,這個大智慧和大悲心隨逐他的心,和他的心在一起而不分離。「名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這個大悲心就是後得智,那個智那就是根本智了,它是無分別,它能與第一義諦相應。但是還有大悲心,就是後得智了。這樣子說,就是「名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這個「無著智現前」就是根本智,不著一切法,就是根本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這就是後得智。這是兩種智慧。

《披尋記》一五九八頁:

名無著智現前者:謂於生死、涅槃平等證得無二智故。

「謂於生死」,生死是流轉生死的虛妄分別境界;「涅槃」是離一切相的境界。由於你這個無著智,就是不見生死可得;由於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就是大悲心,他又不住涅槃。所以這個生死和涅槃是平等,而不偏於生死,也不偏於涅槃。「證得無二智」,它們兩個是統一的,是無二相的。

這是「標名」,下面第二科「釋相」,解釋它們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不染世間」。

酉二、釋相(分三科) 戌一、不染世間

由此住故,於一切世間行無染而行。

由於你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由這個住,住於般若波羅密多這裡,對於世間的有為行「無染而行」,雖然是在世間度化眾生,世間這些染污法不能染污你。這是解釋這個「不染世間」,那麼這一句話應該指無著智說。

戌二、有猛利忍

又即此住有猛利忍,於第七地有加行行邊際菩薩忍,當知是彼隨順忍攝。

「又即此住有猛利忍」,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不染世間」,第二科是「有猛利忍」。「又即此住有猛利忍」,他有很猛利、有強大力量的忍,安忍不動,這個忍力很大。忍力很大,這個由兩方面可以解釋,就是他能度化眾生的時候,眾生難度,但是菩薩有猛利忍,他就不介意這件事,也可以這麼解釋。

「於第七地有加行行邊際菩薩忍,當知是彼隨順忍攝」,說這位菩薩有猛利忍,這個猛利忍是怎麼回事啊?「於第七地」,現在是第六地菩薩,對那個第七遠行地,第七遠行地菩薩是什麼境界呢?「有加行行邊際菩薩」,到這個第八地是無加行、無功用,第七地是有加行行的邊際了,過了這裡就沒有這個加行的事情了,所以第七地是有加行的邊際,「菩薩忍」。那個第七地他的忍要高過第六地的,那麼現在這個第六地的猛利忍是怎麼回事呢?「當知是彼隨順忍攝」,這個猛利忍是那個第七地的無生法忍的隨順。這個「隨順」什麼意思?就是能引出來;你有猛利忍,能隨順地生起第七地菩薩的無生法忍,就是這個意思。或者說,「隨順」是因義;你第六地菩薩的猛利忍,是第七地菩薩的猛利忍的因。就是第七地的無生法忍,以第六地菩薩無生法忍為因,是這樣意思,它隨順它,它不會障礙它的。

這是「有猛利忍」,第三科是「不住二邊」。

戌三、不住二邊

又此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能引能引菩提眾緣,於諸世間有為諸行,住而不住;雖於寂滅見寂靜德而亦不住。

「又此無著智現前」了,就是這個無分別智現前了。「般若波羅密多住」也「現前」了,就是後得智也現前。這兩個智慧現前有什麼好處?有什麼作用呢?「能引能引菩提眾緣」,有這個作用。這個「能引菩提眾緣」,這個「能引菩提」,菩提就是無上菩提;能引菩提的眾緣,就是三十七道品。那麼現在這個無著智、般若波羅密多住,這兩個智慧,是能引眾緣的能引,就是菩提分的能引,它能引出來菩提分,由菩提分能引無上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於諸世間有為諸行,住而不住」,你成就了這個智慧的時候,「於諸世間」,就是流轉生死的眾生的世間,都是有為的諸行,都是有生滅變化的諸行。「住而不住」,你是在這裡住,但是又不在這裡住。你有慈悲心,就是在眾生世界這裡住;但是你有般若,那就是又不染著,這個意思。「雖於寂滅見寂靜德」,說這位菩薩對於大般涅槃的那個寂靜的境界,感覺到非常殊勝,有種種的功德。「而亦不住」,但是有大悲心,所以他不到涅槃那兒去住,他還在世間住。在世間住,但是他有般若波羅密、有無著的智慧,他還不受染污,所以叫做「不住二邊」。不住世間的一邊,也不住涅槃的一邊;但是也沒有離開世間,也沒有離開涅槃。

《披尋記》一五九九頁:

能引能引菩提眾緣者:菩提分法能滿大菩提果,是名能引菩提眾緣。今此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能引一切菩提分法,是故說言能引能引菩提眾緣。

「能引能引菩提眾緣者」,來解釋這句話,這就把它標出來。「菩提分法能滿大菩提果」,這個三十七道品這個菩提分法,「能滿大菩提果」,你修學三十七道品能圓滿無上菩提的果,圓滿無上菩提的佛果。「是名能引菩提眾緣」,這樣這個菩提分法是能引菩提的眾緣,由這個三十七道品的眾緣能成就無上菩提。「今此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這兩種智慧現前的時候。「能引一切菩提分法」,能引出來,能引發你的三十七道品的大智慧現前,「是故說言能引能引菩提眾緣」,這句話解釋完了。

申六、證無量定(分二科) 酉一、舉空三摩地

如是菩薩方便般若智所隨逐,能入空三摩地,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門皆現在前。

一共是十一科,現在是第六科「證無量定」,這位菩薩能成就很多的三昧,分兩科,第一科「舉空三摩地」。

「如是菩薩」,說這位菩薩,「方便般若智所隨逐」,方便智和般若智,這樣講呢,方便智就是後得智,般若智就是根本智了。他這一念心有這兩種智慧的隨逐,「能入空三摩地」,就是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能住在這個三摩地裡面。「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門皆現在前」,入這空三摩地,不只是這麼一個三摩地,它還能夠成就十百千上首的三摩地「皆現在前」,也都現前了,不只是一個空三摩地,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都能現前。這是「舉空三摩地」,下面第二科「例無願無相」。

酉二、例無願無相

如空三摩地如是無願、無相三摩地,當知亦爾。

如空三摩地這樣子現前,如是無願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五九九頁:

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門等者:經說十種空三摩地門為其上首,百千萬空三摩地門皆現在前。准彼應釋。下說無相、無願各復有十為其上首,如經應知。

「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門等者:經說十種空三摩地門為其上首」,百千三摩地以十種空三摩地為上首,為最重要的。「百千萬空三摩地門皆現在前。准彼應釋」,就是看經上說的就知道了。「下說無相、無願各復有十為其上首,如經應知」,也是這樣子相似的。

申七、證不壞意樂

由此上首三摩地門現在前故,意樂不壞。

這是第七科「證不壞意樂」。「由此上首三摩地門現在前」,就是從這個《披尋記》引經上的話,就是有十種空三摩地為上首、十種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為上首。由此上首三摩地門現前的原因,使令這位菩薩他的意願不可破壞。

《披尋記》一五九九頁:

意樂不壞者:謂彼意樂堅固不退,是名不壞。此有九種差別,如經應知。

「意樂不壞者:謂彼意樂堅固不退,是名不壞」,就是他這個大智慧、大慈悲的境界是不退轉的,不會失掉的,就叫做「不壞」。為什麼不壞呢?他有這個三摩地的關係,有三摩地保護他的意願。這樣的三摩地,是定,但同時裡面也有智慧。有這樣的定慧保護你,你的大悲心、你的智慧不失掉,所以也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了。「此有九種差別,如經應知」,這上面說有九種不同,如經裡面說的就會知道了。

申八、魔怨無奪

於一切種諸佛聖教,一切外道及諸魔軍聖教怨敵,不能引奪。

這是第八科「魔怨無奪」。「於一切種諸佛聖教」,說這位菩薩他對於「一切種」,諸佛的聖教有一切種類,有很多的差別。「一切外道及諸魔軍聖教怨敵,不能引奪」,這位菩薩對於無量無邊的佛法的通達、證悟,一切的外道、一切的魔軍、一切的聖教的怨敵,都不能夠引奪,不能破壞他的。

申九、善根清凈(分二科) 酉一、總辨善根(分二科)戌一、指同前

余如前說。

這是第九科「善根清凈」。分二科,第一科「總辨善根」。分二科,第一科「指同前」。

余如前面說,像前面的初歡喜地所說的。

戌二、喻差別

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煉金作莊嚴具,琉璃寶珠瑩飾廁鈿,一切余金不能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清凈殊勝,如先所說不能映奪。

「此差別者」,在這裡和前面還是有點不同。「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煉金」,所陶煉的黃金「作莊嚴具,琉璃寶珠瑩飾廁鈿」,或者是琉璃寶珠來莊嚴你這個金莊嚴具,這個金莊嚴具裡面還有琉璃寶珠的莊嚴。「一切余金不能映奪」,其他的黃金不能夠影響這個黃金。「如是此中菩薩善根清凈殊勝」,前面等於是個譬喻,這下面正面的說明菩薩的功德莊嚴。如是此中菩薩的善根清凈特別地殊勝,「如先所說不能映奪」,像前面說的一切外道不能映奪。


推薦閱讀:

作為副業28歲開始學瑜伽晚不晚?
請問有0基礎的人學瑜伽教練嗎?
春天到來不要再錯過瑜伽 減肥排毒養顏樣樣精通 還能有好膚色
正位瑜伽體式——三角轉動式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