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隋煬帝波瀾壯闊悲喜人生:暴君還是英雄|隋煬帝|英雄|暴君

重讀隋煬帝波瀾壯闊悲喜人生:暴君還是英雄

1/34江蘇揚州曹庄的隋煬帝墓出土了四件銅鋪首,通體鎏金。傳鋪首是龍所九子之一,警惕性高,故被裝飾在建築與墓葬的墓門和棺槨上。隋煬帝聚集了獨一無二的悖論:他是中國建功立業最多的皇帝,也是被抹黑最多的皇帝。陰謀與政變,暴君或英雄,隋煬帝註定不是文明進程的過客。 [詳細]|評論(42)沒有讀懂隋煬帝,你壓根就沒有讀懂中國歷史。隋煬帝身上聚集了人類史上獨一無二的悖論:他既是中國建功立業最多的皇帝,也是被抹黑最多的皇帝。陰謀與政變,暴君或英雄,隋煬帝註定不是中國文明進程的匆匆過客。若論帝王對後世的影響力,無人能超過他。他的經歷,任何人也無法複製,包括唐太宗。序言 被抹黑最多的皇帝父殺兄、奸母淫妹、荒淫暴虐……隋煬帝既是中國歷史背負罵名最多的皇帝,也是名聲最差緋聞最多的皇帝。他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毀譽交織,最後落得身死國亡,直至逐漸被後人的口水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但是,隋煬帝究竟做過哪些事情,很多人卻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乾脆就是通過後人杜撰的諸如《隋煬帝艷史》、《開河記》、《迷樓記》等一些小說來認識隋煬帝,以為這就是真實的歷史。殊不知,就連《隋書》、《資治通鑒》等所謂的宮廷正史,也已將隋煬帝重新做了醜化包裝,以便「以史為鑒」,警示後人。於是,真實的隋煬帝早已有意無意被淹沒在歷史煙塵中,人們津津樂道的,只是他作為亡國之君的種種荒淫無恥的傳說故事。然而,歷史畢竟就是歷史。事實上,隋煬帝是被抹黑最多的皇帝。撥開歷史迷霧,我們就會發現,他竟然是中國最具豪情、最有功業的皇帝,修建運河、開創進士科舉、營建東都、開疆拓土等,單單一項創舉就足以名垂青史。這些任誰也不能否定。他所做的這幾件事,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一個——完成並鞏固中國的統一大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這無疑得益於隋煬帝的高瞻遠矚。在他之前,他父親隋文帝雖然運用武力,從形式上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將西部的北周、東部的北齊和南部的陳朝捆綁在一起,但是內部的裂痕卻沒有彌合,隨時都會分崩離析。於是,隋煬帝要營建東都洛陽,將帝國的東西連接起來,從此以後隋朝在東部有了穩定據點,更加方便對東部的整合和控制;開挖大運河,將南北連接起來,從此以後大運河成為溝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促使人員、物資、商貿快速流通的「國家超級高速路」;開創進士科舉,打破了過去堅不可摧的地域門閥等級制度,建立了當時全世界最為公平合理的選官制度,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開疆拓土,北巡突厥,修峻長城,疏通西域,東征高麗,建立了以隋朝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上述一系列大工程,竟然是在短短數年內同時進行的。這固然說明隋煬帝建功立業的急切願望、絕世無雙的才能和無比旺盛的精力,但同時也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最終,無法忍受的老百姓拋棄了他,讓他落得一個身死國亡的悲慘下場。不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繼承隋朝衣缽的唐朝,最終迎來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巔峰。可以說,沒有隋煬帝奠定的基礎,就沒有後來的唐朝盛世。既然如此,我們不妨聽聽隋煬帝這位被抹黑最多的皇帝,是如何講述他波瀾壯闊、起伏跌宕的悲喜人生的……隋煬帝人生實錄我要做英雄我猜到了我人生的開局,卻沒有猜到結尾。我出生帝王之家,從小就有英雄情結,一直將秦皇漢武視為偶像,作為超越的目標。做了皇帝後,我拚命建功立業,一年到頭巡遊四方,從不在深宮脂粉里呆著。可是,命運之神跟我開了一個莫大玩笑,我的努力最終只讓我落得了國破人亡的境地。出身帝 請叫我『極品土豪』公元569年的一天,在關中一個將軍世家的深宅大院里,一間卧室裝飾得富麗堂皇,四周被佛像經書環繞,香爐里飄散出一股裊裊輕煙。突然,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聲打破了寂靜,我順利降生了。整個院子頓時沸騰起來。極度疲憊的母親含著熱淚,緊緊抱著她剛出生的第二個兒子,心裡默默感謝著佛祖的保佑;而一旁的父親,儘管也是戰場上叱吒風雲的硬漢子,此刻也激動得有些手足無措,最後跪在佛像前恭敬地磕了三個頭。要論出身,恐怕天下沒有幾個人能與我相比,我就是一個含著金鑰匙降生的幸運兒。父親楊堅是北周的大將軍,被封為隋國公,一生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母親獨孤伽羅,是北周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女兒,也是武將之後、名門閨秀。她雖然出自鮮卑族血統的家族,但柔順謙恭,知書達理,謹守婦道。我的出身絕對是人們羨慕嫉妒恨的對象。當時是門閥大家族當道的時代,一個人有多大成就,基本取決於他的出身。如果出身貧寒,就算再有本事,也折騰不了多大風浪。我的出身尊貴到什麼程度?當時的北周,政權掌握在一批軍閥大家族手中,其中站在權力塔尖上的有20家,分別是8個「柱國大將軍」和12個「大將軍」,組成了關隴貴族集團的核心。這20個頂尖家族裡,我家就佔了兩個。相比父親的家族,母親的家族更是興旺,一個家族在周、隋、唐三代,出了三位皇后。你說我幸運不?後來做了唐朝開國皇帝的李淵,可是我的親表哥喔!他的母親和我的母親都是北周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女兒。我的姐姐楊麗華還做了北周宣帝的皇后,而這次成功的政治聯姻,也最終導致我父親能夠輕鬆推翻北周,做了大隋的天子,並由此再次改變了我的命運。我的爺爺楊忠是西魏最厲害的一位統軍元帥,一生功名卓著,為他子孫的榮華富貴開創了非常美妙的前程。可惜我出生的前一年,爺爺就過世了。我的外公獨孤信與爺爺是一塊征戰、出生入死的老戰友,在戰火硝煙中結下了深厚友誼。後來順理成章的是,他們相互結成了兒女親家。我的幸運遠沒有結束,儘管都是出身名門之後,但我的父母非常恩愛,打結婚的那一天起,他們就約定,彼此忠於對方,至死不悔。他們關愛他們的每一個孩子,我是他們的第二個兒子,自打出生起,父母就把我捧為掌上明珠。而且他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我一出生,就置身於經書佛像、香煙繚繞的環境中,他們每天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誦讀佛經、燒香禮佛。因此,我每天都是伴隨他們朗朗的誦經聲,聞著奇妙的佛香入睡的。因為我打小就長得眉清目秀,母親還給我取了一個「阿」的小名,「阿」是梵語音譯,意思為「母、善女」的意思,母親希望大慈大悲的佛菩薩能保佑我順利成長。說起來,我的一家都與佛教有緣。父親就出生在一所佛教寺廟裡,由於爺爺一直在外征戰,所以父親是由廟裡的尼姑撫養大的,並由此取了一個叫「那羅延」的小名。「那羅延」是具有大力的印度古神,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剛力士。也許正是憑藉「那羅延」的威名,父親最後順利成就了他的帝業。有意思的是,母親也有一個小名——「伽羅」,也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香爐木」或「沉香木」。母親不僅是父親事業上的強大幫手,對一家人要求也非常嚴格,包括貴為皇帝的父親。父親做了皇帝後,對母親非常忠誠,這可不是哪個皇帝都能做到的,他們一共生了5個兒子5個女兒。母親在世時,父親唯一干出的一件沾花惹草的事,也頗有戲劇性。有一次,父親在宮裡偶遇一位美艷動人的宮女,她是北周大將軍尉遲迥的孫女,尉遲迥曾因反對父親稱帝而起兵,最後兵敗自殺。這次偶遇,父親陷入對過往歲月的追憶中,竟然一時糊塗忘了與母親的約定,臨幸了這位宮女。第二天,憤怒不已的母親趁著父親上朝的工夫,殺了這位宮女。獲知消息後,父親一時驚呆了。好歹自己也是個皇帝,「妻管嚴」到這個程度,也夠他受的了。鬱悶之極的父親終於發飆了,不過一向自控能力很好的他沒敢對別人發飆,而是採取了自虐:獨自一人策馬狂奔,一口氣離開皇宮跑了二三十里地,大臣高熲、楊素追上來,苦苦勸他回去。父親仰天長嘆:「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據說這是漢語「自由」一詞最早的出處。但是瑕不掩瑜,父親永遠都是我最親近、最可靠的榜樣,儘管他看上去嚴肅了點,沒啥文藝娛樂嗜好,詩歌水準也差了些。很快,他就給我送上了一份份「厚禮」,將我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人氣帝 最具人氣王子煉成記後世人往往把我描繪成一個奸母淫妹、對女色有著近乎變態需求的好色之君,其實,這純屬潑髒水,一派胡言。父母與家庭對我的影響至為深刻。從小,我就非常孝順父母,待人和善。長大後,我對女色也毫無興趣。對我來說,老百姓視為神秘的皇家宮廷,我卻是從小耳濡目染,見過太多的奢華侈靡都隨雨打風吹而去。公元580年,我的姐夫北周宣帝因酒色縱慾過度而亡,只活了21歲。像歷史上眾多驕奢淫逸的皇帝一樣,他對女色有著極度的迷戀。他因為恐懼我父親對他造成的威脅,曾經想殺掉他的皇后、我的姐姐楊麗華,後來我母親聞訊後趕到宮中,向他不停磕頭,一直磕到頭破血流,他才饒過我姐姐一命。他甚至還想過要殺掉我的父親。所以我對他厭惡至極,連帶那些只知享樂、不理國事的昏君,我都無法忍受,對他們嗤之以鼻。因為在我的教育中,建立不朽功業的秦皇漢武們,才是我心中的偶像。從小,父母對我的教育就極為嚴格,延請天下名師教授我文韜武略。繁重的學業之餘,我也會偷偷一人跑到沒人的角落裡發一會兒呆,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坐在莊嚴華麗的宮殿里,接受滿朝文武百官的朝拜,帶領他們建立名垂青史的不朽功勛。雖然姐夫的私生活令我不齒,但他宮殿的奢華排場與華麗陳設,還是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刻下了極深印象,也為我日後稱帝後效仿留下了足夠的想像空間。如果姐夫不是如此昏庸早死,也許我的命運還是按照既往的安排,繼承我父親的衣缽,當一個衣食無憂的世家貴族。姐夫死後,留下只有7歲的兒子周靜帝,孤獨地把守著祖輩曾經輝煌一時的帝業,而我的姐姐楊麗華就升格為皇太后。此時,姐夫也許會後悔他的少年無知,正是他的愚蠢墮落,才導致了後來王朝的潰敗。第二年,具有雄才大略的父親就輕鬆地取代周靜帝,成了隋朝的開國之君。而我的人生也發生巨變,轉瞬間,就從雁門郡公榮升為晉王了。這一年,我才12歲,就成了擁兵握權的地方藩王。而我經歷的這12年,正是中國北方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彷彿一眨眼間,兩個王朝覆滅了,一個嶄新的王朝又矗立起來。一切就像走馬燈,如夢如幻。可以說,這是一個充滿暴力死亡氣息的污濁亂世,又是一個極具開拓精神的輝煌時代,充滿了無限可能性。不管怎樣,父親做了皇帝,我知道,我離心中的少年夢想也越來越近了。貴族式精英教育、深厚的家族功業、風雲激蕩的時代,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匹激情四射的駿馬,渴望能夠馳騁在廣闊的天地間。機會很快來臨了。正所謂知子莫若父,父親深知我的抱負,很快就任命只有12歲的我出任并州總管,讓我肩負起抗擊北部突厥的重任。我由此在邊塞得到錘鍊,真正可以縱馬狂奔,成長為一名騎射俱佳的彪悍王子。為了鞏固帝業,父親用心良苦,除了將立為太子的大哥留在身邊之外,我和其他兩個弟弟都被下放到地方基層去鍛煉了。大漠狼煙,邊塞落日,我對并州的生活如此著迷,彷彿一隻出籠的小鳥迷戀無垠的天空一樣。然而,這裡畢竟是與突厥打戰的前線,生活遠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樣優雅愜意。并州地處現在的山西省,既是抵禦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屏障,又是捍衛京師長安(當時稱為大興)控制中原的戰略重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此看來,鎮守并州,我這個只有12歲、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能勝任嗎?父親可不是一般人,他親自給我安排了三位非常厲害的導師——王韶、李徹、李雄,來輔助和指導我。這三人的文韜武略樣樣了得,又是官場上的老手,更要命的是他們還非常忠於父親,因此對我要求極嚴。到後來,一看到他們,我就腿肚子直打哆嗦。舉個例子吧,有一次,我見他們人都不在,一時玩心大起,就帶了一幫人在院子里開挖水池、修築假山,玩起了營造宮殿的遊戲,這可是我從小就有的夢想,只不過以前從來沒有機會實施。沒想到,就在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韶回來了。他一看,氣壞了,竟然賭氣用鐵鏈子把他自己鎖起來,跑到我面前,先是自責,說他沒有管教好我,罪該萬死,然後就勸諫我不能這樣干。我最受不了他這一套,這比打我一頓還難受,因此我只好乖乖投降,向他認錯,保證以後再也不敢玩這種不靠譜的遊戲了。好在以後我做了皇帝,總算可以蓋蓋宮殿、挖挖運河,也算是彌補了少年時代的遺憾。不過,這三位導師的管教使我受益終生,以後每每想到這件事,我都會感慨,沒有他們的嚴格教育,就沒有我以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從導師身上學到了很多做人道理。有一次,我帶領隨眾一起外出,突然天降大雨,身邊人趕緊過來給我披上雨衣,我對他們說:「所有人都淋著雨,我怎麼能一個人披雨衣呢?」讓他們把雨衣拿走。因為我知道,作為一個統帥,一定要跟下面的人同甘共苦,才能服眾。而我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得見。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稱讚我,認為我這幾年幹得還不賴。我在并州總管的位置一呆就是5年,親自領教了突厥的威力,並為以後如何打擊、威懾突厥人積累了經驗。17歲那年,公元586年,父親將我召入國都長安,任命我做雍州牧、內史令,既是雍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皇家決策機構內史省的最高行政長官。老實說,從信馬由韁的大漠一下子回到人潮洶湧的都市,我還一下子不太習慣,老是覺得憋屈得慌。好不容易熬了兩年,我即將邁過20歲門檻的當口,漸漸熄滅的豪情再次被點燃。公元588年,父親再次給我一個可以釋放激情的絕好機會,那就是統帥51萬大軍,南下征服偏居長江以南的陳朝。當時陳朝的皇帝就是知名度很高的陳後主陳叔寶,他可是一個只知享樂、荒淫無道的主兒。據說他一看到我父親的畫像,就被父親的威武雄壯嚇得夠嗆,竟然說:「我再也不想見到這人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姐夫周宣帝的影子,這種人我一向痛恨有加,因此,讓我來對付他,自然絕不手軟。這次戰役,由於父親精心策劃、三軍用命,儘管我們不具備絕對軍事優勢,但結果卻進行得異常順利。最後抓獲陳後主倒有點兒意思,他竟然躲進宮裡一個枯井裡。抓捕他的士兵追到井邊,由於看不清井下情況,就朝井裡喊話,見沒有人答應,就說要往井裡扔大石頭。這下陳後主慌了,趕緊喊到且慢動手。士兵們往井裡拋下繩子,沒想到拉上來竟然異常沉重,原來被繩子拉上來的,除了陳後主,還有他的兩個寵妃。這下我倒要重新評估陳後主的能力了,至少他還練過翻牆攀岩的功夫吧,不然要鑽進井裡,也非易事。可恨的是,後世的一些史書,為了詆毀我,故意捏造事實,說我想納陳叔寶的寵妃張麗華為妃子,故意要讓我下面的元帥長史高熲刀下留人,結果高熲還是將張麗華宰了。事實上,殺張麗華正是我下的命令。況且,陳後主的品位我一向不敢恭維,我怎麼會對他徐娘半老、年過30的妃子有興趣呢?不論如何,滅掉腐朽的陳朝之後,終於結束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中原重新獲得統一。這是順應歷史潮流的一件大事,於國於民都是大好事。經過此次平陳戰役,我的人氣開始急劇上升,受到朝廷內外的廣泛讚譽,在我們五兄弟中,我也逐漸成長為最令父母自豪的一個孩子。甚至,不知不覺間,我的人氣已經開始威脅到大哥楊勇的太子地位了。而此時,我也走到人生極為重要的十字路口:進一步,可以一步登天,直至成就帝王偉業;退一步,則是萬丈深淵,粉身碎骨。我究竟該何去何從?霸氣帝 挫敗政變一步登天父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才下定決心,要廢掉大我5歲的太子大哥而改立我為太子的?我也說不清楚,只是有一點我知道,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而發生的事情。也許,父母認為我是最像他們、最有能力繼承帝位的一個孩子,而大哥卻屢屢傷了父母的心。不過在很多外人看來,我之所以能取代大哥做太子,乃至後來做了皇帝,完全是因為我搞了陰謀詭計,甚至還說我是「弒父殺兄」的陰謀家。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從小到大,我對父母的教誨都言聽計從。我知道他們特別提倡節儉,不重聲色,於是我也從來不主動撥弄絲竹弦樂,後來家裡的樂器時間放久了,連弦都斷了,上面還積滿了灰塵。說實話,我的理想都放在了建功立業上,哪有時間呆在家裡醉生夢死?家裡僱用的奴僕也都是歪瓜裂棗,沒幾個漂亮的,因為我覺得用不著靠這個裝點門面。我在擔任并州總管時,父母為13歲的我張羅婚事,為我娶了西梁第二位皇帝蕭巋的女兒蕭氏做我的王妃。雖然這樁婚姻是父母包辦,但我很滿意。小我1歲的蕭妃雖然也是出生於信佛的帝王之家,但是在普通百姓家中長大,沒有大戶人家的嬌生慣養,性格溫順,善解人意,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簡直就是上天賜給我的佳人,與我配對也算是剛柔相濟。婚後我們恩愛無比,如膠似漆,第二年就有了愛情結晶,生下長子楊昭,第三年又生下了次子楊。在以後的歲月里,我們始終攜手相伴,就算我巡遊天下,也會一直帶著她,直到我走進墳墓的那一天。我與蕭妃的恩愛與我的父母之間的恩愛如出一轍,雖然後來我也有過其他妃子,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的地位超過蕭妃。這一切,我的父母也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公元590年,就在我平定陳朝的第二年,陳朝舊地發生大規模叛亂,危及整個帝國的統一大業。於是我再次臨危受命,出任揚州(時稱江都)總管,坐鎮江南,不僅很快平定了叛亂,而且還採取了文化、宗教等不同措施,逐漸穩定了江南民眾的人心。為了跟當地人套近乎,我甚至還苦練吳儂軟語,用當地方言與他們交流。這一招果然很奏效,到後來,我甚至自己都把自己當成了南方人,在揚州總管的位置一呆就是9年。也正是這9年,讓我積累了雄厚的政治和人脈資本。由於遠在揚州,父母只能派人來探望我。每次父母派來的使者,不論職位高低,我一定都要到揚州的邊境去迎接他們。接到我的住所後,如果是男的,我就讓他與我同吃同住;如果是女的,我就讓她與蕭妃同吃同住。因為我把他們當成是我的父母對待,務必用最高規格接待他們。相比我而言,貴為太子的大哥楊勇,卻越來越令父母感到失望。除了在建功立業方面無法與我比擬之外,在私生活方面,他也極為馬大哈,全然不知道作為太子一定要低調穩重、孝順父母的道理,處處違逆父母的意願,不僅私生活放蕩,而且追求奢華。更要命的是,他還沒有政治頭腦,竟然大張旗鼓地組織滿朝官員到他家裡搞朝拜,終於觸怒了父親敏感的神經:你這是幹啥呢?我還沒死,你就急著接班嗎?慢慢地,雖然我遠在揚州,也逐漸揣摩到父母的心意,他們開始擔心由大哥繼承帝業,大隋的江山還能坐多久?這時,我心中久已有之的英雄情結又開始燃燒起來:父親打下的江山來之不易,處處不符父母心意的大哥並不是繼承大統的最好人選,我為何不勇敢站出來呢?關鍵時刻,對父親影響最大的兩個人——母親和大臣楊素也站在了我這邊。接下來,重新廢立太子也就沒有太多懸念。只不過,自古以來,宮廷鬥爭永遠都是殘酷無情的,打小在宮廷里廝混的我對這一套早就見怪不怪了。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為了我的理想抱負,我也無法顧及兄弟之情了。我知道,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就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我也略施計謀,最終促使父親下定了決心。公元600年十月的一天,父親正式昭告天下,在宣布太子楊勇的罪狀之後,將他廢黜,連同子女一起被貶為平民。十一月初三,這一天我永生難忘。那是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我被正式冊封為皇太子。雖然天公不作美,但是我知道,我的嶄新時刻已經來臨。這一年,我31歲。被立為太子之後,我的9年揚州總管生涯也告結束,返回長安,伴隨在父親左右。從此,我就開始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帝國政治漩渦的中心,無法自拔。此時,我才體會到太子的處境:作為太子,千萬雙眼睛盯著你,一舉一動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因此,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小心翼翼,唯恐發生任何紕漏。就這樣過了兩年令人窒息的時光,公元602年八月的一天,突然傳來噩耗,母親去世了。我做了太子,她是世上最高興的人。現在她終於可以安心地離開,去往她嚮往的那片佛國凈土了。不過,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打擊,我一下子無法接受,傷痛不已。母親不僅對我關愛有加,而且還一手將我推上太子寶座。另外,楊素因為功高震主,也被父親疏遠,漸漸遠離了權力中心。這樣,我一下子失去了兩個最重要的靠山。而這時,宮廷中楊勇的支持實力還陰魂不散,我的太子地位猶如暴風雨中的小花,隨時都有被摧毀的危險。母親一去世,父親就把看管楊勇的棘手任務交給我。楊勇慢慢琢磨過味兒來,看出他被廢背後的玄機,提出要面見父親喊冤。我及時阻止了他。他竟悄悄爬上院中的一棵大樹,對著父親的寢殿大喊。父親聽到動靜,詢問身邊的楊素,好在楊素機敏地回答說,楊勇有瘋鬼附體,已經神志不清,爬到樹上胡言亂語了。父親聽了,在傷心之餘,對楊勇徹底絕望了。沒了母親的約束,身邊如雲的美女讓父親又煥發了第二春,不過,他畢竟是過了60的老人,身子骨經不起折騰,曾經強壯的身體逐漸變得虛弱。公元604年一月,父親下詔將宮內事情交付我處理,然後帶著他的愛妃到「避暑山莊」仁壽宮度假了。沒想到,這一去就沒能再回來。父親到仁壽宮沒過3個月,就突發重病,一病不起。我獲知消息後,立即趕到仁壽宮陪伴他。到了七月,父親已經病入膏肓,開始向大臣們交代後事。此刻,對我而言其實是最兇險的時刻,因為已經到了最高權力移交的關鍵時刻,四周暗伏殺機。正如我所料,大哥楊勇背後仍有一幫忠實粉絲,他們早就暗中策劃,想利用父親去世前後的混亂時期,一舉把我扳倒,重新扶持楊勇上台。這幫人中,以兵部尚書柳述和黃門侍郎元岩為核心。柳述是我的妹夫,娶了我的妹妹蘭陵公主,而蘭陵公主又最受父親寵愛,因此連帶著柳述也受到父親重用,在我的死黨楊素被排擠以後,柳述就成了父親身邊的紅人。可糟糕的是,柳述是楊勇的發小兼死黨。況且,自從我被立為太子之後,我的其他三個弟弟也都不服氣,他們可都是坐擁兵權的地方藩王。眼看著父親的病情越來越重,形勢非常緊急,歷史上,皇權交接的宮廷政變與血腥時時閃現在我的腦海里,攪得我寢食難安。此刻,我最可信賴的還是楊素,始終與他保持著熱線聯繫。不過,很快一件史上最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差點讓我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那天,我正在自己的寢宮裡休息,楊素十萬火急趕過來,告訴我一個驚人消息:父親剛剛親擬了詔書,要召廢太子楊勇來面見他。我一聽頓覺大事不妙。原來,楊素寫給我的一封信竟然鬼使神差般被送到父親手裡,信里寫的是我們商量如何處理他老人家去世後的事情,這無疑非常刺激父親。這還不算,父親的寵妃宣華夫人竟然衣冠不整地突然跑到他跟前,哭訴說我非禮她。這一下不得了,父親勃然大怒,就要下詔書廢我。此刻,我和楊素對望一眼,心中都閃過同一個念頭——陰謀。這兩件事情還有一個巧合,都發生在同一天。我百般提防,還是沒防到他們來了這一手狠招。好在我還有楊素,他是大隋不折不扣的「戰神」,戰無不勝。這次他出馬,能夠力挽狂瀾嗎?說實話,我心中也沒底。臨分手時,我用力握住楊素的手,這才發現,我的手心全是汗。楊素出門後,迅速帶領人馬秘密包圍仁壽宮,將宮內的守衛撤換,並派我的另一位親信張衡入內伺候父親。當天父親駕崩,他留下遺詔,對我做了很高評價。隨後,我下令將柳述和元岩抓捕。就此,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被熄滅,而外界卻逐漸傳出我弒父淫母的謠言,後代史家也偏聽謠言,將它們寫入正史。不過,在我順利登基後,這些都不算什麼了,因為,接下來,我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辦。折騰帝 乾的全是大事對我而言,35歲登上帝位,絕非一般人想像的那樣,只是為了呼風喚雨,作威作福,坐擁三宮六院,享受富貴淫慾之樂。那樣的話,真正是跟畜生沒有區別,白白浪費了上天賦予皇帝的寶貴資源。我要做的,是開創前所未有的帝王之業。也許很多人認為我是在白日做夢,但是這個夢想已經離我越來越近了。當然,要做大事,還得先穩固自己的位置,需要先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這些障礙中,最急迫的是要處理好我幾個位高權重的兄弟。大哥楊勇餘威猶在,這次就是他差點把我幹掉。因此,有他在,我始終沒法安穩下來,我已經別無選擇。父親駕崩後,此時京城的布防並沒有到位,為穩定局勢,我決定秘不發喪,先將派駐外地的楊約——楊素的弟弟,秘密召回長安,讓他做好軍隊布防和官員安置事項。沒想到楊約深知我的處境,竟然還趁機假傳父親聖旨,將廢太子楊勇殺掉,以絕我的後患。同時,我又將柳述、元岩放逐外地,徹底摧滅了廢太子黨的勢力。本著同胞之情,我放了蘭陵公主一馬,讓她改嫁他人。她卻不從,非要跟著柳述去流浪。我很無語,沒有批准。她從此鬱鬱寡歡,死前竟然還要求與柳述同葬一塊墓穴,真是不明事理啊!對此,我仍然無語,還是沒有批准。我的三弟秦王楊俊,人很聰明,一手木匠活幹得絕了,但是他有一個很大毛病,就是喜歡花天酒地。不幸的是,他的老婆崔氏妒忌心極強,竟然暗中給他下毒,他雖然沒被毒死,但人變傻了。父親一看老三如此不爭氣,非常生氣,自然後果很嚴重,將他召回長安,免去一切官職。後來,三弟很快去世,年僅20歲。毒殺他的崔氏也被賜死。我的四弟蜀王楊秀性情暴烈,不滿我被立為太子,後來被父親貶為庶民,與他的兒子一起被軟禁。後來我即位後,就將他留在我身邊。我最小的五弟漢王楊諒最受父親寵愛,以前對我當太子就不滿,知道我即位後,竟然謀劃要起兵造反。當時他手下擁有三四十萬精兵強將,我不敢大意,隨即派「戰神」楊素平叛,但一時也只能動用10萬大軍。好在五弟的謀略和膽識差了點火候,而「戰神」又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搞定了五弟的叛亂。大臣們認為五弟罪當被誅,但我念及手足之情,最後網開一面,免他一死,第二年他卻死在獄中。父親曾經對我們五兄弟寄予厚望,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特別是在宮廷鬥爭中,成王敗寇是不變的遊戲規則,古今概莫能外。如今,我終於可以放手大幹一場了。俗話說,頭一炮一定要打響,我打響的頭一炮就是——修建東都洛陽。而這只是我胸中雄偉藍圖中的第一環而已。民間有傳說,說我營造洛陽是因為我找了個算命的,說我是木命,而長安屬金,與我的命相剋,所以要另起爐灶修建洛陽城。也有人認為我是為了貪圖享樂而去修洛陽。這些都是不值我一駁的無知之言。事實上,營造洛陽城是我經過多年深思熟慮的結果,而且是當務之急,不容拖延。其實,明眼人應該能看出來,作為黃土高原上的長安,資源日益枯竭,而且位置偏西,無法加強首都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繫,而洛陽的位置極佳,居天下之中,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相比長安優勢明顯,可以起到加強對江南維穩的重要作用。目前,帝國的東部地區還不穩定,五弟楊諒叛亂的後遺症還在,而江南的人心也不可揣測。因此,洛陽就是我嵌入帝國中部地區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成為維繫帝國一統的關鍵據點。公元605年(大業元年)三月,我發布命令,宣布洛陽城正式破土動工。領銜總監的還是我最信賴的尚書令楊素,具體負責城市規劃的總設計師,就是大隋最牛的建築藝術大師宇文愷,長安城的營造也是出於他的手筆。整個工程進展神速,只花了10個月,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巍峨宮殿建築群就矗立起來,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當時可沒有任何機械化設備啊,全靠人力。整個都城規劃布局嚴謹合理,包括我住的宮城、我的子孫和百官居住的皇城以及百姓居住的羅城。特別是位於都城西側的西苑,周圍兩百里,彷彿人間的蓬萊仙境,亭台樓閣、花草樹木、飛瀑流泉,樣樣巧奪天工,匠心獨具。閑暇時,我喜歡在如銀的月色掩映下,與宮女們信馬由韁逛西苑。我還譜寫了一曲《清夜遊曲》,讓宮女在馬上即興彈奏出來。月色、美女、駿馬、神曲,一切都是那麼富有詩情畫意。不過,諸位要是以為我天天騎馬與美女逛公園,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我馬上就要以洛陽為中心四處巡遊,洛陽城只是我的一個臨時旅館而已,我一年到頭在美麗迷人的西苑也呆不了幾天。都城建好了,需要人住,不然就成了「鬼城」。我一聲令下,讓周圍的農民快速辦理「農轉非」,進城居住。然後又遷來成千上萬戶的富商、地主和手工藝人,用他們來拉動內需。這樣,洛陽人口很快超過百萬,人氣直逼長安。再後來,洛陽就迅速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一下子把長安甩在後面了。上百萬的人,首要問題是吃飯,怎麼解決?我早已在洛陽城內和周邊規劃建設了幾個巨型糧倉,用來儲藏糧食。糧倉究竟有多大?其中一個叫洛口倉,可以儲存100萬噸糧食。當然,這些糧食首先是要保證朝廷和軍隊的供應。這麼多糧食怎麼運過來?估計說到我的下一個大工程——大運河,大家就明白了。一說到大運河,後人就諷刺我是為了方便自己到揚州看瓊花,也有人說我是為了挖掉睢陽的王氣,才下令開鑿的。這又是無稽之談了。其實早在我在揚州任總管的時候,我就認真考慮過開鑿大運河的事情。因為水運對中國來說就是生命線,特別是中國只有東西而沒有南北走向的水系,開鑿一條將南北打通的運輸大動脈,既可以運兵,又可以運糧,還可以通商,可以說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就在我下令修建東都洛陽的第4天,我又下令,徵集百萬民夫,開挖通濟渠,將黃河與淮河連接起來。這條運河也是大運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通濟渠的起點就是洛陽。接下來開鑿的第二條運河是邗溝,貫通淮河與長江,邗溝的終點就是我在江南的大本營揚州。這樣,我就可以從洛陽坐著龍船,沿著通濟渠、邗溝,直抵揚州。我要開鑿的第三條運河是永濟渠,它溝通了海河與黃河,最南端的起點還是洛陽,往北一直通到涿郡(今天的北京)。這條運河對我日後攻打高麗運兵運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最後開鑿的第四條運河是江南運河,貫通長江與錢塘江,將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納入整個帝國的血脈流通之中。如果看地圖,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這4條運河構成一個「人」字形的圖案,它的核心交叉點正好在洛陽。現在就算傻瓜也能看出我的構想了。天下之中的洛陽是我整個戰略構想中的核心,運河最北端是涿郡,它將是我未來抵禦帝國東邊最大威脅——高麗的據點,運河最東端是揚州,它是我控制中國最富饒地區——江南的據點。通過大運河,我就可以將整個中國緊密捆綁融合在一起。就這樣,我僅用6年時間,在利用過去舊有河道的基礎上,完成了全長2000多公里的大運河修建,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程最長、最雄偉的一條人工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5大水系。它的出現不僅惠及當代,而且一直利澤子孫,成為人員交往、貨物運輸最為便捷的「國家高速路」。與此同時,考慮到突厥始終是中原的心頭大患,除了對他們採取或打或拉的種種策略之外,我也絲毫不敢大意,又採取了過去的老辦法——修長城,數次徵集民夫上百萬,或新修或加固長城。就這樣,幾個大工程下來,我的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剩下的事情,就需要我親自下基層,既可以視察了解民情,又可以宣揚我大隋的國威風範,以便聚攏人心,震懾敵人。巡遊帝 不巡遊,毋寧死我不去巡遊,就在巡遊的路上。這句話就是我下半生的真實寫照。我親身經歷的殘酷現實告訴我,亡國之君大都是躲在深宮大院里無所事事,對外界一無所知。對這樣的昏君,我是最瞧不起的。有人給我做個統計,在我做皇帝的14年里,我在京城長安只呆了10個月,在東都洛陽加起來也沒超過4年,其他時間都在外邊下基層辦公。要說我是天下下基層最多、跑腿最多的皇帝,恐怕沒人能反對。要問我為啥吃飽了沒事幹,有福不享,要出去風吹日晒呢?有人又開始編造我諸如坐龍舟賞瓊花、花納稅人錢公費旅遊的段子,這已經毫無新意了。我出巡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國家大事。公元605年(大業元年)八月,通濟渠和邗溝剛剛修好,我馬上決定,要沿著這兩條新修的運河巡遊揚州。而且,這次巡遊,一定要盛裝出行。為啥?這是做給江南人看的。這次總共出動大小5000多艘船隻,在水面上首尾相連100多公里,遮天蔽日,光全部船隻駛離洛陽,就花了50天。而且這次出行,我特別注重隊伍的儀仗裝備,這可是代表帝國的統一形象,因此我特別聘請大隋頂級工藝大師何稠來操辦此事。結果,他打造出來的皇家儀仗隊,包括皇帝皇后和文武百官的服裝,既符合傳統禮制,又非常華麗悅目,讓江南民眾對此次巡遊留下了極深印象。而且,我趁著此次巡遊,加緊籠絡江南的各個階層,比如說,免除揚州老百姓5年租賦;召回原來被流放的陳朝舊有貴族,給他們官做;另外,我還始終支持江南佛教的發展,延續著與天台宗智者大師和他弟子們的良好友誼。可以說,我這次巡遊揚州,既宣揚了國威,又籠絡了江南百姓,讓過去不太穩定的當地局勢逐漸得到安定。不過,後來的好事者卻不顧事實,編造了此次巡遊揚州的許多無聊「緋聞」,比如說我徵集了1000名吳越少女和1000隻白羊做拉縴的船夫,一路千嬌百媚、春色蕩漾之類的,充其量也只是為了滿足庸俗市民的重口味閱讀慾望而已。在解決帝國西部、東部和南部的整合問題之後,我馬上將工作重心轉向北方。估計大家都猜得到,因為北方一直盤踞著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東突厥,它曾經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雖然我父親已經迫使東突厥做了隋朝的藩屬國,但是我始終不敢掉以輕心。公元607年四月,我親率50萬大軍,10萬匹戰馬,還有一大群僧人、道士等宗教界人士,以及戲班藝人等娛樂界人士,巡遊塞北草原。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突厥見識大隋真正的軍事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這次巡遊效果如何?相當不錯。東突厥的統帥啟民可汗聽說我要來,為表示誠意,親自帶領部下拔草修路,修建了一條長達1500多公里的草原超級公路,從他的大本營可以直通涿郡,迎接我們的到來。我還命令大隋首席建築藝術大師宇文愷,建造了一座可以移動的宮殿——觀風行殿,也就是一輛超級大房車,可以容納幾百號人住在裡面。當我坐在觀風行殿巡遊草原時,沿途的突厥牧民以為神仙降臨,在路旁呼啦啦地跪倒一大片。到了啟民可汗的大帳里,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帶領百官,跪在我面前,俯首稱臣。隨後他還主動提出要改穿華夏服飾,不過被我堅決拒絕了。牧民們要是都穿上漢服放牧,那就太不好玩了。此刻,我想起了過去的漢武帝,雖然他能用武力把匈奴打得四處逃竄,但也沒有真正讓人家臣服啊!不過,雖然我的巡遊演出很成功,我也沒有忘乎所以,沒有放鬆警惕,長城還是要照修不誤的。安頓好北部的東突厥,我開始馬上騰出手來解決西域問題。西域歷來是中原王朝的老大難問題,此刻是西突厥帝國的勢力範圍。我了解到一個重要情報,原來西突厥處羅可汗的母親向夫人竟然是中原人,而且她老人家就住在長安城,而處羅可汗又是一個大孝子。這一下問題就不難解決了。果然,我們的招降方案進行得很順利,處羅可汗是個聰明人,他不僅希望母親平安,也想利用大隋來對付東突厥。於是,兵不血刃,西突厥就向大隋俯首稱臣了。拿下西突厥,我就可以專心對付吐谷渾了。吐谷渾讓我很討厭,確實有點兒「渾」,時常跟我耍兩面派。於是我決心好好教訓它。我先動員另一個草原部落——鐵勒,派兵攻擊吐谷渾。然後再派手下得力悍將宇文述率領大軍,痛打落水狗。吐谷渾逃得飛快,留下身後方圓上千里的土地,最後都被劃入大隋版圖。這樣,西域問題基本解決,絲綢之路也就更加暢通了。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按理說,可以躺在皇宮裡好好享受一下,到西苑陪陪美女逛公園了。可是我不。因為我要做的事情還沒做完。於是,我決定繼續下基層現場辦公。就這樣,我一生總共8次外出巡遊,其中4次北巡,1次西巡,3次南巡揚州,可以說,巡遊的路程遠遠超過其他皇帝。每一次巡遊對我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長途跋涉,也暗含著危險和殺機。公元615年(大業十一年)八月,我在巡遊塞北時,遭到東突厥幾十萬大軍伏擊,差點全軍覆沒。東突厥的啟民可汗算是我的忠實粉絲,但是他去世後,他的兒子始畢可汗接替汗位。始畢可汗是個心黑手辣的愣頭青,不買他老爹的賬,瞅准我這次巡遊的機會,想把我連鍋端了。好在危急時刻,他的妻子義成公主及時給我送信,我馬上帶領人馬退回到附近的雁門郡。義成公主是我父親時代與啟民可汗和親的隋朝公主,啟民可汗死後,她又按照突厥習俗,嫁給了啟民可汗的兒子始畢可汗。始畢可汗的大軍很快將雁門郡城團團圍住,一時箭如雨下,很多箭頭甚至紛紛落在我的腳下。我這次帶的十幾萬大軍,真正作戰的部隊沒有多少,因此我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難道這裡就是我最後的葬身之地?一時間,我抱著小兒子趙王楊淚如雨下。好在最後我聽從大臣建議,開出重賞後,將士們都拚命抵抗。同時派人突圍找義成公主,讓她使計詐稱大本營遭遇襲擊。此時,各地勤王的軍隊也陸續趕了過來。始畢可汗見勢不妙,才不情願地撤軍了。多年的巡遊跋涉,超強度的勞累與壓力,我強壯的身體已經漸漸吃不消了。此外,巡遊天下也是勞民傷財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的理想與豪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漸漸消退。畢竟,很多該乾的事情,我也幹了。雖然對巡遊的興趣漸漸減弱,但是,我的另一大愛好——讀書作詩,卻始終伴隨著我的一生。有人說,我是最有文藝范兒的皇帝,這話可不是吹牛喔!事實上,後人往往忽視了我的文學藝術造詣。我的許多詩歌都被後人奉為名句,比如說其中的一首小詩:「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就成為後人競相模仿的樣本。我喜歡讀書,也喜歡詩歌,除了從小接受的貴族式教育之外,與我的妻子蕭皇后也有很大關係。出身江南皇室的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文學水準很高,我們經常以詩歌應和。我無論巡遊到哪兒,都一直帶著她,對她的寵愛也至死不渝。我身邊也聚集了一群最高水準的文人墨客,比如說薛道衡,他的千古名句「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以出人意料的視角,把獨守空房待夫歸的怨婦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令我自嘆不如。後人傳說我因為妒忌他的才能,而把他殺掉,又是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了。除了他,我身邊還有虞綽、王胄、虞世基、諸葛潁等一批一流文學高手,就連我的「戰神」楊素,也是寫詩的能手。除了詩歌,我對書法、繪畫、音樂、歌舞也十分熱愛,以國家財力來資助這些藝術活動,同時又花大力氣整理各種古籍經典著作。在艱苦的巡遊過程中,我喜歡以所見所聞即興作詩。我的詩歌以樂府詩歌為最好,氣質清新豪邁,這一點,南朝那些淫靡的宮廷艷詩是無法比擬的。在公元609年的那次西巡途中,我曾作詩一首《飲馬長城窟行》:「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被後人稱為千古名篇,評論為「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正所謂愛屋及烏,因為對文學和詩歌的熱愛,我對讀書人也親睞有加。我希望有一種制度化的方式,讓最優秀的讀書人可以做官,從而為國家和社會效力。於是在過去粗具雛形的科舉制基礎上,我推出以策問詩文取士的進士科,為科舉制的最終實施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科舉制是當時最為公正的人才選拔制度,逐漸為天下所有貧寒的讀書人打通了博取功名、治理天下的金光大道,瓦解了過去完全靠出身和門第論英雄的腐朽沒落的選官制度。我曾經自豪地對身邊近臣說,「人人都認為我只是靠著父輩的功勛,幸運地做了皇帝。要是以文才進行科舉考試,皇帝的位子也非我莫屬。」不過,儘管科舉制度的實施,為中國文明的進步增添了強大動力,但也在不知不覺間為我自己埋下一顆雷,因為我觸動了那些門閥士族的根本利益。再加上我後來三次攻打高麗激發的民怨,一場更大的威脅正日益降臨到我的頭上。這一次,我註定要踏上一條以悲劇結尾的不歸之路。悲劇帝 沒想到是被他害了性命其實,人生就是一出生就要走向墳墓的一次悲劇旅程,只不過,我沒想到,我的悲劇是以我意想不到的結局落下帷幕的。我太爭強好勝了,它成全了我的不朽功業,也成了我性格中致命的弱點。我的一生太順了,因此很難聽進別人的意見。我開始誅殺曾經幫助過我的功臣,害怕他們威脅我的帝位,而那些只知道諂媚我的小人卻趁機上位。於是,沒有了逆耳忠言,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戰神」楊素最了解我,他最後病重時,知道我怕他不死,就會誅戮他的九族,竟然眼睜睜地不吃藥,而寧願活活病死。對此我一直深懷愧疚,為做補償,我信任並重用他的兒子楊玄感,可是這小子竟然趁著我親征高麗的時候,扯起大旗造反了。雖然最後把他鎮壓下去了,但是從此天下越來越亂,各地起義此起彼伏。身邊的大臣為了迎合我,也不敢告訴我實情。其實告訴我實情,只會更加重我的神經衰弱,讓我更加痛苦。第三次征高麗結束,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竟然有強盜膽大包天,搶走了我的42匹御馬。這可是我親眼目睹,讓我痛心不已,我心痛的不是丟了馬,而是天下竟然亂成了這樣。其實,自從上次在雁門郡被始畢可汗團團圍住之後,我的精神就受到極大刺激,晚上睡覺也不踏實,時常會在半夜裡被噩夢驚醒,大喊有賊,就像一個被嚇壞的孩子。嚇得宮女們紛紛跑進來,對著我不停地拍打,我才能勉強入睡。有一次,洛陽宮中失火,我以為是賊人打進宮裡來了,趕緊鑽進草叢裡躲了起來。由於精神衰弱,我脾氣越來越暴躁,不能聽一點不好的消息。我早年的英雄情結已不復存在,無力再去力挽狂瀾了。「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這種塞外英雄歲月,我曾經無比崇尚,如今一去不復返了。我只想好好找個地方清凈一下,修復我這些年因為不停奔波而日益疲憊的身心。於是我想起了曾經做過多年總管的揚州,那裡有寄託我無限美好情懷的青春歲月,有欣賞我、容納我的老朋舊友,也有令我魂牽夢縈的旖旎風情。就像我在《江都宮樂歌》里寫到的:「淥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躍紫騮。綠觴素蟻流霞飲,長袖清歌樂戲州。」我終於下定決心,第三次巡遊揚州,這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巡遊。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七月初十,新造的龍舟陸續送到東都洛陽,我決定即刻動身。很多官員都不願意我走,因為他們和我一樣清楚,這次一去,恐怕就回不來了。對於一些過分阻攔的官員,我一怒之下將他們拉出去斬了。那些留守的宮女們也哭哭啼啼,我給她們留下一首詩作別:「我夢江南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然後就踏上了東去的龍舟,一去不回頭。一路上,不停有人攔阻,勸諫我不能去揚州,搞得我幾乎要崩潰,一氣之下一概拉出去斬了。不過,就算到了揚州,也已不是凈土了。這裡的農民起義也是此起彼伏。我派出軍隊征剿,卻屢屢無功而返。此時,中原地區早已是亂世英雄李密的天下。我對天下的局勢完全失去控制。於是,我只有與美女們夜夜笙歌,借酒澆愁,吟唱著我以前從來都不屑一顧的淫詩艷曲,來麻醉自己。退朝之後,我常常穿著短衣褲衩,手握木杖,在院里漫無目的地遊逛,直到夜色完全黑下來。有一天,我在百無聊賴中照著鏡子,看著日漸憔悴的自己,突然問身邊的蕭皇后:「我這麼好的腦袋,不知道誰會把它砍下來呢?」蕭皇后聽了嚇了一跳,忙問我怎麼回事?我哈哈大笑著說:「人世間的貴賤苦樂,都是輪迴著來的,就算失去了,又有什麼值得難過的呢?」這一生,唯有她與我不離不棄,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十一月,李淵攻克長安。某一天,我突然在夢中聽見一首歌謠:「往亦死,去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醒來後我若有所思:難道這是暗示我要渡過長江南下,才可以避禍嗎?於是,我決定再次遷都到長江以南的丹陽(今南京),以長江天塹作為最後的生死屏障。不過,就是這個遷都決定,最終成了我走向絕路的導火線。跟隨我來揚州的禁衛軍——驍果,多是關中人,他們的老婆孩子大都在關中,到南方時間長了,難免思鄉心切。現在,他們見我無意還鄉,事實上也回不去了,於是暗中開始醞釀一場驚天陰謀——要叛逃。最後這場叛逃被人利用,迅速變成針對我的宮廷政變。他們醞釀的陰謀無意中被一名宮女聽見,宮女立即來報告我,我此刻早已為遷都受阻的事情心煩意亂,聽宮女說起驍果要叛逃,更讓我急躁起來,一氣之下,將宮女殺了。對我來說,這些驍果叛逃不叛逃,已經無所謂了。要走就走吧,強留也沒意義。但是我此刻卻不知道他們不僅僅是叛逃,而且要拿我開刀了。蕭皇后也得知了消息,她怕我煩心,乾脆裝作不知道,不敢跟我提及這事。該來的終究躲不過。公元618年(義寧二年)三月初十,這天的天氣非常怪異,幾乎是瞬間狂風大作,黑暗籠罩大地,白晝變成了黑夜。到了半夜,我在睡夢中突然被驚醒,起床一看,宮外一片喧囂,火光衝天,便問身邊的寵臣裴虔通怎麼回事。他忽悠我說,外面發生了火災,正在救火。其實此刻,叛軍已經殺到宮外了。我的孫子燕王楊倓獲知了叛軍消息,從自己寢宮逃出來給我報信,卻被把守宮門的裴虔通扣留下來。三月十一日凌晨,叛軍抓了一名宮女帶路,很快追到了西閣門外。我得知叛軍的消息後,第一個反應是:「難道是我的二兒子楊要謀反奪權?」我隔著窗戶呵斥叛軍道:「你們要殺我嗎?」外面一個叫令狐行達的將領回應說:「臣不敢,我們只是想奉迎陛下您一塊回關中老家。」出門一看,我發現,叛軍的領頭者竟然是我寵信的裴虔通。此刻裴虔通居然毫無愧色,大言不慚地說:「現在百官都在朝堂里,需要陛下您去朝堂走一趟。」他隨手牽來一匹馬,我一看馬鞍破破爛爛,就不願上馬。他只好找來一副新的馬鞍換上。我騎著馬出了宮門,一路上看到叛軍士兵沖著我不停歡呼。快到朝堂時,端坐朝堂的宇文化及傳出話來,又讓他們趕緊把我弄回寢殿,將我結果了事。宇文化及是我手下猛將宇文述的大兒子,現在被叛軍推舉為首領。對待他們家族,我一向厚愛有加。按說將門出虎子,但宇文化及卻是個繡花枕頭,上不了席面。在這種大場合下,他居然不敢直接與我面對面。回到寢殿,裴虔通與另一名叛軍頭目司馬德戡拔出刀來,準備動手。我輕蔑地看了他們一眼,冷冷地說:「我有什麼罪,你們為什麼要殺我?」這時,旁邊站出一個叫馬文舉的叛軍,開始振振有詞地數落我的罪狀:「陛下你拋棄宗廟,四處巡遊,對外征伐不已,對內窮奢極欲。讓青壯男丁戰死沙場,讓老弱婦孺餓死溝壑,讓士農工商全部失去本業。盜賊蜂起,天下大亂。任用奸臣,不納諫言,文過飾非。這些罪狀還不夠嗎?」我一瞪眼,回答道:「我確實有愧天下百姓,可是我對你們這些官員關懷備至,榮華富貴,應有盡有。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誰是主謀?」司馬德戡只好說:「整個天下人都在恨你,豈是某個人的所為嗎?」這時,一直跟隨我身邊的小兒子趙王楊不停痛哭。裴虔通不耐煩了,大刀一揮,楊的人頭落地,鮮血濺了我一身。此刻,我的心也在滴血,沖著叛軍說:「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拿毒酒給我。」我早就料到會有今天,因此身邊一直帶著一瓶毒酒,但是現在一時半會兒卻找不到了。叛軍們等不及了,令狐行達上來一把將我按在椅子上。我長嘆一聲,自己解下一條絲帶,套在脖子上。令狐行達使勁一勒,我的大腦很快變成一片空白,隨即,過往一生的種種經歷如幻影一般,飛速閃現出來。我的意識最後停留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一個英俊少年縱馬狂奔,他的身後,旌旗獵獵,塵土遮天蔽日……尾聲 隋煬帝的身後事叛軍殺死隋煬帝之後,又大開殺戒,將隋煬帝的親屬一併誅戮。隋煬帝的四弟蜀王楊秀被廢后,一直被隋煬帝帶在身邊。宇文化及本想奉楊秀做皇帝,但又改變主意,將楊秀和他的7個兒子全部殺死。隋煬帝的孫子燕王楊倓先前因為替隋煬帝報信而被抓,這時也被殺死。死得最冤的要數隋煬帝的二兒子楊。過去他受到父親隋煬帝的猜忌,因此,他一直害怕隋煬帝哪天把他殺了。當叛軍抓他時,他正在睡大覺,迷迷糊糊中以為是他父親派人抓他,於是趕緊說:「你們慢點動手,兒臣一定不會辜負國家的。」最後他與他的兩個兒子被叛軍拖到街上斬首,他到死還以為殺他的是父親。至此,隋煬帝在揚州的宗室、外戚,一律被宇文化及斬草除根。唯獨隋煬帝的侄子、秦王楊浩跟宇文化及私交不錯,宇文化及覺得可以把他留下來當個幌子,號令天下,於是楊浩暫時得以保命。不過,令人驚訝的是,蕭皇后竟然得以活命。她嫁給隋煬帝30多年,與他生死與共,如今眼睜睜地看著丈夫和親屬被叛軍殺死而無能為力。或許,因為她在朝廷內外的威望,以至於叛軍不僅沒有傷害她,而且還將她帶到了北方。最後,她不僅見證了隋朝的滅亡,也見證了唐朝的興起。隋煬帝死後,蕭皇后和宮女太監一起,拆掉漆床上的木板,做成棺材,將隋煬帝和趙王楊一起草草安葬在江都宮西院流珠堂。5個月後,揚州太守陳 感念於隋煬帝對自己的恩情,置備了簡單的天子儀仗禮儀,一路披麻戴孝,將隋煬帝改葬在江都宮西側的吳公台。改葬時,當人們打開隋煬帝的棺材時,竟然發現他面容安詳,與平時無異。與隋煬帝生死離別之後,蕭皇后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傳奇生活。她先是被叛軍宇文化及帶走,後來另一名農民起義首領竇建德殺死宇文化及,將蕭皇后安置在武強縣。此時,東突厥可汗的妻子義成公主得知蕭皇后的下落後,派遣使者來迎接蕭皇后。竇建德不敢得罪東突厥,於是蕭皇后就到了東突厥。後來,唐太宗滅掉東突厥,蕭皇后和她的獨苗孫子楊政道於公元630年(貞觀四年)被護送到長安,結束了近12年的流亡生活,此時她已年過六旬。聊以自慰的是,唐太宗給予了她很高禮遇。她身邊也不乏親人,有她與隋煬帝所生子女中唯一健在的女兒南陽公主。還有一個隋煬帝與其他妃子生的女兒,她還是唐太宗的妃子,為唐太宗生了一個兒子叫李恪。後來,李恪差點成了接替唐太宗的唐朝第三位皇帝。蕭皇后的兩位弟弟蕭瑀、蕭璟也是唐太宗手下的高官,蕭瑀的兒子還娶了唐太宗的女兒襄城公主。後人常說隋唐本是一家人,隋煬帝與唐太宗的父親唐高祖李淵本就是表兄弟,雖然朝代換了,但並沒有跳出大家族的圈子。對蕭皇后來說,此刻的長安城再繁華,也無法引起她的興趣。她深居簡出,在聲聲佛號中,又孤獨地生活了18年。歲月的磨礪消耗了她的青春,如今兩鬢白髮,步履蹣跚,她渾濁的眼裡,一遍遍閃過與隋煬帝共度的純情時光。偶爾,她的唇邊也泛起一絲蒼涼的笑容……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閱盡人間興亡之事的蕭皇后,以近80歲的高齡謝世,「香消南國美人盡」,追隨她的夫君隋煬帝去了。唐太宗特意下詔,將她的遺體護送到揚州,與隋煬帝合葬於雷塘。而早在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即下令將隋煬帝墓遷到雷塘。歲月流逝,唐朝天寶之後,隋煬帝與蕭皇后的墓冢逐漸荒蕪,被一片稻田覆蓋。再到後來,人們漸漸忘記了這裡曾經有過一座傳奇帝王和皇后的合葬墓。到了公元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浙江巡撫阮元經過實地考察,認定揚州城西北槐泗鎮雷塘鄉槐二村一座背靠蜀崗的荒冢,便是隋煬帝的埋葬地,於是出資修復荒冢,加高封土,並囑託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書寫墓碑「隋煬帝陵」。20世紀80年代以後,隋煬帝陵經過多次整修,成為揚州著名的旅遊景點。公元2013年,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產項目在施工時發現了兩座古墓,經考古專家證實,其中一座墓的主人正是隋煬帝,另一座墓的主人是皇后蕭氏。這兩座墓葬的佔地面積,分別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相當於一間客廳大小,頗為寒酸,遠沒有一般帝陵應有的規模和氣勢。也許是巧合,據說最早發現該墓葬的房地產公司,有一位高管名叫楊勇。於是,很多人自然聯想到了隋煬帝的廢太子大哥楊勇……(本文是在採訪揚州文物考古專家顧風、徐國兵、束家平以及文化學者韋明鏵、孟瑤等人,並參考眾多史料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對於上述學者與史料作者,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推薦閱讀:

民族英雄——鄧廷楨墓
他是抗金英雄,卻為何被施耐庵寫成梁山齷齪男
美貌與智慧的女人都是俠士和英雄的追求

TAG:人生 | 隋煬帝 | 英雄 | 暴君 |