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里那些大師和我有什麼關係?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回答

電影《無問西東》中,沈光耀的母親流著淚對想參軍的兒子說,「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可最後,沈光耀還是帶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身赴大義,選擇了自己認同的活法,只用家鄉話留給母親一句,「媽,對唔住。」

然而這一代的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下,對著四方屏幕擺弄著王者榮耀,癱在床上感嘆佛系生活快樂無邊。

我們倒是沒有性命之憂,只不過這一生已經過去快一半了,卻還不明白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過的。

「無心西東」和你我有什麼關係?

最近《無問西東》大火,很多人都看過,哭過,感動過。

尤其是沈光耀那一代的故事,更是很多人紙巾都哭掉了半包。

一個國破山河的時代,一位「富二代高材生」犧牲自己的故事,然而電影看過了,看戲的人哭過就哭過了。

畢竟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我們不曾生逢戰亂,我們從來沒有機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沈光耀的人生選擇於我們似乎毫無干係。我們就是一個看客,劇終人散,這事兒也就過了。

太陽依舊升起,我們依然過著我們的生活。

但無問西東真的和我們什麼關係都沒有嗎?

並不是這樣的,沈光耀的故事固然感人,但背後最重要的其實是西南聯大以及他所傳達的精神:

在時代的洪流中,渺小的個人應當何去何從?唯有遵從內心,不盲目追求潮流,從容篤定,熱血無畏,無問西東。

在國土大面積淪陷的情況下,三所大學輾轉從京津跋涉到長沙,再到昆明。其中歷時半年,他們用熱血和堅持丈量了大半個中國,最終造就了中國最牛的大學「西南聯大」。

擔負如此大的風險,為的就是在戰亂中「保存文化」,南遷到昆明的學者,本可以留守北平,接著出入有汽車,家中有傭人的舒適生活,繼續留下,佔領北平的敵軍依然會給予他們厚待,聘請他們在日本學校任教。

然而這些平時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學者還是選擇長途跋涉,來到最國家的最西南,住在40個人一間的毛草宿舍,喝著能挑出來石子的米粥。

他們憑的是什麼?是熱血無畏,是文人意氣,是聽從我心。

他們選擇了他們內心認同的選擇,而不是世俗所認為「舒適簡單」的選擇。所以當沈光耀在迷茫中選擇了聽取母親的訓誡,而當敵軍轟炸,身邊人不斷傷亡之後,他終於清楚的知道自己心中所想是什麼。

從軍,從來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遵循心中的「正義、無畏和同情」。

在片尾最後的彩蛋中,出現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但在電影中卻默默無名的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王國維、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楊振寧、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

在那個時代不僅僅只有一個沈光耀,還有千千萬萬個沈光耀不為我們所知,是無數「聽從我心」的人,造就了如今安穩的世界。

我們這個時代,沒有國難,沒有戰爭,我們無從提起報效祖國、保家衛國。

但在今天,能夠拷問內心,遵從本心,於我們自己已經是一個壯舉。

在躺在床上打遊戲的時候,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真的甘心這樣一直下去,過完這隻有一次的一生嗎?

我們有什麼底氣談「喪佛」

我們這一代人,太喪了。

之前我們天天嚷嚷著「喪毒入體」,現在我們倒是不喪了,我們有了更好聽的說法——「佛」。

喪起來,買個奶茶都要挑最喪的那款「喪茶」。

佛起來,作業不寫、筆記不做,美其名曰佛系複習。

你說,看到哪兒算哪兒吧,反正及格萬歲,多一分浪費。

可我們真的有資格佛嗎?出家人還會每天晨昏定省,抄經掃院呢,所謂的「佛系青年」生活恐怕還沒有這麼積極呢。

很多人所謂的「佛系」,不過美化過的得過且過。其實我們心裡知道,我們嘴上所謂的「喪」和「佛」,只是為自己的不想努力找了個借口。

八十年前,如果那些先人佛起來,想著「大好河山,丟就丟了吧,千金散盡還會還復來呢」,那我們這代恐怕全都要被「扼殺在搖籃」里了。

三十年前,如果我們的父輩佛起來,想著「我不下海總有別人去下海,經濟自己就會發展好的」,那恐怕我們這代的衣食住行恐怕就還停留在建國前了。

而我們這代呢?活在一個安穩、富足的年代,卻開始追求起了佛系。才活了二十幾歲就一副看破紅塵的模樣,什麼都不相信的世故模樣,拒絕並嘲笑成為精英的模樣,才是最恐怖的樣子。

周恩來總理二十齣頭就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在為新中國奮鬥的的時候,周恩來29歲,粟裕19歲,聶榮臻24歲……那一些我們以為的「老革命家」,在作出驚天動地的偉業時,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9歲。

如今正在保衛國家的軍人,平均年齡又有多大?

哪有什麼「佛系生活」,只不過有「左右護法」替我們降妖伏魔罷了。

我們現在或許的確沒有時代的浪潮在推著我們走,去作出改變國家,改變世界的事情,所以我們把自己的「平庸」當作理所應當。

可當一代人都喪失了信念感,那麼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可能真的就要過上吃齋念佛的日子了。

就像電影中張果果所說的那樣「世俗太強大,讓人生不出改變他的心。」

我們無權干涉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未必要做驚天動地事,但求無愧赤子心。

太多人隨波逐流被世俗文化所推著走,拒絕獨立思考,當「喪文化」和「佛文化」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就不假思索的跳入這個坑。

但入坑之前,我們曾經叩問過自己的內心,「我該這樣做嗎?我有什麼底氣一直喪下去?」

1924年,泰戈爾訪問清華時的演講中說到,「你們有什麼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裡拿出來,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內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們史冊里最永久的是什麼。因此我竭我的志誠懇求你們,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也問問自己。

可以喪,但不能一直喪,總要有燃起來的那一天。

希望大家都能夠在迷茫的時候,在提不起勁的時候,想想那些堅定前行的人聽從你心,愛你所愛,行你所行,無問西東。


推薦閱讀:

十二生肖間的四種關係:掌握「刑沖害合」才能順意人生,收藏了
生辰八字合婚算命中日干作用關係點竅
四種容易有中年危機的面相,家庭關係緊張,財運下滑,生活不幸福
和諧夫妻關係 6句心理禁語別說
夫妻之間,絕不能為這兩件事吵架,中必亡!|夫妻|男女關係|感情

TAG:大師 | 關係 | 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