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

中華詩詞佳作添清趣 宏文啟睿思作者:歐陽鶴  一些可圈可點的作品。創作各欄中都有佳作。總的看,有如下特點:  一、老中青少並秀,當前詩詞創作狀況是老年詩人作品較多,其中不乏佳作,本期也是如此。袁第銳、劉章、葉玉超(香港)等著名詩人均有詩作,這裡就不一一說了。中年如軍旅詩人劉慶霖的優秀詩篇發表在「吟壇百家」專欄就是顯例;又如「讀者薦詩」欄中央文史館陳廷佑的《賀新郎·宴美國客人唱京戲》:「京劇終須唱。座中看、白膚碧眼,洋裝洋相。觴酌暫停惟古韻,盡葆聲情本樣。聽陣陣歡呼鼓掌,試演皮黃腔調美,似仙音,裊裊從天降。雖我笨,也頗像。重逢每憶巴城港。抖精神、弘揚國粹,登臨亮嗓。可笑番邦無識者,歌手稱余有妄。說票友,更其惘惘。文化中西分兩脈,味相通,咸辣酸甜醬。風雅共,各欣賞。」此闋將作者在送別美國代表團宴會上應客邀唱京劇、並回憶往年訪美時亦曾登台亮嗓的情況,描寫得繪聲繪色、意趣橫生,韻律諧暢,文采斐然,稱之為佳作是毫不過分的。青年如「青春韻語」欄高昌的《採桑子·神女峰》(新聲韻):「依稀神女如慈母,風也叮嚀,雨也叮嚀,萬種溫馨此處縈。巫山親切巫峽暖,山也朦朧,水也朦朧,眼底柔情次第濃」,詠物擬人,情濃境美,韻味十足。又如同欄農民詩人郭定乾的《東山女》:「長恨家山飲水難,十年九早怨蒼天。嫁郎不嫁才和貌,只愛門前水一灣」,通過少女嫁郎的選擇來描述農村缺水的嚴重狀況和農民盼水的沉重心情,何等深刻!少年則見於「校園詩稿」欄中,其中多數作品既葆童真,又顯功力,較過去啟蒙之作,大有進步,如都勻一中李勻瑤的《九龍湖水廠贊》:「春風漫撫九龍喉,湖水幽幽映廠樓。過濾層層嚴把守,唯將生命繫心頭」,將優美的廠區環境與關係人民生命的重大責任聯繫起來,加深了人們對保護自然生態,加強環保的認識。又如李鑫潼的《馬嵬懷古》:「十年榮寵幻如仙,魂斷馬嵬兵不前。遣恨長歌情尚在,來生怎續此生緣?」少年寫懷古之詩當屬不易,而此作語近情遙,意賅言簡,第一聯概括楊貴妃一生,第三句突轉到情字上,尤其是尾句一個設問,勾起了人們的無窮遐想和遺恨,真箇是餘音繞梁了,且第二句採用了孤子自救,也說明作者有較好的詩詞基本功。  二、海內外同輝,近年來,隨著中華民族走向復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全世界華人的共識,國內自不必說,海外華人詩詞活動也日益興旺,作品增加,水平提高。為此,本刊也增加了刊登海外華人詩詞的篇幅。本期「環球吟草」欄馬來西亞黃玉奎的《參加中華詩詞學會活動十年有感》:「十載詩緣始風城。東南西北路千程。春風秋雨頻相會,舊韻新聲漸有成。欣看精英充後浪,願為偉業作先鋒。神州來往傳薪火,有幸親身證復興」,就是對十年來本人從詩的總結,同時也反映了海外華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弘揚詩詞事業的赤忱。  三、美刺並舉,本期「刺玫瑰」欄的作品中頗有一些既有諷刺力度又有詩味的佳作,如已列入「本期佳作點評」的岳拯民的《虞美人·貪官鐵窗恨》就是一例;又如李漠高將某女士以色謀官,位及局長,為此花費數百萬元到國外整形美容的醜惡行徑寫成一首《西江月》:「謀得蟒袍玉帶,全憑美貌嬌軀。床頭敢令骨如酥,征服高官無數。難捨權錢正爽,那堪花葉將枯。頻飛國外換肌膚,再造青春屁股」,對當前權、錢、色交易的貪腐行為刻畫得真形畢露,入骨三分。  評論欄中有幾篇文章值得一讀。一是林星煌的《讀後》。他從詩美、詩體西方面進一步對中華詩詞的優秀民族傳統作了闡述,並再次強調了新體、舊體共榮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對丁國成文章的有力補充。二是李文慶的《論詩詞意境營構的虛實相生》。此文對意境與意象的關係,尤其是境、象的虛與實剖析得較為深刻,對詩詞創作甚有裨益。三是「詩詞解讀」欄刊登了三篇針對個人詩集或詩作寫的序或評論,這些文章不是停留在讚美和諛辭上,而是結合評詩闡述了作者對詩詞創作較為深入的見解。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詠農民工詩草等作者:劉 章等字體:【大中小】  詠農民工詩草  劉 章    人間天上一繩牽,苦力民工不是仙。  汗落隨風成雨去,應憐小草也嫌咸!    愁    幾回平地起高樓,一次完工一次愁。  來日打工何處去?青山隱隱水悠悠。    午餐    碗里清湯泡太陽,風吹米飯早冰涼。  勤勞豈敢留餘力?只盼工錢早入囊!    裝修    裝修都當自家房,儘力精心日日忙。  有道人窮志不短,金錢雖愛重天良!    滿江紅·有感  李棟恆    感我中華,辦奧運,履艱經折。群醜鬧,戟林刀陣,虎山狼穴。肆虐天時南國凍,滾翻地軸西川裂。惡徒狂,恐怖擾民安。天良滅。對強敵,從來蔑;迎劫難,何曾屈!看生生不息,火中風骨。萬眾齊心天可舉,五環盛會人稱絕。正騰飛,多難更興邦,誰能遏!    象山花嶴島張蒼水兵營遺址感賦  王翼奇    九鼎神州已陸沉,田橫孤島氣蕭森。  連營結壘重重石,填海支天寸寸心。  公自從容身許國,我來憑弔汨沾襟。  唯餘天際蒼茫水,終古風濤涌到今!    西安大唐芙蓉園贈友    長安自古帝王州,功業權輿更運籌。  唐苑千年逢此會,秦州四望豁吾眸。  詩騷苗裔多英物,海岳風華幾俊儔。  不信正聲垂斷絕,從來西北有高樓!    西安芳林苑隨研究院同仁和杜甫《曲江二首》    曲江池苑號宜春,一夕長安聚故人。  碧樹有情舒柳眼,朱華無賴綻櫻唇。  仍憐大野多荊棘,未信中原欠鳳麟。  寥落芳林詩夢在,昭陵遙望側吟身。  來拜城南大布衣,不從沉鬱更安歸。  扣門隨馬今尤甚,煮鶴焚琴見豈稀。  世事蒼黃心事涌,胸中海岳夢中飛。  諸君珍重嚶鳴意,續絕存亡願莫違。    懷亡友黃永磲    驚心四十四春秋,重過君家囊籥樓。  總角論交情歷歷,登堂拜母事悠悠。  季方形貌何相似,魯直聲名孰與儔?  今日人天俱老矣,忽聞鄰笛一回眸!    遵義巡禮  蕭永義    紅色觀光老少邊,南行千里入川黔。  長空未見霜晨月,叢菊新開碧玉簪。  永憶秦娥生妙筆,四縈赤水出奇篇。  雄關漫道真如鐵,野草無聲拂遠天。    由京飛抵重慶機場即興得句   白雲千里枉隨行,覓句敲詩韻未成。  一霎山城輕著陸,手機聲碎晚霞明。    愛伊河  宗 西    銀河繞鳳城,放眼碧波盈。  沙凈荷香遠,湖澄鷺羽輕。  覽山松色翠,閱海葦風清。  一曲江南好,當歌塞上行。    念奴嬌·賀寧夏回    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  長河奔涌,壯秋色,萬頃燒翻金穗。浩  州烽壘側,競綻寧東奇蕾。綠染蕭關,波盈星海,沃野千重翠,邊陲如畫、朔方分外嬌媚!猶聞鼓角當年,青絲皤鬢,多少英雄淚!回漢齊心揮巨筆,跨越宏圖新繪。氣勢如虹,中樞令發,華誕添祥瑞。放歌塞北,神州觴舉同醉!    冰姑娘  萬拴成    喜瑪拉雅山某哨所班長雕一尊冰姑娘。後班長在一次巡邏中遇雪崩不幸犧牲,戰士共議為班長與冰姑娘舉行婚禮。  喜瑪拉雅雪茫茫,玉龍飛舞妒南疆,春夏秋冬共一色,懸冰百丈日月長。陡壁峰端寸草絕,一桿紅旗風獵獵,哨所懸掛半山腰,倚天槍刺映白雪。白雪白雲白披風,踏遍瓊瑤山萬重,朝朝巡邏風雪裡,且共冰山鑄永恆。班長雕藝獨擅場,藝林每被人稱揚,一腔深情付霜刃,神手雕就冰姑娘。玉骨冰肌悠然站,朝霞輝映芙蓉面,雙眸炯炯開廣宇,素裹紅裝何燦爛!戰士列隊站一行,班長語重心意長:「從今哨所添巾幗,共我日夜守邊防。檢點形骸知榮辱,軍風軍紀牢記住,髒字醜話免開口,姑娘面前美談吐。」朝巡揮手辭姑娘,腳踏堅冰步鏗鏘;歸來倚天抖風雪,萬丈豪氣滿胸膛!山高萬仞我為峰,一腳踏斷雪山崩,銀霧滿谷驚雷動。回首不見班長蹤。輾轉山下尋班長,刨冰扒雪見睡容,千呼萬喚終不起,千山萬壑放悲聲!歸來輕放姑娘旁,姑娘清淚落衣裳,褰衣陪伴班長去,高山墓穴作洞房。簫笛頻傳招魂曲,近壑遠山共噓唏。魂兮魂兮何時歸?俠骨柔情兩依依。萬丈絕壁鐫碑銘,一刀一筆記忠貞,孤峰插雲似站哨,從此喚作英雄峰。放眼華夏正春風,塞北江南花氣濃,姚黃魏紫花簇簇,遙獻雪山衛國兵!    蝶戀花·戰友集會  李學華    振翮鯤鵬天地小,血灑崑崙,汗滴南沙島。號角霜天歸雁早,邊城冷月荒原草。  往事如煙思杳杳,戎馬歸來,昨日人皆老。風雨當年情未了,相逢盡道軍營好。    秋暮  王睦武    閑居秋漸老,明月透窗涼。  露重花無語,風輕夜有香。  臨廊邀鳥雀,據案讀文章。  一夢天涯遠,憂愁盡可忘。    登天安門  蒼老拙    憑攔遠望昊天開,萬里風雲眼底來。  忍憶當年揮手處,翻江倒海震如雷。    初聞免農稅  劉東海    田桑免稅迅飛傳,鼓盪如雷響震天。  結綵懸燈歌舞夜,農家好夢一宵圓。    復耕    擱荒地畝又逢春,管理施肥揮汗頻。  緣自田桑今免賦,惠農時雨潤民心。    卜運算元  金雪珊    造化最無情,歲月催人老。數十春秋一瞬間,鬢髮驀然皓。家事樂平凡,滴水憐珍寶。安度餘年翰墨游,悟入詩詞道。    登山  劉寶貞    危崖聳立入雲霄,一路攀援興緻饒。  登上方知非極頂,依稀仍在北山腰。    重遊雪峰崇聖寺  江 山    五月荊花自滿岡,山僧猶著舊寒裝。  莫疑峰頂藏殘雪,遠隔紅塵意自涼。  凈地名花遐邇聞,遊人爭至攘紛紛。  山僧不與紅妝近,自飲松風看白雲。    七十述懷  柏克勤  剪芹剜薺喜嘗鮮,漫步書山不覺閑。  霜葉如霞詩興涌,縱無佳句也陶然。    學電腦    滑鼠越點越輕靈,停鍵凝神想字型。  莫謂人生難再少,而今又做小學生。    看皎碧村農民書畫後  姚本英    鳳出深山乃福根,諸多賢士隱農門。  有才有藝知多少,爭看吟壇第一村。    高陽台·和平  耿德育    西北弓刀,東南金粉,何曾片刻安寧?虎踞龍蟠,無非過眼霓旌。傷心故國無家別,好河山,都付刀兵。路漫漫,烽火煙塵。骨肉飄零。紅旗到處狼煙掃,喜荊蓮花艷,大漠龍騰。兩制三通,炎黃團拜黃陵。人民四海皆兄弟,豈能容,恐霸橫行。一聲聲、急管繁弦,呼喚和平。    熒屏看北京奧運會  孫臨清    夜焰飛花耀五環,祥雲瑞氣滿長安。  千秋經典融豪舞,萬國衣冠仰大觀。  聖火已燃激情旺,金牌正勵健兒歡。  深宵我對熒屏久,喝彩心呼涌筆端。    海瑞感賦  許東航    它山看過此山奇,世仰剛峰總不移。  民本三章仁作序,公心一念德為基。  勞妻織布貧須嘆,葬母無銀潔可師。  大道悠悠欣抱朴,千秋日月伴君祠。    有所思  趙英敏    貪官何日絕?假貨幾時休?  危害江山久,匹夫能不憂!    伴月  田鳳蘭    長嗟良夜短,望月意纏綿。  人是多情苦,花承雨露鮮。    圓夢  珠峰高有限。思戀苦無邊。  莫道天堂好,情隨喜夢圓。    平安大街詩友會  歌舞喧騰詩意濃,新知舊雨訴真情。  平安樓上騷人醉,雪暖梅花蕊更紅。    雨中北海    良宵春雨伴君游,牽手相偎盪彩舟。  兩鬢飛霜情總在,東風一縷解千愁。    憶江南·瓊華島    春來好,雙燕舞翩躚,瓊島花容逢雨露,藍湖彩棹醉紅顏。難忘是情歡。    浣溪紗·煤礦事故  李建章    百萬年前草木身,深埋地下度光陰。渾身是寶號烏金。漏水塌方多事故。瓦斯爆炸屢傷人。官商勾結禍殃根。    習詩抒懷  陳貴清    石田方寸小如斯,依舊耕耘不廢時。  得失文章由史定,沉浮瀚海見真知。  莫犁野草傷新竹,只斂殘書愛好詩。  漫把清詞長養性,時人何必笑吾痴。  耽耽何處覓傳奇,故紙猶珍道不卑。  染翰經鋤情繾綣,探驪深海自陶怡。  尚余肝膽酬青眼,莫負詩詞對白眉。  拋棄名韁和利鎖,悠悠來者亦堪追。    詩友交流感賦  於子力    琴台逢約晚,疏柳遇時春。  醉詠三千闋,情牽故里人。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北疆哨兵等作者:佚名字體:【大中小】  北疆哨兵    男兒十八戍邊樓,哨塔歸來坐暮秋。  摺疊情思托鴻雁,擔心超重是鄉愁。    故鄉邊境行    邊境穿行欲斷腸,當年歷史已微茫。  界碑立處雜荒草,一朵花開兩國香。    題張家界天子山    手握金鞭立晚風,一聲號、令動山容。  如今我是石天子,統御湘中百萬峰。    題長白山石壁    大荒絕頂壁生風,流水滔滔萬壑中。  雲帳散成虹雨露,春巢飛出夏秋冬。    吉林霧凇    玉樹婆娑映彩橋,階霜渚雪日方高。  嚴冬猶有春潮湧,一夜江聲上柳條。    西藏雜感    遠處雪山攤碎光,高原六月野茫茫。  一方花色頭巾里,三五氂牛啃夕陽。    野塘魚    家在寒塘遠洞庭,蘆花影里聽蛙聲。  誤食月鉤光滿腹,偶眠蓮帳夢多清。    白城包拉溫都賞杏花    廣漠青黃識草芽,春風昨夜入農家。  林間坐到夕陽晚,撩起黃昏看杏花。    雜感    一線陽光繞指纏,世間物理不輕言。  薄雲似被遮深谷,小路如繩捆大山。    迷彩如林    三軍列陣示情懷,風雨如磐一字開。  遙見長堤迷彩色,鶯飛誤人柳林來。    退役答友人    五色雲邊住,二分田裡耘。  繁星皆舊友,巒嶂亦家人。  煙雨胸中氣,江河掌上紋。  春風吹鬢雪,與我最相親。    入山行    大江岸邊住,信步到山前。  對柳用心讀,將棋以手談。  溪聲新月酒,石徑古庵禪。  遙想輞川者,身閑意未閑。  清早入秋壑,黃昏逗嶺巔。  行穿風領地,坐借雨空間。  踏露身將濕,扶楓手欲燃。  舀來一勺月,醉飲古潭邊。  棄槎亂石岸,起帳莽松林。  明月撫琴過,綠風推牖臨。  江山一握手,天地兩知音。  休問來時路,星繁不可尋。    秋日登大頂山    紫塞花飄登九頂,斜陽獨步亂雲中。  鄉情俱染秋深淺,雁語難分味淡濃。  晝讀翻殘山石頁,夜行挑瘦月燈籠。  歸時但覺詩囊重,一句新詞一座峰。    秋日采山    八月興安野味香,兩三結伴上巒岡。  采菇女繞山羊道,摘塔人分松鼠糧。  掛樹衣巾飄彩蝶,隔溪笑語響斜陽。  層林深淺秋搖曳,誰遣生機畫里藏。    西安懷古    秦腔唐樂古今聞,霸業風乾剩幾斤?  渭水枯成黎庶井,烽煙凝作帝王墳。  阿房燒盡星分火,雁塔劫餘雲抱塵。  欲向城頭尋舊事。有人獨自夜吹塤。    春日述懷    最憶家鄉四月行,群峰蔽日雜陰晴。  梨花邀雪商量白,楊柳賄風先自青。  枕過春山留夢跡,擔回溪水有蛙聲。  如今欲到翻為客,要向東君道姓名。    夜宿長白山頂    夜深冷露漸侵階,獨步山巔情未回。  飲水方思堆嶂雪,催花欲借弄春雷。  天風浩浩生襟袖,地火熊熊溫酒醅。  手握星辰偏不摘,留將指印鑒重來。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題陳子坡與袁第銳兩詩家陽江合照等作者:黃玉奎[馬來西亞]等字體:【大中小】  題陳子坡與袁第銳兩詩家陽江合照  黃玉奎[馬來西亞]  惺惺相惜兩相知,聚首觀談啖荔枝。  聯句搜奇非話外,期頤秘訣亦灤窺。    賀《心潮詩詞》建社十五周年    喜見翩翩青少年,詩詞書畫一身肩。  今聲古韻全兼顧,舊體新章無漏偏。  情系炎黃通海外,弘揚國粹達天邊。  與時俱進開新頁,傳統維持志不遷。    賀牛天放同窗紐約泳賽摘金    下海能游非水牛,雖經甲子績還優。  秦王漢武當興嘆,未向吾兄秘訣求。    謝秦中吟先生遙贈《夏風詩刊》    南洋喜得夏風來,滋潤身心茅塞開。  古韻今聲吟妙句,新知舊雨獻瓊瑰。  情連海外炎黃裔,詩系蒼穹屈宋才。  猶念泛舟湖上日,尋時塞外再追陪。    參加中華詩詞學會活動十年有感    十載詩緣始鳳城,東南西北路千程。  春風秋雨頻相會,舊韻新聲漸有成。  欣看精英充後浪,願為偉業作先鋒。  神州來往傳薪火,有幸親身證復興。    侵伊戰費三萬億元令人不寒而慄  譚克平[美國]    三萬億錢付戰烽,天文數字尚無窮。  屍骸堆積山川上,黎庶流離水火中。  為擴霸圖空國庫,已招敝德毀邦容。  共看山姆難逃罪,仍作瘋狂歌大風。    美國入侵伊拉克四年之際——美國及世界各地紛紛反戰遊行  曹憲章[美國]    大千世界仰和平,何事干戈濺血腥。  天地黎元都怒吼,一紓心愿望河清。    觀花展    鮮花浩蕩展東宮,百態千姿涵玉容。  最是蘭花看不盡,清心雅品笑叢中。    鄉思    昨夜星辰昨夜風,鄱湖夢斷五更鐘。  身羈異域情千縷,歸不歸兮夢裡逢。    觀山    諸峰天外自飛來,莽莽橫空望眼開。  虎躍龍騰浮獸象,神馳胸盪上靈台。  金流大地沙千里,鍔刺青天劍百排。  蓬亂草枯彌大野,觀山豁目拓襟懷。    夏日游聖地亞哥    芙容半畝倚雲開,信是東風喚不來。  嚼得芳香成韻句,邀將倩影入襟懷。    旅次滿達瓦皇宮  陳孝宗    迴廊玉戶百重開,畫壁殘雕冷古台。  王氣黯然妃子去。換將遊客住宮來。    德里街頭遇見    殘氈半幅裹憂愁,朝跪神壇默叩求。  乞得殘羹充餒腹。蜷回冷漠卧街頭。    臨江仙·印度婚俗    燈映懸綢輝靄。光浮陳器明階。新娘紅絹半遮腮。管弦縈院宇,歌舞盪風埃。  廣列珍饈佳果,迎香蜂擁朋來。憑誰消費不須猜。嫁妝連宴樂,罄盡女家財!    八十杖朝感懷  謝國康[美國]    棲遲異域幾經年。物換星移感萬子。  舉步維艱身倒退,登階著勁腳迴旋。  康強體格難如昔,傴僂形神不似前。  世態炎涼焉得免,人生路上苦熬煎。    自勵    凌霜傲雪向前攀,險阻艱辛只等閑。  富貴門庭羞婢膝,榮華府第鄙奴顏。  浮雲世事頭顱白。逝水人情額角斑。  篤志潛心堅晚節,存留正氣在塵寰。    從北京飛赴倫敦途中作  張仙權    長空萬里赴英倫,拋卻繁忙快意身。  美雨歐風渾不論,欣然得趣在知新。    夜遊泰晤士河    飛歌熱舞已風流,醉眼浮華近月樓。  夜半濤聲寒入夢,半江煙雨半江愁。    游德國慕尼黑紐芬堡    湖光暗淡月將東,閬苑林深半徑通。  走馬飛鴻驚客夢,千秋萬事付朦朧。    從英格蘭中部湖區到愛丁堡    荒原此去應無期,薄霧輕霜草木稀。  一路聽談血腥史,悲歡俯仰已迷離。    人長久  馬錦活[美國]    珠江碧水映藍天,筆硯情深萬里連。  恨別少時同灑淚,春風楊柳憶華年。  故鄉遠望夕陽紅,惆悵天涯西與東。  追憶長堤明月夜,同游粵海借秋風。  西南風好夢芳容,宛若家園柳下逢。  久別相思魂欲斷,韶華逝水白頭翁。  夏日荷山綻碧池,開心鐘意詠華詩。  高風雅韻堪留戀,驟雨橫來未折枝。  他鄉有幸會金山,海角長亭共倚欄。  多少離愁隨水去,香茶一盞盡歡顏。  七六華辰越古稀,風霜不減熱情彌。  衷心恭賀人長久,遙望相扶百歲時。    詠黃山  劉情玉[新加坡]    仙人指路翠岩區,夢筆生花入畫圖。  怪石沖霄成列列,奇松嵌壁自株株。  奔流泉水漫幽邃,聚散雲層若有無。  十月秋山風嘯冷,九天彌望最心愉。    小重山·丁亥深秋,游屯溪,入「三百硯齋」    勝景名山逗客留,秋深風瑟瑟,夕陽收。古鄉小鎮百溪流,撩眼處,方石水紋優。細若玉肌柔,歙台雕件賞,意難休。無弦石上韻聲留,驚瑰寶,佳色潤雙眸。    游故國京城即興  辛成哲[韓國]    雨過天晴四月初,怡人春色綴韓都。  雄峰壯景挺青宇,秀水輕煙籠翠株。  北嶽途中逢舊友,南山塔上指新廬。  興來暢飲月江水,夢裡清醇有未殊?    觀子胥潮    功成屈死恨難消,懸首都門氣自豪。  吳越春鞦韆載後,錢塘猶見子胥潮。    觀白族民居    風情萬種見民家,小院池邊艷似霞。  忽見映窗人影美,吾妻留影扮金花。    望神女峰    船過巫山神女峰,雲煙繚繞雨濛濛。  豈因宋玉輕佻賦,千載蒙羞掩玉容?    採桑子  陳以濱[新加坡]    花園國度原非假。四季鮮花,到處鮮花。時送清香入戶衙。沿街老樹濃陰道,抑制塵渣,凈掃塵渣。望盡芳茵未有涯。  民多厭煮家常飯,你吃西餐,我吃拚盤。擠滿街頭飲食攤。時逢節假如蜂動。水逛灘灣,陸逛林巒。鬧市教堂人砌山。    虞美人·在克拉碼頭品嘗沙爹  王元明[澳大利亞]    天堂應數星洲美,夜色明如水。輕輕拂面是清風,故友相逢樂在酒杯中。碼頭克拉依然在,舊貌全都改。洗塵更洗一生愁,品味沙爹笑對水東流。    少年游·卡拉OK歌廳之夜    歌廳卡拉,名雲OK,夜夜客人多。人生苦短,青春更短,人不樂如何?一曲《長江》才唱過,接著唱《黃河》。我是洛陽南去客,尤其愛,《牡丹歌》。    神州六號  王者風[美國]    重陽佳節競登高。冷月寒宮嘆寂寥。  不讓嫦娥空悵望,探看何懼路迢迢。  重陽佳節競登高,科技巔峰景更嬌。  待到普天同慶日,蒼茫星宇並肩遨。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採桑子·神女峰作者:高 昌字體:【大中小】  採桑子·神女峰——用舒婷題(新聲韻)  高 昌  依稀神女如慈母,風也叮嚀,雨也叮嚀,萬種溫馨此處縈。巫山親切巫峽暖,山也朦朧,水也朦朧,眼底柔情次第濃。    生查子·蘭花草——用胡適主題(新聲韻)    久居幽谷深,誤把詩人惹。筇杖卻難尋,似與詩相躲。清清獨自香,厭被紅塵裹。浮世是非多,願被青山鎖。    鵲橋仙·錯誤——用鄭愁予題(新聲韻)    黃藤那酒,紅酥那手。渡口灘頭那柳。蕭蕭離緒翦風流。是或否、說無似有。  殷勤簡訊,纏綿E-Mail,總是柔情不朽。片時歡樂即成愁,那份愛、危欄佇久。    鷓鴣天·難老泉——用公木題(新聲韻)    指顧滄桑見古泉,雖名難老老何難。空傳地母能仙幻,實賴人工續水源。如舊夢,幸潺潺,幽然一嘆弄波瀾。將尋故跡今仍在,憾是華年不復還。    漁歌子·沙揚娜拉——用徐志摩題(新聲韻)    驪歌仍在耳邊飄,熱吻依然心上燒。菊瘦瘦,發蕭蕭,月光似雪淚如濤。  風塵萬里未忘情,雨雪番番色愈濃。拋紅豆,剪秋風,信是人間處處逢。    感事  瞿茂松    車逐浮埃月色侵,華燈不夜照林陰。  三資白領忙充電,九域朱門巧鍍金。  燕市求才輕馬骨,吳江送客泣花心。  可憐棄卷街頭立,飄緲層樓起鄭音。    沁園春    山裡農家,也做漁家,最好安家。自澗邊弓!水,籬邊種豆;梯田植稻,隙地栽麻。添兩番晴,更三番雨,春堇無聲暗換茬。無須夢,看箋鋪綠野,鋤筆生花。春風自在鳴蛙,引幾縷炊煙上峭崖。趁斜陽撒網,柳邊系艇;草繩牽犢,肩上扛鏵。吊腳樓頭,晾衣欄外,溢出茶香笑語嘩。怡情處,有螢縈竹案,月飾窗紗。    詠杭州灣跨海大橋  沈利斌    浪前無復作悲歌,已壘虹霓跨海過。  何日攜橋天上去,不須烏鵲架銀河。  茫茫大海起波濤。怒卷層雲隔望遙。  一日長虹天塹架,飛車奕奕過青霄。  鐵作脊樑鋼作骨,臥遊蒼海化飛龍。  車來何所去何處。猶帶瑤台煙幾重。    與青春詩會諸友游北京八大處    觀佛同來此,峰巒梵唄清。  香煙自何界?黃葉似前生。  有象說無象,來程忘去程。  西山最高處,揮手帶風輕。    偶得    縱已耽禪味,何能事事煙?  詩成五更後。夢向幾年前。  月灑清光亂,樹搖秋影偏。  寒鳧知我寂,一一過樓邊。    步韻李文朝將軍詠淮安    下草青蓮憶古邦,千年淮水脈流長。  誠知今古繁華地,信是人間魚米鄉。  誰得韓侯良計策,君懷枚乘好文章。  忽聽朗朗書聲起,一夜詩風萬里揚。    祭天峽谷  林峰    峰從晴靄碧,水似抱琴行。  莫入春深處,飛禽宿翠屏。    曉溪    晴光消盡晚霞多,十里鶯聲譜作歌。  袖底風光籠不住,擁將山色入清波。    梧桐峰    嵐煙漠漠漲青苔,細雨霏霏雲不開。  誰道春歸花又老。晚香一縷過山來。    青梅園    亭谷梅青似玉人,孤寒徹骨遠紅塵。  問君願否花前宿,可借東風第一春。    磚頭  何春梅    錚錚硬骨頭,壘起萬層樓。  默默將身獻,利名皆可丟。    石頭    原從僻野來,百鑿苦成材。  化作康莊道,心花萬里開。    木頭    出自大森林,長成一片陰。  曾經風與雨,磨礪棟樑心。    枕頭    柔情千縷織,長夜夢猶香。  勸爾休貪戀,窗前現曙光。    碼頭    身倚大江邊,魂縈萬里船。  此為中轉站,風險在濤巔。    幽谷  郭定乾    路轉溪回古谷幽,數峰高下白雲浮。  忽聽雞犬雲中鬧,知有人家在上頭。    春 日    晴日烘烘白晝長,蟬聲無力漫崇崗。  分明奏出催眠曲,好誘勞人入夢鄉。    深山春暮    攬勝尋春上翠微,絕無人處惜芳菲。  山花一片紛如雨,只有黃蜂點點飛。    東山女    長恨家山飲水難,十年九旱怨蒼天。  嫁郎不嫁才和貌,只愛門前水一灣。    京城打工  趙林英    一處柔腸兩地牽,嬌兒夢裡叫聲甜。  三更倚枕頻彈淚,天上星星數不全。  閃閃星光不夜天,思親意趣更纏綿。  何當攜子牽夫手,也算人間自在仙。    點絳唇·出差遇雪,念家  張建偉    雲捲風呼,飛花散落知何處?庭前梨樹,檐雨滴如瀑。佇望樓台,一水銀裝素。斜陽暮,炊煙似霧,人在關山路。    搗練子·夜讀    風細細,月溶溶,淡淡花香繼續中。最是人生得意處,深宵紅袖伴書燈。    探春  吳 菲    拜年聲里律回新,喜煞白山松水人。  爆竹能教花醒夢,東風悄借柳傳神。  聯珠雅事真稱契,點鐵詩情足可珍。  塞外景光隨處好,與君先探網中春。    春朝  周 影    綠窗雨打夢魂長,風卷殘紅處處香。  閑倚朱樓眉黛翠,剪裁詩料付韶光。    搗練子·故鄉行  胡繼康    庭院靜,古樓空,滿目蒼涼破敗中。青  壯入城追夢去,老人孩子守田壟。    憶王孫·贈沈洪保先生    青青柳色憶當年,初識先生黑板前。一曲春江慰玉顏,如甘泉,沁入心田枯草鮮。    長相思·悼邵煥敬先生    哭先生,送先生,請你稍稍停一停,晚生來送行。思先生,念先生,長憶挑燈改稿情。不禁涕汨零。    冬夜雜詠  沈雲枝    寂然面對一燈孤,滿壁淋漓酒後塗。  欲訴詩情誰與語,獨持杯盞自相娛。  掩門送去煙飛事,把卷翻尋天演圖。  落筆都成身外史,十年夢影寫之乎。    春日偶吟    溪山含遠黛,南燕啄泥來。  陌上繁花發,雲間曙色開。  陽和隨律動,福慧向心栽。  揮袖三冬去,鳴鞭好趁雷。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一方水土等作者:齊 輝等字體:【大中小】  一方水土  齊 輝    千里松江釀古俗,一方水土潤耕鋤。  魚蟲分趣頑童子,麥稻搖情醉老夫。  致富良籌平夙願,脫貧巧手繪新圖。  鄉音小曲聲聲處,無語炊煙戀草廬。    初晴    方經天浴洗塵埃,青野如織妙手裁。  雷喝雲屏隨雨去,風追草浪上山來。  蛙聲虹練七重秀,鷗影松花九曲白。  最喜農家說稻麥,瓜柵小酒亦開懷。    欷鄉暮歸    亂抹夕霞燒碧空,故園如畫醉關東。  瓜蔬肥解春華夢,糧豆豐抒熱土情。  咫尺牧笛聽妙女,隔江漁火鬧頑童。  霜風未洗三秋月,雁下群山已萬重。    回首  馬雲驤    涉世之初躍躍然,前瞻水火敢爭先。  疾風暴雨分敵我,酷暑嚴寒斗地天。  自問忠誠居九類,何期晴暖有殘年。  人生苦短一無再,長嘆征程繞大彎。    登高感賦    節到重陽不言老,樂隨青壯再攀登。  胸間往事煙雲過,眼下川流榛莽通。  溪谷楓林傾晚照,岩崖白髮櫛秋風。  群山涌浪濤聲起,壯麗雄渾一望中。    題延安寶塔山  路煥京    半壁江山虎口中,錦囊無計亂如蠅。  黃河咆哮挺身起,立地頂天一柱擎。    題延安窯洞    不見旌旗不見弓;埋伏溝壑半坡中。  當年烽火連天日,一洞能容百萬兵。    題井岡山朱毛小道    輕叩羊腸老帥先,笑迎彈雨氣猶閑。  一程二萬五千里,挑去神州三大山。    淦水行吟二首  余少敏    淦水八橋多少彎,廊迴岸陡霧團團。  斷竹新筍開新境,招惹遊人注目看。  和風陣陣任憑攔,嫩柳依依不忍攀。  目覽舟行人慾問,山牽綠水水纏山?    守城  賀才旺    庶子移椽到北門。商鞅遂兌五十金。  信誠雖是無形物。直令強秦帝業焜。    游西湖謁秋瑾墓  陳兆楷    千里淚尋俠女墳。西湖於岳有芳鄰。  渾身豪氣彩虹壯,一片丹心麗曰新。  碧血摧殘痛華夏,怒潮嗚咽慟乾坤。  君看禹甸已伏虎,祭墓萬山紅領巾。    登驪山    驪山雲樹綠蔭蔭,歷盡周唐與漢秦。  漢帝百征奪玉璽,褒妃一笑亂乾坤。  華清淫雨祿山亂,兵諫雄風少帥勛。  千古煙雲天際去,獨留涇渭碧濁分。    題大沽口炮台  王 玉    風雨如磐君未歸,暗將心事訴餘暉。  英魂忍辱蒼天淚,狼入京門你怪誰?    荷    裊裊胭脂雪,凌波月上池。  清風扶玉影,微步起相思。    京胡印象    弓頓揚春雪,弦揉醉彩霞。  行雲驚野鶴,流水落梅花。    網上看美國宇航局星雲圖片  韓 宇    璇璣浩渺捕星雲,法象迷離幻亦真。  彼岸迢迢誰破的?飛天雄起地球人。  鴻蒙未辟誦紅塵,吞噬殺伐竟似人。  才拭桃源天問淚,又聞星雨落紛紛。  看罷星雲宇宙空。天謎難解浩無窮。  可憐塵世芸芸子,名利爭攖刀劍鋒。  生命初發自杳冥?人成血火地球中。  洪荒信有無涯客,只是機緣探未窮。  村景  吳曉華    數樹槐花串串香,幾隻白鷺水濱忙。  綠楊蔭下耕牛睏,小憩村夫話漢唐。    春風  童 翱    李面桃容楊柳腰,飛紅漾綠競妖嬈。  年年勤弄生機筆,繪出江山色色嬌。    江城子·汶川地震  孟繁彪    山搖地動萬人亡。淚千行,悼國殤。國旗半降,無處不悲傷。共度時艱同患難,擦眼淚,挺脊樑!    火山  溪 翁    濃煙滾滾衝天起,百丈熔岩似水流。厚聚終究成怒火,薄發未必解沉憂。    熱水瓶    肚裡空虛應自知,雖說有膽並無識,  心胸狹窄沒頭腦,縱有熱情能幾時。    看樺皮畫  劉喜廷    自古樺皮薄似箋,今經巧手作航船。  忽聽兩岸猿聲起,已載謫仙過大川。    樺皮搖車    一見搖車憶早年,懸空悠蕩好安眠。一  籃中襁褓成人夢,多少至今猶未圓。    泥塑展    泥塑精心幾道功,嘻嘻童稚老頑童。  但聽鶴髮悄悄話,爺倆乘機看市風。    打工仔  李建華    宿露餐風城裡頭,貪黑起早蓋高樓。  工錢一月知多少?不夠官爺泡個妞。    農村夏夜小景  李湘泰    輕搖蒲扇送清風,陣陣荷香晚更濃。  群媼庭前談免賦,幸福盡在笑聲中。    賀「景渤杯」詩詞楹聯大賽成功舉辦  谷中維    縷縷鄉風撲面來,景渤杯賽聚英才。  玉龍躍海雄魂烈,靈筆指箋佳句裁。  歌誦古州潮百里,詩旋雲塔雨八垓。  欣逢芳苑正春日,喜有錦圖含笑開。    採茶  施國清    牽拉枝葉動,屈指采新芽。  上下穿梭舞,春姑紡綠紗。  日暖山添色,茶園十里春。  農家採茶女,入畫構圖新。    豐都行  江俊華    自古傳說鬼地方,如今處處稻花香。  少時淚灑天涯路,老大歸來認故鄉。    品茶有感  郭發盛    品味行家雅藝熟,平民解渴忘屠蘇。  橫生妙趣雲煙繞,日照茶山彩繪圖。    茶山素描    綠浪青波嫩葉鋪,茶農手舞比工夫。  氤氳霧氣鍾情戀,一派風光似畫幅。    編織女  馮樹良    身懷絕技譽千村,巧使枝條廢變金。  妙手贏來天下客,編出五彩幻霞雲。    絹花女    繽紛照眼百花妍,蝶舞蜂旋共雪翩。  點綠催紅誰妙手,農家妹子綉春天。    黔靈山雜詠  楊厚楣    深藏碧玉翠連天,未納塵俗纖縷煙。  不是天公生惻隱。世人那可覷姿顏。  石級曲上險峰彎,不畏艱辛肯苦攀。  汗灑涔涔風雨路,佛心已允入山欄。  湖光瀲灧雨前山,柳媚毿毿翠漫天。  夜靜舟停人盡去,徒留素月照空巒。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游青天河等作者:王作銀等字體:【大中小】  游青天河  王作銀    秋高氣爽百花香,北國湖山換盛裝。  峽谷絕岩臻妙境,丹河溪水潤康莊。  數峰無語斜陽立,萬壑有聲嵐氣藏。  昔日曹袁征戰地,今朝美景賽蘇杭。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贊    兩岸黃花迎貴客,一湖碧水映長空。  遊船似箭翻銀浪,大壩如關鎖孽龍。  灌溉補源千頃綠,截流發電萬家明。  制災弭患乾坤轉,海晏河清曠世功。    重陽登茱萸峰  張其恆    娛憂野菊從中出,夢繞藤緣古木陰。  一片愁雲迷望眼,三番喜氣凱歸心。  迢迢鳥道山如故,激激魚情水益深。  越石循崖登絕頂,歌中笛外客微吟。    韓愈像前有感  毛存現    遠看邙嶺千層景,近聽黃河萬籟音。  勤政終生除弊事,清廉一世入民心。  藍關昔日已知命,紫嶺今時正寢身。  不惑之年來拜謁,愧和吏部作鄉鄰。    黃河灘掠影(新聲韻)  白水平    荷蓮作伴賞河風,玉立亭亭波泛紅。  落日孤峰兩相望,頓覺逝水不留情    清明祭韓  行洪福    清明時節饗先人,韓愈祠塋起靄雲。  村婦殷殷求子嗣,學生切切禱奇文。  莫言迷信難成福,漫道無知枉費神。  率朴當含赤誠意,心頭已有十分欽。    泌園春·拜韓文公墓  李士毅    黃水之濱。紫金山下,肅穆井然。仰雙奇唐柏,蔽空繁茂;巍峨墓冢,氣貫長天。座座銘碑,行行頌讚,香火爐中起瑞煙。祭台上,迎金身塑像,虔敬躬參。儒魂沉睡千年。如日月光輝照世間。為朝廷除弊,忠心赤膽;兩呈疏奏,敢吐真言。文字激揚。神情燦爛,鑄就乾坤不朽篇。英名震,引古今中外,晉謁陵前。    瞻紀曉嵐故居  湯 洪    虎坊橋畔有名邸,一代英才久慕欽。  四庫書編編宇宙。草堂筆記記風塵。  藤蘿古勁文賢骨,棠蕊芬芳學士心。  獨立中庭留小照,甘霖玉露潤詩魂。    田間送飯(新聲韻)  湯林堯    情哥割麥掌車盤,妹送午餐田壟間。  肉炒麵條荷葉碗,油煎糖餅杏花籃。  提神兩盞菲菲露,解渴一瓶礦礦泉。  虎咽狼吞機械化,濃情摯愛在丘山。    村外小菜園(新聲韻)    這是誰家小菜園,竹編籬落木栽欄。  黃瓜乍顯尖直狀,茄子初分紫綠顏。  戴鏡白翁鋤草穢,著裙老婦弓!溪泉。  退休歸里無他事,墾片荒疇享逸閑。    村婦  韓振華    倚橋傍水牧群鴨,帶女拖兒又賣瓜。  顧客先嘗然後買,農家誠信不虛誇。    思念前妻和玉珍  崔正文    瘞玉埋香十二年,千言萬語恨難傳。  常思壟畝忙耕種,未忘廳堂話米鹽。  兒女一雙承夙志,屋房兩座印心肝。  陰陽異世怎團聚,相愛相親在夢間。    游韓愈祠  崔建強    小雨如酥獨謁園,從師解惑慕先賢。  豪情滿腹懷憂憤,衰朽殘年擘九天。  聖地長安佛骨諫,嶺南潮水鱷魚篇。  泰山北斗標文榜,自領風騷越百年。    題黃土故居圖  楊潔之    家住黃土地,耕織多辛勤。如蚓居土下,樂趣無人聞。豬崽七八隻,雞兔三五群。晨興鋤田壟,暮靄洗歸塵。日月伴我行。風雨賦我魂。男壯不嘆苦,婦孺耐艱辛。草木雖榮枯,歲歲留惠根。春種一粒粟。秋收滿倉囤。寒暑有循序,萬物共歡欣。親友常相望,杯盞度天倫。    自嘲  楊超然    一枕黃粱夢未醒,可憐兩鬢白霜生。  門庭冷落少賓客,小院花繁多蝶蜂。  漫步常和牛作伴,寂居幸有墨為朋。  黃昏莫道桑榆晚,驥老豈能忘遠程?    送友(新聲韻)  劉 群    東君不忍望離傷。身匿薄雲露舊牆。  兩日三秋一夢短,半生四季五更長。  笑聲堪比哭聲慢,握手猶如揮手涼。  天道酬勤知有淚,晨曦撲面照歸裝。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從泥河子回顧家營等作者:陳廷佑字體:【大中小】  從泥河子回顧家營  陳廷佑    萬木欣欣百卉芳,濃陰滴翠染村莊。  不疑山卧蒼茫遠,信是三春歸故鄉。    赴杭州途中    辭卻姑蘇急赴杭,運河濁水映星光。  船行夏夜風吹夢,月上橫橋客望鄉。  兩岸新樓燈影亂,千帆竟日槳聲忙。  何時載酒乘槎去,豪飲當須對大江。    游杭州虎跑泉    虎跑何方無影蹤,但聞泉水淌蔥蘢。  於今絕響思長嘯,尚有空山慰此行。  御筆一觀情益淡,名茶數口味方濃。  老僧卧笑黃梁美,翻教獸王掀大風。    游寒山寺    拾寒何處覓遺蹤,雁過村橋水向東。  古寺年年漁火月,客船霜泊夜聽鍾。    敲寒山寺鐘    方丈情殷話美談,登樓四顧更怡然。  笑聲匯入鐘聲里,半是遊人半是仙。    水調歌頭·游鳳凰山    道是鳳凰去,空有鳳凰山。清泉幽洞依舊,古剎傍危巒。腳下熊城縹緲。頭上嶺嘵千仞,棧道杳難攀。五步一佳境,十步一重天。須努力,窮絕頂,有奇觀。新裁黃海一角,煙島映池邊。霧鎖瀛州半隱,雲送仙台飛渡,夢裡幾回看。誰傾青花硯,醉墨趁風翻。    端午於嘉興    恰逢端午到嘉興,粽子飄香副盛名。  莽莽南湖煙復兩,欣欣烏鎮永和風。  緣通萬類知豐子,文改千番信沈公。  聞道工農雙進步,相期改革大功成。    觀上海京劇院演出「青石山」    九尾臊狐妖術高,千年修練自難熬。  山風蕭瑟苔岩冷,本性輕浮慾火燒。  纏定書生徒美色,請來關帝亦英豪。  從知送嫂單騎走,一把青龍偃月刀。    哭利鋒    伊人去後雨霏霏,解意長天亦淚垂。  忍顧卓刀泉脈永,悲侵太液月暉遲。  庸流不識陽春雪,俗子徒誇白玉姿。  從此塵心歸淡泊,登臨應是斷腸時。    看爹娘遺像(新聲韻)    爹娘是我眼中佛,朝靄春暉報未多。  千里燒香尋古廟,何如敬此兩彌陀!    賀新郎·宴美國客人唱京戲    余京劇戲迷也,單位母有重大活動,屢銜領導之命登台演唱。是日受命接待美國雙藍聯合會主席施睿達一行首度訪華,送別宴上,應客邀唱京劇《紅燈記》、《三家店》兩段助興。此前佘訪美時在巴爾的摩市赴該會宴,席間亦曾唱。  京劇終須唱。座中看、白膚碧眼,洋裝洋相。觴酌暫停惟古韻,盡葆聲情本樣。聽陣陣歡呼鼓掌。試演皮黃腔調美,似仙音,裊裊從天降。雖我笨,也頗像。重逢每憶巴城港。抖精神、弘揚國粹,登臨亮嗓。可笑番邦無識者,歌手稱余有妄。說票友,更其惘惘。文化中西分兩脈,味相通,咸辣酸甜醬。風雅共,各欣賞。  (以上周興俊推薦)    訪友道中  雲 軒    新亭初著雨,獨步問山家。  古樹依墟落,溪橋生野花。  雲浮玉琴響,影共夕陽斜。  漫顧來時路,芊芊青草遮。    春日與友登西嶽    星沉西嶺路,客出劍門關。  曙色通函谷,秦雲起華山。  風回玄鶴下,花散野人還。  今日登臨意,寄來嵐海間。    游宿彭州山潭    七夕初涼夜,輕車駐鉤潭。  波輝青嶂月,風動梓林嵐。  幽笛疑龍語,飛星似手談。  清居多道者,岩下結茅庵。    過海天樓    移步東門外,寒泉漱碧流。  疏鍾穿細雨,孤鶩下青洲。  石澗蒼蘭發,雲塘短楫浮。  春衫人不遲,來過海禾樓。    聽姑蘇雲鶴彈琴    挾琴登澗周,坐欲拂清弦。  來者愁不語,秋山坐寂然。  歸雲侵廣帶:微指引流泉。  席上空凋葉,知音自忘年。    中秋寄人    中庭桂花樹,搖落起天芬。  畫閣懸秋月,緇衣弄晚曛。  懷翻滄海水,夢抬蜀山雲。  千里何為寄,清光暫與君。    呈抱雲峰聽松道人  黃志軍    岷峨雲氣繞諸峰,萬里歸棲此谷中。  曾上秦陵勘帝寢,還嘆夔口困川龍。  世無大道行難久,居隔青山趣卻同。  游罷汶州思故友,兼程轉謁玉虛宮。    秋日四章(選三)    素心依舊愛神遊,漸繳青春恨白頭。  葵藿傾陽斜日逝,蒹葭倚岸碧江流。  雲鱗霧爪勞空想,故跡殘苔佇暮秋。,  谷里幽蘭頻入夢,荒庭衰草悵遺愁。  白雲瑤草惹相思,想見名花不自持。  夢裡蘼蕪應莫采,胸中荊棘最難醫。  幽蘭過手香猶在,明月依人影未離。  仍是錦城秋葉落,暮江蕭瑟路臨岐。  韻迥神孤雁旅單,豈堪落日下虞淵。  初懸鏡月勞人望,比列秋花冀水憐。  心跡飄飄輕若絮,寒林漠漠談如煙。  情知此緒難消遣,坐入山雲竟不還。    早行華陰道中    客旅殘宵過芷汀,沙鷗起落感飄零。  雲棲古木遮幽寺,月入秦山剩遠星。  晨鳥嚶嚶相互語,殊鄉落落短長亭。  悵今林下雅人少,於路吟哦空自聽。    返蜀途中漫成    騷程隨見蓼花紅,馬踏雞鳴細雨蒙。  秦嶺低雲淹蜀道,劍門雄氣佇秋風。  日移關影天將晚,雁宿塘陂路豈同。  魏武平生懷奉孝,榻書遺策定遼東。    答故人慫恿結集  謝良坤    情仇檢點或無聊,禿筆生涯剩自嘲。  料有浮名沽不得,隔年心事怕推敲。    腹痛戲題    經宵轉側復縱橫,真箇吞聲尚有聲。  已減微薪茹素久,因誰五內演刀兵?    即興    春風直欲破愁城,獨坐丘隅天地清。  浪想浮生存小我,梧桐樹下聽秋聲。    丁亥雜記    南風一縷篆煙輕,大夢回看思欲騰。  或抱騷心閑正好,休誇鐵膽老尤能。  彀中人物車前草,腕底文章壁上燈。  偶向疏窗成獨笑,拈花差近坐禪僧。  風雨柴門次第過。肩頭鬢角等消磨。  淮南雞唱青雲路,閭左人埋黃土坡。  萬乘有為當大事,單方無計起沉痾。  愁殷沽得清涼散,寧與招安心上魔?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九龍湖水廠贊等作者:李勻瑤等字體:【大中小】  九龍湖水廠贊  李勻瑤    春風漫撫九龍喉,湖水幽幽映廠樓。  過濾層層嚴把守。唯將生命繫心頭。    慶元宵  胡鳳珍(女)    萬家燈火月初圓,大地同暉不夜天。  一曲笙歌春似海,金樽把酒醉豐年。    馬嵬  李鑫潼    十年榮寵幻如仙,魂斷馬嵬兵不前。  遣恨長歌情尚在,來生怎續此生緣?    奧運聖火頌  韋廣智    五洲四海聚屏前,萬里晴空耀五環。  聖火情濃連世界,祥雲引領上珠巔。    祥雲聖火(新聲韻)  劉藍欽    祥雲聖火起新程,華夏歡欣四海騰。  情撒千山連萬水,傳播友誼共和平。   春至  胡科迷    綠柳小窗前,桃花映眼帘。  春風搖倩影,拂袖舞翩躚。    高考將臨有感(新聲韻)  張雲豐    十載寒窗待此時,懸樑刺股夜燈知。  莫愁來日無捷報,會向蟾會折桂枝。    櫻花雨(新聲韻)  潘吾希    風過繁花俏麗枝,吱吱微響作親昵。  未覺馥郁情生處,雨撒繽紛落滿衣。    游九曲溪  洪東鵬    竹筏悠悠漂九曲,青山夾道霧朦朦。  艄公細與遊人說:玉女痴情化此峰。    懷念爺爺  洪培烽    爺爺已走我悲傷,容貌常縈在夢鄉。  夢醒還思爺教誨,恩情未報隔陰陽。    思親  黃 強    爺爺年已邁:仍自下田耕。  未盡兒孫孝,更添思念情。    春  洪煥彩    爆竹聲聲響,梅花朵朵紅。  春風吹大地,萬物復甦中。    清明    柳綠桃紅景色新,清明時節總思親。  鮮花一束墳前放,無限哀思寄故人。    雪  洪鑫慰    寒風獵獵梅花俏,瑞雪皚皚天上飄。  北國風光無限好,銀裝素裹更妖嬌。    蓮花  洪虹如    身出淤泥不染塵,花兒朵朵氣清新。  潔身自愛人稱頌,更把芳香惠世人。    相見歡·西湖  洪惠榆    西湖景色宜人,草茵茵,綠柳和風四季總如春。涼亭里,風光美,遊客頻。漫步長堤空氣倍清新。    蘇幕遮·他鄉求學  胡 傑    感秋來,離暑酷。皓月懸空,清冷難獨處。夢裡驚愁鄉戀促。幾百家書,聊把衷腸訴。喜冰消,春草露。燕雀歡飛,萬物春風沐。書館課堂均不誤。博覽群書,哪管斜陽暮。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戊子年詠鼠等作者:楊逸明等字體:【大中小】  戊子年詠鼠  楊逸明    飽食無憂枕自高,官倉鼠輩正閑聊。  商量成立基金會,救助人間流浪貓!    西遊記新詠四絕句    唐僧  管理階層地位殊,精通念咒不含糊。  斗妖無膽兼無識,整治徒兒有緊箍。    孫悟空  耍遍天宮與佛門,頻翻筋斗笑猢猻。  故鄉花果山多好,還去當啥弼馬溫!    豬八戒  戲言幾句落豬身,只怨嫦娥太較真。  恨未投胎時尚世,會調情是好男人。    沙和尚  西行輜重一肩挑,不為陞官不為鈔。  試問當今公僕輩,幾人風格有他高?    貪官軌跡圖  岳拯民    官場一日悟玄機,拉得紅旗作慮皮。  運轉全憑神庇佑,財來自有鬼驅馳  吞江欲壑填難滿,換日花招察盡知。  法網恢恢無處遁,鐵窗回首不勝悲。    虞美人·貪官鐵窗恨    炎炎烈日凄凄雨,誰與同寒暑,鐵窗寂寂月朦朧,試問黃梁幽夢幾時重?阿嬌風韻千金買,此際人何在?想來庳是不知愁,又伴新交含笑上高樓。    西江月  李謨高    謀得蟒袍玉帶,全憑美貌嬌軀。床頭敢令骨如酥,征服高官無數。難捨權錢正爽,哪堪花葉將枯。頻飛國外換肌膚,再造青春屁股。    去年11月26日電視報導全國發生三起礦難    陰森礦洞屢生災,噩耗怕聞偏又來。  白布遮屍陳累累,黑紗纏臂哭哀哀。  休疑法紀成空話,終是權錢育禍胎。  但願風波從此息,屏前日日盡開懷。    江城子·讀某省作協副主席《廢墟下的自述》有感  潘清貴    世間難免有人狂。借名堂,騙外行。離譜填詞,卻道是華章。歌德誰知人缺德。看網路,罵王郎。何期地震毀家鄉。裂村莊,塌街坊。抗震救災,大愛信無疆,安得行家揮健筆,中國頌,正開場。    酒烈士  王保玉    官家春夜不閑卻,小屏風上西江月。  一時美女盡招來,歌舞莫教春夢覺。  停杯僵卧喚不醒,溫柔鄉里旋如冰。  盛年此去真草草,又向何處醉來生?  來生未辦今生喪,縣府發文字字壯:  因公殉職記一功,上下認真當榜樣!  先烈黃泉若相逢,此君應羞無地容。  槍林彈雨打江山,鮮血染就國旗紅。  金甌永固願長久,豈惟碌碌迷花酒?  民間疾若若在意,涕汨自然濕襟袖!  死則死耳誰惜命,風流雲散發深省。  官場飲者知不知:能得人心天下定!    段義和現象沉思錄  彭振武    原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市、省、全國三級人大代表段又和為甩掉包養13年的情婦柳海平,指使其侄婿陳志於2007年7月9日下午將兩公斤炸藥置於柳的汽車座下引爆,立時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名校文憑筆若椽,機靈乖巧善攻關。  政壇覓得青雲路,平步天階穩做官。  索賄賣官包小姐,金磚紅傘巧周旋。  十三年里多投訴,不誤升遷到省班。  醜聞世上沸揚揚,紅被裡頭幽夢香。  閃閃金光三代表,整裝擇日進京堂。  斂財斂色猖狂甚,棄舊難成起殺心。  一爆如雷天下震,殘煙裊裊日西沉。    央視《焦點訪談》披露某地官員挪用中小學危房維修款作「新馬泰」游  王書清    折服官員有大才,組團考察別心裁。  瀕危校舍維修款,巧變觀光擋箭牌。  公僕一行游海外,專資數萬化塵埃。  寒風凜冽聲聲怨,學子何時脫禍災?    考察  夏蜚聲    考察官員一大幫,貴妃格格帶姨娘。  「因公」出國招牌硬。多去幾人當不妨。    聞海瑞步行上任有感  斯大品    步履淳安海瑞公,黎民疾苦掛心中。  而今公僕何其眾,幾數英雄幾數蟲?    廣告  陳振文    鋪地蓋天多亂彈,明星開口沒遮攔。  黃粱自古難成夢,畫餅而今卻可餐。  李鬼歪心黑洞洞,王婆巧嘴繞彎彎。  跳樓放血全憑膽,商海凡人不勝寒。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灕江卓筆峰等作者:朱名良等字體:【大中小】  灕江卓筆峰  朱名良    原作  千尋毫穎帶霞開,欲展流雲作紙裁;  橫掃長天誰出手?朝朝蘸墨待雄才。    題山居  攀窗欲透紗,豆蔓也知家。  隨意栽蘭草,隔牆聞桂花。  雲氤山潑墨,水影樹披霞。  夜靜蟲聲遠,清輝沏入茶。    點評:  《灕江卓筆峰》堪稱佳作。造語新奇,形象生動,把卓筆峰描繪得形神兼備,氣勢非凡,給人以美感。起句即以壯美形象,令人頓覺驚喜。這是寫實,也是比興,新奇而不失其真。次句用比喻承接,於想像中拓開境界,為下文蓄勢鋪墊。第三句以設問轉向奇思異想,再度拓寬境界,具雄勁之風,並循此順水推舟,落在結句的深遠立意上,含不盡之立意於言外。起承轉合,頗得絕句章法;平仄、粘連、押韻,也都合乎律度。唯第二句句末用分號欠妥,因句義完整,宜用句號。  《題山居》也寫得好。通篇狀景如畫,融情入景,景語即情語。有近景,有遠景,寫花、草、樹、蔓、山、水、雲、霞,都富有生氣,用以渲染山居的寧靜優雅氛圍,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首聯將豆蔓擬人化,從側面襯托山居人家的迷人魅力,連院里的豆蔓也「攀窗欲透紗」。中間兩聯對仗工穩而有變化,意韻俱佳。幽蘭香桂、山光水影,遠近相宜、動靜有致,將山居環境點綴得幻般神奇。尾聯借夜靜蟲鳴拓開境界,以山居主人的「清輝沏入茶」作結,耐人回味。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人間詞話》)應該說,此詩不愧為「有境界」之作。    賀唐風詩杜成立三周年  劉全忠    原作    古木逢春  春風煦煦綻奇葩,卧看詩壇絢彩霞。  一代文豪吟絕賦,千年古木吐新芽。  風思汾水星搖月,雲想唐風雨誦芭。  汩汩溪流澆韻樹,瞳瞳杲日照中華。    駿馬凌空  東風裊裊暖風熏,駿馬凌空勢氣神。  三晉文壇騰日月,五州詩界綉乾坤。  千年神韻宏光大,一領風騷創革新。  雨後篁林聽幼竹。群峰萬壑漾琴音。    玉樹臨風  唐風款款煦三春,玉樹臨風卓綠魂。  鶴上藍天翔遠志,蟬鳴玉樹奏和音。  詩壇古木千秋秀,汾水奇葩萬代馨。  晉地梅開香北國,如雲騷客馭乾坤。    點評:  三首七律基本合律。可見作者已初通平仄、對仗、押韻之法。第一首用平水韻「麻部」。第二、三首用新韻。語言也比較流暢,還有些較好的句子,如「鶴上藍天翔遠志,蟬鳴玉樹奏和音」之類,以形象表情達意。  問題有三:一是構思立意未能緊扣唐風詩社特色。無新奇之感,缺深警之意;二是語言提煉不夠,泛泛而談,重複詞語、重複意象較多;三是有些話講得過了頭,如「一代文豪吟絕賦」作來讚美區區一個唐風詩社,實在過譽了。這與藝術誇張是兩碼事。寫詩需要誇張,但誇張必須合理,不能失真。如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借有形之發,突出無形之愁,誇張極為大膽,卻讓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實。  上述毛病產生的原因,主要在於作者對所寫題材不熟悉。此類應酬之作,既非親身體驗,又無深切感悟,還要拉長為三篇,這就難免有水分。魯迅先生說:「作者寫出創作來,對於其中的事情,雖然不必親歷過。最好是經歷過。」(《葉紫作序》)寫詩更是如此,必須以自己親歷過或經歷過的事情為題材,才能寫深切的感受,寫出詩意和詩味。  學好詩詞要過三關:格律關,語言關、意境關。格律關易過,過語言關和意境關難度較大。你的基礎較好,格律關已基本闖過,下一步要在語言、意境方面下功夫,先從選准題材做起。    王澍點評    望月魄(二首)  李伯陽  漾漾水晶眸,清輝若掩羞。  冰心項前鎖,愈解愈魂勾。  脈脈水晶眸,天姿幾可求。  芳心何所以,碧海共銀舟。    點評:  題目特佳,望月魄而想到嫦娥工程,有感於懷,遂有是作。略加微調,尚望商榷。第一首中掩羞意為掩飾羞態,清輝代指月亮。以之掩羞,固有擬人之效,似不如以嬋娟代月姐,則不必擬人而人自在也;魂勾詞序勉強,改句在魂勾前著一把字,明確是月姐的芳心把人魂勾去,而不是魂勾去了什麼。第二首中,幾可求固可,但幾字意多,易生歧解,似不如明確無誤地說世罕儔為愈。以字改寄字,似與下句關聯更切。  韓愈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旨哉言乎!你關於第七次作業的說明。使我知道了不少大作中的含意,並對夜字多餘的批語,直抒己見,不敢苟同。求實認真,十分欣慰!教學相長,信不誣也!  孫過庭《書譜》有句話:「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此言雖指書法,亦通詩學:古往今來的好詩,無不平易近人,明白如話,而詰屈聱牙,令人費解之作,殆難傳遠,必待箋注而後可讀,實在浪費讀者精神,殊不可取。尊詩《大寨牛牧》,雖非追求險絕,但也著實費解,誠如來信所言:第一首負擔的內容太多,不易表現。即如改寫《大寨》:  雲染南山綠,林生東晉涼。  陶翁看花眼,幾認自家莊。  首二句仍須註解,而且過於執著,也有歧義:因東晉引出陶翁,其實東晉人多得很,王羲之,謝安等名人都是,改謝則為「謝公花眼看。誤認自家莊」,改「王」則為「羲之花眼看,疑是自家莊」了!如欲不加註釋,大寨可改為:  雲染南山綠,護村林送涼。  行人看走眼。錯作自家莊!  又:「天方」《詞源》解作指阿拉伯半島,為伊斯蘭教發源地,有天方天房等名稱。岩寨既奪金陵之美,夜過本國地方,何必要借外國的舊時月色,才能消魂呢?    改作  秋水漾晶眸,嬋娟若掩羞。  冰心鎖愈解,愈是把魂勾。  脈脈水晶眸,天姿世罕儔。  芳心何所寄,碧海共銀舟。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試探(外一首)作者:孫 瑞字體:【大中小】  試探(外一首)  孫 瑞    將小小的石子  投進湖心  是否會盪起漪漣  將古老的謠曲  掛上柳梢  是否有黃鸝婉轉  將含情的一瞥  擲向對岸  是否會飛來媚眼    放風箏    陽春三月風清清  千隻紙鳶翔太空  阿妹放的花蝴蝶  阿哥放的是金鳳  蝴蝶向著金鳳飛  金風朝著蝴蝶鳴  寥廓晴空緊相依  莫非紙鳶也有情  不是紙鳶情意深  線柄兒握在誰手中……    山霧  張 雯    這群頑皮的孩童  屬於那家幼兒園?  趕在我們到來前  已跑得遍野滿山  擋我們的路  吻我們的臉  攔我們的車  蒙我們的眼  太陽一出現  這群頑童都已不見  我們才知道  她是幼兒園的總管    請給我一點時間  李 源    請給我一點時間  讓我忘了你  你的身影無處不在  我的思緒飄來飄去  不得半點兒安息  請給我一點時間  讓我忘了你  你的舉止操縱了我的自由  沒有航標的小舟  永遠走不出海的困惑  請給我一點時間  讓我忘了你  當你明白我對你的摯篤  你就會懂得  無花果不開花的秘密    無眠  王風利    相思的心  被黑夜的刀  一片片地割  期待的情  被閃爍的星  一針針的刺  牽掛的腸  被彎彎的月  一下下的鉤    你是一朵吉祥雲(外一首)  劉 鵬    你是一朵吉祥雲  輕輕地 輕輕地飄遊  在博奧蔚藍的晴空  悄悄地 悄悄地慰撫  我孤苦躁動的魂靈  你是一隻報喜鳥  脆脆地 脆脆地鳴囀  在幽靜空濛的山谷  亮亮地 亮亮地喚醒  我沉寂掩隱的憧憬  你是一顆幸運星  閃閃地 閃閃地輝映  在瀲灧浩淼的湖泊  柔柔地 柔柔地滑入  我絢麗繽紛的夢境……    當我輕撫那棵玉蘭樹    滑順的長髮裊娜的步  雀鳴幽靜了湖畔路  有多少個黃昏  就有多少個日出  當我輕撫那棵玉蘭樹  你是我夢中的白鵠  嬌艷的玫瑰娉婷的竹  綠蔭掩映著紅瓦屋  有多少回缺憾  就有多少回彌補  當我輕撫那棵玉蘭樹  你是我今生的經書  飄灑的細雨空朦的谷  杏花迷醉了少年目  有多少次相思  就有多少次痛楚  當我輕撫那棵玉蘭樹  你是我不解的情愫  編後話:新詩之頁有意提倡白話格律,得到一些詩友的響應,投稿漸漸多了起來,山東省青州市作協自動組織了這個專頁,詩也比較整齊。十分可喜!他們計劃在二年內出版一本白話格律詩集,我們等待著。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競放千花不負春作者:林星煌字體:【大中小】  一口氣讀完丁國成的《「新詩主體論」可以休矣!》(2008.3《中華詩詞》),大有神清氣爽之感。他從「新詩主體論」推行背景、「新詩主體論」有欠科學、「新詩主體論」名不符實、抑舊揚新的雙向停滯、新舊詩壇的對立情怨、新舊詩體的優勢互補等方面對「新詩主體論可以休矣」這一觀點,作出了令人信服的闡述。激動之餘,不揣淺陋,試從詩詞特質、詩歌體性和詩壇共榮三方面略談芻蕘之見,以就正於大家。    一、鍾靈毓秀:詩詞之美    凡物之興焉,必有其興之條件和規律。中華詩詞在被壓制幾十年的情況下反而得到蓬勃的發展,除了改革開放時代提供盎然生機之外,自有其深層的內在原因。  中華詩詞是凝聚漢語文化精華的文學樣式。任何詩歌藝術;都與該國的語言和文化息息相關。魯迅先生說過,漢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漢文學史綱要》)。漢字「三美」之特質在中華詩詞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字形上漢字獨立成體,具有西語單音複音字相錯雜所不具備的建築美和對稱美。字音上漢語屬聲調語言;據發音之高低、升降、長短分為四聲而形成平仄律,從而產生抑揚抗墜的聲律美;字義上以象形為基礎造字法的漢字,可直接傳遞語義信息,其因言成象的表意特徵,孕育出中華詩詞優美的意象藝術。中華詩詞還得到了漢民族思維的恆久浸潤。長期以農業自然經濟為主的中國人,具有適應四節律動的圜道觀,以「中和」為美。而律句中平仄往複循環所產生的音律和諧之效果,以及對偶句的整齊勻稱、整散句的相生相補,無不折射出中國人的循環觀點和整體和諧觀。  中華詩詞是凸現民族表現風格的審美規範。從句式節律看,在平仄安排上遵循「奇偶相生,輕重相權」的美學原則,營造出中華詩詞所特有的句內平仄相間、聯內平仄相對、聯間乎仄相粘的格式,取得異音相從的美聽效果。在韻律安排上以韻字之相押造成同聲相應、迴環往複的韻律美,以韻腳之串聯,關上粘下,強化了詩歌結構和形象的整一性。在句式安排上以五言(二三式)、七言(四三式)為基本句式,通過雙言結構和三言結構的靈活交替,使詩句節拍奇偶相合、聲氣緩急相須。產生一種吟誦調性和豐富的表現力,而且,根據實驗,詩句長度以7±2音節數比較符合人的整塊記憶跨度及聲氣吐納舒適度,五、七言與人的這一生理機制恰相適應。從詩體範式看,絕句上聯與下聯各相當於一個樂句,與音樂上的「二段體」完全吻合,形成了一個自足的「輪迴單元」;律詩首尾聯為散句,中二聯為偶句(偶句中詞語的並置又非常適合中華詩詞意象並置手法的運用),句法對稱而兼具錯綜之妙,結構整飭而又宜於表現起承轉合之波瀾,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詞、曲句型長短不齊,節奏豐富多彩,既形成多種句子表現手段,又強化了文字聲調的音樂性。作為審美規範的詩詞在創作中若與千姿百態的「意象」較好地結合起來,並注以氣、神、韻、境、味等因素,則會產生百態千姿的風貌和富於韻味的魅力。  正如毛澤東所說「舊體詩詞源遠流長,……最能反映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特性與風尚」,在以中華民族為特定創作主體和主要接受群體的大語境下,仍以「新詩主體論」為由而將中華詩詞打人另冊,無異於對母語文化及其審美規範的漠視和背離,既不理性也行不通。    二、各擅聲情:詩體之性    中華詩詞是生長於中華文化這一沃土的藝術奇葩。而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是選擇詩問還是新詩來寫作,這是諸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也是詩人的創作自由。  詩詞不乏相題行事之空間。就像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聲情效果一樣,不同的詩體也具有不同的品性功能。古人對此早就有清醒的認識:「夫古詩、律詩,體格不同,氣象亦異,各有法度,各有境界分寸。……作者相題行事,各還其本來,各成其當然之諧,不亦善乎!」(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相對而言,新詩篇不定句,句不定字。伸縮自如,在根據詩意選擇不同格式、表達不同聲情方面具有詩詞不可比擬的自由,但詩詞在發揮體性功能、表達情感方面也不乏縱橫馳騁之天地。概而言之,詩嚴肅莊重,兼有風、雅、頌、賦、比、興六義,題材廣闊,手法自由,風格多樣,多用於反映社會性群眾所共有的情感。其中,絕句短小靈便,渾圓自然,適於表現精彩之片斷和瞬間之感受;律詩體大而章法謹嚴,宜於精細的刻劃;詞之特質以深婉細膩為美,多用比興,尤長於描述婉約纏綿之思緒;曲具有民間風格,多用賦法,間或用比興,語言樸實潑辣。宜於淋漓盡致地直抒胸臆;至於朴茂雄肆的古體詩,在表現壯闊的生活圖景方面,運用得好,也可游刃。總之,中國歷代詩人根據詩歌發展規律和審美要求,為內容的表達創造了多種可供選擇的詩體,它們各顯聲情,各擅勝場,至今仍具有新詩無以替代的表達功能和審美韻味。就連主張新詩運動的胡適也說:「不必排斥固有之詩詞曲諸體。要各隨所好,各相體而擇題,可矣。」(《論小說及白話韻文》)如果無視眾多詩體的不同功能,閹割詩人「相體擇題」的創作自由,繼續一味地「以新抑舊」,必將加重詩壇之偏枯現象。阻礙中國詩歌的健康發展。  格律也可成為表現之利器。談到詩詞的表達功能。或許有人會以「束縛思想」為由而貶抑之。事實上,世界上並沒有不受束縛的詩體。錢鍾書說:「詩者,藝也。藝有規則禁忌,故曰,持』也。……大匠之巧,焉能不出於規矩哉!」(《談藝錄》)詩詞有格律,一如跳舞有舞步、戲曲有行當一樣,是藝術規範化的需要。即使是曾說過舊詩詞「束縛思想,又不易學」的毛澤東,在另外的場合也說過:「形式的定型不意味著內容受到束縛,詩人喪失個性。同樣的形式,千多年來真是名詩代出。佳作如林。固定的形式並沒有妨礙詩歌藝術的發展。」(見臧克家《毛澤東同志與詩》所引)。這裡就有一個完整地理解毛澤東詩論、辯證地對待格律束縛的問題。聞一多說:「對於不會作詩的,格律是表現的障礙物;對於一個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現的利器。」(《詩的格律》)從某種意義上說,詩體的束縛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一是有助於句子的精鍊。詩詞的句子由於字數、句數、平仄、對仗等要求,對於情感的表達確有一定的限制,但也因此對語言的提煉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二是有助於表達的疏浚。詩詞創作過程中詩人常可根據某一詩體某一句式及某部韻字的排列,意想不到地激活相關聯想而觸發多種構思和語彙,進入「聯類不窮」的創作狀態。從而促使詩人的感受、情感、意象:結構和辭采一一納入審美規範的軌道之中。    三、競放共茂:詩壇之春    既然中華詩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且不同詩體各有其所宜者,那麼,讓詩詞與新詩之花滋長競艷,同榮共茂,實乃繁榮中國詩壇的明智抉擇。  此興彼存,順應詩體流變規律。提倡詩詞和新詩並駕齊驅,是否有悖於「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觀點呢?我們認為,「代有文學」之說1[2]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競放千花不負春作者:林星煌字體:【大中小】對強調中國文學史文體變遷升沉的某些現象確有提綱挈領的好處。但若據此而作出片面的結論,認為現代必以新詩為主體而罷黜詩詞,則是對文體發展規律的莫大誤解。一則詩體的演化有其客觀的規律,不以個人的意願為轉移,也不是行政命令的產物,更不是短期內所能一蹴而就的。縱觀中國詩體流變史,新詩體從萌芽到成熟盛行,是眾多詩人長期創作實踐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規律性,大概需要兩三百年的歷程。「五,四」以後,奢望依靠「新詩主體論」的推行就能在短時期內讓新詩「取代」傳統詩詞,終不現實。二則新詩體的發展並不以舊詩體之消亡為前提。這是因為,一方面,有通才有變,有承才有創,新詩體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才能避免先天不足之痼疾。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深層土壤仍能不斷地給舊詩體供以養料,而且舊詩體可以通過題材選擇、意脈安排、視角調整、意象組合、語言創新在更高水平上復活自己,勃發新的藝術活力。事實上,在每個時代,當一些詩體流行的時候,另外的詩體並沒有消亡。如在詞體流行的宋代。一代文豪蘇東坡寫詞270首,寫詩卻近3000首。三則詩歌以意境高、美為標準,並不是以今和古或孰為主體作標準。即使是「體以代變」,也不一定見得「新詩」必然成為主流。吳沽敏、朱宏達教授就認為:「所有民族都以格律詩為主流。自由詩只是一種變體。……即使在別的國家裡,自由詩也不是主要形式。」(《漢語節律學》,語文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孰為主流,應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宜人為地過早一錘定音。  各體互興,創建詩壇生態平衡,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文體。中華詩詞節奏優美,韻律和諧,已發展為寓統一功能與變異性功能於一體的成熟形式,便於把無序的生活納入有序的藝術結構之中,形成情景交融的優美的意境。但在表現狂颶式的激情和更為複雜的矛盾時,其手段則顯得比較薄弱。而新詩以其自由運用的各種體式,在詩意的探索開拓、意象的營構深化、語言的變異生新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為現代中國人表達自己的思緒提供了新的途徑。但在充分利用漢語聲律等優勢,以審美規範功能去幫助詩人化無序的生活為有序的節奏等方面,尚缺乏適合中國人審美習慣的藝術範式。從某方面看,傳統詩詞之所短,往往是新詩之所長;而新詩之所短。則往往是詩詞之所長。唯有推行百花齊放之方針,在給新詩鼓勁的同時,也給詩詞鬆綁,促使兩者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取長補短,並以創新之精神,在題材新、感情新、意境新、語言新等方面作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達到詩壇的動態平衡,才能不負於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時代,讓各種詩體之花蕾,共沐春陽,競相綻放,迎來詩壇萬紫千紅的春天![1]2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論詩詞意境營構的虛實相生作者:李文慶字體:【大中小】  明代詩論家屠隆說過:「顧詩有虛,有實,有虛虛,有實實,有虛而實,有實而虛,並行錯出,何可端倪。」從根本上說,虛實相生是詩詞意境的基本內涵、基本審美特徵和內在結構特徵,因而理所當然地成為詩詞創作的一個基本方法。  在意境與意象的關係上,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一句名言:「境生於象外。」北大袁行霈教授在《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一文中更加明確地指出:「境與象的關係全面而確切的表述是:境生於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組合之後的升華,意象好比細微的水珠,意境則是漂浮於天上的雲。雲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為雲,則有了雲的千姿百態。」(見《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一首詩所蘊含的意境是一個渾融一體的藝術世界,是一個無限擴展的想像空間,是一個充滿生氣的活的肌體,蘊含不盡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味、韻外之致。一首詩所蘊含的意境包含著無數意象。詩人不可能也不必要將所有意象寫入詩中。換句話說,寫入詩中的意象僅僅是整個意境所包含的全部意象的一部分。整個意境包括兩部分意象:一是有選擇地寫入詩中的意象,二是如唐代司空圖所說的「象外之象」,即寫入詩中的意象及其組合所引發生成的想像中的「象」。詩中之象加上象外之象形成詩的整個意境。宋代歐陽修的《六一詩話》引用了梅堯臣的一句名言:「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這裡所說的「如在目前」的「難寫之景」,指的是寫入詩中的意象(景象、物象、事象等等);這裡所說的「見於言外」的部分,指的就是「象外之象」。寫入詩中的意象及其組合是相對較實的部分,而象外之象是想像中的意象,是相對較虛的部分。顧祖釗在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中,明智地把一首詩的整個意境分為「實境」和「虛境」兩個部分,指出:「意境包括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較實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見於言外』的較虛的部分。意境從結構上看,正是二者的結合。」「實境是指逼真描寫的景、形、境,又稱『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虛境則是指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的空間。它一方面是原有畫面在聯想中的延伸和擴大,另一方面是伴隨著這種具象的聯想而產生的對情、神、意的體味和感悟,即所謂『不盡之意』,所以又稱『神境』、『情境』、『靈境』。」寫入詩中的意象及其巧妙組合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引發「象外之象」,換句話說,描寫詩中的「實境」完全是為了引發生成實境之外的「虛境」。從而形成一首詩的整個意境。正如書中指出,虛境是實境的升華,它體現著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制約著實境的創造與描寫,處於意境結構中的靈魂和統帥地位。但是,虛境不能憑空而生。在意境創造過程中,一切還必須落實到實境的具體描繪上。這就告訴我們,在詩歌創作中要正確處理實境與虛境的關係,作到以虛境引領實境,以實境引發虛境,虛實相生,以實啟虛。例如,唐代詩人朱慶餘的七絕《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此詩又題為《閨意獻張水部》。詩中所描寫的閨房情事是實境部分,由此而引發讀者想像到的作者與張籍以及主考官之間的微妙人際關係情景,是意想中的虛境部分。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就在於表達作者參加科舉考試前的期待和不安心情,因此引發讀者生成虛境部分是此詩創作的關鍵。作者在虛境的引領、制約下巧妙地描寫詩中實境部分,以新娘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官,以閨房情事為描寫對象,寫了這首詩,徵求張籍的意見,並希望張籍給予援引。實境部分為虛境部分服務,以虛領實,以實啟虛,虛實相生,妙手偶得。詞也是這樣。例如,毛澤東的《卜運算元·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首詞表面上描寫梅花在風雪連天、寒冰萬丈的艱苦環境中,花枝俏麗,斗霜傲雪。最先向人間報告春天的消息;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齊發,卻在百花叢中微微而笑,歡樂地和大家一道共同享受這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這是寫入詞中的意象及其組合,是相對較實的部分,是「實境」。而實境描寫的目的是為了引發虛境,即詞中所描寫的梅花品格和形象誘發人們聯想到革命者的崇高形象和高貴品質;當革命者處於極其艱苦的年代,更煥發出強烈的革命精神,堅持真理,不畏艱難,進行英勇卓絕的鬥爭;而在革命取得偉大勝利之後,革命者並不居功自傲,與人民大眾一道為革命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共同歡笑,表現出革命者的博大胸懷。詞寫實境部分完全是為了引發生成讀者意想中的虛境。因此詩人在創作時按照營構虛境的要求,在虛境的引領下,精心而巧妙地描繪詞中梅花的形象。以虛領實,以實啟虛,虛實相生,是這首光輝的詠梅詞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訣竅之一。「五·四」以來的許多新詩名篇,如臧克家的《老馬》、戴望舒的《雨巷》也都是虛實相生,以虛境引領實境,以實境引發虛境的優秀詩篇。  宋代嚴羽所謂的「唯在興趣」,清代王士稹所謂的「神韻」,王國維所謂的「境界」,都是與虛實相生這一意境的基本內涵、基本審美特徵、內在結構特徵密不可分的,或者說,是虛實相生的必然結果。可見,堅持虛實相生。以虛境引領實境,以實境引發虛境的基本創作方法是詩詞意境的基本內涵、基本審美特徵、內在結構特徵的內在要求,是詩詞意境營構的基本途徑,是詩詞創作的一條基本規律和基本經驗。  但是必須看到,虛實相生的基本創作方法,說到這裡才說了問題的一半。因為虛境不可能憑空產生,一切還必須落實到實境的具體描寫上,也就是說,最好的虛境也要有實境引發生成,因此功夫全在實境的描寫上。而詩中「實境」的描寫也有實景與虛景、實寫與虛寫、實筆與虛筆,一句話,實象與虛象之分,也有一個虛實相生的問題。古往今來,許多優秀詩人為了有效地引發虛境,在詩中「實境」的描寫上大量採用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詩中「實境」描寫的虛實相生寫法有幾種常見的情形:有實無虛,光寫實景,不寫虛景。清代翁方綱在《石洲詩話》中說過:「唐詩妙處在虛處,宋詩妙處在實處。」但是,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按實肖象易,憑虛構象難。」正如當代偉大詩人毛澤東所說:「詩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對立統一,太現實了就不能寫詩了。」實則有盡,虛則無窮。詩詞全篇光有實景實象,沒有虛景虛象,又不留下「空白」,不能引發讀者想像以形成深遠的虛境,往往難以成為優秀作品。例如,晚唐貫休的《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之一:「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庭樹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評此詩曰:「景實而無趣。」雖然詩中的景色寫得也很美,但句句都是山家可見到的實景,將讀者的視野局限在詩中所寫實景的範圍,未能給讀者留下充分想像的餘地,難以引發聯1[2][3]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論詩詞意境營構的虛實相生作者:李文慶字體:【大中小】想形成虛境,言盡意止,淡乎寡昧。當然,光寫實景,不寫虛景,卻留下「空白」,以實隱虛,也能寫出詩詞傑作,但需要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這且留待下文論述。  詩中「實境」描寫,有虛有實,虛實結合。或先實後虛,或先虛後實;或以實為主,或以虛為主;或以虛寫實,或以實寫虛;或以實生虛,或以虛補實等等。例如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此詩第一句實寫,第二句實中有虛,「人海流」寫的是意想中的景。三、四兩句,以虛寫為主,「千里目」是虛,而「一層樓」是化虛為實。虛中含實。「更上一層樓」會有什麼「千里」景象?詩人留給讀者以充分的想像,詩中所寫的虛景虛象把讀者引向更加高遠廣闊的視野。虛實結合的詩中意象組合誘發生成渾融一體的意想中的境界,寄寓了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高瞻遠矚的博大胸襟,蘊含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成為流傳千古的名篇。王之渙另一首七絕《涼州詞》同樣是運用虛實相生、以實生虛表現手法的典範。又如,唐代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詩中利用「落梅花」的意象,點明聽到的是《梅花落》曲,化虛為實。樓上聞笛,笛音好象梅花飄落,化實為虛。又如晚唐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此詩思路曲折,在時空交錯中,兩次寫到「巴山夜雨」。一、二句實寫。三、四句用「何當」兩字領起願望,預想團聚時的甜蜜、歡暢與溫馨。這是意想中的景象,是虛寫。虛境中的夫妻團聚將要「話」些什麼?留給讀者想像,生成一片空闊的虛境。兩地遠隔的苦苦相思,流落異鄉的寂寞悲涼,對未來歡樂的憧憬,盡寓詩的整個意境之中。宋代也有許多虛實相生的優秀詩作。如葉紹翁《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中園外所見的描寫是實景,由此引起的對百花盛開、滿園春色的推測聯想是虛寫。詩的三、四兩句,「一枝紅杏」是實景,「春色滿園」是虛景。「關不住」的「春色滿園」可以引發聯翩浮想,引發深刻的哲理思考。又如蘇軾的七絕《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前兩句寫盡了西湖的水光山色,晴姿雨態。全面概括了杭州西湖的旖旎風光,是實寫。後兩句運實人虛,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天下聞名的古代越國美女西施,寫出了西湖山水美的意態神韻,是虛寫。從此,西子之喻成為對西湖的定評。大家熟悉的清代鄭板橋的七絕《竹石》,其妙處也主要是在實景的描寫中巧妙地處理了虛實關係。詩的前兩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寫得偏實一些。後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寫得偏虛一些。後兩句由實入虛,虛寫意想中的勁竹。全詩虛實結合,成功地表現了詩人自己的精神氣質。  尾句虛寫,以虛傳神。此種寫法在絕句中最為常見。這類例子很多,如當代荀萬里的七絕《登山作》:「不惜平生四體勤,群山登罷又河汾。歸來檢點衣冠候,雙袖猶藏萬里雲。」前三句寫實,末句寫虛,袖藏「萬里雲」是意想中的虛景,由此虛景才能引發虛境,才能傳神。又如山東省甄秀榮的七絕《送別》:「南國春風路幾千,驪歌聲里柳含煙。夕陽一點如紅豆,已把相思寫滿天。」詩人巧借紅豆喻夕陽,以晚霞滿天喻惜別之意、相思之情,使人回味無窮。成為全詩的點睛之筆,是以虛傳神的精品。再如福建省蔡厚示的七絕《井岡山作》:「一路秋聲上井岡,丹楓金菊喜初霜。玉龍潭底波光碧,欲挽清流洗濁腸。」此詩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詩人運用了虛實相生,以虛景引發意境的表現手法。  虛寫為主,化實為虛。有的詩詞作品甚至全篇基本上都寫虛景。例如,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稱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全詩只首句用實筆,其餘全用虛筆。構思之新穎奇異,實屬罕見。又如,毛澤東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是大家所熟悉的名篇,此詞只首句是實寫,其餘全用虛景,結合吳剛的神話故事,以虛景引發虛境,表達出詩人對兩位英烈無限崇敬的心情,充滿激情地讚揚兩位英烈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又如,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首以虛寫為主,以實補虛,營構出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  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亦實亦虛,虛虛實實。詩中所用意象看似實景,又似虛景。如唐代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既是實寫又是虛寫。煙霧迷濛、繁華似錦的三月揚州是詩人想像中的迷人景色。又如宋代蘇軾的《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詞的上片:「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明寫湖上盛開的荷花,是實景;卻又似用荷花輕盈柔美的姿態,暗喻彈箏女子,是實中有虛,亦實亦虛。「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同樣是虛虛實實,虛實難分。  無象為象,以實含虛,留下空白,以虛補實。中國古代的畫家們深諳此道。清代畫家笪重光在《畫筌》中說:「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清代王夫之在《詩繹》中對此也有論述:「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墨氣所射,四表無窮,無字處皆其意也。」作畫,「無畫處皆成妙境」,無墨為墨,無筆為筆;寫詩,「無字處皆其意也」,無象為象,無景為景。詩畫的藝術表現手法確有相通之處。王夫之所舉唐代崔顥的《長干曲四首》之一詩中抓住人生片段中富有戲劇性的一剎那,只寫了詩中女主角的片言隻語。表面看純用實筆,實際上就像一幅畫一樣,畫面上留下一大片空白,以不寫寫之,不言言之。試比較唐代賈島的《訪隱者不遇》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詩中只寫實景,隱去了虛景,虛景變成了虛空、空白,就像一幅畫中,以虛空襯托、補充實景,卻發人想像,形成深邃的意境。全詩並未直接描寫深山景色,也未描寫隱者的形象;人們讀了此詩,卻在眼前浮現出一幅雲煙杳渺、幽靜深遠的水墨山水畫。畫中似有一位風神清朗的隱士彷彿正從白雲深處採藥而歸。詩中所寫的情景成了最能生髮的「富於包孕的片刻」。此詩妙處,正如清代蔣和在《學畫雜論》中所說:「大抵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詩中意象組合後所留下的空白、虛空,猶如書畫中的飛白、音樂中的休止、戲劇中的潛台詞、電影中的空鏡頭,為人們留下廣闊深遠的想像空間。虛實相生在這裡達到了老子所說「有無相生」的極高境界。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很讚賞唐代司空曙的[1]2[3]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論詩詞意境營構的虛實相生作者:李文慶字體:【大中小】《喜外弟盧綸見宿》一詩中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兩句,並且與唐代韋應物的「窗里人將老,門前樹亦秋」、白居易的「樹初黃葉日,人慾白頭時」作了比較,認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其實三詩之妙,就在於以實含虛,以實景引發虛景,語斷而意連,象顯而意隱,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像餘地。詩中留下的空白,由讀者在想像中補充、拓展。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一詩中為人們廣為傳涌的兩句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妙就妙在這兩句詩只寫了有特徵性的六種景物,只寫實象,未寫虛象,卻留下一片空白,以實象實景誘發讀者想像,引發一幅商山早行圖,使人想到遠離家鄉的遊子的艱難和心情的凄苦。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領悟到這種只寫實象,省略、隱去虛象,無象為象,以實隱虛,留下空白,以虛補實,語不接而意接的藝術表現手法在詩詞意境營構中的奇特作用,發揮奇思妙想,精心加以運用,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傳世之作。例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旅夜書懷》中的「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一詩中的「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陸遊《書憤》中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在現代新詩中也得到了創造性的廣泛運用。如臧克家的《三代》,余光中的《鄉愁》等等。不少詩論家把這種藝術表現手法比作電影蒙太奇的技法並加以研究提倡。正如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所說的那樣,兩個蒙太奇的對列,不是一加一的二數之和,而更像是二數之積。英國美學家休姆也說過:「兩個視覺意象形成一個視覺和弦。它們聯合起來暗示一個不同於兩者的新的意象。」把電影蒙太奇技法用於詩詞創作,是詩詞意境營構中虛實相生藝術的極致。  清代工畫善詩的方薰在《山靜居畫淪》中有一段十分精闢的話:「古人用筆,妙有虛實。所謂畫法,即在虛實之間。虛實使筆生動有機,機趣所之,生髮無窮。」描繪形形色色、變化無窮、虛實相生的畫內之象完全是為了引發「生髮無窮」的畫外之境;同樣,描寫詩中虛實相生的「實境」完全是為了誘發讀者的想像,引發實境之外「生髮無窮」的虛境,從而形成一首詩的整個渾融一體的獨特意境,並以此蘊含詩人的特定情思。在新時代的今天,有志於繁榮中華詩詞的詩人詞家想必會矢志以求。運用虛實相生的藝術理論指導詩詞創作,寫出更多更好的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意新境美語工的精品力作。[1][2]3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要從苦淡識清妍」作者:蔡厚示字體:【大中小】  朱熹(1130~1200),這位曾長期被誤解為道貌岸然、不通情性的理學夫子,似乎是反對作詩的。其實不然。他不僅不反對作詩。而且自己就創作了許許多多極富情趣的好詩。他的詩保存至今的尚有1200多首,且絕大部分經過他親手編定,現見《朱文公文集》卷一至卷十中。只是由於他在哲學方面的聲譽太高了,因此往往淹沒了人們對他在文學和詩歌方面的注意。我曾在文學評傳《朱熹》(收入呂慧鵑主編的《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續編·二》中著重指出:「在12世紀下半葉的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朱熹的成就雖不足與陸遊、辛棄疾並駕比肩,但較之於范成大、楊萬里和陳亮諸人是毫不遜色的。」  乾道三年(1167)十一月,朱熹偕張拭同游衡山,相互以詩唱酬,輯成《南嶽唱酬集》。其後不久,朱熹偕范念德、林用之東歸,途中又唱和了不少詩。朱熹在《南嶽游山後記》里說:  詩之作,本非有不善也。而善人之所以深惡而痛絕之者,懼其流而生患耳。初亦豈有咎於詩哉?  從這段話里可看出,朱熹並不真正贊同程頤等人的「作文害道」之說。雖然,朱熹早年的確向皇帝陳述過「記誦詞藻,非所以探淵源而出治道」(《壬午應詔封事》)和發表過「故詩有工、拙之論,而葩藻之詞勝,言志之功隱矣」(《答楊宋卿》)。這類見解只不過表明朱熹反對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視詩以言志的功用罷了。他反對重辭藻而輕治道,反對「棄本逐末」和「以是為當務而切切留意也」(《答徐載叔賡》)。他把「道」放在第一位,把「文」放在第二位,只是強調「文」從「道」出和「文」要服從「道」而已。顯然,這種說法也很偏頗,但跟其它主張廢「文」學「道」的理論比較,它畢竟還容許「文」的存在。朱熹在(答楊宋卿》書中說:  詩者……亦視其志之所向者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於高明純一之地,其於詩固不學而能之。  這無疑是忽略了詩歌作為語言藝術的特點,因此,必將導致以「道」代「文」的簡單做法,從而造成輕「文」的結果。  儘管如此,朱熹從創作實踐中還是體會到許多詩中「三昧」,寫下了許多精闢的論詩文字和論詩詩。如《齋居感興二十首·序》云:  余讀陳子昂《感寓(示註:「寓」,應作「遇」)》詩,愛其詞旨深邃,音節豪宕,非當時詞人所及。如丹砂、空青、金膏、水碧,雖近乏世用,而實物外難得之奇寶。欲效其體,作十數篇,顧以思致平凡,筆力萎弱,竟不能就。然亦恨其不精於理而自托於仙佛之間以為商也。齋居無事,偶書所見,得二十篇。雖不能探索微眇,追跡前言;然皆切於日用之實,故言亦近而易知。既以自警,且以貽諸同志雲。  由此可看出,朱熹詩論的主旨有三:(1)要「精於理」;(2)要「切於日用之實」、(3)「言亦近而易知」。這頗有些類似我們現今的要切近政治、切近生活和切近群眾的主張,無疑是含有它合理的成份。特別值得我們稱讚的是:朱熹並不否定「詞旨幽邃,音節豪宕」等審美要素,並認為這些都具有超實用的審美價值。至於格律之精粗,用韻、屬對、比事和遣詞之工拙等等,朱熹只反對一味地追求,而不否認它為「物外難得之奇寶」。這正是朱熹的詩論較之於王通、程頤諸人的詩論為通達之處。  朱熹在《過高台,攜信老詩集,夜讀上封方丈,次敬夫韻》詩中寫道:  十年聞說信無言,草草相逢又黯然。  借得新詩連夜讀,要從苦淡識清妍。  「從苦淡識清妍」便是朱熹對審美方式的一貫追求。像《石廩峰次敬夫韻》:  七十二峰都插天,一峰石廩舊名傳。  家家有廩高如許,太好人間快活年。  此詩只以平敘開篇,而奇想卻白天落。詩人盼望人間廩實糧豐,百姓能過上安樂生活。其民胞物與之情躍然紙上。但尋其意趣,則宛似從景物中自然流出,至為平淡。  又如《雪梅二闋奉懷敬夫》云:  梅花發。寒梢掛著瑤台月。瑤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時節。野橋流水聲嗚咽。行人立馬空愁絕。空愁絕。為誰凝佇?為誰攀折?  這首《憶秦娥》詞,也一洗綺艷,但求清妍。而從清妍中卻能明晰地看出詞人的襟抱和他對友誼的真摯來。  所謂「清妍」,即清新、幽妍的意思。要怎樣才能夠達到「清妍」的境界呢?朱熹提出了以師法自然為宗的創作理論。這是從鍾嶸以來就一脈相承的在中國詩學界居主流地位的理論,朱熹只不過更從哲學的高度予以概括罷了。他在《新喻西境》一詩中已說得十分明白:  自然觸目成佳境,雲錦毋勞更剪裁!  在《次韻擇之(金步喜見大江有作)》一詩中,朱熹寫道:  江頭四望遠峰稠,江水中間自在流。  並岸東行三百里。水源窮處即吾洲。  他的詩就像自在流動的江水,水源窮處他就可「舍筏登岸」了。  朱熹的詩論,除大量見於《晦庵詩說》、《清邃閣淪詩》或《朱子語類》卷139及140者外,見於晚年詩文中的亦復不少。如:  不是胸中飽丘壑,誰能筆下吐雲煙?  故應只有王摩詰,解寫《離騷》極目天。  ——《奉題李彥申所藏俞侯墨戲)  昔誦《離騷》夜叩船,江湖滿地水浮天。  只今擁鼻寒窗底,爛卻沙頭月一船。  ——《戲答揚庭秀問訊之句二首》  前一首指出生活閱歷對詩歌創作的重要意義,提出了藝術源於生活的論斷。這一論斷竟早於俄羅斯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同題著述達七個世紀。後一首說明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的反作用。意謂詩人若不肯積極從事審美活動,則哪怕生活閱歷再豐富,也是產生不了審美效應的。宛似詩人擁鼻寒窗(在窗里吸煙),而興緻索然,則即令皓月當空,岸若錦繡,也是產生不出詩來的。  從以上敘及的朱熹的論詩詩中,我們現今的學詩者當可獲得大量有益的啟迪。我們必須貼近時代、貼近人民、貼近生活,反對一味堆砌辭藻。力求清新、雋雅、平易的詩風。這樣將有助於詩歌精品能更多、更好地湧現出來。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雨夜關窗偶成》本事(外一篇)作者:劉 章字體:【大中小】  霹靂一聲聲,關窗閃電中。  投牆花影里,畫虎入林叢。  這首《雨夜關窗偶成》作於2007年6月  30日夜。我晚上不再讀書、寫作,因為一旦進入一種境界便放不下,准失眠。一般10時準時休息。因為我屋前無樓房,一般不拉窗帘。剛躺下,雷鳴電閃,南雨打窗,我馬上到書房關窗。我的書房窗台上總是有花,冬天太陽進屋,以花影為窗帘。關窗瞬間,一個閃電,電光將花影投在牆上,東牆掛著畫家王慶昌為我畫的工筆虎,花影投在虎上。「這不是畫上虎跑人叢林么?」電光石火,靈感一閃,寫成這首《雨夜關窗偶成》,此詩絕非構思得來,可謂天賜神助。  「霹靂一聲聲」霹靂急,必雨驟,寫自然現象,「關窗閃電中」,寫我的行為,「投牆花影里,畫虎人林叢」,寫所見,一個「入」字化靜為動,乃詩家用語。起承轉合,有時就是自然實錄,不在匠心也。    《題泰山斬雲劍》本事    一劍橫東嶽,年年斬亂雲。  生成棉與帛,天下少寒人。  這是五言絕句《題泰山斬雲劍》。  1982年3月19日,我隨河北省音樂家協會的作曲家們一塊登泰山。那時還沒有索道,都是徒步。在快活三里平坦路段之側有一塊兩米多高的劍形石條,名斬雲劍,有文字說明,說泰山雲降至此為雨。石旁並無古今文人題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卻動了感情,記在心上。我們到山上,天已經黑了,住了一夜。清早漫山白雪,踏雪登日觀峰,也未見日出。雪很厚,踏石磴上積雪下山,生怕滾坡,歸途只構思成三首小詩,其中便有《題斬雲劍》:「我願天下的寶劍,都像它一樣裁雲,剪成綠色的雨,滋潤生命的春;裁成潔白的絮,溫暖寒冷的心!」因為我是草民出身,因此希望化云為雨為帛,1992年1月,我擬出版一本詩詞集《中華風景》,收集我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詞,不能沒有寫泰山的詩,先寫了一首憶登泰山的詩:「記得當年東嶽行,清風明月夜攀登。覺來窗外千山雪,曉日紅浮水晶宮。」又將《題斬雲劍》的新詩改成舊體詩,就是文前引的這首。它比新詩更簡練,更容易記憶。兩三年前。我請賀老敬之為我寫條幅,他就選了這一首,跋字為:「我愛劉章同志詩,尤喜此首,不揣字拙,聊抒敬意。」  賀老一貫謙誠,一個「喜」字,讓我高興;兩字「敬意」,讓我愧不敢當。  我主張新詩與舊體詩詞相結合,並付諸實踐,把新詩當舊體詩詞寫,把舊體詩當新詩寫,此一例也。    詩走濃縮之路  聶 索    俗語有云,膠多不粘,話多不甜。詩亦然。  不把多餘的根須砍去,做不成一件好根雕;不把多餘的辭句刪除,寫不成一首好詩。  稀釋的蜜不甜,稀釋的酒不醇,摻水的詩沒人愛讀。不要把僅夠打一把小刀的鋼鐵硬要造成一門大砲;不要把僅夠寫一首五絕的內容硬拉成兩首七律。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千古名篇;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千古名作。如果前者是一串珍珠,那麼後者則是一粒鑽石。但這一串珍珠與這一粒鑽石,都得具備詩的特徵,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最大限度地開拓出詩的藝術境界來。  一般說來,詩越寫越長並不是好事;小中見大,以一當十的詩才是上品。  台灣出版過一本叫《小詩瑰寶》的書里有這樣一首標題為《詩》的詩,說得非常中肯:「詩/越寫越短/是詩人的才幹/詩/越寫越長/是讀者的災難」(作者是已故詩人徐竹影)。詩人應從這首詩中受到啟迪。  劉勰說得好,「辭約而旨豐」。這永遠是詩藝的追求目標。詩,應走濃縮之路。  余光中先生的《夢李白》堪稱傑作:「酒人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把李白的詩歌成就在唐代的地位寫得出神入化,令人嘆為觀止。  劉章兄的五言絕句《山行》:「秋日尋詩去。山深石徑斜。獨行無嚮導,一路問黃花。」成詩於1979年,當「獨行」句萌發於心際時,他激動地想說:「不能改了,這樣的句子給二百大洋也不改了」,直到1981年又把「深山」改為「山深」,方才最後定稿。這種力求詩藝完美的精神,很讓人敬佩,值得廣為倡導,認真向他學習。    改「好詩」  劉慶霖    改詩很重要,人所共知,但詩怎麼改?改什麼樣的詩?卻是個難題,而且做法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把不合律的詩改得合律了:第二種是把用詞不當、表意不清的詩改得文從字順、表意清晰了;第三種是把原來文字和格律沒有毛病,但意境平平的詩修改提高,以求再上層次。這些方法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是,這些做法都是針對水平比較低的詩進行的,因此,改出來的詩往往也難進入佳作之列。有毛病的詩當然要改,但我更提倡改「好詩」。  這裡所說的「好詩」是指那些文字和格律都沒有問題,意境也不錯,但還算不上是佳作的詩。這樣的詩,一經修改調整,再上層次,就能成為佳作或者精品。清代詩人徐蘭有一首《出關》的詩:「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是一首絕好的邊塞詩篇。沈德潛《清詩別裁集》評云:「眼前語便是奇絕語,幾於萬口流傳,此唐人邊塞詩未曾寫到者。」但是,此詩的前兩句最初卻是「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如果作者不作後來的修改,雖說也是一首不錯的詩,但由於這兩句缺乏形象,意和境的鋪墊都不到位,影響整個詩的表現效果,就算不得是精品佳作了。  我曾與年輕軍旅詩人王子江談起改「好詩」的話題,他也深表贊同,並說起自己改詩的例子。子江寫過一首《哨所吟》:「軍裝緊束在山林,和雨同風處到今。塞上男兒真戰士,紅旗一桿補天襟。」詩本來已經不錯了,可他後來把尾句修改成「紅旗一角補天襟」。雖然只改了一個字,但「紅旗一角」比「紅旗一桿」更形象,更貼切,更符合「補——天襟」的實際,所以這首詩受到普遍的好評。楊金亭老師在《牧邊歌》序言中評論這首詩時說:「尾句中『補天襟』的形象,『立片言而居要』,一個頂天立地的邊防戰士的形象,已矗立在讀者的想像之中了。」我個人改詩,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有一首《松花湖晨起》:「清晨最喜岸邊峰,一片生機藏此中。提起林襟輕抖動,半天鳥語亂花風。」最初的尾句是「一堆鳥語落春風」。沒改之前,自己本來也比較滿意,後來有人提出,尾句的意象雖然好,但「落春風」不是很準確,因為「林襟」本來就在「春風」裡面。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聽了他的建議,把尾句改成了「半天鳥語亂花風」了,不但比原來表意準確。而且還有了立體畫面的感覺,增強了詩的感染力。另外,我還寫過一首贈人的詩:「眼前光景待誰收,曉倚滄桑月色樓。銀雁啼濃霜似雪,金風搖熟夏成秋。雲蒸紅日生寥廓,路捆蒼山喚自由。天地悠悠人作主,其中妙處為君留。」這詩寫出之後,自己認為很不錯了,尤其自己比較得意「路捆蒼山喚自由」一句。我在想,山路像繩索一樣捆綁著大山,蒼山在呼喚著自由。這多形象,多深刻啊。可是,別人並沒在意我的表現,甚至還要我解釋之後才能明白是怎麼回事。這引起了我的反思,為什麼自己很得意的作品,別人不認為好呢?答案是:我的詩雖然深刻,但卻不淺顯,沒能做到深入淺出。《漫齋語錄》中說:「詩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淡。」袁枚也說:「非精深不能超超獨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領解。」(《隨園詩話》卷八)於是,我對這首詩做了「大手術」,只留「路捆蒼山喚自由」這一句的意象,進行再創造。就成了現在的:「一線陽光繞指纏,世間物理不輕言。薄雲似被遮深谷,小路如繩捆大山。」(《雜感》之二)「小路如繩捆大山」與「路捆蒼山喚自由」雖然意思沒變,但卻更形象更淺顯。結合前三句的鋪墊,整首詩就更有衝擊力。一些詩友讀了我的(掌上春光)詩集後,都能背下這首詩來。  目前,不少詩人作品很多,寫得很快,但在改詩上下的功夫卻不夠,尤其是不肯改「好詩」。這,或許就是個誤區。《四庫全書》中收乾隆皇帝四萬餘首詩,但卻投有人認為乾隆是個好詩人。而王之煥只留下六首詩,張若虛只留下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成了公認的大詩人。為什麼,就是詩的高度不一樣。因此,與其一味地追求數量,不如多下點功夫打造詩詞質量,提升詩的高度。詩人就像一座山脈,一座山脈無論多麼龐大,但如果沒有高峰或名峰,就算不上是名山。一個詩人無論寫了多少詩,如果缺乏有高度的作品,也很難算是個好詩人。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元好問與其恩師郝天挺之情緣作者:王貴雲字體:【大中小】  眾所周知,元好問乃金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詩人,著作等身,為歷代文人學者所景仰。《二十五史精華》金史卷中記載:「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七歲能詩,年十有四(1203),從陵川郝晉卿(天挺)學,不事舉業,淹貫經傳百家,六年而業成。下太行,渡大河,為《箕山》、《琴台》(「箕山」、「琴台」皆為陵川名勝)等詩,禮部趙秉文見之,以為近代無此作也。於是名震京師。  忻縣乃屬晉中,陵川屬晉東南。陵川地處太行山之巔,隸屬上黨郡(長治)澤州府(晉城)管轄,兩地相隔甚遠。少小年紀緣何輾轉千里求學,個中必有緣故。元遺山在為其恩師郝天挺撰寫的《郝先生墓志銘》中說:「泰和初,先人調宮中都。好問甫成童。舉學業。先人思所以引而致之者,謀諸親舊間皆曰:『濩澤風土完厚,人質直而尚義。在宋有國時。俊造輩出,見於黃魯直季父廉《行縣》之詩。風俗既成,益久益盛。迄今帶經而鋤者,四野相望。雖閶巷細民,亦能道古今,曉文理。為子求師,莫此州為宜。』於是先人乃就陵川令之選。」從這裡不難知曉,陵川在當時屬文化禮義之鄉,學者居多。為學舉業,好問之叔父(過繼於他)煞費苦心,調他到京都做官都不去,通過親戚朋友四方打探,最終選擇到陵川做縣令,為其擇師郝天挺。郝天挺何許人也,為什麼偏偏選他為師呢?  十修《陵川縣誌》人物篇《郝天挺》中介紹:「郝天挺。字晉卿,金代陵川魯山村人。父名禺。叔父名震,有詩名,自號東軒老人。郝氏世代讀書,但皆學而未仕。天挺在少年時即以作賦稱著。因早衰多疾,厭於功名。後得中進士,曾兩次參加廷試,當了太學生,並在縉紳間頗負盛望。崇慶之變,隨金南渡,貞佑年間,避居河南,往來淇衛(商之朝歌,今之淇縣)等地,為人性不和易,耿耿自信,寧願落魄窮困,也不向貴族豪門乞求。宣宗興定元年(1217)11月8日逝世於舞陽(今河南臨穎臨皋鎮)客舍,時年57歲。臨終浩歌自得,不以生死為意。」(郝天挺生平,宋史有載)  從以上介紹可知,郝天挺乃當時飽學之士,且終身不仕,以教授鄉里為己任。元好問之叔父為其擇師郝氏,不言自明。遺山從郝先生學四年之際,其叔父罷官回歸故里。遺山留侍先生又二年後方歸。看遺山是怎樣憶述其先師的:「先生習於禮義之俗,出於賢父兄教養之舊,且嘗以太學生游公卿間,閱人既多,慮事亦審。故其容止可觀,而話言皆可傳,州里老成宿德,多自以為不及也。」又曰:「某既從之學,先生嘗教之曰:『學者貴其有受學之器,器者何?慈與孝也。今汝有志矣,器如之何。又曰:『今人學詞賦,以速授為功,六經百氏分裂補綴外,或篇題句讀之不知;幸而得之,且不免為庸人,況一敗塗地者乎?』又曰:『讀書不為文藝,選官不為利養,惟知義者能之。今世仕宦,多用貪墨敗官,皆苦於飢凍,不能自堅者耳。丈夫子處世,不能饑寒,雖一小事且不可立,況名節乎?汝試以吾言求之。』」  郝天挺平日教授鄉里,但關鍵時刻卻能挺身而出,救民於水火之中。其長孫郝經在《先大父墓銘》中云:「貞祐初,人爭南渡而阨於河,河陽三城至於淮泗,上下千餘里,集流民數百萬。飢疫薦至死者十七八。先大父曰:坐視天民之斃。仁者不為。乃貽書機察使范元直,使聞諸朝。曰:『昔昭烈當陽之役,既窘甚,猶徐其行,以俟荊襄遺民,曰成大事者必資於眾人,歸而棄之,不祥。君子謂漢統四百年,此一言可以續之。今國家比之昭烈不至於窘,河朔之民獨非國家赤子乎?夫人心之去就即天命之絕續也。乞召沿河諸津聚公私船,寬其限約,晝夜放渡以渡人多寡第其功過,以救遺民,結人心,固天命,中興之期庶幾可望。』書奏,即日中使告諭,令疾速放渡。河朔之民全活者眾。」  此種在關鍵時刻有正義感的有良知的知識分子,能夠挺身而出,為民請命實出不易。這種大仁大義之精神,必然直接影響元好問。方有後來元好問在汴京淪陷前夕。為拯救京城百萬生靈,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言留守二執政以降求存。進而更影響到其長孫郝經尚未出仕前就以一布衣身份甘冒殺頭之罪,為民請命,托使者呈上《河東罪言》的奏議,揭露河東(山西)賦稅沉重、人自相食的慘狀,以求改變,從而達到拯救家鄉百姓的目的。  遺山之所以有後來之成就,與其恩師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六年中的言傳身教,將六經、諸子百家細細研讀,集之大成,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郝天挺在《送門生赴省闈》一詩中吟道:  青出於藍青愈青,少年場屋便馳聲。  未饒徐淑早求舉,卻笑陸機遲得名。  嗟我再衰空盹矂,喜君初筮已崢嶸。  此行佔取鰲頭穩,平地煙霄屬後生。  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郝先生對門生元好問考取功名是成竹在胸的。充分肯定其學有所成。作為恩師來講,有此門生自覺得意非常。六年來師生感情甚篤,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況六年乎!愛生學成即將離去卻不免心酸淚落,師生難捨難分,況自己年歲已衰。有生之年能否再次相見?此刻悲喜交織,不能自己。這種情形在元好問《高平道中望陵川》的詩中得到如實反映。從另一個角度也充分說明其師高明的教授方法在當時的河朔之地是深享盛譽的。  列宿證明墨綬尊,中台良選到名門。  來時珥筆誇健訟,去日攀轅余淚痕。  一片青山幾今昔,百年華屋記生存。  泰和遺老今誰在?問道甘棠有子孫。  鈴閣文書到酒卮,諸曹小吏亦抄詩。  座中佳客無虛日,簾下歌童盡雅詞。  棠棣有花移舊巧,櫻桃和露撣繁枝。  書郎零落頭今白,腸斷荷衣出拜時。  以上這兩首詩當是金亡(天興三年甲午即1234年,時好問年四十五歲)後遺山返鄉時所作。題目中所說的高平即高平縣,與陵川相毗連。從第二首尾聯得知,其恩師一家因戰亂早已離開陵川,輾轉於河南等地,不久病逝於舞陽客居。元好問在其《郝先生墓志銘》中云:「先生歿於成皋。其子思溫歸葬鄉里,以蘇抵某,言:『吾子往年赴吊成皋,曾以墓銘為請。』」由此可知,元好問是親赴河南臨穎成皋舞陽弔唁過其恩師的。如今恩師業已逝世近二十年了,遺山行進在高平縣的山道上,向東眺望,早年求學和生活過的陵川就在眼前。那裡畢竟是我留戀的地方啊!從年幼無知的少年到弱冠年華,整整六年時光,那裡的山和水、人和事。我是那麼地熟悉,勾起了無限的思念。回首當初求學時自己年紀尚小,轉眼間書郎已滿頭白髮,想到此,感情如同關不住的洪水,無論怎樣也按捺不住,沖開閘門,一瀉無餘。真是感慨萬千啊!  第一首著重描寫了懷念恩師的情景。首聯交待其叔父在任陵川縣令之初,為其選擇拜謁良師的經過。列宿:眾星宿。墨綬:結在印環上的黑色絲帶,後來作為縣官的代稱。頷聯則回憶初來時恩師教授學子是那麼地精神,侃侃而談;學成離開之日恩師又千叮嚀、萬囑咐,竟然傷心落淚,此情此景卻好像就在眼前。珥筆,珥乃插之意,古代侍從之臣插筆於冠側以備記事。王維《上張令公》一詩中首聯云:「珥筆趨丹陛,垂璫上玉除。」用以形容張九齡上朝時的情景。在這裡元好問是形容其恩師當時之容貌和身體健康之意。頸聯則感嘆時間過得飛快。不老的青山啊,你永遠是那麼地年輕!可我當年求學的地方業已物是人非了,可能那百年的棣花堂還默默地記述著當年發生的往事。尾聯採用了一問一答的方式作結。泰和遺老乃指泰和年間(金章宗年號,1201~1209)求學時與恩師同輩的人已沒有人在世了,想到這裡怎能不使人傷感呢?甘棠:暗指棣花堂,當年恩師郝天挺父輩七兄弟同居,和睦友愛,植棣花於庭內,故名棣花堂。可喜的是恩師的學士以及後代今已成名,恩師在天有靈也當含笑九泉了。  第二首主要介紹了陵川當時的學風。即本文開頭引用遺山在《郝先生墓志銘》一文中所講的「迄今帶經而鋤者,四野相望,雖閭巷細民。亦能道古今,曉文理。」(時下陵川多飽學之士,如郝思溫、劉昂霄、秦略等。他們與遺山交往亦深,皆有唱酬。史書有載。)首聯和頷聯均寫當地的學習風氣,無論是酒肆,還是民巷;無論是年長者,還是童稚,都能看到和聽到學經、吟詩的情景。以棠棣、櫻桃作比興,寓意深長(原詩註:棠棣、櫻桃皆指當時舊事)。言桃李豐盈,碩果綴滿枝頭。尾聯提及今日的自己業已是滿頭白髮,回想當初少年求學的情景怎不叫人感慨萬千呢?  其師之子郝思溫,與遺山同年,舉家遷河南後又輾轉河北保定定居,與遺山既是同學,又如兄弟。其師之孫郝經在《先父行狀》中述:「先父諱思溫,字和之」,「初成童,於河東元好問從大父學,俶落六年,洞達邃匯。」遺山任職山東,思溫亦到任所探望並有詞作酬唱。思溫之子郝經更是文名鼎鼎,被稱作元儒。《四庫全書》收入其《陵川集》三十九卷,《續後漢書》等著作。被清乾隆年間大才子紀曉嵐稱讚:「其生平大節炳耀今古。而學問文章亦具有根柢。如太極、先天諸圖說、辨微論數十篇及論學諸書,皆深切著明,洞見閫奧。」「故其文雅健雄深,無宋末膚廓之習;其詩亦神思深秀,天骨秀拔。與其師元好問可以雁行,不但以忠義著也。」由此可知郝經後來又成為元好問之門生。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改「好詩」作者:劉慶霖字體:【大中小】  改詩很重要,人所共知,但詩怎麼改?改什麼樣的詩?卻是個難題,而且做法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把不合律的詩改得合律了:第二種是把用詞不當、表意不清的詩改得文從字順、表意清晰了;第三種是把原來文字和格律沒有毛病,但意境平平的詩修改提高,以求再上層次。這些方法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是,這些做法都是針對水平比較低的詩進行的,因此,改出來的詩往往也難進入佳作之列。有毛病的詩當然要改,但我更提倡改「好詩」。  這裡所說的「好詩」是指那些文字和格律都沒有問題,意境也不錯,但還算不上是佳作的詩。這樣的詩,一經修改調整,再上層次,就能成為佳作或者精品。清代詩人徐蘭有一首《出關》的詩:「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是一首絕好的邊塞詩篇。沈德潛《清詩別裁集》評云:「眼前語便是奇絕語,幾於萬口流傳,此唐人邊塞詩未曾寫到者。」但是,此詩的前兩句最初卻是「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如果作者不作後來的修改,雖說也是一首不錯的詩,但由於這兩句缺乏形象,意和境的鋪墊都不到位,影響整個詩的表現效果,就算不得是精品佳作了。  我曾與年輕軍旅詩人王子江談起改「好詩」的話題,他也深表贊同,並說起自己改詩的例子。子江寫過一首《哨所吟》:「軍裝緊束在山林,和雨同風處到今。塞上男兒真戰士,紅旗一桿補天襟。」詩本來已經不錯了,可他後來把尾句修改成「紅旗一角補天襟」。雖然只改了一個字,但「紅旗一角」比「紅旗一桿」更形象,更貼切,更符合「補——天襟」的實際,所以這首詩受到普遍的好評。楊金亭老師在《牧邊歌》序言中評論這首詩時說:「尾句中『補天襟』的形象,『立片言而居要』,一個頂天立地的邊防戰士的形象,已矗立在讀者的想像之中了。」我個人改詩,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有一首《松花湖晨起》:「清晨最喜岸邊峰,一片生機藏此中。提起林襟輕抖動,半天鳥語亂花風。」最初的尾句是「一堆鳥語落春風」。沒改之前,自己本來也比較滿意,後來有人提出,尾句的意象雖然好,但「落春風」不是很準確,因為「林襟」本來就在「春風」裡面。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聽了他的建議,把尾句改成了「半天鳥語亂花風」了,不但比原來表意準確。而且還有了立體畫面的感覺,增強了詩的感染力。另外,我還寫過一首贈人的詩:「眼前光景待誰收,曉倚滄桑月色樓。銀雁啼濃霜似雪,金風搖熟夏成秋。雲蒸紅日生寥廓,路捆蒼山喚自由。天地悠悠人作主,其中妙處為君留。」這詩寫出之後,自己認為很不錯了,尤其自己比較得意「路捆蒼山喚自由」一句。我在想,山路像繩索一樣捆綁著大山,蒼山在呼喚著自由。這多形象,多深刻啊。可是,別人並沒在意我的表現,甚至還要我解釋之後才能明白是怎麼回事。這引起了我的反思,為什麼自己很得意的作品,別人不認為好呢?答案是:我的詩雖然深刻,但卻不淺顯,沒能做到深入淺出。《漫齋語錄》中說:「詩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淡。」袁枚也說:「非精深不能超超獨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領解。」(《隨園詩話》卷八)於是,我對這首詩做了「大手術」,只留「路捆蒼山喚自由」這一句的意象,進行再創造。就成了現在的:「一線陽光繞指纏,世間物理不輕言。薄雲似被遮深谷,小路如繩捆大山。」(《雜感》之二)「小路如繩捆大山」與「路捆蒼山喚自由」雖然意思沒變,但卻更形象更淺顯。結合前三句的鋪墊,整首詩就更有衝擊力。一些詩友讀了我的(掌上春光)詩集後,都能背下這首詩來。  目前,不少詩人作品很多,寫得很快,但在改詩上下的功夫卻不夠,尤其是不肯改「好詩」。這,或許就是個誤區。《四庫全書》中收乾隆皇帝四萬餘首詩,但卻投有人認為乾隆是個好詩人。而王之煥只留下六首詩,張若虛只留下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成了公認的大詩人。為什麼,就是詩的高度不一樣。因此,與其一味地追求數量,不如多下點功夫打造詩詞質量,提升詩的高度。詩人就像一座山脈,一座山脈無論多麼龐大,但如果沒有高峰或名峰,就算不上是名山。一個詩人無論寫了多少詩,如果缺乏有高度的作品,也很難算是個好詩人。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秋色勝春光作者:張 鐸字體:【大中小】  在我國詩詞的百花園裡,項宗西同志的作品意新語工,既有北國之雄,又有南國之秀,且含蓄蘊藉,清新自然,富有藝術感染力。  宗西同志詩詞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詩中有畫。他喜歡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態描繪上下功夫,力避平淡,追求新奇。例如《塞上行·愛伊河》:「銀河繞鳳城,放眼碧波盈;沙凈荷香遠,湖澄鷺羽輕。覽山松色翠,閱海葦風清;一曲江南好,當歌塞上行。」這裡有河流、沙灘、荷花、鷺鷥、山、松、海、葦等。詩中,色彩、聲音、自然景觀,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其中「碧波盈」,指水波蕩漾,非常清澈。「鷺羽輕」,鷺鷥的羽毛輕,這是看不到的,是感覺到的。在這裡,通感手法的運用,凸現了鷺鷥的悠閑之態。「荷香遠」,指空氣中瀰漫著荷花的清香。「松色翠」著一「翠」字,色彩鮮明。遂使松樹顯得生機勃勃。「葦風清」仍是通感,指蘆葦在微風的輕撫下,緩緩擺動。這個「風」字,也使前面的描寫都落到了實處。由於有「葦風」徐來,故「碧波」才是「盈」的,荷香才能遠播,「鷺羽」才能感覺到「輕」。這樣的筆觸既細膩又逼真,且前後呼應,結構嚴謹。如此像江南一樣的山水,怎能不令人「當歌塞上行」!真摯的感情流溢在如畫的詩行中,使人既獲得了美的享受,又受到了思想的啟迪。  又如《題沈利萍同志獻給十七大「盛世和諧圖」》:「萬頃蓮荷綠映紅,喜逢盛世繪清風。湖城塞上和諧曲,多少詩情入畫中。」「萬頃蓮荷綠映紅」,說明這幅畫氣韻生動,像真的一樣。一幅畫怎麼也不可能「萬頃」,但因畫得逼真,「咫尺應須論萬里」,致使作者感覺同真的一樣。這樣既讚美了沈利萍畫得好,又渲染了詩的氛圍,使得詩情更加生動,境界開闊深邃。李漁在《窺詞管見》中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作者所以把眼前這幅畫,當作真的湖城風光,除了畫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詩人融情於景,或者說寄情於景。「喜逢盛世繪清風」,表面上看。是在寫畫。其實,透過「清風」二字,可以看出清正的社會風氣,是和諧社會之基礎,是盛世之保證。塞上湖城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因而「詩情人畫中」,哪有畫不逼真之理,哪有景不如畫之理!兩首詩都有一個「清」字,作者的心曲由此可見一斑。詩人曾是一個紀檢工作者,在這裡借詠畫,禮讚我們的時代,而又含而不露。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畫面中融入了極其深摯的感情,從而使詩作令人一唱三嘆。  宗西同志的詩詞音韻和諧,旋律優美。這不僅說明了他對詩詞格律比較重視,也顯示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他的詩詞繪色兼繪聲,聲色並茂。如《七律·送別》(別靜文回故鄉)開頭「東風頓化雪千尋,塞上飛鴻送捷音」,這裡,「飛鴻送捷音」,不只是鴻雁的叫聲,送來捷音,更重要的是詩作平仄諧調,輕重疾徐,變化有致。又如《鳳凰城新歌》:「鳳凰城裡鳳凰游,風去城留歲月悠;沃野千湖波涌碧,駿山萬壑雁鳴幽;廣場綠苑舞花影,大道華燈映錦樓;塞上山河驚巨變。壯歌一曲動神州。」全詩迴環往複的旋律,使詩句琅琅上口,富有節奏感。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嚴整的對仗又被形象的自然流動掩蓋起來,精密得不著痕迹。首聯化用李白詩句,有歌謠風;中間兩聯跌宕起伏,節奏鏗鏘;尾聯清新明快,餘音繞梁。尤其是「雁鳴幽」、「舞花影」諸句,以動寫靜,詩意盎然。銀川城又名鳳凰城,這首詩便是詩人為「巨變」之塞上山河,譜寫的一曲「動神州」的「壯歌」。整個畫面,洗凈鉛華,於自然平淡中見出款款深情。  羅丹曾說:「一般人看來不過是樹木和土地,在偉大的風景畫家眼中,卻像碩大動物的形象。柯羅在樹頂上、草地上和水面上看見的是善良:米萊在這些地方所見的卻是苦痛和命運的安排。」(《羅丹藝術論》)例如《無題》:「秋雨含悲淚若絲,傷情最在別離時;回眸一瞥動魂魄,天上人間夢裡思。」「秋雨含悲」,猶如杜甫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抒情主人公心情較為激動,所以,他把這種感情加到秋雨上,又將秋雨人格化。這也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講的「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那心情為何激動,是因為就要分別了,以致心情頗不平靜,而且「悲」的程度不輕。「淚若絲」,是秋雨如絲,但在抒情主人公的眼中,雨水已化為流不盡的淚水了。「回眸一瞥動魂魄,天上人間夢裡思。」古人云,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兩個相知很深的人,不得不道別了,可那「回眸一瞥」,卻令人驚心動魄。那一瞥之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就像雷電,讓人永遠難忘,以致「天上人間夢裡思」。時時想,刻刻想,連夢裡也思;增強了離情的力度和深度。這裡的「思」與首句之「絲」,不光押韻。而且前後照應,相得益彰。由此可見,兩人感情之深。這首《無題》詩,寫得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真摯感人。  宗西同志的詩詞不僅像風景畫、抒情曲,而且情真意切,委婉含蓄。因而顯得較為空靈。陳洵《海綃說詞》云:「詞中人事風景,融人事人風景,則實皆空。」宗西同志的藝術構思常常融人事於風景,且在不得不正面寫人事時,也常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從虛處著筆,遺貌而取神。如在《海南行》中,作者寫三亞,不是將遊覽過程具體寫出來,而是發問:「崖州何處覓?碧海茂林中。」崖州,指今三亞市,三亞在什麼地方?在碧藍的大海和茂密的樹林中。這兩句詩,一問一答,寫出了三亞市的特點,給人以美麗的想像。至於「一去三千里,亞龍花正紅」,寫得很美,也是從虛處著筆的。亞龍,指三亞市著名風景區亞龍灣。從北方到三亞,約三千里,看到的是亞龍灣「花正紅」,以景結情,更是意在言外,韻味無窮。空靈至極。又如《南山寺》:「南山福壽寺,六渡鑒真功;佛祖潮頭立,椰風送晚鐘。」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前五次都漂回南山,最後六渡才得以成功。對這件事,作者沒有評論,仍是化實為虛。「佛祖潮頭立,椰風送晚鐘。」佛祖在潮頭聳立著,晚鐘在椰風中回蕩,言盡意不盡。意盡情不盡。詩人沒有單純地去描摹景物,而是以全部感情去觀照山水之後。借對自然的勾勒來抒發自己的感受,正如柳宗元在《愚溪詩序》中所說,他是用心和筆「漱滌萬物,牢籠百態」。  宗西同志的詩詞大都注重繪色兼繪聲,盡量用意象說話,含蓄蘊藉,空靈蕩漾。再以《滬京道中》為例:「京津寧滬畫中收,河海江淮天際流。莫嘆路遙愁遠客,春風一夜過滄州。」這首詩看似平鋪直敘,順筆寫來,但章法極其綿密,且奇偶交錯,整齊而富有變化。京津寧滬,指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河海江淮,指黃河、海河、長江、淮河。「畫中收」指四地像畫一樣,可見四地發展之快,變化之大。「天際流」,向天邊流去,大有李白「惟見長江天際流」的味道。只不過李白所抒的是朋友之間的至情至性,宗西同志所抒的則是愛國之情。「莫嘆路遙愁遠客,春風一夜過滄州。」鐵路大提速以後,北京到上海的列車可朝發夕至。所以遠方的客人,不要再嘆息路途遙遠。「春風一夜過滄州」,仍是化景物為情思,融人事於風景,然作者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赤子之心宛然可見。第一句,寫作者透過車窗這個畫框所看到的四地之景,如畫:所看到的四條大河,如歌。最後兩句避實就虛,忠實地記錄了時代的變化,寫出了詩人雀躍的心情。全詩意境闊大,感情深沉。又如《丁亥春登杭州吳山城隍閣》:「江流天際色空濛,西子春深綠勝紅;十里吳山千疊翠,憑欄雨霽醉東風。」詩人登高望遠,浩浩錢塘江向東方流去。春深了,山下的西湖「綠肥紅瘦」。眼前的十里吳山猶如在疊翠。這幾句。一寫遠景,一寫近景。對詩人言,最縈繞於心頭的莫過於江山如畫,激情滿懷,故自然而然地吟出了「憑欄雨霽醉東風」,達到了情與景的水乳交融。霽,指雨後轉晴。雨停了,天晴了,眼前的美景越發清新迷人了。詩人憑欄遠眺,發出了醉東風的感嘆。事實上是借風寫入。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全詩即景抒情,構思精巧,意境幽深,在看似平常的詩句中蘊含了綿綿情意。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董文詩集》序作者:王充閭字體:【大中小】  董文先生為著名書法家。素以瀟散流轉、清逸淡遠、率真自然、超拔流俗的書法藝術馳名當世。而作為學殖淵深、著述豐厚、才情洋溢的學者型詩人,就在一定程度上為書名所掩了。日前,先生詩集編成,囑題數言,弁諸卷首。儘管心存顧慮,深恐引喻失當,唐突上品,所謂「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但以知己之誠,卻之不恭,還是兢兢為之,勉強應命了。古籍云:「序者,緒也,謂端緒也。」所謂「端緒」,亦即事物的頭緒。就是說,寫作序言,應該幫助讀者理出一個頭緒。先生之詩雄深雅健,造語沉著,格調俊爽,要皆自抒懷抱,出色當行。舉凡遊蹤所至、居常所見、靈府所思,個人情志、出處經歷、友朋交往,直至硯邊心得,無不一一發而為詩。或紀游,或抒懷,或詠物,或酬答,意無不達,事無不切,使事用典,瀾翻不窮;興會、形象、韻味、氣脈具足。關於詩章的品鑒,竊以為,卷中作品自能一一彰顯,會心在邇,芳韶自見,原無須寫序人多作饒舌;而更重要的是應能覓得詩人成功的路徑,探索具有普適性的經驗,亦即「鴛鴦綉出從君看,更把金針度與人」。如果說,創作成果更多地映現作者個性;那麼,這成功的路徑、普適性的經驗。則可以成為澤被詩界、引渡後學的共有津梁。  董文先生成功之路,概括地說,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歸納:  其一,胸襟、眼界與識見。  清人薛雪在《一瓢詩話》中指出:「作詩必先有詩之基,基即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後能載其性情智慧,隨遇發生,隨生即盛。」也就是說,有一等襟抱、一等人品、一等眼界,才可能有一等真詩。胸襟、眼界決定著一個詩人的識見;而識見對於詩詞創作是至關重要的。今人論詩,多及於哲思、理趣,此尤須依賴於眼光、見識。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追求和襟抱情懷都會滲透在他的社會觀念、人生態度和人格選擇之中,詩人、作家的情懷、意趣則形象地、集中地反映在文學作品裡。文藝是心靈工廠的產品,或隱或顯,必然袒露出作者靈魂深處的奧秘。而詩詞則比其他文學形式更加註重主體意識的張揚、心理圖式的透視和感情色彩的疊印。這在董文詩集中表現得至為鮮明。  陶淵明詩:「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董文教授就是這種心地純潔、世情淡泊、正氣凜然、惟學是務的「素心人」。正像他在《詩魂情語》中所昭示的:「三推簪笏謝封侯,麻苧寬身勝錦裘。翰墨丹青詩共酒,花開花落自悠遊。」他不屬於那類「登車攬轡,澄清天下」的叱吒風雲人物,生來就是詩人氣質,即所謂「性情中人」。與之接談,矜平躁釋,頃刻間有如沬春風之感。在風雷激越、浩蕩曲折的數十年間,其豪情逸興並沒有像狂濤中的一捧雪浪杳無聲息地蝕投,而是藉其靈根夙慧,隨宜點染,一一都在詩文書畫和廣泛的友誼交流中展現出來。其為詩也,或緣情言志,或托物寄興,或因事紀感,均屬有感而發,因而情真意切,與塗丹敷粉、無病呻吟、填書塞典者迥異。  詩如其人,格調雅正,境界高遠,而又能以意象出之。董文先生踐履了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入門須正,立志須高」的主張,以人生態度與生命意識為根樞,不違心,不矯情,不虛飾,不強求,寄心清正,潔身自好,營造一種超功利的清淳雅正、天機洋溢的藝術境界。詩集中隨處可見意境高遠、蘊遠思深的佳作,如《硯邊雜詠》之五、之六:「返樸歸真兩鬢殘,韋編三絕未心寒。寧將鐵硯磨穿底,不讓塵霾上筆端。」「亂草蓬心四十年,無論甘苦自陶然。指摧袖皂勞心力,只為痴情一線牽。」用文學語言表明他對藝術創作、實際上也是樹人立品的嚴肅態度。還有《畫竹詠題》:「成竹胸中有亦無,縱情揮灑不為奴。鋪天蓋地蒼煙起,四壁清風滿畫圖。」人生追求與胸襟抱負這類嚴肅話題,能夠在縱談畫藝中「橫逸斜出」,深得詩家三昧。  這裡關鍵一環,是「妙在象外」。古人講究詩的意象與意境,高明的詩人總是在攝取物象之後,緊接著就將一個個物象升華為意象,即把自己的意蘊、感情、理趣滲透到物象中去。實際上詩人在選取物象的過程中,已經用自己的審美標準淘洗了物象,產生了自己的意趣。所謂意境,也就是說詩人在興發感應的基礎上,移情人景,化景為情,然後創造出一個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我十分喜歡《龜貝竹異想》一絕:「龜貝翩然掛竹枝,蓬門頓覺古風滋。夢中一夜殷墟客,害我空尋甲骨辭。」通過一種迷離惝恍、耐人尋味、逸韻悠然的意象,達成司空圖所說的「韻外之致,味外之旨」,頓覺漫天詩思飄然而至,令人思入微茫。  其二,至情至性,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一切藝術作品的本質特徵。詩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者也。古人說:「繁采寡情,味之必厭。」缺乏真情實感,一味羅列典墳,堆砌辭藻,必然味同嚼蠟。「詩言志」,為我國詩論之開山綱領。洎乎西晉,陸機又提出「詩緣情」的主張。過去有些人把二者對立起來;其實,在「本乎性情」這一點上,它們是一致的。後代詩人的許多詩句:像「自把新詩寫性情」,「提筆先須問性情」,「天性多情句自工」,不一而足。清人方東樹更是一語破的:「詩之為學,性情而已。」  詩人內心須有真情實感,才有創作構思的可能性,這也就規定了被賦予一定藝術形式而表現出來的真情是詩詞作品的核心內容。詩中當然離不開景觀、物象,但是,歸根結蒂,還是為了體現作者的衷懷。王國維就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古羅馬的賀拉斯有言:「一首詩僅僅具有美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魅力,必須能按照作者願望,左右讀者的心靈。」這就不能不惟情是依。情文雙至,元氣淋漓,恰是董文詩作的突出特點。  詩集中有一組懷念母親的七律,極為真切感人。《清明祭母》與《深秋祭母》二律云:「噙淚山花雨後繁,不琪離合對悲歡。茶煙一炷香風遠,詩句千行意味寬。叩秉兒孫能自立,噓詢日夜可孤單。墳頭不忍除青草,留與嚴冬遮雪寒。」「相見時難別亦難,朝陽不覺落西山。忽來疏雨雲垂野,漸起秋風夜轉寒。步履憂心遺冷寞,天公遣月護平安。撫碑再吻墳頭草,十里回望淚已干。」二詩韻同、意近,卻各有特色,可視為姊妹篇。抑揚抗墜之間,浸透著濃情厚意。寸草春暉,思之凄哽。  今人寫舊體詩的真功夫,在於能夠把古典形式與現代情感統一起來。一百多年前,譚嗣同即有「獨辟新界而含淵古聲」之說。前幾年,上海大學吳歡章教授也曾指出:「如今寫作舊體詩詞,難不在合格人律,而難在運用舊有的形式完美地表現當代的社會生活和今人的思想感情。」旨哉斯言!應該說,對於許多詩詞作者來說,實現這個要求並不是很容易的。當前,有的作品格律尚屬謹嚴,也並非完全沒有詩性,看得出作者下的功夫,只是內容陳舊,詞句銹腐,缺乏新的意境、新的氣息,根本不像出自現代人之手。有些詩詞以艱深文淺陋,裡面填塞大量經義、典故,短釘獺祭,佶屈聱牙,用清代性靈派主帥袁枚的話說,是「誤把抄書當作詩」,「滿紙死氣,自矜淹博」。當然,另外一種傾1[2]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董文詩集》序作者:王充閭字體:【大中小】向就更不可取了:許多所謂「詩詞」,純是新聞語言或日常話語的堆積,辭彙未必不新,卻從中找不到半點詩性。  而董文之詩,在實現上述要求方面,堪稱模楷。他善於以格律化的語言熔鑄情感,營造意象,表現作者對社會、人生、自我的獨特感悟和心靈體驗。「詩有靈襟,斯無俗趣。」試看,他是如何寫拉斯韋加斯賭城的:「鬧過三更到五更,電光歌舞始潮乎。奢華世界金如土,繚亂人生濁抑清。巨廈玄機鳴日夜,萬人紅眼賭輸贏。囊空我作旁觀客,聽罷笑聲聽哭聲。」「奢華世界」、「繚亂人生」是全詩主旨。賭場中禍福無端,兇險叵測,充滿了玄機、悖論,一家飽暖千家怨,笑歌聲里雜哭聲。能夠在寥寥五十六字中間,像玩弄魔方似的,把一些現代情事、現代思維、現代意蘊、現代話語,一一納入詩家窠臼,而且屬對工穩,音韻鏗鏘,著實需要一定的功力。  紀事、詠物之詩,貴在主體與客體交融互滲,在描形擬態的同時,能夠把深邃的意蘊與厚重的情感滲透到裡面去。董文詩集中有許多這類佳作。七絕:「半畝枯篁藏草廬,昏燈眨眼誦詩書。蹣跚也作寒江客,只釣清風不釣魚。」文情並茂,蘊藉風流,為老教授文革中插隊剪影,稱得上「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再如《詠竹》之四:「昨夜竹林風雨鳴,也如簫笛也如笙。宛然聽得湘妃哭,淚灑斑斑恨未平。」《詠荷》:「玉立亭亭出浴身,凌波仙子下凡塵。遠觀不敢移輕棹,獨倚篷窗看洛神。」一往神韻,行乎其間。眼前景緻,口頭言語,便是詩家體料,可謂雅人深致。  詩開頭難,結尾尤難,這是詩人苦心孤詣之所在。宋人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句需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董文詩中即有這類「以景結情」之作,像《江上泛舟賞菊》:「菊花江畔泛清流,香漫晨風好個秋。佳句拈來誰共賞,兩三鷗鳥落船頭。」還有題畫詩:「群鴉暮靄落殘陽,漠漠雲山草木荒。有酒無魚難愜意,一舟風雪釣寒江。」  其三,才學、才氣、才力。  詩才是很重要的。並非有了真性情、真感悟就一定能夠寫出好詩,還須具有才學、才氣、才力。義大利浪漫主義作家福斯科,把詩才概括為強烈地感受、敏銳地觀察、新穎地構思和準確地組合的能力。也有人認為,主要是指詩人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看來,詩才是一種綜合能力。  董文先生詩才橫溢。恣肆汪洋,從詩集中《詩魂情語》、《梅雪吟》、《詠竹》、《硯邊雜詠》等一題之下動輒八首、十首、十幾首、二十首,即可看出。而且。腹笥豐厚,格律精嚴,長於使事、用典。近體律、絕,在有限的字句、精嚴的格律中施展身手,無異於「帶著鐐銬跳舞」,而他卻能優為之,做到了「工而能化」,「中律而不為律縛」。他的詩善於熔化故實、成典,十分嫻熟自然,更主要的是做到了以情為經,以文為緯,文質彬彬,情見乎辭。  他的《雨中過汨羅江》之二:「雷雨投詩贈汩羅,靡披蘭蕙淚滂沱。冤魂祭罷悲風起,痛詠離騷萬古歌。」化用了老杜懷李白的名句,又熔入蘭蕙、離騷等故實,文采斑斕,流暢自然,而且情感極為豐富,確是一首難得的好詩。看得出他胸中的詩緒是何等濃烈,以致稍微被外物觸動,便同決堤的江水一般一匯而出,滔滔滾滾。另一首七絕《酒後狂草偶得》:「懷古常驚赤壁魂;大江歌罷酒盈樽。崩雲蟬翼顛狂草,四壁雲煙萬馬奔。」大筆淋漓,情懷激越。「赤壁驚魂」、「大江歌罷」,淵源有自;「崩雲蟬翼」也都有出處,唐代孫過庭《書譜》形容草書筆法輕重變化,有「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之說。詩章談的是書藝,卻以激情的綵線貫串起來。益顯蒼茫、壯美。要之,實事貴用之使活。典故貴用之使新,曹子建善用史,謝康樂善用經,杜少陵經史並用;只要語如己出,無斧鑿痕,而且情感貫拄,就能擺脫古人束縛,進而臻於化境。  美籍著名學者唐德剛教授有言:「寫新詩,完全憑才氣、憑靈感來創作,就可以在一代詩壇嶄露頭角了。……而寫舊詩就沒有這福分了,它在靈感和才氣之外,還需要有相當的漢學根基以及錘鍊和推敲的長期練習,才可略窺堂奧。」中國古代的文論也反覆強調:「詩者,吟詠情性也」,不能「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看來,關鍵還在於讀書要能夠讀得「破」——書為詩用,不為詩累;理為詩眼,不為理縛。這裡存在著一種才與學、情與理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關係。  由於董文先生是一位著名書法家和文藝評論家。因而詩集中有大量品鑒書法、題詠畫藝的篇章,不啻一篇篇書論、畫論。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詩,大都理、事、情兼備,既能予讀者以理性的啟迪。又能給人們以審美的享受,可稱戛戛獨造。其中有這樣一首:「醉眼摩娑覓聖蹤,昏迷漫漶看朦朧。今人誰有金睛眼,每把石花當筆鋒。」聚鋒芒於談藝之中,令人想起元好問的論詩絕句。一段時間以來,評論界流行一種說法:理論歸理論,文藝歸文藝,二者涇渭分明,互不搭界;甚至形同冰炭,勢不相容。其實,成功的詩作表明,問題並非如此絕對,它們應該、也是可以共轡、聯姻的。  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認為,為詩之道,有根柢與興會二途,根柢源於學伺,興會發於性情。性情與學力往往不可兼致,甚至會相互遮蔽,相互影響。一般情況下,逞天趣者情辭酣暢,妙運從心;而肆學力者則往往規矩謹嚴,持之有故。而董文先生既有足夠的才情、悟性。又「有相當的漢學根基以及錘鍊和推敲的長期練習」,於斯二者兼之。這是他的優勢所在,也是成功所在。[1]2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中華詩詞>>>2008年第12期詩走濃縮之路作者:聶 索字體:【大中小】  俗語有云,膠多不粘,話多不甜。詩亦然。  不把多餘的根須砍去,做不成一件好根雕;不把多餘的辭句刪除,寫不成一首好詩。  稀釋的蜜不甜,稀釋的酒不醇,摻水的詩沒人愛讀。不要把僅夠打一把小刀的鋼鐵硬要造成一門大砲;不要把僅夠寫一首五絕的內容硬拉成兩首七律。  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千古名篇;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千古名作。如果前者是一串珍珠,那麼後者則是一粒鑽石。但這一串珍珠與這一粒鑽石,都得具備詩的特徵,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最大限度地開拓出詩的藝術境界來。  一般說來,詩越寫越長並不是好事;小中見大,以一當十的詩才是上品。  台灣出版過一本叫《小詩瑰寶》的書里有這樣一首標題為《詩》的詩,說得非常中肯:「詩/越寫越短/是詩人的才幹/詩/越寫越長/是讀者的災難」(作者是已故詩人徐竹影)。詩人應從這首詩中受到啟迪。  劉勰說得好,「辭約而旨豐」。這永遠是詩藝的追求目標。詩,應走濃縮之路。  余光中先生的《夢李白》堪稱傑作:「酒人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把李白的詩歌成就在唐代的地位寫得出神入化,令人嘆為觀止。  劉章兄的五言絕句《山行》:「秋日尋詩去。山深石徑斜。獨行無嚮導,一路問黃花。」成詩於1979年,當「獨行」句萌發於心際時,他激動地想說:「不能改了,這樣的句子給二百大洋也不改了」,直到1981年又把「深山」改為「山深」,方才最後定稿。這種力求詩藝完美的精神,很讓人敬佩,值得廣為倡導,認真向他學習。整理者:絕情谷 2009年4月TOP


推薦閱讀:

中華詩詞2008年第11期
2008年中國社會10大性事件
屬鼠人士的本命年2008年運程
與父親共送2008年

TAG:詩詞 | 中華 | 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