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軾的詩和詩中的菜

蘇軾的詩和詩中的菜-石氏求食11

2009年3月攝於四川眉州三蘇祠

(許久沒有談吃了,前不久去飯店看到蘇軾的一首詩,於是想起蘇軾也算是美食家了。作詩也都想著吃呢。看看這首就知道了。)

惠崇是宋初的僧人,擅長詩歌和繪畫,與蘇軾交誼深厚。一次,惠崇帶來畫作《春江晚景圖》請蘇軾為其題畫詩。畫作有兩幅,一幅「鴨戲圖」,一幅「飛雁圖」。蘇軾為兩幅畫均作了題詩。「鴨戲圖」大家比較熟悉: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而第二首,恐怕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顯得非常陌生了: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沫多風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的畫作恐怕也已經流失,畫中畫了什麼?大概就只能從此詩中想像了。這「鴨戲圖」中,比較容易看出是竹子、桃花、水鴨、蔞蒿、蘆芽,還有河豚。此詩被後人傳誦甚廣,不僅詩境畫意非常得道,而且還有一個奧秘,就是勾起了食客們品嘗美食極品河豚的慾望。

蘇軾寫這首詩是在常州,常州並不臨江,但離此不遠的江陰卻是盛產河豚的地方。而河豚最美味的季節正是蘇軾詩中描述的二三月。

河豚是大海的洄遊魚種,每年二三月從長江入海口向洞庭湖洄遊。一邊游一邊退去海水的腥咸氣,而不斷地沾染江中的土腥氣。正是游到江陰一段時,是河豚腥氣最少的時候,也是河豚最鮮美的時候。那就是說,游到江陰前的河豚腥咸氣太重,而游過了江陰的河豚土腥氣又重了。於是那些饕餮之客們就會掐著時間向江陰蜂擁而至,大快朵頤。

不過吃河豚是要冒風險的。我寫過一篇「冒死吃河豚」,附在後面,您慢慢欣賞。

我這裡要講的是蘇軾除了河豚這道主菜外,還有三道菜,正是一句一道菜呀:

竹外桃花三兩枝——這就是嫩竹的竹筍,在飯店裡有一「手剝筍」,是美味的冷盤。浙江臨安產的手剝筍已經批量化,全國各地的飯店裡都可以見到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不要說,就是鴨肉了。而鴨子的做法種類極多,什麼白切鴨、熏鹵鴨、鹽水鴨、脆皮鴨、老鴨湯、烤鴨等等。不過,蘇軾所在的時代還沒有「北京烤鴨」這道美食。北京烤鴨是在元代的宮廷里首先出現的,到明代才流入民間。不過宋代的南京一帶已經有一種「灸鴨」,後來元初將灸鴨的做法帶入元代的首都大都宮中,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發展成後來的北京烤鴨。蘇老先生那時候大概吃過「灸鴨」的;

蔞蒿滿地蘆芽短——蔞蒿又名、蘆蒿、水艾、水蒿等,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葉可涼拌、炒食。根狀莖可腌漬。那咱就來個「蔞蒿臘肉」吧!我最近剛剛在北京天寧寺西里的「華亭湖」飯店品嘗了這道菜,滿口清香,值得一試。

讀詩都是在體會詩中的意境,我們談吃就只有品嘗在詩中的美味啦!

蘇老先生,是給和尚題詩的。惠崇和尚要陪蘇軾吃飯,但是出家人是不能動葷腥的,也只能吃根手剝筍啦。那鴨肉、蔞蒿臘肉、河豚就蘇老先生一人享受啦!

蔞蒿臘肉(蘆蒿臘肉)

紅燒河豚

烤鴨

手剝筍


推薦閱讀:

蘇軾的這首詞,寫出了最曠達的人生態度,讀完心胸舒闊
蘇軾和杜甫:他們的中年況味,他們的春天和秋天
第388期 蘇軾《蝶戀花》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瀟洒 (上篇)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TAG: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