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拳教程】宋氏形意拳之劈拳(動圖 圖解 視頻 文字詳釋)

形意拳是我國優秀拳種之一,為華夏民族文化的瑰寶。宋氏形意拳劃以獨具一格的拳理拳術,堪稱形意拳體系和中華武苑之中的一枝奇葩。

宋氏形意拳是由宋世榮宗師經祖師李能然的十載悉心傳授,學藝威就後,將太極、八卦諸拳融會貫通,並結合《內功四經》和《易》、《洗髓》二經,潛心探索,精研習練而獨創的拳術,具有內功精深、發勁獨到、內外兼修、體用兼備和風格別緻的特點。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嫡系傳人的相繼繼承和發展,宋氏形意拳也日趨改進、深化、完善,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統和科學的拳理拳法體系,倍受武術界和武術愛好者的青睞。

劈拳是形意拳五行拳中的基本拳法,形意拳門內稱「五行拳」為「意拳」、「五拳」及「形意母拳」,而劈拳則是「形意母拳」之「母拳」,其在形意拳中所佔地位的重要可見一斑。

本文所剪輯採用的動圖、視頻皆來自宋光華先生的演武片段,宋光華先生(現年86歲)系宋鐵麟的長子,為宋世榮的侄孫。其自幼隨父習武,專攻形意拳,深得其中三昧。宋光華先生雖年已古稀,但身軀挺拔,老當益壯,矢志不移,不僅寒暑不避,日練不停,功力深厚,技藝翅群,名譽海內外。

宋氏形意拳的劈拳有三種練法,但核心都是強調首先要練出全身整體勁來。宋世榮先生曾講:「訾如千萬法者,是一形一著法也,一著法之中亦皆能生生不已也。」劈拳是五拳之首,也是五拳中最難練、最複雜的拳法。習者若不下大功夫,認真體悟,很難打出合力與整勁來。

劈拳似斧屬金,勁力落點為前下方,它是纏勁,並含起送、塌、裹、縮、劈等勁力。

劈拳歌訣:

雙榻雙鑽氣相連,起吸落呼莫等閑。

易骨易筋加洗髓,腳踩手劈一氣傳。

劈拳起勢訣:

兩拳一抱口中出,前手上頂如眉齊,

後手隨跟緊相連,兩肘抱脅如心齊,

氣隨身法落丹田。

劈拳落勢訣:

手足齊落後足隨,四指分開虎口圓,

前手高低如眉齊,後手只在脅下藏,

手足鼻尖三尖對。

練劈拳,要求先打明勁,再打暗勁,最後打化勁。三種勁最少各練一年以上,甚至三年以上。在練法形式上,劈拳有上中下三乘練法。初乘練定步劈拳,中乘練活步劈拳,上乘練躍步劈拳。

劈拳的勁除明、暗、化以外,還要打出捕、拍、撞、按、劈五種不同變化的勁來。練時各有不同的口訣與要法。

劈拳的明勁練法:首先站好「三體式」,要領是身體正直,左腳前出一大步,前腳正直,後腳成45度,兩腳跟在一條線上。左掌臂前出,與胸同高,掌心向下半立半伏。指尖與鼻尖同高,大臂下沉微彎,沉肩墜肘,氣沉丹田。後手沉在脅下,手心向下。目視正前。口微閉,舌抵上齶,呼吸自然。要求雙臂輕而不浮,沉而不僵。身體微斜,正對前方。看正似斜,看斜似正。雙腿彎曲,中架之高,重心落於兩腿中間,手眼鼻尖相對。此即「三體式」的基本要領。

1.預備式

為中勢單重塌腕三體式。(圖3-1)。訣曰:

無極乃生陰陽母,動分靜合兩儀輔;

三才四象皆無遺,五行六合七曜主。

此訣總結性闡明了形意拳的入門樁法三才(三體)式的具體要領和要求。三才式又名三體式,它包括了兩儀、四象、三才、六合、五行、八卦,是形意拳各套拳法的開門式初步的姿勢,學習形意的各套拳法必須先由此三才式再行變化其法。

形意拳中所有的動作要領,都離不開三體式的基本法則。所以說三體式是形意拳的入道之門和總機關。形意拳中的姿勢和練法千變萬化,但其原理與要領都跟三體式相合一致的。故而有「萬法出於三體式,三體式是萬法之源」的說法。三體式是靜則為樁,動則為拳;「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三體式既講體用之效,又究動靜之理,是發揮動靜和體用的作用,故而形意拳用它來築其基,悟其道。也正是為追求「靜中有動」作為對「內意」的基礎訓練。

2.右劈拳起勢

由三體式開始,左腳略前移外擺,朦稍屈下蹲心偏於左腿;右腳跟進,腳掌微提停於左腳踝關節處;時,右掌變拳並外旋,拳心向上經胸前弧形向前上方鑽出拳高與口平;同時,左掌亦外旋迴抽掌心向里扶於右拳內側,身微縮,兩肘下垂並向里裹,目視前方。(圖3-2)

3.右劈攀落勢

接上式不停,身略左扭約45°,右腳向前上一步,左腳隨即跟進成三體式步;同時,右拳內旋變立拳向前方弧形劈下,拳高在胸心間,肘稍屈;左掌隨右拳下劈順勢拇按變拳,拳心向里收於腹前,左小臂貼於腰腹一側,目視前方。(圖3-3)

4.左劈拳起勢

接上式,右腳微提略前移外擺,余與「右劈拳起勢」相同,只是左右方向相反,另外,還有右拳變掌與上不同。(圖3-4)

5.左劈拳落勢

接上式不停,動作要求與「右劈拳落勢」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圖3-5)。要領:

起勢時身腿稍縮,雙肘垂裹,拳掌相合,形似三角,向前上方旋沖。落勢時兩小臂翻轉劈按,身腿伸展,上下相合,形似立斧向前下方劈下,手腳齊到力達拳臂;同時,要沉肩收臀,身體正直,靈活有勁。此為練法之一。

6.右俯掌劈拳起勢

接上式,左腳微提,腳尖外擺,先略後撤再向前墊步(長約腳),膝微屈重心偏移左腿,右腳不動;同時,雙拳外旋含胸向下帶壓回抽再向前弧形鑽出,拳心向上,高與肩平,右拳附於左肘內側,大臂貼肋,雙肘下垂並微屈,目視左拳(圖3-6)。

7.右俯掌劈拳落勢

接上式不停,右腳經左踝上一步,左腳隨之跟進成三體式步;同時,雙拳內旋變掌經胸前交錯,左掌回抽向下捋按,掌心向下,屈肘於貼肋停於腹前;右掌由塌腕變挺腕弧形由下向上再往前下劈出,掌心向下,稍高於肩;順勢身向左扭,目視右掌(圖3-7)

8.左俯掌劈拳起勢

接上式,動作要求與「右俯掌劈拳起勢」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圖3-8)。

9.左俯掌劈拳落勢

接上式不停,動作要求與「右俯掌劈拳落勢」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圖3-9)。要領:

在起勢時雙拳前鑽要與身體、腳的移動配合默契,體現化解緩衝之意;雙拳變掌擊出時,前掌先沖後托或先托後沖均可,此屬陰陽勁互換,剛柔相濟。同時,俯掌擊出時指端稍內扣,塌掌時力達點在掌根,其餘同上。此為練法之二

10.右立側掌劈拳起接上式,左腳提離地面,腳尖略蹺外擺,先稍後撤再向右側墊步,膝部微屈,重心偏於左腿,右腳不動;同時,順勢翕身略左扭,左掌外旋纏繞周,再內旋向左斜下方回抽刁捋,肘略屈;右掌不動,目視前方。(圖3-10)

11.右立側掌劈摯落勢

接上式不停,右腳經左踝內側向前上一步,左腳隨之跟進成三體式步;同時,身略左扭,右掌稍外旋經心口與左掌在胸前交錯,側立掌向前下方弧形劈出,掌心向里,掌指朝上,肘略屈下垂,掌高與口平;左掌順勢抽回,掌心向下護於腹前,屈肘貼肋,目視前掌(圖3-11)。

12.左立側掌劈拳起勢

接上式,動作要求與「右立側掌劈拳起勢」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圖3-12)

13.左立側掌劈拳落勢

接上式不停,動作要求與「右立側掌劈拳落勢」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圖3-13)要領:

左右立側掌劈拳在起勢墊步時要走里側(即對方之外側),以身體左右擰轉、縮合、束展帶動四肢。其前手挑、撥、刁、捋動作為化解對方進攻,也為後手攻擊創造條件;緊接著後手與前手交錯,弧形微轉由下向上、再往前下劈出。並要求盡量放鬆手腳協調,上身正直,身法靈活,起落連貫,著力點為前手掌緣以至整個小臂尺骨部分。上述兩種練法,基本要求同此,此為練法之三

14.劈拳回身

接上式,在左立側掌劈拳落勢後,左腳微提盡量里扣,向右後轉體180°,右腳先撤復出,腳尖外擺,左腳向前上一步,右腳跟進成三體式步;同時,隨轉體右掌纏捋,左掌稍外旋弧形回抽再向前劈出。余與「左立側掌劈拳」相同(圖3-14、圖3-15)。

要領:

回身轉體手、腳、身法要協調,目隨手轉,收臀、豎項,連貫完成。回身時左右均可,惟步法、轉體、手腳方向相異,下同。

15.收勢

在打到起勢位置,回身為右立側掌劈拳時,右腳後撤一步左腳尖稍里扣成三體式步;同時,身略右扭,右掌微內旋後撤塌停於腹前,掌心斜向前,左掌與右掌經胸前交錯,左上右下劈成塌腕三體式;緊接,身向右轉體90°,左腳向右腳併攏,兩腿直立;同時,兩臂稍屈,掌心向上側平舉,目視右方;接著兩臂屈肘,掌心向下,手指相對,經肩、胸前下按至腹部,目視左方;隨即兩掌自然下垂,停於體兩側成立正姿勢,目視前方。(圖3-16、圖317、圖3-18)

說明:

①、以上介紹了劈拳演變的三種練法。先輩對拳術的練法亦是在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並非一成不變,所以說改進、創新亦是武術發展的必然規律。

②、上述介紹起勢、落勢是將一個動作分解,在熟練後,可後腳經前腳踝關節處不停直接邁出即可(亦稱摩脛步,它可護襠,增強踩力等)。其次,肘與肋,手與手的摩擦對聚力發勁等亦起著配合作用。

③上述練法也可配合步法的變換進行演練,如順步、拗步、跟步、定步、退步、撒步圖3-18等。同時,在步法變換中還要注意體現「消息全憑後腳蹬」。如在撤步時則要前腳蹬。其次,在姿勢上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可練上式、中勢、下勢均可;在方位上亦可隨身步變化而易。在練習時左右交替,輕鬆自然,反覆習練,從中體悟,當找順一種勁訣後,再找其他勁訣就較容易了。

④在單手出拳(掌)發勁時除肘部保持屈度外,一般扭身約45°為宜,同時還要掌握好中心與重心;根據力達點的部位和方向要與身體的伸縮、起伏、擰轉、開合和呼吸、脈絡協調配合,逐步達到內外順暢默契。

⑤預備式與收勢均為三體式,最後恢復原立正站姿。其三體式可自選,從中體悟各種站法。其次,回身轉勢,左右皆可,不拘一式,只要順暢就可以了。如是規定動作,即按規定格式進行。

劈拳的要訣:

劈拳不用看,兩腳一條線。前手出拳後手跟,掩肘摩脅打中心。前腳進步後腳蹬,起落鑽翻才算成。起是鑽,潘是翻,不鑽不翻不佔先。熊頂、燕背、虎跨、蛇腰、龍身、雞形腳,變化無窮。

練好劈拳,要每天先練「三體式」站樁一二十分鐘後,再打練劈拳,早晚各練一次,每次不少於一個小時。注意掌握松、靜、慢三字訣,即放鬆、靜心、慢練,細心體體會動作要領,逐步打出「六合」整勁來。

打劈拳時,要有五形具備之態。也就是說,劈拳,不僅僅有下劈之勁,更要有上鑽、前挑、前劈、橫撐、下落之勁!步子,一定是「趟」!沒有這個「趟」勁,力量便少了大半。

劈拳,絕對不能僅僅身體在做前立搖,手做前立雲。那樣的劈拳,不僅僅少了五勁,更少了絞、擰之勁。劈拳,前手的劈拳相對難度大;而後手的劈拳相對容易。

做劈拳的時候,在外形上,根本就看不出來身體任何地方在使勁。只是依勢而起,順勢而落,雙手划了一個很小幅度、很流暢的下落動作,卻即刻將力道發出。一開始練習劈拳的時候,難受的是後背的腰部和後大腿的前面。

身體瘋狂的在搖,手臂在使勁的猛掄的劈拳,根本就不是劈拳。只能說是砸掌。

劈拳的用法變化很多,主要有出掌劈敵頭、面、胸、脅等身體要害部位。功夫上乘者,既可單劈,又可雙劈。運用捕、拍、撞、按、劈五種不同的勁,均可將敵手打倒或發出丈外倒地。至於生死傷殘,只在臨敵時用力大小和傷何部位的一念之間。

劈拳除技擊有巨大威力外,還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尤其對人的肺部健康大有益處。據前輩們講:劈拳功夫達到中上乘者,拳式與呼吸相配合,可以達到一步一鳴,一掌一腹鳴響的效果。

劈拳打的是整體力,全身一體,一動無不動,發力也是全身整勁,沒有局部用力。先一動左手的一鑽,鑽前先有個身體略回縮,再展前鑽,力是由這一展發出來的,不是單純的手臂動作。後手的劈也是腰脊一抖,加上前後手互爭的力劈下的。劈時腰臀有個向下一坐的小動作,這一坐,身體整體一沉,劈力就沉實異常,等於是用整個身體去劈。全身一致地向前進擊。劈拳向前的力全是身體前移帶來的,手上只有一個向下的劈勁,加上身體的移動才表現出手的運動是一個弧形軌跡。  

劈拳起鑽落翻比較鮮明,雙臂翻轉,劈敵之力由三節勁經臂旋劈出,腕掌翻轉(勁在旋,形在翻)180度而出。其軌跡為一弧度很小的拋物線,這樣劈出去的力迅速而有透勁。練習劈拳時發出去的勁透出掌指的方向前微下方才正確。如偏向下方則勢不穩力不連,殺傷力小且易被敵牽帶;如偏向上方則力浮且易被敵乘隙而入;直對前方則無劈意。小指翻天,前手鑽出的拳要力鑽邊由內向外螺旋,要旋到小指一側向上,即旋到拳心不是平向上而是斜向外向上。只有小指翻天了,才說明肘充分地墜了,里裹了,才是形意的擰裹勁兒。肘外張是無法小指翻天的。後手劈的時候要邊劈邊向內螺旋,也是不離螺旋勁。但內旋時肘不可外張,要保持「墜」。肘墜,首先是自身防護好,看住兩肋,再者是保證發力是由腰由脊而入的三催整勁,還有是樁架不散。

初練劈拳只要求身體束展,兩手起落畫圈立圓,勁力順達舒暢,步法穩健,不求快,切忌拙氣拙力,千萬別用勁,循序漸進。劈拳如推山,身上由後向前,一分一分的緩緩而推,推得越吃力越好,如此能長功夫。劈拳的重要在於後手,拳經叫:「如同撕綿」,其勁路就是指此。

練劈拳出手時不太用力,但是回收時有意將手指往裡卷緊握拳。這種練法既能養精神又比較長勁力。練劈拳時,有時在狀態,就能感覺到,在落胯的瞬間,後背一緊,而雙手靠慣性一伸,一按,感覺不錯。回想起來,還有一個勁不能丟,就是後背向後靠的勁,挺項的勁,背後靠,項自堅。

延伸悅讀:形意拳的「四象」

形意拳「三體式」要求做到「四象」。即像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要求「四象」,就是為了像這四種動物的特殊技能,「得之於心而能盡物之性」,把它變為自己武技的特長,還要求通過動物的動作把它的內意體現出來並運用純熟,用於實戰技擊。這就是三體式雖然是靜態但都是象形取意,靜中寓動。因此,習練者一定要認真領悟,融匯貫通。

1、「雞腿」就是學雞的「獨立之形」和「兩腿相夾」的勁力。形意拳最突出的特點是前腿向前趟進,後腿有蹬勁,長時間站樁,「兩腿相夾」的勁增大,會使「獨立之形」穩健,可達到「不動如山嶽」的奇效。

2、「龍身」有三折之勢,搜骨之法,龍常因身體「折」而力大。我們習練形意拳就是要學它這一身法,即折身的特長,以達到「三催」勁整,力能順達,腰勁在「轉」「折」中得以發放。當後膝里扣,上體反擰,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之勢,使腰擰而腿順,胯力前催。「折」是「蓄」,只有通過「折」,才能達到充分的「蓄」力,在丹田省(音醒)氣,自然勁力倍增。

3、「熊膀」就是學熊的「豎項之力」和「膀垂力大」的特點。「三體式」用「拔背」、「垂肩」,以求「項直」「頭頂」,發動血梢的威力,使人精神振起。同時,因垂肩抻拔雙臂力貫肘、手,使上肢「三催」勁整。

4、「虎抱頭」就是學「虎未撲食頭早抱」,這是蓄力待發的技巧。拳經云:「肘不離肋,手不離心,出洞人洞緊隨身」,這也是「虎抱頭」技法的要旨。站「三體式」樁,拳從下頦打出變掌落與心口齊,由於墜肘沉肩,則達到「手不離心,肘不離肋」,這正是「虎抱頭」技法的具體體現。

形意拳對人體各項生理功能要求是相當高的。形意拳動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剛可柔,不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鍛煉,近年來醫療體育方面也已採用。

推薦閱讀:

形意拳基本功鷹捉的練法和鷹捉用勁要求圖文詳解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三)
盧忠仁傳形意拳十二形(二)
形意拳 | 胯打技法
[轉載]形意拳實用八掌

TAG:視頻 | 文字 | 教程 | 形意拳 | 意拳 | 圖解 | 動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