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我們從傳統文化中能夠汲取哪些智慧呢?本文簡要敘述三個方面的智慧:其一、修身立業的智慧;其二、管理用人的智慧;其三、平安生存的智慧。下面分別簡述之。 一、修身立業的智慧 1、修身為本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就告訴人們三四十歲是決定人一生最重要的階段。儒家常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的終生奮鬥目標,而三四十 歲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時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大學》中的一段話,是儒家入世說的經典。全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 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 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段話的意思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 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跟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真知灼見。研究萬事萬物獲得真知灼見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再 提高對事物的認識,這樣才能做到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老子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國政和,則上下相宜,百官盡職,百工盡技,百姓安居,百業興隆,社會穩定。老子曰:「修之於國,其德乃豐」。家道和,則 父慈子孝,六親和睦,家道興隆。老子曰:「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人身和,則五臟清涼,六腑調適,心曠神怡,身心安泰,盡其天年。老子曰:「修之於身,其 德乃真。」人類社會因其有更高的智力,有複雜敏感細膩的情感生活,有各種各樣的慾望,所以與「道」的關係要複雜得多。如《道德經》所言:「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人類社會複雜的社會矛盾、曲折的發展歷史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人能深刻認識「道」與「和」的意義,尊「道」貴 「德」,規範行為,科學發展,則完全可以化解各種矛盾,輕裝前進。
2、何以修身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要想一生有成,在做事之前,先學做人,就是要修身。如何修身?孔子對於修身的要訣,提出了五個字:溫、良、恭、儉、讓。溫,就是溫和穩重。不走極端,善於自控。良,就是慈愛、善良。恭,就是態度恭敬嚴謹,無懈怠之心。儉,就是節約。讓,就是謙虛。修身,特別重要的是——做人要誠信。人「無信不立」。「無信不立」是《論語》里的一句話。子貢曾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答道:確保充足的糧食,善戰的軍 隊以及人民的信任。子貢再問:「三者如果要舍其一呢?孔子答道:「軍備」。子貢繼續追問:「不得已再舍其一,又該如何?」孔子答道:「糧食。」從孔子的回 答可以看出,他把信義看作立國的第一要素。孔子認為無信用不能安身立命,人如果信用全失,與禽獸無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就 是說誠是信的基礎,誠和信是不可分的。老子道德經,提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認為 管理者的誠信不足,人民就不會信賴,國家就不能立足。這與孔子的觀點是一致的。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一個社會的誠信就是我們的身家性命, 不好好愛護,甚至還要透支,災禍就會臨頭。此外,還要常思己過。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這段話是講:知道自己有不足之處,是高明的人。 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或假裝知道,是真正的毛病之所在。聖人已經很完美了,卻時刻憂慮自己的毛病,時時檢查自身的毛病,因此才能真正的避免過失。3、立業先立志「三十而立」,「立」就是立業。立業是艱難的。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 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 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總之,立業必須先立志。因為有志者事竟成。4、立業必須確定目標要想立業,確定目標是很重要的。所謂「知止而後能定」,這個「止」就是目標。不論是做事還是做人,正確地設定目標是件很重要,也是很難的事情,知道你要什麼,要達到什麼目標,才能夠真實的把握自己的行動的意義。《大學》開篇的第一段即開宗義,言:「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思 是:正確地設定目標,真正地把握自己的行動的意義,然後才能確定志向,確定志向後才能內心寧靜,內心寧靜後才能安穩,安穩後才能考慮周詳,行事周詳才能達 到「至善」這個理想境界。世上萬物都有根本和枝節,都有結局和發端,能夠通曉它們的先後次序,做事抓住根本,那麼就能接近「道」了。
5、立業過程中正確對待困難在立業過程中,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要明白「禍福相依」的道理。老子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在事業發展非常順利時,當然是好事,但不要 忘了「高處不勝寒」。不管在上面時候,都要把握一個高度,懂得直上雲霄,也要循序漸進。飛得高,眼前一片空曠,以為沒有了障礙,就容易忘乎所以,一旦遇到 困難和危險,往往會摔的更重,反而由福變禍。反之,企業不景氣,面臨危機,似乎是「禍」,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領導人冷靜下來,進行反思,才會真正發 現自己在經營管理上的毛病,並下決心去加以整頓、改革,使企業出現轉機,這樣,這個「禍」又變成了「福」。老子把事物向相反方向轉化作為事物發展的規律,稱為「反者道之動」。他把禍福相依,損益互換,作為道的作用所在。認為「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等都是對立統一的,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向反面轉化,這些辯證法思想,是老子學說的精華。一般說來,當企業處於不利因素佔主導地位時是 危機是壞事,但它又是把雙刃劍,危難之後就是機會。對個人來說,正確對待困難,會激發鬥志,完成常態下難以完成的事業。二、管理用人的智慧1、自然無為「治大國,若烹小鮮」是老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小鮮,指的是小魚。烹煮小魚,不能常翻動。翻動太多,亂攪一氣,會把小魚翻破了,攪爛了,烹魚不可亂翻,亂 攪,這是客觀規律。不亂翻,不亂攪,就是遵循客觀規律。治大國也是如此,也要按客觀規律去辦。同樣,企業也要按客觀規律去進行管理。老子書中多次提到「道法自然」一詞,「道法自然」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順勢而為。「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要「道法自然」,實現「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道家哲學的最高管理原則,是一個普遍使用於任何管理過程的原則。作為現代企業管理者,實行「無為而治」, 就要求管理者要把握宏觀指導,對具體部門操作,不亂加干預。同時,把握規章制度的穩定性與嚴肅性,責之以成,使下屬「有為」各顯其能,調動全企業人員的創 造性和積極性。企業廠長、經理有些方面對員工並沒有做出硬性的制度規範,員工卻無時不在企業中感覺到「制度」的存在,就說明企業文化的力量發揮了作用,這 就是達到了管理上的「無為而治」境界了。
2、以和為貴孔子崇尚「和」。和,這是孔子民本管理思想的基石。孔子的弟子把這一切歸結為「和為貴」,強調中和,和諧。儒家講「怒道」,歷來提倡「中庸」。理學大師程 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做事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輕易改變叫做庸。行中,這是天下的正道,用中 道,這是天下的公理。中庸的基本要義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中庸》要求人們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做到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認為堅持中庸原則,就可 以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但也並不是一味地講「和」,孔子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如何做到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呢?孔 子認為:「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說的是:對人施以恩惠而不浪費,讓手下的人努力工作,而他們並沒有怨氣,追求利益而 不貪婪。心情平和而不驕傲,表情嚴肅而不兇猛,如此才是恰到好處。又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不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意思 是:管理者講求禮儀,被管理者沒有人敢不尊敬他。管理者講求公道,被管理者沒有敢不服從他。管理者講信用,那麼被管理者為情所動,不會不講真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