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何處
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何處
秦晉避亂幾處尋,公案討溯起淵明。一為索隱征原史,二乃旅遊慫世人。桃花源到底在哪裡?秦晉以來,莫衷一是,後裔問津南北,不識東西。時至今日,探求正源的研究之風方興未艾;而推波助瀾者,則是旅遊經濟,欲沾名人之光,搞活地方使然。桃花源已經屬於公共資源,不佔白不佔,所以,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一派張揚,轟轟烈烈。轉瞬,2012年的桃花又要開了,我們不妨立在全國的角度,審視一下,看誰最接近歷史,看誰最接近陶淵明,看誰最接近桃花源。
一桃花景點大觀園
既是桃花源,必是多桃花!全國公認的桃花產地有哪幾處呢?一是位於成都市郊區的龍泉,有桃花故里之說。每年農曆二月踏青,山上種的1700餘萬株桃花,若紅雲上天;山腳下成片的梨花如白雲落地。三月桃花節,遊人穿梭,在花農家中飲茶賞景,娛樂消閑,更有可口的農村家常風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別有一番情趣。二是在蘇堤、白堤、孤山北麓和麴院風荷至鏡湖廳的沿湖堤段的西湖桃花。據史稱,唐代廣栽花,並且是間作。這裡的桃樹與垂柳間種,一株楊柳一株桃,樹樹桃花間柳綠,產生了極有層次的景觀效果。西湖桃花品種繁多,有如雪似銀、萬紫千紅的碧桃類;有株矮俏麗、妖嬈可愛的壽星桃類;有的枝梢下垂、可以照水的傘狀的垂枝類;有葉紅近紫、花色塗濃的紫葉桃類。3月下旬,西湖桃花將陸續進入開花期;3月底到4月上旬,在那兒觀賞桃花,確實是一件賞心悅目之事。三是北京平谷的桃花,四月開花期,22萬畝桃花競相開放,爭芳鬥豔。沿百里桃花走廊,置身火紅桃花海,登上觀景台,才知春天正好。平谷區桃林占平谷所有林地面積的四分之一,10多萬農民從事大桃生產。大桃生產已成為平谷支柱產業,一大批農民靠大桃走上了致富之路。四是湖南常德桃花源。位於常德桃源縣境內,前為滔滔不絕的沅水,背倚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整個旅遊景區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長藤纏繞、花草芬芳。每年三月,桃花盛開,粉浪翻江,落英繽紛,宛若仙境。其最大特點為,沿古而至,桃樹散栽,農舍徑邊,不以規矩。桃花源是中國古道教聖地,牌坊上"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的對聯昭示非凡。五是西藏的林芝。尼洋河兩岸的山坡上,桃林與麥田交相輝映;三面環山的林芝桃花溝,溪水從山頂傾瀉而下,澗邊長滿了野生桃樹。再從林芝沿雅魯藏布轉去米林縣,兩岸古老,粉面搖曳。其花以樹榦雄偉,花朵繁茂,氣勢磅礴為貴。除去此五者外,不成大氣候者,如小家碧玉,數不勝數。
二花落誰家
上面五處桃花多,人氣也高,遊玩的質量也高,但細究起來,卻有不同的文章。
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遠流長,萌芽於秦晉。一則隨心所欲,野生亂長;二則規模不很大,氣勢不很宏;三則花色不多,品種不高;四則花因文名,地因人名。成都龍泉的桃花,歷史說不準古老,規模可謂宏大,人工斧鑿之跡太濃重了。西湖桃花,唐代始栽,桃樹柳樹相間,花色品種極多,刻意景觀藝術效果,為大批流量的遊人騷客而設施,不足為源也。北京平谷的桃花,十足的現代派,商品化生產的標籤。西藏林芝的桃花,野生植物,年代古老,樹榦不似南方,過於張揚。桃花源的桃花是遠在深閨人未識。
以上四者,有桃花流水,卻少人文景觀,文化含量低。再看常德桃花源,秦晉產桃,野生亂長,樹不高大,花色不多不大,多為粉紅,沿溪漫山。神仙道觀,與桃花共生。秦人隱地,文化浸潤,因而,富有靈氣。更重要的是,此處亦合《桃花源記》中所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三桃花源爭執
桃花源必須有桃花有水源,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以上許多桃花景點為什麼被否定呢?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文化底蘊,既無歷史考證,又無陶夫子所記之形跡。於是,有形跡者、有考證者,大聲疾呼,爭先奪隘,桃花源出,如雨後春筍。
貴州說。作者侯長林,貴州銅仁人。他在《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著作中肯定,「武陵正源,名岳之宗」的焚凈山下,就是。其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和民風民俗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詩並記》中的生活圖景相契合,這裡擁有陶翁筆下「桃花源」的各種自然特徵和文化符號。武陵是個大桃源,武陵深處的銅仁,就是桃花源中的桃源。該書對大量文獻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開發情況、歷史事實、地理方位、水系分布、自然生態、文化傳承、社會生活圖景和語系分布八個方面,對桃花源原型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詳細考證,得出「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的結論。
湖北說。乘小木船沿堵河(古稱武陵河)逆流而上,行約半小時,猛見一座孤山從河心突起。山背就是不足兩米寬的武陵峽口,兩邊是數百米高的絕壁,抬頭仰望,僅能見一線天光。河水從幽遠的峽谷深處流來,令人神往,好似陶淵明所寫「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華中科技大學
重慶說。大酉洞,在重慶酉陽城近郊。核其形,與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酷似。大酉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洞高三、四十米,闊二三十米,長百餘米,有溪水淙淙,秋冬不竭,沿洞右側流出,注入酉陽河。溯溪入洞,兩岸牆立,半里許,豁然開朗,別有一天地。其中田十餘畝,四周環山,皆峭壁,彷彿與世隔絕。因此,清《酉陽州志》稱此洞「與陶淵明桃花源者,毫釐不爽」。清《四川通志》也說:「酉陽漢屬武陵郡之遷陵地,漁郎所問之津,安知不在於此?惟晉永嘉之後,地沒蠻僚; 自宋及明,又世為土司地,名儒碩彥,游跡罕至,故文獻無征,不能正名為桃源耳。」/關於藏書一事,清《酉陽州志》載有一詩,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咸陽書生背著書籍,逃進武陵山區,將所負之書盡藏此洞中。穿過大酉洞,數十個小景點呈現在眼前。首先有一個水塘,名:美池,取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美池中有一個小島,名桃花島,島上有一個小亭。水池後,有一座小村,名:潛村,潛村實則為一座小小的酉陽民俗博物館。繼續前行,是桃花源的盡頭,分布有玉盤仙跡,有字天書,天池,秀才看榜,巴人棧道,逍遙洞等影區。往回走,桃花源的最中間是精緻的避秦庄,得名於「自雲先世避秦時亂」。避秦庄旁邊是十二生肖及大片桃林。出景區處,有陶然閣和拙村。
江西說。考淵明生平,系生於柴桑、長於柴桑、死於柴桑。他的六十三歲生涯中,並未曾到過湖南武陵。他在《桃花源記》中不曰「柴桑人」,只表明他的遠祖世家在「武陵」而已。 江西省星子縣桃花源景區,位於山南景區西南部,地處廬山大漢陽峰下,總面積約一萬多畝,"桃花源"又稱康王谷,是廬山第一長峽谷,全長約15華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稱,景觀特色以幽谷風光取勝,歷來被認為是陶淵明名篇《桃花源記》創作原型所在地,.康王穀穀中西側峰嶺綿亘,青山疊翠,瀑溪瀉流,田園如畫,氣候尤適。 觀口外一側,有一山埂,名「桃花尖」,位於觀口從谷中流出的溪水旁,高約400餘米,面積約800餘畝,廣植桃樹,因觀口一帶地勢平坦,惟以桃花尖山埂兀突,當春季桃花盛開之時,便覺特別爛漫醒目。入口處,有溪流自谷中蜿蜓向前,沿溪而上行十里許,眼前豁然開朗,屋舍儼然,壟田層層,雞犬之聲相聞,溪流千迴百轉,如此景象直至谷底,有一條瀑布懸空數十米,蔚為壯觀,這就是廬山著名的谷簾泉瀑布,朱熹手書"谷簾泉"三大字刻於進谷路旁的崖壁上,十分壯觀醒目,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谷簾泉為天下第一. 昔日陶淵明自故里栗里村(現溫泉療養院,屬溫泉景區)至東林寺訪彗遠高僧,康王谷乃必經之地.屢次往返,此情此景,使陶公感受日深,加之先生坎坷經歷,於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由康王谷而幻想出桃花源奇境,進而感發桃花源可耕田那種悠閑自在的境地。.桃花源現為星子縣隘口鎮廬山壟村,居住著陶、康等九姓千餘村民,他們為陶公後代感到自豪。。
四川說。在四川雅安市雨城區北部,上里古鎮,坐落在四縣交界之處,東能通名山邛崍,西達蘆山。古鎮初名「羅繩」,依河而建,井字型的布局,為茶馬古道驛站。茶館是露天的,用稻草做草亭。
安徽說。今天宿松洲區和古彭澤(今湖口地區)桑落洲一帶。《桃花源詩》中「淳薄既異源」,「淳薄」就是世外桃源。「淳薄」是什麼地方呢?「淳」者敷也,「薄」者淺也。「淳薄」者,敷淺原也。那敷淺原在什麼地方呢?根據《禹貢》記載,大禹疏九江,至於敷淺原。據《尋陽記》雲「九江在尋陽郡北,五里名曰烏江,遠則百餘里,為大禹所疏,桑落洲上下三百里合流」。這也就是說敷淺原就在桑落洲一帶。《水經注》引《尚書》注曰:「江水過九江,至於東陵,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故謂之青林湖,又西南歷尋陽,分為二水,一水東流,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入江」。根據《水經注》里的青林水的流向來說,基本可以斷定東陵在宿松,而青林水就可能是後來的雷水。陶詩云: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這裡面明確的講了「往跡浸復湮」,說明這裡是洲島,不然的話講不通,高山是不會被浸沒和湮沒的。《桃花源記》中稱絕境,絕境是與陸地相互隔絕的地方。高山與陸地相連,所以絕境只可能是洲島。從漁人的交通工具來看,通往桃花源的只有船,別無他路。所以再次證明桃花源是洲島。
浙江說。位於金東區東北部源東鄉境內,距金華市28公里,由南北兩片組成。面積約3.78平方公里。具有「幽、秀、古、神」的特色。景區嶙石怪奇,林景繁茂,湖塘星布,氣候濕潤,冬暖夏涼。
雲南說。雲南文山州廣南縣北部的壩美村,村屬八達鄉管,與阿科鄉交界。狀族人進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石灰溶岩水洞。沿著阿科河的圓形山脈,舟行洞中十多分鐘,才見出口。到壩美村,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會看到一個狀若巨筆的石山(壩美村的入口)。只見這座「石筆山」的腹部開了一個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懸著無數如筍的石柱,溪水便從這裡流出並形成飛瀑。這種景象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一一對應。
江蘇說。連雲港雲台山脈宿城西麓之高公島。陶淵明在著名的《飲酒》詩里說:「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根據地方史籍記載,陶淵明所說的「東海隅」,就是這座位於東海一角的宿城高公島。陶淵明從400年開始任鎮軍劉牢之的參軍,在高公島戰爭期間,他往來於海上,親赴戰場。這足以使人產生聯想:當作為鎮軍參軍的陶淵明看到高公島附近這片桃林夾岸、芳草鮮美的漁村時,會不會產生覓求桃花源的心理呢?他後來斷然離開宦途,尋找自己的隱居之所,是否和自己在高公島戰爭時期遇見宿城山凹有關?這片神秘的地方就是他筆下的桃花源嗎?1836年,兩江總督陶澍曾向道光帝講述高公島、宿城一帶「雞犬桑麻」的「太平景象」。道光帝問他:「此境與桃花源何異?」這位皇帝的「金口玉言」一處,即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海州(今連雲港)人歡騰起來,便把宿城稱為「樂郊」。這位陶澍大人自稱是陶淵明的後裔,也是研究陶淵明的專家,也曾著有《
湖南說。「武陵郡」自漢高祖二年(前205)設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歷時963年,以後不再使用。其所轄地區,先後改稱(隋唐)朗州、(北宋)鼎州、(南宋)常德府、(元朝)常德路、(明清)常德府。「武陵縣」自隋開皇九年(589)設置開始,沿用至中華民國二年(1913),歷時1324年。「武陵」一詞,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此武陵人當是「武陵郡人」。晉孝武帝《征武陵襲元之》、晉湖濟(尚書郎)《薦武陵伍朝疏》、六朝劉潛《為武陵王謝賜弟啟》中的「武陵」,也應是指「武陵郡」,因「武陵縣」之名,此時還不存在。唐以後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桃花源之地被納入黔中郡.西漢初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轄13個縣,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特將軍馬援南征五溪"蠻",曾駐軍烏頭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馬援石室"以及他曾設帳蓬的"營盤洲".他的將士曾患瘟疫,當地老百姓獻"三生湯"(即擂茶)為將士治癒瘟疫,因而桃花源這一帶,留下關於擂茶的傳說和以擂茶待客人的習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後兩年,即東漢建武帝二十六年,從臨沅縣中析置沅南縣,禁屬武陵郡,桃花源屬沅南縣三國,兩晉,南北朝,桃花源均屬武陵郡沅南縣.就在這一歷史階段的晉代(公元前3世紀中葉至5世紀初),桃花源這處山水風光地便開始有了建築.明陳洪謨編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載:桃源觀,晉人建."道觀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或者桃樹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繽紛,美不勝收之處.南北朝宋初二年(公元421年),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千古傑作<桃花源詩並序>。陶淵明從小受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國寡民"的思想的影子.追享自由,不受羈絆。
河南說。桃花源位於河南南陽內鄉夏館鎮北8公里的青杠樹村。據史料記載,專家考證,是古代文學名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桃花源所在地。「桃花源記」是寓意之文,亦記實之文,創作原型是晉代北方戰亂時期,避入山區的難民聚居地。桃花源座落於寶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環抱中,四周山勢險峻,植被茂密,封閉性好,與世隔絕,山頂高處是一片近百畝的山間盆地,現有十一戶人家,三十多口人,這裡的人們千百年來因自然環境所限,歷朝歷代,官、兵、匪、盜,均未侵擾,居民純樸和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農耕生活。景區是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組成。沿桃花溪進入桃花谷,谷深3.5公里,可觀賞景點十八處,有「天鵝湖」、「鴛鴦湖」「鴛鴦橋」「南天門」「珍珠潭」「菊花灣」「綠芳潭」「桐花灣」「杜鵑灣」「丹卉潭」「一線天」「響水潭」「金卉潭」「銀卉潭」「墨卉潭」「天門瀑」「落英潭」「桃花源」組成。桃花谷俗稱「三嶺九道彎,九彎十三潭」,谷中林茂花豐,深秀奇幽。沿谷穿行在峭崖陡壁深幽狹谷中,抬頭眺望,天成一線,呈「一線天」。穿過「一線天」行至「天門瀑」前已無路,但見斷崖絕壁中,百米飛瀑,窕然橫空,由天而降,氣勢飛宏,蔚為壯觀。四周絕壁環繞,青苔瑩瑩,翠郁叢叢,山峰絕壁把桃花谷和桃花源攔腰隔斷,山半腰陡峭密林中,有一洞叫桃花洞,沿桃花洞拾級而上,約百餘米,有一古樸神秘的村落――塘嶼村,展現眼前。這裡山清水秀,峰嶺疊翠,奇花異草,桑竹遍布山野;桃花盛開時,滿谷芳菲,鳥嚶蟲鳴,雞犬相聞,牛羊悠悠。
洛水說。現代史學
四需要鑒別嗎?
鑒別真假,追根溯源是很難的, 這好像飾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你不能說他們就是毛澤東。然而,大家知道,這是毛澤東已經過世以後才出現的,我們不難澄清。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時候,並時就可能有幾個桃花源,都應該不成氣候。鑒別的辦法,必須結合事成的背景,地域特點,不僅形似,而且神似。試看今日天下之桃花源,其原型在何處顯山露水!
可以說,陶淵明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儒、道集一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他在寫記和詩之前,曾五次從軍做官,來來去去。出仕,又不能同流合污;歸田,又不甘苛捐雜稅;參佛,不信正果。他痛恨當時背道殺戮,爾虞我詐,以至民不聊生;濟蒼生,可憐氣短,對社會徹底絕望,於是,尋求解脫。他憧憬平等安寧、自給自足的日子,腦海里不能不浮現一些經歷過的地方、一些聽說過的奇聞。肯定重點擬象還有的。這是寫記的前提。那麼,他去過哪些地方?江西是他的故土,還在此做過彭澤縣令。圍繞江西周邊地區是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最靠近江西九江的是安徽的宿松,次之是湖南桃源,再次之是湖北竹山。名文記載的,陶淵明公元400年任鎮軍劉牢之的參軍,在江蘇高公島戰暇觀一景緻有想法,又聽過好友講過類似的桃花奇事,便舉其一點,藝術加工而成。
先談形似。必須有桃花、有水源、有魚打。桃花是山桃花,即毛骨桃;並且是開在兩岸,而樹不大,枝叉多。水是山溪水,所謂易漲易退山溪水。孟春三月,桃花盛開,春水上漲,才便於行船打魚!溪不同於河、江、湖,它兩岸狹小,且逶迤而上,秋冬有時斷流。故而船隻宜行小船,筏子、小舟、腰子盆。比如江南的扁舟、鷺鷥船,易放開,易收取。這時節的魚叫桃花魚,經冬春孵化,產量極高,味道鮮嫩,逢春水歡躍下游。漁人當機不可失,一網魚蝦一網糧。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水源,水的發源地;山有小口,即小洞;洞口那頭看見些微光亮,說明洞不幽深。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田與地是不同的,田是水田,地是旱地,南方多水田。美池者,如半月鍋,池邊插楊柳,池內有菱蓮,人之飲用水也於此取之;北方則要打井取水。且養桑蠶,植筍竹,亦在南方。
符合以上情況的,當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再看神似。江蘇,作者去打過仗;河南、洛水有所聞,可夢遊也。貴州、雲南、四川、重慶、浙江,形跡不到,亦未聞也。最靠譜的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西九江是陶淵明故居,鄱陽湖水把他養大,這一帶肯定熟悉得很。踏勘廬山第一長谷康王谷,行至康王谷底,一座雄關豁然迎面而立,高約8米余,上設雉堞,堅如磐石。巨形拱門之上有額枋一方,書「楚城」二字,兩側一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唯二世起楚非秦」,高度概括了秦滅楚、而秦僅歷二世便被楚推翻的這段歷史,以及楚康王后裔避難谷中,在此築城的史實。進得城門,楚風撲面而來,有懷念楚國忠臣三間大夫屈原的「大夫灘」,有紀念康王后裔帶領楚人在此艱苦創業的「康王觀」。其建築造型以及附於建築之上棕褐色的塗料等,均具有楚文化的氛圍與特色,因此,「康王城」又稱之為「楚城」。康王谷又俗稱廬山壠,歷史已有2223年。但未見桃花源之說。緊隔康王谷的是安徽宿松的桑落洲。安徽說主要咬住的是《桃花源詩》之「淳薄」二字,認為此指地名的名詞,不是形容詞。「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指的是洲島。此處陶氏也可能去過,至於是洲島,「來徑遂蕪廢」,恐怕不一定。若形成洲島,必有大江大河的衝擊。湖北竹山距河南南陽近,但距江西柴桑則遠。也許,劉子驥到過竹山未果,《辭海》對「武陵」一詞的解釋很單純明白:武陵是地名,一是指武陵郡,二是指武陵縣。因為晉代湖南有武陵郡,郡下設大庸縣;湖北有上庸郡,郡下設武陵縣。陶淵明隨劉子驥神遊竹山。湖南的桃源離江西九江則又近,據傳陶氏祖籍是湖南邵陽。秦楚大戰,洞庭湖區人往江西跑的不少,後來,湖廣又填四川。往複遷徙。陶淵明從江西橫穿湘中衡山再至邵陽,一條平行線上,再往洞庭湖游桃源,也是情理中事。就摹狀而言,湖南桃源最佳;就史時而言,湖南桃花源名稱最早;就神情而言,湖南桃花源混血兒。
五 記中人物解剖
1、漁人,即「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的武陵漁夫。《方輿勝覽》卷三十《常德府&S226;山川》引伍安貧《武陵記》云:「晉太康中,武陵漁人黃道真泛舟自沅溯流而入。道真既出,白太守劉歆,與俱往,則已迷路。」
2、外人。「外人」有兩個解釋。「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的外人,應指秦時人,即晉以前的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外人,特指桃花源外之人,即晉時人。這樣才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才有隔世之感。
3、郡太守,即不是縣太守,縣裡應稱縣令。「詣太守」,去拜見武陵郡太守。武陵人,當指武陵郡人。當是時, 「武陵郡」是泛稱,因有武陵山脈,涵蓋湖南湖北。治所武陵郡,在現今的常德市,這裡最早的行政區劃名稱叫「黔中郡」。《水經注&S226;沅水》云:「漢高祖二年(前205),割黔中故治為武陵郡。」西漢時,武陵又別稱「義陵」。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序稱:「常林《義陵記》云:初,項籍殺義帝於郴,武陵人曰:『天下憐楚而興,今吾王何罪乃見殺?』郡民縞素哭於招屈亭。高祖聞而義之,故亦曰義陵。」
4.劉子驥。《晉書&S226;隱逸傳》中記載:「劉驎之,字子驥,南陽人,光祿大夫耽之族也。」原來劉驎之就是劉子驥,南陽安眾人,祖先是西漢宗室,被封為安眾侯,後代遂定居於此。「驎之少尚質素,虛退寡慾,不修儀操,人莫之知。」由於東晉時各種社會矛盾極其尖銳複雜,以致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再加上人才錄用晉陞,全憑門第家世。劉子驥根本就無意於奔走仕途,他遠離塵世,過著隱逸的生活。「好游山澤,志存遁逸。」《晉書》又載:劉子驥「居陽歧」,據戴叔本《水經江水注》載「今考陽歧即今石首縣西山,在江之南岸」 。所指湖北的石首市,在長江以南。「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返,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閉,一囷開,水深廣不得過。欲還,失道,遇伐弓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靈方葯諸雜物,驎之欲更尋索,終不復知處也。車騎將軍桓沖聞其名,請為長史,驎之固辭不受。」陶潛的《搜神後記》卷一第五條即是桃花源的故事,第六條即是劉子驥入衡山采仙藥的故事。這段奇異經歷與武陵漁人的經歷極為相似
六 有請靖節先生!
劉子驥到底是哪裡人?他曾居湖北石首,則與洞庭湖西南邊的桃源隔湖相望,距離東邊的江西九江不遠。又隱湖南衡山多年。劉子驥拒絕仕途,甘當隱士農人,在陶潛的心目中是「高尚士」;另據,顏延之《陶徵士誄並序》:「有晉徵士尋陽陶淵明,南嶽之幽居者也。」奇巧!而「武陵漁夫」說不定是陶夫子的化身,藉此說事。二者互相往來,探賾索隱,淡泊人生,嗟乎,猩猩惜猩猩,英雄識英雄,殊途同歸。按記中言劉不久,「尋病終」,說明劉先於陶逝世。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
五
陶淵明為什麼寫《桃花源記》,以及到底寫的何處?
《命子詩》中提到:他的祖先系出陶唐氏帝堯之後。曾祖陶侃,是東晉有名的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因為平蘇峻之亂有功而封為長沙郡公。祖父陶茂擔任過武昌太守;父親一說名逸,也曾做過太守,娶武昌名士孟嘉的四女為妻。他出身名門,自小與書有緣,儒道兼修;前輩數處為官,使他好遊歷山水自然;又經常到外祖父家去,孟嘉的為人,影響了他愛書、嗜酒、超脫的性情。
作者年輕時,也曾志干雲霄,有匡濟天下的豪言:「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但終不能伸展抱負,得到重用。在官場上,其洒脫孤傲性格,不能遊刃有餘。而政治的黑暗、無道的濫殺、對儒學的踐踏,更使他不可忍受,從而產生逃跳吏治的羈絆的思想,道家的「清靜無為」便應運而生。五次為官,多次遊歷,幾番醉夢,終以插柳作結。
〈桃花源記〉所闡明的主題或者說追求的理想,就是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相安無事,和睦共處,絕聖棄智,小國寡民,桃紅柳綠,豐衣足食的環境。這也就是寫〈桃花源記〉的初衷。雖然他沒有能力實現這個理想,然而,畢竟是唯有他別開生面!
這種理想境界有沒有原型?回答是有的。側重在湖南的常德。因為此處,無論形似神似都太似!文中「武陵郡」是鐵定的。曾祖陶侃曾做官長沙,邵陽又是祖籍,陶潛尋根問祖,不可能不涉及到桃源異處。況且,陶淵明屬於庶族子弟,溪峒蠻族後人。在世俗政權等級制度分明的情況下,他非常不滿,對異域人非常同情。湖南古屬楚,楚地多溪峒蠻族,與五溪蠻人為一體,以湘西、武陵為最。武陵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道元《水經注&S226;沅水》:「沅南縣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險四絕,昔有蠻民避寇居之,故謂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九《朗州》條引黃閔《武陵記》:「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尋水號曰桃花源。陶潛有《桃花源記》。」老百姓躲入山澤中逃避賦役,獨立於「文明」的邊界,不受「王化」,根本沒有徭役事。
《桃花源記》作於永初二年(421),其時已近六旬的陶淵明,生活困頓,接近尾聲。他愁腸百結,懸想世外桃源,希望到極樂世界,寄託自己的身軀。以桃花源作題,桃與陶諧音,桃花乃道教的聖花,安貧樂道。沿著常德桃花源的思路,過晉人所修之桃川宮,從口入,復前行,豁然開朗。
參考資料: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唐長孺《讀桃花源旁證質疑》
勞榦《桃花源偶記》
逯耀東《何處是桃源?》
沈文凡主編《漢魏六朝詩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唐開韶《桃花源志略》,藏湖南圖書館;又見《桃花源志》,
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冊),第334頁,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陶淵明《陶淵明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